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802253568
作者:贾涤非
页数:304页

书不错!

很流畅,很有意思的书,有个地方竟然提到潘安宋玉,是不是有点乱!作者还是需要注意历史常识,不要误导读者....很流畅,很有意思的书,有个地方竟然提到潘安宋玉,是不是有点乱!作者还是需要注意历史常识,不要误导读者....很流畅,很有意思的书,有个地方竟然提到潘安宋玉,是不是有点乱!作者还是需要注意历史常识,不要误导读者....很流畅,很有意思的书,有个地方竟然提到潘安宋玉,是不是有点乱!作者还是需要注意历史常识,不要误导读者....

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在喧嚣的历史文学类出版物中,《李陵传奇》有着独特的沉默。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这本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想象和追怀另一个理想主义者,写给另外一些理想主义者看。因此,这本书非常寂寞。它带着寒意。中国本是“胜者成王败者寇”的社会,本来失败的英雄是个漫长的行列,但多数都被正史所湮没。我们的社会没有敬重末路英雄的传统。幸好还有司马迁这样的记录者,才使得那些英雄透过些许缝隙,留下了身影。但是如果李陵是南美人或者生于欧洲,那么显然会有无数更多的人为其诡异叵测的一生着迷。比如博尔赫斯。所谓理想主义者,常常不可避免走向失败的结局,这不是意外。然而挖掘在悲剧背后潜藏的命运性因素,或者思考在几个关键性的瞬间历史可疑的走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贾涤非倾力去做的事情,就是决意要靠近那个苍凉英雄的内心,尽力去体会那些重大决定性时刻的心跳。英雄往矣。悲歌也只能在草原上传唱,而永不能在中原故城里飘荡。即便如此,悲歌也不能压制锐利。英雄会到末路,是因为他们从未变得不堪。

我没看过这本书,但对李陵感兴趣

我没看过这本书,但对李陵感兴趣,还有他爷爷李广,这爷俩是个现象,在中国历史中不可多见,在那么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他们俩人写下了一段让人深刻记忆的悲壮!视野里显现了壮阔草原,雄鹰翱翔,铁马嘶鸣,壮士悲歌!

转:作者的写作初衷

写作初衷贾涤非/文这本小说已经构思很久了,因为我只能在工作之余写作,加之才思蹇涩,所以不到三十万字的小说竟断断续续地写了一年半。这本书写的是李广的孙子李陵,但决不仅止写李陵,还有很多汉武帝天汉年间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天汉四年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不但是西汉国运的转折,更是我书中诸多人物命运的转折。还有一层意在,天汉——银河之古称,故汉民族之名,语源来自“天汉”,这两个字,凝结了我们民族多少的荣耀与屈辱。西汉时的中国乃少年中国,充满了强悍英锐之气,人人不甘平庸,人人想建功立业,“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这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在史书上处处皆是。这些话如此频繁的出现,大约确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写照吧。朝气蓬勃而英雄辈出,豪情汹涌而一往无前,柏杨先生以为中国的大黄金时代至秦统一六国结束,而我个人以为,这个辉煌的时代应完结于武帝末年。汉武帝一生为之奋斗的只两个字:“集权”,专制独裁自此才真正的形成,而它一旦真正的形成,张扬的个性渐渐泯灭,“人”的时代结束,“奴才们”的时代来了。这就是我创作这本书的主旨。现今反映西汉的书及电视剧多如牛毛,观其大略,着重于宫廷中的政治斗争,影射当今的政治生态环境。我的立意和他们不同,我不写皇帝,写的是一个“叛将”,而所谓的“叛”,不是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反叛,而是对一种“体制”一种文化的“反叛”。