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命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动物的生命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30208311
作者:[南非] 库切
页数:160页

章节摘录

书摘他与诺玛相识并结婚,是他们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诺玛获得哲学博士的学位,其专长是研究精神哲学。跟他一起搬到阿波尔顿之后,她一直没找到教书的职位。这是她感到辛酸的起因,也造成他们夫妻间的冲突。    诺玛和他母亲从一开始就合不来。可能他母亲铁了心不对跟他结婚的任何女人表示好感。至于诺玛,从来都直言不讳地在他面前说他母亲写的书得到的评价过高了,她母亲有关动物、动物的意识以及人与动物的道德关系的观点不够成熟,太感情用事。她现在正在为一份哲学杂志写一篇关于灵长目动物学习语言的实验的评述性文章。假如文章的某条注解里对他母亲嘲弄几句,他是不会感到惊奇的。    他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观点。小时候他养过一阵仓鼠;此外他和动物就没再亲近过。他们的大儿子想要一只小狗,但他和诺玛都表示反对。小狗本身没什么,他们是不愿看到狗长大了,就会有成年狗的性需要,那就麻烦了。    他认为母亲有权利坚持她的信念。假如她想要将自己的余生用来为抵制对动物的残忍行为作宣传,她完全有权利这样做。幸好过不了几天,她就要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他也可以回过头来做自己的工作了。    到达沃尔瑟姆的头一个早晨,他母亲起得很晚。他去学校上课,午饭的时候回到家里,开车带着她在城里逛了逛。讲演安排在下午较晚的时候。讲演之后,校长出面举行正式的宴请。他和诺玛都在受邀请之列。    P16-17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讨论动物维权,不用论文形式而用小说方式,库切大概别有深意。因为论文的语言多半是理性的语言,抽象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正是人类用来剥夺动物权利的语言。    ——赵白生

内容概要

库切,当代著名小说家。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为荷兰裔移民后代。先后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1980)、《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97)、《耻》(1999)、《青春》(2002)等。他的小说曾荣获包括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将(2003)在内的多种文学将项。

书籍目录

引言动物的生命  哲学家与动物  诗人与动物解读《动物的生命》  玛乔里·加伯  彼得·辛格  温迪·唐尼格尔  芭芭拉·斯马茨译后记

编辑推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历史就是不同文明交融的过程。“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小巧的篇幅容纳了文明的博大,精致的文字表达出了智慧的深沉。本书为丛书之一,是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作品。它以小说和讲座的形式讨论了尊重动物尊严与权利的问题。本书内容涉及人类学、动物学、哲学和宗教学,不同的知识背景共同营造了一个异常广阔的文学与学术交相辉映的天地。  “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丛书所选作品来自各国大家,都是人文学科中的精华,不少是作家的代表之作,而且可诵易读。它们题材各异,体裁不限,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伦理无所不包,随笔、散文、游记、自传、小说、论著应有尽有。一册小书,凝聚人类智慧,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我们和世界沟通心扉。本书为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历史就是不同文明交融的过程。“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小巧的篇幅容纳了文明的博大,精致的文字表达出了智慧的深沉。本书为丛书之一,是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作品。它以小说和讲座的形式讨论了尊重动物尊严与权利的问题。本书内容涉及人类学、动物学、哲学和宗教学,不同的知识背景共同营造了一个异常广阔的文学与学术交相辉映的天地。

