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020074006
作者:(美)迈克尔·夏邦
页数:484页

内容概要

迈克尔•夏邦(Michael Chabon)
当代美国文坛最受瞩目的才子作家。1963年生于华盛顿特区,先后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并在加州大学厄湾校区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1988年,年仅25岁的迈克尔•夏邦出版其硕士学位作业、长篇小说处女作《匹兹堡的秘密》,创下当时新人小说最高预付版税的纪录,上市后造成畅销旋风,也为他赢得“塞林格接班人”的美国文坛金童美誉。他于1995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天才少年》也大获成功,被改编成电影,由迈克尔•道格拉斯和托比•麦奎尔主演。
2000年,迈克尔•夏邦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更助他以三十八岁之龄赢得普利策小说奖,成为过去三十年来最年轻的普利策奖长篇小说得主。一些评论家认为:夏邦写出了无数作家穷其一生梦寐以求的“伟大的美国小说”,而该书描写的,却是向来受主流文坛轻视的主题:漫画。
迈克尔•夏邦的作品常被评论家与约翰•契弗、纳博科夫等现代经典作家相比。而他对类型小说、流行文化的兴趣,也使得他的作品丰富多样,难以界定。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犹太警察工会》先后荣获星云奖、雨果奖、卢卡斯奖等科幻小说大奖。美国电影奇才科恩兄弟将把该书改编为电影。
此外,迈克尔•夏邦著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童书、青少年小说多部,还曾担任电影《蜘蛛人2》编剧。
目前,迈克尔•夏邦和家人住在加州伯克利。

书籍目录

第一部 逃脱大师
第二部 天才兄弟
第三部 漫画大战
第四部 黄金年代
第五部 无线电通讯兵
第六部 金钥联盟

作者简介

一部以假乱真的美国漫画史
两个小人物携手开创英雄漫画热潮的神奇历程
三次跌宕起伏的人生大冒险
2001年普利策小说奖、纽约公共图书馆书卷奖
全球热卖突破1,200,000册!售出22国版权
二战时期,年轻画家约瑟夫•卡瓦利在老魔术师的帮助下,从战乱的欧洲偷渡到日本,辗转到美国,最终与定居纽约的表弟山姆•克雷一家相会。
卡瓦利以惊人的画技,与满脑袋鬼点子的表弟克雷联手,大胆向玩具公司提出一个超级英雄漫画的创作计划。这是一场空前的赌注,在那个人心低迷的萧条时代,一切看似绝望,也暗含突破困顿的渴求,结果两人创作的《逃脱侠》一炮而红!
梦想的实现带来名利,卡瓦利更和他的缪思女神罗莎陷入情网。然而,传奇的一页才揭开,无情的时代开了他一个残忍的玩笑。痛苦的他决定自我放逐。

