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诗歌词曲 >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214064479
作者:[德] 赫塔·米勒
页数:155页

章节摘录

  1.  在 小 沙滩 这里 又一次  聚集了 那些 文雅 的成员 那位  主席 那位 有外遇者 和  他 所谓的 姨妈 那位 鼻子长 又  睡不好觉的 那位  胆小如兔的 出租车司机 那位  前无古人地 试穿皮大衣的 那位  戴白手套 吹笛子的 那位  好好休息过的 风湿病医生 那位  动物园代表 还有 稍晚来的  两个 士兵 他们每个 星期一  都休假 当他们  在吃饭的时候 点人数时 少了 一个  那条 买小了的裤子 搁在  那里 在长条椅上 它的 主人 是  一位 专修走廊的木匠 有可能  他 溺水死了。    2.  其中 一个 邻居 在 床上 死了 两次 在1月份  的同一天 甚至 是在 这一年 和 下一  年 另一个 拿着 他的 象棋盘 坐在  房子 前 把长穗帽 和 时间 都  大把 地扯了出去 胡乱地 大笑 好让 天气  变 好 我 再次 觉得 没什么 大不了 但肯定 没有  你们 关心 少 而我自己 是 这么 年轻 我只是 拉起  窗帘 然后 穿过 窗子 走路 去 葬礼  听着伴奏音乐 我 不由得 哭了 一位 领唱  让 我的 鼻子 滴下的水 湿了 鞋子 一直到  他 觉得 受不了 这时 他 把 一首 葬礼歌  从 他的 笔记本上 撕下 给 我 用作 手帕  还 说 如果它 干了 我 还要 再 拿回来的  听 明白了 吗    3.  母亲 变成了 一株 荨麻  父亲 变成了 一棵 杨树  这没有发生 却有人 在  吃晚饭 的时候 对我 说  所有的 爱 对我们来说 有一天 都会 变成 牛蒡草  当我 知道 他 变成了 什么  而 我 又怎么 把自己 包装起来  但是 我 宁愿 是 泡沫  挂在 单簧管 的唇口  是 小偷们 晦暗不明 的钱  或者是 狗们 瘦弱的 吠声  向着 一件 夹克衫 的 骷髅花纹    4.  在 中午时分 来了 这位 顾客 他有  沉沉的 木光脑袋 松松地 坐在 前面  小板凳 上 并 对 克棱克先生 说 他  得 给他 剪发 他会 按 整价  付钱 然后 去 参加 一个 婚礼  坐车去  克棱克 先生 说 那我们 就这么 说定了  开始 在 那个 男人 身后 用 十只 弯曲的  手指 在 虚空中 游走 并 用  嘴 像 某个 工具那样 发出嗡嗡声    5.  这 白蜡树 我 认识 它  有 白天边沿 和 溜动钱包 钱包  有 两个 轮子 还 认识  在圆形 目光里 那  依旧不变正方形 如果 没有人  看 那 我们 就 一头  扑地 交换 皮肤    6.  如果 有人 问 那 我 就有 一个 世界观  在身上 而且 在家 还有 两个 在 我体内  睡着 那些苍蝇 我 也 能够 得到 乡愁  这个 内心垃圾 这个 白色 跳动 像是  茉莉花 我 这次 不会 乘船 去那里 因为  在 郊游轮船上 我 上一次 坐在  一个 迟来的 海军副官 身边 我们 自然地 聊了  起来 他 问 我 我 是不是 赞成  和平 是的 我 说 但是 不论如何 不是  赞成 所有的 他眨了眨眼 他 笑 得轻声  比 半心半意 要 多 几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  ——赫塔·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赫塔·米勒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内容概要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
赫塔·米勒曾多次获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你带手绢了吗?”——赫塔·米勒200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发髻里住着的女士

