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章节试读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33934934
作者:伊沙 编
页数:439页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的笔记-我的伊沙情结 - 我的伊沙情结


《新诗典(第一季)》纸版书出版了,内心激动,因为书中收录我一首《小虎》,我以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学徒入门的标志。早在1995年,那时20岁,在《军营影视》、《青年炮兵》就发表过两首诗(现回想起来,那都不能算诗),但直到17年后,才觅得诗之门。这得益于伊沙,得益于新老诗典,得益于网络时代。此刻,脑际闪现很多碎银般的过往,这些闪着光亮的过往与伊沙的文章有关,与诗有关,与逝去的光阴有关。
应该是1995年的某天,在昆明高原军营,我在一战友那儿翻到一本被其卷得像块瓦片的杂志——《文友》,里面的一篇文章《12生肖漫画摇滚人》引起我的阅读兴趣,作者名叫壮壮。文章把崔健、唐朝、张楚、何勇、眼镜蛇都妙趣横生的用生肖比拟言说一番。印象中壮壮这样写道(大意):崔健一唱雄鸡天下白,王位仍在;在台上那四个披着长发像挂着的两副对联的大个,就是唐朝……。遂觉得《文友》是本有特点的杂志,于是常托人从军营外给我带。此后,读到壮壮的《余秋雨:甭跟我玩文化》、《且听“国嘴”如何说》、《镀金时代的星》等嬉笑怒骂的性情文字。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人撰文《壮壮:请放下屠刀》后,壮壮随后作《壮壮放下砍刀:赤手空拳》回应。记得这样的精彩有很多回合,给我训练之余的生活增添许多精神食粮,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真是好时光啊。后来知道壮壮即是诗人伊沙,是写过《饿死诗人》的伊沙,也是写过《张楚这个人》的伊沙。于是伊沙这个名字铭刻在脑际,只要是新得到的《文友》,先找署名壮壮或伊沙的文章,一睹为快,看后还推介给战友们看或读给战友们听,然后睡去。
后来退伍回家,带了几十盒摇滚正版磁带,因为这个缘故,我在县城谋生的住处每天都有人来听歌弹琴。有一次谈到《文友》,谈到伊沙,好几哥们如我一般熟悉和了解。其中一位还买了伊沙的《一个都不放过》。我记不太清了,可能是1997年或1998年。那年冬天,我借了这本书回到山村看,度过一个充实的春节。别人家放的是《心太软》,我们兄弟放的是《红红旗下的蛋》,别人“走姑娘”(泡妞),我们兄弟三人聊《文友》、聊伊沙。我们开始谈诗了,虽然写得很少,但对现代诗有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好像是1998年《文友》第一期,伊沙主持的《世纪诗典》开始了。印象中那一期的封四是食指的《相信未来》。在那个年代的众多刊物中,《文友》几个页码的《世纪诗典》堪称黄金诗页。伊沙把半个世纪的各家代表作一一展现并配上精彩的评语,读到爱不释手。从那里,我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诗歌脉络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写诗的路子悄然发生改变——原来诗是可以这样写的。肯定有很多诗爱者们,每月都怀着一份期盼,期盼新一期的《文友》出刊。肯定有很多诗爱者们,每月都有为了看《世纪诗典》而找寻《文友》的故事。1999年至2001年,我到温州打工,每月发工资后厂里放假一天,买《文友》便是铁定的节目。从工厂到镇上,有10余公里,我骑自行车去,风雨无阻,一期期这么买过来,一期期的这么把《世纪诗典》读完再读。有一回,我向工友念几首,记得是杨然的《死后》、鲁羊的《暗红色朋友》、沈浩波的《老家伙》,尽管我写得不好,尽管工友不了解诗。我很惊奇那年月自己的记忆力,记别的不行,记这些诗却能记住。除了《世纪诗典》,伊沙的很多文章我岂能放过不读?更是通过其《世纪末,诗人为何要打仗》等文章了解到盘峰论争。2000年初夏,我还曾把自己写的两三首诗寄给伊沙,没有回音。我知自己水平还很低很低,加上悟性不高,只有默默练笔就是。
那几年我的生存很艰难,在浙江飘游浪荡,像条没有着落的野狗。加上不会从网络获得诗歌资源来充实自己,只有自己悄悄的写,甚至一年只写几首都有过。那时早已没有《文友》,流浪打工的旅途还真是倍觉孤独。当论坛时代已经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却浑然不知,傻呼呼的寻找纸版的读物。2002年或2003年的一期《青年文学》里刊有伊沙的诗(《故人张》等),如获至宝,夜里反复的读。这样的寻找,资源是有限的,加上生计,独行,唯有独自消解精神的贫乏。2004年,在青田县一个叫金三角的地方,我再次进入工厂,重操旧业(脱蜡精密铜器铸造行业里的开炉工)。人越是穷困,越是贴近活下去的本质。整日脏兮兮的上下班,一年不理发不刮胡子(我后来认识到,那几年自己虽贫困潦倒,但活得像个人,真正的人,泥土上行走的人)。唯二的乐趣就是写点诗,读《体坛周报》和《足球》。就是在这一年,我在书店里买了两本诗集。其中有一本是高校诗歌导读,里面有伊沙的一首《张常氏,你的保姆》,加上编书人的讲评,使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还是这一年,工友教我上网,我就搜伊沙,搜其诗来读。读到更多的伊沙诗歌,默默的吸取精神养分。没有人指引、指导,只是凭兴趣,尽可能的靠近诗,再靠近些,以求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寄托。不知不觉中,其实伊沙在我心里,已经悄悄的成了导师(偶像?),自己未察觉而已。
有了网络,可以搜集更多伊沙的文章和诗歌了,很多都是打印回家夜读。实话,至今我没有收藏过一本伊沙的诗集(去年购得长安诗歌节几同仁的诗集一套,书刚到,伊沙的《蓝灯》就被同事拐去至今不还)。早在两年前,我打印了老诗典,厚厚的一册子。常在夜里打着电筒读(后来换成小台灯),这种读诗的方法更利于聚精会神,利于吸收、感悟。黑夜里,只剩诗和自己。时间来到微博时代,在新浪微博中看到伊沙说将在网易微博主持《新世纪诗典》,于是立即注册网易微博,只为关注伊沙的《新世纪诗典》。每日读诗、领悟,试着发发评论。读,只有读,只有练笔,似乎是对自己十年来远离诗歌现场(其实诗歌的心不曾远离)的一种恶补,真是“每日到此过诗瘾”。直到今年3月初的一天,伊沙@我,说发10首诗作与他,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近一年时光,我作为读者,泡在《新世纪诗典》里,只为多学习,有诗入选《新世纪诗典》的想法有过,但自己没敢当真。当这个机会来临时,我忐忑了,自己的水平够吗?那时,我正要和朋友们去海南岛骑自行车。3月18日子夜,《新世纪诗典》推出了我的《小虎》,其时,我骑自行车骑到文昌县,没上网。到博鳌镇那夜,我到网吧“走亲戚”(泡新诗典)。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我看到了《小虎》,看到黄色作底的《小虎》,眼睛都湿润。多年来,这是对我写的诗的第一次认可,而且是来自偶像伊沙的。次日,骑车往兴隆镇,一路有使不完的劲,呼呼的……。有诗入选《新世纪诗典》后,我变得自信了,练笔更勤了。距《小虎》入典半年后,即9月初的一天,又有一首《浑蛋》入典,我作为一个新人,有两首,只有感动、感谢。回想已经逝去的绝版青春,回想青春里的精神追逐,心存感激。
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像是一辆正奔向彼岸的列车,每日嚯嚯向前。作为一个默默写点诗的家伙,有幸爬上这辆飞驰的列车(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伊沙说的——直接登上宇宙飞船,更贴切)。在《新世纪诗典(第一季)》出版之际,写下这点文字,并命名——伊沙情结。这是一个诗歌学徒发自内心的情结,从未表达,今日斗胆一写,祝贺我们自己的诗典。