图书封面


 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迈克尔·夏邦的这个故事绝对称得上是一部“美国漫画史”——至少在内容和厚度上是如此。不过,在三天时间内经历了乔·卡瓦利与山米·克雷15年几乎长达500页的冒险,在迈克尔·夏邦时而诙谐时而深沉的叙述中,我彻底抛弃了那个本应是主线的逃脱侠,最终的结论却是意外地把魔像与小飞侠联系在了一起。当然,像许多描写小人物成长故事的小说一样,尽管这本书又一次以“多年后”开头,我们最先接触的仍然是中心人物的中心词——梦想。乔与山米走出安纳波办公室的那一刻,整个就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美国梦的剪影:坚信通过自己的勇气、创意、决心和努力可以获得成功,最终成为百万富翁。而故事发展到了简介结束的地方也完全可以以黄金年代与黑心老板斗争并最终得以坚持信念的胜利作为高潮来结束这场冒险,此时,希望也正好放大得恰到好处,作为一部成功的励志小说保证别无遗憾。但是迈克尔·夏邦没有这么做。正如美国梦不能完全代表任何一代人的心理信念,梦想的实现也并不意味着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口袋里已经揣着用自己的画笔赚来的相当一笔钱的乔在到处乱逛遇到德国人的时候表现出的冲动,显然告诉我们他内心的空虚并不比他口袋里的钱更轻。人生中的两次成功——惊险地从战乱的布拉格逃到远隔重洋的美国和在那里建立自己的事业——之后,这名犹太年轻人一方面渴望借着自己的画笔使逃脱侠无所不能拯救世界,一方面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画笔的无力和不真实,进而涌出一股成为逃脱侠的渴望。在迈克尔·夏邦建造的这部美国漫画史中,各种穿紧身衣魔鬼一样勇猛天使一样脑残的超级英雄长期走在美国通俗文化的浪尖上,乔和山米所创造的逃脱侠正是其中之一。也许肌肉虬结胸前一块金钥匙(或钻石)标志的超人并不符合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标准,但是回忆陪伴我们长大的那些动漫——比如《数码宝贝》,瘦小得几乎支撑不起大头的主角心中所怀的那份理想同样可以精简为拯救世界——并且同样以暴力为手段。因此我们对于牵挂着纳粹势力下的家人乔的渴望,并不难以理解。但是迈克尔·夏邦没有让任何人成为英雄。在犹太人的古老传说中,用穆尔道河里的泥土做成的魔像有朝一日会复活从藏身处出来,起来对抗那些敌视犹太人的仇人。逃脱侠最初就有一张魔像的脸,但是当乔从战场归来,他身边的人发现比起逃脱侠他更像一个逃避现实的小飞侠。他打死的唯一一个德国人成为他心中永恒的阴影。他有从冰封的南极独自逃生的勇气和毅力,却无法面对自己曾经抛弃的亲人。正如彼得潘在鳄鱼面前与庞克船长斗智斗勇,却害怕变成一个大人。对于创造了逃脱侠汤姆·五月花的乔和山米,尽管“五月花”这个姓氏蕴含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无法逃脱的内心矛盾才是他们这场神奇冒险的真正主题。也许逃脱侠,就是拥有魔像外形的小飞侠,由于魔像太过沉重的身躯,而永远无法飞翔。而这种原初的矛盾不仅藏在创造逃脱侠的乔心中,山米心中,也许同样藏在我们心中。魔像这个主题也许终有一天会化为粉末,逃脱侠也会随着美国漫画的衰落而为人们所遗忘,但是彼得潘却仍然在他的永无乡长不大,那么在拯救世界之前,我们应该如何拯救自己呢?“‘唯有爱’,老魔术师曾说过,‘才能解开那对布莱玛子母钢锁。’”
  •     在当代美国文坛,迈克尔·夏邦绝对算得上最受瞩目的幸运儿。这位生于1963年的华盛顿人凭借小说《匹茲堡的秘密》一炮而红,1988年的他不仅创下新人出道最高预付稿费的纪录,更被誉为塞林格接班人,可谓红极一时。但是在强手林立新人辈出的美国文坛,只靠一招鲜吃遍天下显然是不现实的,出道之后久无新作着实令人尴尬,突如其来的美誉与社会质疑的双重压力对于新人而言无疑是把双刃剑,尽管中途夏邦也曾经创作出《天才接班人》这样充满自嘲意味的作品和一部短篇小说集。这样的窘况一直延续到2000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出版。