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札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印度札记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305061523
作者:(墨)奥克塔维奥·帕斯
页数:240页

章节摘录

在伊斯兰教建筑中,完全没有雕刻而成的,这与印度建筑大异其趣。这些建筑物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们周围环绕着庭院,依规律地重复而变化出来的几何图形所规划而成。五颜六色的广阔空地与沙面信道以棕榈树区隔,在它们之间,大型的长方形水池依照当时的时刻与光线的变化,而映照出静止的建筑物与飘过天际的云朵的不同风貌。光影与时间永不厌倦地游戏,不断翻新,也永远不变。水有神奇的双重功能:反映世界,以及将之粉碎。我们看见,然后又看不见;留下来的只有镜花水月般的短暂影像。这些陵寝毫无恐怖之处:它们让人有天地悠悠之感,也使心灵得到宁静。它们简单与和谐的形状可以满足精神最深沉的需求:对秩序的渴望,对均衡的喜爱。同时它们也激发了我们的幻想。这些亭园楼阁使我们忍不住想要梦想及飞行。它们是魔毯。我永远忘不了有天下午,我无意间漫步至一座小清真寺中。寺里空无一人。墙壁是大理石打造,壁上刻有《古兰经》的经文。上方是平静祥和的蓝天,只有偶尔一群绿鹦鹉飞越,才会打破这股静谧。我待了几个小时,什么都没想。一段极乐至福的时光,当夜幕低垂,蝙蝠成群结队在天空盘旋,才让这股至高无上的幸福告一段落。它们不用开口,便已告诉我该回到现实世界了。蓝色的长方形水池内,一片万里无云的苍穹中显现天地悠悠的景象。几年后,我在阿富汗的赫拉特(Herat)也有相同的体验:不是在清真寺中,而是在一座已颓圮的伊斯兰教寺院尖塔的阳台上。

后记

本书不拟以一张参考书目作结束。那将毫无意义;这不是有系统的研究,而是将我受到印度激发的省思、印象、异议等略加整理综合。那些名胜古迹、音乐、舞蹈,以及最重要的,当地民众,对我的影响远甚于阅读。当然,不可能巨细靡遗地提及我的所见所闻、与我交谈的人们、恒河(Ganges)及拉贾斯坦(Rajasthan)的沙漠、孟加拉及克拉拉的海洋、乌塔卡满德(Oootacamund)以及奥利萨(Orissa)的神殿、加尔各答的一位出租车司机或哥尔塔(GaIta)的苦行僧、钦丹巴兰(Chindambaram)的婆罗门或孟买的袄教百万富翁、科钦的天主教教士、德里的诗人与舞蹈家、经营卡索利小客栈的两位英国老妇人。然而,这几年来陪同及引领玛莉.荷西及我的那些友人,若没能至少提起几位,未免太失礼了。我首先要提到的友人,是作家克里希纳·克里帕兰尼(KrishFla Kripallani)与他的夫人,泰戈尔的孙女。

内容概要

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二十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墨西哥伟大诗人、作家、文学艺术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一生博览群书,常识渊博,天赋超群,才华横溢,在当代拉美和世界文坛享有盛誉。以杰出的文学成就获诺贝尔文学奖、塞万提斯文学将、国家文学奖和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等国内外二十多个重要奖项。

书籍目录

往来于地球两端
孟买
德里
旧地重游
宗教、种姓制度、语言
罗摩与真主安拉
宇宙源始
百家争鸣的语言
国家的规划
筵席与斋戒
印度历史的独特性
甘地:中间与极端
国家主义、政教分离、民主政体
实与空
乐天神与母夜叉
禁欲与长寿
解脱的批判
时间的奇妙装置
再会
后记

编辑推荐

《印度札记》:精典文库

作者简介

奥克塔维奥·帕斯做过六年墨西哥驻印度大使。他在那里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在帕斯迄今最具个人性的这部散文作品中,他把诗意的洞察力与丰富的知识瞄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巨大主题:印度的文化、风景与本质,一个已经回响了数千年的大陆与文化。帕斯以令人叹服的明晰性,唤起了孟买的声与光;呈现了对于印度光彩夺目的历史与多语种社会的一种令人信服的观察与诊断;并探究了印度的艺术、音乐与社会。其结果必定会把读者深深地拽进一个充满了令人惊奇的美与力量的世界。

