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缅湖》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重游缅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32741595
作者:[美] E. B. 怀特
页数:230页

实在不喜欢这个版本

为什么要叫《重游缅湖》??当年我读到的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翻译版本,似乎再也没有出现。。但是没有关系,因为经典需要用心,而不是用笔,去铭记.“夏天啊夏天,生命的印痕难以磨灭.....Forever,and ever,Summer without end.”

我喜欢面对一个如此伤痕累累的世界还能保持欢喜的人

需要坦白的是,我早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爱上它了。也许是因为太过雅致的封面,也许是因为怀特的名字,也许单纯就是因为想象中缅湖上美好的夏天。我一直不知道评论者称颂的“文体家”是个什么玩意儿,但我知道怀特从来不会让我失望。《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它们都有让人重生的力量。不过我不是个喜欢读随笔的人,因为一些,或者说绝大多数自称为随笔散文作家的人都在沽名钓誉。怀特的文字很不一样。我不敢说他的写作百分之百的真诚,他也会聪明的选择更容易引起共鸣的语句,但他的文章就是能够阻止我一目十行的欲望。他的幽默总泛着淡淡的忧伤,他的细节铺展开就是对一波又一波逝去时光的怀念。我确信怀特的随笔不会受到百分之百的拥戴,但具体到我,只能百分之百的喜欢。我喜欢面对一个如此伤痕累累的世界还能保持欢喜的人。

完全是偶遇

半年前,有一次在图书馆闲逛,在那座被我浏览了无数遍的图书馆,我已经很少有目的性地来找书。在美国文学书架旁,看到了E•B•怀特的《人各有异》(One Man's Meat),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封面是一副图,灰黑色的主调色,图里的人应该就是作者,一间简陋的木屋里,一个纸篓、一张桌子和板凳,还有正在埋头打字的E.B.怀特,窗外是缅因州农场的湖面。这幅封面平和、宁静,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加上富有个性的标题,还有一1985年《纽约时报》给作者写的讣告:如同宪法第一修正案一样,E•B•怀特的原则与风范长存。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让我对这本偶遇的书顿时有了难以言说的好感。借回来之后,碍于当时论文开题繁忙不堪,我并没有闲暇去细读这本书,只是草草翻了一遍,后来同学看到这本书,也拿去看了一遍,不想他也为E•B•怀特倾倒,现在已经买了不少他的作品。确实应该赞美一下上海译文在推介外国文学方面独树一帜,以前只认人民文学,最近几年才发现上海译文的独特魅力。真正发现自己喜欢怀特的随笔,还是最近借了他的《重游缅湖》(Once More to the Lake)之后。贾辉丰的译笔很棒,虽然有人批评说译句很短,打散了怀特原文千回百转的神韵,不过我倒认为中英文之间语法上固有的差异,导致类似的翻译缺陷是不可避免的,重点还在于译者能否把原文的美感用中文表达出来,并且不失去原文的灵魂,从这方面来说,贾辉丰的译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文附印了英文原文,这是出版者的奇思妙想,我的英文水准一般,如果直接读原文,恐怕读不出什么,不过读完译文之后再读原文,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两天断断续续地读了大半,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读完,就急着要写这篇文章。读书至此,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篇著名的《重游缅湖》,而是,《一个美国男孩的下午》、《别了,我的至爱!》、《铁路》,还有《圣尼古拉斯协会》。之所以没有选那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因为我完全被怀特的细腻所感染。静下心来读怀特的文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的人,他能体察常人所忽略的地方,那些不经意的事情被他的笔头写得熠熠生辉。他会在年老之后为了十几岁时一次失败的约会惴惴不安,也会因为年轻时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学爱好者心怀感恩。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怀特对福特汽车有着特别的感情,自己也是一个精通汽车门道的作家;他为自己钟爱的铁路旅行写一篇长达十几页的长文,怀念日趋凋零的美国铁路;他也喜欢航海,《非凡岁月》简直就是一片怀特的奇幻之旅。有人说怀特是梭罗的继承者,我倒不这么认为。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有相似之处,细究之后可以发现,怀特的文章可读性更强,这一方面跟他的杂志写作有关,一篇文章长则十几页,短则两三页。长,却不显得冗杂;短,也不单调。他博爱、细腻、有趣,有时候也会引人深思,梭罗和怀特,一个是“出世”的,一个是“入世”的。很少有一本能够让人沉下心来细读,E•B•怀特就是其中之一。下一步应该是买齐他的全部随笔集和书信集。《重游缅湖》(Once More to the Lake),E.B.怀特 著,贾辉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定价:22元。

以小说的笔调来写散文,会如何?

