怆然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怆然录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10704949
作者:发雷
页数:310页

章节摘录

  接完父亲的电话,我只能苦笑:我害怕父亲的电话。每次接到父亲的电话,我都心情变得极度颓败,如果儿子可以告父亲电话骚扰的话,我将去申告。可是我怎可以置父亲的感情于不顾呢?况且我又如何不理解父亲此番寄情于我之切切的心理呢!一个经历着悲欢离合的家庭对于希望之渴求又是何等之强烈啊!  父亲差不多每周给我两个电话。询问的内容无非是我的工作如何、是否有女朋友、现在在千什么以及有没有什么好消息等。这些问题,程式固定,久而久之,如同一则没有艺术感的广告一样叫人抓狂。我只能支支吾吾地回答父亲,简直不能让他高兴。他希望我能挣更多的钱,尽快改善生活条件,将破败的家庭改头换面,彻底洗刷掉家庭在乡里的耻辱。在外流浪、寄居的生活让他内心悲凉,他将希望寄托于我,至少我是他的希望之最大的载体。他至今仍辛劳地工作着。当然,他也知道怎样保存自己,怎样快乐一点。他比我母亲聪明多了。  我时常想,如果没有发明电话就好了,或者电话的资费再高一些就好了。那样或许可以更自由一点。但父亲的电话是一个严肃的伦理问题。一个选择远离父母的年轻人,父母只能通过电话来沟通到他。所以电话沟通成了必然要发生在父子之间的事情。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青年时期真是一个受难的时期。”作者明显具有诗人气质,又正值善感与多思的季节。于是,日常生活都成了某种内心遭遇,才有了这些用年青(不是年轻!)的文字写成的种种“受难”的记录。从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骚动不安中,我们还可看到一种努力,即:努力建造和维护一个足以与功利为其主结构的外部世界相抗衡的、诗意的内在世界。“过来人”如我者都知道,青年人的“受难”与努力其实是代代相传的,已经传了很久很久。但作者属于新一代人,他们的“受难”与努力自然有新的时代特征,而这,恰是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朱正琳(著名学者、书评人)    经年不联系的小友发雷,忽而发给我这么一大部书稿,我才知道这后生端的在火热地生活着,而且活得比绝大多数人都本色,都精彩,超出了我的期望:他有点像俄国作家,与这致命的土地和生活拥抱、撕咬、扭打,在这斗争中,他很像“人”了。荷尔德林说:“成为了人,就成为了神,只有神才是美的。”  ——何三坡(著名诗人、批评家)

内容概要

发雷,生于1984年,安徽青阳人,青年诗人、随笔作者。16岁尝试写作,迄今最大量创作的是现代诗歌,有诗作发表于《文学中国2009》《星星》等诸多权威选本或刊物。目前生活在北京。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 迷惘与寻觅
回乡记 002
灭蝇记 004
美丽蝶 007
顽固的工具论 009
爱情过于贫瘠 009
保持对自然的触觉 011
人的本质是火 012
甲壳虫 013
肉体与灵魂 013
杀死一只蟑螂 014
一切感觉正在发霉 015
关于“第一感” 017
旅途风景 020
一个出行计划临时被打消 022
35 023
塔 031
搬家记 033
辛酸的际遇 034
渴慕宁静 036
布娃娃之梦 038
残篇 040
第二部 一部生活实录
2007年1月5日 星期五 046
2007年1月6日 星期六 047
2007年1月7日 星期日 047
2007年1月8日 星期一 050
2007年1月10日 星期三 051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051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052
2007年1月15日 星期一 052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054
2007年1月24日 星期三 054
2007年1月27日 星期六 056
2007年2月19日 星期一 057
2007年2月22日 星期四 058
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 059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060
2007年3月6日 星期二 061
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061
2007年3月10日 星期六 062
2007年3月31日 星期六 063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064
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066
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067
2007年4月14日 星期六 070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071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072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072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073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073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074
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075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076
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 077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080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088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088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089
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090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090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091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092
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093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095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095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096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098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098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099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100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101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104
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105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106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108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110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110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111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112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113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113
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114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114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115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115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116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118
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118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119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120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121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121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122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124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125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126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127
2007年 11月8日 星期四 130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131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132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134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136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137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138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138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139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139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141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142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143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144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144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145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146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149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151
第三部 悲伤与理智
现代父子 154
物质贫困 157
现状六种 158
真正的幸福 160
生与死 161
个人主义爱情观 161
父亲的电话 164
关于象棋 166
孤独这枚硬币 171
周末诗人 173
“蠢货” 176
大脑疲劳 176
成人的时间比黄金还贵 177
选择 178
待完善的一切 179
作家与间谍 180
痛苦无处不在 182
关于“知识分子”提法 183
生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184
思考的方向性 185
给镜子兄 188
怆然之时 189
聚会的好处 190
镜子 191
一类思考者之肖像 191
失败的教育 191
公交车上发生的事情 192
童言无忌 193
年轻父亲的期望 194
小论偏激 195
贯胸国神话 196
个体的幸福 198
自我时间 198
贫民化生活 199
原始人类 201
安贫乐道 202
边缘人 203
日记这种文体 204
有效对抗生活的方式 206
做一个礁石 207
缺憾是永远必要的 208
生活就是生活 209
背西而立 210
恶 心 213
聚散离合本常态 214
冷房间 214
误 解 215
禁 忌 217
不管不顾 218
泛亲情 218
迟迟未归 219
被监督的自私 221
用脚抗议 225
家长与暴君 227
回家太晚的代价 229
悲观主义者永远有理由悲观 232
卡夫卡的启示 235
生活建设了我,而非
正毁灭着我 236
书之风景 239
敬畏文字 240
环境破坏者 242
金钱的奴隶 244
幸福的拍肩 246
人类的截面 248
关于女人 249
谈谈教育 250
切勿多嘴 254
日记是一块砧板 255
物质贫困的影响 255
一个小女孩 255
壮硕与孱弱 256
出 门 257
电 梯 264
绿地中的路 273
附录 艺术札记
后记

