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记及其他》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作家笔记及其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214041869
作者:朱伟
页数:324页

负责任的品质

朱伟的博,有点象《天龙八部》里的苏星河,比起师父无崖子的博大精深来还是差不少功力的,打起架来,甚至敌不过师弟丁春秋的专,但是毕竟胜过寻常武林高手数筹。他的《作家笔记及其他》是个高品质的资料库,如果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指导性读物,学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要集成这本书,他的阅读量是惊人的。那是一种八十年代的饥渴的囫囵吞枣,被狗追着似的急迫的阅读。朱伟是北大荒知青,“那时为了借一本书,常常要在雪路上来回走十来里地,回来时月光下的雪地上只剩下一个人的脚步声。书借回来,钻在被窝里就着手电的光亮读。”这种体验是现在处于信息泛滥、阅读廉价的环境中的人所没有的。老一辈文青的纯粹程度真令人汗颜,他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着真正的文学理想,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地聊文学,可以象情人一样“压”着马路,从张承志家里走到李陀家里,在李陀家楼下买了西瓜,在路灯下边吃边聊,然后又沿着朝阳门外大街走到东四四条郑万隆家里。估计这些名字会令现在的很多人茫然。该书里除了余华、洪晃还在当坛活跃着,其他的不是死人,就是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时候光辉灿烂过的老人。没有一些底子看了怕没有共鸣。书里最具份量的是七篇作家论,当时他的野心是“因感觉批评家们抓住的往往都是概念而非真实写作状态,所以想从个人印象与个人判断角度,将熟悉的作家们一一刻画出来,集成一部个人观点的文学史。”这种得自于《史记》灵感的传记类文学史样式确实是现有平铺直叙、概念模糊的文学史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可惜朱伟没有坚持写下去,因为再也找不到“那时候那样一种感觉”了。七篇作家论中,我个人最喜欢“林斤澜先生散记”和“刘索拉小记”。刘索拉是那种心中没有条条规规、才华四溢而又率真无比的人,从现在的社会容忍度,你不能想象她以毫无矫饰的姿态闯入1985年死气沉沉的小说界可能造成的震荡。那是足以把某些人的眼镜片震碎的强劲度。朱伟把握她质感的方式,就是她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写作的方式。“那种短句子所组织的极急促的旋律合成,令我们想起像冰雹一样砸下来的切分音,想起手指在钢琴键上焦灼的跳跃,想起夏天铜钱大的雨点密集地打在枯焦的土地上急促溅起的雾蒙蒙的水汽。”即使现在去看《你别无选择》,你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击打方式所体现的躁动的生命感。不过朱伟毕竟是细腻的,他也没有放过她放荡不羁表面底下的沉重与悲哀。他是一个好的观察者和描述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适合一个编辑的位置胜过做一个创作者,所以,这只能是《作家笔记及其他》。然而这“其他”,信息量还是很大的。国外文学与音乐界的有:萨冈、麦卡勒斯、纪德、兰波、贝娄、茨威格,勃拉姆斯、巴赫、贝多芬、施特劳斯、瓦格纳等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此外,尚有中国的诗词曲赋、人物、饮食、植物等等。朱伟的任何一篇文字中,都负责任地提供了他端正的看法和从资料中提炼的有价值信息,看了颇长见识,也不失为通读的捷径,因为他已经为你过滤了杂质。

