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校箋(全二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世說新語校箋(全二冊)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4-2
ISBN:9787101002034
作者:徐震堮
页数:553页

章节摘录

插图:那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那是一个满眼都是英雄、都是名士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开始苏醒,个性得到从所未有的张扬。那个时候的人物的言谈、行为,无不洋溢着生命的元气。他们的一切,都成为后代士大夫向往的目标。这就是《世说新语》的时代。一个继先秦以后的文艺复兴的时代。《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小说。中国的贵族的风范,就是通过这部书而集中体现出来的。徐震堮先生是唐前文学研究的大家,他的校笺本自中华书局出版以来,一直是《世说新语》的最佳读本。

内容概要

作者:(南朝·宋)刘义庆 徐震堮

书籍目录

卷上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卷中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卷下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附录
世说新语词语简释(附检字表)
世说新语人名索引

编辑推荐

《世说新语校笺(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小说,中国的贵族的风范大量呈现在这部书里。
《世说新语校笺》正文分为三卷,按篇加以编号。书后附有词语简释和正文出现人物的人名索引。

图书封面


 世說新語校箋(全二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凿齿遭际]  有些遇见,千载之下仍是极其美丽的。那样的倾心,不用一些言语,只是默默的坚守了自己对美好的感悟。象,宣武问:“见相王如何?”习凿齿答云:“一生不曾见此人。”那样的略不在意,好象完全不知道简文与器重自己的上司是政敌,就那样平平静静、理所当然的说出来了。  关于习凿齿的才能,在这一则的开始下了四个字:史才不常。宣武欣赏他,所以给予破格任用,习凿齿未及三十岁,便做了荆州的治中。他在给宣武的信笺上写:“未遇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很平淡的语气里,见出淡淡的感激,和自负。  这样坦率的结果是从此忤旨,简单的四个字里,流露出许多负才而不得志的绝望与不肯分辨的辛酸。后面又淡淡的提到这位正直的史家之后的境遇:出为衡阳郡,性理遂错。  掩卷沉思,宣武最初对于凿齿的态度是“甚器之”,显然很了解并且欣赏他的才华,只是宣武对简文的忌讳远在这对才华的欣赏之上,那一问,五个字里隐隐风雷,暗含杀机。凿齿经年治史,对这种政治场上黑暗的心理应是明了的,并不难将这场杀机消弭于无形。而世间的才华有千万种,惟独历史,信仰了它的人千载之下见到,仍会不由的敛息静气,对过往时间长河里那些明爽神生的浪花,心里生出难言的敬畏和爱慕。这样敬畏和爱慕的神光,本就来自时间的默然沉肃,也来自习凿齿这样掌握着历史之笔的史人们。  于是想起曾经流行的一句话:在特定的历史场合,真理就是谬误。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宣武并不曾真正的了解和欣赏习凿齿呢?习凿齿在这样回答的时候,遵守了他作为一个史人的信仰,不负己才,如此,而已。  这一则最后又说:(习凿齿)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虽然想见斯人风采,但,已是蛇足了。  [不可作缘]  曾经跟朋友说起:世说看领悟。而世说的妙处实在是领略不尽的,有一些对答,神在意外,却又不止意外。  刘真长与王仲祖共行,日色已晚还没有吃饭,遇到相识的出身寒微的人过来邀约,可以想见态度是极热情的:因为“肴案甚盛”。而真长辞焉。仲祖问:“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便答以:“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实在是很有趣的态度,而红楼里也有类似的描写,顺手摘过来:  李纨在旁只管劝说:“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得出来?”