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诗歌词曲 > 思无邪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
ISBN:9787530945742
作者:安意如
页数:190页

彼岸花

怎样的一个女子,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词句?怎样的女子,有着这样一颗玲珑剔透的心,能窥见《诗经》中犹如落叶般飘落时的那一瞬的容颜,能听见《诗经》里花谢花开的声音。不管怎么说,在我无数次想读而读不进、读不懂的时候,《思无邪》为我开启了一道门,让我不再呆在门外,不能说《思无邪》的解说是多么的准确,但是我很受用。我不是学者,汲取的只不过是读书的一种享受。也没说,读古籍就必须一字一句的咀嚼,顺着那些所谓大师的思路。不喜欢百家讲坛里的东西,唯独喜欢《思无邪》。

太无耻了,可惜了这个名字!《思无邪》

太无耻了,可惜了这个名字!《思无邪》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和《人生若只如初见》已经畅销好几年了。同事们好几个都喜欢安意如的书,图书馆也买了,但是当时翻翻没看进去,前几天我在老王的旧书店里面看到了这两本,就拿回来看看。没想到看了感觉还不错,翻翻前面,一看作者竟然只有二十多岁,不得不惊叹啊!对《诗经》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解读,真没看出来,竟然出自一个小姑娘的笔下。等到刚才写评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作者不仅是美女,而且还是残疾人,脑瘫,不过很轻微。而且更厉害的是居然抄袭!这个就说不过去了。残疾不是你的错,但是抄袭绝对是你自己的问题。人的身体可以残疾,但是心灵不能残疾啊!哎可惜啊!其实书里面还是能够看出作者本身自己的一些东西,挺有灵气的一个女孩,只是为什么要抄袭呢?更可怕的是,在抄袭被揭露了以后,却依然在不断的出版自己的书,继续挣广大读者们的银子。安意如还没少抄啊!各种资料都有,写什么就百度一下,然后组织组织,就成了自己的文章,加点自己的灵气就羽化成仙了。我看了网络中对抄袭的对比,应该说并不都是一直不差的抄,有的地方多少还改动了一点。毕竟是做贼心虚吧!不过既然做贼被抓住了,人赃并获,却依然什么事也没有啊!人家还是畅销书作家,还是在大把大把赚着银子。人家郭敬明抄袭还赔钱了呢,网上看到的,说是20万。到现在还没人起诉安意如,只看到竟然和“江湖夜雨”私下和解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安意如抄得太多了,但是每个地方都只抄一点,让你为这一点打官司都不值得,而且即便输掉官司也陪不了多少钱!太厚颜无耻了!长得很漂亮,但是却依靠抄袭,一本一本的出版,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不仅无法理解这种无耻的人,出版社怎么还会给她出书,更无法理解中国社会对这样的人不但没有惩罚,而且还让她继续畅销下去!她的书依然在当当等各大书店中销售!在当当的评论中只有一篇在揭露她的抄袭,被193人认为有用,却在当当的图书页的首页上面显示不出来,而且下面一千多篇评论中多数都在叫好,真不明白中国这是怎么了?哎!真的无语了。前两天在当当特评团中看到了人民日报社的编辑郭玥抄袭的事件,为什么抄袭在中国出版界这么流行,就是因为我们对抄袭没有惩罚,出版社和写手通过抄袭剽窃来出书,纵容抄袭,那就是对那些辛辛苦苦写作的作家的亵渎!这是中国出版界的耻辱。

你是要灼灼其华,还是要宜其室家?

《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安意如的小作书名如是。不知责编何许人也,“追绎”二字,文理不通,颇为碍眼。此书2006年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起初好评如潮,继而恶评如潮。没有想到的是:好诗者众,好事者众甚。吵了个密匝匝、营攘攘、乱纷纷。这个恬静机灵的女孩子,也一下子被推到到风口浪尖上。个人感觉,年轻女孩子,在闲暇时、在失眠时、在午后发呆时……总而言之独自一人无事可做时,这本小书,大可一观。读书时曾听老师讲解《诗经》,听者对先民的歌谣大感兴趣,解者却才气平平悟性有限,不免大感气闷,充其量了解了很多冷僻的植物名称而已。而安意如读诗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悟,每每拿金庸笔下人物大打比方,偶见精致的流行歌词改头换面,端得妙语横生。写的人恣意挥洒,看得人亦莞尔一笑。须知道,《三国演义》不是史书,《鹿鼎记》不算武侠,而《思无邪》更不是什么文艺理论著作。不管怎样,肯撒下心“不动笔墨不读书”来谈谈《诗经》,即便仅是风月,也可算上理性谈风月了吧?任田的一篇旧作中说:不要以为文学还停留在卫慧和九丹,起码应该听说过村上春树、黄爱东西、张小娴、洁尘和任田...哈哈哈,为这份小女人的精乖幽默,大笑三声。况且又有安意如这么一位仿若《阅微草堂笔记》中走出的女子,可能手袋里还装着新买的霓彩伊甸和幻彩流星,却偏偏紧眉俏目的笑道:“你是要灼灼其华,还是要宜其室家?”

吐槽不能

不愧是脑残写的,哦,不,是抄的,我才懒得管哪些部分是抄的,大家看得清楚,我TMD就受不了这脑残拿我最爱的诗经作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工具,古典你TMD的文学,古典都搞不懂,还TMD的文学,装个美女穿个古装套个马甲就能掩饰你TMD的脑残了么。。。这么恶心的书哪里和优美扯得上的关系????一颗老鼠屎都能坏一锅汤,这一整锅的老鼠屎看得我实在恶心,这年头不出名是不是就要死啊,没人关注是不是要寂寞难耐啊。普及古典不是这么个普及法的,读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如去看一本《XX今注今译》好歹最多是文字训诂的问题,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印出来就是浪费纸张!

彼岸花开,千年睡莲

思无邪,无思邪,无邪思,邪思无,总喜欢这么颠来倒去的念。就像安意如这个名字,你可以反反复复的把她颠来倒去的说成,安意如,如安意,如意安,意如安?总觉得,安意如是个落入凡间的精灵。似乎长着长长的耳朵,挥舞着透明的翅膀在历史的长长河流边上若隐若现的上下闪烁出点点光芒,把那千年前的故事通过这点亮光传递给千百年后的我们。让失落的人重温那依然回荡的誓言,那上演了一遍又一遍却仍然让人眼眶湿热的嘹亮歌声。《思无邪》,不知为何,看到这个名字,总让我想起方文山作词周董演唱的那首《发如雪》。里面有一句: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又想起,李太白的那首《长干行》里一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诗经,就像是人类进化史时的童年,呀呀学语,却道出字字珠玑。他们歌声嘹亮,他们怅惋情殇,他们用最率真最质朴的言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采诗官,商周时期,尽有如此可爱之官职。犹如现在的流浪作家,读书、旅行,用笔记下所见所感。只不过,采诗官,披着政治的袈裟,他们的那些记录是要呈给君王看的,似乎又好像是最早的间谍组织,后来演化到极致是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而流浪作家的记录,更多是一种对自己的身心放逐。那些采诗官们,驾着牛车,奔走于田间乡野,将所见所闻一一记下,归集入册。多年之后,有个叫孔子的老人,把它们编集整理,挑选精华名之为《诗经》。亦后来,有很多人对这本儒家经典注释解意。而千百年后,当很多的人几乎已经碰不起这本看似都是生字生词的书,对它望而生畏的时候,有个女子,从从容容的把它拿下书架,拂去尘埃,翻开发黄的纸页,轻启朱唇,对你婉婉道来那一个个故事。似乎,她的纤纤素手,有那种魔力,每翻一页,便把纸页化成一张透明的宣纸,任她用了深深浅浅的墨,往里泼成一幅幅水墨山水,里头的情景是那么明媚幽暗,重重叠叠,光鲜艳丽……于是,有了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还能触摸的《思无邪》。你看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数人都把它解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对爱慕女子的向往,而她说:我转过身来。我们之间的空气沉静如水。谁比谁清醒,谁比谁残酷。在蒹葭生长的地方,灵魂不能同时到达的地方,爱情成了绝望的宿命。连同登彼岸的资格都不获得。彼岸之花不可亲,有谁解得比她更清醒更深刻?记得高二的时候,语文课上学诗经里的《卫风.氓》。下了课,大家都闹着笑着用那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来互相开着玩笑。而她,却从那个美丽的卫国女子在从天真活泼的少女转为珠黄的弃妇后,无奈和辛酸中她的清醒和觉悟:这个妇人不是忍气吞声,不是低眉顺眼,也不只是哀伤痛悔,却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是你变了心,咱们的关系就此断了吧。她决然而去,是怎样的刚烈和坚强。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就是喜欢她的率真明朗,喜欢她的一身灵气。喜欢她温婉慈悲的看清真相后对你娓娓道来那一个个传说,仿佛,那传说只是身边一个个小故事。穿破千年,也一如往常在你家附近家长里短的上演着。她不哀怨,不愤亢,亦不盲从。她是西方灵河岸旁三生石畔的一株莲花,自顾自盛开,却素雅了整曲沧桑……

