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思想家交谈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1540700X
作者:寒哲
页数:244页

内容概要

寒哲(L. James Hammond),1961年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韦斯特波特城;198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这本书起笔于1984年的夏天,当时作者住在西爱尔兰的一个偏远地区;1991年与胡亚非结为夫妻。他的网站LJHammond.com被英国媒体列入最佳哲学网站排名榜中。
胡亚非(1955—2009),女,出生于安徽合肥;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学习并获得美国文学硕士学位;198年,进入美国史密斯学院学习。获得研究生学位后,成为一名中文教师,执教近二十年,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努力。著有《来自两国:故事,随笔,回忆录》。2009年,不幸因病离世。她生前工作的学校设立“胡亚非奖学基金”以奖励优秀的汉语学习学生。网页:blog.sina.com.cn/yafeide。

书籍目录

序言 / 1
一、哲学 / 1
哲学与生活 / 2
僵死而空洞的当代哲学 / 3
哲学的生命力所在 / 5
“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 / 7
哲学家和科学家 / 8
哲学思考的起因 / 10
形而上学的历程 / 11
形而上学的未来 / 14
逻辑是哲学必需的吗? / 15
叔本华和尼采 / 17
时代思想及其超越 / 19
哲学家的价值 / 21
对本土文化的态度 / 22
实用哲学与神秘哲学 / 23
一流哲学家是本土文化的产物 / 24
哲学发展的桎梏和契机 / 25
二、文学 / 27
简洁是好文章的标志 / 28
好作家的五种写作技巧 / 29
风格是个性的体现 / 30
读者与作者 / 31
文学的目的和美 / 33
什么是最好的文化 / 34
歌德的小说和诗歌 / 34
书信与写作自由 / 35
个人成长与欣赏水平 / 36
契诃夫与人所理解的现实 / 36
卡夫卡的主题和幽默 / 38
福楼拜的高傲 / 39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受虐狂性格倾向 / 42
托尔斯泰对人类本性的观察 / 43
乔伊斯的简洁、清新 / 45
普鲁斯特的怀旧 / 47
悲剧与痛苦 / 49
悲剧与史诗 / 51
三、教育 / 53
学术不等于文化 / 54
学者不等于知识分子 / 54
读书和写作 / 56
什么是经典?/ 57
敢于带头鼓掌的少数人 / 58
新型考核与特殊学府 / 59
莎士比亚剧作的真正作者是谁?/ 60
学习外语的目的 / 62
科学与人文学 / 63
四、伦理 / 67
新教工作价值观有害文化 / 68
文化与有闲阶级 / 69
四种世界观 / 71
旅行是“傻瓜的天堂”吗? / 73
西方世界生命力的来源 / 74
适度研究经典 / 75
艺术与道德 / 76
东方的智慧 / 77
静思 / 79
禅宗 / 80
自我膨胀和自我抑制 / 83
五、宗教 / 85
对话:上帝是否存在? / 86
《圣经》预言 / 88
对《圣经》的批评 / 89
宗教的真实性 / 90
宗教的未来 / 91
无神论与宗教 / 92
自杀与优生 / 93
生命的价值 / 95
上帝之死 / 97
尼采与纳粹 / 98
宗教的发展 / 99
无神论与未来世界 / 100
六、心理学 / 101
神秘的通灵现象 / 102
从上帝到无意识 / 104
个性与长幼顺序的关系 / 105
精神的钟摆 / 106
联想、理想化和模仿 / 107
等级差别与家庭背景 / 109
青少年时期的各个阶段 / 110
对无意识的态度 / 114
国家个性与浪漫爱情 / 115
祖先崇拜与人伦道德 / 117
无意识和意识、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 / 119
七、天才 / 121
什么是天才? / 122
天才的种类和层次 / 123
天才的起源 / 124
天才与预言家 / 125
希特勒和命运 / 126
天才与精神错乱 / 128
天才的女人气、孩子气 / 131
天才与自恋 / 133
天才与同性恋 / 134
古希腊的天才气质 / 135
天才与未成年人 / 137
天才与性 / 138
八、政治 / 141
眼前与长远 / 142
个人与社会 / 143
种族的衍变与融合 / 144
对话:民主的未来 / 146
和平、富足与文明的衰退 / 150
九、语言 / 153
语言的变化与政治的分化 / 154
梵语 / 156
方言 / 157
西方姓氏的四个来源 / 158
十、杂感 / 161
知识与创造力 / 162
不同世纪的文化特点 / 163
现代艺术与哲学的关联 / 164
中国绘画 / 166
西方文化的挽歌 / 169
如何对待现实中的苏格拉底?/ 171
微妙的平衡 / 171
农夫与哲人 / 172
大众舆论词典 / 172
十一、生死本能 / 175
人性和动物性 / 176
本能与利他主义动力 / 177
快感与性 / 179
死的本能 / 179
预感死亡 / 180
天才的成就不可预知 / 181
意念与结果 / 182
生之欲望 / 184
惧怕死亡 / 185
生死本能之谜 / 186
尼采对衰朽的论述 / 187
萧伯纳的观点 / 189
如何超越先前的哲学?/ 190
新哲学的基石 / 191
历史哲学的视角 / 192
十二、衰朽与复兴 / 195
七个命题 / 196
命题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 196
命题三:社会具有生死本能 / 197
命题四:当生的本能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时,该社会呈复兴状态;当死的本能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时,该社会呈衰朽状态 / 198
命题五:社会的死的本能达到极限时,就走向其反面,即生的本能 / 199
西方历史上的衰朽与复兴 / 200
命题六:衰朽,或死的本能,在当今的大多数西方社会已达到极限 / 210
命题七:多数西方社会现正处于复兴的开端 / 211
人名表 / 214
作者自述 / 227

