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日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爱尔兰日记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
ISBN:9787532128365
作者:(德)海因里希·伯尔
页数:215页

无法与叶芝媲美

生涩、无趣、浮萍掠影。像一个僵硬的人经过爱尔兰的小酒馆之后的干巴巴的一些记忆。几乎无一处可以与叶芝媲美。爱尔兰的神韵在哪里?即便是去凭吊叶芝墓的那一章。这不可能是写作《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的伯尔。2013.1.8

伯尔的爱尔兰——有多少人,误解了异乡客的忧伤

书是去年一口气读完了的,但拖了好久没写评,每当努力想振奋精神来一个彻底的感言总结,结果不是有其它琐事缠身,就是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大家都是从何种途径结识海因里希伯尔这个战后派作家的,也不知道大家都对这位废墟文学的代表人物了解多深。我个人是在读过一个短篇以后喜欢上伯尔的,那个短篇叫《巴莱克老爷家的秤》,网上和实体书不难搜到的。当时我正巧还读了一本《猫与鼠》,是君特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之一,一本薄薄的小书。那几年中德出版业似乎交流颇频,德国作家的作品有许多新版不知不觉间就占领了我国大小书店的高地。在读过伯尔的短篇和君特的作品后,我作了个比较,最终还是觉得自己更喜欢伯尔质朴、深沉、硬朗有富于同情心的文风,当然,君特格拉斯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师,这里不多提了。就在我决定好好读读伯尔的其它作品时,才发现一个古怪的现象:在浩瀚的德语作家新版书籍队伍中,伯尔竟然销声匿迹。如果您现在搜索豆瓣,就会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伯尔的一系列作品曾在我国出版,但2000年以后,伯尔新版的作品除了这本《爱尔兰日记》,几乎找不到第二本书了。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如果您搜索百度,一定能在海因里希伯尔的介绍后面发现一段文字,据说是一个德国汉学家,名叫顾彬的人对伯尔文字的评论:“你们都听说过海因里希·伯尔的名字,他是1917年出生,1985年去世的。他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现在在德国,基本上没有人承认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所有人都会说他所有的作品完全过时了。另外,他的语言太差了。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他唯一一部好作品,是他打仗时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但是他写书信的时候根本不是作家,战争回来之后他才决定成为作家。”这或许是个原因;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废墟文学本身,对于我国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的作用与意义,似乎已经不怎么重要了。这里请参考一篇文章,是崔卫平老师写的,百度也可以搜到,叫《我们在哪里错过了海因里希伯尔》。上面两大段看似冗余的解说,大致分析了为何现在我们在书店里,只能翻找到一本《爱尔兰日记》的原因。那么,对于很多2000年以后才开始对德语文学,或对伯尔本人,或单纯对外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认识伯尔的途径就只剩下这本《爱尔兰日记》了。(当然,这里的读者应该设定为普通的读者,至于德语圈内或专门研究相关知识的“专业”读者而言,伯尔依旧十分著名。)纯粹个人猜测,有很多读者是冲着“爱尔兰”而买下这本书的。他们或许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叫伯尔的德国作家,而且很多人期待(或说成是假设)的本书的内容,应该是或清新或抒情或惆怅但总归是让人感受到爱尔兰的美好景色与淳朴文化的散文。这也就难怪大部分读者(即使是那些已经对伯尔有所了解的人)在读完全书以后,脑子里横亘的爱尔兰图景里总是阴云密布,弥漫着静静的忧伤和轻轻的挣扎。是的,我大致在网上看了许多读过本书的读者真诚的感想,大部分来自博客,豆瓣也有。“忧伤”一词似乎是所有读后感里都有的。这点我也要点头称是。因为伯尔写作爱尔兰日记时,本身的确有很大一部分情愫被“忧伤”占据。伯尔怎么表现出这种“忧伤”的?读《爱尔兰日记》可以发现,伯尔是从明暗两面来写的,而且暗写偏多。这就是伯尔独特的风格,光看字面描述,他在写景,写爱尔兰的绿地和红砖房,写爱尔兰的美酒和鲜奶,写爱尔兰的教堂和墓地(当然,最值得注意的是叶芝墓),写爱尔兰的种种……但是,无论伯尔怎样描述,无论他描述的是一片怎样祥和的景色,读来总觉得闷胸,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甚至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幻觉,仿佛眼前安逸的景色不久就会消失殆尽。这是暗写。至于明写,伯尔主要提到几个关键词:爱尔兰的贫穷、人口大量流失,以及近乎愚昧的乐观,最后是秩序的混乱。如此明暗交错,使全书呈现一种优雅的灰色色调,尽管作者笔法相当客观,但丰富的情感正在这层层文字底层,暗流涌动。那么伯尔为何要将着力点使在“忧伤”二字上?我想或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伯尔写第一篇《抵达》时,应该是在1954年,这也是伯尔第一次抵达爱尔兰的时间。这正是二战刚结束的时候,此时德国百废待兴,而且正是东西德分裂的时候,如果想了解当时德国的历史,有很多文学材料值得阅读,在这里为了简便起见,推荐一本小书《杀心萌动那一年》(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8997/),其中前言导读里译者对德国分裂时期的情况作了较概括的说明。总之,当时的德国有一种“发展至上”的情绪,在工业高度发展、经济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国民高度压抑,很多人尚未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德国形同一部巨大的机器,只有齿轮夜以继日地转动,人情味则极度淡薄。同一时间的爱尔兰则是另一番景象。