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盒笔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暗盒笔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4
ISBN:9787508606156
作者:于坚
页数:186页

这是一本需要我们静读的书

于坚《暗盒笔记》,是诗人视觉下的影象和文字。图像之与文字是表象,是由面及里的。每个人的视觉不同,你可以无动于衷。作者透过表象的文字是深刻的,他透视了影象的模糊表层。

你们怎么随便拍别人呢

屎意突然来袭,顺手抓了一本书,就是暗盒笔记了,写的是作者拍摄的照片背后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在首都剧场门口发传单的经历,当时一个同学帮我拍发放的经过的照片,一对戴眼镜的年轻夫妻(或者是情侣?第三者?),向我们走过来,拉长了调子,好似宫女和太监,质问我们,你们怎么随便拍别人呢?我们把照片给他们看,只有一张疑似他们背影的,那个太监像发现了新大陆,尖叫着,就是这个,我们于是删了,了事。其实我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但是我胆小,还有,在街上,拍来拍去,确实有些那什么哦,不太好。换了我,也会不高兴。

三段

不带任何偏见、没有任何预设地去读这本书,造成以下三个阶段:一、熟悉那些文字非常熟悉,好像一条同源的河里流出来,理解、叙述没有障碍,像借着别人的口说出自己的话,结束最后的尾音我们同时闭上嘴。二、困难中段却读不下去了。满纸的判断句,满纸的看穿,全是超然的态度。这个世界“其实”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可笑的是这样的,应该是怎样的,我受不了这些判断句了,像被人洗脑,一遍遍说着重复的话,几乎读不下去了,太痛苦。但不能放下,放下的结果也许就是不再翻开了。然而最后的睡眠让我不得不放下。三、舒适最后几篇今天读完倒觉得非常顺畅、舒服、安静,反倒比中段更有兴趣起来,在意犹未尽中结束,庆幸昨天留了这么几篇,其中有格外喜欢的。但仍觉得昨天的并非错觉,只要他一拉开架势说“其实……”或者某个人的存在与否他无法确定,我马上就能回到那种不胜其烦拔腿逃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找他以前的诗集来看看,便再次确定了自己的自虐倾向。然而诗,毕竟不能让人如此罗嗦吧,篇幅有限啊。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于坚,是个诗人,不是摄影师。他拿起相机拍下了21世纪头几年间云南、湄公河、东南亚一带的人与事,引出来一大段与生活相关的思考。  书里拍得最晚的照片是2005年,那我买来到现在是3年的样子,到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周五的好处是,能有比较多的空闲来看一些闲书和思考一些问题。趁这个当儿,《暗盒笔记》这本书的最后10多篇看完了,做了大段的笔记。也就从这10多篇,我终于看懂了作者在说什么。茅塞顿开、醍醐灌顶,都不为过。  照片,其实只是形式,作者以诗人独特的目光拍下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然而,通篇,作者都在以诗人的情怀阐述着一个道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后世的人往往导出这样的非常革命的论断:凡是不合理的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并通常以此作为打破现行体制的依据。而在打破现行体制的之前却往往忘了是否应先探讨这个体制也许是有合理因素的,因此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并且,那个要被打破的东西不是合理的,也是我们以一种先验的态度下的结论。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热衷于创造一个脱离传统的、活在别处的、凭空而至的、浮躁的生活的时代。  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的全球化在这个时代已是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并始终站在“存在就是合理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上,以图像、以文字,深刻探讨了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无奈与它的何去何从,告诫人们不要只以现代化、富裕作为衡量世界、衡量生活目的、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告诫我们生活不在别处而就在身边、就在当下,告诫我们要保护好传统,给它一片生息之地。  我想作者并没有给我一把游标卡尺。    本书最后10多篇精彩摘要:  (小标题由我加的,未必妥帖)  1、关于生活  人生有些基本的东西,像水和盐巴那样作为世界的基础而存在着。人们做着那些事情,永恒的事情,永恒的场面日日出现,司空见惯而微不足道。这些场景没有国家、时代,雷同是它们的风格,我们对此完全麻木,因为我们存在于其中。现代文化之所以是无根基的,就是因为它普遍的主题是生活在别处,它把那种基本的生活视为批判和抛弃的对象。  生活是从传统沿袭下来的,凭空而至的生活从来不存在。  “生活在别处”在中国20世纪生活里面是太普遍了。  2、关于中医和西医  中国人相信“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人生最重要的是遵循自然之道,就像自然万物一样,人只是自然世界中的一物,一棵树一朵花顺应的你也应该顺应。严格地说,中医并不是医疗,而是顺应,令你与自然之道相抵触的部分重新顺应自然。所谓阴阳平衡,就是顺应自然。所以中医重在整体的协调,而不善局部的治疗。  顺应自然,就没有伤害。所以中国人喜欢和平的人生,人生和平,是自然之道,万物和谐共处,万物才可以不动刀戈,无疾而终。中医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人生观。  西医不同,西医的观点起源于人是万物之灵。世界是人的地狱,医学的任务是保护生命,它先验地假设人在自然中是不安全的、孤立的、需要保护的。西医解剖人体,把人当作标本来分析、分解,西医讲究的是主动性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角。在西医里面,人不是一个整体,与自然万物也不是整体,人与自然万物是分裂的,人自己也是分裂的。到医院看病,挂号的时候就发现,人被分解为各个局部。  一个中医可以看所有的科,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科。中医,一万个感冒一万种药方。西医,个个都是“每次三片,早晚各服一次”。  中医不是所谓的“科学”,说它神秘主义也是可以的,20世纪的话语霸权之一,就是除了科学,其他都是巫术。但巫术的力量也是科学无法理解的,巫术的历史并不只是死亡记录,否则就没人来发明科学了。中医不是“科学”,但它同样有益于生命,中医没必要去与科学争是不是科学,中医从根本的世界观上说,就不与科学在一个层面上,科学在中医里面,中医可以发展出科学,科学发展不出中医。  在古代中国,死亡没有20世纪想象得那么可怕,人生一梦而已。人们对死亡的观念是哲学的、深刻的,儒、道、释关于死亡的观念使中国人对死亡有一种普遍的超越性。20世纪以降,死亡与科学、价值挂钩,中国人开始怕死,对死亡的超越性观念不再存在。死亡就是意义,但生活的意义也与死亡差不多,只是为了不死。  西医的死亡很可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什么也医治不好了,才放弃,哪怕整体已经死去,只要一只脚活着也要医治。病人到最后已经不是人了,只是一些器官。死亡没有任何哲学深度,完全是技术主义的、实用性的。西医把死亡作为完全无意义的事情来制止。  死亡难道不是使人成为祖先吗?  中医看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医治不好,那只是自然关系的变化,意义的转换,死亡是有意义的。在中国,人们从不认为那些祖先已经死去,清明节是生命形式不同的人与鬼团圆的节日。亡灵从来不是无意义的,它们恰恰总是作为某种意义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现代中医好像没有过去那么能治病了,不,是因为人们的世界观变了,一个全面反自然的时代已经到来。  3、关于劳动  基本的劳动是世界的基础,它建立在对世界的常态的信任之上,无数这样的劳动组成了世界。也许这些劳动并不能致富,但它可以保持基本的生活,这种生活并不奢侈,但可以令人安心。基本的劳动不是富起来,而是安心。  如果一个国家不肯定那些基本的劳动,而把它们视为生活的悲惨形式,那么这个国家永远不会安心,因为富起来是无止境的,变动不居的。  富裕其实是一种关于生活的概念、主义、理想,它重视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的象征、隐喻。它关心的不是是否能够有一张可以睡得着的床,而是财富所象征着的身份、尊贵、面子等等,与安心无关。因此富起来的劳动是没有放松的时刻的,因为它不能停下来,“更”永远在鞭策着它,它绝对不能停下来。  4、关于时间  钟表发明之后,时间似乎可以被控制了,想在几点钟做什么就去做,人类似乎成为了时间的主人,然而,真正的时间却被遮蔽了。本来,人类的时间与自然中万事万物的时间是一样的,或者说是无市价的,春夏秋冬,那不是时间,那是自然,没有始终,开始就是结束。但人类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时间表。世界历史因此成为有开始和结束的历史。未来就是结束,就是终结,而不再是开始。人类其实已经隐约地感受到这一点,对末日来临的担忧成为文学的一个时髦主题。人类创造的时间最终成为人类无法摆脱的噩梦,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就是政治,就是社会,就是人生的意义。  在古代,时间周而复始,而现在,时间就是死亡,就是丧失自由。就是成为某个看不见的奴隶主的奴隶。  5、关于富裕  在中国司空见惯,许多人干某事的唯一目的就是钱,而实际上他对他干的工作本身根本不喜欢,甚至深恶痛绝。经常听到待遇非常优厚的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是地狱,但为什么要待在地狱里呢?因为钱多。钱多了要干什么呢?在地狱里待着。  在中国,富起来本身已经成为生活的目的,至于富起来之后是人是鬼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个时代,你不富但是有尊严地、心安理得地活着,没有人尊重你。桑丘和堂吉珂德那样的穷人只是在教科书里说说,现实里面这些快乐的乞丐是没人尊重的,甚至要被城管局赶出去。在这个时代,如果你热爱的是某种不能富起来,但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永远得不到尊重。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价值不在于富与不富,而在于喜悦、安心。但这个时代的舆论不尊重这些价值,只是以是否富起来作为生活的唯一价值,生活越来越狭窄。富起来成为一种生活目的,成为一种暴力,它令成千上万的乐意那种普遍的相对于富起来只能算是清贫,但是足以安心生活的人们总是处于意义缺失的焦虑和压抑中,而富起来的人们是否非常开心,也是很可疑的事情,因为富起来的出发点不是开心,而是要符合一个绝对正确关于生活的尺度、主义。当代文学会越来越单调乏味,因为富起来这种意识形态比起左或右的意识形态来,太像是一个永恒主题了,但它在单调和暴力的程度上,也许比左或右更有力量。  6、  世界的意义在于它是不可思议的,没有道理的,非逻辑的。  7、关于传统  增光的目的是追求“光明”,光明不仅是一种光谱,它是20世纪中国人普遍的社会理想,一个光明的中国,光明乃是某种理想社会的象征。从抽象的 “光明”,到具体的“增光”,光明如今成了一种具体的生活标准“亮化”。与增光相对的词是原封不动的“阴暗”。这个词从50年代以来在普通话中被与落后、保守、反动事物联系起来之后,那些仅仅实在色阶上属于“冷色”的事物也跟着倒霉。  中国思想一贯强调的是“本色”、“返璞归真”、“朴素”。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在这个时代的势利眼中,只意味着落后、过时、陈旧。人们已然忘记,这个世界最落后、过时、陈旧、一成不变的东西,乃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难道还有比大地更古老、陈旧和落后的事物吗?  “阴暗”的,在今天依然是贬义词,它的政治上的象征已经蜕化,但它成为人们把一个个古代中国的城市毫不留情地拆掉的一个“美学”上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8、在20世纪的中国生活中,游标卡尺其实不只是工厂的一个工具,日常生活也广泛存在着这个东西,任何事情,都要用某把叫做“正确”的游标卡尺去衡量,已经令我们的生活世界成为一个只是为各种图纸生产产品的大工厂,人生只不过是自我加工、切削以达到产品合格而已。  这是一个反自然的时代,游标卡尺是反自然的最有力的武器,把世界看成一张白纸,然后根据少数人想象中的世界图纸来测量规范改造世界,这就是革命。但世界不是根据图纸诞生的,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人超越于世界的地方只有人是有心的,而人生的目的在于把这个心在世界中像自然的那样安下来。