作者简介

本书引导您进入哲学、文学、伦理、宗教、心理学等领域,向您介绍各领域的经典作家及其思想。精彩处处可见,关于天才的论述更是特出,最后提出了新的历史理论:衰朽与复兴。看了这本书,您会觉得跟经典作品关系密切,也会觉得那些生活在遥远时代的作家近在咫尺。
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可以从任何一章开始阅读。语言简洁明净。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董乐山


 与思想家交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此书虽然名为“交谈”,但这并不是一本对话录,也不是以对话体写成的书,而是美国哲学家寒哲对自己近三十年来阅读经典之后的读书笔记整理而来的成果。主要内容是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歌德、康德、黑格尔、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尼采、弗洛伊德、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一百多位著名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以及由其所代表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心理学、宗教、天才、政治、文化、生死本能、衰朽与复兴等诸多思想领域的介绍与点评,是其数十年哲学思想精华的结晶。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作者的坦诚与率直,堪比毒舌。在品评这些人文大咖时,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他们的好恶:他直言爱默生虽然是美国所产生的最深刻的思想家、最优秀的文章家,但却不具有叔本华和尼采的那种深刻性和独创性;他说歌德和司各特的小说虽然一度被当作不朽的经典,但却让现代的读者感到乏味不堪;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具有托尔斯泰的深刻和尖锐,但却缺乏后者的简洁和宁静;他认为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著作虽然卷帙浩繁,但却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哲学。而在论及这些领域中的具体思想时他也同样如此,用语极为犀利,但又极显睿智:他说形而上学是完全没有价值和完全没有目的的,他说逻辑的意义仅就是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而已,他说罗马、日本、俄罗斯因为都是引进的文化所以无力产生一流的哲学家,他说西方现代艺术因为摈弃了规则和条例而到处充斥着稀奇古怪的东西。敢于如此尖锐评说大家者,必有非凡之才能。不难看出,虽然评说的对象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对于这些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非但没有仰视,反而采取了俯视的角度,颇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味道。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我想大概有两层原因:第一,他本身足够有才,毕业于哈佛,又一直在大学任教,长年浸淫于人文经典之中,使他有足够的底气、足够的能力来评说人物。第二,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思想的种子是由思想家的前辈播下的,虽然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可能难以望其所评说的任何一人之项背,但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历史之巅去回望,所以他能够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穿过历史的迷雾,比他们看得更远、更深、更透。站在历史之巅,高处不胜寒。他毫不掩饰自己作为一名精英主义者对当下的失望。因为文化是有闲阶级消磨时间的方式,在现代人把工作强调到至高无上的地步时,文化就窒息了。因为对道德的宣扬所引起的反动,现代艺术对病态的表现是片面的、夸大的和做做的,已经陷入了道德上的无政府状态。