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知识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301124468
作者:余虹
页数:422页

章节摘录

阅读余虹的文字,你会觉得他是一个能把两种似乎难以共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怪才。一方面,他r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常常具有超常的理论概括力和思辨力,善于通过几个核心概念把握纷繁复杂的研究对象。这个特点贯穿在他的所有学术论著中,而最典型者莫过于其《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一书,以及在本书内容基础上改写的一些论文,比如《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①、《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②、《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③等等。如其标题所示,这些借助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梳理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的论著所涵盖的对象是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论的演进,而其所借助的三个基本概念就是“革命”、“审美”(代表现代性)和“解构”(代表后现代性)。“革命”和“审美”概括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论主潮,并组成了余虹所谓“双重现代性追求”——革命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而“解构”则是指80年代后期以来所生成的中国论文的后现代性(其两种主导话语样式分别是解构批评和新历史主义)。余虹把如此大跨度的时段纳入这三个基本概念之中,甚至在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中把这一切梳理得井井有条(参见《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高屋建瓴,气势如虹,不能不使人叹服作者宏观驾驭材料的能力以及出色的概括能力和命名能力。尽管作为一篇不到两万字的论文,在概括整个20世纪中国文论这个“庞然大物”时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细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但是我以为余虹的概括总体上是准确的,是目前我看到的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的最精到、最简练的把握。余虹在处理西方思想史和学术史时同样处处体现出这种令人惊叹的宏观驾驭能力。比如《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理解文学的三大路径——兼谈中国文艺学知识建构的“一体化”

内容概要

余虹: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主编,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特聘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文艺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艺术与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评论丛刊》、《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辑刊》、《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现代性反思与余虹学术思想的内在张力文学知识学    引言    中国现代文学概念及其谱系    语言艺术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作者    作品    读者文学理论    “荒诞”辨    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白色的文学与文学性——再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康德的幽灵:他律/自主——西方艺术存在论现代转向的可能与限度    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    理解文学的三大路径——兼谈中国文艺学知识建构的“一体化”冲动    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    文学理论的寄生性与学理性伦理批评    “身体”的大写,什么东西正在到来?——兼谈“身体写作”    理论过剩与现代思想的命运    虚无主义——我们的深渊与命运?    有限德行与无限德行艺术评论    “大风景”:尚扬的艺术世界    艺术的神性维度——论丁方的行·文·画    天地人神的游戏与人的狂欢——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与奥运精神    对抗城市的艺术    视觉之火——朝戈艺术的精神空间    《三峡好人》有那么好吗?    文学的埋伏散文随笔    人生天地间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一个人的百年    “我”与中国编者后记余虹教授著述索引

编辑推荐