图书封面


 印度札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书名比较容易混淆概念,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印度见闻,读起来才发现这是一本探讨印度宗教,政治,文化的专业书籍。作者是一位墨西哥籍诗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政治家,读这本书会发觉作者有意无意将印度的文化发展史和墨西哥做比较(印象很深还是饮食那段),又或者大篇幅解析古印度梵文诗集。也许读书就是在书中寻找共通点又或寻求某种未知点。因为有过印度的经历,我也会下意识得去寻找熟悉得字眼,然后七拼八凑得去解读。可无论从哪种角度,我觉得自己的水平实在无法点评个中观点,但是又总想写点什么,算是追忆曾经在印度的日子。都说印度是挑战背包客的极限之地,当年计划在尼泊尔当几个月的义工,却鬼使神差的跑去了印度。一个当时毫无好印象的国家。在签证官亲口对我说无法给我签证的情况下,我愣是声泪俱下得哭诉着,说我特别想去那个可爱得国度(内心是无比鄙视自己说出那么违心的话)。最后在尼泊尔签证到期前一天神奇得拿到了签证,开启了印度之旅,再到后面一系列各种神游。而这段神奇的印度之旅即使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让人惦念回味。我想,不只是我,只要是去过并用心去感受的人。关于信仰:经过蓝毗尼(释迦摩尼出生地),到了varanasi(印度教圣城)附近的鹿野苑(释迦摩尼第一次传道地)不禁感慨佛教在这个曾经的发源地都快消失殆尽了。不知道佛陀是否能料到他所传扬的教义在2500年后的今天,没有在这个让众多僧伽朝圣的国度扎根,却散播到了全世界,成了三大宗教之一,而最初的悟世信条到如今在我大中华却成了某些人求财求富贵的幌子。说说varanasi这座印度教的圣城。去过varanasi的人一定能明白,那种脏乱差简直是极致了,随处没人清理的牛粪,闷热的天气,牛,人,各种交通工具挤在一起,破烂尘土飞扬的道路。。对印度不了解的人,如果把varanasi选做第一站,很容易造成偏见。不知道哪个人曾经在我面前说道,去看看伊斯兰教,干净这都应该是宗教的基本信条,于是也就造成我一路对印度教的各种偏见。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的狭隘。存在即合理。这个被10.5亿人所崇拜的宗教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而即使再有偏见,身处印度,你不得不对他们的信仰肃然起敬,又不得不感慨信仰的魅力。目睹每天在恒河边沐浴的人,以及各种死亡仪式, 不禁会思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魅力让人如此痴迷,又成就了哪一种的精神愉悦呢?我想自己作为一个从未投入任何宗教信仰的人,想来是不会明白了。与varanasi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锡克教的圣城amristar(阿姆利则)。Golden temple(金庙)干净整洁又似共产主义的完美。从车站的免费巴士去金庙,到金庙里免费奶茶,免费餐饮,免费住宿。这个诞生在莫卧儿王朝的宗教迄今为止在印度也有约3000万的信众,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我对这个宗教没有过多深入的了解,但是日出在祈祷声中,跟着信众进庙朝拜,又或者夜晚只是静静在湖水边坐着, 内心都能体会到无比的安宁!我想这一生,这种体会一定要去经历一次,不一定非要在金庙,可以在任何地方,去体会那种内心平和又愉悦!在kashmir克什米尔,这个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人间天堂”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除了其恍若仙境的美景,更多的是这里根本看不出一点印度的影子,这里人的面孔更偏向原始的雅利安人,大多都是古蒙古,波斯,黎巴嫩,土耳其人混血后裔。宗教也以伊斯兰教为主。就像我所认识的很多传统穆斯林,他们善良又热情,在那的几天,很多人都认识我,走在大街上总有人蒙着头巾,喊我名字又或是"hey, chinese"特别有融入感。如果你被邀请去人家家里做客,一定不用惊慌,因为这才是伊斯兰教的本质,不是媒体里给你的印象。而无论是哪种宗教,它们的本质都是教人向善的。借用伊朗诗人hafiz的一首诗:“我与每一座教堂 每一座清真寺 每一座庙宇 每一座神殿相爱    因为我知道在这些地方 人们用不同的名字 称呼那唯一的神。”   关于色彩:印度绝对是个彩色的国度。蓝色之城焦特布尔,粉色之城斋普尔,白色之城焦特普洱等等。夕阳下,色彩显得额外美丽又富有魅力,又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里,足够能满足你对色彩的所有幻想。而走在大街上,常常能见到很多人在庆祝各种不知名的节日(节日真是多)。