因为民主国家没有长期计划,没有远大目标,政治与重大思想纷争无关,只与物质有关,只与怎样赚得多和怎样花得少有关,所以接受民主这个现实就是接受衰退的现实,就是接受人类朝文明发展的低级阶段,即野蛮状态倒退的现实,领导者最终将会蜕变为蛊惑民心的政客,而自由则会蜕变为无政府主义。最后他做出判断,认为现代西方文化是一种不健康的文化,一半是枯燥的学者文化,一半是粗俗的大众文化,正在经历着心理衰朽、精神衰朽和环境衰朽。同样,站在历史之巅,他不但看到了过去的美好、当下的病灶,更看到了蛰伏在不远处的希望。他内心深处怀揣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所以即便他满眼看到的都是被肢解了的碎片化的现代哲学,日益病态和颓废的当代艺术,以及日渐蝼蚁化的芸芸众生,也能够于此间看到不远处的希望。最后一章,他在对历史上文化的衰朽与复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尼采的衰亡与复兴、黑格尔的社会有机体和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之后,提出了他有关衰亡与复兴的理论。他自信满满的预言,物极必反,西方文化正在经历的三重衰朽已经到达了极限,并没有出现最严重的文化衰朽,所以生的本能必将重现——多数西方社会已经处于复兴的开端,虽然道路崎岖,但必将到达新的高度。出色的写作必然触及心灵,为阅读它的人们提供新的精神罗盘。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历史之巅的他是乐观的——西方文化虽有近忧,但未来必然是光明的,将会接续伟大的人文传统,最终使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学、灵性与智性融合于他所提出的“今天的哲学”,使人类在另一个历史时刻到达新的历史巅峰!另:作者曾经极为崇拜奥勒留、蒙田、尼采,所以这本书的书写风格颇受《沉思录》和尼采作品的影响,没有令人烦感的长篇大论,篇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净,可谓字字珠玑,读来极受启发,极为受用。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枕边书来常读的。事实上,初拿到书时看作者名字和国籍,以为是一位美籍华人,后来才知道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但他的妻子,也就是这本书的翻译者胡亚非是华人,这本书行文能够如此流畅,如同以汉语写就,胡亚非功不可没,必须为她点赞——愿她在天堂安息!
  •     在我读过的西方哲学史上,爱默生、梭罗等人从来没有超过半页,甚至很多版本根本不会提他们。他们是思想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我读哲学书的第一天,就明白了一个概念。称为思想家的人很多,哲学工作者也很多,但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很少。   《与思想家交谈》这本书的作者,完全不会考虑这种分别,就像他根本就没把逻辑学作为哲学的必要条件一样。在哲学上,他就认为古代哲学家不脱离生活,而现代语言哲学毫无生命力。在文学上,他认为简洁和清晰最值得追求,而现代人都不简洁。在伦理上,他反对“埋头工作”,反对现代挣钱发财的实利主义价值观。在我们看来,寒哲是无神论的、艺术宗教观的、人文的、否定物质主义、否定形而上学、否定现代哲学的。他的观点读起来连贯但看来像是一个业余学者,可能他本人压根也不会在乎这种严格或业余。这部书处处充满个人性的随兴之笔,所以你可以从任何一页翻开读起,并不影响你对他的理解。   《与思想家交谈》的副标题是The Classics For People Too Busy To Read Them。书写的轻松,翻译准确明净,大概类似于《苏菲的世界》类读物。它不致力于完整体系,只是引发读者对哲学思考的乐趣。   读书时,我顺带看一下译者,意外看到这样的介绍:“2009年,不幸因病离世。她生前工作的学校设立“胡亚非奖学基金”以奖励优秀的汉语学习学生。网页……”。在搜索引擎里找不到更多资料后,我点开了这个博客。在这个“亚非千古”的博客收集了很多朋友对逝者的怀念,站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尊墓碑。除了严歌苓之外,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名字。上面有亚非的墓碑,碑文引用了乔伊斯“the finest purest character(再也没有那么好样儿的人啦)”   网友回忆了胡亚非,也勾勒出了《与思想家交谈》写作与翻译的背景。