《文学知识学(余虹文存)》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文学知识学(余虹文存)》作者余虹在他悼念鲁萌的文章《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都会死去,因此有无数的理由宽慰面对死亡的心灵,但总有一些人的死让你的心无以宽慰,难以承受。”对我,对余虹的许多挚友而言,余虹的死正是这样一种难以承受之痛。在我编辑这个文存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样一种铭心刻骨的痛。
痛难以承受,心却并非无以宽慰,因为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在怀念余虹,在关怀、支持他的文存的编辑和出版。请允许我代表余虹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图书封面


 文学知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   两年多来,先生的文字和谈话时时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打开我的内心,予我以无尽的追思和祈念。《文学知识学》在陶东风教授等先生友人热忱担纲,并马元龙、秦晓伟等同门齐心戮力下编定付梓,是可告慰先生、有示于学界的莫大善举。面对这本厚重的著作,我的阅读开始了多次,却总被难以平伏的心绪牵引到文本之外,这本书是先生的未竟之作,也是我永远不能完成的阅读。此书以“知识学”为名,我们知道,余先生之前的著作多以“思与诗”、“精神”、“归家”等为题,所编刊物如“立场”、“问题”等刊名也透射出强烈的精神指向与思想旨趣,“知识学”的进路似与先生惯有的治学风格有别,但细察之下,《文学知识学》的论述并不采信一种强调“客观”或“价值中立”的研究,与知识社会学(Wissenssoziologie,sociology of knowledge)的方法尤为歧出异路, 其着力之处体现出先生的一贯用心,更在聚讼纷纭的学科难题上有深入的发掘与开示。   从引言部分看,作为针对文艺学学科的教材,余先生提出了课程基本内容与目标,在“一、文学理论与文学知识”中以文学道理(与现象对举)、系统性(与零碎化对举)、论证性(与盲从对举)、历史性(与割裂历史对举)四种要素将文学知识与文学常识区分开来, 显示出清晰的知识学建构意图,并将知识学的对象具体化:“文学理论即有关文学道理的知识”,这已经明确了文学理论的知识属性。我们知道,知识概念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出场便是以争论的形式,苏格拉底反驳并否定了泰阿泰德给知识下的三种定义,却未给出自己的定义, 自是之后知识的认定、效用、类型等成为长期的争论话题。对知识作为人类认知和理解能力的研究,经验主义、观念论(Idealismus,也被称为唯心主义)、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为知识源于理性的推导和论证,如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进入后学时代,各种新见更层出不穷,蔚为壮观。但书中并没有在“何为知识”的问题上进行本体论式的追问,反而引入了“知识何为”的问题,即“二、文学理论的意义和功能”,指出文学理论不仅扮演文学的知识学对象的角色,并且“文学理论是理解和构想文学的思想方式,它提供有关文学的知识。”这里似乎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作为知识对象的文学理论如何能为作为主体的文学提供知识?要理解这一点,返回去看上文曾提及的文学理论作为知识在于其“有关文学道理”,这可以看作对文学知识的某种界定(但并非定义)。接下来有一句说得很重的话:“文学是人的生活方式之一。没有理解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理解文学与自觉地设计文学是人类的天命。” 可以看出,这段话深受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从人的在世生存、人作为能在去理解文学、直到对天命(Geschick)的回应。这是余先生“知识学”的一个独特之处,对生活/生存思路的引入于此发端,而实际上,这条思路或隐或现的贯穿于整部著作。这句话中的“理解”、“设计”与前文的“理解”、“构想”完全形成呼应,甚至可以直接把前文的文学理论代入其中,那么,文学理论与人类的天命就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意义整体。从此处回应作为知识对象,文学理论如何能够提供知识,是由于在余先生对知识学的设定和考量中,并未将对象置于主客体二分的二元模式下,知识对象与知识主体是一种共在(Mitsein)关系,这一点通过《文学知识学》的第三章到第七章(作者、作品、读者、世界、语言)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而其中最为特出的无疑是生存(Existenz)分析的引入。   余先生对海德格尔思想的钟爱可以追溯到《诗与思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一书,之后有多篇论文涉及该领域,《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艺术与归家》等名作的研究路径也都奠基于海德格尔以来的现象学——生存论。在《知识学》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作者创作的被抛状态” 、“阅读的在世性”“、“作品的在世性及其作品世界” ,不用多作摘录,我们即可感受到本书的生存论气息;而在广义现象学的层面上,书稿直接引述了英伽登的作品语言层、尧斯的接受美学、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等学术资源进行知识学体系的建构。这里的体系只是一种方便说法,表明其为由内在一致的逻辑组织而成的知识整体。