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中花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岩中花树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101055139
作者:赵柏田
页数:357页

章节摘录

  我十岁前的很大一部分记忆,是祖父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这是他干了一辈子的工作,然而他似乎总能从中找到乐趣。我还记得童年时夏天的那些晚上,月亮很大,很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过了晚饭,祖父的弟子们就陆续来了。祖父像举行重大的仪式一样先恭恭敬敬地点上一支烟,当熏笼里细细袅袅的一缕香烟开始飘散,祖父的琴声就响了。弹完了琴,他就对着墙壁或者那些崇拜地望着他的弟子们大声朗诵自己新写的诗歌,然后让他们一起来唱和。这种在二十世纪被人称作情境教育的授课方式对我后来的讲学生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我的母亲是一个多病且严厉的妇人。记忆中她脸上的笑容像冬日的阳光一样稀有,这使她虽然年岁不大却挂上了一脸不该有的苦相。或许因为我是长子,她认为这样的严厉非常必要。她对我的冷落和对弟妹们的放任溺爱让我委屈,更让我懂得了要处逆心顺,调整好心态。  我十岁那年,一心苦读的父亲考中了状元,去京师就任翰林院修撰一职,不久也把我带到了北京。以我自己的意愿,是不愿离开南方去遥远的京城的。父亲到京城是去实现他的人生目标,而我早早地结束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去京城,还不是去演出他为我写好的人生剧本!可是有谁会在乎一个十岁孩子的想法呢,再说祖父也巴不得早一日进京接受他的状元儿子的供养,于是我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的远游。渡过了家门口的曹娥江和钱塘江,然后又过长江。在运河上,我看见一只一只连在一起的大木船排着队北上,祖父告诉我,这就是帝国的漕运,船里装的都是南方的大米,运河就像血管一样,把这些给养送到帝国的心脏。  随着北方的荒凉景色扑面而来,我美好的童年时代就像一株水芹一样被咔嚓一声剪断了。从此以后直到二十几岁,我的精神世界的一大部分就受着父亲的直接控制。  ……

内容概要

赵柏田,小说和随笔作家。1969年8月出生于浙江余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各大期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入选多种选刊、选本及年度排行榜,部分作品译介到国外。曾获“十月”散文奖、2000年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全国大红鹰文学奖等。主要作品有《我们居住的年代》、《站在屋顶上吹风》、《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等。近年致力于思想史及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

书籍目录

自序岩中花树——王阳明自画像第一章 正德四年十一月,贵州,龙场驿第二章 嘉靖元年三月,绍兴第三章 嘉靖五年十二月,绍兴第四章 嘉靖七年十一月,江西·青龙铺附录1 书信录附录2 向内的把握与重建感官世界——晚明士人的物质生活1. 芳香的年代2. 舌头的传奇3. 一本叫《长物志》的书4. 纸上园林5. 袁氏兄弟道德剧——走出神话的张苍水1. 没有悬念的开场2. 虚假的高潮3. 不是结局的结局4. 甲辰年间那出戏的回声从雪交亭到续钞堂——黄宗羲在1649年后1. 逃跑2. 复仇3. 黄竹浦4. 隐与显5. 为书籍的一生6. 死之仪式双城记——在路上的全祖望1. 北京2. 扬州失败之书——章学诚与他的时代和敌人1. 心是一张团皱了的宣纸飘过十八世纪的门廊2. 寄读国子监3. 两只刺猬4. 书院讲席5. 漫游与著述6. 一个道德保守主义者的愤怒江湖寥落尔安归——汪辉祖的游幕生涯1. 夜航船2. 一代名幕的草根年代3. 走县过府白了头4. “莽知县”5. 叙述意味着生命本书部分人物事件系年参考征引文献跋

作者简介

本书故事时间,从王阳明出生的明成化六年(1472)至章学诚去世的1801年,凡二百余年,跨越明中叶-晚明、清初-清中叶这三个阶段的社会历史时期。本书选择了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全祖望、章学诚等人物为个案,试图从时代和个人生活的铺陈中,呈现出16至18世纪江南文人思想、学术的嬗变轨迹和各自的精神肖像。 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代代江南文人之间精神与思想的传承,也会看到他们或以身殉道,或在书籍与学术中销磨终生,或在现实世界的失败中寄情于感官世界的声色,或在人生的中途低徊于内心世界的成长与衰败,无一不在道德与人性的冲突与纠缠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图书封面