你总是能看到很多人挥洒着颜料欢呼。有时候,非得拽上我这个“老外”,如果不是看他们是一群男人,我想我一定也加入他们了。快乐很容易感染到每个人,即使一个人走在印度大街上,精神高度紧张的我。关于建筑:在去印度之后,我这么一个对建筑完全无感的人也被震撼到了。最出名的肯定数泰姬陵,莫卧儿王朝国王沙 贾汗为纪念亡妻建造的陵墓,据说当年请的设计师是个伊朗人,最后为了不让他再造出一模一样的建筑,国王砍掉了他的双手(只是道听途说)。但也可见这位痴情国王的专情。无法解读建筑的奇妙,但是当建筑赋予了一种真情实意的爱情,又怎么不打动人呢?就如泰戈尔形容得---“挂在时光脸颊上的一颗泪珠”距离泰姬陵不远,有座红堡,也是沙贾汗被儿子篡权后被关守的地方,隔着亚穆河可以守望着对面的泰姬陵,被囚禁了8年最后郁郁而终。参观过红堡后除了对建筑的惊叹,我也无法再给出更深的理解了。而在印度类似的古堡陵墓真的很多,置身其中总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莫卧儿王朝,又或是孔雀王朝?!加上那超级便宜的门票(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不到80RMB,印度人就4RMB不到)和不多不少的游客,同是文明古国的我们似乎太逊了。。关于交通工具:说到火车,那印度一定成了某种代表。一直没弄明白,网上那张连火车顶都是人的照片是真实的么?还是说是很久以前的?在印度坐过很多次火车,从来都没有碰到过那种情况!其实我曾一度是搞懂过印度火车票差别的,但隔了好久,现在又迷糊了。不过我一般都是短途坐2s(second sitting,无空调硬座),长途就是Sleeper(风扇卧铺)。也坐过AC的(空调),不过我觉得风扇一点也没差,反而更能体会当地生活。印度火车门窗是开放的。火车开动时,不会觉得很热,如果晚上睡觉,风扇还会觉得冷,就必须得有睡袋了。都说印度火车各种奇葩,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种本真的生活方式,大多数时候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欣赏沿途的风景,伸着手畅快呼吸,总有种贴近自然的感觉。我曾经买过当地人那种无座位的车票,买这种票,就是谁先上车谁就能抢到座位,但即使是这种情况,我总能有座位,因为无论走到哪里,热心善良的人总是很多,而作为一个独自旅行的女性,这种优待真是很多。但有时候人特别多了,我就把行李丢一边,一个人坐在门槛上,有时候门槛的位置还特别抢手,但是,大家都对我这个“老外”礼让三分。印度这种火车制度,除了车费很便宜(我从新德里到孟买坐了近28小时,约60元),还有一点我特别喜欢,就是进站不用检票,火车可以直接上,个人感觉除了长途的检票会频繁些,短途的我基本没遇到过。所以,如果在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真得可以不用买票也能上。真是全民大福利!相比之下,国内火车发展得快了,动车替代了铁皮,高铁替代了动车,确实方便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生活一定是快了才是好么?可是为什么,坐着印度的火车,我才觉得那才是生活的本质呢?贫穷中也有很多乐趣啊。说一件在印度火车上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坐在我旁边的老妇人在唠叨一旁的年轻人,随之整个车厢的人都来声讨这个年轻人,我也听不懂他们在争论什么,直到这个年轻人拉下火车的应急开关,整个火车停下来,我才明白过来。估计是这个2货的家就在那附近,他嗖的一下,下车了,留下一整列火车人的莫名其妙。哈哈,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议论什么,看的出来有人在埋怨妇人几个离得近的人怎么没去阻止,哈哈,真是有点哭笑不得。絮絮叨叨,有点乱,因为确实很难用简短的文字去概括这个文明古国。就像有人形容得,游印度半个月可以写上半年。更何况,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遇见的人不同,故事不同,必然感触不同。而印度,确实是一个可爱的国家,让人又爱又恨,是好是坏,需要我们去经历,而且是去用心体会。
  •     最初以为这本书是旅行手记,所以是怀着稍微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初读的;读进去之后才发现,除了美文的外型,书中的筋骨是印度的宗教,文化甚至政治。也许这也赖于作者帕斯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外交官吧。帕斯对印度风貌的描述与思考,这是众多拉美作家的风范。深情饱满,且有理性光辉。在诠释宗教冲突时,他考虑周全,从社会现实到民众理念,用历史河流为今世的镜子,而且十分谦虚,多次在行文间表示,这只是他感性的认知,不是决断。这口吻让人好感度骤升。忘了当初为什么急于想得到这本书,只记得到手的过程很艰辛。