这是夏邦正式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这部长达五十万字的重磅之作完全打破了困扰他多年的创作瓶颈,无论是叙事技巧或是文字结构都令人耳目一新,势无可挡地横扫美国文坛。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部冠以冒险为名的幻想小说主题竟然是素为文坛主流忽略不计甚至轻视的美国漫画。更为令人震惊的是,这部疯狂畅销的小说居然以黑马的姿态闯入最为美国人看重的文学奖项——普利策文学奖2001年小说奖项的决选,并最终摘得桂冠。夏邦以38岁之龄获得该奖,成为近30年来最年轻的该奖项得主,可谓是彻底扬眉吐气,完全有资本与海明威、玛格丽特·米切尔、哈珀·李、约翰·厄普代克比肩而立。夏邦在未来的日子里再创辉煌。2007年出版的《犹太警察工会》一书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部小说不仅入围爱伦坡奖决选,更一举囊括星云奖、雨果奖等多项类型小说大奖。当然,普利策奖并非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但却是美国人最为看重的文学奖项,获得此奖的作品大多与美国本土发生的人与事息息相关,叙述重点与结构往往以揭露或刻画美国各个时代社会的面貌为主,是美国精神的文学范本。如我们熟知的《老人与海》、《愤怒的葡萄》、《飘》等等。这些小说几乎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特定的面貌:“一个美国故事,视野广阔,人物立体真实并富有同情心,打动读者并促使读者承认故事就是再现了社会与生活。”事实上这是J·W·Deforest给“伟大的美国小说”所下的定义,基于这一延续至今堪称理想色彩浓厚坐标的定义,凭借小说口碑与精神内核的真实存在,《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正符合也足够跻身“伟大的美国小说”之列。《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故事并不复杂,背景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由于德国纳粹的侵略与疯狂排犹,出于自保的心态,出身捷克布拉格的年轻画家卡瓦利在其家人与魔术老师的帮助下,从欧洲辗转来到美国投奔表亲。为了早日将身陷困境的家人接到美国,卡瓦利决心与身体残疾却思维敏捷的表弟克雷联手,开始并不熟悉的漫画创作,孰料其饱含个人情绪创作的逃脱侠漫画大受好评,成为漫画界的明日之星。正当他名利双收并憧憬美好明天的时刻,无情的时代悲剧使之梦碎,无法解脱的卡瓦利决心自我放逐,直至彼此多年后再度重逢。活脱脱一部大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史诗。很显然,从故事本身可以看出夏邦对于这部小说寄托的希望,席卷全球的战争威胁预示着一个大时代的来临,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斥梦想的年代,当欧洲深陷德国纳粹铁蹄之下时,一洋之隔的美国社会却醉生梦死;小说中无处不在刻画1930-1950年代的美国社会面貌,以及我们并不太熟悉、如今却横扫全球文化市场的美国漫画,以及通过努力不懈的奋斗就可以达成理想的美国梦,如此丰富立体却又毫无保留的人物刻画足以征服读者的心。卡瓦利无疑是小说的主要线索,通过他的逃离才得以将故事的主线引入美国,他在美国的事业、爱情与友情在战争与排犹太的残酷背景下显得华丽异常。他喜爱魔术却始终无法成为大师、钟爱罗莎却无法与之携手、从事漫画事业却无法持之以恒、渴望复仇参军却被发配荒野、身处美国的象征——帝国大厦却始终两手空空。他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拥有无数的粉丝,深受同业尊重,但他的心却从来没有解脱过,如同他创作的逃脱侠,无论如何拼命也无法摆脱时代所赋予的命运。这不禁让我想到作者夏邦本尊,无论小说还是现实,他们同样是犹太人、同样怀抱梦想、同样是在出道时获得赞誉、同样是在刚刚成功时就遭遇挫折、同样是避世后重返人间。