沉下心看书

文字并不花哨,甚至有些绵软。粗读像缺乏一些力度,细想又是鞭辟入里的。贴切不做作。作为一个男人,他目光和审美的细腻出乎我意料,作为一个诗人却在情理之中。没读过他的诗,这年头配称诗人的也不多,这本书让我相信至少他的名号不是吹来的。

灵魂诗意的栖息

灵魂诗意的栖息以会员价8折拿到于坚老师的新书,欢欢喜喜带着它上路,在迅速后退的风景里,灵魂和身体一样经历着地域辗转。对于一个始终用灵魂、精神、智慧和爱心清醒生活的人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给我们带来无限冷静而庞大的思考体系,让生活在光速年代的我们,去关注全球化时代背后,作为主体人存在的种种状态。至于这些现象是地域上的占有还是身心的沦陷,是生活人性化的进程还是精神层面的退化,暂且不谈,让生存空间来回应这个问题。在草根文化的背后,我更多看到的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残疾和死亡。在那些不被更多人知道的地方,存在的一些地域特征,于坚老师用文字图片将其呈现还原。替静默中的美丽完成一次伸展机会。感动于他文字里的一句话——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那么我的文字可以算是忏悔。呵~对每一类生存状态何其虔诚的走近啊,这也许是缘于诗人心中对大地深沉而热烈的爱吧。图像文字,让历史与现实交替上演,瞬间也许只是空间的冷凝,与场景的延伸无关,但你的视觉确实在越南河内的某个理发摊、湄公河边一个原始散发着神圣光辉的女子、和一个闪耀着母爱的男性背影前发生了折射;在高原的某座小城被某个茶馆某段历史某些人群的质朴打动;在柬埔寨街头被化石一般的老妪惊动;也曾于某个毫无预谋的夜晚误闯入巴黎街区——圣米歇尔广场 五光十色的街道,一家挨一家的商店、画廊、文具店、饭馆和咖啡店。巴黎的精致和高雅、生活的奢华与曾有的光荣在身后流光溢彩而又悄然离去;转身来到那个国王统辖之下轻声慢语的国度——泰国,于当地谋生人群知足的生活态度里流连;于哥本哈根那个表面热烈的城市看到荒凉……世界丰富的表象背后,有腐烂有鲜活、有原始的热情也有后现代的冷漠、有传统有时尚。是流逝被发展替代,还是被颠覆,这在我们的旁观外亦在我们的注视下。试着去理解摄影机与生活一体位的关系,竟让人莫名的恐慌。这让我想到了笛卡儿的那句经典语录——我思故我在。而对于行走着看风景的人来说,也许就成了——我行我看我思故我在了。摄影机闪光灯不停移动,相对于上一秒的定格,较之于下一秒最终被时间否定,无限的旅程,文字和镜头都无法贪心地将每一秒的气味表情延续,于是在绝望的同时,唯一的是无限扩张自己的想象力,去延伸记忆,配合每一秒时间变化的地域味道。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是始作俑者,每次变迁的主角,而这样的戏剧将如何精彩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用Jean Baudrillard《消失的技法》里一段话为思维的局限性开脱——希望某个部分被拍摄成照片影像,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更巧妙的消失……通过影像,世界作为任意瞬间的不连续的片断而挤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照片的影像是无限纯粹的。因为没有时间没有运动没有模拟,停留在最严格的非现实主义状态。The world shall be our favorite disappearing act!思考停止了,在照片没有任何指向性的假设里连贯每个地方的历史现在将来,于瞬间推测永恒,自我完善对每次事件和意义切割。文字和图片也许只是现代的驱妖术,那让我们暂且把这样的仪式当作一次朝拜,把本质还给大地,尊重每寸土地上的生命,给历史化进程一个心理适应能力,在未来别把我们的祖先走丢。环境和人和谐共处,文明和富足不只是徒有虚名。结语:《暗盒笔记》的编辑李波说,于坚在为大地招魂。作为世上灵长动物的我们,且跟随这样的姿态为灵魂和精神也来一次招魂,希望未来的进程是充满尊重和善意的。行走的灵魂诗意地栖息,于坚老师作为《国家地理杂志》的特派记者在西藏采风,继续他的旅途他的大地招魂,我很庆幸能在其文字里以相同的姿态踏上了这样的朝圣之旅。心存感恩……

藏在盒子里的生活

于坚的诗意,在于他对故乡的描述,对大地的描述。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期,沉醉于他的文字,亦步亦趋地领略着文字间的精致,以及情绪的波动。有那么些景象,就此烙印在记忆的黯黑中,像略微褪色的幻灯片,渐次闪现:春天的梨花,开在乡村红泥大地上,沉默的少年躺在寂静的山岗上,看枫林燃烧,听灌木私语落日的余光,被黑夜一缕一缕,收进随身的大布袋里……彩云之南,也由他的文字开始,成为梦寐向往之地。并在无数次的重复讲述中,成为终极故乡的幻象——被岁月摩挲得乌黑发亮的摇椅,在那片高原上等待耄耋之年。当整个世界都在剧烈变化的时候,奢望于坚式的彩云之南,停留在时间之外。走过很多城市,很多乡村,但从未去过那里。“近乡情怯”,不仅是少小离家之人怕改变颠覆了珍藏多年的记忆,也是一个顽固地抱着自我想象之人的“物非人非”之惧。从暗合笔记里流露出的情感,截然不同于我所熟悉的那个大胡子。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他像个行吟诗人般,无休止地讲述着寓言:世界的改变无可逆转,但不要以全球化的模式区分先进抑或落后,日常生活,存在就是合理。我所熟悉的那个大胡子,对故乡、乡村、大地的描述,充满了热爱、愉悦、宁静,如鱼得水。并非此处的寓言家,依循某个瞬间的黑白记忆,用晦涩暗哑的文字,架构某种宏大的意旨。也许,哲学的确是高于生活的,是终极的智慧之光。但我更牵挂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而非寓言。