探春忙道:“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  小人都不可与作缘,这道理一直为庶出身份所累的探春太明白了,所以她说: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  而教唆她“拉扯”的人自然是见事不明的,当事人李纨竟然不觉,所以白受了抱怨去--想象刘真长与王仲祖的对话,如果有下文的话,定然是探春一般:“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有什么相干?!”  红楼里持这种态度的人并不少,探春只是比较含蓄的一个,此外还有孤标傲世的黛玉,和一个过洁世同嫌的妙玉。只因妙玉做得太过了,所以见事不明的李纨也看不上她,在大观园子里不算第一流的人物。  小人都不可与作缘,正在意会,而不可言传。  [写信断交]  短短的十五个字,却是一段流传极广的故事了。说到山涛便想起另外一则来:山公大儿著短袷,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著短袷,车中倚。实在是很潇洒的态度了,几乎也就是心里关于魏晋人举止的印象。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皇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儿子推辞,居然想到推辞,已可以想见这儿子平日的言行态度。果然:问儿,儿不肯行。态度不只是潇洒,而近于简傲了。  在[竹林诸子]里也提到了山涛的这个儿子:涛子简,疏通高素。最后的结论是: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当于斯世,而能轻视王侯,更无畏于父亲的权威,于此一端,山简见重当世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山涛虽不敢辞,却也只是问儿,显然没有强人所难的意思,虽然这则的名字是[父不如儿],这样的老子究竟还是可取的:很多父母见子女犯了错,忙不迭抢在社会之前痛斥他们的不长进,恨不能代社会斩草除根,以谢天下。这样的事情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无数,似乎也并没有人当作是悲剧。  而嵇康写信与山公断交,颇有一点抑人扬己的意味,品相近于水清无鱼。竹林七贤,本是一群性情天真的哲人,嵇康则是他们之中最为天真的一个:已经下到狱中,他写的《幽愤诗》里还有“永啸长吟,颐性养寿”这样的句子,直到临刑弹广陵散,嵇康一直是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人物。异常可爱,也异常令人心酸。  [非尔之友]  王恭和王大的友情,在世说中多处可见。这一则却是非常背晦的:说两个人的终乖爱好。  二人素善,相与盘旋十余日,王恭方还。王恭的父亲王蕴问明原委,便向王恭说:“恐阿大非尔之友。”……终乖爱好,果如其言。  这一则收在识鉴里,看过之后默然微笑半天,想:实在不应算作识鉴的,略有识人之明,两个朋友的交情会不会始终如一,答案其实是明明白白的。另一则[身无长物]没这则抽象,把究竟是如何的“非尔之友”说得很是具体: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明明白白,写着两人的心迹不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王大这个率直的人显然把王恭看作了和自己一样。他看到了朋友使用的异乡土物,理所当然认为对方带来的还有很多,便很坦率的问对方要。  而我们堪称最早的酷爷的王恭,为了表示自己待朋友不薄,一言不发,就把自己坐的席子派人送给了王大,然后摆了一个酷酷的POSE坐在了一张草垫子上,等着王大惊异的跑过来:怎么是这样啊?便摆出早已准备好的酷脸,严肃而深沉地回答:“您老人家不了解我的为人啊。我身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东西。”不知道有没有跟着私心一闪念:您这个朋友倒是有点多余。  马克思说过使用价值大于价值。我们率真得可爱的王大,实在更适合深沉的王恭用来怀念,而非作为朋友的。  这一段友情的下文是[故自濯濯]: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这样的故自濯濯,两个人仍是终乖爱好,并且很含蓄的归于另外的原因:遇袁悦之间。是有人离间他们的关系,而非两人自身性情带来相处的问题。  千载之下,令人思之沉默,继而凛然。  [自带锦绳]  有一段对桓南郡好猎的描写,很是喜欢: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  短短二十四个字,落笔异常恬净,又异常精神。诗经里也有抒写类似场面的句子: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雄壮或有过之,轻俊之致,恐怕要输与桓南郡出猎呢。  场面雄豪如此,亦能想见其人心地。“或行列不整。(上鹿下君)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因其人而及猎物,也用上了腾逸二字,猎物也精神百倍了起来,一发衬得人物雄爽出众,而洒脱不羁的劲头更进一步:没有约束好军队行列、使得猎物逃窜的参佐们,没有不被责打或捆缚的。  