“那时晚霞和她先生住在Concord,梭罗爱默生的家乡。……家门外不远处就是落叶流水小桥,充满文化气息。和暄闹的波市顿相反,印象很深。亚非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她先生在家写哲学书,亚非红袖添香,把他的书译成中文,同时自已也写文章和小说”。这是多么诗意恬然的生活,就像《与思想家交谈》这本书一样,绝不像大多数哲学那样野心勃勃,或充满焦虑。他否定现代社会,但又已有梭罗、蒙田的标准,他只是想与他们谈谈,就像他认为哲学家的读者只需要一个人,而这个人能够把哲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亚非博客的最后一篇博文上,她写到“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从幻想到幻灭的过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交谈呢?她想要与谁交谈呢?   我下班后走在路上,一直在想。
  •     思考世界的小书《与思想家交谈》这是一本思考世界的小书,书虽然小,但是内容却非常广,更可贵的是很有深度。一提哲学就好像是远古的故事,我们熟悉的哲学家几乎都生活在公元前。作者使用的文体也好像古代的格言体,精炼而又智慧,经常可以看到让你想要点赞的如珠妙语,书读完了,上面画满了铅笔的记号。现代社会里谁还有空去思考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都去忙着赚钱去了,至少在中国和美国是这样的。对了这本书的作者也是美国人,算是例外。作者说“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很像物理学家,现代哲学家很像是心理学家。”总之都不太像我们心目中的哲学家,哲学家应该是站在科学的顶峰,去思考整个世界。作者从哲学开始,跨越文学、教育、伦理、宗教、心理学、政治、语言……海阔天空的展开自己的思想,在各个领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未来,作者作为一个美国人并没有太的信心,反而感觉到西方文明的失落和衰退。甚至对于民主作者也表示怀疑,“今天的民主制度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的,虽然所有的政治制度在生活于其中的人看来,都是永恒的,但它们最终是会灭亡的。”民主国家没有长期计划,没有远大目标。民主政府中的领导人关心的知识国民生产总值和下一届选举,他们对文化的发展不闻不问。罗马面临强大敌人时,它一直健康有力,失去了强大的敌人罗马就走向了没落和灭亡,今天的美国也是一样,孤独求败的美国,也变得日趋腐败和没落,整个西方文明占据了世界的核心以后,也变得越来越衰老了。因为他们长期拥有和平和富足,使人耽于享乐、追求财富,失去理想,就好像动物一样环境没有了挑战,就会退化。和平的破坏力不亚于战争。作者看到种族的融合,语言的融合,可是却无法判断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移民的浪潮成就了美国,也给美国带来数不清的问题。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好还是坏,用作者的话讲,就是我们正在盲目地走向未来。这也许是美国人的心态,就中国人来说,未来总是美好的,发展总是进步的,明天总是比今天好得多的,因为这三十年来,中国的变化太大了,中国的进步太明显了,明显到谁都无法否认,所以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对于美国人对于西方人来说,已经过了几百年的好日子,却越来越看不清楚未来,越来越对未来没有了信心。说到美国和中国,在书的最后面,环衬上,我才看到作者和译者的简介。发现原来作者和译者竟然是夫妻,作者是美国人,译者是中国人。译者叫胡亚非洲美国执教多年,2009年译者已经因病故去,真的很遗憾。否则译者肯定会为中美的文化交流做很多很多事情,为我们搭建一座文化的桥梁。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超级好的一本书。
  •     巨型目录
  •      有趣的书
  •     作者是个有趣的人。
  •     种瓜人收获南瓜,只需要极少的时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准备工作上,如犁地、播种、除草等。哲学家撰写哲学著作也只需要很少的时间,他的大部分时间也用在准备工作上,如阅读、思考、交谈和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