品味诗经的美

书评:《思无邪》—品味诗经的美《思无邪》是安意如的第3本集子,这个小丫头还真是了得,出的前两本书,都登上了当当的06年畅销书榜!我几乎不看畅销书,觉得宣传远远大于内容,往往买来让自己失望的书。手上能捧着她的书看,其实真是一段很巧的事。本来那天是去少儿图书馆翻找应景书的,五一要回乡下的老家,想借《恩菲的乡下日记》来看看,可是兴冲冲跑去,被告知本书已因品相太破请下架。那一刻的心,好像奔了去见的情人却扑了空睡前翻几页时,总被溪要求念念,可怜她老妈的文学功底浅阿~诗经上多少偏僻字啊~~念不来原文,咱还念不来故事吗?于是把每段故事大体讲讲,也算满足下溪的好奇心吧~现在人在去青岛的火车上,暂时远离孩子的缠绕、生活的琐事,终于有暂时的休闲心情来品味,对我来说也是算奢侈的享受呢~~以前对于《诗经》的印象不外乎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硕鼠硕鼠”之类的,即使看到诗经的原文,也因为不清楚背后的故事、人物等一知半解,对诗经仅仅算是知道而已,不可能谈得上欣赏之、品味之。因了安意如的演绎,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句演变成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任他人摆布命运的公主,有被父王夺走爱妻的太子,有人人心向往之的君子,也有相思在千里之外的怨妇。心随着这些故事起伏、激动、陶醉、悲伤~~知道了千年之前的那一段段情感故事、生活百象。读着这字字如珠玑的诗词,起之、兴之~~想起小时候上学,小小年纪根本领悟不到诗词的美、诗词背后的故事,更谈不上对情感、人情世故的把握,只有到了现在,自己经历过了,体验过了,才慢慢有了共鸣,有了触动。于是,更加诧异安意如这个小丫头对这些情感的洞察与领悟~~这本书里,还有一些中国的人物画,看着泛黄的纸、仙风道骨般的古人,心里慢慢回味中国风的魅力~~安意如的魅力不仅仅是这些哦,还有她那些能和黄蓉一拼高下的鬼灵精,时而调侃莱卡家有好男儿的节目,时而感叹“遇到人人心向往之的君子,也不一定是好事吧?”呵呵,看这本书,嘴角会时常浮现会心的笑~~睡前翻几页时,总被溪要求念念,可怜她老妈的文学功底浅阿~诗经上多少偏僻字啊~~念不来原文,咱还念不来故事吗?于是把每段故事大体讲讲,也算满足下溪的好奇心吧~现在人在去青岛的火车上,暂时远离孩子的缠绕、生活的琐事,终于有暂时的休闲心情来品味,对我来说也是算奢侈的享受呢~~以前对于《诗经》的印象不外乎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硕鼠硕鼠”之类的,即使看到诗经的原文,也因为不清楚背后的故事、人物等一知半解,对诗经仅仅算是知道而已,不可能谈得上欣赏之、品味之。因了安意如的演绎,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句演变成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任他人摆布命运的公主,有被父王夺走爱妻的太子,有人人心向往之的君子,也有相思在千里之外的怨妇。心随着这些故事起伏、激动、陶醉、悲伤~~知道了千年之前的那一段段情感故事、生活百象。读着这字字如珠玑的诗词,起之、兴之~~想起小时候上学,小小年纪根本领悟不到诗词的美、诗词背后的故事,更谈不上对情感、人情世故的把握,只有到了现在,自己经历过了,体验过了,才慢慢有了共鸣,有了触动。于是,更加诧异安意如这个小丫头对这些情感的洞察与领悟~~这本书里,还有一些中国的人物画,看着泛黄的纸、仙风道骨般的古人,心里慢慢回味中国风的魅力~~安意如的魅力不仅仅是这些哦,还有她那些能和黄蓉一拼高下的鬼灵精,时而调侃莱卡家有好男儿的节目,时而感叹“遇到人人心向往之的君子,也不一定是好事吧?”呵呵,看这本书,嘴角会时常浮现会心的笑~~《思无邪》是安意如的第3本集子,这个小丫头还真是了得,出的前两本书,都登上了当当的06年畅销书榜!我几乎不看畅销书,觉得宣传远远大于内容,往往买来让自己失望的书。手上能捧着她的书看,其实真是一段很巧的事。本来那天是去少儿图书馆翻找应景书的,五一要回乡下的老家,想借《恩菲的乡下日记》来看看,可是兴冲冲跑去,被告知本书已因品相太破请下架。那一刻的心,好像奔了去见的情人却不在那里~正失望的看着架上的书一排排略过,忽然,思无邪 三个字跳出来~~啊呀,这不是前几天去成人馆翻遍了也没借到的书吗?心花怒放兮~~睡前翻几页时,总被溪要求念念,可怜她老妈的文学功底浅阿~诗经上多少偏僻字啊~~念不来原文,咱还念不来故事吗?于是把每段故事大体讲讲,也算满足下溪的好奇心吧~

前世的记忆——诗三百 《思无邪》

公车上看书,入神或是走了神,竟坐过站。开上桥,直看到长江,正读到那一句: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有一轮明月静朗,岸边灯火招展如花,这无迹可循的夜。安如意的《思无邪》,慧质兰心地写诗经三百首,从容优雅。我读诗三百,从来寸步难行,只敢远观它的美,如陌上花,邂逅,不采摘,只清浅地嗅它灵韵,迷离素雅,骄矜。比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是我最喜欢的诗句,忧伤得雪落无声,却在心底泛滥。也曾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怀念一个早已凋谢的男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尽了我不能承载的物是人非。我心是趋于古典的, 虽不尽懂这千年风雅的句子,每一句,却都如柔软的叹息,缠绵与脆弱散落一地。仿佛隐约瞥见自己的前生。无处话的凄凉,是孟婆汤熬下的渣滓,蓦然回首后带到今生的幽然眷恋;心似白莲,人若茶香,扁舟古巷,风清,星朗,离人瘦,白霜降,花阴深处看斜阳。前世的影子,突然密密地勒住心脏。那些闲适的柔软的忧伤,流光容易把人抛。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锋利逼仄。那个固执地喜爱《菊花台》的男子。清雅如竹,却一身戎装,孑然而立,深邃如水,伤结成霜。满目所望皆荒凉,万千做土的宫阙,也只剩黍草在离离地生长。马嘶如风,撩过寂寞的原,秋风旷野,日孤,雁哀鸣;孤苦的牵念肆意疯长,那容颜婉转,笑已泛黄的姑娘。花凋谢了灿烂,命运零落了不堪,却不得马革裹尸还,漫漫年华无声而寂静地湮灭在风尘里。你若不见那疮痍,不会懂他呼啸沧桑;不懂那温情的寂灭,就不会懂得这寂寞横生的惆怅;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都凝固成诗经里灼热的苍凉。越温暖,越绝望。断肠人在天涯。我懂。却不禁泪凝于睫。想要去拥抱他,什么也不说,只陪在身边,做个可以并肩观望世间岁月的人。日转星移,沧海桑田,繁花落尽也不留恋,亦不必独自面对那逼面而来的寥落苍凉。http://hi.baidu.com/beautifulkapok

安意如——您就此打住吧

看过《人生若至如初见》后,感觉——原来现在写书这么容易!看过《思无邪》后,才知道现在“才女”的钱有多好赚!想快餐《诗经》的话,此书可以成为一种选择。

一段关于诗经的后世的记忆

邂逅安意如是在一个偶然的喧嚣午后,在大商场里的书屋一角,绵绵入耳的是清缓遥远的古乐,书香迎面沁心而来,宛若踏入另一个世界。渺渺于人间。《思无邪》起先吸引我的是书的封面,寂寞的花绽开在一片空澄之上,落落无物,像一场没有结局的等待,结着无名的忧伤。其上“思无邪”三个字,轻灵而悠远,如砺砺珠玑敲落在久远的记忆琴码,掷地有声,书中的文字也精致得像现代玻璃小饰,流诉的却是在历史源头那段伐木高歌的时代之音。从《蒹葭》到《硕鼠》,从女子闺思之词到战士慷慨高调,作者用灵活的笔法穿游于其间,截词细品,用几世之后的眼睛窥视那段沉淀的遗朝心迹。上网搜索才知道,作者安意如竟是个84年的小女生,资历浅薄,却抛开朱子程老的繁文缛节,擅自把诗经评得有滋有味,受到众人的追捧。当然,有欣赏赞许也难免有弹贬之词,有人便指出安意如是抄袭的,是炒作的,有人干脆把“原文”网址发上帖子来攻击她。这其中的谁是谁非,谁对谁出,我倒不留意,对于读者来说,红袖添香静品佳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何须过多的纷扰冲失了意境?欣赏安意如的文字,灵灵巧巧活泼如脱,断句处、冗长处,决无半点犹豫戒律。像出水芙蕖般清新雅致,又如雨后的枝桠朗朗伸延,跳跃在古语与现词之间的文字,竟也玲珑动人。“庄姜的眼睛让人想起蒙娜丽莎,但我一直不喜欢蒙娜丽莎的笑容,有种阴毒在里面,而庄姜,她的眼睛是清明如水月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温柔婉转的东方美人,是水做的骨头,她可以很高远,也可以很家常。而蒙娜丽莎是水泥做的骨头,所以你无法揣测到她笑容背后的隐秘。”这段文字奇妙也真切。的确,横空相类,硕人与蒙娜丽莎不过同样是艺术幻化而来的美人,盈盈一笑间相触相通,不知该说是作者的想像不拘还是深谙灵质的无垠。不止邻窗观望,安意如把心思也结在诗词之间,淡然婉约而美丽着。“大雨倾盆的香格里拉,写到《绿衣》时泪如雨下。身后这城市的雨如同生死。瞬间来去。若走过漫漫长夜,不再爱你,我将不再寂寞。”欣赏安意如的才情,回忆起那个遥远的往事来竟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仿佛那些故事都是她自己的。从庄姜含泪无语的哀愁到宣姜人生无奈的苦闷,从帝王将相的后院杂事到辛勤劳作的人间烟火……安意如历历数来,侃侃而谈,像个摇着蒲葵扇的老书生叨念着书文。解释起诗经里的典故,安意如亦左右旁通,上下求索,《左传》、《论语》加《史记》,又李白、杜甫延至清朝纳兰性德,无一不用来求佐。她满腹的经纶在轻声细语间薄薄流溢,让人惊叹、心诚口服。欣赏安意如的个性,独具现代女性的洒脱独立,该喜就喜,该悲就悲。对历来出处备受争议的《柏舟》,安意如分开理解,“若解为女子,坦白说,我是看不起这样的女人的。说得再坦白点,做一个女人做到这种地步真是失败!身为正室,既然允许丈夫纳小,等那些女人进门却又失去压制她们的能力,反而被她们欺辱,这首先就是一大失败。其次,既然已经做出情感上的牺牲,在丈夫面前却不能讨得一点好,赢得一点尊重和感激,犹如东风不如西风可亲,这是第二大失败。”“若解为男子,我是喜欢的。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如这诗中困于谗害、有志难伸的人实在不少,堪为一叹。”作为现代的女性,她对古今多少悲凄女子作同情却不怜悯。她不把《终风》看作弃妇诗,因为不喜卫女漂浮不定的感情幼稚地当作归属;不学《日月》中悲戚的女子,因为不愿做雨后那没了风骨的惨淡落花。她就像啖着现代咖啡评品古老的工笔国画,品得那么别具一格,品得让人惊慌:原来,千百年前的心情可以横亘时空;原来,人生的故事演绎得如此似是而非。诗经的传说在岁月里实已面目模糊,那些悲欢离合却亘古如摩崖石壁,在青苔里暗蕴。合上书页,我宛若呼吸着远古时期湿漉漉的空气,触摸到的三千溺水倒映昏色云霞。远山传来歌咏高低错落,那是诗经最原始的吟咏,契合正入心中那个空白的角落……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安意如像一个寂寞的女子。伫立在清泠河岸边,望透前世与今生……“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借书读诗经 遥望彼岸花

