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散步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01
ISBN:9787532728794
作者:(瑞士)罗伯特·瓦尔泽
页数:313页

内容概要

罗·瓦尔译是20世纪德语文坛上的怪才,本书荟萃他的一部长篇,两部中篇以及若干则短篇、散文和随笔,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从中可见一斑。

书籍目录

一 命运如雪的诗人---罗伯特・瓦尔泽(代序)
二 雅考伯・冯・贡滕
三 散步
四 托波特
五 湖
六 意大利小说
七 西蒙
八 六则小故事
九 柏林小女孩
十 陌生人
十一 致纽扣
十二 1926年《日记》逸稿
十三 有关写作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由小说《雅考伯·冯·贡腾》、《散步》和其他若干篇小说散文组成。小说《雅》于1908年成书,是瓦尔泽根据自己在柏林附近一所仆人学校的短暂经历写成的一部自传体日记小说,它开创了现代德语小说体裁的先河,一扫德语小说晦涩冗长的旧习,给人带来清新和隽永,展示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瓦尔泽生前曾说:《雅》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因为文学意象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雅》中,竟境就是梦境。无论是把自己

图书封面


 散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本聪明之书。聪明在此没有任何轻、薄的成分,而是清醒、是通透。有自传意味的《雅考伯•冯•贡滕》(1908)透过还没长出胡子的少年视角来描绘他所处的“世界”,那个仆人学校几乎是个哲学寓言,有时天真得像童话。那个活得那么明白、已经觉悟到“我们的尊严是一种非常非常流水性的、微小的并且是可伸可屈、可捏可做的尊严”的人,没想到居然在精神病院度过了后半生。他是真的疯了?还是被外界、或内心的困苦一步步逼迫到那个囚禁他的地方呢?感觉像是一个谜。包括作者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序言中说:1956年的圣诞节,他跟往常一样独自外出散步。外面在下雪,他在雪中经过火车站,树林,朝向他的目的地,一片废墟走去。途中,他突然身子一滑,摔在了地上,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起来。若干时间之后瓦尔泽先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译者范捷平用一句话极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作家生前的失意、凄苦、以及逝后对“世界”的影响。这种相知相惜的情感,真的很感动。还是把什么“传奇”远远抛开吧,那甚至有点残忍。在笼统而飘忽的印象里,你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本本分分的书写者,他在写作中得到独特的发现,只不过他在远离社会、疏离人群的日子里待得太久了,于是他通过文字诉说和倾听,并不被世人所理解。他寄予写作太多的厚望,甚至难以承载的重量。最后,他的撤离有多迅捷,他的失望就有多严重。
  •     雅考伯·冯·贡腾带领我们来参观这所学校。这是一家专门培养仆人的私人学校,校长班斯塔曼先生,教师班斯塔曼先生的妹妹班斯塔曼小姐。所有的视角都来源于雅考伯同学,这个絮絮叨叨的家伙,他一一介绍他的同学给我们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这是有趣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他突然讲述一段自己的梦境,或者絮叨一句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个学校的教材只有一本,就是"如何成为好仆人之类"的。他们上课的内容就是背诵这个教材。整篇,我们看到的就是雅考伯在絮叨,从这些絮叨里我们感受到一个嘴尖舌利油腔滑调却又不乏痛苦的形象,他自大但又自卑,显得不服从,可往往面对班斯塔曼先生又卑微下来。学校变得越来越怪异,没有新生加入,班斯塔曼小姐突然说自己要死了,班斯塔曼先生突然表现出对雅考伯的同性之爱。最后,他的同学们一个个找到职位离开学校,班斯塔曼小姐也因未明原因死掉,雅考伯选择跟随班斯塔曼先生一起生活,去什么地方,不明。另外一篇《散步》是个长点的短篇,小说整体仍然是一个家伙在絮叨,但是逻辑显得线条更清楚,因为一切都发生在散步路上。