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茶馆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201050355
作者:老舍
页数:406页

章节摘录

  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盼明天干吗呢?是的,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无论怎说吧,过去的一切都不可移动;实在,所以可靠;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  对了,我记得她的眼。她死了好多年了,她的眼还活着,在我的心里。这对眼睛替我看守着爱情。当我忙得忘了许多事,甚至于忘了她,这两只眼会忽然在一朵云中,或一汪水里。或一瓣花上,或一线光中,轻轻的一闪,像归燕的翅儿,只须一闪,我便感到无限的春光。我立刻就回到那梦境中,哪一件小事都凄凉,甜美,如同独自在春月下踏着落花。  这双眼所引起的一点爱火,只是极纯的一个小火苗。像心中的一点晚霞,晚霞的结晶。它可以烧明了流水远山。照明了春花秋叶,给海浪_些金光,可是它恰好的也能在我心中,照明了我的泪珠。  它们只有两个神情:一个是凝视,极短极快,可是千真万确的是凝视。只微微的一看,就看到我的灵魂,.把一切都无声的告诉了给我。凝视,一点也不错,我知道她只须极短极快的一看,看的动作过去了,极快的过去了,可是,她心里看着我呢,不定看多么久呢;我到底得管这叫作凝视,不论它是多么快,多么短。一切的诗文都用不着,这一眼道尽了"爱"所会说的与所会作的。另一个是眼珠横着一移动,由微笑移动到微笑里去,在处女的尊严中笑出一点点被爱逗出的轻佻,由热情中笑出一点点无法抑止的高兴。  我没和她说过一句话,没握过一次手,见面连点头都不点。可是我的一切,她知道;她的一切,我知道。我们用不着看彼此的服装,用不着打听彼此的身世,我们一眼看到一粒珍珠,藏在彼此的心里;这一点点便是我们的一切,那些七零八碎的东西都是配搭,都无须注意。看我一眼,她低着头轻快的走过去,把一点微笑留在她身后的空气中,像太阳落后还留下一些明霞。  我们彼此躲避着,同时彼此愿马上搂抱在一处。我们轻轻的哀叹:忽然遇见了,那么凝视一下,登时欢喜起来,身上像减了分量,每一步都走得轻快有力,像要跳起来的样子。  我们极愿意过一句话,可是我们很怕交谈,说什么呢?哪一个日常的俗字能道出我们的心事呢?让我们不开口,永不开口吧!我们的对视与微笑是永生的,是完全的,其余的一切都是破碎微弱,不值得一作的。  我们分离有许多年了,她还是那么秀美,那么多情。在我的心里。她将永远不老,永远只向我一个人微笑。在我的梦中,我常常看见她,一个甜美的梦是最真实,是纯洁,最完美的。多少多少人生中的小困苦小折磨使我丧气,使我轻看生命。可是,那个微笑与眼神忽然的从哪儿飞来,我想起唯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差可托拟的一点心情与境界,我忘了困苦,我不再丧气,我恢复了青春;无疑的,我在她的洁白的梦中,必定还是个美少年呀。  春在燕的翅上,把春光颤得更明了一些,同样,我的青春在她的眼里,永远使我的血温暖,像土中的一颗子粒,永远想发出一个小小的绿芽。一粒小豆那么小的一点爱情,眼珠一移,日月豆没有了作用,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是一对刚开开的春花。  不要再说什么,不要再说什么!我的烦恼也是香甜的呀,因为她那么看过我!    (载一九三七年六月十日《谈风》第十六期)

前言

  用几十万字来选一种老舍的简明经典读本,是可行的吗?  我个人觉得,文学"经典"的标准至少要符合下面一些条件:它的一以当百,一以当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它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品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如果依照这些尺度来衡量老舍,我们可以越发体会到他所具备的特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诗之外包括歌词、鼓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全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越过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他;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想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老舍最早的两部作品刚刚问世的时候,朱自清先生就引用过当时报纸的广告语:"这部书使我们始而发笑,继而感动,终于悲愤了。"