 岩中花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書(《巖中花樹》)中敘有一段關于王守仁遇過的一個女子——婁妃。在知道她死后的種種,除了傷悲于心之外,才知一個自愛自尊的女子的力量。一個懂得愛惜自己容貌和身體的女子會如何對待自己呢?一般會精通于服飾和化妝,熟識女工或是琴棋書畫的雅趣,再加一點女性主義的嬌強和不馴,男人品之,該如紅酒初時的淡苦,及之后的微甜,最終達到回味無窮而醺醉癡迷的境地。我猜想她應該是大致如此的,書中描繪當王守仁初次見她時,她還是理學大師婁一齋的女兒,清純動人,更有一項絕技:用自己的烏發寫一手妍秀的好字。當男人遇此佳人,怎能不為之傾倒?聲名在外,寧王收之,封為婁妃,終是一場悲劇。多年后,王守仁再見時,不是其人而是其尸,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指揮臨時拼湊的2萬軍民平定了寧王積蓄多年的18萬叛師,也間接造成了她的消亡。戰敗之后寧王對王說:婁妃,賢妃也。自始事至今,苦諫未納,適投水死,望遣葬之。王去收尸,卻見:蓋周身皆紙繩內結,極易辨。婁為諒女,有家學,故處變能自全。作者解釋說:這個愛惜自己的容貌和身體的女人,怕死后受到污辱,將身上的衣服全用細密的針腳緊緊地縫著。(P 52)其實一身薄衣和細線又怎樣阻止惡人的欲念呢?但當哪怕存有此念的男人見到密密的針腳,裹住全身的護服,仍會下手么?一個懂得愛惜自己的女子,不只要懂得美其容,瘦其身,亦要在大變大蕩之間,留有一絲從容和自尊,給男人一種震服的力量~~
  •     一部地方(浙江)文化传说。仅从历史叙述的角度讲,我不赞同这样的行文方式:作者介入太深,又恨不能写得声情并茂,如在眼前,就免不了显得虚假或偏颇。这种行文方式已有司马迁在前,谁也超越不了了,以后就我读过的中国有林语堂,外国有乔纳森(史景迁),算写得好的,但其中的不真实感可谓一脉相承。历史不是小说,不是“大方向”正确便万事大吉,真要用史笔,一点小细节的虚构也可以是致命的。幸而我不是胶柱鼓瑟的治史先生,太史公林语堂史景迁的书毕竟比正统考据有趣得多,迷人得多。作者功力自然不比前人,但这仍不失为一本好书。最好的是写王阳明。视角主观得可以,第一人称叙述,心理活动巨细靡遗。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有打动人的地方。他写王阳明少年时登烽火台北望:“当我站在京城北向之咽喉的烽火台上看着飞翔在湛蓝天空的雁阵(书里处处都是这种内地作者少用的长句子),强烈的阳光刺激得两眼不由自主地蓄满了泪水,谁也不知道这眼泪是为什么而流,就像没人知道一个少年的梦想。”寥寥数句,只让人突然回到那个不了解所有人和被所有人不了解的青春期,想起在某一个早晨或傍晚,大风迎面而来,鼓动起所有的彷徨和欲望。我于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确在那样的场景中与王阳明的魂灵不期而遇。而他本人是不是真的双眼濡湿或是不是真的登上过烽火台,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管真假,这个且挣扎且痛苦地走在心灵顿悟边沿的王阳明永远不会在我心中磨灭。正如因为林语堂,我向来不甚喜欢王安石。因为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文士(浙东),所写之人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王阳明——黄宗羲——全祖望这一条或隐或现的线索),所以全书的基调基本是一致的,第一篇以后没有太多的惊喜,但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依然不是有令人欲说还休的语句,而那一代浙东文士的脾气性格也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眼光非常准,能抓住他们经历和个性中最关键的东西。后面张苍水和全祖望也写得不错,我想这里面有一种个人在历史中的渺小感和无力感。这两个人不像王阳明和黄宗羲那样尽管千回百折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或者部分的自己),他们始终是矛盾的,对自己是不清楚的。他们未必比同代人更清醒,但他们比同代人担负了更多的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的历史痛苦感。很让人高兴的是,书后附了一个历史简表,脉络梳理得清晰又感性。你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溢着作者个人情感的史学散文。也许不够真实,但足够动人,也足够严肃。
  •     重新书写他们的生活 得到的是所有人物一种情怀 总摆不开哀叹和暮气文人 现在真心觉得是个贬义词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精彩短评 (总计68条)

