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女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了解女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805679495
作者:(以色列)阿摩司·奥兹
页数:258页

章节摘录

  序 言  钟志清  中国和以色列地处亚洲大陆的两端,两国之间的了解也像隔着崇山峻岭。  不错,我们知道上帝与犹太先祖亚伯拉罕等立约,犹太人做了上帝的选民,雅各与上帝摔跤易名,才有了以色列“十二支派”。  我们知道犹太民族的历史苦难深重,饱经沧桑,数千年颠沛流离,几乎罹临灭顶之灾,直至一九四七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才获得一块栖身之地,并于一九四八年五月宣布独立。  我们也许更清楚犹太民族的文化神秘幽远,种下了一个具有探索价值的犹太文化之谜,即两千年前就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宗教经典《旧约》。它不仅记载着上帝耶和华与犹太人的契约关系,实录下犹太人上下求索、艰苦创业、兴邦立国,乃至身经乱离的命运,同时也不失为文学总集。无论是《创世记》中数不尽的情结典故,还是《雅歌》、《诗篇》、《哀歌》中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都曾启迪过无数人的奇思妙想。古老的希伯来文化一向被奉为世界两大文化源头之一。近代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分别从社会、科学、人本领域对近代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数不胜数的犹太人从不同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也经常通过电视屏幕及其他传播媒介了解到,现今的以色列一直战祸频仍,纷争不已,恐怖活动此伏彼起。  但是,除此之外,以色列当今社会的真面目,当代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谁又知多少?  文学是借助审美手段反映现实生活与作家心灵历程的独特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了解社会与人的一个窗口,是沟通民族心灵的一座桥梁。“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每个民族的文学均负载着那个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集体无意识与民族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阿摩司·奥兹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作为作家,他不但杰出,而且相当“以色列化”。  阿摩司·奥兹出生于一九三九年。父母在排犹声浪四起的三十年代,受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俄国移民到耶路撒冷,梦想在那里找到自由的“希望之乡”。父亲耶胡达·阿里耶·克劳斯纳博学多才,嗜书如命,懂十几门语言,一心向往做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但始终未能如愿。母亲范妮娅漂亮贤惠,多愁善感。  奥兹童年时代的耶路撒冷由英国托管,日常生活蒙上了一层英雄主义色彩:地下活动,爆炸,逮捕,宵禁,搜查,英国兵,阿拉伯帮,迫在眉睫的战争与恐惧……古老的英雄神话仿佛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儿童故事讲的都是耶路撒冷的过去和沦陷。据奥兹回忆:“父母将我送到一座希伯来基础小学,学校教我缅怀古代以色列王国的辉煌,并且希望它在烈火与热血中复兴。”在那个躁动喧嚣的时代,奥兹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英雄”。  十二岁那年,母亲自杀,这一事件不仅结束了奥兹童年的梦想,而且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奥兹本来就和父亲不和,母亲故去后,他对家庭的反叛意识愈来愈强。十四岁那年,奥兹离家投身到胡尔达基布兹,并把自己的姓氏克劳斯纳改为奥兹,希伯来文意为“力量”。在那个颇具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世界中,奥兹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基布兹将其保送至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文学与哲学学士学位。按奥兹自己的意愿,他想继续攻读硕士,但未被批准。他只好回到基布兹教书,并从事写作。直到后来功成名就,他才到英国牛津求学,获硕士学位,后又获特拉维夫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一九八六年,奥兹因儿子患哮喘病不得不离开生活多年的基布兹,搬到南方沙漠地区的阿拉德小城居住(据说沙漠地区的干燥气候有利于治疗哮喘),不久便被本·古里安大学聘为文学系教授。  阿摩司·奥兹是当代以色列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阅读了大量以色列经典作家及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出色的文学天赋。早在耶路撒冷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期间,他所作的诗歌和小文章便经常见诸学校报刊。在基布兹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勤奋写作,后来每周得到一天特批的写作时间。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后,奥兹先后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1966),《我的米海尔》(1968),《触摸水,触摸风》(1973),《沙海无澜》(1982),《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费玛》(1991),《不要称之黑夜》(1994),《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三个中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一直到死》(1971),《恶意之山》(1976);杂文、随笔集《在炽烈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黎巴嫩斜坡》(1988),《天国的沉默》(199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76)等;儿童文学作品《索姆哈伊》(1978)。他的作品不仅在以色列十分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曾获多种文学奖,并于一九九八年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获以色列国家文学奖。  《何去何从》是阿摩司·奥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背景置于约旦边境附近的一个基布兹。德国移民鲁文·哈里希是基布兹的诗人、导游和教师,妻子伊娃抛弃他及一双儿女,与前来度假旅行的堂兄弟私奔德国,留下鲁文与女儿诺佳及儿子盖伊相依为命。伊娃出走后,流言四起,说女教师布朗卡·伯杰与鲁文有染。布朗卡有丈夫、子女,丈夫埃兹拉是基布兹的卡车司机,喜欢夜里出门运货,哥哥是耶路撒冷的名博士,可谓门庭显赫。时光就这样一天天逝去,鲁文的女儿诺佳已长得亭亭玉立,情窦初开的姑娘对曾被自己拒绝过的年轻小伙子拉米萌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埃兹拉在一个深夜强暴了诺佳,致使诺佳怀孕。一度希望诺佳做儿媳的拉米母亲再不愿让儿子同“血管里流着母亲不洁的血”的女孩子有任何瓜葛。鲁文对女儿深感负疚,不再同布朗卡往来。诺佳拒绝堕胎,离开基布兹,与埃兹拉的关系告终。埃兹拉与妻子和解,重新回到她身边。后来,拉米的母亲去世,拉米与诺佳结婚。  《何去何从》不仅讲述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基布兹人的故事,同时也描绘了基布兹生活的危机以及新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基布兹是当代以色列社会的一个特殊产物,本世纪初由新移民先驱者创建。在基布兹,人人平等,财产公有,颇有原始共产主义的味道。奥兹最初到基布兹时,那个世界对他来说比较陌生。