当写到体系的时候,引出了知识整体来进行解释,但我又发现在所谓“后现代”的学科语境下,整体的说法也颇为可疑,然而余先生建构文学知识学的努力难道仅仅表现为一些闪光点而无法予以整合——犹如散落而不能贯串的珠子?至为可惜的是,《知识学》在第五章“读者”之后戛然而止,第六章“世界”、第六章“语言”、第九章“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等重要内容只能成为永久的期待。但在此书写作之前,余先生所发表的文章对文学理论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已多有讨论,这些收入本书的文章是《知识学》正稿部分的重要补充,或者借用解释学的说法,构成了理解正稿中知识学建构所不可或缺的前视域。     二   部分文章论及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研究,如全球性的文学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文学理论的意识形态解构趋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余先生并未停留在将后学作为分析文学/文化现象的理论工具的层面,而是注意到构成时代语境的后学本身,并对该语境中的学科生存状况进行了敏锐的剖析。余先生指出,二十世纪以来思想领域的理论与经济领域的商品一样,都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而其背后是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市场扩张的强力逻辑。我们知道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带来的社会关系和观念的变化就做出过富有洞见的描绘:“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知识生产呈现出完全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数量增长和更新频率,这得益于韦伯所言的现代知识的专业细分和现代社会的科层化规制;而进入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学科主体和专业边界被消解,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科裂变与知识的越界扩张。在原产地西方,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以《文学理论回顾》为题撰写了美国比较文学学会(ACCL)2004年度报告,罗蒂作为学科史见证者回顾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其肇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高校对后尼采哲学的阅读和接受,现今学科范式已从哲学范式转变为以福柯和文化研究为代表的多学科和跨学科范式,文本解读的视角游动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分析等学科之间,分析的对象从文学文本扩展为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 在不断的越界、变形与再造中,文学理论似乎已日益生长为一个面目模糊地学科,“文学”显然不再是其唯一的、甚至首要的知识学主体——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指称和表述上批评理论(Critcal Theories)也有取代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之势。 学术版图中原本只占据边角位置的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的新型典范,其原创性思想部分舶自欧洲(如哲学),部分来自少数族裔(如后殖民),经过美国知识机构的高效加工、包装和行销而成为世界知识市场的主要产品,从而实现了知识生产、消费的全球分工。   后现代或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知识生产模式的促成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双重焦虑,出版或死亡(Publish or Perish)的学术评价和职位晋升机制是现代体制中的知识人面临的严酷现实,这与创新或死亡(Innovate or Perish)的商品、技术的市场生存逻辑是一致的。这类文学知识的机制被余先生归入理解文学三种途径中的人学途径,进而指出这种膨胀至于过剩现象是理论生产与运用上的过度。上帝/神圣作者死亡之后,绝对者不再成为人的根源和依据,人必须逼迫自身成为绝对者,使人的理性和感性能力的无限扩张具有了合法性,一无敬畏的现代人在无限反思的启蒙神话中开始无节制地释放书写的欲望和能力。 换句话说,现代人要为自己立法,而这恰恰是人本主义给予自身的幻象。余先生指出,出现在中国的理论过剩现象与在中国发生的一切现代现象一样,是以畸异于西方的样式出现的,因为中国知识界只是忙于吞咽进口知识产品却消化不良,最终收获的只是一个变化万千的西洋镜而并未真正将其化为自身的养分。为何中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生产?余先生答以无胆识则无反思、无理论,这涉及到余先生的文学价值观:“文学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人开拓并完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自由是最为根本的价值。” 勇气是自由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使现代理论弊病丛生,中国也“太需要”现代形态的理论及其伴生的独立精神与反思能力。