  •       作者帶著戲謔的口吻把自己代入到聖賢的生命中去
      然後自命風流地把歷史調戲狎弄一番
      再拍拍屁股走人
      看得出作者讀了很多書
      只是全妄讀了
      文筆很刻意地在附庸風雅
      鄙陋的論點 鄉願的情操 努力堆砌浮華的辭藻
      字裡行間卻淨是俗氣 不知所雲
      全然沒有誠意在
  •     很可爱的书啊~~~~可是可是,偶不赞同把芸说成是同性恋:(
  •     第一人稱的口吻雖有獨到之處 但是那種通曉未來的穿越氣息以及滿口西洋人名的感覺總覺得怪怪的 既然決定用第一人稱還是應該更貼近陽明先生本人的視角更合適吧 文筆不錯 結構也有想法 最大的收穫就是對王守仁個人性格的瞭解加深很多 原來先生也是個如此傷感多愁的人物
  •     文笔腻味,矫情堪比余秋雨.......
  •     081208
  •     写张煌言、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汪辉祖几篇不错,勾勒出了清初到乾嘉时代的江南文人生活,为官、为学、为幕,不外这几条出路,都殊为艰难,如长于岩中之花树,力争绽放,留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     江南多才子,不假
  •     喜欢题为岩中花树讲王阳明的这一篇。国史上牛人很多,但像王阳明这般让人景仰的并不多。
  •     江南士人群像
  •     有些过于矫情
  •     .
  •       重新书写他们的生活 得到的是所有人物一种情怀 总摆不开哀叹和暮气
      文人 现在真心觉得是个贬义词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     其实总体上还不错,不过各篇质量参差不齐,可见拼凑的嫌疑很大
  •     怪怪的。
  •     拙劣
  •       我早知道王阳明其人,但是没有深研究,模糊的一个“唯心”的印象就概括了,虽然的确到了后来,明白到,其实很多东西是唯心的,尤其对岩中花树那句,非常喜欢,也有朋友推荐,却一直没有深究过。
      
      直到看《明朝那些事儿》,看到这个文风,看到有人评论说,很被写王阳明的部分感动,于是我特意找了第三卷来读,破了11点睡觉的戒,直至夜深。
      
      看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悲怆,想起,“悲欣交集”四个字。
      
      人生原本如此。
      
      我一直研究知识管理,注重知行合一,也知道出处是王阳明,却竟然忽略这么久,于是我想要补课。在当当订了一批和王阳明有关的书,也从图书馆借阅了赵柏田的《岩中花树》。
      
      看罢。
      
      这个写法,第一人称,是新异,与当年明月对王阳明的描述近乎神迹、诡诈、多智、勇猛不同,这里面描述的,是苍凉的、文学化的、细腻的,是一个老人在行将就木时候的回忆,带着悲凉,和燃烧至生命最后一息的激情。
      
      好与不好,这不需要定论,同一个人,同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的写法,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在这方面,不应该有局限,包括思想也是,对一个人的看法,随着了解而变,而了解才是真正必要的过程。
      