所谓的魏晋风度,印象里总是雄爽不羁的居多,其实并不乏心思缜密的人物:桓道恭是桓南郡的族人,时为贼曹参军,见了这场面后不声不响,带着一条红锦绳系在腰里。桓玄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快读至此,有竹叶青回味浑厚之妙,令人抚掌。  关于桓道恭,这一则里只说他“颇敢直言”。而桓南郡伤于豪俊,他并不犯颜直谏,自带绛锦绳很有点姜太公钓鱼的意思,只等桓玄自己动问,既见问,答辞也并不如何辛辣,只平平道出实情而已。视其人行止,块垒洒落之外,极见心思蕴藉,又岂止颇敢直言而已?  亦舒在《灯火阑珊处》中写过类似的情景。江宁波和邵正印一起去买蛋糕,邵生小刁蛮,坚持多要一只蛋糕盒子。店员无奈,于是说加盒子可以,不过要加五元钱。轮到江宁波结帐时,她平心静气道:不要盒子,请退五元。  江宁波自幼寄居在邵家,处处警惕表妹而不伤和气,其行为大抵皆类此。于是师太评论说:江固然机智可嘉,而邵家上下心平气和的接受江的“颇敢直言”,其大度更为难得。  而桓道恭最终可恃的,怕也是同族的一点情分吧。不然又何必这样神思警惕,含蓄进谏呢?  两下对照,往隔千年,桓道恭却和汉时的东方朔大有神照之处。于此反复味之,可得犯难进谏的三昧。  清人笔记里,有“时时不免有此事,安得处处有此狐”的叹息。于是有了新的遗憾:戚友之中,又岂必有桓道恭这样诙谐警惕的人物呢?  [常有新意]    王恭有清辞简旨,能叙说,而读书少,颇有重出。有人道孝伯常有新意,不觉为烦。  每读世说,都有“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之感。无论文学、识鉴、德行、规箴,世说都给出了很好的见解。读的次数多了,以至于现在常常会脱口而出:某某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或是“周杰伦方之姚明,便有轻诋与简傲之分”云云。嘿嘿。  常有新意,说得明白一些,就是运用自己独有的思想去认知,分辨,述说。如无新意,世间一切作文,皆可不作。这意思晋人已自有了,惟恐世人不知其中的巧妙,特特的标作题目,用以警人。  读书与学问的联系,这里只微微透露消息,另一则[天才卓出]: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宏后看《庄》、《老》更与王语,便足抗衡。  其中的道理,宋人严沧浪在著述里写着: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世说里还有其他的佐证--“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固。”读书有用,谓予不信,请君一试:pp  [灭性之讥]  无他,只是有一句话铭心刻骨,永志不忘:“……一恸果能伤人。”  这样哀绝痛绝的句子,还有:终当为情死;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谴此;阮藉葬母直言穷矣。这样深沉的感情如勃拉姆斯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永远的沉静,永远的朗彻,但因响在不同的名家的指端,流淌着不变的情愫,而各具面目。  因着“一恸果能伤人”,想起了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续貂无疑。但写颦卿魂归离恨天的几回,却神妙备极。从黛玉和宝玉相对呆着脸笑,到颜色雪白,到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到焚稿。一恸果能伤人,至于斯,极矣。  王安丰即王戎。钟会品评他说:阿戎了了解人意。世间对他公认的评价则是简要。刘仲雄评价他和同遭大丧的和峤说: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为和峤生孝,而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至痛至哀之事,当于至情至性之人,本便是衷情所感,生死以之。王戎自然是至情至性的,而朋友的忧虑关怀,却是大情大性了。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五十五篇:“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温曾于341年人琅邪内史时镇守金城,北征时在369年。桓温生逢乱世,祸福无常,30年后旧地重游,人树相逢,英雄迟暮,内心哀伤可想而知!千载之下,我读书至此,亦深有戚戚焉!后来,庾信将上面的语句给诗化了:“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毛泽东的大公子在朝鲜阵亡,消息传来,无人敢向毛报告,最后还是周恩来,出面告诉了毛,毛乍闻噩耗,双目含泪,嘴里反复念叨的就是:“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想,毛先生老年失子,当时感受,和桓温何等相似?