我读暗盒笔记

中信出版社,于坚,《暗盒笔记》。这也许是我2006年读到的最好的书了,可惜我说不出他的好,也说不出他的坏,要不就是定价贵了些?RMB:38.00元,也不算很贵,要是和一本畅销书,一本行动成功学,一本明星写真比起来,它倒是实在许多,值得买,值得读,也值得藏。他大概就像是一个被藏匿的真实世界,或者是真实世界之下的不真实。他有关行走的影象,有关行走的思考。才买的那天,高兴的改了MSN上的签名,朋友看了就堵着跟我要,后来乘机换了顿不错的饭局,以次证明读好书,还是好处的。哈哈,当然这样说,实在是有些风马牛的罪过。也许就像书籍封面的那句话:(照片)制造了生活的假象,生活并不只是一个瞬间,生活是历史和现场,是延续不断在空间中的种种事情、状态,是被(照相机)镜头切断的街道上的无数事物,是这些人在画面中看不见的一秒钟以前或是以后的生活。重要的是,一本书的好,也与别人的观点完全无关了,在于你,在于内心那个私密、隐忍、而又共鸣的通道。或者,说白了就是在这个喧嚣的年代,你还肯花点时间,做点在别人看来很无聊的事。

关于图像与文字,难得的好书

于坚的《暗盒笔记》,非常珍惜,捧在手心,很温暖。分二次读完的,有些舍不得。数了一下,共有一百零八篇。是1997年到2005年间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云南以南,每一个地名都令人心折:越南美荻,头顿,湄公河,云南昭通,暹粒,清迈,西贡,吴哥,云南宜良,琅勃拉邦,还有巴黎、哥本哈根 。可想诗人在每一幅图像前都踌躇良久,终于他咔嚓一声,凝固了历史,创造了遗迹,图像是伤害,文字是忏悔,他不能不这样做。于坚有一颗温柔又忧患的心,他娓娓道来,妙语连珠,必须怀着丰富的想象,才跟得上诗人的思绪。看照片不仅是观看那一瞬,而是理解那一瞬的之前和之后,画面外的左右,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再看一遍他《写在前面》,想起桑塔格,本雅明,文德斯等关于摄影之谈,于坚是有潜力的。他不是专业摄影,所谓的专业摄影和展览我从来懒得去看, 我非常认同他的观念,他说这是文人摄影。书的印刷质量再好一些,彩色图片再多一些就好了。每篇只有地点和时间,是没有标题的,几篇我喜欢的,我随意起了个题目,作为提示。云南昭通 2005 一位女士云南1998 彝人梨花云南 昭通 2004 莲花池塘泰国清迈 20003  黎明的光宜良2005 日常生活的色彩昆明1997 筱竹寺罗汉巴黎2004 梦中的街道宜良 2005 理发店琅勃拉邦 2002 佛来了哥本哈根2004 某一日的遗像

《暗盒笔记》初读

每本心头之好,能够拿到手上的,即使只翻目录,也有千万般要抒发的好感。《暗盒笔记》于我便是如此。后期我钟爱阅读与行走有关的片段或散记,想读的并不是某处巧夺天工风景的华丽描述,而是行者心路历程的集结以及对世界的思索。因此文字最好朴实淡定,浮词丽藻会成为呈现一段真实的累赘,请不要。有相片更好,利用技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风景的美好,我们向往的最美风景永远在天边,而事实是最好的已经在身旁。生活就是最大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无处不风景。相片观照出按快门那刻相机后面那个人对风景的真实感受,也许还有震撼,心已经成为最好的镜头,我们可以抛掉缺乏灵性的所谓技巧。这样一来,任何一名旅人,当他的脚他的眼睛他的心和他的笔投向同一个中心点时,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已经在我们眼前,或者已经进入我们心里。《暗盒笔记》我得说,它真的很好。朴素的图文相互辉映,一张脸一个身影一场故事连接出时间的轨迹,而浓缩这一切日常的背后,是生活巨大的深刻的动人之处。作者捕捉到了,思索,并且勇于表达。作为浩劫终结数年后出生的人,我在新中国的红旗下成长,一切更新。而惶然,其实还留在每个人心底。那个年代与我无任何接轨,我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愿知晓再多,除了哀叹惋惜心底还有莫名惊惧,一个民族惊人相似的历史总不免让身处其中的人苦思己境。而思考还来不及全然,新的时代就已经来临,物质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时代的召唤一个接一个,企图将人淹没。世界让我们眼花缭乱,时代成就了一代人新的彷徨,令人身不由己。那是我们民族的性格,而我就在其中,常常怀念浩劫历尽后的那十年,觉得那是现代中国人淳朴民族性和人性的最美定格,而这一切,现在已经被义无返顾地推翻了。我们身陷汹涌浪潮中,蔽眼而行,那是我心底最深的惶然。《暗盒笔记》我得说,它像一扇窗。临窗直入的光敲碎我长久固执坚持却并不自知的谬误,它绝对不会是过去,也无法轻而易举被推翻。真实经历我想象中那美好十年的人们拒绝遗忘,甚至拒绝怀念,他们选择沉默安静地将生活继续。那些曾经在他们生命最美好时光出现的风景,他们用心保存在现在的生活里。而这个时代的召唤,他们不拒绝,他们只是用心观视,然后沉默接待。书内处处呈现了这个时代世界生活真实的美,有相片为证。第一次读于坚,读第一次,原谅我将关注点一直放在我理解中的那个美好时代及与它相近的片段上。读到最后,言语已经失效,知道好的东西,放在心里沉淀到深处,最好。这是一本数年后沉静心情会重新阅读的书。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醒的自觉和对世界清晰的审视,我想这是《暗盒笔记》初读,它教给我的,将最美的风景放在心里的最好方法。

单向联系

  人和人的关系无非两种,单向的和双向的,但建立起某种关系的起因却千差万别。有的是天定的,如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为人女,没有什么道理,不可以选择;另一些关系则有迹可寻,但都非常偶然。比如你和他(她)的出生年月相近,你的父母和他(她)的父母都在某个时刻来到这个城市生活,你们居住在同一个街区或者相邻的城区,你们都赶上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好时光幸运地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于是,你们就成了小学同学。又比如你阴差阳错地闯进了网上的某个论坛,在对的或者错的时间碰到了对的或者错的人,开始了一段对的或者错的关系,然后又正确地或者错误地结束了这种关系。   上面说的这些关系都是双向的互动的,那还有一种情况,举个例子:你很偶然地翻开了一本已经记不起是什么名字的杂志,读了一篇不知道标题叫什么的文章,但你还记得那篇散文向你描绘了一幅悠闲舒缓的昆明市井生活的画卷,而且你还记得作者的名字叫于坚,于是你对他的文字风格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以及对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思想、态度有了一点点喜欢或者厌恶的倾向,这时在一个隐蔽的读者和一个公众的作家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单方向的关联。   我在卓越上看到《暗盒笔记》这书名的时候,无端地想起了简媜的《在密室看海》。当然,这两者实际上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我只是想说明思维的跳跃性。不过我也相信这种跳跃的背后隐藏着纷繁复杂的细如蛛丝的连线,没必要深究了,谜底并不重要也不吸引人。而后我注意到《暗盒笔记》的作者是于坚,记忆直通车让我飞快地抵达了昆明,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   图片和文字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这本书的图片和文字拆开看都不是让人特别有感觉(总体来说文字强于照片),但大多数图片和文字组合起来就另生出一番滋味,好象双剑合璧,效力倍增。书我还没有翻完,谈不上欣喜,就是淡淡地喜欢。 图片不扫描了,摘两段文字:   转过街去,另一条街上的一个老婆婆也非常困惑,她的摊子也是卖炒货,也是这么层叠于自家门口,但簸箕生黄生黄的,新鲜干净大方,她家年代久远的木板门面也因为她日日擦洗,洗得黄生生。朴素、日常生活的图案,很美。但在我调节焦距的时候她已经恍然大悟,她拒绝我拍照,她大声地嚷起来:谁派你来拍这些落后的东西,是不是要笑话我们昭通人落后啊!你咋个不去拍那些新房子嘛!走!走!走!这个老太太受教育多年,说话字正腔圆,知道正确错误,是非分明。她受的教育都是文件教材电视里面规定的,那些东西从来没有说过她家门口有个莲花塘。(云南.昭通 2004)   这些鱼倒下来,躺在这里。已经僵硬,其中一条已经被肢解,其余的就要被肢解。一个图案,如果这是一些人的倒下来,这么躺着,某些部分被切开成段,我会拍这个照片吗?我把这个照片给许多人看,他们都觉得很美,而这确实是一场屠杀。无论行为的性质、手段、场景都与我们一贯谴责的大屠杀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对象不同。人类的虚伪在于,当他日夜屠杀着非我族类,而且以最经典、最完美、最日常的方式的时候,他无动于衷。屠杀只是诗意生活的一部分,其实人类完全不需要为自己的这种屠杀开脱或者解释。天地无德,这种屠杀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而已,在这方面,任何解释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维特根斯坦说的对:“对不可言说的就保持沉默”。许多事情,干就就是干了,吃了就是吃了,不要解释。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越解释越伪善…… (越南 2003)2006年5月15日