以小说的笔调来写散文,会如何?中国诗人们最擅长以小说的笔调来写诗歌,于是出现了伊沙、下半身、垃圾派等三流口水小说风格的诗人,也出现了某些学院派叙事写作的诗人。以前是诗歌引领小说,后来是小说引领诗歌。以小说的笔调来写散文,或以散文的笔调来写小说,却较常见。许多小说的文风都是散文,但小说风格的散文并不如散文风格的小说多。E·B·怀特的《重游缅湖》一书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非凡岁月》一书,此长文写的是他于一九二三年乘巴福德轮去阿拉斯加的旧事,从头等舱的客人沦落到夜班侍者,到最底层的为烧锅炉的工人准备用餐的侍者。此文写得从容而紧凑,扣人心弦,如读一篇悬念小说。依我看来,用小说的笔调写散文,一、给散文带来故事性,让读者忘记散文容易具有的浅层感;二、给散文带来动感,改变了散文的静态;三、笔调的奇诡可改变散文的平淡;四、可以加长散文的篇幅。缺点呢?一、流失散文的智慧性;二、失去散文的质朴平淡;三、容易让散文变得冗长拖沓;四、让散文过奇。但《非凡岁月》显然是成功的,在小说的笔调下,那经历获得了艺术性与思考性。相比之下,《重游缅湖》过于平淡。怀特是有自然情怀的,我买此书也就是冲着他的自然情怀,但毕竟他是《纽约客》的撰稿人与编辑,自然要有一些都市口味,不像自然文学中的那些大师们那样不惹风尘。他的自然情怀,也就是巧克力中掺的抹茶,是满席佳肴中的一道蔬菜。E·B·怀特,《夏洛的网》、《文体要素》的作者。

建议所有信仰不明或有迷茫情节的人读一下《非凡岁月》

每个人在他人生的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我其实建议所有信仰不明或有迷茫情节的人读一下《非凡岁月》。当然,读了不代表能找到生活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不一样,但年轻人的迷茫与无依似乎可以共通,那段迷茫的生活飘泊无踪的岁月被E B WHITE描述得非常充满诗意。对于失去“攀附”一事,他至少在描述上非常潇洒从容,“既然没的可以攀附,我不妨攀附在轮船上”,这是他上路的原因。

让时间决定一本书的好坏

时间放在25岁,这不是一本很有吸引力的书。我想多说人是被介绍文字给吸引的,特别是对《纽约客》死心踏地的fans。如果《纽约客》以white这种类型的文章为主打,我相信它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要休刊了。如果对平淡/静逸的生活心存向往,那么我觉得《瓦尔登湖》是无法超越的,如果想从本书中发现一些人生的终极道理,那么你要非常非常认真才能有所收获了,而当你25岁,生活在城市中,那种共鸣的收获将是稀少的。当我52岁,这本书或许会带来不同的乐趣!

非凡岁月

“……每个人在他人生的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以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以屏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在书店翻看到这一段,让我精神一阵兴奋,遂决定买下E.B.怀特的这本《重游缅湖》(ONE MORE TO THE LAKE)。E.B.怀特,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之称,“《纽约客》文风”的奠定人。但相对他的文字而言,这一切头衔又算什么呢?我们不是见过了太多头顶光环的作家下笔寥寥嘛!更重要的是,《精灵鼠小弟》和《夏洛的网》都出自他的手。没什么可留恋与屏仗,只有梦想和好身体。然而愈发的与社会接轨,我愈发觉得自己世俗,理想单一,曾经光辉的梦想和激情在某个午后已经跌落,就再也没有寻回。遇到怀特的那个晚上,还拥有一付身板的我,期望自己在这人生的发轫阶段,还可以过一段非凡的岁月!振臂一呼,做个勇士!

泼冷水--请问啥叫”ageless”

上海译文版的这两本怀特的双语书算得好书。翻译如何,读者各有看法。我只是说说个人看法 ----- 这翻译能不能再用心点?《重游缅湖》的封底有句话“He was ageless",竟然译成”他的人长生不老“。我真是无语了,悲愤啊。说这话的时候,White 已经仙逝了吧。一句如此幼稚的译文搁在封底,实在是太贻笑大方。哪怕译成”他的人格魅力永存“也比”长生不老“确切些吧。真希望这并非出自贾辉丰的译笔。之前看有帖子说上海译文的书总有各种纰漏,我半信半疑。豆瓣上那么多的编辑,我相信总有上译的吧,能不能少务虚多务实,认真做好翻译和校对的工作?说实话,若不是看到中英双语,若不是为了省钱,我这次真不会买上译的书。以后估计不会买了。