编辑推荐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作品集首次登陆中国;十部作品,震撼上市!翻译阵容超级豪华,齐集全国著名的德语文学翻译家。这是一场庄严的阅读仪式,还是一次华丽的黑色冒险?米勒的语言具有无可匹敌的质感、奇幻以及穿透力,带你领略文字的“诗性与残酷美”。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是赫塔·米勒的诗集,包括《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发髻里住着的女士》,诗人的灵感来自于残酷的现实。    ○ 赫塔·米勒最早是在1991年的一次诗歌讲座中,向公众展示了她的部分图文诗。1993年,她创作了类似于小装置的作品《那看守拿走了他的梳子》,在一个暗红色匣子里放入了94张图文诗明信片。随后以书本形式在2000年出版了诗集《发髻里住着的女士》,在2005年出版了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 从图文诗的拼贴方式来看,赫塔·米勒远不是历史上的首创。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一群年轻艺术家和诗人在苏黎世,以颠覆一切审美规范乃至取消一切意义的先锋姿态,叫嚣出了“达达”这个震动整个现代文艺界的口号。他们的诗歌和绘画创作有许多就是直接用现成的印刷字体和媒体图像拼贴而成的。

作者简介

这本书包括《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和《发髻里住着的女士》两部诗集。作者的灵感来自于残酷的现实。她以令人惊讶的思想和力量,没有任何掩饰和遮挡,直接地表达自己对现实负责而凌厉的看法。现实——思想——批判,一个女人用她强悍的声音,获得了人们的注意和注视。

图书封面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读赫塔•米勒的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诗歌具有那种即兴的神秘情感表现。我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马尼亚女作家赫塔•米勒的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中得到了这样的印证。因为从翻开本书的那一刻开始,这些精灵古怪的思想和飘移不定的文字所组成的盛筵中,隐喻就已经彻底掌控了我。这是她缤纷的作品中惟一一部诗集,也是出于一种对诗人无可比拟的热爱,对诗歌无可遮蔽的敬畏,这样一个用诗性语言写小说的米勒的诗人身份让我不敢对这些文字对这些文字的尊严有丝毫的懈怠。我知道诗人需要一个自由的世界,就像她明知深陷却依然不愿自拔,这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我也知道,诗歌在脱离了它的母体之后,就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体,因而对于阅读者来讲,它需要我们的二次创作,而做为一个肯于放下喧嚣的畅销小说而长久地捧读一本断行文字的阅读者,仅仅期望能够通过一次阅读,而获得一个或更多诗意的光芒和认知体系闪耀无限璀璨徽茫的光耀,显然这也是不理智的。我想着在我心里昂扬的玫瑰 想着无用的灵魂像一个筛孔但是拥有者询问着:谁会得势站上风我说:拯救你的面皮他咆哮着:面皮不过是块污迹糟蹋的绢布没有心智没有头脑……我无法对这种俗常中依然葆有的高贵气息熟视无睹,就像我无法拒绝在那些惶惑粗糙的时刻,当一颗心自由地呼吸着那些高贵的语言与乌托邦精神时,一个人的存在也将成为真正的存在。它们的生命有鲜花的特质,更有对这个世界的不认同与抗拒。米勒完全用超现实的画面表现和天马行空的象征手法展现诗歌与它散发着谜香的氤氲。无穷无尽的语词在断行中舞蹈,无穷无尽的想象在视觉中渐次突兀,那么这个时候诗人复杂的内心与矛盾的世界二者间的对立已经昭然若揭。正如法国诗人尚•考克多诠释的那样“他们在创造诗的时候,使用了一种语言,既不是活也不是死(那种语言),很少人讲,也很少人懂——这包裹我们的躯壳不理解我们/在我们身体里面的就是里面/这些躯壳各自在里面/组成了不朽的躯壳”。米勒在她的《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中这样写道:“当 那根火柴 玻璃般地燃烧一个人 给自己 拿了 百分之五”“那 白天 穿上杏子烤饼那 深夜 只穿了黑色羽毛当 那一小块月亮像粉笔一样发光半条大地跑道 在颈脖里另半条穿过那些心脏”……这些被诗人敏锐的触须从容收容的各自为营的词语与文字,在某个午后骄阳的缝隙中,在某个长夜无尽的黑暗或黎明的徽光中,完成的一次或无数次组合就成为了诗人对话灵魂对话生或死的一切。是的,所有的矛盾与和解,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文字中消失,也将在文字中诞生。