“生活”--平凡的生活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照片创造了生活的假象,生活并不只是一个瞬间,生活是历史和现场,是延续不断地在空间中的种种事情、状态,是被镜头切断的无数的生活场景,是这些人在画面中看不见的一秒以前或是以后的生活。看了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封皮以及它的名字还有作者于坚写在前面的序。也很喜欢这种类似于随记还是游记的这种感想类的东西。当然,也有人爱不起来,甚至嗤之以鼻,觉得他强化了一些感受,绝对地把他的感受强加在他画面里的东西。但我觉得就是这种记录才让我有看下去的勇气,否则你还不如去看一些风景图,为什么还要在这浪费时间?生活就在心中,随处就是风景。照片等等一些虚幻的东西,不如亲身融入其中,自己去体会、去感受这美妙的大千世界……

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他的文字完全可以算是忏悔

在图书馆寻出这本几乎没人翻过的书,心生喜悦,捧在手里细细读《写在前面》(序),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在读完苏珊.桑塔格还有罗兰.巴特关于摄影的阐释后,恰恰遇到这样一本合适的书,它将会更真切地带领我思考,并且会有更多的共鸣吧。 他在这一篇尾写到“...摄影是痛心的事情,我总感到在伤害,惊动这世界...我的行为像是一个侵略者... 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那么我的文字可以算是忏悔。” 我想如果你拿起相机到过一些极其生活化的场景里,多会有这种体会吧。悲观如我,在彼时是百感交集,但已经迫不及待开始这次阅读的旅程。诗人选取了部分八年来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法国,丹麦等国以及在我国的云南旅行时所拍摄的照片,打破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模式,让照片成为一次次思考的入口。关于他的照片,我想他自己的给出称呼最贴切了——文人摄影。猜也能猜到,照片里不会有高超的摄影的技巧,过于考究的构图抑或精美的修饰。可就是这样的朴实满是人情味儿的照片能够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清晰的印记,让你喜爱,甚至让你接受它的刺痛。这也正是罗兰.巴特所言的“PUNCTUM”。那些运用多次曝光,各式滤镜偏振镜的大师级风景摄影作品,更多的是让你眼睛发亮,恐怕较少地与你的心灵作用还有记忆发生瓜葛吧。道理是相通的,如同一个歌手如果他只是唱功了得的话,恰恰会引起厌倦和反感。我想又有一句特老实的话放在这里:一切技巧的最终就是淡化技巧。对我而言,刚刚开始使用一台新的相机,我就要花最少的时间,熟悉它,好好掌握它,然后更多地投入到拍照本身。也许我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会拍出“PUNCTUM”的照片,没关系,只要这个过程我关注的是拍照本身,我并不急于求成。因为我懂得往往都不是相机不够好,人是问题的症候,沦为器材控或者技巧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悲的。我该怎么表达对诗人于坚文字的喜爱呢?我常常觉得在好的作品面前,自己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但这次我只是希望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们能够一读此书,所以还是厚着脸皮说上几句。诗人自己诗性的灵魂当然不会在随笔这样另一文体形式面前瓦解。正如尽人皆知多用几个回车键也不等于诗一样。于坚的文字深刻却又空灵的,嗯,我倾向于说它们是诗性的,大多数的时候会有你意想不到的隐喻跳跃于眼前,体味之时会心一笑。他以不谙世事的少年和历练过很久的长者的身份交替出现,为你讲述。这样的阅读是充满着音乐性的,但其所有的音符跳跃都是指向思考的。文字美是美,但“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一开始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副标题“图像与思:全球化时代背后的日常生活”,本能地觉得泛泛和匮乏。但是你读到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候,你突然发现,那些种种种种的被作者所引领的思考,有着一个共同的指向,即时代巨轮的转动下,我们的生存,或者更恰当说的“生活境况”。甚至后来作者在某篇文章里对副标题作出的解释,你会觉得于你是已是没有必要的。书中有关生活以及种种生与活的体味,东西方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流转般的变化,有关生活在此处还是生活在别处的反思,有关多向和单向的感叹,有关对于幸福的认知,有关越来越少的可能的维度,以及在少数人想象力的逼迫下,大多数的人的想象力何去何从。这些,让我们读的时候会轻轻叹息。“这样你就可以把灰蒙蒙的城市想象成一片沼泽地,一个秋天的黎明,把玻璃想成雾.....过去,季节自然变化,冬天来了,你感到寒冷,看到一片落叶,你随着它进入冬天,但现在空调的普及,季节已经不存在,你必须在想象中虚构出冬天......”这是一个越来越逼仄的世界,于此对应人们有着越来越匮乏狭窄的内心,这恰恰是一种不适应。至此,我突然想到蔡康永的一句话:很多问题我也不能解释,我也是靠想象力活着的。而王尔德大人的那句话也可以改写成,生活也是靠想象力滋养的,而一切别的都能滋养“生不如死”。铺天盖地的生活,活得鲜活,谁都有这样的权利。可是生活不是想象,只是生活需要想象,你我能够在行与想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吗?

云端的旅途

从书架杂乱堆积的没有分类的书中抽出它翻开目录看见那些时间同地点的不同组合便心动带它走出书店上飞机 舷窗外下着雨戴好耳机听戴佩妮的close to开始看这本书心中想着落地会遇到的人 心情总是烦躁逼迫自己耐着性子从前言开始一篇一篇读下去开始以为作者是我讨厌的一个专栏作家名字有些相近 所以阅读也带着一些排斥有些阅读是可以浮浅化的这本书汇集的是作者几年间行走的影像而似乎作为一个文人而言影像似乎远不如文字深刻清晰所以作者为一幅幅的图片配上了大段的文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情拍一张照片 贴出来 激动的或者认真的写或多或少的文字说明其实这本书中的文字也是这样的作用所以读来读去我还是把它当作画册来读了那些文字只是随意的抓一些看看那日的窗外有瑰丽的云景 看一幅照片再抬头就换一幕天色就这样 一路伴着夕阳落尽 读完书一段段的旅程汇集的一本书陪我度过一个人的旅程只是客观的说 作者写游记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喜欢的游记还是陈丹燕的大概换做陈丹燕的咖啡苦不苦之类 我也许便忘记了窗外的云霞美景了吧

