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济安日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夏济安日记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3-1
ISBN:9787538250633
作者:夏济安
页数:210页

旧时月色

初识夏济安是因为他的译笔。董桥夏翻译的《名家散文选读》推崇备至,赞其“中英文富可敌国,进出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十足外交官风度”(《三“家”村》),又在文中引夏译欧文作品一段:“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看了这文字,我也很想找夏济安的译作来看,偶然却得了《夏济安日记》。一路读下来不免有窥人隐私之窘迫,因为这实在是一本彻底私人化的日记,有着如吉本要求自传作品那样的“赤裸裸的、不怕出丑的真实”,与时下哗众取宠的日记文学不可同日而语。夏先生绝想不到,他当年在“风微、晨冷、好天气”时写下的这些心迹,半个多世纪后竟成为公开发行的印刷品供后人瞻仰,不然他定将它们付之一炬了事。夏济安早年所学颇丰,识力不凡,兼以嗜好电影和音乐,翻译起名家散文来自然步步生花,端丽非常。但他的志向却不在译事,而在于英文小说,有评论誉其为二十世纪国人中,能以英文写作而显“不隔”的少数几人之一。日记中,他几次提到有意以英文小说立世,还计划写作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定为“Country for Vegetation”(《植物之乡》),以抗战时期的四川为背景。这部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及完成,但夏济安年轻自信的光芒日记中却已处处可见。其时夏济安深以才学见识自诩,野心颇大而功业未立,屡屡在日记中提到要“悬梁刺股的大发奋,努力替自己造地位”、“我现在顶大的Passion是要发财”,又说“只要用功写作,名利之取得,真是反掌事耳”,老实的读者看到这里,几乎要斥之为“如蝇逐臭”了,实际上这却是《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那样坦率入世的情怀,与当时风起云涌、激进飞扬的时代精神暗合,令人不觉鄙陋,而只觉精力弥满,真挚可喜。夏济安的思想当时颇为芜杂,虽未形成系统成熟的人生观,但对佛学、神学、梵教、存在主义等学说已是兼收并容,形神皆备,学识才情迅速丰饶成长,令人期待。日记中另有一条引人注目的主线,是夏济安对一个代名为R•E•的女学生的相思。因早年经历影响,夏济安的生活有着清教徒的谨严和肃穆,一九四六年初遇R•E•之后,他以三十多岁的高龄,堕入少年般单思苦恋一发不可收,伊人的手泽、衣着,一颦一笑都成了他隆重记录的珍宝。因为天性羞涩又少经验,他对这位R•E•小姐可说毫无办法,时而费心猜度,时而自我排解,忽喜忽悲,患得患失,手足无措,始终不知如何传达心意,真是急死看书人。R•E•之后,夏济安又两度falling love,同样炽热、敏感、笨拙,同样令他心灰意冷的结局。莫罗阿所谓“旧情的回声尚未在空中消失之前,已经听到新爱的音响在心头嘹亮”的愉快,在夏济安却是轮回般的痛苦。一个枝条屡屡折损影响了整棵大树的生长。夏济安的爱情一枝,终是未能长成绿荫,为他的生命之树增添丰色,他甚至来不及在更多的历练中慢慢变成朴厚长者,就在四十九岁上患脑溢血英年早逝,令人痛惜。其弟夏志清分析,夏济安英年早逝,与恋爱失败不无关系。这些晦暗的月色,竟然成了夏济安生命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书后录董同琏——她是夏济安第三次为之堕入情网的女生——所作《追念济安老师》一文,写得甚是雍容大方,但也是无情文字。同样的月色,在一人眼里是寒山一带伤心碧,一人看来却是淡远如茗,甚至还有一丝微馨。既是旧时月色无足恋,又何必对月感怀,既是无情,又何必有此一文。有些话还是不说的好,硬要说出来,还要公之于众,反倒辜负了夏老师的一番苦恋。还是董桥,在《说得体》中举了一桩情恨,说唐玄宗近杨玉环而疏江采萍,一日忽遣人秘送珍珠一斛,江不受,作诗一首并珍珠一道送还。董桥认为诗虽然是好的,但可以不写,只把珍珠退回反倒得体了,又说:“有一种文章写得得体却未必可以得分;人生毕竟有许多话实在不必多说。”董桥真是个硬心肠的人。但遗憾也好,无情也好,人生有许多话确实可以不写,不必多说。就连出版这本日记,也是不必要的,一个人的隐痛,只适合随人之逝去灰飞烟灭,大可不必再翻出来与世人评说唏嘘。夏志清出版兄长遗记,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情怀固然值得嘉许,但对于逝者来说,却是不公平的。在日记的扉页,夏济安引用了英国诗人Lionel Johnson的诗句:“让灵魂寂寞的一部分仍归寂寞神圣的一部分仍归神圣。”想寂寞而不能是更寂寞的。如今,“受苦的人死了,遗下他们的痛苦----折磨他们的痛苦依然存在。”这也是夏济安所录Arnold的诗句,写在《红楼梦》的扉页上。