说来惭愧,自觉喜好诗词的我除了上学时课本里的那几首之外,居然从来没有真正的读过《诗经》,大概,是被那些啰嗦的注解、生僻的文字吓怕了,所以总也不敢翻看。这次,在看到网络上无数人的推荐之后,买了一本安意如的《思无邪》,看她追绎那些古老的故事,跟着她开始读“久仰”的诗经。我一直觉得女人读诗和男人读诗是不一样。不管如今看来琼瑶阿姨的爱情故事编得如何的虚幻,但是我始终觉得对于诗词的理解,很大大家都没有她那样深刻。她从了没有逐字逐句的解释过任何一首,却总能让读者看得百转千回,感同身受。所以安意如这种很不学术很不正统的解读更能和我的心意,一篇篇的读下去,慢慢没有了敬畏,反倒增添出些许温柔的情绪。是啊,那些已经陌生了的温柔的情绪。不经意间越来越粗糙的生活,我早已不会伤春悲秋,不再轻易的被那些优美的文字打动;和以前写随笔一样漫不经心的写博克,也是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怨气,早已寻不见当年读诗看词时的细腻心思。好在,偶尔还能有这样的书,像午夜的花茶,一点点滋润因为匆忙而粗糙的情感,慢慢变得柔软。那些遥远的民歌,吟唱的是我们的日子中除了工作、除了职称、除了奋斗之外,最琐碎的生活和最本真的因缘,而这,常常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也许,真的如作者所说“情雅成诗,爱淡成词,没有滟潋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环境的。”自我收敛,内心沉静,应该也是我希望而难以企及的境界吧。

泛爱情主义的歪曲

我对诗经的最初理解,还是来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其中所谓“关雎”之章,其实我很不以为然,倒是“硕鼠”之篇,让我印象深刻。买这本书之前,我是被它的引言打动,前世的记忆里是否真的有这些篇章?我很期待。初时读了几篇,觉得确实8错。切不论文字的清新流畅,但就作者的旁征博引,就值得看上一看。读罢颇有受教之感。可是看了一半,觉得问题就来了。诗经305篇,怎么挨个都是说爱情的。有些地方,不才以为用爱情解说未免牵强。比及耐着性子读完,这是感觉哭笑不得。难道作者对于诗经的理解,就只是从爱情上说开去?人常说,爱情和历史是文学的两大永恒主题。其实我看来,你能占一个也就好了。用爱情做主线来说诗经,就如同用阶级斗争做主线来说中国历史一样,可笑的紧了。不知道作者是真的患上了爱情缺乏症呢?还是故意借此来逗弄那些无知的读书人。我只是觉得,如果哪个有心与诗经的人,看了这本书,就以为诗经就是如此,不免有误人子弟之嫌了。没事干的,看看也可,只是别太认真读了。

维以不永伤:曾与你指尖相碰,也好过一无所有——安意如《思无邪》

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不知不觉,半月已过,便渐渐消了玩闹的心思,开始专心捧书,却不似去年此时这般心浮气躁,而眼清目明,读到从前不解处,而今却每每豁然开朗,不禁会心一笑。专业书籍原本正统严肃,分类举譬,皆是严谨,而我却不觉烦闷,前些时日读到神话便找到买来的相关拓展书籍读读,当真是大得其趣,原本觉得遥远模糊的传奇故事,也觉得甚有兴味。《诗经》亦是如此。从前对之多有抵触,没有注解,总是读不明白,除了朗朗上口,意思浅白的几首之余,便再不肯向前,于是便束之高阁,不肯再碰。或许被置于太高,心存敬畏,深觉我等俗人,实难得其个中三味,正于鲁迅之于国人一般,顶礼郑重,不敢丝毫亵渎。而今再来,虽依旧不解也依旧存着三千年的隔阂,但许是年岁渐长,愈发厚爱潜藏在历史风烟下的典籍,也生了亲近的心思。于是安意如这本作于七年前的书便被我寻了出来,虽不能当正经的解读文学来看,但增添情趣,聊胜于无。说起安意如,她盛名那几年,我正读高中,你们知道,学文的人就算不显,心中也是端着的,少男少女的言情读物瞄了几眼便不再看,而我之前一直读武侠,到高中顿觉空虚,而安意如的作品恰在此时为我续接。她是我在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作者之一。有人说听闻我爱安意如,便直言我的少女期着实太长,我闻言不禁哑然。姑且不论她是否抄袭,我都独独爱她给我青葱年少时最难忘的惊喜。一个女子在弱冠之年便写出勘破世情的智慧,而又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都湮没在人潮中,唯独她独树一帜,年少盛名,掀起解读古典诗词的新热潮。闲暇之余在百度中看到她的简介,都是被人指摘的大段的抄袭,对此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说盛名下的作者,不仅要享受盛名带来的财富和名誉,更要有一颗承受指责与谩骂之心,然后愈加奋进才是出路。国民总是有这样一种心思,见不得人大红大紫,非要把那层皮扒下,让诸人都观看那人丑态的险恶用心。流潋紫《甄嬛传》开播后被人挖出来抄袭,连沧月在天涯某著名贴上都不能幸免,更别提网络写手之间抄成一片,沸沸扬扬,不可一一而举。我总是觉得,我阅读某本书,某个故事,我觉得好,令我深思,让我彻悟,让我或喜或怒或嗔或恸,只要我觉得好,那便是好的。我不需要你的认同。这书授我的益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言其他也是无用。当然,我并不是赞同抄袭,相反,抄袭愈发显得国民思维之僵化,堪忧矣。回到《诗经》。这威仪典重之书篇章不过三百余,却开了风雅传统,以供后世垂范,看起来高不可攀,可虽有三千年历史的隔阂,回溯时光,天开地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是相通的,透过那些晦涩的字句,难解生僻的言辞,便可窥见周代礼乐文化之一二。而安意如以最剔透的心思,信手拈来,娓娓地展开那个时代的画卷,仿佛横亘在我们面前久远的时光不曾存在,仿佛那些拗口干涩的四言句在她面前如同久别不见的亲邻,那般轻易地在她笔下生动如昔。她从容不迫地写着,偶一戏谑,偶有亮烈,可大都是兰心蕙质地告诉你她的感悟,带着一丝温存和亲厚。她并不是曲高和寡,在平易的叙述中,没有学者的刻板,多了一丝女子的感性和清新。我是俗人,《诗经》中也最爱婚恋诗句,读到《绿衣》时,鼻头一酸,不禁红了眼眶。“他反复翻看亡妻留下的衣物,临行密密缝,亦才知女子的情意大抵是无声的,合在针行线脚,灯花零落,熬得双眼红。听得窗外一声鸡鸣,心里却是看见天光明亮般满足。”安意如总是有这样生发的情致的,亘古的长风缓缓吹去隔阂,她将古奥的文字化成最生动的画面——寻常夫妻,情深意重,悼念亡妻,无语泪先流。我不要车马陈足,高官厚禄,只愿你在我身边一生一世相伴,一碟一碗徐添。于是,《绿衣》成了悼亡诗之滥觞,伺候潘岳杜甫苏轼纳兰容若等诸人的悼亡诗词,皆因由于此。《诗经》是要映着春秋的风月去读的,这便是为何从前读之犹如雾里看花,总是蒙蒙地隔着一层。然而要因时因地地将自己置身其中,也是不易的。从《毛诗序》到朱熹的《诗经》古往今来,大抵都是男人的心态来解读,祭祀农事征役怨刺倒还好说,可婚恋诗的某些解读未免有些穿凿附会,流毒甚大。这些学者不是女人,他们只会以男人的标准与需求来要求女人,判定一个女人是否是贤德淑女。《毛诗序》还将《诗经》中“关雎”篇看做喻后妃之德的典章,着实令人啼笑皆非。而《诗经》中的作者更有女子,如今却完全被冠上男子专属,这未免遗憾。既然作者有女子,那么只有女人才会了解女人。应当庆幸,有人这样将《诗经》从神坛上缓缓地放下来,置于我们面前的,不过是一个女子关于那时人事最细腻也是最厚重的感悟。她不拘一格,不仅仅将视线局限于诗中幽微的男女,而更生发出此间相同情感的世间诸相,是直逼凄切的透彻。《诗经》言辞质朴天然,不论何种情绪都可表达,直率得甚为可爱。可是我们在亲近的时候,总会有旁人的理解加诸其中,渐渐便摸不到那时候最沉稳有力的脉搏。可是她对它有情,从不显得生分局促,而是温柔地牵着它的手,向我们展现它的朴质与古旧,它也渐渐地退了怯色,逐渐从容地在我们面前舒展了眉眼。我一直觉得写作时需要天赋的,有些人天生便具备令人自叹弗如的灵心慧质,安意如便是如此。或许她在弱冠之年写下的作品少了一分世故与老辣,但却并非踯躇不前的浊水,而是静水流深的,如同深海里潜行的游鱼,恬然自乐不惊不躁。她并未令人觉得高山仰止,而亲近后顿觉不过是早慧的邻家姐姐。《思无邪》同安意如的其他品评性作品一样,形式风格都十分明确。大抵都是缘事而发,注重比兴,通常开篇便是生活琐事引发,读来更生亲近,而行文也较为平易,体贴地附上有文采的译文,之后便是生发开去,自由荡开,或讲述大周各国礼制故事,或讲述小民小吏生计之艰辛,或叹咏情爱之变幻,或因如花女子凋零而失意…….不一而足。尤为难得的是,她有自己明确的想法与观点,而且甚为笃定,不会因为前人典籍的曲解而牵强附会,所以她的想法很具备女性的细腻,也十分个人化,但这种突个性不会令人觉得厌烦。私以为,在当下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写作,如果不具备个性,那么也会丧失发展的潜力。在当时所谓“国学”与“经典”正方兴未艾之时,百家讲坛为于丹将回归经典造势,如火如荼;而天津教育出版社所推出的“漫漫古典情”系列解读类的图书,更是以较为典雅细腻的方式解读当下人不肯触碰的经典。姑且不以学术角度评价于丹在讲述中的问题,单说当下国民惰性若能静下心来重温典籍便是天方夜谭。都说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而当下主流文学带着正统而又严肃的面具拒人千里之外,受惠者甚少,而主流作家的作者群或是手法新锐或是题材老土,难以让平头百姓接受,对于“文学”的界定更是模糊,从而导致当下主流文学的疲软和弱势。而网络小说更是异军突起,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都说“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主流文学之强硬导致网络文学“畸形”般的强盛,这时便需要有那么一批作家放下身段,以更为平易的方式,在正统的学术研究与通俗的网络文学这两个极端之间接壤,让中国文化典籍让更多的国民受益,而不是以高不可攀凌然不可侵犯的圣女姿态只摊在学者的面前。当然,任何图书静下心来阅读,大抵都会有所获益,在此我并不是低视网络文学,相反,恰恰是当下的网络文学给我更多的震撼和趣味。国民的阅读转向,还有待于出版市场和网络市场还有官方的有利调节。对于赐予我们美好阅读体验的人,我们始终应心怀感激。一纸素言于壬辰年六月初一