图象与文字:游与思

“图像和文字都是对世界的理解,但位置不同,图像更接近世界的开始。”“图像证实某个事件曾经在时间中存在,但立刻成为虚构。因为‘云变了’。语言从这个遗址继续思之路。”于坚是诗人,诗人写散文优势在于他想象力的丰富和文笔、意向的轻灵。于坚不知如此,对哲学和思想史的很多方面都很熟悉,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在这本书中就引用了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句子,对语言的熟悉和反思可以看出分析哲学的思路。这里有他对现代性的反讽和社会变迁中传统丢失的担忧,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被人熟视无睹的细节,以此来重新审视我们眼睛看得到与看不见的世界。《暗盒笔记》全书由于坚在旅行中自己摄制的图片和依此发挥的文字组成,行走的地方集中在东南亚和欧洲一带,在中国的部分只是乡土社会和在旅行的路上。图片乍一看很质朴,只是普通的一张,好像没有多少新意,而这个“普通”才是精髓所在,这就是所有人都见识过的场面,只是他们没有“驻足”在这里凝视和思考。尊重日常生活,认真的对待生活的细节,这就是于坚的态度,因为只有这个尊重的态度,才能对生活赋予意义。我做了很多书摘,抄上来:“语言作为历史已经令我们成为一种动物,我们必须通过语言才可以生活。但语言是根植于过去的时代,命名是一个历史。而这是一个一切被拔根而起的时代,事物和空间完全改变了,而语言无法随着它们一道拔根而起。除非我们从次此沉默不语,或者开始完全用拼音文字,某种全新的语言交流。但语言不像物那样容易改造,命名一个事物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沿袭旧的说法的时候,想象力的对应非常重要。”于坚举例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完全是神话,不知所云,你只有把白鹭想象成飞机而把黄鹂想象成两个喇叭,才可以继续生活下去。“罗素说:哲学的问题之一是”我们是不是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尚的,而令一种生活方式是卑下的,抑或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废料呢?如果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尚的,它所包含的又是什么,我们又怎样才能达到呢?””——“而在我看来,世界作为人的栖巨之所,无所谓落后与先进,天地无德,只看是否安心而已。野兽和现代主义都是无心的。”“这样你就可以把灰蒙蒙的城市想象成一片沼泽地,一个秋天的黎明,把玻璃想成雾.....过去,季节自然变化,冬天来了,你感到寒冷,看到一片落叶,你随着它进入冬天,但现在空调的普及,季节已经不存在,你必须在想象中虚构出冬天......”“他们如此亡命,只是为了透一口气?一方面是‘生活在别处’的普遍观念,一方面是与任何‘别处’都格格不入的故乡、传统、身体感受、生活习惯。人们在精神方向与身体所依赖的一切之间分裂,弥合,再分裂,再弥合,直到被时代连根拔去。”“物极必反,大道若封。因为世界并不是通的,在着而已。强为通之的结果,是世界的隐匿,世界并不在我们自以为是的网络之内,而在它之下。那无数的线条不过是罩在老虎身上的网而已,老虎永远不会被捕获,被罩住的是自以为是的人类自己,所谓作茧自缚。”“陌生也许是一种比熟悉更具安全感的东西,因为陌生意味着偶然性,意味着流动和变化,也许意味着个体之间的互相尊重、承认、妥协,对游戏规则的建立和遵守。陌生没有等级,它既立足于个体的无法干涉的自在,也有赖于个体和个体彼此的谅解。陌生是设防的、自卫的,而最终是不设防的。在陌生人可以独处,可以自在,他自己掌握自己的档案,他可以以一种在熟悉中完全不同的面目出现。”“我们一厢情愿的把世界向着重要的方面去取证、切片、拍照、发展,结果我们完全丧失了世界本身。在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观念中,世界是最不重要的。”我们在所谓的发展中于原来的生活世界渐行渐远,我们的“故乡”“灵魂”都是可以丢失、拿来抛弃的。“现代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生活所依赖的传统先行摧毁,没有传统为之说项的旧事物即刻孤立起来,看上去完全匪夷所思。”“测量别人的生活倒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连自己的生活也要用游标卡尺去测量,以符合某个正确的公共标准。”“游标卡尺是反自然的最有力的武器,把世界看成一张白纸,然后根据少数人想象中的世界图纸来测量规范改造世界,这就是革命。但世界不是根据图纸诞生的,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人超越于世界的地方只是人是有心的,而人生的目的在于把这个心在世界中像自然的那样安下来。”虽然书中的文字也是片段,但我把这些片段中的思考片段再抽出来,显得很孤立,很难串连出一个完整、流畅的结构,就只好摆在这里,这样原来的意思还是很清晰。我理解的核心一点就是生活于现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中,原始的诗意在远逝。当每天置身于熟悉的生活中,熟悉可能也在最大的陌生中,会忘了对周边的关注,我们每天看到大量的事物、场面,这其中又会有多少会伫立凝视。于坚生活在云南,到过云南的很多地方和中国各地,而这些地方与他以前所见过的又有不同,他生于54年,这么多年的观看,对生活细节的刻意和细微情感的敏感,在他的《相遇了几分钟》这个随笔集子里有更好的表达,相比于《暗盒笔记》,更完整。共同的是对环境的体察和现代化到来的危机和迷失。其实根本没必要把于坚的文当哲思来读,这不是他要表现的,只是从文中可以看出来。如果说于坚在行走于东南亚这些地方对他们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好感、以及对诗意的探讨是对现代文明的反问,这也还是片面。这些不是日常生活的全部。书里的副标题是:“全球化时代背后的日常生活”,于坚说“我内心一直被某种危机感所笼罩”,远去的时代与传统在逝去,只剩下它们“最后的”所在,而“可怕的是‘最后的’不是最坏的世界,相反,它们一般来说都是人有史以来最美好的世界”,而这份美好也是被“设计”,并把它当做游标卡尺,把不合这个标准的东西给抛弃并排除。

失传很久的思考

《暗盒笔记》,最近的晚上一直在看,似乎没怎么觉得好。人,是故人;字,是熟字;识,都识得,却不亲。像是车水马龙中遇着了儿时放狗咬自己的王二,熟归熟,却可以装得熟视无睹。尤其在看了卡帕的大事件之后,在听了维特根斯坦的游戏规则之后,越发珍惜自己的声带了,轻易不肯打破沉默——《暗盒》那样喋喋不休地沉湎于细节,絮絮叨叨得恍若——弹棉花:崩崩崩崩崩崩——能不昏昏欲睡便是奇迹了。近来晚上睡得很香。周末醒来,继续《暗盒》。倘是一本好书,你会舍不得看——近乡情更怯。倘是一本破书,你会不情愿看——不在五行中。这一本——相看两不厌,像把玩一个葫芦:纳闷怎么既做得了瓢又装得了酒?现场怎么可以既是生活又是艺术?周末,早晨,《暗盒》忽然魔戒似的耀眼起来了:一个人,风一样地游荡在莱茵河或者湄公河,着魔似的沉迷于自己掠过时的一圈圈涟漪,每一次的回望,都犹如坠落涟漪的一块石头,溅出更大的涟漪,在此岸和彼岸间摇漾、徘徊、盘旋。。。从莱茵河到湄公河,有多远?从日常到哲学,有多远?从现场到艺术,有多远?从被生活消费到消费生活,有多远?一个沉默的人,沉默地行走在沉默的地面水面,沉默地看着像神端坐在云头,沉默地思索像从不仰望星空的过客,沉默地走过五指山像失声的行者——如果悟空沉默了——没意思透顶了。如果悟能沉默了——没意思透了。如果悟净沉默了——没意思。如果唐僧沉默了——没了。沉默,是因为无法解释。维特根斯坦说。不沉默,是因为必须解释。诗人北岛说。唐僧无须解释,他既是提问,也是回答——知其不可为而为所以有权沉默。悟空必须解释,围绕着一个答案涌现着无数的妖魔鬼怪——为什么非要踏平坎坷才能成大道?道可道,非常道。唐僧是道,悟空就是非常道。所谓相得益彰。我忽然喜欢上了《暗盒》,甚至迷恋上了《暗盒》轮廓上的那层柔光。怎样的秘密藏在里头,我不感兴趣。我喜欢的是,一天24小时里面,那轮廓的光线怎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现场的细节怎样成为国际化的只鳞片爪,一个浮光掠影怎样延续着亘古不变的主题,一个人怎样思接千载神鹜八极。。。他在思考。我在看他思考。笑~~他在很严肃地思考。我笑着看他很严肃地思考。微笑~~一直到中午。丢了书,伸个懒腰,“哗”推开窗户,呼唤我家宝宝——我家宝宝在对面楼下人家的阳台上:咪,她们要我在她家吃饭!看得见她家的砧板,似乎摆着一尾鱼。一位婆婆拎着菜刀冲我说:让她在我家吃吧,有伴儿!宝宝和她的朋友立在一旁仰着脸,很焦急地等着回答。无法拒绝,怎么能够拒绝:好!谢谢你家啦!我看见宝宝和她的朋友欢呼雀跃。然后消失在阳台里面的房间里。那房间也是一个暗盒?里面可有秘密?我知道里面有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小孙女,还知道小孙女的父母亲做普洱茶生意常年在外。。。就这些,仅仅就这些了!其余的,或许我会不经意地就知道了,或许我始终没有兴趣明了——让暗盒始终只是暗盒,包裹着暗盒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才是生活。宝宝做客去了。独自一个的我,似乎无所谓什么餐什么饭,依然旁观《暗盒》,累了,就用宝宝的香囊做书签,长长的丝带夹在里面,香香的布囊拖在外面,也是生活的细节吧。倘不细想,便是懒,懒得找真正的书签。倘细想,眉目便多了,或者是一种风趣,或者是一种刻意,或者是一种矫情,或者是一种。。。我在闲暇的时候瞎想,不知道上帝是否忙得瞎笑?上帝笑不笑我无所谓,自己笑才好——《暗盒》说一位老婆婆的笑:像是回忆一种失传很久的笑一样。找回一种失传很久的笑——《暗盒》!

点滴的智慧

在图书馆偶然看到的,鉴于于坚的大名,借来看看。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玲珑透彻,却又朴实无华,很好,我很欣赏的观点。可是于坚,始终是个散文家,是个故乡的诗人,读图思辨,不是他的长项。对于生活的智慧,他可领悟透彻,但太多重复地观点让他的旅途有点冗余……如果不似余秋雨那样能诌,游记似的思考,对于一个散文家,似乎有点为难了……还有,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抓住杜尚的小便池不放,现代艺术而已嘛!

