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伤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大师的伤口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11009166
作者:祝勇
页数:204页

章节摘录

无论边城在哪里,它都将唤起我们的幻想与热情,因为 沈从文的每一个字,都晶莹饱满、温润明亮,一如南方水田 里的稻米,喂饱我们的想象。在中国雨量充沛的南方,有无 数古老植物的枝叶在他的文字间晃动,物种不明的兽物蛰伏 其间,人与神鬼比邻而居,鸡犬之声相闻。作为一个记录 员,沈从文忠实地记录着那个地方的自然史、宗教史、社会 史、战争史、风俗史,所有事物都传递着积累了几十个世纪 的隐秘信息。沈从文在1934年1月18日给夫人张兆和的信中 写道:“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 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人类的哀乐!”同样描述了大量的乡土民风,我注意到沈从文的家园与 鲁迅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它们是对立的。鲁迅笔下的故 乡仿佛一块均质的岩石,灰暗、滞闷,无法穿透。比如《祝 福》写还乡,一开始就写到“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而在另一篇直接以“故乡”为题的散文中,他亦在开篇写道: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 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一幅 “枯藤老树昏鸦”的倒霉景象。我甚至注意到鲁迅对雪的情 有独钟,雪的意象时常在鲁迅作品中出没,诸如《祝福》、《在酒楼上》、《雪》等,将他笔下的故乡衬托得更加凛冽 和寂寥。这似乎与鲁迅江南人的身份不符。我曾经去过绍 兴,与鲁迅的描述大相径庭,这座古镇(包括它的乡村)明媚而俊朗,它的河道、石驳、白墙、黑瓦、花窗、街衢,无 不令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和明亮。……

内容概要

祝勇 作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驻校作家(2006-2007),全国青联中央委员,《阅读》《布老虎散文》主编。已出版个人作品40余种,现就职故宫研究院。
主要写作领域:
1、中国历史文化,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获世界华文文学大奖提名奖(有华语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之称),中国作协郭沫若文学奖]、《西藏:远方的上方》等。有四卷本《祝勇作品集》行世。
2、文革研究,主要作品有:《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
3、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CCTV,2005),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我爱你,中国》(BTV,2009)等总撰稿。
4、主编有《布老虎丛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散文卷》,《〈收获〉50年精选系列》等文学丛书。

书籍目录

鲁迅:夜晚的哲学
沈从文:出走与归来
被歪曲的巴金
金庸的暴力美学
张中晓:智慧的痛苦
舒芜:存在的代价
答袁良骏先生书
附:舒芜先生的“背叛”和祝勇先生的辩解

编辑推荐

“在清醒的人看来,梦总是可笑的。但有人说,对现实保持清醒,本身就是苦难。但是,人生的清醒确是一种理智、智慧和哲理的眼光,一个人要有这种眼光,他必须超越现实的纷乱和生活的情欲,在永恒、冷静的心境中,观照万物的悲欢喜乐。”张中行的话可以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谈论了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张中晓和舒芜等几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随着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变化,知识分子本身也发生了变化;理想的完美和现实环境的差距,使他们产生缺憾。作者将知识分子共通的命题呈现给我们读者,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本书作为“独立丛书”中的第一本书,共计九篇文章,在“没有一个人是重复的”的观念下,分别对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张中晓和舒芜,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名家进行全新的解读,呈现了他们在特定时代下的困惑,探索和挣扎,挖掘《野草》、《边城》等经典作品成型背后,大师们的憧憬和“伤口”。
在精神伤口中隔空对话
“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不完美的伤口。”祝勇创作《大师的伤口》,正基于这样的理念,“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例,他们笔下的故乡,是非常有意思的对照。除了少数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对那片土地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有太多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比如祥林嫂、比如阿Q、比如闰土……一切的基调都是那么压抑、阴郁。相反,沈从文笔下的故乡,和故乡的那个翠翠,都辽远清新、唯美动人。我想,这或许因他们不同的时间观所致。鲁迅的时间观是线性时间观,是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的,是觉得今天一定比昨天好,明天一定比今天好的,所以,他眼中的故乡属于过去,自然是不好的。而沈从文是典型农业社会的圆形时间观,觉得四季轮回、一切循环往复,所以他笔下的空间,自然也是相对封闭凝滞的。”
“我把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当作当代人来写的。我认为他们并没有死,而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活着,如果我们足够敏感,就能与他们对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并不是什么错,而我,只是站在我的时空、我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精神世界,尽力说出他们想说未说的话,或他们自身很重要但仍有待挖掘的东西。余英时先生曾说:‘我们也早就知道历史世界已一去不返,没有人具此起死回生的神力了,然而这一重构的理想仍然诱惑着绝大多数的专业史学家,是他(她)们毕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辛勤爬搜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力。同一历史世界对于背景和时代不同的史学家必然会呈现出互异的图像,没有任何一个图像可以成为最后的定本。’我相信,只要怀宽容、公正之心,设身处地地关怀那些名人、凡人,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赞美、批判,或者人云亦云、不求甚解,那么,我们或许就能离历史的真相与故人的本心更近一些。”
在祝勇看来,与真正活着的当代作家反而较难对话:“这样很难深入,有些话说来难免尴尬,势必有‘为尊者讳’的限制。所以,创作分工不同,有些人可以记录当下,而我,只对历史感兴趣。”