  •     罡风鼓动衣袖猎猎,帝王之怒伏尸百万,杀气弥漫,生命转进死角的那个时刻,他到底在想什么。广陵散的高调,不过在宣誓一个生命个体的狷介,而整个时代隐蔽在飘摇的时间碎片之后,我们依稀看见零星断章。他感慨广陵散从此绝矣,他悲愤的哪里是广陵散,我看到的分明就是深刻浓重的自怜。即使他如何潇洒飘逸,我看来到底还是深深镌刻了中国文人雅士的思想洁癖,从一而终根深蒂固。他知晓自己的绝境,所以把孩子托付给山涛,明明洞若观火却还是一如既往在孤寂肆意的道路上走向穷途。魏晋的思想解放自然浓墨重彩,但也似乎给中国文人套上了一个牢固的宿命圈。文人用于君王,在不能为我所用时,杀之何妨。政治的残酷在于处处融进生活。动荡如晋朝,即使上位者的天下与己无关,但作为名士,阵营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上位者需要一群为他粉饰的能言善辩者。古代文人的尴尬可能就在于此——心怀抱负,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高蹈理想,在帝王眼里却不屑一顾——我只要你听命于我,给我歌功颂德,招揽民心。民心若不乱,大半个天下就牢牢置于股掌之间了。不知道天朝社会是否真正存在过思想解放,任何时代的潮流涌荡,文人到底都不是主宰时代的主角,不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兴盛的王朝比如盛唐,君王用书生不过看重了文笔才华好在殿前承欢,就像李白,长安终究粉碎了他的意兴湍飞,对于睥睨天下的雄心丝毫都没有实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轮回和洗牌后蛛丝马迹里处处契合着从前。近代风云并不远,各种思潮兴盛。然而在新天朝的社会里,很长一段时间鲁迅被尊为勇士,胡适之流遭人唾弃。现在也许思想相对解放了,五四的各种思想逐渐为人接受不再一片畸形的鲜红,但我们的社会自由吗?去年刘事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愿意将其比之为类似嵇康的一个案例。不过在今天上位者在法律的幌子和信息相对公开化的情况下还没有疯狂到用嗜血来平复打压的地步。刘和嵇康,我觉得很有可比之处。都是在掌权者的天下唱出不和谐的音调。08**只有在暗地传看,社会总是一片和谐,怪道嵇康苍凉感慨广陵散从此绝矣。艺术作品怎会单纯,只是更委婉了些而已。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所谓的自由,它们与禁锢及盲从究竟有怎样的界限,如何应对才能不负本心?广陵散的绝唱消弭殆尽后,08**能够流传多久。政治在某些方面和香港电影里的江湖很像,腥风血雨里总有人想退隐山林,合唱一曲笑傲江湖。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厉害关系牵扯不断。即使谢公东山三十秋,也在家族存亡国之倾颓之际傲然携妓出风尘 。作为雅士,谢安好像成为了所有中国文人心中的一座坐标,有风骨,有傲气,有独善其身的睥睨,还有兼济天下的磅礴。谢安实在是个一身风骨的人,不幸的是,作为楷模后世争相效仿的往往只是皮毛和临风傲气。若非全才,若非心中自有朗朗乾坤,他如何能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当日泛舟江上即已崭露锋芒,不是棱角毕现的文人傲物,却是胸中自有丘壑了然于胸的气定神闲。这种真正的开阔古来习得者又有几人,无怪乎文人们也只有望其项背慨然而叹的遗憾了。行为艺术自古至今就一直巍然成风,真正的艺术幻化于无形,是灵魂的歌唱和艺术。读雅量篇,最大的启示是自我修缮。生命本身是块璞玉,在时间和经历里用什么样的心态和价值去雕琢才能完成自我升越,用自己的方式自得其乐活得潇洒得意。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以前买过黄色封面的普及版《世说新语》,但是内容不全,这个是齐全的了~
  •     是正版五折入手实惠
  •     六朝的风采,现在依然只能向往
  •     率真倜傥,魏晋风流~~~
  •     语言简古、高贵。
  •     我喜欢世说新语。
  •     中华书局的书,竖版繁体,很喜欢这样的板式,这才是读古书的样子
  •     读忿狷篇,笑死。
  •     嗑药,酗酒,搞基,痛哭,冷眼,毒舌,伤逝。。。天下将倾,无论古今
  •     封皮明明是绿的……
  •     看的时候偷偷喝了几口酒,呵呵
  •     书单书目。
  •     读时很乐,读后亦不记得所乐。书后所附词语简释颇有用。
  •     近来别人都读《论语》,我却读《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书中分三十六类记述了魏晋南北朝时名士清谈时期的社会风貌,特别对竹林七贤的言行事迹摘录记载:「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大不同论语君子小人的两元标准,而是用宽广的纬度记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面相,整个好似特质论。所以,我说,论语如小兽,世说新语如大象,前为窥视,后为大观。 我喜欢世说新语的言简意赅,
  •     簡要
  •     这个本子也是比较有名的,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余氏笺注。
  •     画面清新,内容经典,是一本好书
  •     虽说魏晋风骨,却只见空谈,终是北来蛮夷的新鲜血液引出了大唐盛世
  •     徐先生校箋世说新语是研究世说必备的好书,赞!!
