巴塔哥尼亚高原上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巴塔哥尼亚高原上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305061516
作者:(英)布鲁斯·查特文
页数:293页

章节摘录

  查理·米尔沃德驾驶的商船在麦哲伦海峡附近沉没,他幸免于难,并在智利的阿雷纳斯港长期呆了下去,在那儿开了家修船厂。在我的想象中,查理.米尔沃德是人中之龙,高大结实,寡言少语,两鬓络腮胡须上窄下宽,两只湛蓝的眼睛炯炯发光,头上的水手帽斜向一边,脚上蹬着水手靴,靴子顶上的皮向下卷起一道。  他肯定一眼就发现了戳在冰中的雷龙,接下来的一切他再在行不过了:先把它大卸八块,再抹上盐,装进大木桶,运回位于南肯星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仿佛看到鲜血和冰沫四溅,皮肉和盐块齐飞,一帮印第安雇工忙得手脚不停,岸边还排着一长溜大木桶。天哪,那是巨人干的事儿,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船过赤道时,雷龙开始腐烂,抵达伦敦时已是一大块臭肉,所以如今你在博物馆里只能欣赏到雷龙的骨骼,却看不到皮毛。  好在,查理.米尔沃德把一小片雷龙皮寄给了他的表妹。  祖母的住处是一幢红色的砖房,房前种了一排月桂树,开花时开着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粒儿。屋顶上有高高的烟囱、尖尖的角阁,屋前有片小花园,里面的玫瑰花的颜色像血一样浓。进到屋里,你会闻到一种近似于教堂的气味。  祖母给我留下的记忆实在不多,除了她的体型。小时候,我时常会爬到她宽大的双膝上,有时还会抬头调皮地瞄上她一眼,看她还能不能从椅子上站起来。是中世纪荷兰商人,画中每个人都长着像屠夫一样圆滚滚的脸,半埋在带着花边褶,像轮子一样绕脖子一圈的衣领中。壁炉台上放着一对日本人偶,我跟它们玩儿,有时也跟祖母家的活节木偶猴玩儿,不过我缠着祖母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是:“把那片雷龙皮给我吧,求您了。”  以后的一生中,我对其他任何东西的渴望从没超过那片兽皮。祖母说,有朝一日会给你,或许吧。祖母去世时,我说:“现在可以把雷龙皮给我了吧。”可妈妈说:“你说那片兽皮啊,恐怕已经扔了。”  在学校,我把雷龙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可人人听了都哈哈大笑。科学课老师说我肯定把雷龙和西伯利亚猛犸象给搞混了。他对全班同学说,俄国科学家确曾吃过深度冷冻的猛犸象肉,还教训我以后别再撒谎。他说,雷龙是爬行动物,皮上没有毛,披着一层鳞片般的坚甲,说完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艺术家画的想象图——艺术家的想象同我的想象相差何止万里——灰色的皮肤,透着点儿绿色,小小的脑袋,巨大的脊背起伏不平,在湖里不声不响地啃着水草。那头长毛的雷龙让我臊得无地自容,可我确定它不是猛犸象。  多年以后我才解开那个谜团,查理·米尔沃德发现的动物不是雷龙,而是磨齿兽,也可能是大地獭。他发现的也不是一整只标本,甚至连完整的骨架都没有冷、干燥、重盐的环境中保存了下来。发现地是一处叫拉斯特.霍普·桑德①的洞窟,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在智利境内的部分。他把自己的发现运回英国,卖给了大英博物馆。故事的这个版本缺了点儿罗曼蒂克,优点是真实可靠.  那片兽皮消失了,我对巴塔哥尼亚的兴趣却并未随之而去。冷战在我心底唤起对地理的热情。40年代末,克里姆林宫里的食人兽在所有人的生活中投下阴影,你简直会把他的大胡子当成两根大獠牙.各种讲座中,我们听到他计划发动的战争,看着民防教官在地图上的欧洲城市周围画出一个个圈,标出彻底摧毁和部分摧毁区域。圈越来越多、越来越挤,最后圈外再没有一点儿空间留下了。还记得那位教官穿着咔叽布的短裤,双膝苍白、肿大,在他的笔下,什么希望都没了。战争就要到来,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后来,我们又知道了有钴弹这种武器,比氢弹更厉害,它引起无穷无尽的连锁反应,能把整个星球烤焦。  我还是从姨婆的画中知道钴是什么颜色。姨婆和马克西姆.高尔基是同代人,住在意大利的卡布里岛上,常画裸体的卡布里小男孩。后来,她几乎只画宗教题材,画了许多圣塞巴斯蒂安像,背景总是一片钴蓝色,前景中总是那个英俊的青年,身上插满了敌人射来的箭。