      所以,我等其余的书。
  •     自述体确实非常出彩……但是让王阳明说出“海拔”、“大明十七帝”、“二十世纪”甚至“布拉格”,还是感觉很别扭……再加上作者居然写出王阳明在福建中部沿海弃舟登岸藏身武夷山之类的低级错误……所以扣一颗星吧~~
  •     上中学时很喜欢的一个作者,现在读来的感觉,就如作者自己所言,有些过于矫情了。
  •     对口的题材,叙述大体流畅不空洞,适合做高中乡土教材。
  •     亦文亦史,阴柔之气颇盛,与特定的历史区间有关,与立传的对象有关,与作者的文风有关,对于心理与环境的把握真是细腻。
  •     从这本书开始关注王阳明
  •        总体来说觉得是本好书,也可能是我读的好书太少缺乏比较的缘故。
       作者的文笔有点过于雕琢的痕迹是确实,但小说写史的方式也无可厚非。如果说封建社会对文人的约束一朝胜似一朝,不如说国人在骨子里都有不奴隶吾宁死的情结,言必曰古人,必曰孔孟,必曰作者不及前人,也许赵伯田确实不如司马迁,但肯定以后也不会有人评论出哪个作者高过司马了。如果说老庄的思想在先秦文化中挥洒自由的意识,那么王守仁便是在明朝闪耀了理性的回音,对自由与理性的追求是不是有点西洋人的味道?然而孔孟之道为君而用,三纲五常已经潜移默化,自由与理性之于中国大众还是式微了。鼓起超越古人的勇气才能自由的向前,西方人的野蛮也恰恰成就了今日的文明,中国100年前的失败是2000年前一笔一划注定的了。倒不是说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而是不破不立,不喜欢"自然不如前人","当然不比古人"这类说法,好像如今大行其道的鉴宝节目动辄号称珍品古意盎然啦,宣称赝品无古雅之气此类非理性的模糊评论,好像今天的工匠真没有一个合格了,现代的工艺水平绝对是下降了一般。这样的言论尽是欺世盗名的擅长了,既不能让人理解验证文物的确凿方式,又不能为工艺师的进步提供任何建设性的参考,一句今不如古,一蟹不如一蟹,专家们就都得了道了。
       为向真正的理性与自由,还是要勇于探索,对于进行探索的青年人(有争议的做法)更要宽容甚至鼓励。
       拿艺术史做个例子,西方好像一直是出来个新鲜的妖蛾子就成就一个大师,然后铸成一个时代,东方是传承一个正统才能载入史册,以至于进入近代到来当代,中国只有传西方的衣钵复制其历史方才有我们的文化。科学史更不必说。中国的文化里那千年的包袱不知背到几时才能放下,如果放不下恐怕更要拾起洋人的包袱来背,只怕是越走越慢了。
       岩中花树讲的是历史上的文人,读后觉得作者也有文人的精神还有
      当代人的气息,不要过于苛求,在一个文字逐渐无力的时代,还有人写一本不速读速成,不那么娱乐的文人历史小说已然是弥足珍贵,就让我们再读一次书吧。
  •       汪辉祖: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这是我首次完整的认真的阅读写古代名人的书籍。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全祖望,章学诚,王辉祖,这些鲜明的明清江南文人,不仅仅是作词歌赋,他们是哲学家,历史学家,幕僚等等。他们都是颇有声望的人,或有着游学讲师的态度,或有着狂傲不羁的性格,或有着落拓的漂泊生涯。政治官场总是失意,潜心于学问。
  •     看完后有点失望
  •     很难得一本景色描写不少但我却不腻烦的小说/历史
  •     也许文人笔下的历史就是这样,事实与想象不可分割
  •     为了王阳明 遇见自己的心境
  •     如果用第一人称写,确实过了头点,毕竟每个人见本心不一样,阳明先生是见了本心之人。
  •     一代风华一代人,逝者如斯夫
  •        一部地方(浙江)文化传说。
       仅从历史叙述的角度讲,我不赞同这样的行文方式:作者介入太深,又恨不能写得声情并茂,如在眼前,就免不了显得虚假或偏颇。这种行文方式已有司马迁在前,谁也超越不了了,以后就我读过的中国有林语堂,外国有乔纳森(史景迁),算写得好的,但其中的不真实感可谓一脉相承。
       历史不是小说,不是“大方向”正确便万事大吉,真要用史笔,一点小细节的虚构也可以是致命的。
       幸而我不是胶柱鼓瑟的治史先生,太史公林语堂史景迁的书毕竟比正统考据有趣得多,迷人得多。
       作者功力自然不比前人,但这仍不失为一本好书。
       最好的是写王阳明。视角主观得可以,第一人称叙述,心理活动巨细靡遗。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有打动人的地方。他写王阳明少年时登烽火台北望:
       “当我站在京城北向之咽喉的烽火台上看着飞翔在湛蓝天空的雁阵(书里处处都是这种内地作者少用的长句子),强烈的阳光刺激得两眼不由自主地蓄满了泪水,谁也不知道这眼泪是为什么而流,就像没人知道一个少年的梦想。”
       寥寥数句,只让人突然回到那个不了解所有人和被所有人不了解的青春期,想起在某一个早晨或傍晚,大风迎面而来,鼓动起所有的彷徨和欲望。
       我于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确在那样的场景中与王阳明的魂灵不期而遇。而他本人是不是真的双眼濡湿或是不是真的登上过烽火台,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管真假,这个且挣扎且痛苦地走在心灵顿悟边沿的王阳明永远不会在我心中磨灭。正如因为林语堂,我向来不甚喜欢王安石。