1919年,爱尔兰刚刚和英国打过英爱战争(即爱尔兰独立战争),在1921年签了英爱条约,接着在1949年成立共和国,自动退出了英联邦,更重要的是,在二战中爱尔兰几乎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在书中伯尔也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过爱尔兰人对纳粹和战争的看法,集中参考《门诊的诊治牙医》一篇),因此50年代的爱尔兰也处于发展中。同样是发展中的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伯尔从压抑、悲痛、一切秩序至上的德国来到开放、乐天、一切混乱无序的爱尔兰,这巨大的文化落差必然让他大感惊讶。从一些资料可以看出(一个介绍《爱尔兰日记》相关信息的小小网站:http://www.boellundkoeln.de/cms/koeln-in-boell/mentales/irisches-tagebuch/)伯尔非常喜欢在爱尔兰的生活,他曾在爱尔兰梅奥地区买下一幢别墅,1990年后这套别墅成为了爱尔兰艺术家们的聚居地。结合历史背景可以发现,伯尔在写作爱尔兰日记时陷入一种自我的矛盾中。他既渴望德国人像爱尔兰人一样活泼、可爱、甚至为了快活不顾一切(见颇有喜感的《如果赛莫斯要喝一杯》),但同时又希望爱尔兰人能懂得一点儿遵守秩序、能关心一点儿世界大事、能更加认真负责一点。伯尔对两个国家都是又爱又恨,其根本的愿望是将两个国家人民优秀的品质结合起来。在《爱尔兰日记》中,伯尔几乎只写爱尔兰,但稍一观察即可发现,德国的影子始终和爱尔兰的景色重叠在伯尔眼前。例如在《为米哈伊尔奥尼尔的灵魂祈祷》一篇中,伯尔在白天看到一座小孩的墓碑,晚上隔着窗子望见如下景色:“我看到街上呈现出一种红色,仿佛是用不真实的舞台化妆用红颜色涂抹的:红色的雪堆,红色的城市天空,有轨电车弯进终点站回形路时发出的尖叫声,而这声音在我听来也是红色的。不过,当我把脸贴近窗帘的破洞时,我看到了实际的状况:冰雪边缘的浅蓝色,沥青的黑色,有轨电车的颜色像洗刷不良的牙齿那样;而电车弯进回形路时发出的沙沙的摩擦声,在我听来又是淡绿色的:淡绿猛烈地喷射到树木光亮的枝干上。”这里,红色一是写实,因为爱尔兰的红砖房实在很多(此点考证自曾经去过爱尔兰的外语老师),另一方面,个人感觉这是在暗示战争,纳粹的党旗不正是红底么?伯尔头晕目眩,但是他整理思绪,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在异乡的土地,于是,一切又变得鲜活多彩了。在全书里,既然没有实写德国,那么就不存在对比。可事实恰恰相反,德国和爱尔兰的对比无处不在。比较明显的一处来自《习惯说法》一篇的开头:“假如在德国一个人出了点事:没赶上火车,摔坏了一条腿,或破了产,这时我们就说:本来不会这么糟的。而在爱尔兰人那里差不多正相反……本来会更糟糕的,本来不该摔坏腿而是摔断脖子,本来不该是没赶上火车而是误了上天堂……从来都不是最糟糕的,而最糟糕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种对比正如上文所写,并不是表明作者喜欢哪个国家更多一些。作者内心真正期待的应该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折衷的生活状态。说了这么多,终于要回到题目了——忧伤。我们误解了伯尔这份忧伤,因为这忧伤并不完全针对爱尔兰——尽管爱尔兰人为了生存,移民世界各地,亲人相隔天涯(参考《D太太的第九个孩子》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一双脚》);但由于爱尔兰人的大而化之性格,使得生活中秩序混乱(参考《公爵大街上死去的印第安人》)。伯尔的忧伤除了给爱尔兰,也给了漂泊异地的自己,但是最大的一部分,应该是给了自己的祖国——德国。也可以笼统说成是给了这个混乱的世道,在《公爵大街上死去的印第安人》一篇中,伯尔借一个爱尔兰男人的嘴说出了最大的感言:“在愚蠢的世界上,正经的东西总是属于错误的人。”但伯尔并不消极,从《门诊的政治牙医》里就可以看出,伯尔在凭自己的努力,让异国的朋友了解纳粹的真面目,并告诉他们并非所有德国人都是邪恶的:“我就是这么笨。”派德莱克说,“我现在怎么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这么喜欢德国人。”“你必须喜欢他们,”我轻声地说道,“不是因为有希特勒,而是尽管有希特勒。”我想,只要能充分体会到伯尔这份“忧伤”的“成分”,就不难正确理解《爱尔兰日记》全书了。这不单是一本散文集,也不是宣传赞美爱尔兰美景的小书,这是“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另一点是,此书在伯尔自己的一生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本书的作者也是亲自和伯尔的亲人有所交流而严谨翻译的(来自译后记)。写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更多的读者能对海因里希伯尔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我国在今后能出伯尔其它作品的新版本。希望这篇文章能为理解《爱尔兰日记》有小小的帮助。最后列出伯尔的一些重要作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找来读读(在这里感谢一位友邻,曾给了我许多相关的资料):《女士及众生相》(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59059/)《小丑之见》(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59070/)《无主之家》(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59067/)《一声不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59060/)《笑者》(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29174/)(简体德语版,后有汉语注释,收录几个短篇)《流浪人,你若来斯巴》(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58250/)《列车正点到达》(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97124/)《Wo warst du,Adam?》(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99057/)《Doktor Murkes gesammeltes Schweigen》(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91436/)另外一个《爱尔兰日记》相关网页:http://www.irisches-tagebuch.com/tagebuch.html