逃脱侠、卡瓦利与夏邦,从崭露头角到销声匿迹,从心灵感知到文字刻画入木三分,基于彼此如此紧密的关联,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事实上是三位一体的存在。或许就是因为夏邦的全情代入,卡瓦利这个人物形象才显得如此真实,内心脆弱却情感丰富,屡屡受创却依然怀抱梦想。小说中穿插的美国漫画史,既是故事延续的必须,也是故事趣味之所在。如果从漫画在美国文化的地位这一历史角度来看,从羽翼未丰到饱受打击,从被主流视为低俗到大众广为接受,这一过程艰难而又不失希望,既与卡瓦利和克雷所期待的美国梦如出一辙,又让人理解美国漫画从产生到发展期间的初衷与无奈,而并不仅仅是配合小说而刻意为之的花絮。以真诚去虚构,以夸张去回顾,在醉生梦死的畸形社会去挖掘事物本源无疑是作者夏邦的高明之处。在小说中,在卡瓦利与克雷艰苦创业期间,在卡瓦利与欧洲家人隔离期间,在彼此放逐的空白期间,漫画成为支撑他们的重要支柱。在夏邦那真真假假的多重叙事中,我们不仅会看见超人、绿灯侠与蝙蝠侠这些耳熟能详的形象闪现,也会看见卡瓦利与克雷这一神奇组合在漫画界发展并试图革新的经历;不仅会看见对邪恶与战争的厌恶与憎恨,也会看见信仰的坚定与激情的宣泄。在小说充满想象力的字里行间,漫画不仅是一种生存工具,也是提振人心的手段;是挑战主流社会歧视的号角,更是印证卡瓦利与克雷苦闷之际暂时替代现实的内心渴望。将心中的呐喊与情感、事业与命运的逆转,尽情宣泄到夸张的漫画图文之中,成为人生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修复与缓慢改变的社会缩影,足以让人重新审视这个充满机会却没有希望的年代。漫画充满幻想与夸张这一特定的本质使小说蒙上一层梦幻的色彩,摆脱甚至超越时代羁绊的史诗感迎面而来。“伟大的”或者“美好的”美国梦是小说的核心所在,如果说漫画是步入核心的桥梁,那么魔术的展现则是桥梁的扶手。美国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在卡瓦利极尽破碎的坎坷经历中已然明了,魔术的神奇与疯狂则让人在这样冷漠的世界里有了一丝喘息的空间。在“魔像”这一充满象征意义的暗示背后,意寓心灵的自由在于放下,全心投入真爱的怀抱,回归才是真正的“逃脱”,放下一切的解脱让人顿生造化弄人之感。作者夏邦对人性以及社会的深刻理解在梦幻场景下逐一给出答案,对于美国社会与历史的描述既疯狂又写实,对于人性层面的探讨无处不在却又别辟蹊径,某些部分更给人以超现实的失控感,其深邃又恰是小说意味浓厚之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都完全可以被视为有关美国梦的新时代寓言。刊今日上海时代报
  •     这本小说就像一杯放了很多糖的咖啡,写的是苦难和艰险历程之类的故事,表现的却是温暖的友谊、爱和正义。主角卡瓦利和克雷是一对犹太表兄弟,1938年,卡瓦利为了逃脱了纳粹的迫害从德国来到美国,寄居在表弟克雷家中。卡瓦利身负逃脱术绝技且有很高的绘画天赋,克雷则是编故事高手且对美国漫画界了如指掌。两兄弟一见如故,之后联手塑造了一个类似于超人、钢铁侠、蝙蝠侠、美国队长的漫画英雄“逃脱侠”。逃脱侠的故事取源于著名的逃脱大师哈里•胡迪尼(在小说里也是主角卡瓦利的祖师爷),这个神奇的匈牙利犹太人不仅能从观众指定的任何禁闭场所中脱身,而且他在打击伪科学(通灵骗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他的死有传奇色彩,1926年加拿大的巡回表演时,腹部突遭一名大学生的猛击,在饭店又再次遭袭。此后一个月不到,胡迪尼即因腹膜炎与世长辞。那两个袭击者被认为是通灵学派雇佣的杀手——这段轶闻就是“逃脱侠”的故事的源头。本书以这两个虚构的漫画家怀念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漫画业的黄金时代,同时也从漫画角度细致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图景,包括受漫画业影响的电影业、戏剧业、广播电台和时尚广告业,以及二战前昔在美的纳粹组织。但这些内容只占了本书的一半。