  “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丛书所选作品来自各国大家,都是人文学科中的精华,不少是作家的代表之作,而且可诵易读。它们题材各异,体裁不限,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伦理无所不包,随笔、散文、游记、自传、小说、论著应有尽有。一册小书,凝聚人类智慧,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我们和世界沟通心扉。本书为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动物的生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约翰•库切受邀参加普林斯顿大学1997-98年度的特纳系列讲座(Tanner Lectures),特纳讲座向来旨在探讨与人类价值相关的学术与科学问题。而库切还是操起他的本行和一向令人捉摸不定的文风,将严谨的学术演讲转变为一篇极具张力和戏剧性的小说《动物的生命》:伊丽莎白•科斯特洛,一位广有盛名的小说家应邀到阿波尔顿学院进行演讲,她选择了她所喜欢谈论的,同时也是危险的话题——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小说嵌套了库切的两次讲座,“哲学家与动物”以及“诗人与动物”。而《动物的生命》作为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丛书》之一,另外收录了加伯、辛格、唐尼格尔和斯马兹四位学科背景极为不同的学者从文学、伦理学、宗教学以及生物学等方面对库切的演讲所做出的回应。就演讲者的身分而言,科斯特洛面临的情境与库切极其相似,一样是小说家的身份,一样受邀去一个严肃的学术场合进行与自身专业并不相关的主题的演讲。显然,库切并不能等同于科斯特洛,科斯特洛对动物的激进立场或许能够代表库切,或许不能。科斯特洛始终与她的反对者们激烈对峙,她坚持指控人类对动物所犯下的罪行,而其他人则拒绝承认,也不愿理会。反对者的行伍中既有同行,也有亲人。小说始终存在着紧张的气氛,而库切的狡黠也由此生出。虽然库切的立场让人难以捉摸,但我们可以试图对科斯特洛的立场加以区分。科斯特洛对于她的人类同胞最直接的指控在于,他们拒绝与动物进行心灵、情感、或仅仅是知觉上的沟通,也拒不承认人类与动物有何共同之处。他们把动物划分作完全外在于自我,并低于自己的等级,借此以行使一种正当的权力(且并无负罪感和同情心地)——对动物豪取强夺,就好像纳粹对待其集中营中的犹太人那样。这种心灵的隔绝和同情心的丧失,在科斯特洛看来是毫无借口可寻的——人们自行切断了这种与其他物种内心沟通的可能,甚至是极为严苛的——同情与沟通不仅是道德伦理上要求的如此简单,且不是宗教性的。科斯特洛一直纠缠于理性的问题上,理性一直被看作是造成同情心与认同感丧失的最主要的元凶。当我们再一次认真地对待科斯特洛所提出的“大屠杀”的类比:她将人类对待动物的圈养以及虐杀与第三帝国与犹太人的方式合作一处。这似乎并不能被单纯地视作为一种过程、手段及其后果的类比,如彼得•辛格以及其他一些动物伦理学家,素食主义者,动物实验反对者所反复提及的:动物恶劣的生存环境,生来便要被掠夺生命的下场,在死前受尽折磨被肆意蹂躏的命运等等。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与人类对待动物的行为上更有一种发生学意义上的相似之处——理性的滥用及其后果。理性始终是我们赖以确定世界中心的方式,只要上帝还是理性之神,我们便要为这种精神疲于奔命。然而理性支配下的合理制度的信念在20世纪已经遭到了可悲的驳斥: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犹太人被大规模残杀,极权政治,每一场噩梦都带着现代性所标榜的理性气质。“大屠杀”可悲之处正在与它不是一群无组织无预谋无理性的狂徒的偶然性所为,相反是极端的理性主义的必然推动。然而,却是同样的理由(而我们却无从察觉)让我们相信,通过理性我们可以认识(或构建)世界的法则,而缺乏理性的动物,不能够理解或者认识宇宙,它们只是参与了宇宙的过程,却始终不能是存在的一部分,它们注定“低人一等”。然而,谁就能肯定在这场理性大战中的输家一定仅限于动物呢?女性、犹太人、黑人、奴隶、弱势群体在各自的历史阶段经历着各自的物化历史。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这些如今看来似乎已是过时的陈词滥调,却也曾与物种主义一样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信条予以信奉,不容置疑。人类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理性之前是没有价值的,女性在没有拿起理论武器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她们的声音无法被传达,科斯特洛在拒绝用理性的哲学的方式为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上找到合适的出路的时候,她是无法被倾听的。科斯特洛早在第一场演讲的开场部分便已经表明她拒绝使用理性的哲学家们的语言,哲学家们正用理性来剥夺或赋予动物权力。正是笛卡尔把“思维”提到无可替代的高度,而“无思”的动物只是机械的系统,虽然这种观点在现代科学面前已经得到了反驳,然而事实看起来并没有多大改变。确实,如果有谁说因为离开母牛的小牛无法理解“存在”与“失去”,“自我”与“他者”,因此,严格来说,它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失去”,我想并不仅是科斯特洛,许多仍然认同情感(哪怕是部分认同)的人都会感到荒唐和心酸。