作者简介

《怆然录》作者发雷。
《怆然录》是一位当代青年以绝对诚实之笔记录、反思他的生活的怆然之作。
作品的完稿历时四年,作者采用了日记、杂文、小说等多种文字方式真实反映了当代青年在生活中面对的诸多困境,贫穷的困境,工作的困境,情感的困境,理想的困境,乃至思想的困境等等,如实记录了一个青年以极其隐忍的不屈不挠挑战这些困境的一段过程。用作者的话说“我通过我的笔触敏感地、小心翼翼地、力求真实地记录我那如蜗牛一样走过的、带着我的轨迹的一处处停留。那儿总是有诸多悲怆的事件不幸地降临到我身上,我无法闪躲,只能坦然地领受,慢慢地消化它们带给我的初轮打击,最终让它们消融在我的身心里面,虽然伤疤依在。在这长久的消化过程中,我用文字记录这种疗伤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竟然对悲怆的生活习以为常,并能从我的文字记录中找到些许安慰。”这种仅仅从自我角度的呈现和解剖显然能给人带来一种亲切,一种“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的真实感。

图书封面


 怆然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思想国的律法——读《怆然录》这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单单就遇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又为何作者单单就把这书送给了我?又为何我单单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呢?一切仿佛都是“非如此不可”,上天注定的。说实话,我不忍心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我害怕我很快失去一个“朋友”。我需要慢慢品味,咂出它里头的乐趣、苦涩及忧愁。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读一段,想一小会儿;读一页,再沉思半晌。我很久没有阅读这么感性、细腻的文字了。我仿佛看到的是另一个卡夫卡,或村上春树笔下的那种孤独的人物,他们都带有我的影子。或者这么说吧,所有孤独的,陷入内心世界的人,都戴着同一个面罩。这个外省青年,这个并不高,不胖不瘦,戴着眼镜,脸蛋儿圆圆的青年,难道不就是另一个我吗?他多少有些不自信,多少有些爱紧张,多少和外部世界有一些格格不入。他那一颗既想获取温存,又生怕被拒绝的小心脏,多么多么像我自己呢。他这么说现在女孩儿,“如今要不是自己有问题,就是她们有问题,反正合不拢”。这本著作就像一个魔咒或一个迷宫,你陷入它,你就难以自拔。或者就像一剂毒药,服下它,你就深深染上了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毒瘾,更加远离外界和公众,更加不愿意敞开心扉去走近另一个心灵;因为你会爱上自言自语,爱上用思想构筑出的一个王朝。在这个王朝里,你无所不能,你思考友谊、爱情、家庭、享乐、受苦、得救,公共道德、民族素质和国家出路,萍水相逢且只有一次的“爱”、写小说的技巧以及那些让你难忘的梦,甚至是乘坐电梯这样的小事,简言之,你思考一切。虽然这是你的王朝,但并不是你说了算,所有你要思考的东西,都不一定听你的使唤。它们有它们自身的逻辑和运行轨道,因此,唯有真诚地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去敬畏才能和它们保持和谐。就这一点来说,作者做到了。他有着前所未有的坦诚,绝不怕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怯懦或龌龊,因此不断地拷打自己的灵魂。他努力地用思考、记录和写作本身来履行他的思想国对他赋予的义务和职责。要当好这个国王,不容易啊,得勤勤恳恳地观察和思考。因此,勤奋而真诚地思考就是这个思想国里最高的律法。我很久没有这么喜欢过一部文学作品了,也许我离文学已经很远了。我希望借助发雷的这部作品来再次走进文学的道路,再次重温我年轻时候的怆然录。因此,我也以十分诚恳地态度,推荐所有蜗居在这个伟大城市里的文艺青年们,去和这个敏感而智慧的年轻人交谈。