“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恨。”《汉书》中苏武即如是,他是历史上一个忠君爱父的典型。“君”一旦变成了“父”,那么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也只能默默承受,甚或必须以死来表明你对“君”的忠敬之心。李陵不是,他不甘心:为什么自己壮勇如此而汉武帝只肯给他五千步兵?为什么李广利草包一个却能任以主帅?为什么自己斩将搴旗却阵陷敌,连战十余日杀虏过万,使匈奴胆破心寒欲引军而去,战果如此辉煌,然只因被俘不肯自尽,老母妻儿惨遭屠戳,以致家破人亡身败名裂?为什么李广利丧师失地讳败冒功反立功受赏?为什么路博德老奸巨滑坐看成败按兵不动拒为后援却未受朝臣及皇帝一语责难平安无事富贵依然?为什么“陵未没时,陈步乐来报,汉公卿大臣皆奉觞上寿,而一旦行事不善,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必欲置其万劫不复而后快?”在专制社会的政体中,最高统治者用人的原则是:奴才兼人才。“奴”是第一位的。这个人要是没有奴性,即便再有本事也全无施展的余地。形格势禁下迫不得已用了,将来也一定要除掉。不能为我所用即是无用,这一点早为历史所证明。“奴才”们对于主上的决策只会“听”和“记”而不会“想”,李陵不是奴才也不肯做奴才,这才是导致他一生悲剧的最终原因。虽已历两千年,然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李陵《答苏武书》,仍能听到他们慷慨壮烈激越苍凉的心声,仍能感觉到文中喷薄欲出热血如沸的冲天豪气。我写的李陵和别的小说中的帝王将相们是很不一样的,他张扬率性、桀骜不驯、心智深沉、才华横溢、义不受辱同时也心狠手辣,但我更着力刻划的是他拒绝奴性的一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中最稀缺的精神。我希望别人能从我的书中看到一个“真男人”,我已尽力了,只是不知做没做到。说实话,当时只想写一本,然而写到李陵与霍去病决战那一段,发现才写了不到我全部构思的三分之一,而故事至此已告一段落了,所以索性将一本变为三本或四本,而这一本叫作《天汉英雄传之勇者无惧》,如果能得以出版而写下一本时,我想它的名字应该叫《天汉英勇传之倾国倾城》。《勇者无惧》写的是李陵,《倾国倾城》则是以书中女主角而命名了。提起书中的女主角,顺便提一下贯穿全书的线索:“巫蛊”。在史书中,“巫蛊”源自于匈奴,即由巫师向鬼神祝祷祈求,而使被诅咒之人不知不觉罹于灾祸,陷于病害。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简单了。如果只是以此法泄一下私愤,又怎会引发汉武末年的“巫蛊”之祸。后来看了何新先生的一本《汉武大事年表》,他怀疑“巫蛊”是匈奴对汉发动的一场生物战争。我将这种想法做了大大的延伸,同时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另一方面, 我设了另一条主线,匈奴对汉的一个惊天阴谋——暗中“合亲”,由此便引出了我书中的女主角“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她的美丽与神秘一直为后世传颂。她临死前对汉武帝使用的那个见于史册的阴谋,令人既叹服又惊异。她处心积虑安排下的一切,难道仅仅是为自己家人的前途着想?她儿子既已封王,她还要皇上给自己的儿子和自兄弟们什么样的富贵。我从这个阴谋中看到了两点:一是她对汉武帝没有感情可言,临死还要利用皇帝;二,这个女人心智厉害,对人性有着深刻的体察。所以我做了个大胆的设想:让她成为匈奴人的间谍,成为匈奴对汉“暗中合亲”的利器,由她来掌握“巫蛊”,这样两条主线便合二为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是男人的事,但有时候,它也会着落在女人的身上。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这种设想和历史后来出现的结果竟严丝合缝,所以这种设想也许应该叫“猜想”——对于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的猜想。在我的构思中,李陵与李夫人有一段凄美缠绵的爱情,李陵为建章监,李夫人居建章宫。