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刚刚买了这本书,如果大家看过《夏洛的网》和《精灵鼠小弟》,你能感受到爱与快乐,那么强烈推荐大家读怀特的随笔。总觉得一名作家的随笔比起小说更能见得真性情,没有那么多的隐喻。这是我对上海译文07年第一本期待的书,终于可以买到,欢喜。只是译文社把原作分成《重游缅湖》与《这就是纽约》,所以不想错过任何一本,就一齐买了。等看完再分享感受吧。

一本绅士写的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奠定了《纽约客》文风”的E. B. White的随笔集(分为两册:《这就是纽约》、《重游缅湖》) 。俺利用这次春节假期,读了一些。虽没有读得完全,只是翻阅了其中几篇,但还是能很深的体会到“大师之所以大师,《纽约客》之所以《纽约客》”。从随笔中领略这位大师的文笔,从传记中更多的了解大师。我的个人感受是:这是个绅士,这里展现的是一个绅士的生活——为人处世低调而优雅,生活节奏舒缓而从容;不愤世嫉俗,但也不放过讽刺和幽默的机会;有自己所坚持的、独立的主张,并以悲天悯人的内心来包容这个世界……这也正是我想要的,以及想要成为的。http://luoymcity.blogbus.com/logs/4619958.html

这就是怀特

这就是怀特孙仲旭对于美国作家E.B.怀特(1899—1985),国内读者已经不算陌生,然而他的著作中最先译介到大陆的,却是3 本童话(《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夏洛的网》),这几本书让怀特的名字在读书圈几乎无人不晓,然而他极享盛名的随笔作品,此前却只有零星的篇什被翻译过来,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2007年新年伊始,终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怀特的《这就是纽约》和《重游缅湖》,算是弥补了这个缺憾。“我喜爱这世界”《这就是纽约》和《重游缅湖》之原书,即为怀特本人编定的《E.B.怀特随笔》。这个自选集出版于1977年,集中了怀特随笔的精华,翻阅之下,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其中既有怀特献给纽约的颂歌《这就是纽约》,又有关于成长和人生的佳构《非凡岁月》、《重游缅湖》,还有像《一个美国男孩的下午》这样对童年的深情追忆,就是几篇没那么出名的,静下心来阅读一遍,也能让读者的心灵受到清风般的抚慰,并且有所启迪。这些文章在一起,全面反映了怀特的价值观、世界观。他在58岁时写道:“我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怀特在生活和写作中正是践行了这一信条。他追求的是简单生活,却仍对万物都保持好奇和敏感,怀了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一头自家所养猪的死,一次飓风的来袭,门前的浣熊,鸡蛋壳的颜色,陪伴自己多年的狗,行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福特T型车等等,都可以成为怀特随笔的主题。在读这些篇章时,我常常想到英国作家奥威尔说过的:“只要我活着,就会继续追求文字上的风格,继续热爱大自然,继续乐于欣赏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以及星星点点的无用信息。”这段话放在怀特身上也完全合适,奥威尔自己也是随笔名家,写过关于蟾蜍、男孩周刊、低俗明信片之类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两位作家身上不无相通之处。怀特的这些作品,又可以用他的一句话来做注释:“我在书中要说的一切就是,我喜爱这世界。各位如果深入些浏览,或许能发现这一点。”通过这些文章,怀特和我们分享的,正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之情,并要我们去尽情欣赏和保护这个世界。梭罗精神的传人怀特漫长的写作生涯跟扎根都市的《纽约客》杂志密切相关,但他更向往的是远离尘嚣,跟大自然更接近一些,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1937年开始,他就交替居住在纽约和农村,并在1957年把家搬到了纽约北边很远的缅因州,经营农场和撰文并重,以怀特的性格,也许前者更令他自豪。从怀特的生活规迹和《E.B.怀特随笔》中的一些文章来看,似乎有理由把怀特归入“隐逸派”,实则不然,从收入自选集的一些文章看来,怀特绝对是个强烈关注现实并不时发表意见的作家,正是这一点更令人钦佩。例如,在温情回忆童年的《一个美国男孩的下午》中,他在篇末顺手对麦卡锡主义刺了一笔;在像是篇游记的《佛罗里达珊瑚岛》中,对美国南方的种族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心目中人人享有的自由与正义,不过是为他本人和他的朋友所设”),此文写于1941年,早在轰轰烈烈的美国民权运动开始前十几年;在《床上伙伴》中回忆以前养的一条狗时,又自然转而讨论起美国的宗教自由问题,深入浅出地普及了一番民主教育(“如果美国只有五六位非信徒,他们的福祉将是对我们民主的考验,他们的安宁将成为民主的见证”),他也会对环境污染、世界和平、核问题等等发表看法(《煤烟沉降量和放射性坠尘》,《统一》)。