图书封面


 大师的伤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祝勇的文字很硬,种种评论类的书是小众的,不适合很多人看,但喜欢评论、深刻、思考的人不能错过,只是文章中提到的人和事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不知道那段历史的人不能引起共鸣的
  •     挺好的,只不过金庸和鲁迅两篇文章实在看不懂
  •     祝勇写的,以前读过几本他的书,还好。
  •     别样的人物、作品评论,老道、深刻。
  •     祝勇的书都充满着对时光的缅怀和对现实的鞭策
  •     充斥着学术语言,道理却又如此之浅显,而且公知腔颇重。《鲁迅:夜晚的哲学》了无新意。钱理群、王乾坤讲得比他好多了。《沈从文:出走与归来》,无非就是自己以前被欺骗了,传统乡村挺美好挺和谐的,处处田园牧歌。《金庸的暴力美学》,指桑骂槐,无非就是毛鼓励暴力,暴力因之泛滥。《被歪曲的巴金》说的是巴金的无政府主义信仰。《舒芜:存在的代价》,做叛徒,做汉奸都是情有可原的,不能苛责个人,要从体制上找原因。
  •     还行吧,有不少我不知道的东西。
  •     图书收到了,感觉不错。有一定可读性
  •     部分篇章确实写得挺深入的
  •     很不错的视角,鲁迅和沈从文的两篇特别好,值得一读二读乃至三读。
  •     沈从文那篇不错,鲁迅那篇太过附会
  •     故作高深的浅薄,故作绚丽的苍白。多年前在新华文摘上读到的《旧宫殿》的惊艳感全没了。
  •     姐姐推荐的书,刚刚收到还没读了
  •     1.人性是复杂的,集体化的的思考与二元对立是不科学的 2.人总会被制度环境所左右,超越制度环境的人是出类拔萃的,但要求所有人都出类拔萃是不现实的
  •     果然是大师的作品,得费神看看,跟上思路
  •     一本要费脑子的书,但是费脑子的书往往都是好书
  •     沈从文和金庸两篇很不错。
  •     书要看得下去,得有品、有味、有趣,祝勇的书应属此类!
  •     祝勇作品-大师的伤口是祝勇老师尝试的综合性跨文体写作的著作之一,从他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细腻的表达。
  •     夜的如花的伤口——记得是祝勇在一本解说描述画家冷冰川木刻版画的小册子《最后的罂粟》里,写过的一篇短文的标题。将花与伤口联系,放置在夜里,这标题带着某种诡异的吸引力,给人留下的印象颇深。其实,作者说的是,痛感的加深意味着疼痛承受力的增强。伤口结痂的同时,人恢复平静,并且学会了总结教训。就像废墟上的花朵,伤口可以被视为来自往日的勋章,是经验的标准、沧桑的象征。记得作家在小文结尾说,他很可能写一部厚厚的伤口史。我想,这个动机可能一直存在于他的脑海。《最后的罂粟》,我的阅读时间是2009年,而现在,2013年,我的手上已经捧着祝勇的新书了——《大师的伤口》。看来祝勇对伤口情有独钟。伤口,其寓意是什么呢?通过从伤口,我们可以推知人的经历,窥视人的内心。那么,伤口,就是一个人具备的个人特征,是他身上最真实的生活烙印,是其思维思想的源发地。祝勇在书里写到的大师有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所谓伤口,我看到他揭示的是革命斗士的铁甲之下鲁迅内心的彷徨、面对黑暗的无措;是沈从文写出了原生态乡土文学作品后,离开那片情感发源地的创造力枯萎;是巴金内心的安那其主义、人道主义与现实环境里的革命改造、阶级斗争的冲突;是金庸的武侠暴力伦理、家族中心主义的狭隘和硬伤。这样的政论文字,太容易偏激片面了。还是喜欢原来的祝勇,欣赏祝勇从前散文里对中华文明传统的求索讴歌——蓝色印花布的天然质朴、古建筑沧桑底下的精美、楠溪江水声里朴素的农家生活......如今在他的议论文里,很难找到原有的优美和典雅。这种优美的丧失,是不是以一种思想深度的获得为交换呢?见仁见智。
  •     不如林贤治。不过读舒芜了,谈不上共鸣,但浑身颤抖……居然很久没有这感觉了。
  •     以前读时那种触动的感受不在了。也不知是自己更丰富了,简单的触不动我,还是自己的感受能力下降了~~~
  •     一部论文集子。
  •     随笔风格独特
  •     索书号I267.1/2342
  •     另一个角度解读大师,不过读起来感觉云里雾里的,有点读不进去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496】又开始读祝勇的作品了。不知道是不是常给纪录片写解说词,感觉的他的文章总是缺点意思。我藏着一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祝勇文化笔记”四种《凤凰:草鞋下的故乡》《江南:不沉之舟》《北方,奔跑的大陆》和《旧宫殿》。再早还读过他编的《新散文九人集》。感觉新鲜。没想到他本人更鲜。这本书里的部分在《读库》读过。但海豚的这套小精装也很漂亮,冷冰川的封面图,李晨的内文插图。
  •     借剖大师之名行剖体制之实
  •     不是很厚,看过祝勇编辑的书,很好就买了他的作品,想看看。
  •     写的很好,藏书票很不错,文风也很好
  •     很多时候 我们都需要 努力的学习前人的优点 取长补短
  •     不懂文学,但能读出些洞见。
  •     几乎没有耐性读完,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也许是夹杂了太多政治倾诉,也许是过于矫情的表述方式。
  •     从不同于教科书的视角看大师。大师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朵浪花,在历史的浪潮中,又有谁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     不错,祝勇的书很值得一读
  •     版本一流,可读性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