  •     人们要求于天才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事,就是热爱真实——歌德发雷的《怆然录》,浸润着真与美的较量。在真实生活的火焰之间,好与坏交织燃烧,成为他写作的基石。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罗曼罗兰关于歌德的文章中,在钱穆谈诗人的“真”中,都清澈的存在着。但本书的问题是,除却肉体记忆的真外,发雷明显民国初式的用语习惯与古代文人思维,在当下如何成为真的?真自然需要接地气,需要有踏实的站立基础—即当下时空中不断发生的人类命运。在这之上,真需要对文人的思想发展史进行选择。发雷加入的是绵延中国千年的文人风骨的传统,也是欧洲米沃什这类知识分子所坚持走的道路,这是其成为“真”的最重要凭依。由此,他的这种“真”基于破碎,而产生了多重变形,但靶心永远是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给大众造成的创伤上。这本书中的“低层人物的真实挣扎”之光,令人不可抑制的想到我们共同的过去,也油然与史书上寄寓他方苦苦追求艺术的大师们,声气相通。艺术就在这真的挣扎中。此刻,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大英珍藏瓷器展览,但回忆过去,富士康跳楼民工的血泪犹在心目之前。这就是真与美,也即艺术现实存在的空间。当发雷以相同的肉体来体验这两极张力的撕扯,就自然产生出一种震动心魄的美。其中,发雷对一个事物思考与表达的慢节奏、某些用词特别的体现出凝视与咀嚼的美。如对爱情的思考、对父子关系的思考就是以一种迟缓的注视来进入深层;“大地贴在我的心上了”这种语法则体现令人侧目的艺术之美, “贴在心上”中对“心”的形象选择,不仅跨过了肉体感知程序的内部次序,也自然烘托出一个文人“良心”的人格诉求。在这本书里,大量散落着这样的珠玉,如“潺潺缓缓”“眼瞳”“走一遭”等词语,这种用语看似属于过去的表达,实际上却是自然包容肉体与精神的词语灯塔。我希望发雷重新发掘、把握这种表达方式,以肉体到灵魂的切实感触挺立出文人的骨气,为年青人的写作提供一种可靠的例证。当然,对发雷而言,米沃什这种“欧洲良心”型的人物是奋斗目标。目前还无法对此进行任何断言,但我想,只要持笔躬耕,持心躬耕,发雷必然有一天全面塑造其在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是来自精神层面的一道光,它出于久远的文人传统,而贯穿当代,并纠正其变形。2012/7/6
  •     记得四年前,有那么一段时间,忙得几乎出离人群,却不断有问题浮出来,自己备感委屈也无处释放,就是在那样一种低迷而有限的间隙里,偶尔翻到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晚年随笔集《惶然录》,反复咀嚼过后,仿若一片心灵的膏药贴熨抚平伤痛,让我不知不觉中消溶了外界的误解与不公,同时也宽容自己的缺陷不再去无谓的自责。与此同时,我渐悟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该有力量与勇气接受自我行为带来的种种不同结果:即使撞了南墙,我们仍可以驰骋在北往东来中,或许还能在南墙的另一面向它致敬。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让我如此释怀与流连忘返的《惶然录》,它可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励志书籍,全书都是“仿日记”片断体,作者幻化出多面人物力图表现出个体自相矛盾的坚定及不知所云中的明确,他们变中有恒,异中有同,人群中不同的自我都是独自面对全世界的突围。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得佩索阿在去世后才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但是作为一种人生结局,在达尔文功利主义者那里,因为写作未能切实得到名利带来的种种享乐,作为“普通人”的一生是失败的。然而,何为成功,何为失败?它们的标准在哪里?古往今来,从来都是胜王败寇。显然,人类无法重回历史的开端,人生更无法任凭自己设计。关于人生际遇的种种——青年诗人的《怆然录》封面上赫然写着:当代青年苦心泅渡生活的深度刻本,一部饱含着悲伤与理智的人文著作。它分为三部分:迷惘与寻觅、一部生活实录(即作者07年的日记)、悲伤与理智。前面围着《惶然录》唠叨了那么多,因此仅仅看看书名,便让我暗自惊叹于发雷的“野心”。带着疑虑我首先是快进式翻阅,时而被书中似乎无穷尽的琐碎日常撕咬的颠三倒四,继而又穿插读、跳跃读、反复读,到最后又按捺不住地要为此写点什么。关于发雷,扉页上写着:生于1984,青年诗人、随笔作者。但此时此刻,他在我心中,仅仅是一个同龄青年,因着一份同龄之谊,更能对文本感同身受。