叙述者看到的一切,去过的地方,一一描述出来。整体来看,这篇极具勇气,它提供给我们一种这样的感觉:作者对于二十世纪初的人类社会新图景产生一种直觉的好奇,要记录下来。他去赴宴,去裁缝店试衣服,去税务所交谈关于减税问题,夹杂着忽而现代忽而传统的所见,有时会出现一位美丽的唱歌小姐,有时会出现一位巨人,有时会出现一个过气影星。《托波特》则再次回到关于做仆人的故事。托波特是一个死过一回又活过来的灵魂,他决定转变自己的做人风格,突然来到一个古堡当仆人,后来又离开。罗伯特瓦尔泽的所有小说都有一种叙述的随意特征,一种怪异的散文风格。他的叙述风格仿佛是一个躲在墙角的小老鼠在不断毒舌絮叨。但遗憾的是在这些翻译文本里我们没有感觉到优美。比如《1926年日记》,是完全无法读下去的东西,文章开头作者就告诉读者他坐在了书桌前,想写点东西,却还不知道要写什么,全文就是这样生硬地进行。我努力读,最终变成一种梦游。每个句子跟上个句子没有什么关系,即使一句话,也没有意思,即使这样作者还不断提醒我们,他要简洁叙述,他要创造人物。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痛苦。经过二十世纪纷繁庞杂的现代文学开拓,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文学阅读背景下,罗伯特的风格幷不显得古怪,尤其经过语言隔离后,我们更少地丧失了感受瓦尔泽独特的机会。如今,翻译过来的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的作品只有一本《散步》,这本书的译文并不理想,充满了各种小聪明,这些小聪明并未让我们觉得高明,反而产生高度怀疑,瓦尔泽到底写了什么?汉语世界里我们还完全不知道瓦尔泽干了什么。人们喜好讲述他的死法,讲述他长达二十七年的精神病院生活,喜欢通过卡夫卡来给他定位。还喜好引用卡夫卡(其实是本雅明的谈卡夫卡的一篇文章里简单提及),桑塔格的评语,但这些都只是一束束羽毛,他们轻轻蹭过,它们变成一种商标语,其中不乏缺乏语境的误解或者不准确。反倒是库切在《内心活动》里对瓦尔泽的评介相当扎实。电影版的雅考伯·冯·贡腾叫《本杰明学院》,这是一部镜头精致,气氛玄虚的电影。可以说和原著基本无关。对汉语世界,罗伯特·瓦尔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传说。但雅考博那篇里构造的奇异氛围还是有趣的。
  •     一九五六年的圣诞节,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在瑞士赫利萨精神病院用完午餐之后,跟往常一样独自外出散步。外面在下雪,瓦尔泽在雪中经过火车站,树林,朝向他的目的地,一片废墟走去。途中,他突然身子一滑,摔在了地上,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起来。“若干时间之后瓦尔泽先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散步》的译者范捷平先生最后用这样的一句话间接地概括了作家生前的失意、凄苦,以及死后他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瓦尔泽作为作家的意义开始显现,并且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在读完卡夫卡之后便宣称:“卡夫卡不过是瓦尔泽类型的一个特例”;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则称瓦尔泽是“一个诙谐而又甜美的贝克特”,由此可见瓦尔泽在西方现代文学谱系中的显要位置。《雅考伯.冯.贡腾》成书于1908年,是瓦尔泽客居柏林期间(1905—1913)的重要作品,也是瓦尔泽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将叙事性降到了最低点,除了稍具故事的轮廓外,毫无情节可言。在这里,没有因果相承的事件,没有戏剧性的冲突,甚至对整部小说最关键的转折也交待得语焉不详:班雅曼塔仆人学校为何会败落?班雅曼塔先生以前是做什么的?班雅曼塔小姐为什么而死?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里,这三个问题可能会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小说情节上唯一一次变化,使得小说最终走向了结局。但是瓦尔泽明显志不在此,他更注重的是人物的性情和精神世界。外部世界在他的小说里隐退而去,只留下稍许的暗示,而叙事者雅考伯的声音清晰地凸现。由此也可看出,作家选择以日记或者碎片的形式并非是随意而为的,因为这种形式摆脱线形叙事的羁绊,有利于更自由挖掘、分析人物的心态。