他拿不动锄头,还要写诗,由于多年生活在知识气氛浓厚的耶路撒冷,所以他讲一种特殊的语言,惹人发笑。老人们喜欢同奥兹聊天争论。他们知道奥兹有志于小说创作,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他,以便得到安全的保存。因为在基布兹,一切归于公有。无论房产、花园,还是人们终生照看的果树,什么都传不下来,留下的只有回忆和经历。奥兹成了老人们的忠实听众,无疑得到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当时,基布兹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即使同现在贫困线下的生活相比也显贫穷,每人吃半个鸡蛋,每张桌子共用一把餐刀。人们具有一种不安全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在基布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非常默契、亲密,能够净化人性中某种不纯洁的因素。也就是在那个世界中,奥兹意识到理想与理想者本身的不一致,意识到梦想与梦想者之间的距离,意识到试图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与狭隘的自私心理之间的矛盾。尽管奥兹在基布兹生活多年,但一直对基布兹持批评态度,认为基布兹虽是先驱者们“出色的想法”,但同现实世界却相去甚远。  奥兹的基布兹思想直接影响到创作。《何去何从》中的伊娃曾因丈夫鲁文之故毁弃了与堂兄弟的婚约,后来又心甘情愿地随他私奔慕尼黑。一方面是因为搞艺术的堂兄弟爱她,需要她,她本人也像《创世记》中的原型夏娃(伊娃谐音)一样禁不住诱惑;另一方面则是她富于幻想、追求精神生活的天性与基布兹严格的生活格格不入,对丈夫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颇为不满,因而执意离去。诺佳也是一样,她称自己是“山的女儿”,然而在基布兹这个毫无隐私权可言、一切均公之于众的地方她感到非常压抑,于是向往另一个所在。奥兹之所以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名为“另一个地方”(希伯来文书名),是因为他想表明一代新人对先驱者信仰的怀疑与挑战。  十二年后,奥兹又完成了另一部以基布兹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沙海无澜》。青年主人公约拿单与《何去何从》的诺佳一样,也决定离开基布兹,梦想到一个有爱情、有冒险、有秘密奇遇的遥远所在。  约拿单出生在基布兹,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余年。父亲约里克是前任内阁成员、工党领袖,现为基布兹书记,专横跋扈而热衷政治,沉醉于往昔的辉煌岁月;母亲哈瓦盛气凌人;妻子里蒙娜温柔漂亮,却头脑简单。在丈夫眼中,她显得毫无意义,夫妻生活平淡如水,约拿单因而备感压抑。正当他打算离开之际,一个笃信斯宾诺莎哲学的俄罗斯青年阿扎赖亚来到基布兹。第一次到约拿单家做客阿扎赖亚便为里蒙娜的美色所倾倒。由于天气之故,他不得不留宿,约拿单意识到此人可代替自己的位置,说不定能够唤醒里蒙娜这个“睡美人”。约拿单突然离去后家里起了轩然大波,父母互相埋怨,里蒙娜默默地忍受着,阿扎赖亚则大肆传播自由思想。  约拿单冲向内盖夫沙漠,他想穿过边境,前往约旦的红石城佩特拉。他深知自己在越过边境之际便有被阿拉伯士兵俘虏的危险。抵达边境时,他同军营里的女兵有一夜之欢,堪称体验到了爱和危险且又有了秘密奇遇。有的评论家认为:“约拿单恐怖地发现,‘真正的人生’原来就是通向死亡,通向地狱之路。”他所向往的佩特拉红石城也成了一座地狱,于是他决心重回基布兹,与妻子及阿扎赖亚和平共处。  约拿单虽然重新回到了基布兹,但并不意味着他同父亲之间的冲突得到了缓解。父亲是本·古里安、列维·艾希科尔的同代人,这批人代表着建国者们追求的正义与和平的信仰与创造力。但与之相对的是,先驱者们的妻女、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似乎缺乏上代人的精神支柱,即使在抵御外敌侵略的战斗中也是这样。父辈们是为了实现复国主义理想,而年轻一代则是为了生存,这种冲突不可避免。从这个意义上,阿摩司·奥兹的小说表现出当代以色列人信仰的失落。由于终日生活在战争的隐患之中,许多以色列人的内心深处不免产生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  《我的米海尔》是阿摩司·奥兹的成名作,也是迄今为止奥兹全部创作中最负盛名、最受赞誉的一部作品。自一九六八年发表至今三十年来,已再版五十余次,翻译成三十种文字。表面看来,这是一部爱情小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文学系女大学生汉娜与地质系学生米海尔邂逅相遇,不久便结成眷属。婚后,米海尔潜心学业,挣钱持家,却忽略了妻子的感情追求。往昔的一对恋人逐渐产生距离,漂亮而感伤的汉娜不禁失望、痛苦,进而歇斯底里……作者在开篇便用女主人公的口吻写道:“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这段极富抒情色彩的文字在文中几次出现,一唱三叹,动人心弦。  若单纯作为一部爱情小说,《我的米海尔》可能比较普通。但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婚姻与家庭生活的描写,正如阿摩司·奥兹所说:“若问我的风格,请想想耶路撒冷的石头。”耶路撒冷的石头具有许多层面,负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耶路撒冷是一座极富历史感的城市。三千年来,迦南人、亚叙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穆斯林、十字军相继征服过这座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耶路撒冷成了英辖巴勒斯坦首都。巴勒斯坦分治后,耶路撒冷成为一座国际型的城市。直到一九六七年“六日战争”老城才重归犹太人所有。  作为犹太人,阿摩司·奥兹对耶路撒冷充满深情。“我爱耶路撒冷是因为我出生于此。”“这是我出生的城市,我梦幻中的城市,我的祖先和人民痴心向往的城市。”但在奥兹心目中,耶路撒冷“从未真正成为以色列国家的一部分”。在《我的米海尔》中,奥兹不止一次地写道,耶路撒冷是座让人伤心的城市,并借汉娜之口道出,“那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幻影。四面八方都是山”。“我生于耶路撒冷,但我却不能说耶路撒冷是我的城市。”小说把耶路撒冷比作被人围观的“受伤女人”,暗示它处在阿拉伯世界的重重包围之中。汉娜到北方基布兹过逾越节时,为不再受耶路撒冷的困扰而感到轻松愉快,甚至对这座古老的城市心生恨意。将耶路撒冷置于否定的层面上进行抨击,这在犹太作家的作品中确属罕见,足见作家“爱深恨弥深”的情感。同时,作家又把笔端伸进耶路撒冷的神秘生活之中:冰冷的石墙,幽深的小巷,令人炫目的日光,喧嚣嘈杂的市场,黑漆漆的森林,灰沉沉的天空……婚礼上的踩玻璃仪式,希伯来大学校园内阴冷的建筑,街上神出鬼没的小贩,教会学校的孩童,悠扬的教堂钟声,独立日,西奈战争,住棚节,逾越节等等,这一切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五十年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描绘出那个乱世之秋的社会场景。  《我的米海尔》确立了阿摩司·奥兹在以色列文坛上的重要位置。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汉娜的眼光观察世界,感受人生,手法上匠心独运,行文流畅自然。汉娜自幼与邻居家一对阿拉伯双胞胎青梅竹马,双胞胎任由她支配,能够满足她的强权与施虐意识。但结婚之后,她从丈夫那里得不到这一切,于是她绝望、抱怨、发泄,近乎歇斯底里。汉娜的性格本身具有很多弱点,但是奥兹采用女性口吻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如此丰富地表达出女性意识在现代希伯来文学史上堪称独创。  著名希伯来文学批评家格肖姆·谢克德认为,《我的米海尔》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多愁善感的汉娜有些像奥兹的母亲。奥兹承认,他的许多作品中均有自己生活的影子。在创作《我的米海尔》之前,小说中的许多人物便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很久,却又挥之不去,令他整整花上近三年时间进行创作。  另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费玛》。这部作品布局精巧,情节始于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二日星期一凌晨,到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七日星期六安息日结束。主人公费玛是一位五十四岁的离婚男子,在一家妇科诊所做招待。