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仅搜到这一个版本,书价20,运费25……心一狠就下单了。结果人家只走平邮,一个月后卖家联系我说货丢了,等有货了再补发,但是这额外一趟运费还要我自己掏。最终一番波折后拿到它,有种莫名的珍惜。虽然书是略皱的,封面也不够美观。我也再也不会去孔网买书【跑题】对我这种,对印度的认知多来源于B站鬼畜区的人来说,得来这本书也算幸运。书的开篇便明示的,印度是一个矛盾的文化体。国体、政教,这些都是英国的殖民衍生品。作为从人口、地理现实上被定义的国家,印度似乎在地域和政治的概念范围内自带被歧视光环。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那些被沉淀卓著的元素层层重叠,顽强地流传下来。比如饮食,比如服饰,比如宗教,在混乱里依然有着清晰的脉络。印度的文化之瑰丽华美亦缘于此。帕斯的文字既有见解,又有思考,对于他感兴趣的印度宗教哲学、饮食、服饰、诗歌等方面时,欢愉与激情浸透文字,极富有感染力。正如他说过的,他是用感官在写印度。所以在全书第四部分,对实空、禁欲等抽象元素的解读也是最精彩,最著吸引力的篇章。除了深刻的思考,帕斯的文笔也不可谓不优美。比如这一段:“在伊斯兰教建筑中,完全没有雕刻而成的,这与印度建筑大异其趣。这些建筑物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们周围环绕着庭院,依规律地重复而变化出来的几何图形所规划而成。五颜六色的广阔空地与沙面信道以棕榈树区隔,在它们之间,大型的长方形水池依照当时的时刻与光线的变化,而映照出静止的建筑物与飘过天际的云朵的不同风貌。光影与时间永不厌倦地游戏,不断翻新,也永远不变。水有神奇的双重功能:反映世界,以及将之粉碎。”韵味十足,禅意绵绵。
  •     湿婆神与芭梵悌女神我们敬拜你们不是作为神而是作为尽善尽美的人类形象你们是人类的创造也不是人类服过劳役后的结果……我的妻子和我不奢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恩赐一无所求只求海面的光影酣睡的陆地与海洋上赤足的光影。读到这段的时候特别有画面感,海面,光影,酣睡的陆地,海洋,赤足的光影…印度札记是一本记录印度宗教,种姓制度,历史,战争,政教,神话……的一本书。帕斯用他如诗人般敏锐的目光描述他看到感受到的印度。他在文中提到尼赫鲁曾将印度比喻为一张可以刮除旧字重复书写的羊皮纸,“一层在另一层之下,写下了许多事实、理念、梦想,而都无法盖过底下那一层”。印度的古代是完美的,因为它代表自然界与世间的和谐状态。因此五经才会如此重要:它们是政治知识的根源,以及施政艺术的基础;政治是那套放诸四海皆准的理论的一部分;音乐、诗、舞蹈、仪式,都是政治,因为它们都是韵律;模仿古人是通往知识及仁政之途。道教的一端不相信孔子及其弟子所谓的古典、文明或美德,不过与他们同样把自然当成一个模型:智能是与自然的律动一致,知识不是一种学问,而是心灵的谐调。时间的意义在于过去;古代是太阳,照亮我们的成果,判断我们的行为,指引我们的步伐。在印度或墨西哥这种国家,曾经是殖民地,也受过心灵上的创伤,国家主义有时会侵略性而且是致命的,有时则是可笑的。我曾听说墨西哥记者,甚至一个历史学家,声称在阿兹特克族及其他中美洲文化之间以人当祭品的事其实是杜撰出来的,是西班牙人为了使他们的入侵名正言顺而捏造出来的谣言。在印度,一个教授发现阳具雕塑其实是一种天文符号,而无知的大众受到欧洲人的蒙骗,将他当成阳具的象征。关于印度我最想提的是苦行僧。印度教的苦行僧放弃他的种信,家底,财产,故乡,成为四处托苯的苦行僧。斋戒否定了盛宴,神秘主义的沉默否定了诗人及哲学家的言词。零,否定,在佛教中是“空”。苦行僧不是一个救赎者,他也不想救赎这个世界:他知道这个世界已受到诅咒。这个世界是幻象及苦。它是时间,瞬间的领域。因此如果这个世界已无救了,而且没有人能救他的邻人,则只有隐士能获得解脱。牧牛神说“使人类行动的不是一场荒诞的游戏而是大自然本身,认为自己会在战役中杀人以及被杀的,都是出于无知。不过如果你仍相信你的对手会死,不要因此苦恼,死亡是在所难免”。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一本亦舒写的书。书里面说一个人正要向西面走,刚好遇到死神,死神跟他说你继续往西就会发生意外死了,他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幸运碰到死神,就往东边走,后来发生意外死掉了,他上天堂的时候问死神:“你为什么要骗我?”死神说:“死神的话你也信?我就是想让你死才骗你说要走东面,死神看上谁谁就得死”所以说死亡是逃不开躲不掉,如果上帝看中你,死神想让谁死谁就死,还不如不要考虑这些,勇敢,还不如勇敢去做任何事情,完成内心所求。人们常常因为面临新挑战或者从未尝有过的决定,听闻的毁灭性意外,继而盘算危险系数,多疑的不祥预感而踌躇不决。然后把那些向往的美好一直藏在心里,直到老去,直到 埋掉,直到化为尘埃。然后多年后我走在路上仔细听着风的声音终于明白耳边的风为什么是苍白叹息声因为那是被埋掉的良辰美景美好心愿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介绍印度的文化还可更深入些。