当雅考伯第一次从校长班雅曼塔先生的办公室出来之后,突然转过身,眼睛贴在门上的钥匙孔朝里窥视,观察里面的动静。这个极具卡夫卡式的动作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成了他每次走出办公室的条件反射。这个动作的反复,最终让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解读小说的一把钥匙,一个隐喻。人物的精神世界之所以得以如此展现,小说之所以能得以衍生都是由这个动作以及背后隐藏的东西所开启的。我们知道小说并没有情节,它以“班雅曼塔仆人学校”作为磁场,将所有可能的人物吸引在其中,以便雅考伯做出观察。而雅考伯面对这些人时,无不以同样的“窥淫者”心态通过对同学、班雅曼塔兄妹来观察仆人学校;通过自己的梦境、幻觉来暴露,也可以说是窥视内心的渴求。如同瓦尔泽的其他作品,雅考伯是渺小、卑微的,并自视为渺小、卑微的反英雄。这跟作家的经历有所关联。1905年,瓦尔泽曾在柏林的一家仆人学校接受学习,训练。这段时期的生活不仅让他学会如何清洗地板、打扫衣橱、擦拭银器或是如何接主人的礼帽和大衣,更多的是让他学会了如何将自我变得非常的渺小。“将自己变得非常的渺小”,这正是雅考伯做过的事情:他本出生于贵族世家,但他从家里逃了出来,进入仆人学校,将来好当某人某家的仆人。也是他正在做的事情:他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渺小(“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不仅如此,他不但不隐饰其一无是处,反而直面真相,以其调侃、诙谐的语调残酷的嘲弄自身的一无是处。(“我是多么幸福啊,在我自己身上看不到一点值得尊重、值得推崇的东西”)。这种语调越是貌似欢快,读后便越觉得残酷、悲凉。对自我的压抑,对自我的砭损,甚至对自我的施虐,常常与雅考伯的审丑意识混合在同一语境当中。这从雅考伯对待同学克劳斯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克劳斯的奴性十足、恭顺、愚笨、粗俗、刻板,他对一切破坏原则的人深恶痛绝,所有这些都成了雅考伯赞赏他的理由。他将雅考伯看作神话中忠实于主人、拒绝女主人引诱的约瑟夫,看作上帝给世界出的一个谜,看作一个失去他就会失去天与地的好人。为什么呢?因为正是从克劳斯身上,雅考伯看到了仆人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欲望的榜样,一个仆人的典范,一个标准的“无”,而这正是雅考伯所追寻的。因为雅考伯意识到,“有朝一日,我会受到命运的打击,毁灭性的一击,所有的这些潇洒和无知,这些欺骗和自欺欺人,这种不懂装懂都会彻底结束。但是我愿意活着,无论怎么活法”。他选择参加仆人学校接受训练,接受对自我的改造,他所期望的,无非是以卑微,渺小的自我感知,以类似于克劳斯的方式面对世界,即使在没有成功,没有名声,没有爱情的情况下也能茁壮成长,从而免受来自世界的伤害。因为雅考伯想活着,以任何一种方式活着。也许,从这里我们才能了解,隐藏作家貌似诙谐的语言下的真实,它的悲观,它的绝望。雅考伯的诙谐的语调,以及类似于卡夫卡在后期的短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饶舌,到了小说的结局处才有所缓和下来。此时,仆人学校已经败落,学生们纷纷离去,班雅曼塔小姐因为缺乏她所谓的“爱”枯竭而死,班雅曼塔先生正在含糊地诉说伤心的过往:又是一头受伤的熊,躲避在自我营造的世界——班雅曼塔仆人学校里。如今学校已然无法给他以遮蔽,他正在说服雅考伯一起离开学校到外流浪。这时候,雅考伯梦见的不再是司令官或是大坏蛋,梦境也不再荒诞、狂欢化,而变得舒缓,诗意:雅考伯随着班雅曼塔校长一起流浪在阿拉伯的沙漠上。校长对着他说:“逃离文明吧,雅考伯,你明白吗?这是最美好的”。雅考伯醒来之后,决定要做校长的奴仆,骑士的桑丘,便和校长打点行李离开了。他想看看在荒凉的沙漠里是否也能活人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一本聪明之书,聪明在此没有任何轻、薄的成分,而是清醒、是通透。我们的尊严是一种非常非常流水性的、微小的并且是可伸可屈、可捏可做的尊严。真想不到一个活得这么明白的人,居然在精神病院度过后半生?感觉像是一个谜。包括作者最后的结局。在圣诞前夜散步途中摔倒,在冰雪中离世。译者序之中的这段很动感情,说先是引起周围几条狗,再是引来周围的村民,然后引起全世界的注意。《雅考伯・冯・贡滕》透过还没长出胡子的少年视角莱描绘“世界”,那个仆人学校几乎是个哲学世界,有时天真得像童话。】
  •     必须五星
  •       一本聪明之书。聪明在此没有任何轻、薄的成分,而是清醒、是通透。有自传意味的《雅考伯•冯•贡滕》(1908)透过还没长出胡子的少年视角来描绘他所处的“世界”,那个仆人学校几乎是个哲学寓言,有时天真得像童话。
      