那些深藏的情感密码

若不是饱读全书,她不敢擅自写出这样的文字,用自己特立独行的眼睛去精读千年的情谊。我欣赏她的独具匠心,欣赏她的沉静,欣赏她的旷世独立,欣赏她用真情的解读。

一本让人看不下去的书。。

没意思。解释的相当牵强,一篇一篇就像是在凑字数。明明已经没有话了,明明根本不熟,却非要装出有感而发的样子,恶心。愚钝如我,看诗经基本是看不懂的,兴趣也不大,但是也不能这么糟蹋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

很是失望。不及当年《人生若只如初见》,上学的时候看安意如的书,才倍感《诗经》如此迤逦,在课堂上老师花费口水用心良苦地讲解都不如她几句话来得情真意切,让我由心地感受到诗的美。当初大赞好得很,还不厌其烦四处推荐,如今也就只能自己默默翻页,然后懊恼不已,原来果真不如初见。初见多么惊艳,也就奠定了后日有多么期待,最后成就了失望至极的感慨。从初始看被还原成故事来讲解的《人生》,无论是语言还是观点还是故事编排,都让我觉得作者有无比的才气,至少在我等看不懂诗却偏选学了文学专业的人来说,是多么的羡慕嫉妒恨,在每年考试面对试卷上的诗歌评析时,我恨不得能在考试前得些作者的提点。而后看纳兰容若的专篇,又大呼精巧,老师在讲古诗词的时候,因为清朝的诗歌本身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也就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讲到纳兰也就寥寥几句带过,可是这位才子情种却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看到安有如此一本,我简直是大喜过望。可是再品读的时候就已经少了很多初见时的惊艳,多了很多疑虑。是哪里不对了,当初还归为是自己心境不对了。如今的一本,看了开头三篇,第一篇我很匪夷所思,为何那么大篇幅地引用黄蓉洪七公?第二篇我很奇怪,为何讲着讲着又扯上了电影?也许是我土,跟不上这样的跳跃思维,因为跳着跳着,我想回来可是文字回不来了。论说语言,朴素得让我想起到菜场捡买白菜,跟大婶闲聊时也就这样,绝对不应该是我层次提高了,前后不过才经历三年而已。当然评析部分还是很精彩的,因为我还没有那样的资历去评价一首诗,那么任何一个有自己观点的人在我看来,都是高人。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这些也都是别人的东西,我应该做的事情是借着这个平台,去膜拜它背后的大佬,因为他们才真正是依托。那我干嘛还要花20块钱买这么一本书呢?只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就不会失望了。

彼岸花

怎样的一个女子,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词句?怎样的女子,有着这样一颗玲珑剔透的心,能窥见《诗经》中犹如落叶般飘落时的那一瞬的容颜,能听见《诗经》里花谢花开的声音。不管怎么说,在我无数次想读而读不进、读不懂的时候,《思无邪》为我开启了一道门,让我不再呆在门外,不能说《思无邪》的解说是多么的准确,但是我很受用。我不是学者,汲取的只不过是读书的一种享受。也没说,读古籍就必须一字一句的咀嚼,顺着那些所谓大师的思路。不喜欢百家讲坛里的东西,唯独喜欢《思无邪》。

失望哦

本来满载希望去看的,结果看着看着发现她的笔调不仅散漫了很多,书写太过随意,而且还发现了很多历史错误让我不敢看下去了,结果看到一半就失望地合上了书,真的好失望啊,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她对朱熹的辛辣评价,就算他再怎么有错,她再怎么愤慨,朱熹好歹是一位老前辈,她连对历史人物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而且就如我前面所言,她写得...那实在没个样子.一句话:失望,挥泪告别!

不必要的沉重

诗经从来有许多解读方法,例如朱熹的“一切归于君主求贤臣”,又如单纯理解为男女爱情之类,总是可以严肃,也可以清澈直白。安意如选择的解读方法,却是沉重而黑暗,这并不必要。周八百年,发生多少故事。诗三百,含有多少美好。安意如却偏挑出可以和灰暗史实相应的篇目,用灰暗的文笔去渲染,即便是原本可爱的小情诗,也被忧伤化灰暗化。我不知道这些是作者思想的自然流露,还是为了小资情怀而有意为之。无论如何,对“思无邪”的诗经来说,这都实在不必要。另外,书中对于诗经本身的解释甚少。当然,它本就不是注释性的作品,不应该对此要求过高。安也无法胜任一部学术性书籍的作者。

扭曲的诗经

思无邪,哀而不伤,那些唇齿留香的言词为何被解析成卫国庄姜的乱伦故事了?扭曲了诗经的淳朴本意。如果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还算云淡风轻,那么思无邪完全是败笔之作。诗经,还是需要静下心,留给自己的心慢慢品茗吧。

桃夭

《桃夭》太浑然天成,很难再去做任何解析。其实,一直都喜欢“灼灼”二字,不论用来形容桃花,容貌抑或是眼神,都是绝佳的。说到桃花,又谈到了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此恣意狂放的句子,也唯有唐寅这般的风流才子才可以写就吧。回到《桃夭》,这实在是一首有意思的诗。印象中,女子,“灼灼其华”和“宜其室家”总存在些冲突。《桃夭》,却偏生要把二者搁到一块儿去。若能灼灼其华,又宜其室家,必是女子最大的幸福吧。

思无邪(ye)短评诶

《思无邪》的封面有一行字吸引着我——“追绎前生的记忆”,再加上作者是安意如,便毫不犹豫地借来翻阅。《思无邪》实质上可以说是一部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对诗经的评论文。诗经中的每一首都单挑出来,底下写上对此诗的个人理解,不搬弄不嘲笑,只是讲出自己的理解。曾经看到有个人形容安意如是个“可以边走边说的人”,那时看她写的评讲纳兰词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只觉得她整个笔风都是古典意浓,有点儿文绉绉的。而《思无邪》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她能从《关雎》中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到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做的“好逑汤”,用一种诙谐随意的语调来评论《关雎》。这令我对她刮目相看。看完《思无邪》,对诗经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译成白话文,而是开始知道诗中每一位女子的愁、思、痴、怨、念、嗔。

愈真实愈美丽

最近几天不知怎的,隔壁忽然传来了振聋发聩的架子鼓的声音,让我以为隔壁搬来了某摇滚乐队。一想不对啊,隔壁一家三口,只有一个文弱的高中女生啊,怎么回事?老婆分析恐怕是在练习某乐器为了高考加分吧。也有可能,否则都高三了,还天天没早没晚的咣咣当当的。不过读书的时候却可以让人身心放松,忽略到耳畔的喧嚣,眼前的烦障。《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是我读的安意如的第二本书。这本书依然保留着作者一贯的悠然、略带哀婉的文风,读来让人在喧闹的尘世里可以获得些许心灵的宁静。整本书同样是选取了《诗经》中的一些段落,通过作者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糅合,细细品味和解读,让人了解诗经背后的人物、故事和心情,而且这些解读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的解读,往往是作者结合更多的人文历史的积累,因此读来更多的时候让你深入其中,仿若诗经中故事的主人公的亲人、朋友,让你如穿越到千年历史长河的另一端,生活与体味那亘古不变的人生情怀。《诗经》很多文字来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歌谣,甚至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互诉衷肠,但是不管是平民百姓也好,公子伯爵也罢,“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实在于它传达一种真理和坚定,因此获得冲破时间空间禁制的力量。”为什么后世很难再出经典?因为环境。因为我们出生的环境、生长的环境。环境会把一个人塑造成“某个人”,或者限制了人必须如何成长、必须长成什么人,而不是长成“他自己”。这也是我们很难出大师的原因。“读《诗经》,还是可以看出当时的言论是相对宽松的,后世再难见这样抽筋剥皮式的讽刺。。。后世之人不断在种种道德和标准之间自我肯定和否定,力求自我完善,又多了“为圣者讳”的虚伪。失却的,往往正是最初的一点真诚辛辣!”架子鼓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女儿却在专心的学习,恍若未闻。我也捧起一本书,让思想投射在文字上,体会“思无邪”!

写的很差

写的很牵强很多观点都是借来的很多内容都是东拼西凑的有负才女之名真是误读真是一路抄袭来的啊比起很多无名的作者都差得很远比江湖夜雨差多了真不知道怎么红的而且,有些观点,有些语句,就是那种想幽默,想俏皮,但发挥不出来的感觉,如果想好好地赏析诗经,还是好好看过,有自己的心得,才能激起别人的共鸣,安小姐这样,很无聊

只为书名而买的一本书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喜欢后面这三个字,就取此ID混迹在学校的论坛。后来有人推荐我看这本同名的书。第一次在家乐福,兴奋的拿起来。看见安小姐的照片和简介。。决定不买这本书。。。(后来证明我的感觉很正确)一年后,实在忍不住同名的诱惑,我决定去狠狠心去喜欢这本书,即便自己不喜欢也要买回来纪念下。遂,收。拿回家放置三月有余,终于打开看了一节,然后就真的一点也看不下去了。我想以后可以拿出来看看里面诗经的句子背背就可以了。至于安意如的文字过于矫情,过于明显的堆砌。看完她写的“关关雎鸠”这一节,我很想仔细的看下金庸老人家的大作了。。通篇下来我就记得个“好逑汤”了。有人喜欢用“浅显易懂”来形容安意如笔下的诗经,我觉得一个“浅”字足矣。虽然我自己写不出好东西,文笔也不好,但是我看后确实是如此感觉的。ps:还想知道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这句阿桑歌里的歌词与安意如简介的一句话简直如出一辙,都是安意如写的吗?

Purity of Spirit

The sun is in the east,And that lovely girl,Is in my chamber.She is in my chamber;She treads in my footsteps, and comes to me.The moon is in the east,And that lovely girl,Is inside my door.She is inside my door;She treads in my footsteps, and hastens away.Maiden in the chamber, from sunrise to moonrise, what can you expect? The poem is all but cheap ad litteram, but it is cheap in meaning through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At whom that reveals the truth is the Confucius mocking, who defined the anthology of 305 poems as a constellation of pure spirit. Is it the right thing for an artist, to exert an exclusive interpretation and call others impure?There’s another type of artists, who dissimulate a stodgy piece with an orchestrated interpretation. If, instead of saying: This drawing is wrong, incorrect, badly drawn, etc., they would say: Isn’t that an insentient curve with none of the delicate awareness of life in it?It needs a certain purity of spirit to be an artist, of any sort. The motto which should be written over every School of Art is: ‘Blessed are the pure in spirit, for theirs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But by ‘pure in spirit’ we mean pure in spirit. A saint that’s the Confucius doesn’t necessarily yield great artworks. On the contrary, an artist may be a profligate and, from the social point of view, a scoundrel. But if he can paint a nude woman, or a couple of apples, so that they’re a living image, then he was pure in spirit, and, for the time being, his was the kingdom of heaven. It isn’t the same as goodness.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and nearer to the divine. The divine isn’t only good, it’s the presentation of true nature in all things.