       因为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文士(浙东),所写之人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王阳明——黄宗羲——全祖望这一条或隐或现的线索),所以全书的基调基本是一致的,第一篇以后没有太多的惊喜,但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依然不是有令人欲说还休的语句,而那一代浙东文士的脾气性格也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眼光非常准,能抓住他们经历和个性中最关键的东西。
       后面张苍水和全祖望也写得不错,我想这里面有一种个人在历史中的渺小感和无力感。这两个人不像王阳明和黄宗羲那样尽管千回百折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或者部分的自己),他们始终是矛盾的,对自己是不清楚的。他们未必比同代人更清醒,但他们比同代人担负了更多的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的历史痛苦感。
       很让人高兴的是,书后附了一个历史简表,脉络梳理得清晰又感性。
       你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溢着作者个人情感的史学散文。也许不够真实,但足够动人,也足够严肃。
  •     穆先生会打一星吧…
  •     我想再读一遍<儒林外史>
  •     开卷 何亮亮 有点失望
  •     岩中花树,镜里人生。只道当时已惘然啊!
  •     阳明先生!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那个年代的江南代表文人。值得一读。
  •     总体来说觉得是本好书,也可能是我读的好书太少缺乏比较的缘故。
    作者的文笔有点过于雕琢的痕迹是确实,但小说写史的方式也无可厚非。如果说封建社会对文人的约束一朝胜似一朝,不如说国人在骨子里都有不奴隶吾宁死的情结,言必曰古人,必曰孔孟,必曰作者不及前人,也许赵伯田确实不如司马迁,但肯定以后也不会有人评论出哪个作者高过司马了。如果说老庄的思想在先秦文化中挥洒自由的意识,那么王守仁便是在明朝闪耀了理性的回音,对自由与理性的追求是不是有点西洋人的味道?然而孔孟之道为君而用,三纲五常已经潜移默化,自由与理性之于中国大众还是式微了。鼓起超越古人的勇气才能自由的向前,西方人的野蛮也恰恰成就了今日的文明,中国100年前的失败是2000年前一笔一划注定的了。倒不是说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而是不破不立,不喜欢"自然不如前人","当然不比古人"这类说法,好像如今大行其道的鉴宝节目动辄号称珍品古意盎然啦,宣称赝品无古雅之气此类非理性的模糊评论,好像今天的工匠真没有一个合格了,现代的工艺水平绝对是下降了一般。这样的言论尽是欺世盗名的擅长了,既不能让人理解验证文物的确凿方式,又不能为工艺师的进步提供任何建设性的参考,一句今不如古,一蟹不如一蟹,就都得了道了。为向真正的理性与自由,还是要勇于探索,对于进行探索的青年人(有争议的做法)更要宽容甚至鼓励。
    在艺术史上,西方好像一直是出来个新鲜的妖蛾子就成就一个大师,东方是传承一个微有特征的正统才能载入史册,以至于进入近代到来当代,中国只有传西方的衣钵复制其历史方才有我们的文化。中国的文化里那千年的包袱不知背到几时才能放下,如果放不下恐怕更要拾起洋人的包袱来背,只怕是越走越慢了。
  •     这让我想起一个电视节目,大抵是挖坟后发现千年女尸死而不化,皮肤居然还有弹性,当然尸体已经水肿以及变色,内脏和大脑都已经缩小将近五分之四。然而比较令我唏嘘的是此女子的陪葬品表明此女子在生时曾是一名身份高贵的美人。千年前风光一世,及至死后都葬品无数,然仅因死而不化千年后被百人碰触千人围观,更不能堪者,此时早已面目全非,不论水肿尸斑变色,便是头脑内脏也被人挖去研究……
    情何以堪?
    在能给自己的身体做主的时候何妨做主,待到不能做主的时候再一把火烧去岂不干净,管它生前如何才子佳人贩夫走卒,总强于曝尸人前。
  •     同样秉承了《历史碎影》的叙事策略,再现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     历史,说到底,还是一个视角问题.
  •     我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底层,这意味着我们和发达国家一九分账。这不是别人欺负我们,商业是自愿合作,如果你不愿意,那就连根毛都没有。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都遭遇大规模衰退,被打回原形。否则,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也不可能只有24个发达国家。
  •     书是好书,不过大智慧的人写的书,语言都朴实,不会刻意摆弄辞藻,雕琢语言。所以~赵柏田不算大智慧
  •     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全祖望、章学诚,明代的群儒明星谱。
  •       書(《巖中花樹》)中敘有一段關于王守仁遇過的一個女子——婁妃。在知道她死后的種種,除了傷悲于心之外,才知一個自愛自尊的女子的力量。
      