(《(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日)》)开笔写作当得起这类评价的作家,能有几人?这是同代人的现场感受。而老舍逝世至今,他的作品近二十年来大量再版,反复被改编成电影、戏曲、电视剧之多,没有一个作家能赶得上他,成为一个奇迹。我本人80年代曾经在北京交道口的后圆恩寺胡同茅盾故居住过一年多,故居旁有个影剧院,两边的距离近到听见影剧院打开演的铃声,再踱着方步走出故居进场都来得及。因此,我亲眼见到凌子风改编的电影《骆驼祥子》在胡同上演的盛况。一个现代作家的作品,竞可以达到把北京城里的老太太都大群大群动员出来观看的地步,那个持久的力量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你不能不有感于老舍具象的文学世界的独特与丰厚。越是独特、丰厚,它留给我们后人的创造性阅读的空间就越大。他真正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见出其经典性的伟大作家。  老舍擅长表现中国的世态,他基本的文学精神是对北京市民社会不歇的批判。在西方,市民社会是独立于国家的一个领域,是由契约关系联结的社会空间。中国市民社会大约兴起于北宋时期。与西方一致,它是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完整的西方意义的市民社会,因其从未脱离过国家政权的束缚。到了近现代,中国都市演变为京沪两型,内含两种市民社会:一是由西方移植并在移植中发生变异的海派市民社会,一是由古代市民社会演化而来的京派市民社会。两者的文化.虽同样具有世俗性、民间性、物质性,却因处于现代化的不同阶段而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日常生活的外部面貌也有较大的不同。老舍的文学,是表现北京老市民社会衰败的活的标本,它写尽了封闭的\妥协的\灰色市民的形形色色,特别是下层贫苦市民的日常挣扎。那么,批判这样的市民社会的思想意义,就变得相当广大。长篇《骆驼祥子》,中篇《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短篇《上任》等,正是老舍所提供的描写城市贫民与下层市民社会的力作。  《骆驼祥子》历来被看做是老舍的代表作,写城市体力出卖者的惨剧。祥子妄想靠自己挣得车子来过体面生活的卑微理想终于不得实现,几起几落,人也走向毁灭。祥子的毁灭是社会压榨结果,也是穷困市民性格、命运的必然了局。读者可以读出,连虎妞也是祥子毁灭的因素,祥子本人也是毁灭自己的缘由。《我这一辈子》写的是城市下层警察的悲剧。低等警察形象在老舍那里从来只是个贫民,虽然生活里也有狡猾、勒索型的巡警,他往往把他们分给了暗探,像《骆驼祥子》里的孙侦探,《茶馆》里的宋恩子和吴祥子、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茶馆》里也有派差的巡警,都比"大兵"善些。《龙须沟》里派捐的刘巡长上下敷衍,能说会道,但心地正直,懂得穷人受的是什么罪)。小说中自述的"我"就一语说破了其中的道理:"巡警和洋车是大城里头给苦人们安好的两条火车道"。《月牙儿》在老舍小说里是个异数,高小毕业(对旧日的女子已经是不低的学历)的少女"我"百般走投无路,最后沦为暗娼,知识女性仍逃不脱与贫民母亲一样的下场。但主人公毕竟是知识女性。这给小说的叙述带来凄楚优美的诗的情调。《上任》讲述故事的腔调正与《月牙儿》反着,是短促的,快节奏的,有腔无调,符合人物的流氓气息。这个官匪本是一家的喜剧故事。表明老舍对老市民社会角角落落的熟稔程度。"江湖"黑道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复杂层面,而且是盘根错节的下层。由于老舍的出身,他只写他熟悉的下层市民人物。像张恨水《金粉世家》那样的中国北方官僚总理之家,老舍从来没有凭想像去尝试性写过。全方位地进人老舍的沉痛叙事和世态讽刺视野的,只是传统市民社会的新老市民,而又以老市民的形象最成功。《离婚》和《正红旗下》都较长,老派市民写得好,写得深刻。《离婚》的主人公"张大哥"平生只做两件事情:做媒人和反对离婚。他热心凑合了别人婚姻,并将一切死了的婚姻继续凑合下去,说明在老市民社会里,"生命只是妥协、敷衍,和理想完全相反的鬼混"(《离婚》)。《正红旗下》的众多破落旗人已经在贫困线上整日挣扎,却并不自知,躲着债照样有滋有味地养鸟、放风筝、小年放爆竹。将以上这几篇小说综合起来,老舍点到了我们民族根性中最顽劣的一面:因循,保守。蒙昧,知足,萎缩,退婴,中庸,随遇而安,死活要脸,欺软怕硬。怯懦胆小。他点到了我们的痛处。这是鲁迅所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在老舍手中的复活,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开掘与深化。  