是的,作为一个读者,我正是发雷在书中所言:——“是可以拥抱的对象,是同路者,是写作者在大地上的一个重要意义。”从充满怀疑、令人厌恶的大学逃离,青年发雷走上了求职之路:贫穷、失业、落魄、再就业,这条由物质铺就的主线左右着维系人世的亲情、爱情、友情。用思考仰望头顶的天空,以诗意栖居脚下的大地,但仍然无法在貌似巨大实则拥挤的四周里安置梦想,梦想只能化成一个梦,被“我”所记录,“我”就是撞了生活的南墙,跑到南墙的另一面向生活致敬的人物,这种人物是用创造来消灭混沌、矛盾、骚乱的一类作家。终于,令我消除疑虑,且长吐一口气的是:它不愧于成为《惶然录》的青年版,不受束缚地让心灵本真自然流淌。真实是文本的根本特征,《怆然录》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勇敢地解剖了新一代青年投身所有生活的日常肌理。傅雷在《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译者弁言中说:“青年成长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暧昧、矛盾、骚乱的历史。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趋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它得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青年发雷正是通过记录人生中最富于波折动荡的段落呈现自己,以一已经历呈现作为当代青年面对的各种困境,企图用文字的力量对抗具体生活的现实种种。一如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所说:“面对陡峭的生活她们又是那么羸弱堪怜……我仿若在一场至为残酷的战役过后,尽管满身心伤痕,却还有一口血气将一面因被践踏、燃烧而显得破损的旗帜艰难地插在我们这片压抑的生活之上。”这让我想起近来热映的史诗电影《塞德克•巴莱》,我把它列为近年唯一舍不得看完的电影,片中莫那鲁道在明知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毅然决定“出草”,他与头目塔道有一段精彩对话:塔道:“你明明知道这一战一定会输,为什么还要打?”莫那:“为了快被遗忘的图腾!”塔道:“拿生命来换图腾印记、那拿什么来换回这些年经的生命?”莫那:“骄傲!”“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宁可野蛮地骄傲!”塞德克巴莱——译为“真正的人”。在通往青年的征途中,也许不尽然是前程远大,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在历经生命的途程里建立自己,为自己画上心中的图腾,守护它并为之战斗。诗人张枣在华莱士•史蒂文斯的《最高虚构笔记》写道:“世界是一种力量,而不仅仅是存在。”以此句为本篇反刍的结束语,抄送给作为诗人的发雷,并献给他的《怆然录》。青年,为了你的骄傲,去战斗吧。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非常真实、坦诚又自虐的一本书,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     我朋友的书,机油们帮顶。
  •     羡慕嫉妒恨亮的快瞎了眼 看完后整个视界豁然开朗
  •     震惊一:下意识的想要拿掉腰封,可是!封面的蓝色部分竟然不是腰封!第一次见到有书把推荐直接印在封面上! 震惊二:字好大! 书是看狗剩儿和柏小齐推荐才买的,我挺烦这种QQ空间日志调调的文章的。看下日期是03年的,我还在念初中,也是QQ空间最火热的那段时候,于是我耐着性子读下去,读到了2011年,我都大学毕业了,我终于失去了耐心。
  •     也许一开始很烦这本书,作者就像在呓语4的。但是慢慢来看,就看到了自己,无论是暗恋的小心思,遇见的心跳,还是生活的单调下埋藏的怆然。文字真是个好东西,不仅仅是共鸣那么简单。
  •     写的是锤子
  •     作者的表达非常鲜活,感情极其细腻。内心很敏感,很脆弱,但也充满力量。昨天跟作者发雷一起吃饭,没想到他那么年轻。很高兴这个城市还有像他一样思考的年轻人,他们既承受思考之苦,也享受思考之乐。他的每一篇小文字都充满诗意,是那么多愁善感,又是那么幽默风趣。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