费玛年轻时是个诗人,其诗作深深感染着耶路撒冷的读者。他称自己是百分之百世俗的犹太人,但却笃信希伯来神秘哲学,感觉整个世界上充满着上帝的灵光。他博学健谈,关心政治,尤其是关心动荡的以色列现实,喜欢同友人在咖啡馆谈论现存体制,研讨诗歌。同奥兹一样,他也笃信阿以和平,但父亲巴鲁赫却是个右翼极端分子。费玛意识到,是因为母亲的过早离世才造成他与父亲之间情感上的隔膜。每天夜里他在梦中辨认母亲的形象,早晨起身记下自己的精神活动历程。  在某种程度上,费玛堪称奥兹的负面,所以显得比较愚钝。他在思想上是个英雄,但在行动上却是个反英雄。如果人们接受他的建议,那么他无疑能够解决以色列所面临的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诗人。但这个世界却背弃了他,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已死”,缺乏雄心、信心与自我兴趣。用他前妻的话说就是“什么也不爱”。在他看来,“爱情必然导致灾难”,而“缺乏爱情”又会造成“屈辱和伤害”。他同妻子在一起时缺乏激情,但把妻子赶走后又觉得心神不宁。  奥兹用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把日常琐事、政治见解、耶路撒冷的现实社会融到一起,展现出个人与社会、性欲与政治、梦幻与现实、善良与邪恶的冲突。他不仅表现当代世界,而且追溯古老的以色列文化传统。  小说的希伯来文原名为“第三种状态”。作品对此进行了相关描写:连绵的阴雨过后,太阳喷薄而出。星期五耶路撒冷的早晨,一切犹如创世之初,这美妙的景观刺激了费玛,使他顿悟出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存在着“第三种状态”,“第三种状态”具有哲学意义。奥兹曾解释说:“‘第三种状态’不仅指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状态,也是喀巴拉神秘教所提到的中和状态,是对不需做任何决定的世界的渴望。如果让费玛在散步和打盹间做出选择的话,他很难做出决定。睡觉固然令人惬意,但散步也不坏。最后,他决定穿睡衣散步,于是乎皆大欢喜。”“这也代表着对一切矛盾归于和谐后某种复音状态的渴望。这是小说中的一个深奥问题。”总体上说,《费玛》是阿摩司·奥兹九部长篇小说中最富哲学色彩的一部小说,进而被称作“宗教小说”。  构成《费玛》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费玛同女性的关系。阿摩司·奥兹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他全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一九八九年,奥兹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题名为《了解女人》,产生很大反响。小说的主人公约珥是以色列摩萨德组织的一名特工人员。作品写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约珥的妻子伊芙瑞娅触电而死,邻居前去救助时也不幸身亡,从此谣言四起。约珥提前退休,搬到特拉维夫,与岳母、母亲、女儿生活在一起,养花,烹饪,为女人们操持家务,同自己并不爱的女邻居交欢,经常坐在电视机前入睡,最后到一家医院当了一名志愿者。  作为摩萨德组织的一名特工人员,约珥曾经不相信一切人,不相信一切事。退休后,他盼望把自己解析人的本领转入剖析他所忽略的家庭世界。触电而死的妻子,患有癫痫病的女儿,以及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且总在喋喋不休的岳母和母亲,她们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全身心地去了解生活中的女人。小说书名“了解女人”出自《旧约·创世记》第四章第一节“亚当了解夏娃,他的女人”(中文通行译本均译作“亚当和夏娃同房”)。了解女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约珥寻找自我真实、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约珥与妻子共同生活了二十年,不忠似乎已经成为习惯。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和义务。退休前夕,约珥曾被老板唤去,要求他到曼谷寻找一名恐怖分子的前妻,他拒绝了。顶替他前去执行任务的同事落入陷阱,惨遭杀害。约珥以前背叛了家庭,而今又觉得愧对以色列。一个人把终生贡献给了神圣的生活,其结果却是一种失落。他是否要对妻子的事故、女儿的痛苦、同事的死亡负责?所有这些问题悬而未决,对读者无疑是一种挑战。  以上介绍的五部作品向读者展示了奥兹创作的总体风貌。奥兹一向推崇希伯来文学大家阿格农、布伦纳、别季切夫斯基等人的创作,酷爱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及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等的作品。他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技巧主要得益于上述文学大家的影响,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娓娓动人地描述当代以色列人的生活,“语汇极其丰富”。  近代希伯来文学自复兴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和诗人,但纵观整个希伯来文学发展的脉络,所描写的基本上就是形形色色犹太人的艰辛历程。有些评论家认为,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作家所探讨的不是“个人的意义”,而是“犹太人的意义”。在他们那里,语言已不单纯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作为六十年代登上文坛的“新浪潮”作家的代表,阿摩司·奥兹一方面注重描写家庭生活,剖析人生,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受到集体无意识的侵扰。用他自己的话说,“倘若这种歇斯底里的犹太纽带非常坚固,没有它我又怎么能够生活?我又怎能放弃这种对集体共振与部落纽带的沉溺与迷恋?如果我将这毒瘾戒掉,我还剩下什么?我们岂能过普通、和平的生活?我们当中谁能?我不能。”在他看来,一个希伯来文作家不可能只为爱情而描写爱情,不可能只去描写人类总的境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则不难理解阿摩司·奥兹作品的多层面特色,从其流畅舒缓的字里行间发掘出凝重与深邃的意蕴。  阿摩司·奥兹不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直呼吁阿以和平,亲自参加过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争”和一九七三年的“赎罪日战争”。他不但撰写长、中篇小说,而且写有大量的政论及随笔,题材包罗万象。时至今日,奥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译介程度之广在以色列当代作家中仅次于耶胡达·阿米亥。其作品在欧美世界亦反响很大。国外对阿摩司·奥兹的研究已深入到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角度,可谓仁山智水,妙论迭出。在我国,九十年代初才出版了第一个希伯来短篇小说选集。此次将一个以色列作家的五部作品一并推出,算是希伯来文学在中国翻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读者:  我的五本书首次被译成中文,从亚洲最西部的一个小国到同一大陆的东方大国旅行。我的文学创作能够为架设世界上两个最古老的文明之间的心灵桥梁尽微薄之力,我深感荣幸和愉快。中文和希伯来文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两种语言都留下了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创作。泱泱华夏与区区以色列均面临着将源远流长的古代遗产同充满活力的现代创造协调一致的困难。我们有许多地方要互相学习,有许多地方要互相了解。  我的小说主要探讨神秘莫测的家庭生活。家庭是最古老的社会构成单位,大概也最为神秘。现代中国和以色列之间尽管差别很大,但我相信,我们在家庭生活的组合、家庭生活的温情、家庭生活的深处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与情感通常带有普遍性。我不但希望我的小说在富有人情味上让中国读者备觉亲切,而且要在战争与和平、古老的身份与全面的变化、深邃的精神传统以及改变与重建文化的强烈愿望方面唤起人们对现代以色列状况的特殊兴趣。  犹太人民曾多次遭受欧洲人的欺凌。对中国人民来说,我们确有许多共同之处。互相阅读对方的文学或许是了解对方思想与灵魂的最佳途径。愿大家在中国读我的书就像是在我们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一场私人谈话。  谨致由衷的问候。  阿摩司·奥兹  一九九七年五月于以色列  ……