而现状是,实质上处于前现代、前自由状态的中国文论界不能明辨或有意无视西方文论作为历史性知识的差异,而时有在“一体化”冲动中将神学、人学、语言学三大路径混为一谈的囫囵之举。     三   对无反思的批判究其实是对中国现代性的批判,反思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工具和醒目成就是对理性的肯定和张扬,其合法性建立在对中世纪神学统治的反动之上。“作者的超越性能在的凸现主要是一种现代现象” ,余先生引述启蒙赋予人以自由的康德观点,并结合了海德格尔的能在概念,联系到前文对文学自由本质的论说,表达出深受现代性鼓舞的一面。但余先生同时对神性(精神的神圣性)怀有明确的认同感,在这里牵涉到一些人文学科的根本性难题,从而显现出十分强烈的张力。   以文学知识的视野为中心,余先生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说明文学并非一个种类,没有作为种类共性的实然性本质,但作为确立人的生存价值的精神性活动有其应然性本质,“文学本质的确定必须……有生存价值论的根据。” 对于生存价值论余先生并无展开论述,但从生存论和价值论自身逻辑出发,其意义在于解答生存语境中人是其所是的价值问题,而“价值思想的源头在古希腊哲学那里就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已经在一切价值所共有的善/好(Gutsein)的意义上对价值概念进行研究。” 善/好的价值意义在余先生热爱的海德格尔的思想中被生存论化,尤其是在后期思想中往往表现为在诗与艺术中方能充分、纯粹呈现的神圣性(Heiligkeit),而这一点恰是先生悟入极深并深研于斯的所在。在多篇论文、伦理批评、艺术评论、社会批评中均可看到先生的诗思从现代性反思深入到对神圣精神的召唤。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对现代性中神性缺席的典型描述来自马克思:“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韦伯的祛魅(Entzauberung, disenchantment)更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述。但海德格尔以纯哲学的方式进入,将这一问题带入事关存在的终极论域。余先生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的认同具有内在的深度,即精神气质上的吸引与哲思上的同路。如此围绕海德格尔所生发的争议亦是先生所无可回避的。在初见先生时,曾就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贸然请教于先生:海德格尔的纳粹经历是否与其思想有着某种隐在的关联?我至今记得先生长时间的默然,那或许包含着一位以求真为己任的思想者的深切痛楚。先生回答,人非神而皆有缺点和过失;或许真需要一位完全的超越者以为人之标榜与裁定者?——先生未对此下定论。   当语及现代中国学术与社会时,先生的批评在反思与神性的双重维度展开;同时先生对中国传统多有批评性论说,这在学理上造成了相当的困难:我们对于西学而言是一个他者,对于传统也是一个他者,则我们所用以反思的依据何在?就诠释学的角度而言,“传统”(Überlieferung)作为由语言和观念承载的流传之物构成理解的前见结构,脱离传统将使自我理解与理解他者都成为不可能,换言之,如无对传统的深刻认受,则无法真正理解外来思想,更勿论全盘接受西方的反思或神性观。海德格尔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明言:“思想只有通过具有同一渊源和同一使命的思想来改变。” 对于西方人,“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对于中国人何尝不如是。伽达默尔在与哈贝马斯关于传统与权威的论争中说道,传统自身也在持续的变化中,我们以变革和守护的方式与传统发生关联。 余先生或持一种变革的传统观,全球西化的浪潮中,主动现代性或被现代性、作中国人抑或世界人、国族文化的续断存亡……是现代中国学人无法却之也不忍却之的时代命运。我们可以看到西学东扩的汹汹进程与某些学者在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多次转向,斯特劳斯(Leo Strauss)的政治哲学是其时新版本。余先生对此亦有所回应,在细致的思想史梳理后,对斯特劳斯氏借助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克服尼采、海德格尔式虚无主义的努力流露出几许期望。作为以“如古人那样理解古人”为标榜的新起学派,斯特劳斯及其追随者并未得到西方古典语文学和古希腊哲学主流学界的认可,影响力限于其自名自号的“政治哲学”。如果略加分辨,斯特劳斯批评启蒙理性的自大,而图以古典美德弥救之的确有所用心,但我们即使在自然正当的基础上认可善先于权利,如果没有对自由意志(freie Wille)的承认和运用,善在人的身上生长并落实如何成为可能?斯特劳斯学派以俗白教诲——隐微教诲的区分来释读柏拉图对话录,就方法论而言,其微言大义的读法是很可怀疑的,我们找不到什么根据去使这种解读的成果变得可信:既不能借助作为此方法对立面的理性和实证主义,也不能由文献学上给出支持。这个“回归本义”的解读模式并未脱离现代解释学的樊笼,而只是把书写者两分为说白话者和说暗语者,用以替代现代对话理论中的对谈者。余先生并未跟进时下流行的柏拉图的“写作艺术”,而只是表达了对斯特劳斯返回古典理想的同情,不能不说是非常睿智的。   在先生的知识学建构中,对价值问题的投入使文学知识呈现为人的精神自由和审美自由的佐翼,并在艺术评论中化作炽热的生命激情和超越理想,在社会文化评论中了实现了对现实问题的真实介入和公共关怀。先生长期的学术写作和精神求索中,一些缝隙乃至断裂处是更为深刻的所在,如国族传统与普世价值、现代性启蒙与神圣精神、个体生存的永恒孤独与超越信仰,唯大志与大勇之士才有遭遇与直面此等艰险峻拔之精神境遇的可能;这不仅是先生走过的道路,也是当代人、尤其是当代中国学人必然承负的天命。    