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如月·散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一星如月·散步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46102085
作者:陈之藩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后窗外有两棵垂柳:靠近的这棵,枝叶对着整个的窗面。十几条柳枝轻轻的摇曳在南国的秋风里。乍看去,这窗像幅古色的图案。浓绿的柳枝后面,衬景是变换的:有时是澄蓝,那是晴空;有时是乳白,那是云朵;有时是金黄的长针,那是阳光;有时是银白的细丝,那是月色。柳枝与柳叶,似乎在时间上没有多少变换,在空间上没有多少位移。  在国外很难见到这么好的柳树。刚来的如姐总像小孩似的发问:“为什么外国人如此不爱种柳树呢?”答案是现成的:“因为他们形容柳树条时,常连带着说哭泣。”她说:“对了,中国也是不许在院里种柳,因为说柳是招鬼的。”  然后,我总是很杀风景的说:“其实这全不是真正的理由。美国从前很爱种柳树的,尤其南方。

前言

  在北京的《万象》杂志新主编王君忽发奇想,要把我在台北出版的散文集重新组合,定为新册,也就是发行全新版。我的小学教育是在家乡霸县受的。霸县与北京、天津是等距离。中学在北京念的,大学是在陕西城固古路坝与天津的北洋大学。我当然有许多同学与朋友,他们想知道我这段时光是怎么过的,正如我想知道他们的情况,所以对于王君的提议稍加考虑后就答应下来。这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二○○八年六月,我忽然病倒,住进了医院。一觉醒来,四大本、近千页的校稿已在床边。元方正坐在我身旁,微笑地说:“这是你的大作,北京的新版清样。我校对不止五次了,错字或误植的字大概没有。至于百科全书式的向深处探讨与一般的资料查对,我能做的都已做了,就是吹毛也不易求出疵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窗外有两棵垂柳:靠近的这棵,枝叶对着整个的窗面。十几条柳枝轻轻的摇曳在南国的秋风里。乍看去,这窗像幅古色的图案。浓绿的柳枝后面,衬景是变换的:有时是澄蓝,那是晴空;有时是乳白,那是云朵;有时是金黄的长针,那是阳光;有时是银白的细丝,那是月色。  ——陈之藩《一星如月》  最痛快的是一边散步,一边说诗。我有时背诵两三句不全的律诗,元方就给补上。她有时说一些清诗,我则忽觉新意盎然。可是又记不住,过了明天就忘了。常常这样散步,但不觉得是散步;倒是像在做梦,而在梦中说诗。  ——陈之藩《散步》

内容概要

他是科学家,在美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育人无数。
他是散文家,他的文章影响了几代台湾和香港人。
陈之藩,1925年生,北洋大学电机系理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理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休士顿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荣誉教授。
除了科技领域的一片天,他始终在心里为文学保留着一席之地。著有散文《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蔚蓝的天》《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时空之海》《散步》《看云听雨》《思与花开》等。获选英国剑桥大学艾德学院院士、英国电机学会院士及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
年轻时即是胡适的忘年小友,梁实秋的畅谈伙伴,杨振宁的好朋友,梁文道推崇的对象。台湾的中学生没有人不知道陈之藩的,因为他的《谢天》、《失根的兰花》等多篇散文,长期被收录在台湾地区国文教科书中,早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是多年来启蒙年轻学子对文学世界想象的必读文章。

书籍目录

大陆版序
萧规曹随与房谋杜断
一星如月

垂柳

知识与智慧
在中兴大学的演讲
烦恼与创作
答一位小朋友
褒贬与恩仇
把酒论诗
悼雷宝华先生
四月八日这一天
为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而写
谈风格
在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国同学会讲
天堂与地狱
谈欧威尔的《一九八四》
时代的困惑
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课程部讲“科技时代的思想”
散步

作者简介

《一星如月·散步》讲述了:“陈之藩作品系列”共四册,收录了作者已结集的八本散文集,是一代“科学文学达人”在大陆最完整的作品呈现。作者兼具科学家及文人两种身份,作品风格一方面有科学家不同角度的看法、说理透彻的剖析;另一方面呈现出文人清新淡雅的诗意,别树一帜。作者用独特的,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笔,记述他对当代、对科学,对文学的见解,文中处处流露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却不盲目的人云亦云。他在撰文纪念胡适先生时曾说:“并不是我偏爱他,没有人不爱春风的,没有人在春风中不陶醉的。”读作者的散文,也很难不沉醉在他文字的“春风”里,体会着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与智慧。