内容概要

布鲁斯.查特文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1940年出生于英国谢菲尔德(Sheffield),曾是苏富比最年轻的董事之一,后来辞去工作开始旅行。1972年,任职于《星期日时报》(The Sunday Times),三年后又突然离职,远走世界的尽头——巴塔哥尼亚,这趟长达六个月的自我放逐之旅,让查特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巴塔哥尼亚高原上》。本书出版至今受到无数读者喜爱,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更获得英国“豪森登奖”(Hawthornden Prize)及美国“佛斯特奖”(E. M. Forster Award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等文学大奖的肯定。
查特文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去世,短短十余年间,他陆续完成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旅行文学及摄影集等,其中较知名的包括:曾进入一九八八年“布克奖”决选名单的《乌兹》(Utz),以及《歌之版图》(The Songlines)。

作者简介

孩提时,布鲁斯•查特文在祖母的餐柜里发现了一小块棕红色的兽皮,点燃了他对其来源的异想天开。为了寻找那神秘而独特的野兽,他只身前往南美洲那片美丽广阔的土地——巴塔哥尼亚高原。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些人:潘帕斯草原的高卓人,祖先是威尔士的村民,法国女高音,以及在矿区找工作的海特-阿什伯里嬉皮士等,在这些“遇见”中点缀着或真实或想象的历史,例如,麦哲伦的探险和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之间的未知关联,布奇卡西迪和圣丹斯小子离开国家后的下落,还有19世纪的一个欧洲律师说服当地的阿劳坎文印度人选举他为君主的记述,那些令人着迷的故事一再把查特文拖延在路上。查特文向读者展示了他的特殊天赋,他善于巧妙地选取一些稀奇古怪的琐事来作为更伟大的故事的背景,让读者难以抗拒。他以旁逸斜出的叙述,把带有虚构性的故事和旅行的事实编织得天衣无缝,重新定义了旅行写作。

图书封面


 巴塔哥尼亚高原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太美了”,说话时,她的目光投向远方的一道黑线,那是森林开始的地方。“不过一旦走了,就不想再回来了。”----------------想要清晰的记住书中说的故事对我来说太难了,且不说那些绕口的人名地名,单就故事来说都无法记全,所以必须有一个书签,否则再次打开时想找到上次停下的地方都要很久...
  •     掩卷之后,脑海里依然是作者疲惫的影子,漫无规律的在荒原上走。他最初也许是真想找到什么能够让自己留恋的,人也好,村子也好,或者干脆就是一棵枯死的大树。但是他一开始就低估了荒原上那著名的巴塔戈尼亚大风,从南极吹来的风,是冷风,冻彻心肺的那种,不顾一切就把一个人连同他的思绪席卷而空。于是,这个旅人再也没有了停下来的想法,他最后站在一座山梁上,假装自己就是荒原的终点。
  •     读过这本书的外文版,查特文这本书不仅对英语世界,即使对于南美人——拥有巴塔哥尼亚的智利和阿根廷影响也很大。智利作家塞普尔维达《巴塔哥尼亚快车》的开头就是提到和查特文的一次相遇。“(巴塔哥尼亚人)是全世界最会吹牛的”,查特文这样说。很可惜,一看简介,就知道中文版砸了。翻译此书,不了解西班牙语不行,不了解南美历史也不行,或许出版社仅仅聘用了一位英文翻译,导致了硬伤的出现。“阿劳坎文印度人”?——书里很重要的一个故事。很遗憾,不是印度人,是印第安人。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通杀之。
  •     文笔有海明威味道
  •     故事挺平凡的,描述也没有任何故意要抓你眼球的地方。但我就是喜欢这种调调啊没办法。
  •     还是迷人的,除了低级错误的地方
  •     又奇幻又现实
  •     好无聊的一本书。虽说是一本旅记,但是完全像是作者意淫的产物
  •     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大于文学的意义
  •     就是这本书给我了动力
  •     #一日读书# 人生不就是找座适合自己的矿吗? patagonia,一个遥远而生僻的地名,地球最南端的火与水的岛屿,干燥的牧场和草原。书本身的描写有点时空转换的太快,但重要的不是记不住的各种人名,而是大陆最南的遥远,对独自探索的作者的好奇,和好像法国人成为南美君主,理发师因暴动自杀,查理船上随着救生艇飘走的木匠,还有为了一块兽皮而执迷的不能理解却如此多彩的人生吧。
  •     有障碍,很大的障碍。对背景毫不熟悉,插入的历史、人名、线索,作者的兴趣点,或许还有翻译的问题?造成了这种障碍。英国神父研究雅干语的故事,雅干语的隐喻逻辑,很有意思。
  •     文字有趣,翻译通畅;但叙述方式不是我的菜,让人摸不着脉络
  •     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内容有一些似曾相识
  •     漫长孤独的旅行中挖掘出一个个冒险家们的传奇故事,以及那些南美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     很好看 翻译也挺好的啊 比<在路上>什么的强多了
  •     不知是翻译还是书本身,读了一半,不知所云。。。扔了。以后这类书再也不会买。浪费钱。
  •     书品很好,包装很仔细,关键价格给力
  •     那是一片完全不熟悉的地方 连纪录片中都没看到 所以只能从文字描写与以前看过的电影片段相联系 不过是不错的游记 它秉承了只讲故事的风格 没有太强调作者 只是没想到自己看完的第一本游记是这本
  •     荒原 荒原 荒原
  •     旅行,以及关于别人的故事。
  •     边陲之地有故事
  •     终于看完了这本奇书,但好像没看过一样的。其实也还是有点意思的,一个个小故事,当散文看好了。PS,有生之年还是要去南美!
  •     对我来说,游记类作品总有特殊的魅力,这本书既是一例,作者笔下的南美风情引人入胜,让人读后回味不已!
  •     还没看,以后追加!
  •     你妹....再看这些破玩意就成文艺青年了
  •     向往是一种前世的记忆。
  •     好玩儿的故事
  •     南美大陆真真假假的传奇故事。除了校对有问题,翻译得并不坏。
  •     没有什么情节,大段的景色和场景细节描写,我就一边看一边想,把文字变的立体起来,倒是也能硬着头皮读下去
  •     作者是个很酷的人
  •     被骗了
  •     果然没见过这么写游记的
  •     如此睿智博学的作者用如此不露声色的幽默来和你讲故事! 太优雅了这本书
  •     有不明觉厉感。翻译校对都有点吓人
  •     很牛啊。
  •     In Patagonia读完。是翻译不好还是本身写法有问题,总之别别扭扭。这一段更哭笑不得:「阿雷纳斯港有个人夜夜梦见松树林,一大早就醒来,起床看黑沉沉的海峡。他开车去工厂,厂里弥漫着海洋的气息,身边到处是红彤彤的螃蟹...他还能记得另一种气息吗?还能记得另一种声音,低声吟唱的声音吗?」P291
  •     不知所云。
  •     巴塔哥尼亚!!
  •      这是有着短暂而传奇人生的本书作者布鲁斯·查特文的自我放逐之旅。巴塔哥尼亚高原,世界尽头的忧郁高原,印第安人的家园。“文明人”的到来所带来的除了杀戮还有瘟疫。结果就是印第安人语言和人种的灭绝。在这个广袤贫瘠的高原上,生活着来自不同国度的罪犯,探险家,流亡者,垦荒者,无政府主义者,科学家。当年,达尔文曾在这里考察。“人生不就是找座适合自己的矿吗?”。可真正找到的人不多。
  •     没什么好说的,感谢布鲁斯·查特文,让我知道这个世界真的有人是这样生活,是这样思考,是这样如实地面对自我和世界,令人感动。
  •     或可读,或可不读
  •     不敢妄评翻译水平好不好 只是语言风格实在让我看不下去 有机会看看原版吧。
  •     可以读第二遍的书
  •     以“保护巴塔哥尼亚纯朴的大自然”为宗旨每年一度的极限挑战赛唤醒自己沉睡的地理知识,不禁想见世界最南端令人印象深刻的Los Mares十字架,《巴塔哥尼亚高原上》遂引起阅读兴趣。著作者查特文恰似知识广博而又健谈的旅伴,使神游巴塔哥尼亚包含自然和人文的双重享受。“在荒原上漫步的人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种原始的宁静,或许那正是宗教的宁静。”