注释:   1、余先生在《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中对中西文学知识结构作了详尽考察和比较,从中可以窥见其所持的知识学观;进一步的讨论可参看吴兴明教授的《人文学研究的知识学之路》,载吴兴明:《中国古代文论的知识谱系》,巴蜀书社,2001年。   2、余虹:《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3、泰阿泰德提出的三种定义是:感性知觉、真意见、真意见加逻各斯(说明或解释),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7—954页。柏拉图:《泰阿泰德 智术之师》,严群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4、余虹:《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5、余虹:《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6、余虹:《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8、Richard Rorty, “Looking Back at ‘Literary Theory’”,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ed. Haun Sauss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63-64.   9、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三联书店,2007年,第2页。   10、余虹:《理论过剩与现代思想的命运》,载《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7—287页。   11、余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载《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5页。   12、余虹:《文学知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12、余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载《文学知识学》,第223页。   14、Brockhaus Enzyklopädie in 24 Bände, Band.24, F.A.Brodehaus, Mainheim,1993, S.88.   1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0—31页。   16、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熊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17、Hans-Georg Gadamer, “Replik ”, in Hermeneutik und Ideologiekritik, Hg. von Karl-Otto Apel, Frankfurt am Main, 1977, S.307.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老师给我们上课集结成的书,弥足珍贵
  •     没有多余的解释 相见恨晚
  •     真的很好。
  •     对各种文艺知识和理论的介绍非常准确,精炼.
  •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印刷,文字没的说。都显得整洁大气。余虹先生的思想在值得我们纪念的,而我们也该多读他的文字,学习并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共勉……
  •     喜欢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文学知识学部分有新意,但对作品分析的部分可以明显看出是“草稿”的痕迹,没有充分融化
  •     不知不觉事情过去好久了呢...
  •     余虹,于我而言是一次性命攸关的邂逅。这本《文存》所选文章实在很有限,但无一篇不给人以重大思考。《文学知识学》虽是残稿,但已可见余虹文学理想之一斑。其余文章散见于之前各种集子或刊物。
  •     大有裨益。
  •     余老师在此无神的虚无世界里为我们的灵魂重新设立了一个艺术的神性维度。世俗的爱在此信仰的实践中培育起神行之爱的种苗! 老师走好!
  •     余虹,很有见地。
  •     一些很基本的文艺学知识,但又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观点,尤其喜欢里面的‘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一文
  •     之前看过他的《艺术与归家——》,有收获,现在这本也做了近十页的摘录,无他,有干货亮点。
  •     对余虹先生我是非常敬重的,认为他是国内少见的有个人独特思想和趣味的人。我曾读过余虹先生的《革命·审美·解构》,相当好!他对意识形态、对革命、对艺术、对文学、对美学是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判断的。我启发很大!读了好几遍。所以,一看到北京大学出版的《文学知识学》,就毫不犹豫地买了。翻看了几篇,如《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一个的百年》《灵魂的行走——丁方艺术的神性踪迹》,仍然感觉不错!可惜,死早了。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死了!黑丰
  •     本书非常非常好,不想评价太多,希望有心的读者买来一读。
  •     老教授开的书单里居然有这本。-_-//
  •     余虹是我尊敬的学者 致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