野有死麇

“因为爱 所以性爱”。无端爱上这句话。读诗,是可以读到许多爱的。那些个才子佳人,可能一生潦倒,最不缺的唯独爱。林黛玉寄人篱下,体弱多病,对满地落花亦如此有情,其爱可见一斑。然,要在那些之乎者也里读到一丝一缕关于性爱的东西来,却是难上加难的。《野有死麇》大约便是个异数。读到“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时,我几乎是心惊。这可是《诗经》啊!那样久远古朴的年华,竟已如此艳丽。想来,艳照门也不过尔尔了。转念又想,即便真是野合,又怎样呢?这事儿叫做“男欢女爱”,从字面上解,便已知晓,男子欢,女子爱。既是你情我愿,又得欢爱,干旁人何事?像朱熹这样的迂腐老家伙还是少几个为妙。他们爱他们的,与你何干?真真是狗拿耗子。即便有那些繁冗的伦理教条,也无需敢爱不敢性。我曾经那些爱与性分开的理论,恐怕也真是要自己推翻了。当然,没有爱,可以性,这叫性交。有了爱,加上性,才叫性爱。性爱,性爱,读起来竟也是个美妙的词汇。

思无邪

如果之前没有读过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书无疑会显得更为精彩。在这本书中,安将晦涩难懂的《诗经》用简洁的语言,根据自己的体会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韵味。但是,不幸的是,我读过了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了,那么这本书就显得略微浮华,显得非常的随意。孔子曰过: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觉得她这本书有些篇章写的太野了,野的让我费神,野的让我必须在糟粕中去寻找其中的精华,也显得对安对这本书的写作缺乏一种应有的驾驭能力。这时,也看到了有读者提到她抄袭的事情,第一次听到,也挺诧异的。如此才情女子,笔锋所指,均简单而豁达,怎么会有可能做出这样不明不白的事情来,的确想不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也难了。

三生石上,犹自无邪……

这本书看的时间比较久了,网上有人说抄袭,这一点凭区区不才小女自然是无从判断对错的,只单纯的喜欢这些文字的美好罢了,不管是不是抄袭,纵然作者有多少不是,也不应非议书本身。在作者对诗经的解读中,小女看到的是浩渺水面的一叶轻舟,翩然划过上古乐音。好吧,小女不得不承认,但凡涉及上古文化的事物总是会多少有些偏袒的,因为对那份大气神秘的不舍,因为对那些灵山秀水的深爱,因为对那样庄严玄奥的臣服,但凡涉及这些,小女总会下意识的只看其中美好,屏蔽一切不利言论。或许是有些自欺欺人吧——毕竟,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怎么看也不像能写出这些深沉不失灵动的文字内容的。但,且不说人如何,书,也仅仅是书而已,不是诱人堕落的罂粟花,也不是直达天堂的巴别塔,书,没有人类想得那么复杂。我能从书中的文字看到一幕幕男耕女织的重现,看到开了几千年的桃花夭夭,看到王与臣的单纯朗直,看到无数只在梦里沉淀却再无法看到的灵魂相依……对上古文学的深爱让小女一头扎进这本书里不愿出来,不愿重对这满目疮痍冷酷无情的现实社会。也许是有些盲目吧,但,就书本身来说,对于那些对诗经感兴趣的却又没有足够文化积淀的人来说,是一本可以参考的资料。

诗经里的美妙词句(顺便补习一下文学~)

摘几篇有感觉的段落,记几个有感觉的故事,注几个必须记住的拼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灼灼二字的精妙)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麇:jun,军,獐子。先秦人民坦荡的民风啊~~)式微,式微!胡不归? (式:语气词;微:黄昏。式微现多指衰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荑:ti,提,草木初生的叶芽。蝤蛴:qiu qi,球奇,天牛的幼虫,白色。瓠:hu,户,瓠子,一种草本植物。螓:qin,秦,一种小昆虫。 古人喜欢用小昆虫来形容美女啊。。。)齐国盛产美女(姜子牙长得太英俊之故?),不过下场都不怎么好。庄姜,嫁给卫庄公,结果因为生不出孩子等原因被冷落。宣姜,长得太美,本来应嫁给太子,结果被公公看上,惨。。。至于后来和公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谗言给公公要杀掉太子,结果另一个忠义的儿子替太子而死,真是纠结。。。文姜,更是有先秦女子特有的奔放,在因为“齐大非偶”的留言下被男方退婚后,结果和自己的哥哥搞上了。。。后来嫁了鲁桓公18年后还是心不死,回齐国和已经当上国君的齐襄公继续生死缠绵。。。被老公发现,结果哥哥干脆把不识相得老公做了。。。怎一个乱字了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上世纪70、80年代某个夜晚,某位纯情女子读到这段,然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jian jia,兼佳,芦苇~)

安如意,加油!

年纪轻轻的安如意有很深很深的文学功底。现实生活和古诗精髓相融合,教我读懂【诗经】,从前人没有的观念角度诠释演义它,我喜欢,我赞赏,我叹服!

忧伤是美丽的化石

稀疏几朵玉兰花,淡淡开在书店一角,简单的三个字“思无邪”,便悄悄印上了心里。就象随意抬头就能望见夜空里几颗星星一样,我们随口说出的一些“典故”里,有多少原来就来自于《诗经》?以为它就在不远处,转眼却以千年记?短短的几句诗行里,已经有了许多陌生的字眼,这些无法准确卒读的字句,梗在口中,梗在心中。这些无法咽下吐出的遗憾,告诉我时间的遥远与难及。我不喜欢作者在书里用“怒其不争”(《日月》)或更”乐意看那西风怎么压倒东风“(《柏舟》)之类的解读。千年前女子忧伤的背影,在时光的河边栖息成了一颗颗美丽的化石,拾起它,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妄加雕琢?每一次的分离都是凄伤的,哪怕已经几千年,重复了亿万次。一滴泪从混沌的过去,直流到如今,谁可以忍心将它拂得干净?好诗如同一树玉兰花,而解读应该如同花底的一小片叶,若叶子过于鼓噪,还不如不要。

不管这书到底谁写的,都说安女子偷了别人的书,管她,对这个女人,或者说写着本书的手,我一点兴趣没有。才子才女什么的,靠边。真正美丽的是诗经本身,她写几个字发发小资情调扯些有的没的,不过是她一个人的感官而已。这本书让人有了重读诗经的欲望。对某些单纯的句子,有了回归愿望。

经不起时间的消磨~

两三年前傻了吧唧纯情的要命买了这本书,觉得写得贼有才贼好看,完了更纯情~~两三年后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再看,就觉得有点堆砌词汇的意思了。。不过在满目速食的排行榜中,它还算是一道不错的点心。。

思无邪

原来《诗经》可以这么美的! 偶尔我会惊诧于同样来自徽州老乡安意如那纤细到弱不禁风的筋骨里蕴含了竟然都是纯天然的古典美,她说《诗经》没有教条主义,没有让人作呕的儒家染缸,也没有亦步亦趋的注解和啰啰嗦嗦的解构,更多的确是从一个古典女子的内心衍化了一脉已经泯灭了很久的古典气质。 读《诗经》,读安意如的心中的《诗经》,你不得不赞叹《诗经》的美,纯天然,发乎人性的美。读安意如,就会在她不经意的恬淡之中读出了一个女子内心的醇静和婉约,孤独和期盼,美好和憎恶,纯真和安逸。 所以,诗三百,思无邪!

《思无邪》浮光掠影

世间好物总予人这样亦远亦近的距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世间最甜蜜最苍凉的誓言,你愿意与我一起去完成吗?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死亡的疼痛。只有,一生路尽蓦然回首时的甜美眷恋。我是如此眷恋这人世,尽管它有百般得疮痍。式微,式微,胡不归?人生常行寥廓,赏心悦目缺少。有人终其一生也只为等待一个人,一声唤。若在天黑欲转归程时,得你一声唤,唤我回家食饭。那时,无论这双脚是行在露水中,还是泥水中,如何的满心疲倦都可以卸下,对你展颜一笑了。这样清雅如竹的男人,他心情幽微,只携了一把琴,独坐幽篁里,且弹且吟,心思是广大而深重的。天地间,唯有明月静朗。及时不在身边,我也要你一切都好。若一日,我懂得这样想你,这才是真的思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他终是来了,未负初约,踏雨而来,青衫不湿。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越绝望的东西越深情,越温暖的人,越寂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很美,作者和我们一样都无法注解

之前看过作者的另一本书《人生若只如初见》,觉得文字很美,只是稍显浅显,似乎有些高中时老师说的辞藻堆砌之嫌,但还是喜欢的,于是又找了这本书来看。我一直很喜欢诗经中的一些句子,也许是因为对有些诗不解其意,始终把诗经看得很神圣。原本希望通过作者的解读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却让我很失望。这本书或许想写成一本学术性较强的文字,但却在其中穿插了很多抒情性的文字,但又全不似《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文字的美丽,作者或许在犹豫该写成哪种风格的,于是倒有点四不像的意味。

薇讀書——《思無邪》

安小姐戀戀古詩詞的最後一部,依然唯美的文字,適合內心平靜的時候閱讀。我一直說比起詩經的晦澀,我更喜歡樂府的直接。詩三百風格各異,有歌功頌德,有男女情愛,有暗自的悲憤和傾訴,也有不留痕跡的嘲諷和謾罵。不管是何種內容,大都來自民間,反應的都是民間的智慧和聲音。

不怎么喜欢安的这种笔风

先把抄不抄袭的事儿撂一边,来谈谈安作品的笔风。说来奇怪,我这个人对古风歌曲还是蛮中意的,但若这种“婉约多情”的腔调用到了写作上,我就感到:这真的有煽情之嫌。以前曾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这种笔风,不过现在顿觉:日子还是过实点好,文章也还是读实在点好;用手中小笔淡淡记录生活小事,足矣。

诗经的美

自己是学中文的,那会儿教授讲 诗经 我都没什么印象,他说的美我无法读懂 直到 思无邪 的出现,我才知道我错过了什么~~

突然的喜欢

一直都不大喜欢那些古板的书,对它们会很感冒。第一次接触她的书,我想完了。会很无聊吧。可是当自己强迫自己看完的时候,我发现我是拣到宝了,还好我没有一开始就是拒绝,否则我会错过更多。真的,人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呵呵,我突然就喜欢那个充满才情由很理智的女生,我很难不喜欢她。很精辟。仿佛把这个世界早已参透。我想她应该会是一个丁香花一样的女子,会给人一种安静,古典的国际吧?呵呵扯远了。总之。。。一句话。喜欢是没道理的。更何况那么有文采的女子呢/??