内容概要

阿摩司·奥兹,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文学与哲学学士,牛津大学硕士和特拉维夫大学名誉博士,本·古里安大学希伯来文学系教授。著有《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了解女人》等十余部长篇小说和多种中短篇小说集、杂文随笔集、儿童文学作品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余种语言并获多项重大文学奖,包括“费米娜奖”、“歌德文化奖”、“以色列奖”和2007年度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奥兹不仅是当今以色列最优秀的作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也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评论家。

编辑推荐

  《了解女人》是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一部名作。约珥在妻子伊芙瑞娅意外身亡后,提前退休,迁往耶路撒冷郊外居住。养成了特工职业习惯的约珥突然换了一种生活方式,无所事事,终日忙于家务琐事,他发现自己对母亲、岳母、女儿这些身边的女人并不了解。而尤其是,他对于曾经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妻子也了解甚少……作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特有的角度,丰富而细腻地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

作者简介

本书是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一部名作。约珥在妻子伊芙瑞娅意外身亡后,提前退休,迁往耶路撒冷郊外居住。养成了特工职业习惯的约珥突然换了一种生活方式,无所事事,终日忙于家务琐事,他发现自己对母亲、岳母、女儿这些身边的女人并不了解。而尤其是,他对于曾经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妻子也了解甚少……作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特有的角度,丰富而细腻地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

图书封面


 了解女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摘自《左岸文化网》 作者:邱华栋2007年,阿摩斯•奥兹本人来到了中国。在译林出版社举行的读者见面会上,我作为年轻的小说家,和作家莫言一起出席了阿摩斯•奥兹与中国读者的见面会。在那次见面欢迎会上,我可以很快感觉到这个以色列最著名的当代小说家的深邃、幽默和俏皮,也从他那犹太人特有的锐利目光中,感受到了某种力量。在欢迎会上,我说:“阿摩斯•奥兹本人比他的著作晚来到中国达14年之久。1993年,阿摩斯•奥兹编选的短篇小说集《以色列的瑰宝》的中文译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他本人的一个短篇小说《风之路》,接着是1998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由译林出版社翻译成了中文出版,再后来,他的12部长篇小说已经有9部被翻译成了中文,这些著作已经先于他本人带给了中国读者一个鲜明的阿摩斯•奥兹的形象。今天,他本人来到了中国,和中国的作家、学者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很兴奋地看到了他本人,正在和阿摩斯•奥兹来到这里之前、以他的9部作品出现在中国读者眼前的形象,奇妙地重叠了,并继续带给中国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感觉。  “对于以色列文学和文化,我所知甚少,除了《圣经》,我阅读过以色列的犹太文化经典著作《塔木德》。对于当代以色列作家的作品,我和大多数中国读者一样,读过的也为数不多。比方说,我阅读过现代以色列小说大家阿格农的几部作品,还阅读过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他本人在生前也曾经来到中国,他的诗集《开•闭•开》不久前才被翻译成了中文。此外,还有一些以色列当代作家,比如大卫•格罗斯曼的作品《证之于:爱》等,也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但是,谈到当代以色列作家和诗人的作品,我举不出超过10本书来。而在以色列当代作家中,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最多的、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作家,就是阿摩斯•奥兹先生。如果说上述作家通过他们被翻译成中文的少量作品,带给中国读者的是一个不算很清晰的侧面像,那么,14年来,阿摩斯•奥兹的作品不断地、一部部地被翻译成了中文,带给我们的则是一张越来越清晰的正面相片。”  在我发言的时候,阿摩斯•奥兹认真听着翻译传译,一边露出了微笑。他认为,了解一个民族最方便的捷径,就是去读这个民族的作家所写的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显然,他把以色列人的文化、生存景象和喜怒哀乐带给了我们,使我们看到了别致的、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以色列犹太人的广阔的心灵世界和生存图景。  1939年,阿摩斯•奥兹出生在耶路撒冷城,他的父母亲是1930年代受到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毅然从俄罗斯辗转回到了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他的父亲博学多才,通晓十多种欧洲语言,梦想能够到大学当教授,但是生逢乱世,竟然一生壮志未酬。他的母亲也有很强烈的文艺气质,喜欢文学和音乐,因此,敏感而细腻的母爱也使阿摩斯•奥兹从小在一个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家庭里长大,阅读到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以色列经典作家的著作和19世纪俄罗斯作家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在阿摩斯•奥兹12岁那一年,他那多愁善感的母亲忽然自杀身亡,因此,使小阿摩斯•奥兹和父亲的隔阂加深了,刚刚14岁,阿摩斯•奥兹就离开了只有父亲的家庭,悄然来到以色列的集体公社组织“基布兹”生活,还把自己的父姓改成了“奥兹”,这个词,在希伯莱文中是“力量”的意思。他的出走和改名,都是为了想告别父亲,获得一种独自生活的能力。  “基布兹”是20世纪的以色列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和社群组织,由20世纪初期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移民所组建,有点儿类似我们建国之后曾经存在过的“人民公社”那种集体组织,带有一定的共产主义色彩。因为,在“基布兹”中,大家要一起劳动,劳动获得的东西也要共同拥有和分享,在这个集体中大家的地位理论上完全平等,要彼此互相帮助,财产由专门的人管理,但是属于所有的人,人人有份。不过,“基布兹”里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却很艰苦。可以想象,14岁的阿摩斯•奥兹离开了父亲和家庭,毅然投身到“基布兹”中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据说,一开始,他根本就不会劳动,不会干农活,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善意嘲笑。但是,小阿摩斯•奥兹有自己的算盘,他一边尽快地适应环境,熟悉周围的人群,还把自己立志要当作家、要去讲述别人的故事的理想告诉了大家,因此,在必须分享一切的“基布兹”里,大家在接受了这个有些特别的少年之后,就开始轮番地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与他一同分享,这成为了阿摩斯•奥兹早期写作的最重要的来源。此后,一直依靠劳动自食其力的阿摩斯•奥兹被“基布兹”送入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毕业之后,他在集体公社“基布兹”中教书达25年之久,一边从事文学写作。