要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去挖掘那些无人问津的乐趣。

从图书馆将这本书借来,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看完。通常我在看书的时候寝室同学都在搓麻将,吵闹的很。边听chara的my way,边看,抑制住了心里的烦躁。于坚总是会先议论一番,总结总是说其实什么都没有。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于是,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一天,早晨,仅此而已。李笑来说,其实思考是被动的。我们需要输入一些信息,才可以迫使大脑去思考。那些被拍下的一张张照片被喻为“遗照”,煞是形象。我们看到的照片只是过去的一瞬间,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情景。模糊的记得里面有一张照片,一个农民卖箩筐,5元一只。每天要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随时都有可能再某一次出事故。他们都是认真努力生活的人,工作没有高尚低贱之分,去努力生活,才是生活的主人。

有个角落属于你。

摄影是痛心的事情。我总感觉到我在伤害、惊动世界。图像和文字都是对世界的理解。但位置不同。图像更接近世界的开始。所以伟大的费里尼说,我的电影是让你看而不是理解的。因为他意识到理性的暴力,所以他试图逃避这种暴力。但摄影工具的使用决定他无法逃避他要逃避的。看见而不是理解。这是一个解释,将暴力的因素减低到最低限度。这个时代你无法拒绝图像。也无法取消文字。文字如果完全基于想象力而对世界视而不见,则容易陷入虚妄。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摄影却要介入世界。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那么我的文字可以算是忏悔。这些话都是来自【暗盒笔记】。刚刚看完的一本游记。关于云南四川。越南缅甸。泰国东埔寨。巴黎哥本哈根。老挝。他去很多的地方。更多的是一些大城市边缘的小城镇。他拍下的每一个画面都真实自然。他忠臣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每一张图片里记录文字表达情绪。而我始终还是觉得他的思想太过于超凡脱俗,以至有一种极端的思维。我总觉得他无论是评价任何一个场景都似乎是带着死亡的气息,窒息呐喊般。看这本早已放在桌面已久的游记刚好是晚上,一个人安静的看。然后想到很多灵异的东西。而其实他也确实这样牵着你走。我纠结着一颗心快速地翻阅着图片和文字。偶尔记录下他在书中提到的书籍或者电影。我没有打算去追根究底。因为我在想他或许就是那样一个对世界抱着彻底理性态度的游者。因为太理性所以很透彻。而自己却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局外人,只能游离在【暗盒】的边缘。不敢深入不敢迈进。我喜欢他那一段关于陌生独处的表达。也许是他长期以来得到的真切体会,所以会有种特别的感动。其实他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一位游者,所以才会无论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比常人更多的情怀和感慨。思维很细腻,情感很丰富。文字时而极端自负时而细小感动。总是会出现【死亡】这样的字眼。所有的画面都会被他点缀的异常神秘,似乎每一张图片的后面都隐藏着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他阅历丰富。他用自己的角度去揣摩遇到的每一处风景背后的故事。他拍下的画面总是会出现角落。街道。长廊。个人物体。而一切表情动作真实自然。毫无扭捏做作。他似乎只是在寻找一些原始的东西。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全球化时代背后的日常生活。从他镜头下捕捉到的画面都是一些琐碎简单的生活画面。而在他的文字描绘下一切都被赋予了某些神圣的价值。他时刻提醒着个人的存在价值。一些原始美好的价值。他说,没有固定的死亡。死亡只是存在的一种变化。他的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很多国家传阅。其实一直想做一名译者,然后把一切美好不美好相通的故事通过各种语言传达给世界上的任何人。我总会相信缘分相信宿命。有些东西就是那么巧合。相遇就是那么简单。或者任何一位写作者都是生活的批判者。批判生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意义。他们游离于生活的边缘时刻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自以为是地掌握着一切。有时候我们也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位。或许有些人已经这样。因为年轻,所以可以有很多的梦想。想去很多的地方。一切未知。未知的一切。总之,至少我不想再躲在【暗盒】里。那么,我就要出来晒晒太阳了。一直很想感谢很多亲爱的他们,总是在自己低沉消极的时候出现,给予温暖给予鼓励。答应彼此,亲爱们都要多多跟阳光玩游戏。多一些阳光多一些微笑。梦想一直都会继续。相信时间。相信努力。相信就好了。念安。---by atiko