  •     喜欢 雪夜访友
  •     魏晋名士的风流尽在其中,让我们懂得既要看清脚下的路又要学会飞翔。
  •     排字的间距个别有些问题以及校笺略水
  •     不容易哦,下半本有點水貨,不過怪誕玄事就更多了。還是余嘉錫的東西值得期待。不過,魏晉兩朝歷史不熟,應該先看後漢和晉書,再來讀這些東西,可能效果好一點。
  •     仅读过此版,箋疏还未买,里面尚有大量疑问留存未箋
  •     幽默风趣
  •     魏晋,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却又是一个最富于生命热情、最率真可爱的时代,竹林下的诗人们,你们可知我辈何等羡慕你们的人生
  •     当时家里的三个版本之一
  •     给孩子买的,也没怎么看.
  •     世说新语繁体字版有三种版本,上下册两本一套的,三本一套的,四本一套的。这最简洁。
    看古书不看注释是对的。
  •     比较了很多个版本最终选择了这本,也是老师推荐的,好书!
  •     中华书局的书感觉都还不错,这本书是我导师给我推荐的,做研究的可以选择这一本,或者中华书局版的《世说新语笺疏》都是不错的版本,竖排版繁体字,不错!
  •     虽然课越上越无聊,书确实是好书
  •     读得我桑心的了。。。
  •     中华书局的再版书越来越贵,受不鸟!强烈推荐旧本子!~
  •     不講書
  •     看不好的校注版本会被苗老湿耻笑。。。懵懂看完之后一直repeat。。。随时随地拎起来就能读。。。
  •     买了这个主要注视简洁
  •     书是正版的,是古典的繁体竖行,读起来比较吃力,慢慢看吧
  •     这个本子不错,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     校笺略水
  •     好像版本有点给力,竖版的,得下功夫看了...
  •     买来充实自己,还不错,
  •     喜欢魏晋文化,少不了世说新语,这版本的是最好的一种!
  •     好好好好!!!好
  •     世说新语就是八卦周刊啊
  •     很详尽的校对和笺注,纸质、印制均佳。这次是双十一对折,价格比较好,平时买的话就有些贵了。
  •     繁体,竖排。
  •     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     结论:古代中国人比现代中国人 风雅,率真,有趣!
  •     作奇闻轶事观可也,亦不失为一本绝佳史料。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多引之。
  •     最初4 “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     戈多捐赠,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     是说新语,短篇集,读来意味隽永。徐先生治书精当。是部好书,值得研读
  •     平装,上下两册,塑料薄膜的包装还完整,先不折,权作收藏。
  •     当成魏晋八卦新闻来读的玩笑心情。一群传奇男子的文思才能、奇闻异事的报告集。魏晋风骨现如今只能痴痴幻想,不可复制。
  •     百年後此書當入吾墓也
  •     爱到骨子里,刚刚看完上卷。了解了很多东汉、三国、魏晋时期的名人轶事~一定会坚持读完
  •     2014.1.23读完第一册。2014.3.31读完第二册。
  •     一个时代的文学,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反映。我上辈子一定是个魏晋人
  •     果然中文,尤其是文言,还是竖版比较对 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探索的一本书
  •     对于人物的品鉴,魏晋时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而世说新语便是人物品鉴的集大成者。阅读古籍,在于找到一种传统的感觉。所谓读书明志,偶尔翻一翻古籍,常与古人相伴,可能能更好的得到内心的宁静吧。
  •     喜极,对魏晋感兴趣的人都不会错过的一本书。拜读之
  •     看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毕竟是繁体字。
  •     魏晋风流,令人向往,纸间窥视风流轶事
  •     小孩子多学学有好处~
  •     世说是初进大学各位老师就推荐的,读魏晋,赏名士风流,品魏晋风骨化沉香。
  •     中华的书一直很不错
  •     不知为何,一直非常喜欢魏晋时代的那些名人。竹林七贤,琅琊王氏,芝兰玉树的谢家子弟......怎一个精彩了得!