后来,他还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离开集体公社的学校后,他一直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任教,教授文学史和文学写作课程。  阿摩斯•奥兹属于早慧型作家,1965年,27岁的阿摩斯•奥兹就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将视点放在耶路撒冷地区的犹太人和“基布兹“这样的集体农庄性质的生活上,去表现当代以色列犹太人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其主题主要是人性中的爱和恨、社会中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以令人觉得可信、可悲、可叹、可爱的犹太人群像,一鸣惊人地出现在以色列文坛上。在阿摩斯•奥兹之前,早他一辈的杰出小说家阿格农(1888—1970)已经奠定了现代希伯来语文学的基础,是以色列现代文学的开山者。阿格农于196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给以色列作家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阿格农的作品也深刻地影响了阿摩斯•奥兹。深受犹太文化影响的阿格农,其作品带有经典现实主义的特征,着力于描绘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兴起时期东欧和以色列犹太人的复杂心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他以《婚礼的华盖》、《宿客》、《一个简单的故事》、《逝去的岁月》、《只是昨天》、《希拉》等长篇小说,和二十多部中短篇小说、自传、散文随笔、书信集等作品,给以色列现代希伯来语文学树立了一座丰碑。在阿格农的作品中,他表现了哈西德教派的深层影响决定着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意识,表现了犹太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20世纪前半叶那剧烈变动的社会大潮面前逐渐崩溃的过程,表现了犹太人的心灵在传统的束缚下和现代社会的召唤中显得无所适从的特殊状态,以复杂和丰富的写作呈现出以色列人精神世界的分裂和痛楚。而阿摩斯•奥兹继承了阿格农那浓郁地描绘犹太人民族文化的笔调,但是,在对人性的开掘和表现力上,在对20世纪后半叶现代以色列人的精神世界的把握和描绘上,更加具有批判的锋芒,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最终,经过了40年的努力,阿摩斯•奥兹已经取得了与阿格农比肩而立的地位。  阿摩斯•奥兹很快就在文学之路上出发了。1966年,阿摩斯•奥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这部小说的风格是非常朴素的现实主义风格,在扉页上,他把小说题献给自己的母亲。根据情节我可以断定,小说是完全取材于阿摩斯•奥兹在以色列集体公社“基布兹”里的生活体验。尽管他后来对“基布兹”这种社会体制一直持有一种批判态度,认为这种体制和日益变化的以色列的社会现实的距离越来越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以色列犹太人的处境了,但是,在“基布兹”中人和人的关系、人的存在状态还是成为了他特别关注的东西。长篇小说《何去何从》,实际上讲述了三个家庭之间的生活故事。这三个犹太人家庭,都是生活多少有些残损的家庭,都是那种有些问题的、混乱不堪的家庭。对家庭生活的描述,是阿摩斯•奥兹毕生喜欢的一个题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场景,从家庭入手,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就全部显现了。小说中的这三个家庭,其中一个是诗人兼教师鲁文的,他的妻子和自己的堂兄偷情后私奔了,有流言传说他的女儿诺佳被卡车司机埃兹拉强奸了,而第二个家庭中,卡车司机埃兹拉的老婆、女教师布朗卡又是鲁文的同事,传说鲁文和布朗卡有私情,所以丈夫一怒之下才去强奸了鲁文的女儿作为他勾引了自己老婆的报复。当流言传播开来之后,喜欢诺佳的男青年拉米——第三个家庭出场了——的母亲就坚决反对他们的恋爱关系,她不能接受儿子娶一个被强奸之后变得没有名誉的女孩子。于是,三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到哪里去,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小说就这样把三个家庭的关系纠结起来,呈现出当代以色列人的婚姻、家庭、性爱和背后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阿摩斯•奥兹还把小说的背景放到了“基布兹”这么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将三个家庭中的两代人的命运和以色列当代日常性的生活同时呈现,并隐约批判了决定犹太人文化性格的传统因素,,把一种社会和政治制度对人的影响,和个人性格与内心的冲突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略带喜剧特点的文学风格。  阿摩斯•奥兹很善于从人和人之间最紧密的关系——家庭关系、爱情关系和情人关系来入手,书写人性的多侧面。1968年,阿摩斯•奥兹出版了他的早期代表作《我的米海尔》。这可以说是一部爱情题材的悲剧小说,带有心理分析小说的浓厚色彩。小说的故事背景在阿摩斯•奥兹很熟悉的圣城耶路撒冷,小说中的叙述者是女主人公汉娜,这是一个充满了自主意识的女性,她幻想有美好的婚姻和爱情,并且很想嫁给一名学富五车的学者。但是,她遇到了地质系的学生米海尔,两个人很快坠入了爱河,不久就结了婚。婚后,米海尔忙于自己的事业,疏忽于和妻子汉娜的感情交流,使汉娜渐渐地感到了不满。但是,他们的婚姻又没有明显的矛盾和问题,这使汉娜的内心充满了挣扎、焦虑和愁闷。其实,她本人也有一些心理的问题,最后,根据主人公的自述可以看出来,汉娜无力摆脱外表看来毫无问题的婚姻,但是她的精神却开始濒临崩溃,已经出现了自杀的倾向。《我的米海尔》对女性的心理分析非常细腻生动具体,有触目惊心之感。据说,汉娜的形象取材于阿摩斯•奥兹的母亲的形象,是他向自己自杀的母亲的献礼。在小说中,阿摩斯•奥兹能够细腻地把握女性的内心世界,同时,还对以色列现代家庭关系进行了精妙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分析。  我想,阿摩斯•奥兹的父亲和母亲的冲突,最终导致他的母亲的自杀,是阿摩斯•奥兹一生所携带的巨大阴影,也是他后来离开家庭,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并走向文学之路的源泉和动力。我感觉《我的米海尔》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在于对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精微描绘,以及对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精确把握,因此,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再版五十多次。小说中所呈现出的汉娜和米海尔的婚姻的一般情况,似乎描绘了一种普遍的人类状况,因此,《我的米海尔》成了阿摩斯•奥兹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二  在阿摩斯•奥兹所写下的绝大部分小说中,其地理背景大都是耶路撒冷这座石头城和像“基布兹”这样的以色列所特有的集体公社组织,同时,犹太人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自我意识,是他小说的核心,而人性的复杂和幽暗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他的小说要着力呈现的重点。我有时候觉得他的小说保守和传统了,在形式上似乎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实验,没有突出的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但是,他的作品却有着一种强度,其中总是洋溢着一种特殊的情调和氛围,那是一种犹太味道非常浓烈的文化小说的味道。这就像我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那样,他那种沉郁和悲怆的俄罗斯文化的气息弥漫在小说中,掩盖了小说形式本身的笨重和拖沓。  阿摩斯•奥兹的前两部小说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触摸水,触摸风》,出版于1973年,继续探讨着犹太人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但是在题材上有所重复,并没有引起更大的反响。