珍珠港事件之后,卡瓦利抛下自己的女友罗莎和她未出生的孩子到军中服役,故事则转移到一个北极的军事观测站,这部分故事则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大作家杰克•伦敦那种荒野英雄(以及雪地和狗)的再现。全书则以两兄弟再度联手打造全新的漫画公司结尾。迈克尔•夏邦(1963-)用一支非常刻苦的笔为美国式兄弟之情、同业之情,战友之情,以及使人幸福的爱情树立了一座结实的纪念牌。本书获得2001年的普利策奖,作者也被认定为是美国文学的新领军人物。他25岁即出版小说《神秘匹兹堡》(1988,于2008年拍成同名电影),之后又出版了《神奇男童》(1995)以及两部短篇小说集。现在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目前仍处于制作之中。从小说的风格上看,作者迈克尔•夏邦是那种诚恳勤奋的作者,拥有非常稳键的写作才能。他在书里这样评价乔•卡瓦利:“乔有那种靠现实素材成就艺术的真才实学,是天才洋溢而不外显的艺术家,就跟邮差薛瓦勒或另一个奇怪胆怯的约瑟夫(康奈尔先生)一样,以平凡无奇、受人忽略而轻视的题材构筑船只航向崇高的目标。”这看着像是说自己。本书的两位主角卡瓦利和克雷都是性格温和、善良,沉默,理想主义;把爱、善良、感恩当作做人的标准,愿意为亲人付出全部的爱心,尤其尊重老人、热爱小孩,人格接近于完美,是白壁无瑕的“美国英雄”。自从十岁那年迈克尔•夏邦写在功课本上的一篇故事得了个“A”,他立刻决定当一个作家,他心目中的作家是擅于塑造荒野英雄的杰克•伦敦,这是一个最具美国主流精神,而且极力塑造出勇敢、坚毅的美国英雄的作家。不过这些有正义感、乐于奉献、负责任、善良、而且没有势利眼的美国英雄,有时会显得幼稚和自恋。本书里卡瓦利和克雷有点个人中心主义,他们的身边人完全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伴侣。而且他们那种老成持重的英雄主义也给用情过重的印象。就像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批判的美国人心灵的永恒幼稚状态,“这在文学上的代表是朗费罗的诗,道德上的表现则是坚持母亲节传统和保护姐妹的名声……老是同样的幼稚、丰满、自鸣得意、多愁善感……”。《神秘匹兹堡》和本书都涉及到同性之恋。现实中迈克尔•夏邦与自己第二个妻子以及四个孩子住在一起。当年一篇关于《神秘匹兹堡》的评论将他错误地划为正在崛起的同性恋作家,他不仅不以为意,而且“感恩不尽”:他由此得到一大群读者,而且还是最忠实的那一群。现在, 迈克尔•夏邦和迈克尔•坎宁安(代表作《时时刻刻》)常常被人放在一起谈论,不仅因为他们都叫迈克尔,而且因为坎宁安是真正的“正在崛起的同性恋作家”。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比较励志,也够疯狂
  •     有很多想象空间
  •     克雷的爱情火花一闪,转瞬即逝,被虐到无以复加。虽然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卡瓦利,但是关于克雷的几段故事美得不可思议。
  •     描写太多,不太喜欢
  •     残酷的童话
  •     在南极守护二战的胜利
  •     ?!?!
  •     近年来我读过的最长的一部小说,依然是大家熟悉的”美国梦“,文笔很好,心理描写也不错。
  •     真是大片节奏:犹太移民,美国梦,纳粹,同性恋,超级英雄,漫画业,出版界,以及主角从一张漫画计件工资7块钱到净利润5%提成到版权五五开的血泪史——每个人都满意了吧?
  •     断断续续花了半年多读完这本书,大概是我读过的时间最久的一本书了。一开始被封面吸引了,几次想拿起来,因为书太厚没有勇气。期间停了不知多少次,终于读完了。虽然场景很宏大,但是故事情节并不崎岖,作者描写细节的工夫真令人敬佩。
  •     很久没看到如此奇妙的故事
  •       多年后,山姆·克雷在接受访谈或在漫画展中对上了年纪的书迷发表意见,谈到他与约瑟夫·卡瓦利共同创作的伟大角色时,总是喜欢大言不惭的地说,他从小困居在一个完全不透风的密闭容器里,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整天觉得绑手绑脚,从那时起,他就迷上了胡迪尼。
      