  •     昨天,一个学生对我说,每当他出声朗读中文文章的时候,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认字发音上,就会迷失语句的含义。这让他苦恼,读完之后要回头再看一遍,才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今天读到赫塔·米勒的这本诗集,我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这些诗在形式上的特点一目了然。用剪刀、胶水做工具,从现成文字中剪切要用的词,拼贴成文学(艺术作品)虽然并不是创举,也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敢于或善于尝试。这类“新手法”几乎从诞生开始就变成了旧的、变成要需要革新的对象,第一批使用它的人是先锋,之后的实验者却难逃模仿的嫌疑。和早些的某些拼贴作品不同,赫塔·米勒的这些作品并非是随意拼凑的、毫无意义的游戏之作,她把这些剪下的字符贴成了可读的诗。可是,这些诗要怎么读呢?刚开始拿到读的时候,我是按照排版来停顿的,但是这种阅读体验让人抓狂。我读到的不是一行行诗句,而是单个的词和短语,读完一行,却忘了这些词语放置在这里到底说的是什么。我不是在读诗,我只是在认字,在默读一个个独立的词语。词与词之间的空隙所造成的停顿,与诗的情感、含义应有的停顿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节奏被打断。这本书有附上德文版的书影,我惊讶地发现,德文版单词或短语在拼贴时形成的空隙并不会给我的阅读造成障碍。我不会频繁地停下来,而是自然选择将一行读完(当然,由于德文太渣并不能理解意思)。这也许跟作品最初的形态有关系:它们原本是贴上去的词语,而翻译的排版设计自然而然是印刷体。视觉上的调皮效果被大大限制,我们看到的是规矩的却不连贯的文字。而且我觉得,拼音文字之间的短小的空隙并不是太影响人的阅读(词与词之间本来就有空格),而中文一旦出现空格就会让人下意识地停顿。所以,我抛弃了之前的读法,还是选择将词与词连起来阅读。这样读起来轻松得多,但我怀疑,我也因此而错失了些什么。(我想起我本科时候,有个语言学教授,提倡词式书写。他编的《语言理论》,就是用词式书写印刷的。姑且不论是否符合中文语言的规律,至少在阅读上非常不体贴读者<文学作品形式的变形不属此列>。然后……因为这事,该教授在北大中文论坛上与别人骂战我可不会乱说……)
  •     我在米勒的诗中找到她在小说哪些句子里的源泉,原来小说真的可以写成诗句。我在米勒的诗里看见她叙事的歌唱,原来诗歌也可以被置身在宽阔的海洋,迷幻的森林,以及废弃的工厂。米勒的诗句在她缠绕的舌尖上疯狂的生长,也在缠绕的白桦树,金合欢,大丽花上疯狂的生长,在农村的田野上还有一丝衬托的痕迹,音节被掉入陷阱,它们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将要去往何方。一个男人,总是有一个男人,在视线之外,伸手无法达及之处,明媚的光线找不到这双手,也照不到这个男人该去的地方,他总躲藏在阴暗的角落随波逐流。国王就是心兽,这是永恒的主体,在压制和禁锢的时候就被植入人们的心里,它被映射在任何可以被称赞的地方,永远都没办法称出的重量重重的压在心头,希望你看到的时候已经无能为力。饥饿灌输着流浪,然后沉默带来一位新的国王,依然在人们心里疯狂滋长。它用眼光咬伤一块白色的面包,人们都这么说,可是没有声音,所有的声音都被吸入面包的身体,流着淋淋的血迹。涂抹,涂抹在广阔的太阳下依然显得苍白而无力。带给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遥远,疏离,永远泛起尘埃以及被饥饿与贫穷噬咬的村庄,在那片种满植物的小路上人们视野所能达及的不仅仅是还在边缘徘徊的狗吠声,还有仓促间形成的人际关系,薄如纸纱,在心头缠绕。那是曾经生存过的地方,靠土地生长出来的植物永远地离开了土地,回头张望的不会是给自己带来丝毫慰藉的记忆。海鸥的声音直透林木触及遥远的村庄。逃离不是背叛,逃离是寻找,朝着各自渴望的方向,没想到的是再也回不去哪些曾经在树梢泛起的微光。我们都只属于各自的拥有。--Oct24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原来我的情绪已经破碎到要从这样飘渺的字词中把握。whatever,把握到了就很开心。
  •     已阅!
  •     3.5
  •     意象过于单一。表达过于讨巧。反正我74.9了一套,在此之后,我打磨,在赠品之家所有未能够坍塌的阳台上,在番红花的乳晕里面。
  •     这 是 个 什 么 看 不 懂
  •     诗人在玩一场词语拼贴的游戏,实验性质很强。
  •     还是让我讶异了!