2012.12.04 上海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的笔记-第1页

新世纪诗典,几乎囊括了一线诗人新世纪以来佳作;而且每日一首,一评的方式,更促进了诗歌的日常化;其为中国现代诗进程所作的贡献将愈发明显;同时这里也成为新人辈出的集中地;当论坛时代结束,微博时代到来,这种新颖的方式,更为诗歌的推广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你值得拥有!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的笔记-第272页 - 《丽姐给两年未见的丈夫的短信》

272、《丽姐给两年未见的丈夫的短信》
  
  蒋涛
  
  
  老公
  好久没有联系了
  最近我姐们儿
  给我推荐了一块
  墓地
  风水特好
  我已经让人把
  咱俩的名字都刻成了
  阳文
  子女这辈儿
  该写谁
  你想想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的笔记-第1页 - 开卷:沈浩波《玛丽的爱情》

朋友公司的女总监,英文名字叫玛丽
  有一张精致迷人的脸庞,淡淡的香水
  散发得体的幽香。名校毕业,气质高雅
  四英寸的高跟鞋,将她的职场人生
  挺拔得卓尔不群。干活拼命,酒桌上
  千杯不醉,或者醉了,到厕所抠出
  面不改色,接着喝。直到对手
  露出破绽。一笔笔生意,就此达成
  我承认,我有些倾慕她
  有一次酒后,借着醉意,我对她的老板
  我的朋友说:你真有福气,这么好的员工
  一个大美女,帮你赚钱
  朋友哈哈大笑:“岂止是我的员工
  还背着她老公,当了我的秘密情人
  任何时候,我想睡她,就可以睡
  你想一想,一个大美女,驴一样给我干活
  母狗一样让我睡,还不用多加工资
  这事是不是牛逼大了?”
  我听得目瞪口呆,问他怎么做到的
  朋友莞尔一笑:“很简单,我一遍遍告诉她
  我爱她,然后她信了!
  伊沙点评: 多日来,本主持殚尽竭虑:谁来“打头炮”?最终决定采用这条思路:选一员生长并成熟于新世纪,具有较大业内外影响力的优秀诗人,沈浩波无疑是最为恰当的人选。该诗秉承其一贯风格:尖锐犀利,一击中的;又展现出近年成熟:冷静陈述,不动声色。“玛丽的爱情”,残酷荒诞,五味杂陈,时代之典型性“爱情”。(2011年4月5日)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