      那个活得那么明白、已经觉悟到“我们的尊严是一种非常非常流水性的、微小的并且是可伸可屈、可捏可做的尊严”的人,没想到居然在精神病院度过了后半生。他是真的疯了?还是被外界、或内心的困苦一步步逼迫到那个囚禁他的地方呢?感觉像是一个谜。包括作者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序言中说:1956年的圣诞节,他跟往常一样独自外出散步。外面在下雪,他在雪中经过火车站,树林,朝向他的目的地,一片废墟走去。途中,他突然身子一滑,摔在了地上,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起来。若干时间之后瓦尔泽先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译者范捷平用一句话极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作家生前的失意、凄苦、以及逝后对“世界”的影响。这种相知相惜的情感,真的很感动。
      
      还是把什么“传奇”远远抛开吧,那甚至有点残忍。
      
      在笼统而飘忽的印象里,你宁愿相信这是一个本本分分的书写者,他在写作中得到独特的发现,只不过他在远离社会、疏离人群的日子里待得太久了,于是他通过文字诉说和倾听,并不被世人所理解。他寄予写作太多的厚望,甚至难以承载的重量。最后,他的撤离有多迅捷,他的失望就有多严重。
      
  •     有点困难
  •     回头有空再评。
  •     译者还是相当用心,在眼下算是有质量的翻译了。
    库切在纽约书评上有一篇评论(the genius of robert walser)
    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13878
    摘录:
    Being a writer was difficult for Walser at the most elementary of levels. He did not use a typewriter, but wrote a clear, well-formed hand, on which he prided himself. The manuscripts that have survived—fair copies—are models of calligraphy. Handwriting was, however, one of the sites where psychic disturbance first manifested itself. At some time in his thirties (Walser is vague about the date) he began to suffer psychosomatic cramps of the right hand that he attributed to unconscious animosity toward the pen as a tool. He was able to overcome them only by abandoning the pen and switching to a pencil.
    ......
    As a literary character, Jakob von Gunten is without precedent. In the pleasure he takes in picking away at himself he has something of Dostoevsky's Underground Man and, behind him, of the Jean-Jacques Rousseau of the Confessions. But—as Walser's first French translator, Marthe Robert, pointed out—there is in Jakob, too, something of the hero of the traditional German folk tale, of the lad who braves the castle of the giant and triumphs against all odds. Franz Kafka, early in his career, admired Walser's work (Max Brod records with what delight Kafka would read Walser's humorous sketches aloud). Barnabas and Jeremias, Surveyor K.'s demonically obstructive "assistants" in The Castle, have Jakob as their prototype.
    In Kafka one also catches echoes of Walser's prose, with its lucid syntactic layout, its casual juxtapositions of the elevated with the banal, and its eerily convincing logic of paradox. Here is Jakob in reflective mood:
    We wear uniforms. Now, the wearing of uniforms simultaneously humiliates and exalts us. We look like unfree people, and that is possibly a disgrace, but we also look nice in our uniforms, and that sets us apart from the deep disgrace of those people who walk around in their very own clothes but in torn and dirty ones. To me, for instance, wearing a uniform is very pleasant because I never did know, before, what clothes to put on. But in this, too, I am a mystery to myself for the time being.
    ......
    The Robber is more or less contemporary in composition with Joyce's Ulysses and with the later volumes of Proust's Recherche. Had it been published in 1926 it might have affected the course of modern German literature, opening up and even legitimating as a subject the adventures of the writing (or dreaming) self and of the meandering line of ink (or pencil) that emerges under the writing hand. But that was not to be. Although a project to bring together Walser's writings was initiated before his death, it was only after the first volumes of a more scholarly Collected Works began to appear in 1966, and after he had been noticed by readers in England and France, that he gain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Germany.
  •     就算矫揉,也能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境。丰盈的意义就隐身其间,以一种残酷的诙谐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     XD 带回家来读啦,笔记改日再补。
  •        一九五六年的圣诞节,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在瑞士赫利萨精神病院用完午餐之后,跟往常一样独自外出散步。外面在下雪,瓦尔泽在雪中经过火车站,树林,朝向他的目的地,一片废墟走去。途中,他突然身子一滑,摔在了地上,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起来。“若干时间之后瓦尔泽先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散步》的译者范捷平先生最后用这样的一句话间接地概括了作家生前的失意、凄苦,以及死后他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瓦尔泽作为作家的意义开始显现,并且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在读完卡夫卡之后便宣称:“卡夫卡不过是瓦尔泽类型的一个特例”;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则称瓦尔泽是“一个诙谐而又甜美的贝克特”,由此可见瓦尔泽在西方现代文学谱系中的显要位置。
      