但老舍并非一味地批判旧市民。在中国社会进行新旧转型的超长历史中。老舍的文化姿态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他告诉中国人.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面前如何自处。这里所选的短篇极品《老字号》、《断魂枪》是关于老舍的必读篇目。老字号的"三合祥"绸缎铺子的经营方式,终于在"天成"的彩牌楼、大减价、洋鼓洋号、蒙混日货面前败下阵来,但你仍会感到它的从容,不二价.大气,并非完全倒下。"还有老镖师沙子龙,宁肯把绝活埋葬.也坚决不传他的"五虎断魂枪",他注定要没落,要被人遗忘.但当他夜深人静关起门来在院子里把那六十四枪一气刺下来,扶着凉滑的枪身连说"不传不传"的时候,你仍会为这个人物的气势所震慑。或许新一代的读者已经不能平心静气地欣赏这两篇作品,甚至有可能误读它们。我要说的是,在新的必将代替旧的这一规律面前,老舍何尝含糊?他不是要为旧的殉葬,他只是不无哀痛地表现了老派市民于新旧交替中,自尊地保持自己人格的那一点精神。老舍所处的时代。北京市民社会已经到处呈现出农业文明全面瓦解的特征。老舍的作品提醒人们,在文明进步中勿忘守住一些根本的东西,以免在向世界开放的时候.因浮躁而失了灵魂。  入选文学史的经典作家,首要记录的,不是泛泛而谈他们饿了哪些事,而是他们究竟说了哪些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作出舌参茏新的贡献。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老舍出现后,他给文坛带来的是感情充沛、嬉笑幽默的文字。他把北京口语大量地引入文学,和其他的三十年代作家一起,开辟了新的白话时代,使得从"五四"前后开始大步发展的现代书面白话文摆脱了初期欧化较重的幼嫩。而他的文字更以新鲜,活泛,雍容,睿智,充满嘲弄的风格著称。据当年聚居北平(北京)的京派作家回忆,在后门慈慧殿三号朱光潜先生的住所经常举行的"读诗会"上。有时也会读读诗歌以外的作品,比如一天"读到老舍先生一篇短短散文时,环转如珠,流畅如水,真有不可形容的妙处"(沈从文:《谈朗诵诗》)。这是我所见过的,对老舍文字可看可诵的最高评价。我们今天不妨用吟诵的方法来读读他的经典之作,比如,概述的文字可读《骆驼祥子》开头关于北平洋车夫派别的那几个段落;人物对话可读《茶馆》第一幕;动作场面可读《断魂枪》里沙子龙徒弟王三胜练刀,王三胜耍枪被孙老者三截棍打败,孙老者为学艺主动在沙子龙院子里打了套查拳共计三段。只要将老舍的作品读出了声,真能体会到他的文学语言的字字珠玑,虎虎生风!关于老舍读本的选法,对于小说,是长、中、短篇均收,这是他写作最早、最多而且成就最大的文体。话剧虽仅收了一部,但老舍以小说家的资格、特性在抗战期间始写剧本,有的是能读不能演的,到写出《茶馆》的当儿,确实达到了巅峰状态。散文则由我从头读过,选出三万字,粗粗分为四栏:《想北平》等五篇写的是地方,济南大明湖也好,可爱的成都也好,实际上都是他的故乡北京的扩大与延伸,他所怀念的地方只有北京和类似北京风情的景致。《宗月大师》等四篇写的是人,每篇写法各异,或纪实。或抒情,或幽默。《无题》是他少有的写情笔墨,可与小说《微神》相比较而阅读,后者是以他的初恋经历为原型的。《小麻雀》等三篇如以当今的流行语称呼,均属"环保"题目,能如此"超前",是因对老舍来说,爱市民小人物与爱自然界小动物、小生物是高度一致的。从这里,我们仿佛能接触到他的心地最软和的那一部分。《小病》等三篇为幽默小品,包含了对生命、社会、中西文化及何为现代文明的种种观点,读后不仅使人开心一笑,且大有余味。以上遴选的各篇,虽然见仁见智,如能照选本这样一一读下来(不是读一遍,而是读几遍),也就能概要地领略老舍的文学经脉了。所采版本,基本上是以《老舍文集》、《老舍全集》为底本,再参照重要旧本包括初版本加以校对,以求准确。  现在我可以来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了:老舍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本集可作为供你选择的老舍经典读本之一。如果你想走近和走进老舍,它便是一扇门和一条路径。  吴福辉  2005年4月写于京城小石居

内容概要