李陵与李夫人在“问卜”中相识,却素未谋面,李陵始终不知自己倾心的“卜者”便是终日看护的李夫人,李夫人知道一切,却只能深埋于内心。这是一段绝望的爱情。有点像网恋,呵呵。在这本书中,李陵与李夫人刚刚相识。李夫人在十一章中已暗中出场了,到十三章与李陵相见。我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情节,自觉独出心裁别有意味。这本书重点在男人,在塞外,下一本书便会转到后宫,女人的戏便重了。书中的第二个男主角叫出头——即后来的阳陵大侠朱安世。他是个侠客,但在他身上,我想表现的却是“反侠”的主题。“侠者,以毁誉为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罚,不察其理。”时至今日,连法律严密、法制昌明的国家都会发生冤案,又何况“侠”以一人之身,怎么可能完全执掌正义。出头是个小商人的儿子,因汉武帝实施掠夺商人财富的“算缗”“告缗”政策而破产,父亲被贪官逼死,在出头内心中,从此便有了替天行道的想法。他的“侠”不是黑社会性质的,而完全是清教徒式的。道德是他行侠的资本。但无疑,他仍逃不了体制,最终成了太子的门客,也成了“巫蛊”大案的导火索。他和李陵,一个在江湖,一个在庙堂,一个想济世救民,一个想建功立业,但他们都以理想破灭而终,他们是专制政体下的异类。这本书里,他的性格已露雏形,但还只是个寻常的军士,他的故事以后会慢慢展开。在本书中,我为李陵设计了两个隐身,一个是浑邪王,预示他的后半生;一个是霍去病,预示他的前半生。这两个人对他的性格形成都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此外,朱安世也有一个隐身,大侠郭解。他的一生就是朱安世的一生,他的许多行事方法为日后的阳陵大侠效仿。对于霍去病的死因,我也做了另外的解释。史书中,说霍去病是和卫青一样的人,少言不泄,不肯擅权,不愿荐士,以和柔自媚于上。但从他敢射杀郎中令李敢这一点上,他不应该是个谨言慎行的人。因此,我笔下霍去病形象是想像和推测出来的。他的少言不泄,是由于他好战成痴,对其他一切不感兴趣;他的不愿荐士,是因他瞧不起那些势利之徒。我自觉他的性格是很丰满的,可是写得正过瘾之际,小说结束了,而第二本开始时,他已经死了。他的死因,我通过李夫人之口做了详尽的说明。这一段传达的信息非常丰富。刻划了诸多人物的性格,同时也是在表现“皇权”的实质。天汉英雄,是一个群体,还有一些人物比如像司马迁、张汤、卫青、苏武也将陆续出场,其实司马迁和苏武已经随着赵充国出场了,只不过未露名字。在本书中,李陵提及过司马迁,那段话是为司马迁写《史记》做铺垫,(另外还有个铺垫,是老胡)当时他已写出了《剌客列传》,那只是写着玩的,因为那时他还没有写一部宏史的愿望。卫后、平阳公主、陈后包括皇帝也都侧面出场了,在下一本书中,李夫人将与她们进行较量。次一等的人物,像霍光、刘屈牦(电脑里没有他的“牦”字,只好以另一字代替,书中还有几个字未能打出,都用括号括了起来)莽何罗、陈步乐、管敢、上官桀、车千秋等都在本书中亮了相,笔墨略有不同,他们将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霍、刘、上官、车都是汉武时期或之后权倾一时的人物,而陈步乐后来受李陵一事的牵累自刎而亡,管敢后来出卖李陵,莽何罗剌杀皇帝……将这样多的人物都置于肩水金关,也许因太富于戏剧性而显得有些不合情理,但中国自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里有一人得势,说不定就提拔起一批曾经和自己生死与共的派系人马。从这个角度讲,也完全说得通。至于卖点,我自问在书中加入了尽量多的商业因素,一是李陵这个人物。他有争议,争议本身就是卖点之一。他的性格是张扬的,不愿被管束的,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做事常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屈服于形势和规范,这是现代人应该具备也是应该喜欢的性格特点。二是书中透出的苍莽的英雄气。自觉悲而不伤,哀中有壮。现代人压力甚大,为了生计常屈己以从人,观此书,别的不敢说,一定会觉得痛快。我们没本事像书中人物那样行事,但看看也是好的。三,悬念。书写得好看才有人读,我不敢说我的书写得好看,不过我确实是向这个方向努力了。