  •     前言看的醉了……都不想看下去了……
  •     如果不太挑,这个版本足够了。当然还有更好的版本……也更贵
  •     世说新语是必须要收藏的经典, 许多典故, 现在看来, 真让人无限向往.
  •     顺便练习繁体字。赞~
  •     文字校理更多,得配合余嘉锡的《笺疏》读。
  •     没来得及看,一系列的其他的书看过还行,这个应该还可以
  •     内容很好,一直是我想找的
  •     我的朋友比你们更洒然,除了学术何必追捧一群短词截语的家伙。 好好生活。 前言 所定性之小说,是鲁迅“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的一类。 还,最好读了庄子再翻此书,不然遇到笑点你只能不懂装懂。
  •     国人必读啊,需要点古文字基础
  •     爆笑志人小说,无敌可爱。
  •     魏晋风流,只能书上看见。
  •     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作过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四十一岁由彭泽令上辞官归隐,直至去世。卒后友人私谧“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少怀济世之志,但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晋与刘宋政权交替之际,政治昏暗、政局动荡、社会关争复杂、民族矛盾激化,他的理想舆现实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他逐渐视仕途如棘途,向往平淡自然的生活。同时,魏晋以来玄学勃兴、玄言诗盛行,玄学的熏染又使他追求心灵的自适、人格的完整。仕舆隐的矛盾困扰了陶渊明十九年,最终他选择了在盛年辞官归隐,再未出仕,表现出固穷守节、正直不阿、淳朴率真的高洁品格。隐居期间,他写有一些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的诗,但更多更好伪是歌咏归隐生活、描绘农村景色的诗篇,也有一些用意境化手法表现老庄思想、玄毕命题的诗,正因如此,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锺嵘《诗品》)。陶渊明的作品继承了汉、魏、正始之传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冲淡,韵致悠然,极善用写意的手法点染出浑朴深远的意境。
  •     小小的故事,大大的哲理,大人小孩都需要看
  •     书的质量很好,还是正体字竖版文字排版,对于喜欢读古籍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适合的。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     世说新语:经典典藏
  •     玄远冷隽,高简瑰奇
  •     选作教材,不错的东东,一册在手,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提神醒脑治抑郁
  •     注释稍显简略。
  •     什么叫名士风流,什么叫放荡不羁,什么叫个性,这就是。
  •     值得一读的好书,不过书是繁体字,竖排,很有古书的味道,适合做研究,不太适合休闲
  •     当年很喜欢,现在对这种语录式的笔记兴趣没那么大了。只鳞片爪很容易对人产生偏颇的印象,也不如正史系统客观。
  •     书很好,送货及时,非常满意拿到心仪已久的书!
  •     补录
  •     读《世说新语》,知魏晋风骨。
  •     印刷或许真的差了些,但也不会真的掉墨得很严重,当当的价格其实很对得起内容,更何况我是半价购买。里面的内容也很翔实,故事很有趣。也如徐震堮先生在序中写的,如果有对汉末魏晋史感兴趣的也可以作为史料来看
  •     张之洞不让小辈读它,怕没学到隽永先学了简慢,我觉得很对。初一语文老师送我的,断断续续就当笑话书读倒还好,如今看到不少研习它的家伙,那语调老衲除了膝盖一软跪一个就啥也不想说了。
  •     老师推荐的,还有余老师注释的,有点不舍的
  •     经典书!
  •     20年前 两三遍 绿皮
  •     《世说》可以定性为中国最早的八卦书籍,魏晋时候的名人轶事让人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竖排繁体,无白话翻译,水平有限,只能看懂八成。
  •     注释简要
  •     了解我国的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