老舍,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 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 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1946年3月5日,老舍与曹禺一同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进行讲学和访问。1946年年底,曹禺按原计划回国,老舍留美继续完成《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和《鼓书艺人》的创作,并且组织了《四世同堂》、《离婚》、《牛天赐传》的翻译。1949年6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在即,应周恩来之召,始于12月回到北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女店员》、《红大院》、《全家福》、《神拳》等。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书籍目录

导言话剧卷  茶馆(三幕话剧)小说卷  正红旗下(未完)  我这一辈子  月牙儿  微神  上任  老字号  断魂枪散文卷  想北平  北京的春天  大明湖之春  一些印象(节选)  可爱的成都  宗月大师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我的母亲  四位先生  小麻雀  母鸡  养花  小病  取钱  讨论

作者简介

《茶馆 》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茶馆》是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咱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话剧全凭台词塑人物,台词到位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

图书封面


 茶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老舍是旗人。一度风光不再的旗人,在世事变迁中颠沛流离。于是那个盛世王朝消失了,消失得就像他们的一个梦。从前读,不懂他语言里的韵味。那时只喜欢情节跌沓起伏的浪漫主义小说,而且往往还是长篇的;喜欢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情诗和早期左翼作家充满斗志慷慨激昂的希望。然后我突然很担心我老了。我开始喜欢看散文——无论是记事的,记景的,怀念旧时小吃的,看见院子前一棵树大发感慨的……所以我突然开始喜欢上有北京味的文字。有幽默,有自嘲,有不甘心,有时看了让人哭笑不得。老舍出身贫寒,而作家习惯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于是上世纪初北京穷苦人家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一一展开。那是一个为了饥饿使母女都变成娼妇的年代,是一个父子都为了下一顿饭奔波的年代,是一个巡警谁都不敢惹遭遇兵变发现民众都是恶魔的年代。王利发最终吊死在了父亲留下的老字号茶馆里,莫非这正是一个逝去的时代最后的抗争?政治教科书上告诉我们,并非时间先后就可以判断事物的新旧。新旧取决于大势,而新事物也不一定强大。总之一句话,被赶走了的就是旧事物,成王了的便是新事物。我们谁也无权判断,得等人家打赢了以后来编历史书,才能告诉你我们的王朝我们的时代有多么的伟大,是手心的花朵地平线上的朝阳灵魂的高歌。直到这回,我才真正读懂了他作为“文学家”或者说是“人民文学家”的魅力。语言在他的笔下生活鲜动而不流于粗俗,生命又一次成为生命而不是在战乱年代惨死的蝼蚁。而你却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命运就是蝼蚁;不由自主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冲刷前行,一不小心便消亡不见。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他是个真正通晓了汉语的魅力和生活的魅力的人。一九七八年,挪威汉学家伊丽沙白·艾笛访华,提到有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来打算颁给老舍。当时的华人作家里译作最多的作家,连瑞典文的版本也有。她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谣传他已经死了,而死人是不能拿这个奖的。于是川端康成拿了诺奖,那个我们中国人至今念念不忘的一个奖。1966年8月,他和其他28人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8月24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杀。他的尸体火化后,不准留下骨灰。我想起李政道曾说,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只关注他在哪里做的研究,许多人的研究都是在国外做的。然而这到底是说明国内没有软件环境,还是没有硬件条件?