彼岸花

怎样的一个女子,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词句?怎样的女子,有着这样一颗玲珑剔透的心,能窥见《诗经》中犹如落叶般飘落时的那一瞬的容颜,能听见《诗经》里花谢花开的声音。不管怎么说,在我无数次想读而读不进、读不懂的时候,《思无邪》为我开启了一道门,让我不再呆在门外,不能说《思无邪》的解说是多么的准确,但是我很受用。我不是学者,汲取的只不过是读书的一种享受。也没说,读古籍就必须一字一句的咀嚼,顺着那些所谓大师的思路。不喜欢百家讲坛里的东西,唯独喜欢《思无邪》。

所谓才女也不过如是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在外多年,总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有种膜拜的敬仰。安小姐,似乎是被追捧的国内新作家之一。但是在读过这本《思无邪》后,我突然觉得,所谓才女也不过如是。在《诗经》中,我最为喜爱的是《式微》。每次读到时,都忍不住心痛。感觉那应该是一首情诗,而不是大家所言的讽刺君主的诗。但是安小姐却还是按照老一套的解释……我很失望。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不能适应新一代的国内作家的写作,有时候,完全不能理解在写什么。明明是我所熟悉的中文字,但是我却完全不能明白里面的意思。唉……我是老了……

寻找属于自己的前生无邪的记忆

读安易如的书,自《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始。那时,靠于床沿,手执一卷,随意而阅,也甚是惬意。因一诗一词,或谈古论今,或追思情怀,从中亦颇有些收获。开始读《思无邪》此书时,我正在细细阅读《诗经注释》,常常细读一首之后,再于《思无邪》中找寻安易如是否有对该诗的解读。渐渐发现,其实,真正让人回味的,其实是《诗经》原文所蕴含的其情其景其镜,细细回味,愈觉其清新其哀怨其巧妙。而安易如所言,只是其一家之言,多少显得有些单薄,有些苍白。于是,渐渐地,将该书搁置一旁。没有了它,我更能读出属于我自己的《诗经》,自己的《思无邪》。昨夜,忽然又想起了这本被我半途而废的书,于是再次翻将出来。此次我读的已不是诗经,而是一个女子的心情与情思了。 诗三百,不过诗前生无邪的记忆。《思无邪》,是安易如的。而我要寻找的,是属于自己的前生无邪的记忆。

因为你不是唯一

也许是在《当时只道是寻常》中读到,后来想是在《思无邪》了,那青青衣的男子,也许王维一样的人,竹林中抚琴,被谁谁哪个女人看见,可惜这青青衣的男子,只博不爱。呵,遇见君子,不是侬有福气,大概要坏了心水。试想这样的男子,温润体贴尊敬怜惜,竟不是谁都可以消受的起。苏轼一生妻妾多,是他当时可以拢了这些个人去;差不多王维那时候,竟不肯拢了很多人去。世间是有这样的男子,是有这样的女子,ta美不美,人心自知,ta好不好,你心知,ta心知,旁人知一二,可是因为不是唯一,也只是寻常过了,谁叫ta天性风流这般,额,只因为你不是唯一,纵然怜你惜你不过是我生来如此,这时候如此,将来也可能如此,可是,始终不能——额,因为你不是唯一。

第一次读诗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这是安意如对诗经参透的悟理。颇然对我这种很少读诗的人来说,有某种精神上的解脱。于是为了寻找前生的,才有了思无邪。我能背得一首最美的诗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安意如说,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这是书中的一句话。我们化作不了雎鸠,缺失的幸福或许才是人世悲欢离合的症结所在。读诗,不是左右诗的思想,不是僵化诗的内涵,如她一般,把诗看得活脱,那些过往的故事我们已经不能重新来过,责备或者惋惜都已经不足为用,何不堂堂正正,这诗里是怎样的故事,都坦白去面对,或悲或喜。法雨说,观诗如对镜。安意如这样从容珍重的心态来看待《诗经》,是更适合现代人的方式。《关雎》为诗经中,风之首。朱熹把此诗看做是喻后妃之德的作品。安意如却大胆得说这是些大脑打结的儒生们歪解这首诗。有一段话,“ 如果没有男性的爱慕眼光追随,就算河州再美,荇菜再多,谁愿意日日夜夜在上面流连呢? 且不论君子和淑女之间谁主谁宾,男女之间,本来就需要引逗的,我对你没有招蜂引蝶的吸引力,也就没有了情心萌动。”直白无遮掩的解析确实打入人心。传统的思想当中强调一个女人的矜持,大多数人认为女人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权力的。而所谓气味相投。千回百转的爱情,无论多么含蓄,都只因为两人有可能地不断发出确切信号,迫使暧昧关系维系下去,斩不断的情思,罪魁祸首不过是男女之间爱情的把戏——挑逗。再一本正经的人,都是喜欢嬉戏的。我记得某人和我说过,距离的美,不要太去了解某人,因为他相信,人都是有邪恶的一面的。这句话看似和我写的东西不搭扣,但仔细想想,到底也是同样的。爱情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得到却得不到的心理满足。男女之间各自把握着自己这头的这根线,你长我短的局势不断变化,谁的得失心最强,受伤害便会越深。爱情多多少少还是太像是一场永远没有胜仗的游戏。只有爱最痛的区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已经把女子的美写到了极致。安意如不爱美得如桃花极致的女子,不是如世人般的嫉妒唾弃,而一个女子艳到如桃的地步,那样会流于轻薄,尽管有时候连这样的轻薄也是非自愿的无可奈何,被人轻薄,被命运轻薄。男人也一样,过于艳丽了,就失去了男儿本色。为什么说世界是公平的呢?一个人太美,得到的爱是不真切的,永远像一层磨砂玻璃,因为别人的赞美而永远不知道真心的模样,爱得盲目,爱的悲哀。美人总是多情的,她总是在幻想一份如同她容颜般绚烂的爱情,可是答案总是没有。只有一次次割破自己,只有痛才是最真实的感受。女人天生脆弱,没有家庭的女人对于任何时代来说都是最大的遗憾。女人一生最大的一次下赌注,便是那个托付终身的人。赌,不过是输多赢少。宜其室家的人总是占在最少数,我也说不清楚是女人娇媚惹的祸,还是男人对女人本身的一种嫉妒的折磨。“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汗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汉广》肯呢过是最古老的单相思诗了。在当时,这男子的一往情深没有打动他的意中人,却在千年之后打动了无数人心。让人感于他的痴情而记得他。又或者。人们真正为之内心动容的不只是他痴情,而是每个人都曾有过“求不得苦”人生的得失,原来就这么难以预料。事实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古语有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时留点遗憾也不见得是坏事。人总有未完成的梦,心里记挂着。下辈子才有奔头。书中还写到了许多,一个20出头的女生,已经站在几千年诗经的彼岸。沉静的心,世俗在她看来才是最真实的价值观。一个人想得太明白不知道是不是错,没有犯错的机会会不会也是遗憾。这是我对安意如的理解。或许写书的人,只有在纸张里面活得最明白,而世间毕竟太多繁杂的意想不到,她也不过是一个俗人般的在过错里游行。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我的前世,我的诗。

关于安抄袭的评论

  安意如抄袭被抓住手之后        作者:十年露冷枫林月        我简直完全地无话可说兼目瞪口呆,虽然也确实犯不着多费口舌。但是人间居然有如此厚颜的女子,我我我,果然大开眼界。   她叫安意如,最近很火是吧。用浅显的笔触重绘古诗词,大是风靡了一阵。和所有喜好附庸风雅的妇女一样,我也在盗版书摊上买了一本,叫做《人生若只如初见》。现在想来,幸好买了盗版,因为这本书大部分都是抄来的。   抄袭并不奇怪,天下文章一大抄,谁写论文的时候没有东搬点西挪点,临了又不小心忘了注明出处。但是要做到向安意如小姐这样的化境,恐怕就非常人可及。   被侵犯版权的原作者叫江湖夜雨,为了此事找上门去。看看安小姐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她在搏客上先是大大美言了江湖夜雨的才气,然后可怜兮兮地写道:“因为他找到我,说你书里好多观点和我一样,引用了我的,没做申明吧。我一想,哦,是。怯怯地向他道歉,面对偶像做检讨。结果他宽大处理了我。”   瞧瞧这一招够高明的吧,人家原主都不追究了,你们外头人还瞎跟着起什么劲啊。幸好俺从来不是君子,俺就爱做小人,俺最喜落井下石。看这一句“我一想,哦,是。”拜托,偷东西被抓该如何处理,这一幕恐怕早就夜里独自演练多遍,还用得着“一想”,而且居然还想了起来,大方地承认并且道歉,真叫我佩服得无地自容。   这不是一篇论文或是一场面试(这么说貌似对教育事业不大尊重了那个哈),而是一本书哪,其中牵涉了版税稿费等等诸多银钱事项。居然就在一篇博中,轻描淡写地解决了。如此看来,郭敬明最大的错误根本不在无心的模仿,而是未能生为女儿身,尤其是未能生为美女身。   起初我还想,安小姐为什么要写一篇搏自曝其短呢。想了好一会,明白了,如果不是问题严重到一定地步,一个人是决不会选择这样做的。这是一次多么高明的危机公关处理,完全应该列入中国十大经典公关项目。克林顿要是能够早些领会其中的诀窍,也就不会有那么臭名昭著的短裤门事件了。因为这样诚恳的道歉,原主慷慨地既往不咎,安小姐下一本书可以继续湿润广大缺乏古典文学雨露灌溉的读者的心灵。这让我不禁想到可怜的花儿乐队,怎么不跟安小姐学学其中的诀窍呢,就这么轻易让出了《嘻刷刷》的一半版权。   而这位古典才女最高明的地方,并不是在人家登门问罪一事的处理上,而是早早就埋下了伏笔。看看她此前接受《福州晚报》采访时的回答:“因为写诗词评赏必须广泛地找资料,最便捷的方法自然是利用搜索引擎去各类诗词网站看,……但我想提及一个叫“江湖夜雨”的人,他在网络上的ID全称应该是“江湖夜雨十年灯”。看过他在网上发的所有文章,真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他对古典文化的感知,我觉得比我更有天分,懂的东西也更广阔深入。”   这需要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智慧,何等的天真跟何等的无耻,才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我只能说,我已经五体投地。并且在最后,我想申明我为什么会对安意如小姐做这样恶毒的攻击,这完全是因为妒嫉,妒嫉她的才华,她的文字,还有她的财富。