再举个例子,就是1976年,已经封笔的怀特读到《老爷》杂志刊登了著名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写的游记文章,但杂志上又注明作者的行程由一家复印机公司赞助。怀特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商业做法会破坏新闻自由,著文批评,从而引发了一场笔战,并以怀特胜利而结束。可以这么说,在公共问题上,他不曾放弃自己的发言权。在同时代人哈尔·黑格眼里,怀特“终其一生,不断仗义执言,维护个人良知、新闻自由、少数人权利的世界大同。正如布鲁斯·阿伦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云:‘他似乎感到恪守低调不足成事,必须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要想理解这一面的怀特,小说家、幽默作家彼得·德弗里斯的话可以作个参考:“梭罗是他的神,或诸神之一。”《E.B.怀特随笔》里收入的《夜之细声》便是怀特献给梭罗及《瓦尔登湖》的礼赞。美国历史上的梭罗是个既是个生活能力极强的隐世者,又坚持原则,是民主思想的传播者,在怀特身上,体现的是梭罗有所持、知行合一的知识分子精神。 怀特的意义在《E.B.怀特随笔》的前言里,怀特谦逊地写道:“随笔作者是些自我放纵的人,天真地以为,他想的一切,围绕他发生的一切,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一向清楚,我天生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满纸都是写自己,显然是过于看重自己的生活,忽略了其他人。”然而读者及专家不会这么看,怀特在世时就获得许多荣誉,包括1971年获得国家文学奖章,1973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50名永久院士之一,1978年获得普利策特别文艺奖。怀特辞世后,《纽约时报》的讣闻称他为“美国最宝贵的文学资源之一”。怀特的名字也与著名的高雅杂志《纽约客》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在杂志初创时期即加入,他和詹姆斯·瑟伯、S.J.佩雷尔曼等人一起奠定了杂志的风格,单是怀特,就总共为《纽约客》贡献了1800篇文章,故怀特被称为“《纽约客》的同名词”。模仿《纽约客》风格的杂志多矣,而勿宁说,它们企图模仿的是怀特。读怀特随笔,感觉文字清丽可喜,叙事自然直接,伤感时一语动人心,幽默时不露声色,讽刺时绵里藏针。怀特的这些随笔读来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其实是他为文千锤百炼的结果。怀特对记者说过:“我主要想做的,就是写得尽可能明晰。因为我对读者怀有极高的敬意,要是他不嫌费事看我写的东西——我读东西读得慢,我想多数人都是——那我至少可以写得尽可能容易让他发现我想说什么,想阐明什么。我会改动很多遍,以使含义明晰。”是对读者的尊重、对文字的爱惜才造就了怀特的风格。品味也是怀特散文耐读的关键因素,《纽约时报》称他为“一个坚守品味的人”,怀特自己说的是:“我从来不觉得有意识努力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有坏处……我是个自我主义者,倾向于把自身置于我所写的几乎全部作品中,这通常需要好的品味……我支持在写作中要有好的品味,不管这在现在有多么不流行。”说起来,随笔好写也不好写,品味如何,往往决定的是文字高下,怀特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为人或为文上都是。十几年前,美国文学专家董鼎山先生就呼吁过“中国喜爱浓艳妍丽的散文的作家不妨学学他(怀特)的清新文风”,对照我们如今的视野所见,可以说这个呼吁仍未过时。也许怀特随笔这次译介后流行之日,就是我们能读到更多优秀原创随笔之时。读译文,还是读原文?读怀特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去读原文。但对于译者而言,怀特至美的文字却是个不小的挑战,笔者4年多前读过《E.B.怀特随笔》后斗胆译过几篇,对此深有体会。国内以前对怀特随笔之所以只有零星的介绍,应该与“难译”有莫大关系。因此这次我在阅读怀特时,特别也留意了译笔方面。在通读了贾辉丰先生的译文之后,我觉得对那些一时未有条件欣赏怀特随笔原文的读者,读贾先生的译文也可领略怀特随笔的风采。贾先生对怀特式长句的处理颇见技巧,用词上也较为雅驯,显示了译者的深厚素养,读起来跟我读怀特的感觉是一致的。当然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贾先生把原文长句拆得过碎,失去了原文百转千回、意蕴悠长之妙,而认为“这不是怀特”,另外我也觉得有些儿化音用得与文气稍有不合,这些都是在可以讨论之列,但总体而言,我感觉贾先生的译文还是合格的,值得向读者推荐。而我今天能在冬日阳光下读到怀特随笔的中文译本,重温几年前初读怀特随笔时的欣喜,这正像怀特说他自己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时一样,“我发现这是快事一桩”。

