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村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生命里的村庄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30661390
作者:孟宪杰
页数:209页

章节摘录

  老屋坐北朝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屋顶的茅草,已被岁月的风雨吞噬,土坯墙,坑坑洼洼,千疮百孔,基脚虽是砖石,但经不住日涤月蚀,也已筋骨裸露,残缺不全了。  每当夕阳西下,暮鸦归巢,老屋屹立在黄昏中,活脱一首旧日挽歌,一幅白云苍狗的老照片。老屋联系着爷爷。对爷爷的印象有点儿模糊,只记得他是个干巴瘦老头儿,经常背着手,在小院里走来走去。大概他不识字,老屋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在院子里散步,眼睛常常往上瞄,一旦发现鸟雀落在屋顶、寻觅食物,立时眼睛一亮,挥手掷石而去。老屋还联系着爷爷的爷爷。听父亲说。高祖是清道光年间从河北枣强县漂泊过来的。当时一根扁担两个筐,挑着全部家当,走呀走,走呀走。最后落脚这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垒起一个窝,先是一间茅屋.而后是两问。  传到爷爷手里,又翻盖成三间。打我记事,就晓得家里有一种习惯:每当麦收,总要把麦秆刷出来。每隔两年,用麦糠和泥,把屋泥一遍;每隔五年,用麦秆将屋顶铺一层。不管雨下得多大,风刮得多狂,屋在风雨中屹立,保持了家庭的宁静和温馨。特别是夏日,阴云密布、大雨如注的时候,我们透过窗上的玻璃,看到树木在风雨中摇曳;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寒冬,我们围坐在暖融融的火炉旁,更加体会到老屋的价值。爷爷说得对:没有屋哪有家。随着人口增加,屋越来越挤。爷爷有一个宏伟的理想——有生之年.再把屋翻新一次,由三间加到五间。爷爷把他的想法讲给我们听,大家当然高兴,爷爷描绘新屋的样子,那么高大、气派,令人向往。美好的向往调动了一家人的积极性,为了把屋盖起来,大家节衣缩食,一分一分地积攒。爷爷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让奶奶拿到集上卖。今年买架权.明年买架梁,四五年的努力,眼看盖屋的材料备齐了。瞅着堆得高高的木料.爷爷不断地比划、计算着,仿佛看到了即将矗立的大屋。每有烦事相加或家人惹生气的时候,他独自一人蹲在木料前,一会儿,愁容就消失了,美丽的憧憬化解了老人的烦闷,美好的梦凝聚了一家人的心。  那几年,日子过得特别顺心。马上要住新屋了,新的向往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欣。谁知,就在即将开槽挖基的时候,日本人进村了。就是那么一班头戴钢盔的兵,凭着寒光闪闪的刺刀,把整个村子的人镇住了。为了防御.他们要在村中间修炮楼,所需屋料,当然要“取之于民”。而我们家现成木料,自然首先被看中。在雪亮的刺刀下,一根根木料从家里搬走了。爷爷悲愤交加,常常在堆积木料的地方转,一圈又一圈。突如其来的遭遇,让他难以接受。木料用到炮楼上,再也回不来了。宏伟计划化为泡影,怎么对得起节衣缩食的家人,怎么尽到一家之长的责任。老头子在痛苦中思索,从夜不能寐到食不能进,积愤成疾。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地对爹说:“一家人省吃俭用,让他们抢了,我对不住你们……”爷爷带着无比的怨恨和遗憾离开了我们。  ……