在舒缓的叙述中,设置了大量的悬念。两个匈奴人的自尽,主动送上门的马、羊,长城外的死鼠,突出其来的疫病,神秘的巫蛊,十三年前后宫惨烈的相斗,刘屈牦的意图,李敢的死因,荒宅里的截杀,奇怪而残忍的毁面,匈奴人惊天的阴谋,算无遗策而又讳莫如深的东市卜者。反正悬念我是设了,至于阅读中会不会产生相应的快感,还要别人品评。四,爱情。我想写的爱情是疏离式的,两人倾心相爱但面对面时却冷若冰霜。李陵始终不知道自己无日不索于怀的女人其实就在身边,李夫人知道,但为了自己的使命而不能宣之于口形之于色,只能以轻蔑、训斥、讨厌等形式来表达。她死前之所以用阴谋来对待自己的丈夫汉武帝,是因她心中始终有另一个男人在。而好色成狂的汉武帝之所以对这个妃子念念不忘,是因他始终未能征服一个女人的心。五,这段爱情在这本书中已经开始,但远未结束,第一本也恰是书的卖点之一,如果有人喜欢看的话,将来的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也有人买了。事实上,第一本书中出现的悬念或明或暗都已经解开了,因此它有它的独立性,故事没有讲完,所以它还有着连续性。六,语言。我觉得中国古典语言有西方语言所没有的节奏性、韵律美和磅礴的气势,所以我采用的是类似于古白话的叙述方式,更接近于金庸和二月河。我和两位大师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是尽力在向他们靠拢,我希望别人在看我的书时,就像呼吸一样,全身心进入情节和人物的悲欢之中,而感觉不到语言的存在。七,音乐。我在书中写了一首匈奴人的短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首歌在书中反复出现了数遍,每次的用意都是不一样的。李夫人和李陵分别时,弹奏的是《阳春白雪》,这一点在书中没有言明,以后会再出现,霍去病出场时,唱的是汉高祖的大风歌……这些音乐有的是为了刻划人物性格,有的是为了渲染氛围,有的是为了描写容貌,不过使它们这样频繁的出现,我还有另一层用意在,希望全书有一种优美的乐感。此外,还出现了几把剑。其中浑邪王提到的四把是影射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四个人的性格。后来的鱼肠剑是独属李陵的,写的也是他的性格。八,在书中,我对一些历史事件做了别出心裁的解释,也许让人读来会觉得些许新鲜有趣罢。九,宫廷斗争。男人之间的斗。宫闱斗争,女人之间的斗。专制是催生阴谋的温床,国人一直被虚伪的说教所迷惑,所以当知道所谓大人物的真面目时,常有一种愉悦和震憾,并希望将这些斗争驭人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去,这也是宫廷电视剧和小说受人欢迎的原因。我这本书中涉及了一些,但多是侧面描写,第二本会更集中。纷纷多言,实在无益。成败与否,必须将它放到市场上去检验。如蒙青眼,得以出版,自会写出余下篇章;如果写得实在不好,无人愿看,那我便将它束之高阁,以后安分守己,勤勤恳恳为稻粮谋,再也不写什么小说了。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明智和勇敢。我读《答苏武书》时,心中常有知己之感,虽然有人说它不是李陵写的,但我想,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就算不是李陵,也必是李陵的知己,那我也做个两人的知己罢。不论这本书结果如何,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正如《答苏武》一文中所说:“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有些事,实在是没什么了不起的。

转:至今犹忆李将军

