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乐趣》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思维的乐趣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300118307
作者:王小波
页数:222页

思考并快乐着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才知道王小波,而且还是通过看一篇采访李银河的报道才间接了解的。后来尝试读过他的小说,不过恕我才疏学浅,他的小说我着实是没看下去,嬉笑谩骂间到底说的是什么呢,我不懂。既然小说看不懂的话,就试试杂文吧。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读的依然很困难。记得第一篇是《沉默的大多数》,蛮长的一篇文章读下来,对他想表达的东西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吧。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他说的那个不愿吞下同伴耳朵的人的事情了(忽然发觉怎么跟鲁迅常常提起的“吃人”有点像呢)。中间有很多篇文章涉及了当时的文化圈,中国文化,社会现象,读起来也蛮累的。其一是因为年代的距离,自己毕竟对作者所处的年代当时的社会情况,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的方式,思考的内容等等了解甚少,以致对文中想隐射的内容糊里糊涂。不过因为有些共性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所以在我读的一片朦胧之际,突然找到共鸣之时,阅读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比如在读到一篇有关东西方差异的文章中,提到西方人是想着如何用人力驾驭自然力,而我们却是想着如何用人力取代自然力。这一点是在比较了当下中西方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后依然可以得出的结论。文中还说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想着“大家活着就好,不管活得多么糟糕”,“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说来也巧,最近听到“只要活着就好”这句话的频率实在是有点高。记得过年的时候,父辈亲戚们聊天的时候,一人提出这个观点后,大家都表示赞同。上一周,宿舍里的同学听闻一个高中女生自杀的消息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当时,我都选择了保持沉默,因为我怕此言一出,定当成为众人抨击的对象。同样在此我也沉默吧,理由是一样的。又比如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一说法,“人遇到了不幸的事情就应该悲伤,哪有一天到晚傻呵呵傻笑的。一个人的快乐与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记得自己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被人说了,说应该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致很长一段时间让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以后变成一个心如止水的人。可现在越发觉的与其说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倒不如说是心力交瘁后的一种对世事漠然的态度。那又何尝是一件好事啊。既然我们有感知快乐的能力,也有感受悲伤的能力。那为什么只要快乐,抑制着自己的悲伤呢?压抑就是快乐吗?还是该哭哭,该笑笑,血性一点的活着更好吧。就这么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着,慢慢的也看出了味道。文章无处不透出王小波的睿智犀利。越看引起的共鸣越多,越看引起的思考越多。就像书名《思维的乐趣》一样,那份乐趣让我一口气把后半本看完了。有几篇算是颠覆了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比如关于崇高,他说“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就无所不在。”平时我们对于一些大口号真的是入耳不入心,没怎么当真过,但也从没想过那些是不是对的。而这句话简直是当头棒喝,透彻!在书中王小波的自我坦陈也是很有特色的,他说“比起世界上的任何人,我最想提升的人就是自己”,他也坦白的承认“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这样直白真实的话,恐怕大家只会在心里想想,或者对自己都不肯承认吧,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些类似舍己为人之类的仁义道德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有谁敢把它这样坦白的交待出来呢?就是喜欢这样的真实透彻。真希望王小波还在世啊,如此便可看看他是如何看待当下的,如此便可看看自己是不是在笑呵呵的犯傻呢!

如果王小波还活着

沉默的大多数依旧沉默,而且已经言轻声微。知识分子已经不再单纯,学术抄袭层出不穷。花剌子模信使越来越多,就连CCAV也成了其中一员。文化热不退,国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热爱极端体验,每个人都不得不被极端体验。百姓,洋人,官,三者关系依旧,百姓依旧是最底层的。吃苦变成乐,快乐观越来越奇葩。李银河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多年提交两会,无果。这个社会怎么了?二十多年前的现象,如今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尖锐。。。。。。。。。。。。如果王小波还活着。他会写出什么呢?