那一场浩劫刚刚开始,这个“人民艺术家”便选择了投河。他笔下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心酸,而他自己以为即将到来的美好社会却毁了曾经的愿望。他心里有一个小小世界,装着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理想太纯粹,与那个正在萌发躁动的国家的步伐不合。也许这就是旧式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矛盾,徘徊,恐慌,却又心怀希望。他们以为新时代终于到来了,终于不必再在战火纷飞的夹缝中偷生。他们以为自己可以自由地、无拘束地写作了,所以他们愿意歌颂新生活,让往事变成革命的炮灰吧……然而革命却远不止是三大战役打下南京一路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就算了事。正如思想无法被改造,文化也是无法被革命的。它深植于个体和群体的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烧杀抢砸的红卫兵根本无法摆脱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过去的那个社会和现在的时代。过去的时代教会他们温良恭简让,而现在的时代鼓动他们起来造反。有时候我看一些并不主流的记录片和书,所幸其中许多角度都相当客观冷静。那是个陌生的时代,许多事情在今天看来根本无法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对俄国政府有些讨厌——然而它们真实地发生了。一次读完一本书我想,作一个不厚道的比较,德国的纳粹当时也是由青年人的狂热开始,他们的行为可以将人类文明毁灭重新倒退到奴隶时代,所有的人都为最高贵的雅利安人种服务,为他们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利流血。而他们可以毁灭任何他们认为是不适合的东西——文明,人种,良知。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青年人?加起来一定有德国意大利纳粹兵的好几倍。当时的那个口号,赤遍地球,解放全人类——再进一步,就是自高自大导致的暴力和极权。那么我们——他们——与纳粹又有什么两样?扯远了。老舍的儿子舒乙后来写,自杀前的一天他把儿子、女儿找来说:欧洲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际上,对文化和文物的破坏都是极为严重的。我不会把小瓶小罐和字画收起来,它们不是革命的对象;我本人也不是革命的对象。破“四旧”,斗这砸那,是谁给这些孩子这么大的权力?他说: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说到这里,他说了两个在前几次运动中由于不堪污辱而一头扎进什刹海的例子。那是知识分子对文化革命最基本最初始的态度。每个人听到都会这样子想,但又有多少人如冯友兰、郭沫若等转而吹捧文革。我们无权指责他们的态度,那是一场政治风暴,或者说远超越了政治的含义,上升到了普通生活中。文化本是与政治相异的,而政治又是文化的基础之一。文化为具体的社会具体的意识形态服务,于是它们扭曲成了郭沫若晚年恶心的打油诗和吹捧着自以为不需要吃饭就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酸文人们。老舍作了一个最符合传统道德的选择。从太史公的时代人们就明白受辱是要去死的,你不死一定是有别的企图。如今只见指责当年暴行的人,那么施暴者又在哪里?我无法理解,因为我是九零后,代表人物是脑残的杀犸特家族等等。与长者议论,那些在文革晚期出生的人,我说,以后这样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了吧?你知道,思想一旦解放了,倒行逆施就很难了;况且如今的世界你想封闭消息也不太可能。他们说不出原因,只是说,都未必。未必再有一场那样的浩劫,未必再有那样的一群人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见了现实的落差羞愤而死。他的人生远不如他的文字幽默明快,即使苦难中也有那么一丝自我嘲讽的意味。老舍先生有一段类似格言的话,写在抗战刚刚结束时,发表在一篇叫作《痴人》的短文里:“谁知道这点气节有多大的用处呢?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民族的正气,我们宁贫死,病死,或被杀也不能轻易地丢失了它。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胁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我们似乎很愚傻。但是世界上最良最善的事差不多都是傻人干出来的啊!”