回忆爱尔兰

有这样一个爱尔兰,谁到那里去而没有发现它,不能要求作者来弥补。——海因里希·伯尔一天,我的室友韩少正在看一部爱尔兰电影《曾经》。而我正在看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电影看了一半,韩少不禁感慨道,“爱尔兰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何出此言?”我问。“这么小的国家,却出了那么多伟人。”“除了王尔德,还有谁?”“乔伊斯啊!”“哦,对,还有贝克特。”“萧伯纳。”“W.B.叶芝。”“斯威夫特。”“小红莓。”“那还有U2。”“恩雅。”“奥康纳。”……就在这时候,奇哥走了进来。“你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啥呢?”奇哥问。我们好像很难解释清楚,最后只能异口同声地说:“没啥。”接着,他继续看《曾经》,而我继续看《道连格雷的画像》。

伯尔 -《爱尔兰日记》

从没有哪位作家,象伯尔对爱尔兰那样,描写一个异乡的逗留地。伯尔对爱尔兰怀着这样的情感,他留恋爱尔兰,有一段时间,他每年都在那里待上几个星期,因为他熟悉那里,并且,不将自己作为过客,所以,他提到爱尔兰的时候,口吻是亲切而随意的。但伯尔并不是一个亲切而随意的人,他生于一战时的德国,又亲历了二战,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都用来为二战后的德国反思,在他看来,如何让德国从战后精神的废墟中走出来,比从废墟中重建德国更重要。《爱尔兰日记》是伯尔著作中少有的包含一些轻松气氛的作品。虽然仍旧是黑色的幽默,善意的揶揄中,已经带着不少啤酒花的气味,象一次微醉后喋喋不休的絮谈,他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国度,一个“每年有满满一小游泳池的茶水流过每个人的喉咙“的国度,它和我想象的爱尔兰不一样,没有吱吱呀呀的风笛与舞动的色彩艳丽的男式筒裙,它带着英国那样真实,潮湿,暗淡的气息,生活慵懒而朴素,象咖啡,茶,火腿,香烟一样具体,因为这里是异乡,所以,带着某种无缘无故的醉心的快感。这就象我们自己的某次旅行,找着了同过去色调十分接近的生活,但在你刚好厌倦时可以抽身离去。读《爱尔兰日记》,我眼前常常浮现这样的镜头,班驳的水泥路面,一摊污水映着路灯昏暗的光,几片粘湿的落叶,一双半新的皮鞋,鞋底的铁钉发出叮当的声音,这就是爱尔兰,一个思考之余用来休息的地方。


 爱尔兰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