作者:汗青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到了一部历史小说的手稿,写的是汉武时期一代名将李陵,作者将其名为《李陵传奇》。我在看完之后,突然觉得此名其实不是很妥当,也许叫《汉关风云之李陵传奇》这样的名字更好些,因为书中所叙,绝非是一个《李陵传奇》能概括的,里面有着太多太多那个时代绝世人物的风姿,还有那些或沉重或雄壮或诡谲的悲歌传奇和意气奋发。书,我只看到了第一卷《风云乍起》,但这一卷却让我不得不一口气看完,连吃饭都是端了饭碗在书桌上边吃边看的,盖因书中的那一桩桩触目惊心,实在叫人无法释卷。起首的铺陈比较不起眼,平实地写着一个个看似无关大旨的人物,一件件往事,但对熟悉汉史的人来说,这些出现在戍边囚徒和边关军士中的“小人物”的姓名,却无一不叫人惊心动魄:霍光、上官桀、陈步乐、管敢、程不识……等等,等等。就连一开始被我认为是引子人物的那位不起眼的出头小兄弟,到了后边也突然奇峰突起,竟被李陵改名为“朱安世”——他居然就是赫赫有名的“阳陵大盗” 朱安世?!那位使得有汉一朝两位皇后身死名灭、太子谋反被杀、牵连诛杀达数万人的“巫蛊”大案的源头,汉武帝时代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庞大的宫廷政治案中的头号人物。书到此处,前边那位更不起眼的老军士老胡的身份,也顿时在读者眼中显得极为诡异,自他口中道出的那件关于汉武第一位皇后、“金屋藏娇”的主角陈阿娇和后来的皇后卫子夫的争斗过程,也一下变得深不可测、步步玄机。一般来说,大家都认为陈阿娇过于骄横才使汉武下了废后的决断,可看到书中这节,却不得不叫人多想一层:陈阿娇和卫子夫这两人,到底是谁才是使陈阿娇被废的真正主角?这一想,就不免使人不寒而栗,背上无端端便出了一身冷汗。而同时爆发的那件匈奴人类似自杀般的送马行动,还有边关瘟疫,以及都尉刘屈牦对这些事的奇怪态度,都一概叫人无法理解,正如书中李陵想的那样:“‘他究竟想做什么?’他心中模模糊糊现出一个可怖的念头,这念头令人不寒而栗,似乎整件事背后隐藏着一个绝大的阴谋,然而自己身在局中,对一切却又一无所知。”这一桩桩一件件,我们都知道肯定不对头,但那里不对头、会有什么后果,现在却是打破头也想不到,于是只能一路追着作者的笔继续看下去。书中最让我觉得出奇,而后一想之下又觉得非如此不可的人物,便是发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千古豪唱的霍去病。在书中,这是位病得苍白冷峻,却偏偏能让人感受到烈火万丈的豪气,犹如一柄出鞘的绝世利剑一般的人物。所谓“自古将军如红颜,不叫人间见白头”,恰好用在他身上,使人觉得那份无奈是如此的凄艳。作者对霍去病的处理,也是让我佩服的地方之一。从蛛丝马迹之中,我能感到霍去病的那身病,隐约有着那位神龙见味不见首的汉武帝的影子,霍去病本人似乎是知道的,可他却完全不以为意,这叫人完全没办法抓住其中的要害;包括霍去病的姐夫,那位恂雅大度的名将卫青的身影,从这里开始也变得那般扑朔迷离,一直到第一卷结束,这些问题不但没能让我理出个头绪来,反而使我掉进了一个更大的谜团里去。我想,这应该是作者将第一卷起名为《风云乍起》的原因罢,盖因事事都只是初露端倪,更大更多的事,还在后边。也因此我拜托友人赶紧去帮我找其后的《倾国倾城》和《长歌出塞》两部来看,看书名,想来这“倾国倾城”成语由来的李夫人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而“长歌出塞”,自是李陵率五千死士长歌而去的那一幕。历史小说,其实是最难写的。难写之处一,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其二在于作者不能改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使得作者很难营造悬念编织故事。同时还不能在典章制度和风俗乃至器用之物上出大错,不然的话,本应该可以铺陈出来氛围的便荡然无存,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感,也就犯了小说理论中把读者从“真实想象”中拖出来的大忌,于是不免为人诟病。在这位我素未谋面也还未有过联系的作者贾涤非的笔下,这两点都表现得相当出色,这就是我很佩服他的原因。关于第一点,在《李陵传奇》中的表现可以以可圈可点来称道。其各色人物之间的称呼和对话,服饰及地名,乃至兵器上的构件称谓,显然都经过了非常细致而用心的考据工作,如《行刺》一章内的这段:“只听“嗖”的一声,一支‘拘肠’箭贴面而过,只差寸许便射到李陵。……李陵……冷冷地看着那人的背影,左手撑开弩弦,将箭矢置于弩臂上的箭槽内,眯着双眼,对了对‘望山’上的刻度,瞄得准了,轻轻一扣弩机下方的‘悬刀’……”记得有位前辈说过一段话,具体原话我已然记不清了,这里只好胡乱演绎自己杜撰一下,意思大致是不错的,譬如写明代历史小说,说“他端起一只碗”和“他端起一只用苏泥勃青料烧制的花色浓艳的青花瓷碗”,这两者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是以进口的“苏泥勃青”料为主,花色浓艳;而成化到正德的明中期,则是以国产“平等青”料为主,发色淡雅;嘉靖后以蓝中泛紫蓝的“回青料”为主。