      《雅考伯.冯.贡腾》成书于1908年,是瓦尔泽客居柏林期间(1905—1913)的重要作品,也是瓦尔泽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将叙事性降到了最低点,除了稍具故事的轮廓外,毫无情节可言。在这里,没有因果相承的事件,没有戏剧性的冲突,甚至对整部小说最关键的转折也交待得语焉不详:班雅曼塔仆人学校为何会败落?班雅曼塔先生以前是做什么的?班雅曼塔小姐为什么而死?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里,这三个问题可能会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小说情节上唯一一次变化,使得小说最终走向了结局。但是瓦尔泽明显志不在此,他更注重的是人物的性情和精神世界。外部世界在他的小说里隐退而去,只留下稍许的暗示,而叙事者雅考伯的声音清晰地凸现。由此也可看出,作家选择以日记或者碎片的形式并非是随意而为的,因为这种形式摆脱线形叙事的羁绊,有利于更自由挖掘、分析人物的心态。
      
      当雅考伯第一次从校长班雅曼塔先生的办公室出来之后,突然转过身,眼睛贴在门上的钥匙孔朝里窥视,观察里面的动静。这个极具卡夫卡式的动作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成了他每次走出办公室的条件反射。这个动作的反复,最终让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解读小说的一把钥匙,一个隐喻。人物的精神世界之所以得以如此展现,小说之所以能得以衍生都是由这个动作以及背后隐藏的东西所开启的。我们知道小说并没有情节,它以“班雅曼塔仆人学校”作为磁场,将所有可能的人物吸引在其中,以便雅考伯做出观察。而雅考伯面对这些人时,无不以同样的“窥淫者”心态通过对同学、班雅曼塔兄妹来观察仆人学校;通过自己的梦境、幻觉来暴露,也可以说是窥视内心的渴求。
      
      如同瓦尔泽的其他作品,雅考伯是渺小、卑微的,并自视为渺小、卑微的反英雄。这跟作家的经历有所关联。1905年,瓦尔泽曾在柏林的一家仆人学校接受学习,训练。这段时期的生活不仅让他学会如何清洗地板、打扫衣橱、擦拭银器或是如何接主人的礼帽和大衣,更多的是让他学会了如何将自我变得非常的渺小。“将自己变得非常的渺小”,这正是雅考伯做过的事情:他本出生于贵族世家,但他从家里逃了出来,进入仆人学校,将来好当某人某家的仆人。也是他正在做的事情:他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渺小(“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不仅如此,他不但不隐饰其一无是处,反而直面真相,以其调侃、诙谐的语调残酷的嘲弄自身的一无是处。(“我是多么幸福啊,在我自己身上看不到一点值得尊重、值得推崇的东西”)。这种语调越是貌似欢快,读后便越觉得残酷、悲凉。
      