重读小记

坐火车的时候我随身的包里面塞了这本书,当时还有一份南方周末一个小记事本一支中性笔一包湿纸巾一个钱包——这是我全部的行李。我本来想带的是弗雷泽的《金枝》,那本人类学的开山之作所记录的传奇巫术让我着迷,可惜字典般厚重让我不得不忍痛割爱。可几个小时的时间总得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临行前我在那一堆书面前呆看了许久,对自己没看过的书没有把握,而看过的书当中又分两种:看过无数遍的和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的。很幸运,这本《作家笔记及其他》当年被我包上了黑色封皮安静的放在角落里以致于我经常忘了还有这本书。这是我两年以前看过的书,后来零零碎碎又翻了翻,不再完整的看过。毕竟这是随笔性质的文章,随手翻开一页都能让你颇感兴趣的读下去。这样的书正适合单调无聊的旅途。说是单调无聊其实不然,稍微留心就能发现很多乐趣。火车上我的对面是两个操汉口口音的男人,一个35岁一个29岁,35岁的男人微胖,经营电器,有8岁大的女儿,妻子是老师目前正教高三历史,他们最近才卖了套24万的房子正在琢磨着买车;29岁的人目前跟着另外一个男人跑业务,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注重自己外表,没有固定女友,再过两个月三张。这两个人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彼此说话都比较圆滑和场面。我旁边是个比我小的男孩子,有点拘谨,火车快开的时候他才坐过来,没有行李,偶尔去别的地方抽根烟再一声不响的坐回来,我猜他大概有同伴在别的车厢。看到这里你大概会愤怒——“你这是书评还是无聊瞎侃?!”别着急,万事皆有因。我事先扯这么多闲话肯定和要说的这本书有关。或许您已经看出来了,我是个比较喜欢观察别人的人。抽离掉生活本身,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自己周围的世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好比是朱伟的这本书,从他的角度来看那些出现在他生活圈里的作家和作品,投身其中的同时又跳开生活稍微远一点的旁观。这是这本书最基本的态度。我喜欢这样的态度,能够浸淫到日常的快乐之中又不乏清醒的判断和思考,乐哉妙哉。两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朱伟提到的很多作家作品我都没有看过,如今再翻,发现很多东西和以前理解的都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看他写洪晃就觉得洪晃特好玩,后来看了《无穷动》,她那眯着小眼睛讲昏段子的坏样让人过目难忘。他写刘索拉,写这个把音乐当情人文学当爱人的北京女人,写她曾经那明晃晃的黄衣裳,写她小说当中的蛮子就是曾经的一部分自己,写她的追求,这些都是我两年前很难真正去理解的东西。包括他写张承志写余华,我承认我是看了这本《作家笔记及其他》才开始有意找来这些人的作品来看的。两年的时间不知不觉把这本书提到的作家看了个差不多。还有麦卡勒斯,我看完其实心里面是愤怒的。我说不出愤怒的原因,然而当我再看到朱伟那关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评论的时候突然觉得释然了。我的愤怒我的难过我的揪心一下子得到了解答,因为我无法面对自己源于居高临下的怜悯的爱最后变成被拒绝被践踏,因为我愤懑于麦卡勒斯对伤害的温情又冷静的描述,因为我的感同身受我的刨根问底我的不甘心。朱伟不仅仅是驾驭文字的高手,他更懂得如何在文字中驾驭感情。我喜欢他对色彩的敏感,似乎每个他感兴趣的作家都有个主打颜色,而他们在一起,世界就丰富了立体了。我更钦佩于他对音乐的理解,那些我不曾听过的作曲家那些我不懂得的音乐在他的笔下也变得平易近人亲切非常又不失高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很少买三联了,朱伟的文章更是见的少了。但再回味起这本书仍然觉得有这样的人写这样的字生活就可以很美好。顺便提一句:下车以后我又见到了坐我旁边那个大男孩还有他的同伴,他大声和我打招呼,笑着跟他同伴说——喏,她就是我刚跟你说的那个一直在看书的人。我轻笑,原来他一点都不腼腆啊!

有关朱伟

朱伟这一两年出了好几本书,关于吃的(《考吃》),关于听的(《爱乐》,关于人的(《有关品质》),现在又来了本评论作家、文学和音乐等杂七杂八的《作家笔记及其他》。一溜看下来对朱伟有了些粗浅印象:1、此人婉约,喜欢的诗词和音乐基本可纳入婉约派;2、评论作家的文章,同辈的比较中肯,对前辈则多是客气之词;3、爱好基本集中于考吃、中国古代诗词、外国古典音乐和文人古人八卦方面。喜欢以上几个方面的人不妨看看此书。至于我,是比较喜欢的,平生最爱八卦文章,尤其是文人/古人逸事。譬如,知道“金屋藏娇”的由来吗?见过杨贵妃写的诗吗?汉武帝最厉害的是什么?出塞的昭君是因什么而死的?曹植是否文如其人?还有同性恋作家兰波、纪德,音乐家勃拉姆斯、贝多芬们的隐秘情感……朱伟写这些东西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但在我等视读书为娱乐之人看来,恰是有了这些因素,才让人读得兴味昂然。


 作家笔记及其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