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沙海无澜》(1982)有点儿像《何去何从》的姐妹篇,这两部小说出版的时间间隔有16年,小说的地理背景和《何去何从》一样,也放在了“基布兹”里。小说的叙述者是第三人称,描述一个在基布兹生活了22年的青年约单拿在沉闷的家庭环境里感到的不适应:他和作为政治家的父亲产生了冲突,和妻子的关系也很冷淡,这些都是约单拿想摆脱的困境,因此,他很想远走高飞。当一个俄罗斯青年哲学家来到他家做客,并引起了他妻子的注意时,他感到,时机来了,于是,他就趁着大家没有注意,悄然地离开了家庭。他的离去使他父母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他妻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在她家中留宿的俄罗斯青年保持了距离。由此小说开始叙述了约单拿离家出走后的经历,构成了小说最动人的部分。他一开始就想穿越可怕的沙漠地区,前往约旦的红石城。在危险的边境,他感受到了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在黑夜中,他想了很多,担心自己被巡逻边境的阿拉伯士兵射杀。到达边境后,他在以色列士兵驻扎的一座军营中留宿,并且和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兵有了鱼水之欢。这一路上,他接连体验到了性爱的欢欣、死亡的威胁和黑暗中的沙漠地带的空旷和无边无际。当他在兵营中听说约旦的红石城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冲突之后,就决定不再继续前行了,最终,他悄然返回了“基布兹”的家庭。他回来之后,大家如释重负,但是也感到了不解,问他到底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都讳莫如深,不想解释。不过,这次远足,使约单拿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人生的短暂和缥缈。他决定和父母、妻子一起好好相处,好好生活,也和那个喜欢他妻子、但却没有得到回应的俄罗斯青年哲学家一起友好相处,但也暗示了他和父亲那一代的隔膜将一直存在。在小说的结尾,他的父亲在日记里写道:“冷漠的大地,神秘的苍天,永远威胁着我们的大海,还有那些草木和候鸟。死亡主宰着一切,连岩石也死一般地沉寂。我们每个人都有残酷的一面。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是个杀人凶手,即使没有杀人,也可能正在杀害自己。”小说以对某种人生不确定的复杂状态的描述,将主人公生活中展开的开放式的可能性,作为小说的结尾。  阿摩斯•奥兹的小说格局并不大,但是,他如同一个雕刻师那样,在细微处见长。1987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黑匣子》,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在19世纪比较常见,在20世纪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说,处于衰落状态,我觉得这种小说形式显得比较笨拙,不容易往更深的地方开掘。可阿摩斯•奥兹能熟练地掌握书信体小说形式,还在其中加进去一些电报和其他文本,就使书信体小说显得不那么笨了。在这部小说中,他继续他最拿手的叙述经验,那就是,描绘男女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家庭问题和纠纷:阿里克塞和妻子伊兰娜最初的感情很好,他们结婚之后,也度过了一段热烈而幸福的时光,不久,人性中的复杂性和他们的性格缺陷、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使他们之间爆发了“战争”,结果,两个人分手了,在对方的生活里彻底消失了。七年之后,已经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的伊兰娜因为无法管教越来越桀骜不驯的儿子,不得不求助于前夫阿里克塞,于是,在他们的鱼雁往还中,小到这两个人过去的婚姻生活、中到现在的婚姻处境、大到以色列和犹太人在当代中东的地位和社会问题,纷纷在书信中有所涉及,以色列人的社会和现实境况、与阿拉伯人的冲突等重大问题也涌现出来,使小说如同一个有着巨大扇面的折光镜那样,将当代犹太人生活的全景画面都折射了出来。而小说在爱情、性、婚姻、代沟、种族、国家、政治等各个主题上,都有所探讨和挖掘,可以说是一部举重若轻的小说,而书信体的形式也发挥了其妙用,读起来妙趣横生,而“黑匣子”则是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  阿摩斯•奥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非常饱满、突出和丰富的。1989年,阿摩斯•奥兹出版了颇具争议色彩的长篇小说《了解女人》,更显示了这一点。小说的主人公约珥是一个以色列特工,他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成员,“摩萨德”是能够与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和美国的中央情报局齐名的著名情报机构。作为一个特工,约珥有着超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他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在一个暴风雨的清晨,他的妻子不慎触电身亡,当时一个男邻居在前往救助的时候,也触电身亡。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都触电身亡,这个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震动,自然也会有一些非议和谣言。受到了家庭瞬间分崩离析的打击,约珥无法承受,就提前退休了。他打算对家庭有所补偿,开始和母亲、岳母以及女儿一起生活,亲自操持家务。在他的周围,都是和他有着最亲密关系的女人,因此,他也逐渐进入到一个女人的世界里。他忽然发现,由母亲、岳母和女儿所构成的这个女人的世界,和他的特工组织“摩萨德”完全不同,甚至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小说带着对主人公进行精神分析的风格,以细致精妙的笔触,描绘了这个“摩萨德”前特工的生活世界,把约珥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精神旅程描绘得深入浅出、淋漓尽致,还带有一点存在主义的味道。在小说的结尾,约珥到一家医院做义工,继续寻找生命的意义,也发现了妻子死亡的真相——妻子是清白的,所有的谣言都像是写在水上的文字一样随水漂走了。我觉得,在阿摩斯•奥兹的小说序列里,《了解女人》是一部相当突出的作品,它那浓厚的精神分析的笔调、注重心理描绘的手法、对女人精神世界的呈现,结合了一个充满了怀疑精神的男性特工的心灵悸动,都是非常到位的。《了解女人》可以说是一个男人发现自我之书,在他逐渐了解生活和女人的真相的时候,他也找到了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  从总体上说,阿摩斯•奥兹并不喜欢在小说的形式上作更多的探索和冒险,他的小说都有着现实主义的外壳,有些小说只能算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微弱变形——书信体、精神分析和结构现实主义等等,他对小说内部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用都不突出。但是,在他的第七部长篇小说《费玛》(1991)中,就有了明显的现代小说意识:小说对限定时间内人物的活动有了精确的空间和时间感。我觉得,这部小说明显受到了《尤利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的影响,小说的内部叙述时间是从1989年2月12日到1989年2月17这六天,主人公是一个中年男性诗人费玛,他的正式职业是一家妇科诊所的前台接待。小说似乎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不过,我经过仔细地阅读和分析之后发现,小说中的诗人费玛完全是生活中的阿摩斯•奥兹的一个反面。不过,他的主要生活经历和阿摩斯•奥兹很相像:费玛的母亲也是自杀而死。但是,和阿摩斯•奥兹不一样的是,费玛处理起自己的生活很弱智、很糟糕,他和妻子关系紧张,他的精神状态也不稳定,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他怀念自杀的母亲,经常在梦中梦见母亲的形象,并且把她的形象不断地写成诗歌。他和妻子离婚了,妻子到美国定居后又和别的男人结婚了,他感到很内疚。他思想激进,带有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但是,行动上是一个矮子,非常迟缓。他诗歌写得很好,却又没有任何行动能力。