前言

  为孟先生文集作序,我诚惶诚恐:自己不是作家圈子里的。也非名人;先生比我年长得多,我是后学、晚辈。犹豫、推辞再三,拗不过。先生道:让你作序,是因为你能读懂我。二十一年前,刚参加工作,先生在我所在的城市里为官,有德行、有操守,为我所尊重,彼此间并无直接往来。七年前,在中央党校读博士期间,遇到也来学习的先生,彼此接触才多了;先生渐引我为同调、知己。后来,回老家或先生来京津,均有一晤,或醉或歌、或行或卧、恳谈体会、酣畅淋漓,成忘年交。先生每有诗文佳作,通过短信或邮件发来,得以先睹。其旧体诗,有白乐天遗韵;散文,真实细腻、悲天悯人。读先生散文,如面聆长者口述历史。先生对儒家经典,了然于胸。生活于“毛、邓”时代,几乎经历了建国后的各种运动、大事,且长期主持一方政务,阅人无数。得天独厚的阅历。造就了其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先生本身是一部意味深长、蕴含丰富的“大书”。  先生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或以他人口吻、娓娓道出那些与其一同成长起来各色人物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个微观层面的历史画面:清晰、生动、感人。像我这样,习惯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读书人。会不自觉地把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关联起来。就我而言,对先生描述的那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先生笔下,大人物少而小人物多。  在众多人物里,有抚琴的剃头匠、孤苦无依的村子、方正的父亲、慈祥的母亲、信仰坚定的村支书、退休而无保障的张大爷;地位最高的是统战部的老袁和书法家刘先生。通过一个个跃然纸上的小人物,我们了解了那时普通百姓的全面生活:柴米油盐、婚丧嫁娶、七情六欲、日用伦常;也能使我们了解种种“荒诞”:如剃头匠与古琴竟然发生了关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老支书,竟会在八十岁的今天成了为民请命的“意见领袖”: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毫无权力可言,眼看着自己被污染、侵占的土地,只能默默承受。  正是从这些叙述中,惊奇地发现,支撑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或者说,这个经历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所以延续的秘密在于:故事里的人物,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热心和行动!无论村子还是老拐,无论老支书还是父亲,无论张大爷还是灵芝,在极其艰难的生命历程中,遭遇了一连串重大事件,如土改、入社、四清、“文革”、改革开放与拆迁,却能一一挺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艰难,却依旧达观。即便看不到希望,却从不绝望!各个沉浮在历史长河……对此,真不知究竟是该喜还是该悲啊。先生的叙述,绝非与价值趋向无涉。从中,我能深刻地体察到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国家的热爱,乃至渗到骨子里的民族同胞情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从屈原到李白、杜甫,再到康有为、梁启超,我想。  这是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了——悲天悯人!包括先生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又为何总是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呢?时至今日,先生依旧主持着一个颇具规模的儒商研究会,希望从伦理入手,去缓解或消灭人们的逐利冲动,我说,您这样做对有些人一定是有效的,而对有些人一定是无效的。先生只淡然一笑,道:咱俩最大的区别在于你追求“应该”,我追求“可能”!是啊,我追求的是应该,而先生追求的是在既有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这是与先生在方法论上的区别,目的却是一致的。正是这样,才不妨碍成为知心朋友。先生文笔,洗练质朴、平实委婉,沉郁顿挫处,颇有老杜之风,是我喜欢的。而先生文中所隐含着的慈悲,时常让我愀然动容、掩卷长思。透过文字,你也会发现,在困顿与黑暗中,你、我与先生,一直并肩前行。

书籍目录

逝去的老屋生命里的村庄小巷悠悠胡同深处娘啊,娘心结老拐村子灵芝工咏先生心依晋中情系吉东广场独语三下周村生产队里的激情岁月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王根生和他的铜城梦茅屋日月坚守享受孤独跋

编辑推荐

  《孟宪杰文集:生命里的村庄》文笔洗练质朴、平实委婉,沉郁顿挫处,颇有老杜之风,而先生文中所隐含着的慈悲,让人愀然动容、掩卷长思。透过文字,你也会发现,在困顿与黑暗中,你、我与先生,一直并肩前行。

作者简介

有人作文一生,有人种地一生,有人做官一生。然而,集“种地、作文、为官”于一身者,不多。孟宪杰编著的《生命里的村庄(孟宪杰文集)》以小说笔法创作散文,实在是创新!秉承了韩退之“文以载道、不平则呜”之创作传统,非心怀慈悲大爱者,孰能?
那盏灯还亮着,美文还会有的。
《生命里的村庄(孟宪杰文集)》作者农民情结之深。实实罕见!字里行间洋溢着仁爱、正气!有唐宋美文之风味,耐读。

图书封面


 生命里的村庄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