      这就是迈克尔·夏邦为我们描述的开头,看起来像是《百年孤独》那个经典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的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作者的野心可见一斑。
      
      这本书看起来是描述了一个虚构的美国漫画英雄诞生史,但是,妈妈咪呀,作者脑袋实在太异于常人了,他简直是活的知识库,一部纯粹的美国百科全书,就算是真正的超人和蝙蝠侠的诞生史,也不会比这部虚构的小说更吸引人。在我想象中,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肯定有个很大的百宝箱,百宝箱里是各种小抽屉,抽屉里放满了各种小卡片。作者只要喊“萨尔瓦多·达利”、“魔像”、“马克思·史迈林”“恩斯特·托勒尔”……记录了这些信息的小卡片就向他飕飕地飞来。(啊,我忘了,这是《黑衣人2》中的场景,又穿越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
      
      “逃脱侠”一开始是克雷的主意,这个走路脚微微有些跛的青年人只要上了舞台,就立马腿脚自如,这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克雷梦想的投射,卡瓦利和克雷犹太人的身份,在30年代的纽约也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对于这个身份,卡瓦利既自豪,又自卑。
      
      卡瓦利本人就是一个传奇人物,原先生长于捷克,家庭殷实父母开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性格开朗,喜欢找乐子,画的一手好画。除此之外,他还对脱逃术充满了兴趣,从小就接受一位大师的严格训练,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纳粹阴云笼罩的布拉格成功偷渡到日本,经海参崴远赴美国。
      
      但是这样侥幸逃生的经历并没有让他兴奋太长时间,相反,他的负疚感与日俱增,因为,他的父母和小弟还留在布拉格,他知道他们与日剧下的困境,但是自己却不能为家人做什么,任何正常的渠道都已经封闭,他跑遍了大使馆递交一份份的申请只是徒劳,他救不了家人,救不了笼罩在纳粹铁蹄下的任何一个犹太人。而且他绝望地发现,身边的美国人对于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马照跑,舞照跳。
      
      现在的他,还能做什么?
      
      在有一段时间里,卡瓦利跑遍了纽约的每一个角落,努力倾听人们的谈话,只要发现有德国人,就上去挑衅,然后开始使用组合拳攻击对方。(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最终他都是被揍的那一个)
      
      我想了一下,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面对一个当时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大魔头希特勒,我一届小球能干啥?大概也只能用历代宫闱不传之秘辛——魇胜之术来应付了!(说人话!)当然,就是打小人!这种诅咒之术方便易行,大家可以用稻草扎成人形,或者用布娃娃,剪成人形的纸片子都行,把你恨之入骨的人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全写上去,然后用大头针、绣花针一顿猛扎,或者用鞋底猛拍……等等招数来发泄心中怨恨,最好的结果就是你的大仇人被你强大的精神力(或者叫做怨念啊什么都行)所震慑,被诅咒病了或者直接领了便当!真是,好爽啊!
      