      对自我的压抑,对自我的砭损,甚至对自我的施虐,常常与雅考伯的审丑意识混合在同一语境当中。这从雅考伯对待同学克劳斯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克劳斯的奴性十足、恭顺、愚笨、粗俗、刻板,他对一切破坏原则的人深恶痛绝,所有这些都成了雅考伯赞赏他的理由。他将雅考伯看作神话中忠实于主人、拒绝女主人引诱的约瑟夫,看作上帝给世界出的一个谜,看作一个失去他就会失去天与地的好人。为什么呢?因为正是从克劳斯身上,雅考伯看到了仆人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欲望的榜样,一个仆人的典范,一个标准的“无”,而这正是雅考伯所追寻的。因为雅考伯意识到,“有朝一日,我会受到命运的打击,毁灭性的一击,所有的这些潇洒和无知,这些欺骗和自欺欺人,这种不懂装懂都会彻底结束。但是我愿意活着,无论怎么活法”。他选择参加仆人学校接受训练,接受对自我的改造,他所期望的,无非是以卑微,渺小的自我感知,以类似于克劳斯的方式面对世界,即使在没有成功,没有名声,没有爱情的情况下也能茁壮成长,从而免受来自世界的伤害。因为雅考伯想活着,以任何一种方式活着。也许,从这里我们才能了解,隐藏作家貌似诙谐的语言下的真实,它的悲观,它的绝望。
      
      雅考伯的诙谐的语调,以及类似于卡夫卡在后期的短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饶舌,到了小说的结局处才有所缓和下来。此时,仆人学校已经败落,学生们纷纷离去,班雅曼塔小姐因为缺乏她所谓的“爱”枯竭而死,班雅曼塔先生正在含糊地诉说伤心的过往:又是一头受伤的熊,躲避在自我营造的世界——班雅曼塔仆人学校里。如今学校已然无法给他以遮蔽,他正在说服雅考伯一起离开学校到外流浪。这时候,雅考伯梦见的不再是司令官或是大坏蛋,梦境也不再荒诞、狂欢化,而变得舒缓,诗意:雅考伯随着班雅曼塔校长一起流浪在阿拉伯的沙漠上。校长对着他说:“逃离文明吧,雅考伯,你明白吗?这是最美好的”。雅考伯醒来之后,决定要做校长的奴仆,骑士的桑丘,便和校长打点行李离开了。他想看看在荒凉的沙漠里是否也能活人
      
  •     瓦尔泽,作品比名气一些更大的作家好得多。值得读的书。
  •     很好。
  •     哦,是怎么把德语写得这么轻柔。
  •     代译序写的真好。但是翻译的语言有点生硬。想起范老师曾经说过德语界的小说本身思辨性较强而故事性较弱,所以可能原著就不是那么的生动吧。
  •     将浪漫主义时代以来的德国"散步"体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只是翻译有点糟糕,语言不好。
  •     翻译太差了,译者似乎还没有学会现代语言的表述。
  •     大爱罗伯特·瓦尔泽!
  •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18092/
  •     昨晚xky说到这本书译者尽力了,但效果差强,盖原文之优美很难用汉语恰如其分对应
  •     缓慢的风景
  •     在看关于神经性厌食症的历史中,同时提到瓦尔泽和卡夫卡。
      