仿佛写在很久以前

黄昏时分,坐在窗台上看意如的书,天色渐渐的淡了,白色的云遮去了匀净的青色。一只姜黄色的猫跑过草坪,拖着一条受伤的腿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如果是罗圈腿,大概可以抱去充当一下克鲁克山。 耳机里TATU还在唱gomenasai for everything, 为什么要抱歉呢,不是曾经说过——Love means never say sorry吗?读到《邶风·燕燕》的时候,不觉停了下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这是前三节,比起那些迂腐的“卫庄姜送归妾”的解释,我更喜欢《诗总闻》里面的解读。一个痴情男子送她心爱的姑娘出嫁,旷野上,他没有身份亦找不出借口再见她一面,只能伫立在远处,看着血一样的红色中,她渐行渐远,终于再看不到。他忍住了追出去的冲动,却再也忍不住眼角的泪。——“爱,是会让人变得坚强的。相信我,我只是一时无法止住泪。” 这样的女子是幸福的,他们的爱情有一个凄凉却美丽的结句。日后就算是各自悲伤,回想起来依然在流着泪时嘴角带笑,就算是发秃齿摇,心里最初的那个人依然温雅似玉、俊朗如昔。这样的离去,在风中留下一声叹息,在故事的尾巴上点上长长的一个省略号,至少以后想起的时候不会心存怨怼。 ——爱过,就永远不要说抱歉。 意如这样写到:“即使彼此曾经默契已属难得,因为曾经爱过你,所以感激。谢上天许我爱得到你。既然有了决定,就面对现实;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于江湖。”我于是找到这样一首歌——我开始相信了爱情只是我一个人的事,独自彷徨在这一个孤单城市,像个迷路的孩子等着一个温暖影子,只希望有天你听到我留给你的心事。 当然这不完全是相似的,身不由己的曾经爱过总比只能远远在角落观望要幸福。一样的是自别后,爱情就不再是与那个人有关的事了,我们能抱紧的能铭记的都只是自己的那一份,爱情自此便成了自己的事,成了一件无望的事,成了一首属于子夜的歌吹,只能在人静时分低低的吟给自己听。如果可以,真的,就相忘于江湖吧,不执着也是天大的幸福。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有孟婆汤,那一定是因为上天慈悲,不忍我们背负着前世的种种,让我们从一张白纸开始,慢慢在人生的成绩栏里填上内容。 天色暗下来,云都慢慢散去,淡青色的空像是宣纸上晕开的颜料。诗经是前世无邪的记忆,是以青色作底、轻轻勾画的水墨淡彩,清澄而真切。我们重复着先人的路,在感情里迷迷失失走走停停,终于也能感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太美的童话,我们无法注定的事就尽量领取现时今日——曾经与你指尖相触,也好过一无所有。

以为很言情,原来很美

说实话看到书名和作者名时,第一直觉,这是一本言情书,但看了目录立刻有了兴趣,等正真阅读,发现好美!http://www.bookfm.com/book/bookdetail.html?bid=103538

硕人

我一直喜欢《硕人》开篇的那几句:“……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虽是标榜家世的俗字,配上庄姜的美,却那样动听起来。《硕人》最经典处便是那段描绘庄姜美貌的文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若说前五句还只是一幅美绝了的仕女图,那么后两句的点睛之笔便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美人儿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该是怎样的明眸皓齿,顾盼流连呢…http://imvicky.blogbus.com/logs/18697404.html

随笔...小记

对诗,有着不一样的情怀;看了安意如的书以后,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关雎》,《桃夭》耳熟能详的小诗在她的陛下疏解的熠熠生辉,光荣绽放。安安意如的一类文都有气定神闲的作用。她的想法和许多老学究的不一样,她的想法独特,有够大胆。联系着不同的作品,把她的品评读得风生水起。《诗三百,思无邪》有着很高的造诣.....

这本也被网友指出存在抄袭

原文所在: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59463.shtml 原文还在不断更新中,安意如抄袭的内容在不断增加。大家隔两天就点开原文刷新看看吧。----------------------------------------------------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1 09:26:44  请看: 《周南-汉广》写一个青年樵夫,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愁绪。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秦风·蒹葭》也是刻划“企慕情境”的佳作,与《汉广》比较,则显得一空灵象征,一具体写实。《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汉广》则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徽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具体的。王士禛认为,《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章之一(《带经堂诗话》),不为无见。当然,空灵象征能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而具体写实却不易作审美的超越。钱钟书《管锥编》论“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在《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思无邪>中的这些内容全部抄袭于<先秦诗鉴赏辞典>第20至2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大段抄袭,只字不改!! 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1 09:28:20  还有: 然而《卷耳》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是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全诗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日本的青木正儿和我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显然是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手法认识不足。 完全抄袭于<先秦诗鉴赏辞典>第20至2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1 09:31:10  这样的境界,这样的心地,怎么配去解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作者:风子风子 回复日期:2007-1-11 9:39:08  安意如:即使《思无邪》【引用】了<先秦诗鉴赏辞典>的东西,【那也就这一本而已】,我后面的作品与他无关,我不是依附他而存在,我有这个底气。同样是写诗词鉴赏的东西,我的书比他卖得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1 09:45:03  是啊,如果一个人心理残疾了,我们真的奈何不得 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1 10:06:44  其实我跟他们两位都不认识。一切原由皆因关注传统文化,所以才读《唐才子评传》和《思无邪》。 读《思无邪》时因为对《诗经》里很多生僻的字拿不准就找来家里一套鉴赏辞典,想对照看一下,哈,真是吓了一跳!只看了前5篇就有3篇抄袭于《先秦诗鉴赏辞典》!!而且全部是整段整段一字不改地抄!!! 作者:vasaro 回复日期:2007-1-11 14:05:59  随便google了一下: 安意如:《思无邪》-- 一夜征人尽望乡 =================================== “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 这是关于采薇最早的记录。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这是两个固执到头脑发僵的人,当年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欲禅让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其他的儿子即位。伯夷和叔齐联袂潇洒逃亡以后,生计很成问题,听说西伯姬昌乐于赡养老人,商议好投奔他而去。当时西伯姬昌已死,伯夷和叔齐到了那里,正是西伯昌的儿子武王将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了武王的马缰阻止,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的随从上前要杀他们,太公吕尚虑其有贤名,为怕大战前夕影响民心,就阻止说:“此义人也。”并搀扶他们离去。武王推翻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仍坚持操守,不吃周王送来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集野菜充饥。” chenjing博客:每日诗词 --【采薇歌】: http://chenjin.javaeye.com/blog/search =================================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欲禅让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 们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即位。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昌乐于赡养老人,于是便投奔他而去。不想,西伯昌已经死了,伯夷和叔齐到了那里,正是西伯昌的儿子武王将 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了武王的马缰阻止,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的随从上前要杀他们,太公吕尚立即上前阻 止说:“此义人也。”并搀扶他们离去。武王平定了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仍坚持操守,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靠采 集野菜虫饥,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 ==================================== 安小姐成了总编了,左抄一篇,右抄一篇,除了引用,就是抄袭。~~~~不用付版权费的总编,脸皮厚,死不认账就行了。 作者:vasaro 回复日期:2007-1-11 14:47:04  ------如果十个人翻译就有十个人雷同,因为就那点材料嘛,你还能瞎编不成. =============================== 偶手上的3个翻译版本,没有一个雷同(指文字)。 所以,偶就奇怪了,为什么安小姐的一小段翻译和别人的有超过80%文字雷同。 甚至连对话翻译的都一模一样,对话翻译成白话,或者保留古文原话的选择都一模一样。连人家翻译上风格的不统一都一起抄袭了。安小姐还真是“才女”~~~~ 伯夷说:“这是父命啊” 【白话翻译了一下】 太公吕尚立即上前阻止说:“此义人也。” 【保留古文】 作者:vasaro 回复日期:2007-1-11 20:57:46  只抓抄袭: ========== 帮《百家姓起源》做个宣传~~~~多好的一本书,以至于才女安小姐在撰写个人物经历,都一字不拉,甚至连标点儿符号一起搬进了自己的“著作”。 介于安小姐没有标明“引用”,广大读者肯定不知道这本《百家姓起源》如此得安小姐看好,偶就代安小姐宣传一下,好东西要让大家都知道嘛。 【安意如:《思无邪》-- 辛苦,还是心苦】 周武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春秋时,虞仲有个后人叫奚,因住在百里乡,又称百里奚,他在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留心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谈后,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 ========================== 【姓氏起源——百里 来源:《百家姓起源》 】 周武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春秋时,虞仲有个后人叫奚,因住在百里乡,又称百里奚,他在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 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谈后,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7-1-11 22:59:31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 (白居易)实在老得不行了,患了风痹之疾,就放妓卖马,自诩“既解风情,又近正声” 少年显才华,中年露锋芒,晚年享安乐,白居易走的是一条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追求的人生道路。 --------------------------------------------- 同样侯虹斌《红颜》一书: 樊素、小蛮:唐白居易之二妾名。白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显才华,中年露锋芒,晚年享安乐,走中国知识分子圆满而庸俗的一条生活道路。老年患了风痹之疾,他就放妓卖马。自称"既解风情,又近正声。"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7-1-11 23:31:20  安意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唐伯虎的传奇爱情,被冯梦龙写在《警世恒言》里,题作《唐解元一笑姻缘》。 -------------------- “《警世恒言》”。。。也怪老冯三本书的名字颠三倒四太难记。。 作者:大连的雪 回复日期:2007-1-12 0:10:43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2)》: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乐天不能写明是“唐皇”,一来,不合韵…… ------------------------------------------------- 好一个“不合韵”。。 ===================================================== 真行....老白倒是想写..他也没那个胆子啊.... 作者:南窗寄傲生 回复日期:2007-1-12 00:23:47  to大连的雪:倒不是说这个。。。安意如全不懂诗词格律,张嘴就是外行话。 作者:风子风子 回复日期:2007-1-12 10:17:05  【安氏五德】 子南子夜读安意如。为之哽咽者一,暴汗者二,晕厥者三。每语人:为人如安女士始可称五德俱全。金屑泥沙,等一视之,可称“仁”也;他人有过,己当其名,可谓“义”也;青天白日,书林剪径,真乃“勇”也;博采众家,细大不捐,何其“智”也;原文错漏,不更一字,堪为“信”也。嗟夫,嗟夫,天壤之间,真有此人!既生GJM,何生AYR! 作者:vasaro 回复日期:2007-1-12 12:03:31  2007年1月12日『抄袭』小结,目前为止,安意如小姐: ================================================   1. 《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 《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3. 《思无邪》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的照搬] 4. 《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的翻译】 [13句抄了12句] 5. 《思无邪-- 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 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6. 《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 目前为止,抄袭2处 作者:风子风子 回复日期:2007-1-12 17:07:50  正是: 捷径终南许共攀,携云握雨倚栏杆。亭前再煮青梅酒,天下英雄郭与安。 作者:白白的白衬衣 回复日期:2007-1-12 17:44:55  作者:风子风子 回复日期:2007-1-12 17:07:50  正是: 捷径终南许共攀,携云握雨倚栏杆。亭前再煮青梅酒,天下英雄郭与安。 ------------------------------------------------------------ 和一首: 杨柳而今别乐天,唐皇出韵汉皇怜,江州司马空悲泣,揾泪看取菊花仙。 作者:vasaro 回复日期:2007-1-12 21:08:56  继续: =========== 今天宣传国学大师【余冠英】先生。他老人家翻译的诗经如此精彩,以至于安小姐大段大段地般进自己的文里,占有了不小的篇幅(引用文字外的篇幅),为国学畅销书《思无邪》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介于安小姐由于不明原因羞于提及这么精彩的翻译来自大师之手,偶再次代“害羞”的安小姐宣传一下【余冠英】先生。==================================== 《小雅·采薇》译:[原文就不贴了] 【安意如:《思无邪》--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冒出芽尖。说回家哪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谁害我有家难奔,还不是为了玁狁;谁害我坐立不安,还不是为了玁狁。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哪时回家,心里头多么忧闷。我心忧闷像火焚,饥难忍渴也难忍。驻防地没有一定,哪有人捎个家信。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又粗又老。说回家哪时回家,小阳春十月又到。当王差无穷无尽,哪能有片刻安身。我的心多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什么花开得繁盛?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兵车已经驾起,高昂昂公马四匹。哪儿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三次转移。驾起了公马四匹,四匹马多么神气,贵人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四匹马多么雄壮。象牙弭鱼皮箭囊。怎么不天天警戒?玁狁实在太猖狂。 ================================= 【余冠英:《诗经选译》】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冒出芽尖。说回家哪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谁害我有家难奔,还不是为了玁狁;谁害我腚不着凳,还不是为了玁狁。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哪时回家,心里头多么忧闷。心忧闷好像火焚,饥难忍渴也难忍。驻防地没有一定,哪有人捎个家信。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又粗又老。说回家哪时回家,小阳春十月又到。当王差无穷无尽,哪能有片刻安身。我的心多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什么花开得繁盛?那都是常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兵车啊已经驾起,高昂昂公马四匹。哪儿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三次转移。驾起了公马四匹,四匹马多么神奇,贵人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四匹马多么雄壮,象牙弭鱼皮箭囊。怎么不天天警戒?那玁狁实在猖狂。 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5 09:19:28  我想,安是很有鉴别力的,或者说,她是一个非常明白什么东西值得偷的人.我当时是为了对照读书才找了家里的那本《先秦诗鉴赏辞典》,一看确实吓了一跳,只她的《思无邪》中前5篇就有3篇大段从那本辞典中只字不改地抄袭下来!!!后来陆续看到很多朋友检举揭发她抄袭的绝对不是一个人、一本书,我发现,她抄袭的都是类似于辞典这样,读者面不广但是内容非常好的东西(那本辞典是六十六位专家共同编注的) 作者:月移花影瘦 回复日期:2007-1-15 10:04:59  [匿名] 1919oo 2007-01-14 23:05:27 中午去书店买来安的大作《思无邪》和众多专家所编的《先秦诗鉴赏辞典》花了俺五十多元,嘿嘿为了纯洁中国文坛....也值!《诗经》说实在的以前还真没仔细看过,中学时候为了考试没办法,现在为了拯救没落的中国文坛.....一边打开安小姐的博客: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秦风·蒹葭》也是刻划“企慕情境”的佳作,与《汉广》比较,则显得一空灵象征,一具体写实。《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汉广》则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徽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具体的?王士禛认为,《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章之一(《带经堂诗话》),不为无见。当然,空灵象征能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而具体写实却不易作审美的超越。钱钟书《管锥编》论“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在《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上面这段在安小姐的博客上原封不动的粘贴过来!在《思无邪》中是P15页最后一段(文章名-----有种距离叫爱情....南有乔木.不可休息)!在《先秦诗鉴赏辞典》中在P21页的最后一段到P22页文章结束!基本一样!安大才女竟然毫不吝啬的拿来就用,不表明出处!佩服之至!我生也有涯,而抄无牙!这本是陈文忠老师的文章,安小姐妙手接花移为己用,高明.....安小姐确实不乏才气,把别人的文章连缀的天衣无缝,也着实不易!如果安小姐把这些苦工用在读书上或许到了人老珠黄时也能厚积薄发写上几篇惊世之作! 这是我刚从安的博客上发现的尚未及删除的帖子.看来如我般"偏激"的人还有啊,哈!真是高兴!说明这世上还有真正的读书人!!!