      卡瓦利作为一个大男人大概不太好意思做这么婆妈的事情,他找到了一条更好的发泄方法,就是,塑造出一个希特勒的克星“逃脱侠”来对付这个大魔头!于是,逃脱侠横空出世的第一期封面就是逃脱侠挥拳直击希特勒,在30年代局势尚不明朗的美国,这个封面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
      
      于是卡瓦利沉浸在这种精神胜利法里,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逃脱侠的力量越来越大,面临的德军也越来越凶险,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更为惊险刺激的陷阱中,最后总是有惊无险的利用技巧摧毁了无数秘密堡垒、武器工厂,当然痛打希特勒也成为了保留节目。
      
      卡瓦利在创作的时候当然会有巨大的满足感,他把自己全部的恨意和力量都投注到漫画里,但是他惊恐的发现,这种满足感延续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一回到现实中,他就会发现自己荒谬的可笑,尤其是在得知了父亲的死讯之后,再对比逃脱侠在漫画中的无所不能,卡瓦利的最终选择就变得容易让人理解了。
      
      其实对卡瓦利来说,他麻醉自己的方法让人无可厚非,毕竟大众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来唤起他们对纳粹的痛恨,而且也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来鼓舞他们的斗志,就像《美国队长》的诞生也是基于这么一个目的和功能。
      
      但是卡瓦利不能原谅自己,因为相对于美国人这些“局外人”来说,他是亲历了现场的逃脱者,他不能允许自己就这么躲在安全的防御工事里YY胜利。胜利,如果不是自己参与其中的,就不算真正的胜利。而他从虚拟重新走入现实,其实就是他真正战胜了恐惧的表现。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说过: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勇气。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战胜恐惧不仅使你变得强大,而且还让你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
      
