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适的新土》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未适的新土

出版社:外研社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513521055
作者:苏友贞
页数:246页

未适的,已适的

未适的,已适的——读《未适的新土》我是喜欢《未适的新土》这本书的。这种喜欢首先是从封面开始的。我的读书,大多始于素雅而不失大气的封面,恰好本书的封面即是如此,所以在还没翻开正文前,我就已经对苏友贞的这本散文集抱有好感。人一得意便忘形,作为爱书人碰到好书大约也是。这事落到我身上便是,光注意到封面,而一直把书名错看成了“未适的新士”,这种错误一直等看到“后记”时才发现。也是基于此,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被我认错的书名:书中所收诸文大多是《世界日报》的专栏文章;而所谓擅长写作长文的作者苏友贞,突然开始写作这些限制森严、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的方块文章,完全是写作生活中的一片新土了。于是便有了这本《未适的新土》,这样一本每周耕耘在《世界日报》副刊上所得结果的结集。如此之意,也难怪我读错了。于是,自我安慰说,“未适的新士”也挺好。士,在这里即为“写作者”之谓,未适的写作者,和作者所想殊途同归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会,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它一本适合闲读的书,而我就是在国庆假期时慢慢读下来的。八天的假期,足够读完,不带压力、不带负担地读,但丝毫不会耽误我们的体会这样一本能让我们思考写作能有多种可能的随性之作。而在读苏友贞之前,我是在重温董桥的著作,发现他们都是随性的。随性,并不是随意。一切好作品都应该是随性的,这是我的理解。好在《未适的新土》佐证了我的认知。作为旅居美国用汉语创作的台湾作家之一,苏友贞的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和董桥的文章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当然没有高下之分。董桥文章的贵族气,有时会让人敬而远之,抑或抱着敬畏之心去阅读;但苏友贞不一样,她是平民的,大众的。把收入《未适的新土》书中关于谈中西文化和世界圆方的文章和董桥相似主题的文章一比较,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读完了董桥,感觉甜腻得有些不适时,突然发现了白水稀粥一样苏友贞式的文章,想不引起注意都不行,何况还有正和我胃口的封面呢。书中的文章所谈,都是在生活中常碰到的,苏友贞的好在于她个人的特殊经历练就了独特的视角,不带个人偏见地娓娓道来,无论是第一辑中通过对政治、经济、教育、爱情、艺术、婚姻等领域里的女性地位的论述;还是在第二辑有关生命与死亡的思考,甚至是第三辑通过中西社会不同现象的对比而回归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诘;苏友贞所云,都是很有见地,值得思考的,这在写作,尤其是专栏写作变得人云亦云的今天,已经是一种不容易。文章中,作者表现出的敏锐洞察力,在阅读中也常常感慨,写作之道最怕有心人,如实地记录下来便是上等文字了,何须盘根错节、云里雾里地绕一通……像本书中的那些开门见山之文,就在文字之途中经营出了属于自己的质地和劲道。这样的写作,必然会让为数众多的写作者不适应,却又不得不适应。从未适的,到已适;有些人要走一生,而苏友贞就在一本书中就完成了。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她以毕生所得、以血泪所成。(《未适的新土》,苏友贞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8月版,定价:25.00元)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七十七团,守拙园

还是“未适的新土”

拿到此书一月有余,各种事情繁杂萦绕,致使读书的速度慢了好些。可能是因为本书的作者也长期旅居国外,我总是忍不住拿本书的作者与刘瑜作比较。相较之下,更喜欢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作者以其独有的女性视角,对自己所见所闻发表所感,文笔利落、干净。书分为五个篇章,其中篇章一为“妻子如衣服”,作者主要探讨了女性平等、自由、独立等主题,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笔触去批判当今仍然存在的男尊女卑现象,去维护女性应该得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去呼吁大众在实际行动上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可能作者之前很少短篇,所以此书的名字也就命名为《未适的新土》可能是个人原因吧,本人不是很喜欢短篇,总觉得这种短篇高中时候看的挺多,现在反而更喜欢看刘瑜那种用通俗诙谐简单的语言就能把复杂问题讲明白的这类书~

已适的新土

已适的新土苏友贞《未适的新土》书评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奇怪的书名、陌生的作者,还有出版社(外研社不是出版外语类教辅的么,也会出版散文?真实孤陋了),让我对这本《未适的新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拿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后,我又喜欢上了它淡雅简洁的封面,很符合作者的名字及其文字的风格。读了作者自序,终于明白了书名的寓意,原来就是还未适应自己涉足的新领域。但当我读毕全书,发现作者耕耘于此土的成果颇丰,已然适应多了,而我也有了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有种想找来苏伟贞以前作品来读的冲动。书中的近百篇散文大多原发表于美国《世界周刊》专栏,也具有杂文的性质围绕女性地位、生命与死亡、文化比较及教育等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是美国移民读者所关注的,亦是我们所关注的,很多问题都具有共性,何况作者深谙海峡两岸及大西洋彼岸文化,自然具有宏观瞭望的一双慧眼,同时,作者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细致入微的观察、感性真挚的话语,又凸显出其温柔慈爱的一面。这些散文每篇篇幅都不大,或从当时的热点问题引申,或从身边小事入手展开讨论,既针砭时弊,观点鲜明,又能让读者迅速获得新知,并陷入深思。辑一至辑四的文字已分门别类,各个主题间又相互渗透,比如以文化比较的思路来分析教育、生命问题。每篇文章都能找出一句点睛之笔,可作警句来读,给人启示,发人深省,如《亦步亦趋》中的“所有的偏见不都是如此吗——捡选符合自己成见的例子,却摒弃其他同样存在的事实?”不禁让人回想自己是否也如此。总之,《未适的新土》没有励志成功类书籍的实用主义,也没有旅行游记类的不切实际,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饱含深刻思想的书,读来却并不枯燥,实属难得。外研社在装帧设计等方面做得也很不错,很有诚意,真心希望能有更多读者读到并喜爱它。

未适/已适之土?