  •     [亚洲] [印度]
  •     有些译名不忍直视。帕斯的观察还是很全面很有意思的。
  •     感觉没有多少知识,可能是我还悟不到。
  •     虽然中间讲述政治的部分过于冗长而重复,但仍然不能掩盖整本书的光芒。自从看了帕斯的《和浪一起生活》之后我就对这位诗人产生了无尽的想象,在图书馆发现他的书之后迅猛抽出。诗人写的散文都非常好读,他们的逻辑感非常强。 帕斯说“这些歧见并未严重影响甘地与泰戈尔彼此的赏识。不过应该谨记,诗人们通常比较能明辨是非——我们对圣人不能如此论断——虽然一般人对诗人的评价刚好相反。一个诗人与一个圣人的对话尤其困难,因为一个诗人在说话前,必须先聆听别人——也就是说,他使用的语言,属于每一个人,也不属于任何人。一个圣人与神或与自己交谈,都是沉默之声。“
  •     作为印度相关专业的学生,我很佩服译者。书中相关内容都翻译得很好,虽然偶有小错,但是整体质量很高。
  •     文化评论,博大精深
  •     涉及景人政文哲诸方面,看得出作者思想的功力。另: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斥对抗和无序的地方,也难免发展出那样绝望的消极哲学。
  •     沉醉于Paz的理性。但印度仍然是一个我想去但却没有勇气去的地方。
  •     文字深邃又细腻
  •     诗人总是比圣人更能明辨是非 嘿
  •     强力推荐。帕斯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文笔很好,思想深刻。从这本书里可以了解到印度的文明和生活习惯,建筑,文学,宗教,政治,历史等等,可以看得出是作者花了很大的心血写成的,在众多描述印度的著作中,这本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书很薄,但是内容丰富,见识深刻,并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东西,作者的很多观点都极有创建性,诗人都是不喜欢搞无聊的长篇大论的,月精炼越好。翻译得也还行。书的质量没有问题,排版很清晰,没有发现错别字,我一口气读了两遍还意犹未尽。
  •     关于印度的书很多,但是好书并不多,这本挺好的。。。
  •     化外之域的人以化外之眼来看境内文明,恐怕是自谦,而作者对这篇土地与之上的文明的渴望、纯真观感、惊奇,已自如皆备了。
  •     2015.4.16 8.现代社会两方面反感:一方面使人类(这个物种的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依照所有哲学和宗教变成大同小异的群众;另一方面使每个人成为隐士,个体之间的不断斗争取代了相亲相爱。如今人们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成为愚蠢娱乐的奴隶,不是用来花钱就是用来享乐,私人领域的扩张与原本预料到的投入艺术、阅读、反观自省大相径庭。
  •     有时候被人称赞了,反而使人深感不悦和恐惧,正因为自认为无法胜任。印度札记告诉你:就像我抛了一个橘子给你一样,你会自然地用双手去接,那至于人们的赞赏,也应该抱着如此的心情去接受,不然你就是把这一个奖项看得过重了。只有当你把它的价值放低,赞美才能入橘子一样,接了也能令人欢喜。有时候谦虚也会是一种虚荣......
  •     种姓 民族 宗教 信仰 诗歌 文化…对我来说还是过于晦涩,果然自己还需要加油。
  •     近几年真是挡不住的对印度充满好奇
  •     太好了!无比想看帕斯的全集!无比想去官能的印度游历
  •     #新德里之行# 带著帕斯的《印度札记》,<乐天神與母夜叉>一文特别有意思!其中引述到的梵文诗:在无情的烈阳下/它替其他生物遮荫,让他他生物吃它的果实。一个好人就像一棵树。
  •     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虽然是几十年前的见闻,与现时稍有出入,但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见解
  •     当人们谈论起印度的历史、文化、政治时,实际上是在谈印度的宗教。
  •     这本书讲了印度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讲了印度的政治体制,下面是一段摘文:
    “我经常听说,在印度这样的一个国家,人口众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当务之急不在施行民主制度,而在于专注经济与民众的需求。..........首先民主并不是现代化及经济与社会发民展的绊脚石;正好相反,它经常是发展的条件之一。........当然民主并不是可治百病及保障社会公义的万灵丹,也不是一种用来加速经济发展的措施,不过它可以确保发展不会以牺牲大多数人为代价;它不是刺激生产的手段,而是为这个可怕的世界引进一点公义的工具。”