      这,才是勇气的真谛。
  •     也不怪大家说你迈克尔•夏邦是个同性恋,你每本书都要加个同性恋爱情故事,你到底是要弄那样!!!
  •     这个多适合拍电影啊,经常边看边脑内直接跳画面,连蒂姆伯顿型,文艺抒情型能怎么给拍难看了都像想出来了。小说本身的语言,情绪和发展倒不觉着很独特出奇。
  •     有时代想象力,有落实想象力的细节。可是总差了一两口气,离伟大小说距离尚远。
  •     以为是漫画,一看是小说
  •     看哭了一定是因为PMS,但别以为它仅仅是两个男孩的冒险故事。
  •     看得累尿了,这书怎么字这么密纸这么沉
  •     夏邦也是一个讲故事高手 不仅仅是在情节描述方面。但是一本50万字的纯小说怎么就tag成绘本了。。
  •     看得满脸泪。这样的故事我真是听不厌。美国断代史/早期漫画史。布拉格、布鲁克林、世界博览会、胡迪尼、魔像、父亲、战争、英雄、犹太男孩的梦、漫画的黄金时代、爱情、帝国大厦瞭望台上的雷鸣电闪和第一个吻、萨尔瓦多达利和奥逊威尔斯、极地观测站、失去、逃避、找回、找不回。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无意义。希望、梦想、荣耀、勇气。回不去昨天,我们去未来。
  •     作者显然是写故事高手。问了写故事的问题:why。夸张和写实分不清让我有点焦虑。犹太identity太强调有点不舒服。这种故事总让我觉得是在等着改编电影挣钱
  •     迈克尔·夏邦的代表作
  •     能丰富小朋友的业余生活的一本书 有趣轻松 相信宝宝会喜欢
  •     充满了浩瀚想象力和熟稔驾驭感的小说。这个世界上,有种NB的小说,就是可以牢牢地将写实的生活和飞扬的梦幻感结合在一起,让写实的个人体验不动声色地带有描述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寓言感,就好像是那种尤为真实的梦境,比真实更真实。
  •     是个好故事,这样就足够了,不是吗?
  •     美国漫画发展史
  •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意象堆叠的嗜好和新奇却自然的叙事方法。是所有热衷描写心理的西方作品中第一个让我觉得人物心理可以被如此温柔而深刻地剖析而不暴露出上帝的提线木偶的感觉。
  •     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故事比较特别,但后来越来越读不下去了。一会会穿插一个漫画故事,一会又多了几个其它人物。一点都不紧张。放弃吧。
  •     不错的书,不过很厚
  •     真好,不足是开本太大了,用纸也可以换一下。
  •     即使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这也是本好书啊!
  •     好长的故事!可以看到一些二战前后美国百姓的社会生活,我这样不爱好漫画的读者很难从中体会到那种漫画行业开天辟地的大场面与历史感。中规中矩。也还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     天才作家的特征就是用看似完全不必要的琐碎细节填满文字的每个角落。而夏邦无疑是一个天才。小说算是一部社会风俗小说,并且用海量的细节堆积出了生动的人物情感和人物心理。从细节上来说,夏邦的小说就像狄更斯:用他的旺盛的想象力填补他的世界中的每一处空白,并且不停的延伸出新的迷你小故事。而夏邦更厉害之处在于他的人物并非扁平式漫画化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他所描写的所有情感,都是真正人类会有的内心纠葛。夏邦几乎肯定是一位会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大名的作家。
  •     优雅,独特,漫画史和心灵史。
  •     戏谑感突显悲怆 想象力贯穿历史
  •     感觉越来越平,后半截有点缺乏说服力。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风格问题,有点飘。
  •     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没有煽情但是简单的叙述就让人觉得心头一紧。这大概就是作家的魔力。
  •     还不错啊,读书动力不纯系列,到从没失望过。很精彩的漫画式小说,轻松的语言讲述一个不那么轻松的冒险故事。
  •     看了我半个月。故事好看!
  •     特别喜欢这种简洁的叙事方式
  •     太基了,夏邦是不是有个写基佬小说的马甲。
  •     印刷不错,但内页纸质略薄,能明显透过去看到背面。性价比能接受,毕竟书本身的确很厚。
  •     超级英雄漫画是贫困的犹太人在美国混碗饭吃的时候创造出来的。超人的名字就是犹太人范。这本书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关于超级英雄漫画史的部分却很认真。
  •     超乎想象的夏邦,不仅是漫画史,也是社会史
  •     更像是传记小说,而非是冒险小说。 亦真亦假的漫画史,倒是超级好看。 人最不能逃脱的,还是生活本身啊。
  •     被漫画噱头骗了,纯美国梦史诗大片风格,不是我的菜。只记得里面有一句“向梦见我的人献上爱意”。。。
  •     阅读体验非常好,只是中间黄金年代一章不知所云
  •     轻松愉悦的风格,选取漫画作为中心题材别具一格,小人物在大事件中的沉浮兴衰伴随着光辉灿烂的美国梦的延续,即使文字背后有多少阴影也会像他们笔下的超级英雄一样一步步迈向胜利。虚拟的超级英雄系列穿插着纪实人物和半真半假的注释,几乎能让人把这个当成伪早期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史来看了;文字流畅,风格硬朗而诙谐,读起来蛮享受的;主人公稍微有些符号化,但在漫画创作的背景下这些符号化也变得可爱多了,几个超级英雄的故事都捏得颇具魅力,感情的纠葛方面我还是想说……主配对不如那对给萌,但是过渡得也让我能接受,尤其是[]了之后各种小细节的铺展,以及看到最后克雷的选择也让我唏嘘不已。真是一本身心愉快的神奇冒险,顺便还能涨点有趣的漫画豆知识www
  •     呜呜呜,以为最戳我的是山米和培根谈恋爱的部分,但看到山米离家前与儿子相处时,真是忙不迭的在哭啊
  •     拖了快半年…再也不相信自己的自制力了
  •     伟大的美国史诗!好些段落都有让人落泪的功力,但那不是悲恸的泪水,而是真真切切被那些屹立在时代洪流之中的强大魂灵所震撼的热泪。
  •     BBC推荐21世界最值得一读12本书
  •     瑰丽的文笔。2016年3月21日
  •     商品不错,可惜有点压轴了,给四星
  •     有些地方看到很感动。真是本好书。
  •     2012年5月26日自99网上书城0元获得。
  •     全书有股浓烈的美式通俗小说味。
  •     2014.11.24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