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人生天地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208084001
作者:陈家琪
页数:247页

人生天地间 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

我不得不忘掉今天的愚蠢 以便给明天的愚蠢保留地盘人的处境要是太好 也就没什么可诿过了 没有了可以诿过的东西 人的处境就太惨了 那是真正的无可逃遁

与80年代重逢——《人生天地间》读后感

与80年代重逢——《人生天地间》读后感时间,我总是忽视这一终极限定人类的属性,有情可原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活在当下——所谓“活在当下”,是指我们总是在当下思考或行为,这行为当然也包括写作;因此,我们认知的时间前提是此时此刻。而精神产品本身,就拥有一种储存时间的功能,像是时间的容器。而无论这种“时间”是什么,都不同于我们生活的当下,而这种时间的差异,让我们在思考两者之前,首先感到了时间的魅力:打开一本书,我就与过去某一个“时间”遭遇,而在此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它的模样。只有在我与之相遇后,它才变得具体且生动。往往我会觉得,一本书中储存的时间,比它的内容还要吸引人。作者可以设计书的内容,却无法设计书中的时间。换句话说,书中的时间,与作者无关。当我读《人生天地间》的时候,这种对于时间的体会越发的清晰,我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努力去追寻时间的线索,它给我文字之外的乐趣,以及更多的思考。不得不说,这本书本身也与时间有关,这本书完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做为作者对世界和自身的思考,却开始于60年代,或者说迷狂时代。并非这本书中所涉及“文革”的文字,而是“文革”时代成为了作者思考的诱因和动力。换句话说,这本书形式上是80年代的,而本质是60年代的。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今天已经遥远,想要从中挪移出有效的思想资源比较困难。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好像假设了这样一种境遇:时代在进步,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资源,去理解这个时代;而本质上,我们随着时代进步,我们比十年、二十年前更智慧了……而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却怀疑这种从未反思过的预设:我们真的比80年代更智慧吗?我愿意这样梳理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改变了多少?如果这个社会依旧留在原地不动,或者,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退行。那么,我们无需比80年代更高级的思想去看待它。经过二十多年,变化的是一些细节和局部,社会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多少。而一旦我再打量80年代的时候,显而易见的是:80年代的新启蒙,是在三十年的思想窒息下的精神喷发,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最近一次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展示,对于80年代的精神遗产评价,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至少在我看来,80年代对于启蒙问题的思考,在今天依然有着积极意义。今天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和意识,但是,这种变化依然停留在表层上,并未触及我们思维的深层结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甚至还不如80年代对人的思考那样的广阔和深入:80年代,人们普遍意识到自身的无知;今天,人们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懂了!看来,对自身的认知止步于,在多大程度上我们自认为已经了解自己了。作者是我所喜欢的那类思想者,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我认可的80年代的人文品质,比如纯粹(任何意义上的)、热情(即使是最冷静、消极的作者,依然可以感到一种时代的热情渗透在文字中)、谦虚(也许这一点最明显,似乎时间最成功地消磨了思想者这一品质)、期待交流(真正平等的交流,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平等,微博上的交流并不意味着平等),以及一种恰到好处的、对未来的乐观(而这最吸引我的品质,在89后荡然无存,可以说彻底灭绝,在今天再也见不到了;而在我看来,这种乐观,几乎就是一种优雅了)。在今天,再也读不到这样的书,确切地说,再也读不到像这本书中保存的时间。我读过许多优秀、杰出、发人深省的作品,但是,我能清晰地感觉到,作者与我共处于同样的时间之中。而也许只有在《人生天地间》这样的书中,我们才能与远去的时代重逢,并体会时间所给予我们的感动。写于2013年2月17日 午后 风

反思的随感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对哲学、宗教、人生等的思考随感。作者亲历了文革,还曾是造反派,书中有对那个时期的反思。书中很多观点值得回味。书名源自《阿Q正传》中的“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的句型。在自嘲中解嘲,在解嘲中怡然,在怡然中得意,在得意中谦虚,一切屈辱都可以化解,一切往事都可以泯灭,大不了只是个“未免也怎么怎么样”的问题。“文革”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在于,人是通过树敌来表明自己是好人的,一个组织是通过不断对异己分子的清洗来形成团结的,至于打到的是谁、清洗的分子是不是异己与表明自己正确和维护组织团结相比微不足道。民主说到底并不取决于何种政治形式,而是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国家人格化有了主权,人格国家化没了人权。民主制度止于人的口服心不服;专制制度止于不服其心,但穷其口;最理想但也最可怕的制度在于通过强迫你不停地说来最后承认自己的心服口服。以孤独炫耀痛苦者并不孤独,以痛苦炫耀孤独者并不痛苦。聪明的人在观念上是刺猬,有自己坚信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狐狸,可以应合各种说法;愚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刺猬,似乎真理在握,咄咄逼人,但在观念上却是狐狸,其实什么都不确信。嫉妒是拿别人的才能惩罚自己,请君入瓮、以夷制夷是我们医治嫉妒的两剂妙方;但更可怕的是以自己的不嫉妒来惩罚别人,即呆痴、麻木和无动于衷。中国人感情枯竭和缺乏想象力的最主要标志在与他们总要把美、理想、人类文化之类的东西落实到具体的实用目的和道德教训上去。中国人的真诚标准是说真话,其真诚是让别人知道;西方人的真诚标准是不说假话,其真诚是让自己知道。在我们,真假不容置疑,所以才必须说真话;在他们,正因为无法肯定真假,所以才需要真诚。被阉者的恨是对那些还未倒霉的人的恨,被阉者的爱是希望自己最爱的人倒霉,然后好同其一起倒霉、一起受苦。性欲的概念来自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的构造,而非生物学所指的本能。男人征服不了世界才去征服女人,女人征服不了男人才去征服世界。苏格拉底使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柏拉图使哲学从人间升到天上,苏格拉底看到的是自己的无知,柏拉图看到的是人类的无知。康德使游戏成为哲学,黑格尔使哲学成为游戏,康德拯救自己,黑格尔拯救人类。卢梭总虚张声势地火上添油,休谟却不动声色地釜底抽薪。尼采:虚弱后面的强力,怜悯后面的残忍,前者对人类,后者对自己。叔本华:意志后面的虚弱,残忍后面的怜悯,前者对自己,后者对人类。萨特:你说话,是想掩盖你想说的话。弗洛伊德:你说话,是说出了你不想说的话。胡塞尔:小心翼翼的星相学家。海德格尔:忧郁沉重的游吟诗人。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者是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者,反之亦然。一神论导致你死我活,多神论的骨子里不是无神论就是浅薄的迷信,它不导致战争,导致的是压制与利用。对中国人来说,祖宗就是曾活着的上帝;对西方人来说,上帝却不是曾活着的祖宗。佛事即审美,美才是佛的最贵境界。


 人生天地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