【书摘】暗盒笔记

序一幅图片是一个时间的遗址。这里保存了某些记忆。由此我们可以进入回忆,并说话。被拍下的瞬间并非世界的结束,而是世界的开始。瞬间的记录,它是一个入口,由此而去,思之路开始。图片不是世界的终结之处,而是开始。我们来到一幅图片面前,就像面对荒野,它可以把我们领到世界的另一面。文明的这一面。问世一个动词,明示一个被文出来的状态。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摄影却要介入世界。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那么我的文字可以算是忏悔。P1浑然一体的世界,被图片一片片切割下来,然后依据某个定义进行归类,亚洲、东南亚、越南、北方、南方、共产主义、美式民主、日常生活、大自然、市井生活、理发…… 但世界是连成一片的。P5在东方,无序,怎么都行,只要有利于过日子,是流淌在各国民族血液中的日常哲学。P8而昔日,吴哥工匠面对巨大混沌的岩石,他要穿过黑暗才可以达到神的位置,在他的心目中,神就住在石头里面,石头是神的化身所在之地,他既是膜拜者,也是拯救者。他永远不知道神的下一个面目,他总是在途中。P11但世界并不顾这些基本的朴素简单的愿望,世界总是被少数人强行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去改造、去破坏。P12当你停下来,看着另一种生活,与你无关的生活的时候,你已经置身世界之外。停下来,看看一只鸟怎么生活,一棵树怎么生活,一阵风怎么生活,一只塑料袋怎么起飞又落到地上,看看一个摩托车司机怎么生活,对你自己的生活是一种反思。P13而在这里,河流呈现出中年的母性,缓慢、宽阔、温暖、宁静。P15在东南亚,洗澡是美丽的,是公开在天空、阳光、河流和大地之间的喜悦时刻,而不是隐藏在搪瓷浴缸中的隐私。P17一个有国王的国家确实是不一样的,人们懂得尊重,而不会总是野心勃勃地想去而代之。P19我怀疑得很,图片真的可以取代语言而证实历史的存在吗?也许它比语言更严重地歪曲了历史,照相机只是一个小框,当它工作的时候,框以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被省略了。它的工作方式是切片、割裂和习惯性地去粗存精。天地无德,世界从来不区别什么是重要的和次要的。我们一厢情愿地把世界向着最重要的方面去取证。切片、拍照、发展,结果我们完全丧失了世界本身。在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观念中,世界是不重要的。例如在关于长江的观念中,一旦水利被确定为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就都不重要了,这些不重要的部分包括家乡、枯藤、老树、昏鸦以及千年来中国诗人关于长江的诗歌,它们在一个巨大的水库上成为无家可归的幽灵。未来这个国家还会出现长江诗人么?诗人顺江而下,还感受得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么?伟大的夔门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对于世界方向来说,它已经不重要了。例如丰都,幽灵是故乡的一个基本元素,没有幽灵的故乡不是故乡。但只是作为鬼城的丰都留下来,因为它是最有意义、最具旅游价值的,因此是最重要的。而那些故乡和普遍的幽灵并不重要,它们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计。这就是我不信任图像的原因,它的出发点就是忽略不计。那个红衣女子以及废墟在我的照片中,是被忽略的部分,我要留下的知识那几个视觉诡异的鬼面具。P22对于他们,汉语只是工具,而不是文化,他们的语言没有文字,一切都是口头和身体的,只有在身体力行的仪式中,记忆才会复活。汉语治理的这个村庄,只在行政的层面有效,而另一个民族具有尊严和喜悦的语言沉默着,没有任何书面证据,只是在每年春天,梨花开放的时候,突然爆发。P23是自然,不是审美。什么的是我,因为有了莲花之美的概念,看见人家的簸箕叠得有层次,就想到莲花池塘,是很不自然的联想。P26不怀好意的车厢,与乘客格格不入,你就像货物一样,只是被运输着。P29神是没有身体只有形式的。在吴哥,那文明的一切,只是关于神的世界的,与人的世界几乎没有关系。我在吴哥的庙宇里面行走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像是被赶进了祭坛的羊,我被某种崇高的东西强烈地吸引着,我试图遭遇神秘的体验。P30文学是一个幽灵,尤其是那些能够在文字中就复活的作品,它们具有幽灵才具有的能力,完全超越世界的一切障碍,穿墙走壁,没有它不能通过的地方。P33逼真的假东西令人恐怖,你知道它是假的,但你担心它会复活。复活的可能性被强烈地感觉到,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世界被拆掉,重新成为荒野,那不正是一个复活的时刻吗?P39琅勃拉邦奇迹地停留在一个黄金时代里,人们并不迷恋未来,并不在乎物质生活的进步,生活质量在这里有着与现代主义潮流不同的理解。佛教思想在这里被体现得恰到好处,除了佛的话四届,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外来了,但这个佛的世界并不是天上的,而是对应着大地上的生活,琅勃拉邦是天国在大地上的一个化身。P53在陌生中人可以独处,可以自在,他自己掌握自己的档案,它可以以一种在熟悉中完全不同的面目出现。陌生是自由的、放松的、创造性的、未知的、没有规范和约束的。P55对不可言说的就保持沉默。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越解释越伪善。P73物极必反,大通若封。P74你完全可以想象一辆自行车就是一只黑颈鹤。这样你就可以把灰蒙蒙的城市想象成一片沼泽地,想象成一个秋天的黎明,把玻璃想象成雾。但语言植根于过去时代的,命名是一个历史。P77在世界中,开始总是从结束开始的。其实完结并不是完结,而是开始,中国文化讲轮回,金木水火土,五行轮回,完全彻底的完结并不存在,死亡并不存在,没有什么事物是可以死亡的,就是骨灰,它也是再次开始而已。P77生活非常鲜活并不是动乱,而是生活之乱,表面看上去是无序的,其实非常安定。日常生活的本质其实是混乱无序的。P80存在开口,也是存在式的开口,语言一旦巧舌如簧,它就离存在越来越远,语言是随时想托存在之疆而去的野马。P81落日之光一打上去,就变成黄金,但只是一刻。足够了,世界,有过无数一刻钟的黄金,从来没有永恒的黄金,那是守财奴的梦。P84我相信它们不是梦,只是暗藏在我的心灵中,当世界的某一场景出现的时候,它们就被唤醒了。但也可能是这条街道进入了我的梦,或者我进入了这条街道的梦。P89光总是可以改变事物给人的感觉。黎明时分清新的光芒会将一切都赋予新鲜的味道,就是毫无生命感的塑料制品、铁器在晨光中也会新生。人被光吸引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才。光是一种吸引力,吸引我们注意到某些事物,而忽略某些事物。月亮成为中国光源中最黯淡的一个。P93春天时一个巨大的概念,我们与春天的关系从不在春天这个词所暗示的那个大规模上发生。春天总是从小的方向,由细节与我们遭遇,套一件毛衣的时候,关门未紧之际,办公室的窗口看见一枝被风甩过来的梨花...一切事情都是。春天并不像我们一厢情愿地想象的那样,总是以诗意的方式与我们发生关系,就我们想象中的春天世界来说,它从来都在我们的想象以外,是一些我们一向轻视的毫无春意的细节。P95这就是神性,神性就是令人安心。P100在我看来,世界作为人的栖居之所,无所谓落后先进,天地无德,只看是否安心而已。P100像远古时代的人那样,小鸟继续相信全世界都是它的巢。P102所谓信服对每个居民意味着什么,决不是关于生活的各种定义、标准,不,一张睡得着的床而已。P103贫穷是少年的正常状态。你干的是另一行,但你与这个少年有着同样朴素的心。世界因为这样的时刻不断重现而美好。无数的化身后面有一个真身,那个真身在各式面目的化身后面若隐若现地显示出世界的真相。少年与中学生完全不同,少年是生命的自然形式,而中学生是生命的非自然形式。P111像亚当和夏娃那样在古代的大地上躺下来休息。P111但基本的佛性已经存在着了,不可动摇了。有了这个基本的架构,其实它最后被完成什么都可以,乞丐、妇女、小孩子、流氓、商人、工人阶级…还远远没有精雕细刻,佛已经来了。令我感动的是这个没有完成的东西却那样有力量地暗示了它将要完成的东西,这个未完成的东西比即将成形的东西更有力量地呈现了它最终是的东西。完成的东西太多,神反而出现在未完成的地方。P121人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些人处于亮处,有些人处于暗处,有些人处于暧昧的明暗之间,这是自然光所导致的,它是来自一个方向的自然光,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些人,如果在光的另一面,那些在这边处于两处的人就是黑暗的。在那边处于黑暗里的人也并不见得就要亮起来。绝对的光明的光明不存在,绝对黑暗的黑暗也不存在。P123有些建筑在新的时候很难看,老了就越来越美。P124就像照相机咔嚓一下,抬起头再次去看现在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人们铺天盖地地生活着。P129要么盯着电脑屏幕,那是荒凉的工作。要么盯着电视机,右手连接上遥控器,那是荒凉的休息。人类一直为幸福的生活而奋斗,但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在公认已经幸福的地方,第一世界,荒凉也随之而来。P132他们把相机视为一个文明世界的入口。P133后来夜晚从天空蹲下来,笼罩了大地,河流在黑暗里消失了,主流、主流都消失了。P135一切都染着古老的光泽,令人心马上安定下来。那些家具因为时间和漫不经心的使用,看起来都是些作品,这要看你怎么看了。P139以前在昆明,围巾总是一个装饰品,以为没有什么实在用处,这次知道了,巴黎大风多次把握的围巾吹得飞扬起来,好像自己突然有了一个兰波或者魏尔伦那样围巾飘飘的诗歌脖子。P141在这里,革命的目标并不是“维新”,而是丰富和创造世界的空间。革命的标语居然是“真正的富有一旦对人昭示,那么物质上的富有就立即退居到次要地位--不过是一块颜色单调的背景布幕而已”P142她之所以一辈子在这儿卖书,是因为喜欢前面那座桥,我喜欢看桥上的那些云。P147这场面吸引你,你以为一定还有一个后面在这个地址后面,其实这就是前面与后面。尤其是这个场面被摄入镜头,更觉得这个地址有一个内部,隐藏着意义的内部。它后面隐藏着什么,而它什么也没有暗藏,就是在那儿罢了。P148人生有些基本的东西,像水和盐巴那样作为世界的基础而存在着。人们做着那些事情,那些永恒的事情,永恒的场面日日出现,司空见惯而微不足道。这些场景没有国家、时代,雷同是它们的风格,我们对此完全麻木,因为我们存在于其中。P149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没有艺术的时代,艺术已经被生活抛弃了。如果你把镜头对着生活,而不是你的摄影美学,如果你不是批判挑剔生活,随时准备依据主义、标准去去粗存精,你必须遇到这些雷同的镜头,但他们是雷同的吗?P151中医并不是治疗,而是顺应,另你与自然之道想抵触的部分重新顺应自然,所谓阴阳平衡,就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就没有伤害。所以中国人喜欢和平的人生,人生和平,是自然之道,万物和谐共处,万物才可以不动刀戈,无疾而终。一个中医可以看所有的科,因为人事一个整体,不是各个互补相干的科。中医看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P154等着燃料渗进布的血管里。基本的劳动不是富起来,而是安心。P156世界就是由一些这样大量的、无边无际的瞬间组成的,历史在这些时刻之外,历史是世界被切断的时刻,被粗暴插入的时刻,历史是这几个人走出画面之后,枪响了,那就是历史。P157我听不懂他唱的什么,但我感到悲伤。P159人们总是在追求她们没有的美而忽略她们已在的美。P162他正弯腰钻进时间的内部,把它们重新排列、校对。真正的时间却被遮蔽了。春夏秋冬,那不是时间,那是自然,没有终结,开始就是结束。P164这些事情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只是各自在着,各是各而已,诗歌恰恰表现了世界的本真状态。P168云南就像中国的一个后院,许多在前厅风光过一阵的东西,不时兴了,就挪到后院去。后院不知道这玩意已经过时,依旧当做“最正确的”供着,供几年,供称了自己家的神仙,就一代一代传下去了。直到前院已经将它忘记得一干二净,偶尔来到后院,暗暗称奇后院怎么会有这等宝贝。P171心一安事情就会好转,因为做事情比较镇定了,也就顺了。P172信,就是信任。P177你的任何行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由、意义、借口的话,你就冒犯了这个世界。P178死亡其实并不残忍,死亡就是成为历史,成为在人生之外的对象,永不消失,可以研究。P180在这个时代,如果你热爱的事某种不能富起来,但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永远不会得到尊重。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价值不在于富不富,而在于喜悦、安心。富起来成为一种生活目的,成为一种暴力,它令成千上万的乐意那种普遍的相对于富起来只能算是清贫,但是足以安心生活的人们总是处于意义缺失的焦虑和压抑中,而富起来的人们是否非常开心,也是很可疑的事情,因为富起来的出发点不是开心,而是要符合一个绝对正确关于生活的尺度、主义。P184任何事情,都要用某把叫做“正确”的游标卡尺去衡量,已经令我们的生活世界成为一个只是为各种图纸生产产品的大工厂,人生只不过是自我加工、切削以达到产品合格而已。这是一个反自然的时代,游标卡尺是反自然的最有力的武器,把世界看成一张白纸,然后根据少数人想象中的世界图纸来测量规范改造世界,这就是革命。但是世界不是根据图纸诞生的,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人超越于世界的地方只是人是有心的,而人生的目的在于把这个心在世界中像自然的那样安下来。

以一種冷漠的方式接近天空

很久以前並不知道這個西南的作家,只單純的在一些地方讀過一些短篇,可就是這樣的短篇,不能不說是扣人靈魂的。不談青春,沒有80後,更別說後現代,他們,對,要用他們,走著一條各自的朝聖路。