    阅读场所:飞机上
  •     就像斯特里克兰德一样,他抛弃名利,只身远走荒原巴塔哥尼亚。在现实与虚构的交织缠绕中,他游刃自如,将幻想与记忆严丝合缝地贴在一起。确确实实,他重新定义了旅行写作。
  •     这哪里是游记,分明是历史。每个时期全世界的人都向南美迁徙,包括作者自己,上演一场强盗、探险家、革命者、投机分子的蛮荒故事,当然也是殖民的故事。和欧文写阿尔罕布拉一样,这是一次实地加史料的挖掘过程。
  •     啊,居然借错书了……
  •     絮絮叨叨的小段子,有的时候还很残暴--
  •     很棒啊,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翻译得不好。我连续不停地看完了,且没有打瞌睡。
  •     校对有点问题,但书是完美的。
  •     不要被书名骗了,真的不是游记。各种西部片风格的“故事”,劫匪,大盗,水手。
  •     其实书名叫“巴塔哥尼亚移民故事散记”或许更贴切。。。。
  •     查特文和南半球情结
  •     另类游记:沿着巴塔哥尼亚的“兽迹”。配上幽谧的小提琴协奏,阅读体验简直了……
  •     Excellent ! 奇哉作者,用词不若通常文学腔,而像旅行札记。附上一些黑白图的编法也很有趣。
  •     还没有看 但素质量不错哟
  •     一路上知识点和人物太多了。。古今大杂烩,看着有点累
  •     旅行中总是有很有意思的事情,编辑太差了。。。有明显的错别字
  •     读到最后真的分不清是虚构还是非虚构了,但真的好喜欢。此生一定要去一趟巴塔哥尼亚。
  •     能把一本游记写得让人读了像完全没读过一样,合上书还是对那地方一无所知,这也是一种本事不是吗。翻译也很好笑,我倒是没找到那个把印第安翻译成印度的地方,但是看到一个应该是俄罗斯将军的翻译成罗莎将军呢嘻嘻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