然而,至今仍有大部分人从理性与思维的角度,认为动物的生与死只是自然链条中的程序性的一环,死亡之于动物终究只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一如文中哲学教授托马斯•奥赫恩,“对于动物来说,……死亡只是保持身体机能运行的系统瘫痪,没有更多的意义。”书中所收录的彼得•辛格的回应在此显得相当有趣,他称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演讲贯穿着有关人类与动物的一种更加激进的平等主义学说,我都觉得有些过份了”,作为哲学家的辛格不能够取消理性的地位,他也不能够赞同从一种将整个生态圈格局重新划分的角度来为动物作辩护。他相信是人的理性与思考增加了他们生命的重量,因此人的生命要比动物更有价值,虽然剥夺有价值的东西是一种罪过,但是罪本身确实可以被分程度衡量的。从这一点而言,辛格正是站到了与科斯特洛对立的阵营中去了。而理性主义的另一后果——理性至上导致的人类中心主义看似是让科斯特洛尤为头痛的事情:她自己无法放弃也无法劝别人放弃自身所处的世界中心的位置,却又要留给动物相应的平台——这缺乏实践的土壤。她并不知道如何抗拒这个已经模式化了的世界,大规模肉食加工业,约定俗成的动物实验;现代人已经完全习惯仰赖动物的生命而生,连科斯特洛自己也不得不背着皮包或穿着皮鞋。她对于如何取消自身的立场,对于如何让人类从“生灵之主”的地位安逸且自得地悄然退场,可谓毫无办法。她能够做到的只是建议质疑者们“倾听你心灵的声音”。科斯特洛的恼怒与失望并不完全出自她的人类伙伴的冥顽不灵、固执己见,很大程度上她也在恼怒自己对所需要做或所能做的事情避而不谈。于此,我们已经完全可以理解科斯特洛为什么会成为演讲会上的孤家寡人,事实上她不仅要求人类同伴善意的对待动物,且要平等的对待动物。她深层生态主义的态度是把动物当成与人一样的主体予以尊重。她替她的人类同胞们重新选择了生物序列,人和动物在大的生态观上是平等的。对于动物的善意并非出自于对人类自身伦理的完善的可能,而是出于情感互通的需要。阿奎那所认定的只有虐待动物的人开始虐待人类,否则如何对待动物都无关紧要;或如康德认为的那样之所以对动物善,是因为对动物善的人也会对人善,而这些对于科斯特洛而言不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可以说是有所偏差,相去甚远的。因此,人类在动物问题上为什么会“无所用心”?他们为什么拒绝真切的体会动物的生存、情感和死亡?只要人类还以高于动物的姿态进行“善意的施舍”,仰仗于道德的丰满与自觉,我们便不能防止与动物的沟通存在断裂的危险。科斯特洛拒绝在单纯的道德选择上对动物在限定且适当的范围内予以的尊重,正如她的素食主义观点并不能等同于宗教意义上的清规戒律——一旦超越了理性、道德或宗教所承认的范围,对动物生命的关注又将变成一纸空谈。无怪乎科斯特洛有这一层隐忧,这并不缺乏现实的证据,动物保护者们总是在倡导大家关注那些具有神性的、优美的、濒危灭绝的珍贵物种,或是博人同情和爱恋的的家养宠物,却拒绝给其他更广大渺小毫无特色甚至丑陋的动物以些许关注。于是,科斯特洛宁可求诸于原始的神秘的生命体验,寄希望于共同的情感穿透理性的雾障。然而科斯特洛的失望几乎是注定的,且不说对理性自我中心的反思,即便只是道德感上的对动物的尊重也难以做到。道德感在现代社会中也在被逐渐地抹煞。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说道:“道德和实用相分离,是我们的文明进程取得的最蔚为大观的成就和最令人胆寒的罪行的基础。”实用和道德已经在相当的高度上并驾齐驱,而实用迟早或早已占据了更高的阵地。对待动物方式的道德性考量,在实用主义面前听起来也已经显得荒诞而奢侈,更不要说原始而神秘的情感共通,那是早就只存在于不切实际的乌托邦里的东西了。或许至此,我们可以窥见库切苦心孤诣地制造这一场有关动物的学术骚乱的一些端倪了。动物权利的呼声似乎可以归类到一种声势更为浩大的浪潮中去,对现代性的失望和现代秩序重塑的渴求。理性在世界中心位置的霸占,已然影响到了人类进步的可能,对真实的体认在理性的清规戒律中悄然止步。正如在现代主义绘画技巧中将中心视点抹去,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人类似乎也逐渐开始抹去理性的绝对中心,种种边缘化的权利视角由此一一粉墨登场。动物权利与女性主义、种族斗争一样是一种重新建构世界布局的尝试。如此说来,或许库切借科斯特洛之口,真正反对的是人类的傲慢和理性的不可一世,而社会价值的重塑或许可以成为这次演讲下的副产品。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的创办主任艾米•古特曼,事实上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关键不是如何对待动物,而是“有助于对人类能够对如何和应该如何与动物交往的问题,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顺着这条思路走下去,我们得到的或许会是,人类如何和应该如何重新认识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对自身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 [南非]库切著:《动物的生命》,朱子仪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0元。