总之,这部小说呈现了一个精神世界和外部的生存景象严重分裂的、非常普通和平庸的以色列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他在六天里的生活:吃饭、睡觉、交往、回忆、上班、性交——精细地描绘了他一边沉浸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一边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下意识的心理活动,对自己过去和女人之间的交往、对以色列的当代政治、社会问题和文化处境作的联想和评述,以之来呈现出他的整个存在状态。比如,他还幻想和政府的内阁成员对话,在自己的大脑中虚构了一个一百年之后生活在以色列的人物,并且和这个虚构的人对话,探讨以色列的未来。  阿摩斯•奥兹把《圣经》与犹太经典著作《塔木德》对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影响深远的文化辐射也投射到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对他的日常行为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描绘了以色列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积淀。我十分喜欢这部小说,它算是一部我中意的、小型的、经过了删节和某些修正的《尤利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以一种令人亲切而不是令人生畏的方式,把以色列人的生存景象带给了我们。和阿格农那样秉承了犹太人复国主义理想的第一代希伯来语作家善于描绘英雄人物不同,阿摩斯•奥兹属于第二代作家,他更喜欢把笔触放到普通人的身上,以以色列普通人的存在状态,来折射出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和人性的状态。这样的写作显得更平实、逼真,也更加亲切,具有感人的力量。  阿摩斯•奥兹说:“我的小说主要探讨神秘莫测的家庭生活。家庭是古老的社会构成单位,大概也最为神秘。现代中国和以色列之间尽管差别很大,但我相信,我们在家庭生活的组合、家庭生活的温情、家庭生活的深处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传统和现代、价值观念与情感通常带有普遍性。”1994年,阿摩斯•奥兹出版了长篇小说《莫称之为夜晚》。小说描绘了年龄差异比较大的一对夫妻之间的故事:西奥和诺雅在南美洲某个国家旅行的时候认识了,并且很快成为情侣,两个人一起回到了以色列的一座偏僻的沙漠小城市结婚并居住下来。但是,随着他们婚姻生活的展开,以色列的沙漠小城那种沉闷、闭塞的氛围,逐渐地吞噬了两个人的生活。这两个人的婚姻生活从表面看,非常平静,但是内里却充满了角逐、争斗和埋怨。西奥由过去的战斗英雄变得猥琐和沉默,而他担任中学英语教师的年轻妻子诺雅,则以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的方式来排遣生活的平庸和内心的郁闷。后来,诺雅开始帮助一个从俄罗斯回来的犹太音乐家,试图寻找生活的重心所在。《莫称之为夜晚》在叙述上带有轻盈的语调,以夜晚般的从容、神秘和幽暗,描绘出人性的幽暗和温暖交织的微妙。  阿摩斯•奥兹在这部篇幅不大的小说里,显示了他卓越的叙事才能,那就是,他没有只是去描绘一对似乎不那么匹配的夫妻之间的悲剧生活,而是把两个人的生活延展开来,扩大到社会学的层面,将1990年代以色列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处境表现了出来,这就是阿摩斯•奥兹的高明之处。而反观那些水平低劣的小说家,他们一般往往会对夫妻关系的远近和互相背离处进行精微刻画,但是却看不见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更看不见人性中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内容,以及和外部世界的广阔联系。所以说,阿摩斯•奥兹是属于那种典型的善于以小见大、从描绘家庭出发,进而描绘了以色列人、以色列社会乃至全体人类共通性的大作家。  阿摩斯•奥兹后期的长篇小说还有《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一样的海》(1998)等,因为没有中文译本,我没有读到过。除了早期的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他还出版有两个中篇小说集《一直到死》(1971)和《鬼使山庄》(1976),都是从很小的地方切入到人物的内心,然后展开一个细腻和微观的世界,在形式上也更加灵活,是他长篇小说序列的重要补充。三  2002年,阿摩斯•奥兹推出了迄今为止他最厚重的长篇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这部小说翻译成中文在50万字左右,是阿摩斯•奥兹的小说中篇幅最长的。可以说,阿摩斯•奥兹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动用了他最重要的写作资源,那就是,他的家族历史。《爱与黑暗的故事》呈现了以色列百年风云在一个家族的历史和生活中的浓重投影。小说的设计可以说是雄心勃勃的,可以看出阿摩斯•奥兹的宏大追求和超越自我的努力,因为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他已经越过了60岁的门槛。看来,他一般不轻易地动用自己的一些写作资源,不到觉得能够完整和彻底使用那个资源的时候,他就不去动它,直到感觉到成熟了,感觉到小说将破土而出了,他才下笔。小说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大民族之间的百年恩怨展示了出来,20世纪所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小说中都有回声,并且影响着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小说的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也就是作者的化身,从他自己的出生写起,然后展开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他的祖父母是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从波兰和乌克兰移民到巴勒斯坦的,他们深受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的理念感召下,第二代、也就是叙事人“我”的父亲,被祖父母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祖父母希望儿子在《圣经》和《塔木德》等典籍的滋润和照耀下,能成长为一个大知识分子和学者,而不是成为受到当时一些激进思想影响的人。但是,到了“我”这一辈,则对上述两代人都产生了叛逆思想。当“我”的母亲自杀之后,叙述者“我”就离开了家庭,毅然来到了“基布兹”,成为老派的犹太人家庭在文化上和思想上的叛逆。最终,“我”在艰难地求生存的道路中,逐渐地成为了一个著名作家,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也实现了祖父母对后代的希望。  阿摩斯•奥兹自己说过,“我写了一部关于生活在火山口下的以色列人的小说。虽然火山近在咫尺,人们仍旧坠入爱河,感觉嫉妒,梦想升迁,传着闲话。”在他的这部最厚重的小说当中,爱和黑暗像水一样滋润和漫漶。阿摩斯•奥兹将自己的家族故事与以色列的历史演变和处境完美结合,给我们描绘出以色列人的现实处境和整个当代人类社会的现实处境。  我看到,在书写爱与善的主题的时候,阿摩斯•奥兹更像是一个温情的男人,一个善良的教士,一个慈祥的父亲和兄长,一个温和的、被女人所喜欢和钟情的男人。在他的很多小说中,他都在描写男人与女人应该如何相处,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不同的种族应该如何在文化差异中寻找共同点,然后,共同地生存下去。  阿摩斯•奥兹最新的长篇小说是出版于2007年的《咏叹生死》,这个时候,阿摩斯•奥兹已经68岁了。年迈的感觉袭击了他的心灵,使他体验到死亡和生命的存在感。小说在探讨生命和死亡的意义上,有着全新的呈现。可以说,阿摩斯•奥兹总是能够将自我的体验不断地放大到人类的境遇中,去呈现尖锐和疼痛的一面。2009年,他又出版了篇幅较短的长篇小说《生死诗韵》,讲述了一个喜欢观察当代以色列人生活的作家一天夜晚所遭遇的故事。小说带有沉思性,将一个作家创作内外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观察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在中文的阅读世界里,阿摩斯•奥兹为我们全面打开了通向以色列人的心灵世界和现实处境的门和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以色列人的生存图景和生命体验,他们的悲欢与歌哭,他们的焦躁与不安,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欢喜,他们的精神状况和宗教世界的苦闷和欣悦,他们寻找心灵家园和文化故乡的哀愁。