倘若读者知道这些,自然便知道这是永乐、宣德时间的东西,若读者不知道,我们也可以“不经意”地让他知道。这种细节描写,十分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浓厚的历史氛围里去,也是历史小说必不可缺的要素和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如鲁迅先生所说,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纵使被人讥为“教授小说”,那也是很难组织之作。真要做到这一步,不那么容易。相比较之下,鲁迅先生说的那种“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的所谓‘历史小说’,倒确实真的无需怎样的手腕,只要拥有高超的技巧和出色的想法便足够了。据说,王跃文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出来后,有位搞史学的老先生看后,便问他花了多少时间经营史料,他倒老实,答曰一年多,那位老先生道是再多看两三年就好了。杨早于是说这部作品“‘历史’就存疑,终于还就是‘小说’比较靠谱。”当然,我这是有点吹毛求疵了,一个人创作生命有限,要求人写一部作品便花上几年去做准备,确实很有点为难人。但我觉得如果真想写出一部好的“历史”作品,这还是需要的,也是值得的。第二个问题,是历史小说的发挥余地很小。作者不能改变历史事件,营造悬念编织故事就成了个大问题。一个历史事件,越著名大家就知道得越多,在大家都知道过程和结果的情况下,怎么样去推陈出新让人看得大跌眼镜拍案叫好,这是桩很考人的事。贾涤非先生在这点上,到目前为止,显然也是比较成功的。霍去病的病,汉武内廷的巫蛊大案,以及一开篇就出现在囚徒中的霍光等等这些悬念,足以使人追着看下去。他没有改动历史事件的结果和过程,却按照自己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去重新解构了人物的心理和动机,当然也就使得那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因果与我们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样。福斯特曾经说过,读者有两种,一种是好奇的读者,一种是智慧的读者:“智慧读者与好奇读者的不同之点,在于他除了用眼睛去找寻新事物外,还用头脑。他从两个观点来了解:将事件孤立起来看,以及与他前面读过的事物连结起来看。也许他还有些地方不清楚,但他并不急,以后还有机会。一本结构紧密的小说,其中必然事事相关因果互系,即使能力最强的读者也得等到小说结束后,才能居高临下分辨出书中的千头万绪。这就是小说中的奇诡或神秘成分使然——有人空泛地称作推理成分。这种神秘成分对情节的进展极为重要,它起于对时间推移的悬宕,‘王后为什么死了?’是其较粗劣的形式;用暧昧的手势或语言表示之则较为高明,而真相则显露于数页或数章之后。神秘对情节很重要,但没有智慧绝难欣赏。对好奇的读者来说用‘然后……然后……’就可将他打发;而欲欣赏小说中的神秘,则需要读者让心神一半跟着‘然后……然后……’走,一半停留下来思考。”我想,贾涤非在创作的时候,他显然选择了智慧的读者作为对象,而不是一直问“然后呢”的好奇读者。另外我觉得他对叙事学中的“因果律”的把握,可说相当之轻车熟路,甚至有时候我觉得他永远都不会直接说这件事是怎么怎么样的,他所做的只是把一切似乎很客观的呈现在你面前,然而你的记忆会告诉你,这里面一定有问题,问题还很大。譬如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案件和疑团,在看的时候我觉得线索很多,时常会觉得似乎嗅到了一点什么,仔细一想,却发现那些都是暧昧不明若隐若现的,依然还没寻着要害,于是便只好随着作者的笔继续前进。来源:人民网


 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