    也许作者本身是墨西哥人,也来自古文明发达的地方,对印度的种种如同感同身受,同样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虽然没有那些宗教的矛盾,但对民主的需求是一样的。
  •     不愧是大师的书,信手拈来的细节都那么有内涵。内容有点深
  •     这本书真好看。好多启发。有关印度文明,这样从别人那里偷一点来就好了。的确看到了给予索绪尔启发的“差异”观念。另外讨论时间的一章也好。梵天梦见世界,《环形废墟》的灵感是不是由此而来?无论如何,书中也讨论了墨西哥和印度的渊源,把墨西哥扩大到整个南美洲不算太过吧?
  •     3.5
  •     料多,需重读。可学习考察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角度,比如印度人对时间的理解。
  •     不是旅行见闻,更偏向于印度的政治,宗教,文学。很不错!一本能深入印度人文的书本~
  •     我很喜欢这种简单的包装,书的质量也很不错.
  •     有温度。
  •     书送得很快,也很好,,,正在读,很喜欢~ 只是翻译还弱了一点点~~~
  •     除了美文的外型,书中的筋骨是印度的宗教,文化甚至政治。帕斯对印度风貌的描述与思考,十分具有拉美作家的风范。深情饱满,且有理性光辉。在诠释宗教冲突时,他考虑周全,从社会现实到民众理念,用历史河流为今世的镜子,而且十分谦虚,多次在行文间表示,这只是他感性的认知,不是决断。这口吻让人好感度骤升。除了思想深刻,帕斯的文笔也是韵味十足,禅意绵绵。
  •     文笔优美,内容精炼,对宗教、种性制度的分析尤其精彩。但全书几乎没有谈到经济和科技,国际贸易和互联网抻平的世界版图上,印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帕斯的印度和弗里德曼的印度似乎是两个时空,却又真的是同时存在。
  •     中间有两节讲政治的没看 不过其他的作为了解印度的文化读本真的很赞 现在关于墨西哥也想知道更多了...
  •     对我等追求不高的人来说前半部分大致说了印度文化的基本情况 对印度印象会有一个大轮廓 后半部分主要讲政治和哲学思想 兴趣不大 也就是囫囵过一过了事 有兴趣的人看了应该能建立起一个大致轮廓
  •     我的上司忘了我的存在,我暗地里感谢他们。
  •     复兴的思想!
  •     虽说翻译质量比google翻译靠谱,但是句法实在不通。可以看到作者文笔确实不错,但是句子读起来让人痛苦。据说有人在重新翻译这书,建议还是等等吧。
  •     难读,难懂,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觉得吗?
  •     不错的入门读物,也很羡慕作者的大使生活
  •     没想到作为学者的帕斯也辣么厉害
  •     没有台版翻译的好。
  •     这个翻译得好好啊
  •     虽然没有对印度文化深入探讨,但做为诗人的作家语句优美,值得一读。
  •     再一次 想去印度
  •     帕斯是墨西哥作家、诗人和外交官,一九九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诗坛的声誉非常大,萨缪尔?贝克特和伊丽莎白?毕晓普都曾将他的诗翻译成英文。《印度札记》是在他晚年出版的一部随笔集,收录他对印度历史、现状和文化的个人体验和思考。帕斯在书中谈论了许多题目:印度的历史、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突,种姓制度、甘地、享乐和禁欲两种信仰……帕斯在书中多次谦虚地强调,他对印度的理解不是经由心智,而是经由感官。所以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事。帕斯的文笔非常好,流畅清晰,蔡悯生翻译得也非常好。这是一个伟大诗人眼中的印度,诗人对印度的描述和思考,不但包含深情,也非常有洞见。喜欢拉美文学和对印度感兴趣的人都该看看。