  •     书中体现了这样一种思考,其中既包含了对于激进的动物权利主义运动批判性反思,又包含着对于人类中心论的深深质疑。如果动物可以被视为于人类平等的主体性存在,那植物(甚至细菌、微生物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没有什么能够妨碍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为另一个生命着想”,同动物一样,它们也是有生命的,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乐趣,有报道甚至说给植物听音乐能促进其生长。但主体性的泛化将带来认识上的相对主义,这是人类根本无法承受的。如果说在这里限制主体性的标准是动物类似于人类的感受或者意识能力,那么还能够毫无顾忌地说这种界定标准已经彻底摆脱“人类中心论”的羁绊吗?
  •     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这本《动物的生命》,属于《人类价值研究中心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的主要构成只是两份讲稿:《哲学家与动物》、《诗人与动物》,主人公则是虚构的演讲者澳大利亚籍小说家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库切2003年又推出了一部以这位老年女性为主角的著作:《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其中便收录了《动物的生命》。《八堂课》是库切的又一实验文本, 一部众声喧哗的思辨录。库切借伊丽莎白之口传达自己在文学、道德、爱欲等问题上的观点,同时为她设立种种可能遭遇的批驳和困境——让她为他鼓吹和受罪。这就是库切,总在不断地尝试新鲜的叙事模式和小说技法,而这次,他选择了演讲和论辩。《动物的生命》因宣扬了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生态智慧,而被引为生态文学的读本,其质疑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述想必令多数读者耳目一新。但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它如何作为小说被建构。库切的方法包括:为伊丽莎白打造回忆的列车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情绪和性格;设置伊丽莎白和家人(尤其是和哲学学者儿媳特诺)的紧张关系,引导读者关注演讲稿之外的家庭矛盾这一叙事层面;设计转换的场景和精妙的、充满张力对话、争论(甚至直接点明就是论战),赋予小说复调性质。结果就是: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份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思想录来读,也可以当作一个因为宣扬超前思想而不为家人与社会所理解的孤独英雄的故事来读。相信在《八堂课》中,我还能发现库切更多的招数。20/6/2008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没看懂= =
  •     有深度的啪啪打脸,打自己的脸,也打别人的脸。最后一位动物学家的解说最有说服力,将每一个生命体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非将全世界纳入人本主义。
  •     死脑筋,然而也是值得敬佩的
  •     这是库切的长篇《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的前面两章。单独出来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样的伊丽莎白让人同情却又讨厌。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肉食者。
  •     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罪行:虐待动物。只是上升的层面有点高,文学价值不亚于关注动物生命的程度。没有什么能够妨碍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为另一个生命着想。
  •     此书质量尚可,希望书店发书时好好检查下书,好几本书一起来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擦伤,损坏,真让读者不舒服!特别是大家小书洋经典系列的3本书脊都坏了。只有做好细节,书的销量和企业的口碑才能更好!
  •     最后一篇文章很有启发。
  •     库切知道直接阐述观点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塑造了一个陷入四面楚歌仍奋战不休的堂吉诃德式科斯特洛。我支持科斯特洛。至少,如能做到同情关怀动物,对同类也就坏不到哪里去了。人类的残忍,再矫枉过正也不能算矫枉过正。
  •     我觉得库切讲的不是动物权利.而是讲的是人.