      一個懂得愛惜自己容貌和身體的女子會如何對待自己呢?一般會精通于服飾和化妝,熟識女工或是琴棋書畫的雅趣,再加一點女性主義的嬌強和不馴,男人品之,該如紅酒初時的淡苦,及之后的微甜,最終達到回味無窮而醺醉癡迷的境地。
      
      我猜想她應該是大致如此的,書中描繪當王守仁初次見她時,她還是理學大師婁一齋的女兒,清純動人,更有一項絕技:用自己的烏發寫一手妍秀的好字。當男人遇此佳人,怎能不為之傾倒?聲名在外,寧王收之,封為婁妃,終是一場悲劇。
      
      多年后,王守仁再見時,不是其人而是其尸,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指揮臨時拼湊的2萬軍民平定了寧王積蓄多年的18萬叛師,也間接造成了她的消亡。
      
      戰敗之后寧王對王說:婁妃,賢妃也。自始事至今,苦諫未納,適投水死,望遣葬之。
      
      王去收尸,卻見:蓋周身皆紙繩內結,極易辨。婁為諒女,有家學,故處變能自全。
      
      作者解釋說:這個愛惜自己的容貌和身體的女人,怕死后受到污辱,將身上的衣服全用細密的針腳緊緊地縫著。(P 52)
      
      其實一身薄衣和細線又怎樣阻止惡人的欲念呢?但當哪怕存有此念的男人見到密密的針腳,裹住全身的護服,仍會下手么?
      