  •     诗人的眼光,难得的平实
  •     书很好,对于了解印度历史很有帮助
  •     说到印度总是不免要谈一下这个国家的宗教制度,大概是因为这个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那么神秘、混乱又包罗万象的国家。作者牛逼,说了好多我听不懂的宗教、政治和文化的事情,政教不分离嘛,跟我们国家完全不一样,坚持我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固然很好,可是口号说得太多未免无趣,还是希望社会能更加开明,允许更多不同的声音。 混乱和统一谁比较好,这个不好说。就像问我自己是想按部就班、简单安稳地过日子,还是放飞自我、痛并快乐着?好啦,不要那么苦大仇深,起码在人生这个问题上我还可以做选择。
  •     龙象之争
  •     我们的相遇时一首诗,对此我并不排斥。
  •     罗贝托《荒野侦探》提到帕斯,由此知道此书(南京大学的这套经典文库选书极好)。奥本人两度出使印度,以诗人的敏感体味印度。此书虽为札记,毫无水分,内容涉及政治、宗教、文学、哲学、历史等方方面面,且多与墨西哥相比较,俨然是奥克塔维奥的学术作品。“这不是回忆录,而是一篇随笔,试图以若干简短的注记来回答超脱个人轶事的问题:一个墨西哥作家,在二十世纪末,如何看待印度繁复庞杂的现实?”“本书不是供行家阅读;它不是知识的产物,而是爱的结晶’”
  •     好像是2015年看完《悉达多》之后看的这本。翻译有很明显的错误,不过还是很感谢译者和出版社介绍这本好书来国内。
  •     一个过于宏大的主题,无法在这本薄书中完全体现
  •     连续读了两遍。是本好书
  •     我喜欢印度文化,印度电影.... 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谈歌舞在印度电影中的运用 可 这本书让我真心的看不下去? 内容很乏味.....
  •     《印度札记》不是一般的旅游笔记,不是单纯介绍旅游景点,它对印度的人文历史政治都有涉及,是一个了解印度的小窗口。
    另外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量都很不错。
    给个好评,值得购买。
  •     一个墨西哥作家、诗人和外交官眼中的印度。他感官中的印度宗教、种姓制度、语言、历史、战争、政教、神话,“是一种容易描述而不容易定义的现实”。
  •     可买,至少了解一下诗人对于印度的宗教和政治的看法。
  •     眼珠掉了好多回
  •     人类无法承受太多真实 。
  •     里面选的印度诗歌很棒啊 旅人 加快步伐 上路吧, 林中全是野兽出没 蛇 象 老虎 野猪 夕阳西下,你那么年轻就独行 我无法让你留宿 因为我是个少女 不是任何人的家
  •     令人向往的神秘印度
  •     喜欢这种用诗人的语言来理解宗教、理解文化
  •     wertyuio
  •     与奈保尔的写印度的作品相比,有点差距。
  •     112♛ 3⭐半吧…主要讲印度历史、宗教、文学等等,跟墨西哥进行不断对比,不是我以为的游历印度的感受…
  •     鄙表示没有发言权。
  •     读的过程中一度忘记作者作为诗人的浪漫存在(直到最后一首诗作献给印度,或许也献给自己奉职印度的那些岁月与缘分) 打开了印度世界的新大门,但也透过折扇门窥探到墨西哥的一角(对这两个无论从地理,源头上都相隔甚远的国度进行对比的角度很有趣) 后半部分涉及宗教问题还要改天再来细读
  •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