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抄》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玲珑文抄章节试读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47406618
作者:谢其章
页数:236页

《玲珑文抄》的笔记-第1页 - 序


住在城里,尤其是大的城市,很少有谁在一个地方从生住到死。我搬过两次家,算是比较少的。第一次搬家是一九八三年冬,从胡同搬上楼房,全部家当是七平板车,一个发小和我两个人蹬了七趟。谁都会骑自行车,可是平板车不见得谁都会骑。第二回搬家是一九九六年冬,搬到了现在住的小区,此时有了搬家公司,全部家当走了两卡车。另外从朋友处借了辆面包车专门拉了百余箱图书。前几天和她聊到将来必有的再次搬家,我开玩笑“怕是七十平板车也拉不了了”。张爱玲对搬家颇有心得,平日里就不攒东西,就怕“生了根”。丰子恺有幅漫画,题曰《一肩担尽古今愁》,那个老夫一根扁担两只筐,处处无家处处家,倒也省事。
搬到小区之后不久,在一个刮着冷风的冬天,在亚运村路口,我跟老板说我辞职,老板说这个位置还给你留着,想回来就回来。辞职不久我就选择了现在从事的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是条自由之路。我当初的想法是,多少年以来从来不能选择自己喜欢,或者说适合自己的职业,这回有了机会,就让自己自主一回吧。人生苦短,一辈子做一个职业,与一辈子住一个地方,很像是一回事。
小区是九十年代初的设计图纸,拆除了农舍和菜田后建造起来的。居民多为原来的村民,是他们的先祖给那座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造的永安万寿塔起了个朗朗上口的俗名“玲珑塔”,尚不知老北京那段著名的绕口令《玲珑塔》与这座塔有无真实的联系。“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落鱼子一盏灯。 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据说玲珑塔檐角最初挂有风铃3000多枚,故“风儿一刮响哗愣”,我总是感觉“玲珑”是打“铃”声这来的,“玲”“铃”同音。
虽然玲珑塔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可玲珑公园是一九九0年才正式有的。我同意一位网友所说“如果没有了这座永安塔,玲珑公园从公园的概念上讲,恐怕也不过是一个能长草生花的地界儿,毫无值得称道之处。然而,正是有了这座永安塔,这曾经的皇室寺庙遗存,玲珑公园便显得非同小可了”。杜舜诗云“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与这位网友是一个意思。
我是到了小区之后,才有了散步的习惯,原来住的地方很少空地,别说散步了,就连夏天乘凉也是人挨人。我从来都是晚饭后遛达到玲珑公园,夏天天黑的晚,可以多转几圈,冬天天黑的早,一进园子,只有黑乎乎的塔身在寒风里忠贞不二地守望大明王朝。我喜欢在古塔下漫步,偶有思古之幽情,更多想的还是写稿子的事,我有几个书名就是在散步中想出来的。
塔旁原围有慈寿寺,寺废于清光绪年间。塔的南面是一片非常杂乱破烂的低矮民房,却有个美丽的名字“南玲珑巷”。十几年前《树之声》作者阿南史代寻访北京古树的足迹也曾来过这里,她说“了解了这些情况,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在那些简陋的砖房中间会有两棵五百年的雄伟银杏。这两棵银杏标志出了主殿的位置,而两树之间的空间就是入口处。其中一棵银杏三十米高,胸围六米,六月初枝头挂满绿色白果。另一棵只有十五米高,一半枝干已经枯干死掉。民工们就从这往昔的幻景中走过,丝毫不会留意到它们亘久的历史。”两棵五百年的银杏藏匿在此?我到玲珑塔散步不知有几百回了,却和民工一样从未注意到两棵古树的历史意义,看过阿南史代的照片以后,一直盘算按图索骥地去看看这比古塔还古的古树。
那一个晚上,很好的月亮,去小店复印一整本旧书,三百多页,老板说得印一小时,小店里待不住,只好往东遛达,到了玲珑塔下,忽然想起对面不是有两棵古银杏么,寻寻去。北京城外表光鲜亮丽,内囊子却如美人儿的五脏下水一样的不堪,杂乱的小胡同里,脚下污水横流,一不留神窜出一条狗吓人一跳。真感觉不出身在首都。看前面黑洞洞的树影,刺向奇怪的夜空,准是它。我到了古银杏旁,低声骂着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还不如这两棵古树吗,玩去吧。我目测树与塔的方位,阿南史代没说错,树比寺年高。东边的一棵濒临咽气,滋生的小树倒是健壮,我知道银杏过了百年,根部就滋出好些株小树,等于是曾祖死了,重孙子绕膝。西边那棵尚枝繁叶茂,两树都盘踞在窄小的巷子内,其状甚惨,我没有为之一哭。报纸上说一千三百年前的一棵古银杏,快死了,开始抢救,往树里施肥。这两棵明代银杏加起来才一千岁,经费有限,先抢救岁数大的吧,明万历的银杏,你别介意。
一小时后拿着复印好的旧书回家,一个新的书名忽然闪现,——“玲珑文抄”。
二0一二年二月十五日于西八里庄玲珑塔畔老虎尾巴<图片1>


 玲珑文抄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