感受久违的宁静——读E·B·怀特 《重游缅湖》

今天并不是我第一次读E·B·怀特 的《重游缅湖》(E·B·怀特《重游缅湖》一书里的一篇同名散文,下同)。过去在广播里听过主持人的全文朗诵,还记得那时的配乐是电影《大河之恋》的音乐,与文章契合的很好——讲得都是父子情。那一次的感受只有两个字形容——“很美”。然而,今天的读后感却是复杂的,有一种突然从快节奏的生活中脱离的感觉,确切地说是找回了久违的宁静,一种陶渊明所谓的“心远地自偏”的感觉。这种感觉来得有些莫名,也许正因为这种莫名,让人不自觉地回味良久。说到《重游缅湖》,确实是一篇适合夏天尤其是苦夏来阅读的散文。并没有什么起伏的情节,文章里上个世纪中期8月的天气一点没有使人感到酷热,反到有一种清爽的气息。散文里围绕着一位父亲带着儿子重返他父亲当年常带他来的湖区——缅因的一处湖泊(简称缅湖)。作者写道:“我摸摸鱼饵盒子里覆盖鱼虫的潮湿苔藓,看见蜻蜓贴了水面翻飞,落在钓竿梢头。蜻蜓的飞临,让我确信,一切都不曾改变,岁月不过是幻影,时光并没有流逝。我们将船泊在湖面,开始垂钓,微细的涟漪轻抚船帮,还像旧日一样,船还是那样的船,同一种绿颜色,船肋在同一处破裂,船底还是活水中同样的一些残留物——死鱼蛉、缕缕水藻、锈迹斑斑的废旧鱼钩、昨日捕获遗下的血痕。我们默默盯牢钓竿的梢头,蜻蜓来而复去。我将竿梢缓缓沉入水里,老大不忍地赶走蜻蜓,它们疾飞出两英尺,悬停在空中,又疾飞回两英尺,落回竿梢的更远端。这只蜻蜓与另一只蜻蜓——那只成为记忆一部分的蜻蜓,二者的飘摇之间,不见岁月的跌宕。我望望儿子,他正默默地看那蜻蜓,是我的手握了他的钓竿,我的眼在观看。我一阵眩晕,不知自己是守在哪一根钓竿旁。我们钓到两条鲈鱼,猛地拽起,像对待鲭鱼,没用抄网,按部就班地把它们拖入船舱,在后脑壳上一记敲昏。我们在午饭前返回来游泳时,湖水一如我们离去时的模样,码头的水深标记如旧,只多了点微风乍起的感觉。这片海一样的水面,似乎给人施了魔法,你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地离开几个小时,回来后,发现它依然幽深沉静,那么恒定,值得信赖。浅滩处,黑黢黢的、给水浸泡的长枝短条,或平滑,或腐朽,一簇簇在波纹累累的沙子上摆荡,湖蚌爬过的痕迹清晰可辨。一群米诺鱼游过,每条小鱼都投下自己细细的影子,阳光下截然分明,数目就平白扩大了一倍。其他一些度假者也沿湖岸来游泳,其中一位带了肥皂,湖水变得稀薄,空明,没了现实感。多少年来,始终有这么一位带肥皂的人,执着地守在这里。岁月了无痕迹。”特别喜欢这一段,每一遍读都有不同的感受。最早关注的是父亲的角色(也就是“我”),体会着“我”从父亲那儿传承了那种默默的对儿子的关爱。之后,关注的是“时间”,“蜻蜓的飞临,让我确信,一切都不曾改变,岁月不过是幻影,时光并没有流逝。”让人觉着E·B·怀特写的“时间”有点人文意义,决不是霍金《时间简史》那个“时间”,呵呵。在后来,我想我感受到了“我”——一个中年人内心童心的复苏。也许,日常生活里,人们能常看到鹤发童颜的老人,但我相信很少有人看到中年人脸上洋溢着儿童的表情吧。而《重游缅湖》中的“我”也许就在那种“不知自己是守在哪一根钓竿旁”的眩晕之际,中年的“我”就与童年的“我”霎那重合。我边看着这可爱的文字,就边猜想着“我”脸上可爱的表情呢。《重游缅湖》的结尾似乎突然转变了色彩,貌似豹尾地来了句“我的腹股沟突然生出死亡的寒意”。现在还没想通这个结尾的


 重游缅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