  •     老舍先生的巨作《茶馆》可谓家喻户晓,曾经一度被公认为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老舍先生截取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三个横截面,以一个小小的北京茶馆为窗口,通过描绘不同时期中人物不同的言谈举止及命运悲欢,向观众演绎了一段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史。第一幕,作者选取了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为叙述背景,向观众展现了大清国际将灭亡的社会现状以及穷苦老百姓悲惨的境况。清王朝将倾未倾之时,势力集团仍以清朝皇族为主,而此时,外敌入侵、洋人当道,清政府腐败无能,故而那些为洋人跑腿办事的卖国贼也日渐猖狂。松二爷、常四爷,是清朝贵族,因与皇卿国戚沾边故而也有几分资财,日子过得也舒适,常来茶馆坐坐,喝杯茶、聊聊天、溜溜鸟。然而二人性情正直,因此变成了作者笔下忠良的代表人物。吃皇粮的二德子因仗善捕房捉人的一点点权利便猖狂,对常四爷的几句闲话而要大打出手。却又因惧怕吃洋教的的小恶霸马五爷而作揖鞠躬,像条摇尾巴的哈巴狗。马五爷因吃洋教便在众人面前摆架子,居高气傲不可一世。庞太监呢?在皇宫里的了皇帝的宠,聚拦钱财,有钱有势便要买大姑娘做老婆。与这些社会上的上层人物相比,底层贫民的生活便可以说贫困至极,还要受强权之人的欺侮。贫苦无钱的乡妇、康六要卖女儿养家糊口,正直的常四因一句“大清国要完了”而入狱,流氓暗探横行乡里,茶馆老板王利发迫于生计里外周旋、左右逢源。这便是大清国即将落幕时的中国,国之将倾时的北京,黑暗、腐朽不堪。第二幕,作者选取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混战中的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为背景,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状,此时大清国虽然被推翻了,清朝皇帝也被推下宝座,然而人民真的得救了吗?真的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了吗?此时的老百姓没有得到一点好处,原本心心念念鼓舞人心的辛亥革命口号似乎也只是一片浮云,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一丝一毫的益处。就像茶馆伙计李三所说“皇帝没了就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帝。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打个炮,明儿关个城,….”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成果并未因大清的腿反而恩泽百姓,反而在百姓心中种下的还是一颗不安定的种子。贫民照旧是贫民,王利发照旧开着茶馆,而城里的疯乱又闹的鸡犬不宁。原来混得还可以的松二和常四,现在也沦落到当街卖菜、衣食无着的地步,原本卖予太监的康顺子也因大清灭亡、庞太监死而流落街头。城里城外四处是难民,民心不稳,军心也不安定,两个逃兵荒唐的要花钱共买一个老婆享用。一切的一切还是钱与权说了算,两逃兵有钱因而免去了被杀的厄运,刘麻子因无钱无权因而作了替死鬼;巡警逼迫王利发上交八十斤大饼,否则火烧茶馆,而又以贿赂巡警钱财,使得此事逢凶化吉….这些现状是百姓想要的吗?推翻了清政府,可腐败、腐朽的恶势力依旧,只是换了一个称号,国家已久民不聊生,这些就是贫苦百姓真正寻找到的出路吗?作者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对黑暗社会的无限感悟。第三幕,作者选取抗战后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国统区为背景,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一代不如一代让百姓越发失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不仅在原来大清国时期像松二、常四、王利发这些勉强可度日的顺民生活更加艰难了,就连在军阀混战的民国社会中还勉强能撑得下去的人,现在也没有落得个好日子。原来靠说评书为生的邹福远与卫福喜现在也活不下去了,坐在一起感叹世事的“邪不压正,正经东西连根儿烂。”有一手好厨艺的明师傅也变卖了依仗吃饭的工具,改为监狱里的犯人做菜而艰难度日,一心想通过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也折了大本,工厂全被拆的拆,被掳走的掳走,所有的希望与努力都化为了泡影,所有靠以为生的来源都没有了,胆小的松二活活被饿死,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的常四老到头也沦落到靠卖花生过活。