推荐,图像与文字的交集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到不是因为书有多厚,也就不到两百来页,其中还被大半的摄影照片所填充,多半的时间都被我花在重读某些章节上面。但又别认为这仅仅是一本关于摄影的书籍,摄影是没错,全书都是围绕着照片所展开,但此书并不是教你如何去摄影,正如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把照相机当作玩具,我不是专业的摄影技术人员,我的图片也许类似古代的文人画,可以叫做文人摄影”,诗人,才是此书作者的真正职业。这是一本可以随翻随读的书,我从未刻意花过整块的时间去阅读,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此书占去小半个下午的光景。整本书其实就是在讲故事,讲照片的故事。照片分割着时间与空间的每一个时刻,咔嚓一下,画面定格的瞬间就成为了历史,但这个历史又往往会欺骗你的眼睛,记录在照片里的温馨家庭瞬间,延伸出照片的却可能是屋外受到战争加载所剩下的残垣断壁,但这个瞬间又是最真实的:不论多么残酷的环境下,家,永远是不变的。作者用图像与文字来回倒看,通过图像来记录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某个瞬间,再用文字来描述这个被作者用相机所切割的世界。“我在尝试某种写作,图像与文字,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彼此证实又互不相干,似与不似之间。图像证实某个事实曾经在时间中存在,但立即成为虚构。因为“云变了”。语言从这个遗址继续思之路。”作者如是说道“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那么我的文字可以算是忏悔。”我觉得,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阅读,你总会在某张照片或某段文字里面看到你自己,继而看到整个世界。

细节

去人艺看小话剧,一个不知名的团体,剧目都是用大片的片名小改小动拼凑的。情节简单,但也还不算乏味,音乐很好听。舞台灯光全黑的时候,演员在搭架的观众席中穿梭跑场,驾轻就熟,不知道是不是有夜视能力。结束以后观众夹杂着演员一起散场,因为不是明星,没有人围观,观众与演员分聚在路旁各自等车,聊天,仿佛彼此从来没有相遇过一样,那关系不可道破。然后沿王府井向南,有人在玩蹦极,路人比飞上天的人还要兴奋,忙着欢呼尖叫。麦当劳在做宣传,开着腰有白蚁王后那么长的林肯,人群涌动着,和蚁后合照。一个大叔,自行改造了一辆电动三轮,整得跟变形金刚一般繁复夺目,背后贴着支持奥运的标语。遇人侧目,则无不自豪。都在这条街上。后来店面都关闭了,街道安静下来,我们走过疼痛般颤抖的人行天桥,等到了午夜的班车。在这个早歇的北方城市的夜晚,空空的车厢穿过沉寂的胡同时,不由得想起了武汉、租界的梧桐、窄街、池莉和"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难道午夜班车不是武汉特有的吗?我觉得亲切而珍贵。是三周以前的事情了,昨晚在暴雨中看书的时候忽然莫名想了起来。这个夏天很潮,晚饭的时候看见天空打闪,网状的闪电,好象整个天球都被猛地砸得裂开一样——在北方的郊区,很容易看见完整的天穹。"暗盒笔记"翻到最末了,觉得有点喋喋不休。无力地呼吁着大家过原始的,低物质水平的,低文化层次的,低欲望低利益的,最好是无竞争的,底层生活,然而当作者只是作为一个路遇,与这些细节擦身而过,自己忙着旅行,讲学,写作,翻译成法文或更多语言,这些保护原生态的建议变得多么的苍白。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柔情的行走

         柔情的行走           ―――《暗盒笔记》看后图像是世界的“皮肤”,下面存在深不可测的世界。于坚的《暗盒笔记》,作为一位诗人的行走与记录,是双重性的,一为图像,一为文字。当然这中间也存在一点点忏悔:“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摄影却要介入世界,照相机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它的工具一武器的性质,它是最低限度的暴力……如果图像是伤害的话,那么我的文字可以算是忏悔。”(于坚)在这个充满晕眩与虚幻的图像世界,相比之下诗人于坚所拍摄的图片,是如此的朴实与诚实,这样的结果缘于诗人本人纯真与柔情。“我甚至设想这样的作品形式,它的风景和日常生活场景是此在的图像世界,而文字指向的只是图像无法抵达的彼岸世界。我通过摄影来回到看,回到一个作者与世界的那种原始关系,首先看见而不是思考。图像的假象令虚构者并非虚妄。虽然图像记录的一切已经荡然无存,世界如梦。当我说什么的时候,图像只是一个出发点,我根本不知道我的思想会抵达何处。而可怕的是“最后的”,并不是最坏的世界。”(于坚)主要以云南、越南、巴黎——法国文化的核心区域、殖民区域和泛文化区域,法式面包夸张的浪漫交叉地弥漫在于坚的图像与文字之内。“一幅图片是一个时间的遗址。图片不是世界的终结之处,而是开始。图片有本能不是思想,而是看世界。照相机作为现代工具,它复活的其实是文明的原始形式。摄影复活了人与世界的野蛮关系,其对世界的入侵是显而易见的,当你拿起照相机,无论你是否承认,你都对浑然一体的大地进行切割、分解、取样、显微、记录。”(于坚)一种行者无疆的随感与惊鸿一瞥,无不充满诗意的行走。所有图与文的日常生活,都与商业的包装形成一种对抗。偶尔,也有深度的描述,如“宜昌2000”一文的长江上的老船工谭帮五,属于农渔社会的最后的“老江湖”——“他这个“江湖”,就是在长江、洞庭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江湖。长江里几千个石头,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水面上的,水底下的,个个都要记着。有人就是只记岸边的树,结果树被人砍了,看错了水路,翻了船。”——在没有科学技术可以依赖的时代,人的本能得到彻底的张扬,谭帮五是旧社会长江上的英雄!“没有立场的、摄影并不存在,混沌一体的空间成为你个人的空间,存在被瓦解,成为碎片般的对象,世界成为痕迹、舞台,你已经歪曲了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人通过这个机器已经把自己放在主宰者——导演的地位。伟大的费里尼说,我的电影是让你看而不是理解的。这个时代你无法拒绝图像,也无法取消文字。但后者传统的傲慢正令它大量地流失读者。”(于坚)于坚有幸,诗人有缘,而且擅长于记录与表达,于是便有这一本图文时代的诗人随笔《暗盒笔记》。                2011-5-23于温江和盛镇栁岸村冯至诚先生藏书

人们的表情大同小异

常识,常识是于坚的哲学,与是于坚的好看。文字之魅之所以胜于图片,在于它于常识后的抽扯。陆陆续续读完,给个很饱的感觉,万物齐一,不分上下。人们的表情大同小异---虽然标识得嘘人:全球化时代背后诗人见游记,最易于居高临下,或自衿自慰;真正的行走是什么样的?它应该是发现的,尊重的,比较的,它于旁观者的冷静,回眸自身的某种以为然。书有点贵,我从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借的,看看即可

《暗盒笔记》让我上了于坚的当

被于坚骗了。《暗盒笔记》看得我极不舒服,每一篇于坚对他所拍的照片的文字说明几乎都会让我产生某种被人“强奸”的感觉。我想,照片拍了什么,照片里面包含了哪种观念哪种趣味能让人感动的细节其实已经很清楚了,是不是非得要把自己在拍摄某幅照片时的心情、经历什么的一一告诉人家呢?我说过,我很希望观看一张照片的时候也能是某种“历险”,于坚的做法似乎与我的原则背道而驰……当然,本书的前言他写得棒极了。就是因为这则被摘录在书后面的前言我才对被包得严严实实的价格不菲的《暗盒笔记》痛下杀手。然而,书的形式还是让我失望了。文字写得好,照片也拍得很棒,可我确实不喜欢这种“解释”照片的方式。这样的形式有点小看读者小看观众了。我还记得《导演功课》的作者说的一句话;观众永远比你想象中聪明……我没有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的意思,可我更愿意放飞自己的想象或者动用自己储存的知识主动地发现照片里蕴含的东西。或者说,我对于坚在拍那些照片时的心情什么的,是没有多大兴趣的。我还感觉到,如果一张照片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字对其进行补充与说明,是不是意味着摄影本身的失败呢?镜头语言与文字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如果我是于坚,我愿意让它们独立成篇。我很喜欢书里的照片,它很符合我对“摄影”的理解与我观看照片时的趣味……它们并不是用昂贵的摄影器材对摄影规律及技术的“验证”,而是灵活地运用可能很基础的摄影知识记录及表达自己的趣味。照片里也不乏耐人寻味的细节,比如第一张照片里红衣女人的姿势与笑容,比如在神像作坊“飘”出来的小女孩,比如《云南·昭通2005》里戴帽子老人的双眸……如果看得够仔细,还能在他的照片里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这些都是很棒的。因为照片拍得棒,我才不理解于坚为何还有利用文字狗尾续貂。总体的阅读感觉是:上当了……受骗了……不过,如果你以为我正迫不及待地发火或者痛骂于坚,那你就错了。作为一个读者,我们的选择与判断依然是自由的。既然我认为书里的“文字”是一种“意识强奸”,那抛开文字直接看照片就是了……事实上,这书看到后来,我就是这样做的。阅读与做某些事情一样,都得你情我愿你好我也好才有意思……如果不舒服,就换一种阅读的方式,或者干脆找别的书看——我现在也不过是念叨念叨自己的看法而已……嗯,念叨完毕。继续看书。


 暗盒笔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