    可惜对瓦尔泽这个人知道的太少了。
  •     这是唯一的译本,只可惜翻译不够好
  •     因为一段文字而错买了一本书的典型例子。
  •       雅考伯·冯·贡腾带领我们来参观这所学校。这是一家专门培养仆人的私人学校,校长班斯塔曼先生,教师班斯塔曼先生的妹妹班斯塔曼小姐。所有的视角都来源于雅考伯同学,这个絮絮叨叨的家伙,他一一介绍他的同学给我们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这是有趣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他突然讲述一段自己的梦境,或者絮叨一句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个学校的教材只有一本,就是"如何成为好仆人之类"的。他们上课的内容就是背诵这个教材。
      整篇,我们看到的就是雅考伯在絮叨,从这些絮叨里我们感受到一个嘴尖舌利油腔滑调却又不乏痛苦的形象,他自大但又自卑,显得不服从,可往往面对班斯塔曼先生又卑微下来。学校变得越来越怪异,没有新生加入,班斯塔曼小姐突然说自己要死了,班斯塔曼先生突然表现出对雅考伯的同性之爱。最后,他的同学们一个个找到职位离开学校,班斯塔曼小姐也因未明原因死掉,雅考伯选择跟随班斯塔曼先生一起生活,去什么地方,不明。
      另外一篇《散步》是个长点的短篇,小说整体仍然是一个家伙在絮叨,但是逻辑显得线条更清楚,因为一切都发生在散步路上。叙述者看到的一切,去过的地方,一一描述出来。整体来看,这篇极具勇气,它提供给我们一种这样的感觉:作者对于二十世纪初的人类社会新图景产生一种直觉的好奇,要记录下来。他去赴宴,去裁缝店试衣服,去税务所交谈关于减税问题,夹杂着忽而现代忽而传统的所见,有时会出现一位美丽的唱歌小姐,有时会出现一位巨人,有时会出现一个过气影星。
      《托波特》则再次回到关于做仆人的故事。托波特是一个死过一回又活过来的灵魂,他决定转变自己的做人风格,突然来到一个古堡当仆人,后来又离开。
      罗伯特瓦尔泽的所有小说都有一种叙述的随意特征,一种怪异的散文风格。他的叙述风格仿佛是一个躲在墙角的小老鼠在不断毒舌絮叨。但遗憾的是在这些翻译文本里我们没有感觉到优美。比如《1926年日记》,是完全无法读下去的东西,文章开头作者就告诉读者他坐在了书桌前,想写点东西,却还不知道要写什么,全文就是这样生硬地进行。我努力读,最终变成一种梦游。每个句子跟上个句子没有什么关系,即使一句话,也没有意思,即使这样作者还不断提醒我们,他要简洁叙述,他要创造人物。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痛苦。
      经过二十世纪纷繁庞杂的现代文学开拓,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文学阅读背景下,罗伯特的风格幷不显得古怪,尤其经过语言隔离后,我们更少地丧失了感受瓦尔泽独特的机会。如今,翻译过来的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的作品只有一本《散步》,这本书的译文并不理想,充满了各种小聪明,这些小聪明并未让我们觉得高明,反而产生高度怀疑,瓦尔泽到底写了什么?
      汉语世界里我们还完全不知道瓦尔泽干了什么。人们喜好讲述他的死法,讲述他长达二十七年的精神病院生活,喜欢通过卡夫卡来给他定位。还喜好引用卡夫卡(其实是本雅明的谈卡夫卡的一篇文章里简单提及),桑塔格的评语,但这些都只是一束束羽毛,他们轻轻蹭过,它们变成一种商标语,其中不乏缺乏语境的误解或者不准确。反倒是库切在《内心活动》里对瓦尔泽的评介相当扎实。
      电影版的雅考伯·冯·贡腾叫《本杰明学院》,这是一部镜头精致,气氛玄虚的电影。可以说和原著基本无关。
      对汉语世界,罗伯特·瓦尔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传说。但雅考博那篇里构造的奇异氛围还是有趣的。
  •     呵呵,我在别处看到:卡夫卡称赞《雅考伯.冯.贡腾》是一本好书。
  •     瓦尔泽的叙事精湛独到,小人物都写的有一股贵族气质。2006.2.22.22:22 (那天可真冷)小雪读书记
  •     我以为能译出“青春美丽疙瘩豆”及“八九点钟的太阳”“不过那顿饭还路漫漫其修远兮,他还端的要在字里行间上上下下求索一阵呢”的人一定是个痞子。
  •     这本书很奇怪,但它会令你不得不匍匐在地给个五星,很强,望而生畏,巧妙却绝不美丽,难以想象的文章
  •     太好了,又一个伟大的灵魂浮出水面
  •     补记
  •     大概写诗的人都是些魔鬼。
  •     耐着性子看的瓦尔泽,真怀念那段时日
  •     现代人的内心世界
  •     还是英文版好
  •     存库切对小说的评论
    "One learns very little here," observes young Jakob von Gunten after his first day at the Benjamenta Institute, where he has enrolled himself as a student. The teachers lie around like dead men. There is only one textbook, What is the Aim of Benjamenta's Boys' School?, and only one lesson, "How Should a Boy Behave?" All the teaching is done by Fräulein Lisa Benjamenta, sister of the principal. Herr Benjamenta himself sits in his office and counts his money, like an ogre in a fairy tale. In fact, the school is a bit of a swindle.
    Nevertheless, having run away to the big city (unnamed, but clearly Berlin) from what he calls "a very, very small metropolis," Jakob has no intention of giving up. He does not mind wearing the Benjamenta uniform; he gets on with his fellow students; and besides, riding the elevators downtown gives him a thrill, makes him feel thoroughly a child of his times.