茶馆老板王利发做了一辈子顺民,苟活到如今也活不下去了,但三个由旧时代苟活下来的人聚在一起,不是欢乐、不是叙旧,而是老泪纵横,互相唱起了挽歌,这一幕无不让人催泪。原来得势得宠的庞四奶奶随依旧穿金戴银,但日子却不像过去那样舒适,因贫穷而作女招待的丁宝为了挣钱糊口却也只能任由摆布。而当年的小混混之子小刘麻子、小唐铁嘴却仗着国民党官员的地位仗势欺人,赶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强行霸占茶馆,说是对茶馆加以改良,是为国民党利用,成为国民党官员做苟且、享乐之事 私人场所,直面的抨击了国民党的腐败与恶行,是作者对时代黑暗的扼腕叹息。在第三幕中,作者在无尽的黑暗中写到了一盏灯,为贫民带来光明的指路明灯。“要活命,上西山,西山上有八路军”在此突出了八路军一心为民,深得人心的观点,暗藏了时代的转折与未来的希望。在国民党统治的时代,人民依旧未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时代是黑暗的,政权是将倾的,是历史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哀。作者通过描写这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与专政暴力,来展现下层下层人命的疾苦与艰辛。并试图用这三个时代的悲剧告诉观众:大清国救不了中国,军阀统治下的民国政府救不了中国,而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才是人民可靠的依赖。由此昭示了新时代的到来,歌颂了当今社会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局面,用“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三个时代。”老舍先生的《茶馆》不愧被誉为中国戏剧之精品,它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情节简洁却又寓意深刻,不仅为我们记录下了一段宝贵的历史,更是我们从中感悟到了新时代的美好。
  •     不得不说,老舍是哪个时候还能自尊的保有自己尊严的人,就像《五虎断魂枪》里的沙子龙。《养花》让人倒尽胃口,我宁愿将这个写作看作是应景无害的的半真老舍。因而,我完全理解了老舍为什么那么坚决的走向未名湖。王利发终于走向了绳圈,看着一切的一切在自己面前破碎,倒不如自己一起破碎,这也是老舍的选择吧。所以,老舍是大师,正如序言说的,老舍的文字,虎虎生风,他的为人,也正是虎虎生风。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设计和印刷、装帧都非常好的一个版本。
  •     还翻译过一小段列 西西
  •     整个话剧像是在完成一个抢救历史的任务 但是太短了
  •     这本书不仅收录的《茶馆》,还收录了《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等等。不喜欢这种出版形式,容易误导读者啊。《正红旗下》没写完太可惜了!如果老先生能长寿多好!!
  •     现实黑色幽默
  •     看得人惊心动魄
  •     茶馆看哭过我。
  •     高三偷偷读的
  •     我爱这大清国,我怕他亡了
  •     长篇,短篇,话剧,散文都精彩。
  •     我真的不喜歡樸實親民的寫實派。
  •     前阵子看了老舍的话剧<西望长安>,于是意犹未尽地买他的书读很棒的前辈,很棒的作品
  •     不错的一本选集,回北京要收老舍全集。
  •     挺有意思的,老北京
  •     满目的凄凉
  •     书的内容就不用说了,经典。输的质量很好,包装的非常新,感觉跟钢印出来的。十分满意!!支持当当
  •     “这儿的老掌柜怪可怜的。好不好给他作一身制服,叫他看看门,招呼贵宾们上下汽车?”
  •     经典就是无论读多少遍怎么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正红旗下》因政治原因的戛然而止绝对是最大的遗憾。
  •     常四爷的话...历历在目
  •     好的中文
  •     这本书,前段是茶馆的话剧剧本。后段是他的另一部著作。
  •     选编集。除了茶馆应该还有月牙儿、正红旗下等等。买这个版本是因为,便宜吧。
  •     老舍的文。没有鲁迅的尖锐,因为鲁迅总在批判。他有的只是属于人民,最下层的人民。很是让人感触
  •     我对书有洁癖,希望买到的书是全新的。当我收到这本书时,太兴奋了,外面还有塑料皮包着!好新,我喜欢!