不同的思维

黑色幽默,整本书都是这一个基调。事实上我没有看完这一本书,只看了一半。这一半,每一章的评论都是用反讽的手法来讽刺一些国内的状况。也许是我没耐性,耐不住闷看不下去了;也许是我的爱国心大爆发,有些言论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说的;也许我就是他书中所说的那些盲目地信仰。反正看一半就将书还给朋友了。

读杂文与心境有关

王小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特立独行,放在20世纪90年代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可社会如绿皮车变高铁一样轰隆隆进入21世纪后,与他共鸣者似乎变少了。可能是曾经特立独行的思想已渐变成司空惯常,在众多高底线和无底线中显不出特别了。也可能是这书适合不满20岁时读,那会还是愤青,面子里子都热血沸腾,天天都愤世嫉俗、慷慨激昂,一过20,生活就好像转了个身,露出了正脸,每日的奔波和平常像浪花一样反复冲刷年轻莽撞的思想。所以现在看这本书呢,就不会强烈的赞同了。闲来没事,且作小憩,拿来翻两页,看到嘲讽处,笑笑,也就过了。看前半本时还算畅快,毕竟一个作者的作品,不管发表在哪,搜集整理成册后看到的也就是一个调调,后半本没有前面数片那种尖锐了,有点儿说理。好书,bad timing, 不对胃口,因而评价为“还行”,对现世人来说并不是“有用”的书,可以怡情。

思维的乐趣 书摘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我要说出我的结论,中国人一直生活在一种有害哲学的影响之下,孔孟程朱编出了这套东西,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上层生活。编程也好,解几何题也罢,一开始时,你总是很笨的。不用蒙师来打手板,也不用学官来打屁股,你自己心里知道:程序死在机器里,题也做不出来,不笨还能说是很聪明吗?后来程序能走通,题目也能做出来,不光有大便通畅之感,还感觉自己正在变得聪明---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这样的经历:做成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逐渐地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几年前,我刚刚走出沉默,写出了一本书,送给长者看。他不喜欢这本书,认为书不能这样写。照他看来,写书应该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当时我怀疑的不仅是说过亩产三十万斤粮、炸过精神原子弹的那个话语圈,而是一切话语圈子。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众所周知,他那一辈的学人,一辈子都留下一本书就不错。这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人想把中国人的思想搞的彻底无味。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只要他有了成就,就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自己的信念。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来模样,做出来乐趣,再去管别人。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儒士的基本功是要背书,把圣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傻大姐是个知识的放大器,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我认为中国文化对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认为人趋利而避害,趋乐而避苦。在西方人看来,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说到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的事件。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人为什么一定用一件错事来反对另一件错事呢?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我猜越是生活了无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会竖起耳朵来听这种于己有利的说法。

冷静的观察者王小波

一、国学:国学是什么?国学无非是孔孟之道,君臣纲常,修身养德,真的不足以让一个人花那么大力气去学,去大力探索,不值。人家美国没有学习国学,也没见人家道德多么败坏。深感同意。有时间,多去研究研究音乐、艺术、体育、文化,多参加参加社会活动,都比研究国学要强,当然,背单词,或者学英语,就不见得,因人而异吧,只要你乐在其中,做也无妨。话说回来,国学,学也无妨,只要你也是乐在其中,但是,问题在于,还不能把它提高至一个社会整体的高度。就如,外国人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学科给世界学术,而中国只能提供国学,不耻吗?还是那句话,讨厌说当代的某某先进理论和思想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在某句话里面说过了,没劲。二、风车理论:今天下午在图书馆,旁边的座位,为里面同学出去的必经之路。就摆在路中间。每个人都以各种“美妙”的姿势绕过,就没有人把它推进去。其实推进去只是顺手的事情,一秒钟而已。不造“风车”,不为他人提供便利,宁可自己麻烦点,这就是中国人的心态。三、比我的精神家园写得要有深度得多,前者有点乱扯,无太多实质思想。本书思考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去云南插队给小波带来了大量的思维素材。

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先生的这本《思维的乐趣》,将智慧和个性在思维的中转站中调和,将所经历的东西联接起来,生成另一种形式的图景,个中细节可谓是妙趣横生。他说东西方快乐观区别时,两者追求的属性不同,无论西方人沉迷物欲,还是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但过了头,便是一种抽风式的举动;他说一只独立特行的猪时,这头猪既要有跳开种种设置、改变命运的勇气,还要有能冲破五四式手枪和护青火枪围剿的能力,才能随意学汽笛、勾兑村寨其它好看的母猪;他说我怎样做青年的工作时,另辟曲径,将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将痛苦的对象和艺术的源泉一搅和,一意要通过亲验痛苦达到艺术高度的外甥,也开了窍,最后丢盔弃甲。。。。。。。这一篇篇杂文,言辞不尖锐,却犀利精辟,以不吐不快的率性,理性的笔调,旁敲侧击的隐隐道来。读此书,仿若看武林高手出招,深藏功力,招式随意。他不强迫,不论断,只是用例证隐隐的指向这样的观点,留有余地。用一场不骂街、不爆粗口的论辩演绎了思维的乐趣。然而,思维的乐趣对于很多人来说还谈不上乐趣,随手点赞、随手转发还需要想么?平凡的日子具体起来,往往便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种种设置。来个自拍有各种拟定好的姿势指南,出个热点新闻马上就有各种牛人观点指引,即使连看书也有不得不看的经典,这一切只需要翻翻微信、翻翻微博,便轻易可得。不会获取信息的人固然可恨,轻易复制模式的人便是另一种悲哀。在获取便利的同时,往往人云亦云、群体狂欢,忘记了个人本该有的思维、抑或本该锻炼的思维能力。多动动脑子,更何况思维不仅仅只是带来了乐趣。勉之。