      一個懂得愛惜自己的女子,不只要懂得美其容,瘦其身,亦要在大變大蕩之間,留有一絲從容和自尊,給男人一種震服的力量~~
  •     世界如此荒凉,只能培养一颗寂寞的心。在如此贫乏的时代,在如此贫瘠的山岩上,我却开出了一树好花。
  •     写的颇为中肯 我读后也有这样感觉 是在看到介绍才看此书 看后有点大失望。
    书中写得几个人物不是很到位,特别开篇写王阳明,有点恶搞的感觉,让人读的不古不今
  •     吼吼,这书我也看了,标题党一枚
  •     这本书真的是挑战了我的底线,我以为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后我再也遇不到这种书了,我果然还是太天真。
  •       对古代的人的总是带有一些崇拜的眼神,在那些并不好的社会中,真的智者想的并不知道类似现在的人想怎么样怎么样自己能好,而是为整个民族看路,为现在的我们去想事情。
      阳明一个明代影响极多人的哲学者,我们的自尊 我们的很多理念都是他言传下来,很多很有名的人讲到他说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哲学的源头,一直很想去读却买不到,网上也下不到,仅仅看过就是王阳明大专,很是佩服,很是欣赏。
  •     翻了翻,没看完
  •     不怎么好看
  •     晚明,江南,文人
  •     江南
  •     赵氏引钱钟书对史景迁的评价“失败的小说家”。可惜自己的写作亦不算成功,颇为失望。寒假第六本。
  •     美其容,瘦其身……
  •        岩中花树,语出王阳明弟子记述《传习录》,王阳明与人同游,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阳明答:“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之心外。”追溯原始文本,可清晰可见,实在是王阳明经典的唯心观,赵柏田引用为明末清初文人的艰辛命运,如同崎岖岩中开出绚烂之花,多舛而辉煌,未尝不可,由此可探秘本书的曲解。
       朱理程学,在明朝达到顶峰,此言不知是否过矣。作为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儒家文化已发展到足以窒息的境地,但对于文人的思想束缚,望其项背于唐宋,确实是比清朝有所宽松。此等均为题外之话,不过欲说明,王阳明等文人气节可叹,然早已不及李白意气飘然,发扬俦伟,远逊苏子洒脱自然,天真豪放,不过是略为畸形的挣扎。
       《岩中花树》由何亮亮老师推荐而知晓,书却实在不值一读。如下:其一.传记敢用第一人称者,多出于狂妄,或是以感同身受之名改写人物。不知此书出于何?或是两者兼俱?开篇由在贵州的王阳明与一将逝的中原人的目光交流而始,倒是有点《她从海上来》的感觉,很是触目感人,倒是不错。但不得不言,赵不懂王阳明,或是读俗了王阳明,或是他无法驾驭。这是用第一人称的风险。其二,不能不说,赵的文字过于矫揉造作——有点新概念或者story100的风范——这本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一个不惑之人,又归于组织于文协,作者还算比较严肃的文字,不古不今,颇为不爽。抑或是,跟随《明朝那些事》,随意下历史?可惜又过于严肃。
       书中还是有些可读之处,仅作为史料而观。则而列之。
       “湛若水对于王守仁的思想历程概括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 ”
       “沉默里也包含着四种危险?梁问是哪四种。我说,如果你疑而不知问,蔽而不知辨,只是自己哄自己地傻闷着,那是种愚蠢的沉默;如果你用不说话讨好别人,那就是狡猾的沉默;如果你怕人家看清你的底细,故作高深掩盖自己的无知无能,那是捉弄人的沉默;如果深知内情,装糊涂,布置陷阱,默售其奸,那就是默之贼了。听了我这番话,梁仲用惊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提他那个默斋的号了。”
       去年黔行,最后一天,访贵阳阳明祠,而未去修文阳明洞。没有安排,路途不便是其一,担心被开发是其二。阳明祠已是当地饮茶下棋去所,滕椅四设,茶香漫溢,甚好。萧墙上有碎青瓷成的字,颇有味道。步入后院有题诗石碑数块,肆意横放,题字极为遒劲,诗意多为携友谈古今之事,自然难免人无百岁长,却怀千岁忧的感慨。祠内有猫,均在日光下。本想找几张照片缅怀一番,不知存哪,无果。
      
  •     王阳明,中代大儒
  •     这年头,矫情呀……
    真正既深入研究,又有极高悟性的,可惜不是很多
  •     对书中人物的陌生,因此始终对内容有隔阂
  •     我还是挺喜欢的 大概算是浙东宁波文人的历史吧
  •     很不怎么样
  •     缘分不够
  •     明清文人雅士/历史学家的故事,切入角度新颖独特,可读性强
  •       全祖望:才名何物遭天忌,神理茫茫欲问难。
      章学诚:心是一张团皱了的宣纸飘过十八世纪的门廊
      汪辉祖: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这是我首次完整的认真的阅读写古代名人的书籍。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全祖望,章学诚,王辉祖,这些鲜明的明清江南文人,不仅仅是作词歌赋,他们是哲学家,历史学家,幕僚等等。他们都是颇有声望的人,或有着游学讲师的态度,或有着狂傲不羁的性格,或有着落拓的漂泊生涯。政治官场总是失意,潜心于学问。
  •     爱自己
  •     2月苏州之行是看此书的契机。开始以第一人称写王阳明的一章令人生厌,后来作者用力不那么多的几章却还好看。大概是因为写王阳明的时候,作者自觉对王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普通文人的界限进入了历史学家的层次(乃至因此觉得史景迁“技止此耳”),把自己拔得太高,当做了王阳明的化身,写出来的东西却不怎么靠谱。读得时候既觉得作者很费力,又觉得搔不到痒处。后面写张苍水、全祖望、王祖辉几章,作者老老实实把自己当成故事的叙述者、或者历史书籍的通俗演绎者,却回到了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当做故事看挺不错的。
  •     其心也诚,其情也矫
  •     大随的写法
  •     像他自己说的矫情,可是矫出了一代文人的无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