  •     《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
  •     各色人,尽显。
  •     大爱,想看话剧……
  •     利發道“新時代啦”
  •     挺好的一本书。纸张、印刷都不错。
  •     越看越爱,以至于想起他是怎样死的自己也默然流泪。想到一句话,出处好像是《素媛》吧,经历过痛苦的人,笑得越灿烂。折射在他的作品里,笔法就运斤成风了,灿烂的不可一世的幽默,乐观种种,对照着生他的年代里记录的兵荒马乱,和他并不幸福的出生和凋亡。川端康成成了那年诺奖的得住,如果老舍在的话,大概大多数诺奖迷会重视一下这位可爱乐观的老人吧。愿您永世安息
  •     经典就是不一样
  •     我记得是我高三的时候读的,那时候没日没夜的看。《月牙儿》是这么多年来让我最难过的几个故事之一。真的是最。
  •     力推老舍··
  •     特别喜欢《我这一辈子》,看过电视剧再看原著还是有感触。老舍笔下的小人物的命运都很悲惨,看完这本合集里的小小说,心情很抑郁;另一方面说明他写入人心了。。。总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悲哀。。。
  •     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此书足见一斑。
  •     看过话剧 然后就想看书了
  •     还有几篇别的小说,也都是经典之作.对于喜欢老舍先生作品的人来说值得收藏.
  •     纸和印刷都很好
  •     这是本我挺喜欢的书,我特别喜欢那句:“喲,常四爷~好久不见~”哈哈。。。特像老鸨拉客。。。貌似当时上课还是袁fei和f俊杰起来念的,f俊杰念的是那个太监的。。。一直忍一直忍,最后终于下课了,然后狂笑不止~
  •     妈妈,谢谢你
  •     同時期的作家,我最喜歡老舍。
  •     老头子代表作
  •     选读了几篇
  •     书的质量很好!就是发现有错别字。但是还是很值得买的!
  •     当年的教学片~
  •     是值得选购的一款好书,嘻嘻!
  •     不知道让我评论什么?是商品还是你们的服务,如果是商品不存在评论,因为各个商品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如是让我评论你们的服务感觉是非常满意的.
  •     我以为茶馆很大一本书,结果只有书的很少一部分,很多都是老舍先生其他的文集,但也有一些价值
  •     2017年2月份。重新看了一下。茶馆这作品,个人认为看了人艺话剧,再看,那才能体现出好。老舍是伟大人民作家。
  •     这次收到的书都是单本独立薄膜封包,品质不错。本书装帧设计古朴、字体大小适中,是该作品中值得收藏的一款。
  •     强大的人物体系。
  •     老舍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了。这书也是在高中看过的。
  •     “人民艺术家”。
  •     就是爱老舍~~~~茶馆,骆驼祥子神马的最有爱了
  •     犹记得月牙湾的故事,苦到极致。
  •     印刷质量不错。封面设计很有特色,偶喜欢。
  •     好看!名著就是不一样!
  •     很好的选本,推荐。
  •     总的来说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我对比了一下,和学校图书馆的一模一样。
  •     久闻大名的茶馆啊,看来我这俗人还是欣赏不了
  •     补全
  •     众生百态
  •     从哥哥家拿来的书,旧旧的感觉,却引发了我对老舍文字的兴趣。
  •     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 看看舆论媒体天天宣传的东西吧! 铺天盖地的花花新闻,都快成了花花联合公司了。 有酸味吗。真特么该踢场足球去。
  •     书的质量好字的大小合适读起来很舒服值得买
  •     没什么可说的,经典的东西当然要看了。
  •     巅峰
  •     《天下第一楼》和它的关系是……
  •     不用废话
  •     最好的剧作,我认为是老舍最好最好的作品。短小强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