诗经如彼岸花

買這本書——一是封面,挺簡潔舒服的;二是名字,念著念著還是蠻好聽的;三是內容,白話版本的詩經太難懂了,我喜歡《詩經》;四是作者,因為她只能“坐著”,令人好奇的残疾女子。 像看故事一樣透過她解說詩經里的歷史。看一些专家對這書評價不怎麼高,可我覺得每個人看書的觀點领悟都不一樣,那是她安意如自己的想法。何必要對史書分解得如此透徹。 读史书,不要讀S書....

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先秦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不单单是因为这本书,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在秦汉之前的诗经中提到的那个杂乱却诱人的时代。一直觉得,到什么年龄读什么书。纵然诸如左传,史记等大部头著作很好,是传世经典,但是让一个年轻人读读可以,却不能真正深入的沉浸到厚重历史的世界,体味不到其中的精髓。我觉得在年轻时读些诗词、散文、传奇或者描写风花雪月的以爱恨情仇为主题的作品真的是个适时的选择。年轻时无处寄放的情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找到最恰当的描写,得到最舒适的安放。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把看似晦涩古奥的先秦历史,用现代人更能接受的语言,从年轻人最为关心的情感的角度阐释,一边稍稍提点了历史知识,一边又让我们看到我们印象中庄严肃穆的人物,无论是待嫁的姜姓一族的美女,还是血统高贵的郑、卫国君,亦或时而浪漫多情到误国时而杀伐决断瞬间了然于胸的楚王一系、、、、、、那些我们觉得面目庄重肃穆仿佛比庙里菩萨还正襟危坐的古人,就这样活色生香的呈现在眼前。骄傲,懦弱,多情,宠溺,阴谋,悔恨、、、、、、他们的生活再也不是讳莫如深的秘密,也不是泛黄古籍中轻描淡写的“XX元年,卒”。仿佛他们的生活比我们的更加精彩,更加跌宕!那时的幸福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那时的人感慨良多,心有言而表于口,成为歌诗,回环往复,记载传世。这让我们有了兴趣去阅读先秦历史,想去亲自看看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模样。作为入门的书还是很好的。

viva 畅销书

http://www.douban.com/group/changxiaoshu/欢迎加入《心灵鸡汤》《穷爸爸 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狼图腾》《达芬奇密码》刘墉、韩寒,郭敬明,还有最新最热的安意如,我爱你们!你们促进了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你们拯救了大众颓靡的精神家园,你们掀起了全民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你们是中国图书市场的希望!欢迎大家踊跃加入,踊跃推荐,让畅销书来得更猛烈些吧

思无邪

五月风筝2009-07-08 13:28:2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该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在此借用为“思想”解。 安意如借用孔子的话,用在这样一本书中,是非常恰到好处的题目。而书中的优雅内容,也如一个古典女子,缓步向我们走来。 不知为何,在中国数千年间如海般丰富的诗篇中,最令我心动的,莫过于《诗经》了。轻颂那一句句四字诗,像咀嚼着青涩的橄榄,带着甘香的甜味,余味无穷。总是那么向往那样一个时代,自由奔放,爱情也热烈的令人咋舌,全然没有后来那样被沉重的儒家道德思想封印的悲哀。爱情,私奔,野合……都那么狂热且天真。那真是一个思无邪的岁月。 安在一篇篇迤逦的文章中,讲述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读来受益匪浅。当然,更璀璨的,还是诗经本身焕发成的经久不衰的迷人光芒。若是没有这样的质地为本,想来,再华丽的语言,也无法令人着迷。只是在安这样一个温婉的女子妙笔下,诗经的动人面目更加清晰了。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贪享人世繁华

一代活佛仓央嘉措吟哦: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生,只为与你相遇!释迦摩尼也说,若让人世间还有另一种诱惑如男女之情,那么人终将不可度。若干年前,随手翻阅过诗经,实在为里面的抒情折服。上下五千年无论科学技术怎么发展,无论人对宇宙空间有什么样的了解,无论对于宗教来生做了何种研究,无论心理学分析如何丝丝入扣——唯一无法变更和磨灭的,还是男女相互吸引的美好和痛苦。爱之为何物,痛苦也好喜悦也罢。情之为何牵,思念也好哀怨也罢。恋之何所系,执手一生死则同穴,或者此次说再见即是永不再见。痴之何以痴,天地崩江水为竭,或者采采卷耳不盈倾框。所有这一切,对比古今,男与女有没有逃离开生死纠葛?男与女有没有可能逃离开情爱纠缠?逃不开。连那纠缠都一次又一次重复。不要说一个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爱情的河流里奔流着的水哟,被无数人踏入了五千年,还是唱着当年的情歌!一瞬很长。一瞬很短。《小王子》里那个地理学家说:书上是不会记录一朵花开,或者一段爱情,因为他们太短。是啊,历史记录者的手里总是关山阻叠,望不断长安路。纵有万千别绪也要用“忠、义、仁、孝”盖个严严实实。爱情只能凭借诗歌的力量,反复咏吟,一波三折,一声三叹得敲进人心底。让活着的人于午夜里,于马革裹尸处流一滴相思的清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纵如桃花夫人柔弱却坚贞;或如文姜美女放浪而个性。女人在作为货物的年代并不会因为容貌和地位而有多大变化。所以,生为现代人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幸运得去寻找属于自己那双可以握住的手。我们也可以从容淡定得放弃那已经无法握住的手。云卷云舒,情爱格局由自己把握。而我,只渴望用一朵花开的时间,贪享这人世繁华。

卷耳

从来很爱“我等你”或“我会回来”这样的话。承诺,又深情。《诗经·卷耳》是思妇诗,那种深情的承诺便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是极难的。一旦产生了,又那样剪不断,理还乱。


 思无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