图书封面


 一星如月·散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从傅月庵的书,对陈之藩和黄仲则来了兴趣。校内上有分享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中文好书,这本书也在其中。书很好看,可是不太喜欢。没有原因的,由字见人,不大喜欢这位作者~以为傅先生推崇的,我也会喜欢的。也许因为傅先生心思纯净,且不是大陆人的缘故,只看见他的好,没见到那些字里行间的话外话。对书中因大陆版删去的若干若干字很好奇。陈先生满诗意的,谈到“无诗的时代”,让人好喜欢,也好想就此多吟几首诗。他的好,沾着诗意,好看,引得人动心。可是,全书读来,都有隐隐的不舒服。特别是读到了《天堂与地狱》(有两段被删)。庆幸先读过昆德拉和张大春。同样是《一九八四》和《我们》。没有信和爱所在的激情,导致了这些难以言明的不舒服,一字以蔽之,是种没来由的“愤”。
  •     阿眉  清人黄仲则的“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是我一见钟情的一联诗,喜欢到拿它做了很久很久的签名式。因此,买到黄山书社一套四本的《陈之藩作品系列》后,我毫不犹豫地先挑出第三本《一星如月·散步》来读。  书拿在手里,忍不住要先赞一下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好像很久没买到过这种秀气的小开本书了,薄薄窄窄,放在书架上,和小时候的心爱书籍放在一起,开本大小天衣无缝毫无出入,现在的书越出越厚越出越大,抱怨读者不爱读书的出版界诸公,好歹也多出版点方便搁包里带着看的书啊,动辄一公分多厚十六开的大书,拍砖倒合适,这不是生生把人往手机阅读器上赶吗?  如果人生是一款RPG游戏,陈之藩先生就是让人心生疑虑大概是用过修改器的角色。他1925年出生,是北洋大学电机系理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理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历任波士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休斯顿大学电子工程教授,英国电机学会院士,出版多部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丰硕——同时,陈先生写得一手享誉华人世界的好文章。这样的一位先生,没法见贤思齐,只能让凡人如我等心生绝望。  有趣的是,这位从事了一辈子理工科的教授,在本书序言里即显露出“重文轻理”的倾向,他写道:“我常与朋友说,我现在不大爱看的,恐怕是几年后电脑在半秒钟即可解决的问题;而我爱看的,是一百年以后电脑依然无法下手的。回溯起来,罗素上千页的《数学原理》的成百定理不是由六十年代的电脑五分钟就解决了好多吗?可是罗素的散文,还是清澈如水,在人类迷惑的丛林的一角,闪着幽光”——当然这话也只有电机学会院士陈之藩教授能说,就好像美人才有资格说心灵美更重要,数理化常不及格的文青口出此言,便成葡萄架下酸溜溜的狐狸了。  而在《敲门声》一文中,陈教授却还是露出理科生本色,谈起自己不爱金庸的理由:“我说凡是奇技异能的小说,我因不信所以不看。比如小说中,忽然有人在水上行走,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普通人一经练习就可以学会的,我就不看。”看得我掩卷笑到不行:毕竟是科学家。  陈之藩的文字,有很好的旧学底子,看似浅白,却干净动人。而这位老先生全无学究姿态,读他的书常会遇到让人忍不住微笑的地方,比如《在春风里》一文中他写:“我们中国在清末民初出了两个大诗人,王国维与易实甫。有四句易实甫的诗我最爱念,也最爱引,可是忘了头一句,只记得三句,于是我给它补上个第一句:但得高歌且高歌,行乐天其奈我何;名士一文值钱少,古人五十盖棺多。”——看到这儿,我顺手搜索了一下,一秒钟就得到原诗全文,第一句是“焉知饿死但高歌,”但一看文末的写作时间是1961年,彼时要从茫茫书海中查出一句诗来,确非易事。在下从来都是高科技坚定的拥护者,在此刻也生出一丝庆幸:如果查询资料像今天这么手到擒来,就读不到这首诗另一个逍遥洒脱甚至更胜一筹的版本了。  在《科学与诗》读到他引用刘梦得一首诗,引出六句后干脆写“下面的不重要,所以忘了。”话说平日工作时写的是字字必有出处后面缀着几十上百条注释的论文,写这些散文,该是陈先生的娱乐和消遣。想到张爱玲在《更衣记》的结尾有这么一段“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情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陈之藩先生写出这句的个中快意,大概就相当于小男孩骑着自行车撒手滑过。  忘了,终究是因为“不重要”。有些句子却是只须过目一遍就不会忘记的。陈之藩先生多次在文中惋惜慨叹诗的没落,的确,有些情怀,唯有诗才能简洁而优美、微妙且准确地传达出来。像是《愿天早生圣人》一文中,他引前人词时写道:“有三句晶澈得像露珠,不易忘记。这三句是:怅钓鱼人去,射虎人遥,屠狗人无。”这寥寥十三个字,却有着重若千钧的内容和分量,像一口烈酒入喉,霎时让夏日午后的倦意消失得干干净净。
  •     一直从万象上读童元方赞美老公的文章,也知道陈之藩是胡适之的学生,但看来陈的自述,似乎与胡也没多大关系然后突然受不了童元方半瓶子学术功底,她的几篇稿子在万象上被人指责,自己还洋洋自得。总之,这样的一本书,彻底的五四文风,与现代社会的阅读方向大相径庭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不喜欢这一本
  •     好是好,可惜开了天窗
  •     一个喜欢看诗的电力学教授,不一样的文笔不一样的胸襟,如沐春风。
  •     陈之藩
  •     悼念陈之藩
  •     此处删去23字,此处删去105字,此处删去303字,TMD!
  •     科学家的文学。文字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刻意的运筹帷幄就会打动人心。稍微缺憾点的就是主要是作者的文章合集,有些重复,有些删减(很不爽),还有点偏爱杨振宁。
  •     科学家的人文气息
  •     只是因为删节。
  •     不断地被陈之藩先生文字的稳重感打动。
  •     删得太狠了,把五星书做成了一星书。鄙视这样的出版社。毫无节操!
  •     后半部分可以改名叫《我与杨振宁教授》
  •     对陈之藩的文字爱不起来
  •     个别篇章很好。2013.1.20
  •     因为名字而最早买的,不过看完了反而觉得没有春风和剑河好--好吧,我就是对它老是标在下面此处有删了XX字耿耿于怀,还不如春风那样直接删了某篇呢。另外散步就太散了。。。关于科学人的“义”的反思,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