    Jakob von Gunten purports to be the diary Jakob keeps during his stay at the Institute. It consists mainly of his reflections on the education he receives there—an education in humility—and on the strange brother and sister who offer it. The humility taught by the Benjamentas is not of the religious variety. Their graduates aspire to be serving men or butlers, not saints. But Jakob is a special case, a pupil for whom the lessons in humility have a deep personal resonance. "How fortunate I am," he writes, "not to be able to see in myself anything worth respecting and watching! To be small and to stay small."
    The Benjamentas are a mysterious and, at first sight, forbidding pair. Jakob sets himself the task of penetrating their mystery. He treats them not with respect but with the cheeky self-assurance of a child who is used to having any mischief on his part excused as cute, mixing effrontery with patently insincere self-abasement, giggling at his own insincerity, confident that candor will disarm all criticism, but not really caring if it does not. The word he would like to apply to himself, that he would like the world to apply to him, is impish. An imp is a mischievous sprite; an imp is also a lesser devil.
    Soon Jakob has begun to gain ascendancy over the Benjamentas. Fräulein Benjamenta hints that she is fond of him; he pretends not to understand. She reveals that what she feels is perhaps more than fondness, is perhaps love; Jakob replies with a long, evasive speech full of respectful sentiments. Thwarted, Fräulein Benjamenta pines away and dies.
    Herr Benjamenta, initially hostile to Jakob, is maneuvered to the point of pleading with the boy to be his friend, to abandon his plans and come wandering the world with him. Primly, Jakob refuses: "But how shall I eat, Principal?… It's your duty to find me a decent job. All I want is a job." Yet on the last page of his diary he announces he is changing his mind: he will throw away his pen and go off into the wilderness with Herr Benjamenta (to which one can only respond: God save Herr Benjamenta!).
  •     《雅考伯•冯•贡滕》是这部书里最好的作品,穆齐尔说“卡夫卡不过是瓦尔泽人格的一个侧面”(撇开这句话的正确性),的确,对“没有个性的现代人”的描绘是卡夫卡、穆齐尔和瓦尔泽作品的一个母题,从这种自我辩驳、悖谬式的文风可以依稀看到卡夫卡的影子。
  •     神奇瓦尔泽
  •     有库切的书评,哈,我去看看。
  •     罗伯特·瓦尔泽的语言绵密、恣意、絮絮叨叨,很像卡夫卡,在袒露自己的同时隐藏自己。情节很淡,而且经常失控,把庸常的情景一步步异化到荒谬。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小说有大量的元叙述,这正说明了瓦尔泽远远走在同代人之前。《雅各布》一篇4.5,其他短篇4.0,综合4.3
  •     寒假书目
  •     一个足以遮盖卡夫卡的巨人
  •     译者前言基本就是把别人库切写的书评给翻译了一遍。
  •     本雅明在写卡夫卡的时候就提到过他,我才知道这个人。
    这本书翻译有问题
  •     译者好耍小聪明。
  •     《雅考伯·冯·贡腾》简直是神品,几乎每句话都在自我辩驳、自我嘲讽,所以每个段落都够你嚼半天的。一个世纪前就已实现了“后现代”对消解文学主体和“元叙事”的全部诉求,并且比这还多——还有一种建立在尼采的“贵族-奴隶”区分之上却反其道而行之的研究,即反过来将奴仆心态及其构建的世界作为对象,专注地描绘其最细微的心理,而这种隐藏于奴颜婢膝之下的小强精神,是否能够匹敌或甚至等同于权力意志呢?(里尔克在战斗民族的虔诚中发现了类似的东西,用莎乐美的话来说,就是“那些被欧洲其他人民称为虚弱的、病态的、使生命陷入瘫痪的性情特征,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则是可靠力量的一种自然表达”);相比之下,其他短篇或散文,风格一脉相承,但大多太散也太饶舌了。
  •     瓦尔泽的作品无疑属于20世纪,在他的作品中梦境和想象的美好、现实的冷酷和滑稽,被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     貌似家里有原版书,等有空了好好研究一下!
  •     到底有没有读过。。
  •     最近看的最让我赏心的一部!我已接受了它的影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