  •     2006年 郑州纬二路花园路交叉口路北三联书店去过几次看过部分
  •     非常认同
  •     严格意义上,这本其实算不上小说。库切只是搭了个叙事的框架,用主角的一次动物保护主题演讲及辩论,阐述了自己“人与动物平等主义”的理念。哲学内涵比较丰富。小册子一本,下半部分对这部作品的各种知名人士的解读貌似比小说本身更有意思。
  •     好难。。读。。。
  •     XX送的,看完了,其实没有很费心去看懂。有时间再看。
  •     没有什么能够妨碍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为另个生命着想。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     库切的两篇讲稿本身已包含了足够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它很容易被简单化地加以理解),就连其形式本身也是微妙的。而正文后的四篇源自不同角度和学术背景的解读文章也相当不错,特别喜欢的是彼得·辛格和芭芭拉·斯马茨的那两篇(有意就此做扩展阅读)。总体而言,如译者所说,诡异的库切依然诡异……
  •     给跪了
  •     对于Coetzee的不同解读一直存在,也一直诡异,包括这篇小册子。我也尝试写下我的阐释吧。<动物的生命>讲的是动物的权利,出发点自然是从人类的角度,不管是克斯特罗还是后面的四位学者。这当然是一个问题,而我想到的问题2是:无论何种观点,却也只是理论上的美好愿望。就算真的就动物的、人的权利达成一致,库切就满意了吗?现实是即是在人类自身价值的问题上尽管已达成了共识,人类之间的斗争与倾轧却从未停息,也没有任何较为乐观的期望。克斯特罗只显出一脸的困惑,即苍老、疲惫又困惑--我更倾向于阐释为此主题。 最后还是用科斯
  •     “大家小书”这个系列我很喜欢。但发展到“洋经典”这部分时,觉得不如以前的好了……有点失望
  •     语言是多余的
  •     在其他小说中出现过的片段
  •     动物权利;又是一个争议的问题。
  •     好晦涩。。。。静下心看还好。。。
  •     库切很聪明地隐藏了自己的立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就是教你别吃肉。
  •     翻了几页,我看不下去。是不是还没到读这本书的时候呢?我不知道
  •     简短的小说,着眼于素食者面对肉食者受到的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质问、疑惑和排斥反感。结尾那里她说“但是我看到诺玛和孩子们眼里满满的善意”写得很有感触
  •     这是把理性与食肉的混淆。人类食肉是因为觉得动物没有理性没有意识吗?这也是把道德与食肉的混淆,食肉与道德有什么关系吗?如果勉强要说,那就是和同情心有点关系。
  •     2010.05.04
  •     这个世界并不是二分的,所谓的二元对立始终是认识主体的自作多情。
  •     本年度目前为止最佳。库切试图用书中偏执的小说家之口来为动物维权。小说家的演讲在我看来全是漏洞,体验派结论,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意义。但是有趣的是小说家从演讲的一开始就质疑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认为理性思考是一个非常强制而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她的质疑是对的,那么我对她的不认同就全都站不住脚。 所以我说我誓死捍卫她说话的权利。在我找不到推翻她的立足点的前提下,我无法质疑她。这就很微妙了。提高一个层次来说,阅读真快乐,可以和大家在意念上进行沟通。现实中的傻瓜太多,不与傻瓜论短长。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     原来是八堂课之二啊。简而言之,哪哪都有矛盾冲突。
  •     J.M.库切 是我最喜欢的当代小说家之一!推荐他的所有书~
  •     同样不需要理由,呐喊
  •     终还是去找来读了。
  •     质疑理性与道德
  •     “我对自己说,放宽心吧,你是小题大做了。生活就是这样。所有其他的人都对生活屈服了,为何你就不能呢?为什么你就不能呢?”
  •     补记
  •     *难以置信的受启发~人和动物的哲学,人和人的哲学*
  •     遗憾的是,依然有很多作家的作品一本没有读过:格林,普鲁斯特,赫拉巴尔,品钦,萨拉马戈(貌似叫这个)
  •     作业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