土壤——总有些书名能一下子吸引到你。之前是梁漱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读书人特有的“杞人之忧”,却不乏纵横捭阖的气概;现在是苏友贞这本《未适的新土》,让人一下子想起白话文兴盛初期那股每个字词背后都带着新鲜感受的气息,鲜活而多解~书里的一篇小文,可以作为题解。书名的出处“绕”却清晰:“未适的新土”这书名直接出自美国一位“族裔文学”畅销书作家的短篇小说集《未适之土》,而人家的这个“未适之土”的书名又引自霍桑的一篇叫《海关》的短篇小说。里面这样写道:人性和马铃薯一样,不能在已被反复耕作的土地里蓬勃发展。我的子女应出生于不同的土地……他们的根应深深地切入未适之土。可惜,那位“族裔文学”笔下的移民下一代并没有像霍桑预言地那样蓬勃发展,却永远被无所适从的寂寥掩盖,标题的反讽意明显。书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充满隐喻:女主角的幼子跟着外公挖土种植,但他放入泥土里的不是果蔬花木,而是自己的塑料玩具。这个孩子的举动也算是与霍桑的对话——新的土地并不保证蓬勃与生长,决定一切的是被种植的对象是否有生命的潜力。对象——苏友贞说,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有人人可以互通的宇宙情感,更要有人人可以触摸的个别质地。不管土壤如何,情感可以是共通的。此书是70多篇专栏文章的集合,多而不乱,通过主题明确的五辑(辑一 妻子如衣服;辑二 看山就是山;辑三 完美的形象;辑四 听话才爱你;辑五 未适的新土)分别呈现,聊的内容不外乎“夫妻关系肿么处”,“亲子关系肿么处”,“中西关系这么处”,“自己和自己肿么处”……但读来就是有别样的滋味,也就是可被称为“个别质地”的那种独特性。交叉视角——交叉学科易出成果,交叉视角易出新。苏友贞:女作家,台湾作家,常居海外的作家。这些身份标签决定了她可以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对很多事,不易盲目相信,也不会随意否定。她的多元视角,让她更独立,也更开放。书里的都是专栏文章,不长,每篇总在1500字左右,很容易上手。几乎每篇的话题都从生活中来,并不是每一篇都充满新意,但很多读来都值得回味:《对立和共识》:可以解释为何作者可以通达地看问题。作者听广播里在热烈地讨论人们在对待异议时越来越多的反智和非理性倾向时,听到一位历史老师打电话来讲他处理与面对异议的方法——在他的课堂上,任何学生如要抒发己见,都必须将敌对一方的观点作详尽的阐述。那位老师说,此过程经常有效地拉近对立双方的距离。这个规则真心好,它强迫学生使用多重视角。辩论的目的其实是在寻找交集,建立共识——就是这样。《寻常时刻》:听一位因车祸瘫痪30年的作家描述那场车祸——“那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日子”。其实每个人生命里都有那辆突然撞毁一切的大卡车。所有“惊天动地”的灾难,似乎都发生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纳兰性德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写尽了“丧失”的本质。《地铁里的提琴手》:《华盛顿邮报》的一项小实验,请世上最顶级的小提琴家在地铁里演奏,看看人们的反应。人类史上最好的音乐,都无法使人们暂缓匆忙的脚步,那么在生命中我们还错失了多少其他的事物?《听话才爱你》:“不听话就不爱你”,“不考100分就不爱你”,中国父母尤甚的观念——只有“有成就”的人,才“值得”被疼爱,使得我们从来不敢相信,有人会无条件地爱着本色的自己……不一而足。结论:外研社出人文书,而且很有品质:) 

女性视角看世界

《未适的新土》是知性女作家苏友贞的文集。看完这本书的目录,以及读了三篇文章以后,开始觉得文风及意境非常像张爱玲。后来见到文中不时有引用张爱玲的文字,不禁慨叹张爱玲影响之大。苏女士的文章知性而充满乐趣,又以博识见长,在第一篇文章《女人如衣服》可见一斑。这篇文章以《三国演义》中刘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观点说起,举若干个小例子,贬斥了轻视妇女的思想。女作家的视角总是以女人的天性为出发点。而《听话才爱你》则是亲子对话。以前常在报纸上看到不羁少年的劣事。儿子今年上幼儿园中班,现在孩子思维非常的快,知道很多事情令人惊讶。不得不正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想苏女士也是有感而发,但不知道北美的家庭的孩子是怎么样的成长历程。从台湾到北美,苏女士得以在异国审视中国人。或许正如“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是“旁观者清”,这些观点丝丝缕缕,充满了知性,是一个智慧女人对生活和阅历的记录,是对思想和观点的阐义与解读。


 未适的新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