  •     还是有德语书名的这个封面漂亮,但是缺乏立体感。其实我很厌恶生拼硬凑招贴画似的文字,更别提是诗歌了。翻译尽可能保持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但是过分坚持直译导致文化差异的问题严重凸显,很多句子看得莫名所以,疲倦又厌恶。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现实被苍白和空洞裁剪得无法阅读,只剩下梦呓般的絮叨。
  •     给跪了这本书,欣赏能力真心有限,这么先锋的诗,我只能理解为结巴后遗症
  •     这种拼贴创作法挺傻逼的,而且你拼出来的也没几首能看的啊
  •     “发生的事实不会让词语一一抓住。要描述它们,必须将其裁剪成词语,通过放大,缩小,简化,繁化,陈述,转化——一系列独特的手段进行再创作。 ”——但我觉得太抽象了并没耐心和兴趣读下去。
  •     前半部分过于零散的词,像碎尸,头晕,跳过
  •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具美感
  •     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诗歌创作方式
  •     詩歌站起來了,不同於以往的面目。
  •     拿诺奖的女作家很少有文学素养的,这位根本不会写诗。
  •     图文诗
  •     诗!歌!绝!壁!不!能!读!翻!译!的!
  •     我用眼睛咬掉一块白色的面包
  •     赫塔米勒的这本书,展示了字母符号文的魅力与方块象形字的自守——这独一无二的拼贴艺术基于字母组合支离破碎的原生态状貌,至于方块字则内演着动态结构,自行填充、占据有空间,独立完整的不可分割
  •     读不懂。
  •     不很喜欢。但还是四★,因为喜欢图文诗的姿态。
  •     “姿态手势不认识自己的感觉,词语不认识把它们说出来的嘴巴,”词语本身不知道其奇妙内涵,或许你也一样。使用的词语越多就真的越自由?大概也只是利用剪刀和胶水的另一种束缚。
  •     达达主义的东西翻译过来是木有意义的,更不用说把拼贴画也全弄丢了
  •     赫塔·米勒的诺奖获奖演说“你带手绢了吗”,相当精妙。以飨中国读者出版时她说的也好。“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
  •     有点玩过头
  •     内容是读不懂了,拼贴诗的形式倒有意思。
  •     独特的诗歌形式
  •     整个下午,我完全是在做句读,仿佛回到咬文嚼字的时代。是游戏,是呓语,是碎的一塌糊涂的词的组合。不得不说,这些看起来无意义的文字拼凑可能是为了说明,形式的破碎本来就是生命的破碎,语言根本无法用来沟通灵魂。乱码之中还是看到了她的灵动。文学蒙太奇,被拼贴入的中断了它所贴入的关联。
  •     碎得像人,看上去相互牵连,实际上孤独断裂。推荐开篇诺贝尔致辞。
  •     试验。能理解,但就读者角度而言不太能接受。可以看出翻译很辛苦,但译过来也没有意思了,也许德语原版会好点。几乎没有金句。意象重复较多。喜欢标题。一般的拼贴画。
  •     排版坑爹,读久了会有阅读障碍以及生理不适=。=
  •     翻过——绝不能说读过。这套书送的包还不错。
  •     过目无痕。(高三生日礼物,2012.5起
  •     剪贴诗。赫塔米勒,相见恨晚。
  •     欣赏无能,不太喜欢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诗,可能德语原版会有趣一些吧。#2017年看完的第25本#
  •     我想,即使是谁(中国人)拿了诺贝尔,文人都会不服吧。
  •     拼贴
  •     如果是德语应该会很有意思
  •     赫塔米勒的图文拼贴诗集真另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随意拼贴,有些还是报纸上剪下来的,只是奇怪中文版没什么没把画加进来,只是读起来好累啊,中文这样排读起来更混乱,不过倒是显得很灵动,有些诗挺诙谐的,和辛波斯卡有点像
  •     诗歌尤其是这种形式的创作看译本真的没什么意思。
  •     后半本《发髻里住着的女士》更好呀
  •     拼贴也是一种艺术,诗歌就是一种创造,但是拼贴成为诗歌还是需要一定的依附,否则会显得无意义无主题吧。
  •     达达主义拼贴诗不能从正常审美标准评价。打散的字符像孢子飞散,失去了原有的强关联,失去了固有意义,也开辟了更多意义。实践过程应该非常有趣吧?但阅读过程并不是很惬意,太费脑子。试验诗毕竟是一项冒险。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 NO.73
  •     怎么说呢, 更像是后现代的拼贴艺术, 在翻译中失去了太多东西吧
  •     赫塔说生活本身就是诗歌,很欣赏她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     “在 烟草里 盛开着 浅粉红色的 手枪”
  •     白色面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