阿摩斯•奥兹用他的13部长篇小说,和其他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政论随笔、文学文化评论以及儿童文学作品,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阿摩斯•奥兹热切地关心现实,还出版有文学评论和政论随笔集《在炽热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的国土上》(1983)、《黎巴嫩斜坡》(1987)、《局势报告》(1992)、《天国的沉默》(199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94)、《我祖母的真正死因》(1994)、《故事的开头》(1996)、《我们所有的希望》(1998)等十多部,因此,阿摩斯•奥兹还有另外一个形象,那就是,他是一个呼唤和平的斗士。这个和平斗士的形象,是那么巧妙地和他的温和犀利的小说家形象结合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统一的阿摩斯•奥兹。他从来都是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他是当代以色列的少数公共知识分子,多年来,他不断地通过小说、政论和散文随笔作品,对困扰以色列人生存的重大社会问题发言,大胆批判,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纷争,不断呼吁采取和解与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都是很多人所激赏的,也是一些以色列极右人士所痛恨的。在战乱和恐怖事件不断地出现在中东地区人民的生活中的今天,在炮火和死亡的恐惧仍旧笼罩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头上的今天,作家何为?阿摩斯•奥兹做出了有力的回答,那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勇士和社会活动家,他呼吁和平,以他并不宽大的身影,发出了有力的声音,成为中东和平曙光出现的报喜天使。  我想,阿摩斯•奥兹首先是爱与善的书写者。在他的多部小说里,家庭和爱情生活所导致的人性复杂的变化,是他不断书写和探询的主题。他的每部小说里都在讲述爱——这种在今天这个混乱的世界里越来越稀缺的东西是如何被我们每个人所渴望,如何被我们每个人所梦寐以求的故事,因为爱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需要的氧气一样的东西。但是,对爱的追寻,却因为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人种的种种原因,其过程变得艰难而复杂。而讲述当代人类社会追寻爱与善的艰难的故事,正是阿摩斯•奥兹的拿手好戏。因此,他才获得了很多褒奖,包括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德国“歌德文化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等等国际大奖,也成了近年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的竞争者。  在欢迎阿摩斯•奥兹的致辞的结尾,我说:“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阿摩斯•奥兹在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中曾经说,‘我不但希望我的小说让富有人情味儿的中国读者感到亲切,而且,要在战争与和平、古老文化身份在现代的变化、深厚的文化传统的重建与改变方面,唤起人们对当代以色列状况的特殊兴趣。’我想,阿摩斯•奥兹的希望,肯定能够在面临着相似的复杂文化处境、经受同样巨大变革的中国完美地实现。而阿摩斯•奥兹本人来到了中国,更说明了这一点。”
  •     好像话语是私人财产,不该轻易割舍。他行动迟缓,眼角边那些细小的皱纹透着一丝略含嘲弄的凝滞的微笑,这微笑意味深长,是那薄薄的双唇也难以表达的。约珥思索着,仿佛在用镊子挑拣词语。傍晚柔和的天光,透着蜂蜜一般的色彩,把一抹奇异的金光投射在头顶上几片从大海向群山飘去的半透明的云朵上。在那以后,他常来找我,当面手舞足蹈地讲他的故事,说我缺乏构成这个世界的三样基本的东西:欲望、快乐和同情心;他看看她,看见她在无声地流泪。那是一种默默的、婴儿似的哭泣,只在她睁大的眼睛与面颊之间,没有任何声音,没有捂住脸,甚至没有使她的脸扭曲成哭泣的表情。就这样,约珥.拉维德开始投降了。因为他善于观察,所以他越来越喜欢黙不作声地观察。眼睛虽疲劳但却大睁着。窥入黑暗的深处。假如有必要定睛凝视,持续守望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年,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时时希冀着这难得的、出人意料的时刻的再现---黑暗霎时间被照亮,闪过一道光,一道不该错过的悄然闪过的微光,决不能放松警惕。因为那可能标志着一种存在,迫使我们自问,除了自豪和谦卑,还剩下什么?
  •     我第一次读到有那么多框的小说..作者写的那么棒,那么多形容词却只有框框,郁闷啊..还是<我的海米尔>翻的好的多..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很传统的写法。但是句子出来的那种气场很好。虽然作者了解女人,但是更是奥兹对自己的挖掘。
  •     106页把科恩注成以色列歌唱家?真有一个名的?
  •     犹太人素养很高
  •     看得很混沌,不太喜欢这种叙事风格。
  •     一开始是因为书名,读了发现真的非常好
  •     作者境界非常高
  •     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书之一。
  •     读两本后,非常喜欢这个以色列作家
  •     长年作为诺奖热门候选人的奥兹的书自然是我辈这种颇重名气的菜鸟读者非常想要阅读的。读完后最为欣赏的便是全篇的谋篇布局,而谋篇布局中我最为欣赏的还是小说基调的变换。说到底,虽然喜欢悲剧收尾,但还是更为能够接受喜剧,尤其是那种一开始基调非常灰暗、发展到中间甚至有一丝绝望气息,但是到了最后却重现曙光、皆大欢喜或是希望就在眼前的喜剧故事;这一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差不多就很符合这个路线,而书中对于孤独的描写又不禁让我想到了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对于情报机关运作的或隐或现的描述以及对于复杂亲情友情关系的精确描写也让人不觉为这位以色列作家拍手叫好。对于小说的名字《了解女人》,其实也有很多要说的:与其说是了解女人,倒不如说是通过女人了解自己,通过他人了解本我;当然,题目所包含的意义,显然不止我所论述的。
  •     书名是“了解女人”,其实更多的是主人公在了解自己,了解生命
  •     千层饼式的小说
  •     难 很难 灰常难
  •     一个冷静的男人,职业为间谍,对老婆无尽想念,对老母和幼女无能为力……
  •     刚读过奥兹访谈,就遇到他的书。
  •     不太明白~~
  •     感官世界。
  •     看完后还好吧,没有书后介绍的那么好,故事挺平淡。
  •     一个男人的自我寻找,克制得有如精神分析师的男人。
  •     译文总觉隔了一层
  •     看过依然不了解
  •     快读完了,很不错!
  •     明天就是今天
  •     主角那种各种零散的记忆不断进行反刍逃不开躲不掉的思绪真的是跟我一模一样。
  •     OZ的文字就像是酒后通神。 如果说OZ使用诗歌一样的文字,不如说是他的文字如诗歌一样。 整本书温柔,静物的大特写突出的是約珥的职业和特长,过去的拼命工作让他几乎失去了家庭,可当他决定回归家庭却失去了一切。
  •     谁见过这么诗意的特工?
  •     他的文字功底无疑是好的,但象用100万字来描述一件衣服的美,你会觉得......。作者想表现一个生命困顿之中艰难的前行,有时停滞也是一种前行的方式,但循环往复的表述,并不让人欣赏。
  •     烂翻译,妈妈的。
  •     加强版的流水账。
  •     从最先读他的《故事开始了》就喜欢他的风格和题材。 对话和行为波澜不惊却从未落窠臼。
  •     YaDa‘是儒与爱智者都很难理解的关系罢
  •     “我从你逃向你”这便是了解的含义?充满咏叹调的忧伤,就像冬季阴霾的天气。女人是被爱而非被了解的。可不了解怎么去爱?奥兹用诗人化的语言揭示了这种逻辑的荒谬。所谓的了解别人,不过是以此为幌,更多地了解自己。不过,这本书是我读奥兹的书里最轻松的一本。而且翻译得也很优美,所以多加一颗星。
  •     情节如此平淡,背后那么深重的东西,差点就被遮住了。然而不会。我对奥兹越来越敬重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