杂文与趣事

又看了一本王小波的书,我说过要看他的所有作品,因为太爱了。王小波只活了45年,写文章不到十年,作品十根手指掰着数不过来的话,加上脚趾也差不多了,看过了一本总觉得达到目标近了,也会觉得要看的书少了,将来的惊喜也就少了,虽然可以看多遍,而且每遍都甘之如饴,像这本书中的章节在《我的精神家园》中也有收录,但是新奇感与激动的心情毕竟不如第一次看,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读完的。王小波说人这一辈子就是要懂些道理,遇到一些有趣的事,他的作品也是讲道理讲有趣的事的,李银河说他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天真烂漫口无遮拦的孩子,在无比庄重却滑稽无比的场合喊出声音,让所有人吃惊的同时,自己却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他当成宠儿,并把他的名字当成这批人的接头暗号,我想这是对一代人精神领袖最好的形容吧。李银河说王小波比较突出的是个人写作风格和从他的杂文中可以看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思路,王小波也说,他的很多读者、挚友以及李银河都盼望他多写一些杂文。王小波的杂文是优秀的。杂文中嬉笑怒骂的俏皮,不漏声色的黑色幽默,拿到现在仍适用的真知灼见,朴实通俗易懂从不矫情的语言读起来如沐春风,有滋味,越品越有趣。他说在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便无处不在,一句话切中当代文化弊病,文艺作品,更多的影视作品和节目,并不是给观众带来愉快的感觉或者有趣有益的事情,反而在宣传一种悲观的情绪或者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再不就是激起普通百姓义愤填膺如平地一声雷般炸起的无用的情绪,使人头脑充血,热血沸腾无处发泄,制造一个头脑发达却智力低下的一群人,随时做好准备随时成为怒发冲冠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英雄,虽然那已是几十几百年的事了。他说,我害怕不能在死之前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所以在努力工作。他爱他的工作,享受其中,他说他从事的工作这这样一条路,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他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并留下了脚印,留给这条路与众不同的滋味,使很多走过这条路的人和在路边的人兴奋不已,从此爱上这条路,爱上了走过这条路上的每一个人,包括王小波,我更爱王小波。我想写杂文,像王小波那样写,可以先模仿他的风格,用我爱的方式去写,写一些趣事,也把写作这件事变成趣事。

开始看这个书

其实没想看王小波的书的,因为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比较感性,喜欢含蓄有美感的东西,不喜欢那种动不动涉及到生殖器的文字...不过前段时间看到梁文道《我读》中关于王小波的评论,就是评说那个特立独行的猪的,顿生好奇,今天到书店偶然看到这个喜欢的书名,于是买下了...其实还没开始看,不知我这种没有什么深刻思想的人能否在阅读中会心微笑~

简评

这本书大致泛泛的读完了,王小波是崇尚理性与自由的人,由于他自己的个人经历,对这一点特别的看重。意识形态上的压迫会导致人不能称其为人,他们自己陷入一种群体的狂欢之中而不知,某些曾经当过红卫兵的人其实也不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这表现在后来的回忆中其实他们也不能理解自己当年为什么做出那么可怕的事情。突然想起荣格的一个概念,集体无意识是不是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呢?集权统治下的集体无意识往往会打压不同的声音。因此,我认为,思想的解放最终还需要体制的解放,一旦社会能够形成一种多元的社会文化氛围,体制能够容忍有不同的声音存在,那我们的社会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专制都是不能泯灭人性的,可怕的。我喜欢这本书的书名,思考的乐趣是不言而喻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思考的力量,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管他呢,毕竟死后也不知道进的是地狱还是天堂,见的是玉皇大帝或是上帝。


 思维的乐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