动荡的岁月里,他的爱也那么艰难。

一九四六年,昆明。夏济安(1916-1965)的恋爱对象,R.E.,联大学号34345,是他联大作文班H组里的女学生。从他颇费心思叫这一组的学生们作的题为“My Life”的作文里我们知道,她“一九二六年夏天出生于长沙市,是我父母的长女,也是我老祖母的长孙女。”高中后因战乱而几次迁徙,终于来到西南联大,并层在美军医院做事贴补用费。我们不晓得她长得什么样子,但从夏济安的描述里,知道她是最符合他精神审美之标准的,他想过婚后生活,认为她也决计是会合格的好妇人。他读《麻衣相法》:”娶妇问德,只要涩默而发肤馨润——涩者羞也,知耻慎重也;默者不多言也;体香发润者,德之润身也。“”声清,色定,笑寡,步安,喜处凝无变态——凝无变态,喜怒不改常也,五者皆贤女也。”他自思,“R.E.是合这种标准的好女子(这种人现在少了),只是不知我有没有这个福气,配得这样一个佳妇?“九个月的日记,满是对爱与欲的困惑与思辨,没有结果,没有标准答案。他一心只想她的好,凡事总想自己的不好,认为自己自恋、自我。有时绝望地要出家、要自杀,又或决计放弃对爱情的幻想,去追逐名利。时有时无的勇气太过致命,使得他这份对爱的恒心只能让他更苦闷。做人家老师的时候,他不敢表达自己的心迹。她又常常缺课。唯有她缺一次作文没交,特来上缴,一来一返,才得到交谈的机会。而直到期末大考之后,他才鼓足勇气。将一封长信交给她,却不想二人当晚晤面大吵了一番。吵架的原因不知道,夏济安责怪自己太鲁莽,夏志清则解释哥哥没有恋爱经验所以将好事办砸了。此后夏济安离开昆明北上,在重庆困了很久的日子,内心越发焦虑。好不容易来到上海家中,因为住得窄,手头又常常很紧,生活不如意,更加重感情上的绝望,不愿意去想。她随联大最后一批北迁的师生来到上海中转,他不敢去见他。日记的最后(九月),他们终在上海雨中偶遇,却未相认。不知他们有否在北平再相遇,他后来又得到关于她怎样的消息。更不知道,她对他这一份痴情,作何看法,有何感慨。五十年代夏又恋上一位董小姐(外文系大三学生),给对方婉拒。夏遽逝,董来参加他的葬礼,“现在的我,已获得了一个女孩子所憧憬的一切——爱情、婚姻、丈夫、家庭、儿女——是理想的,也是美满的。但偶尔不自觉回忆道十年前的许多往事时,常常会带着些感怀,添些怅惘。”她在悼念他的文章中追述到。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去世,夏济安,四十九岁。弟弟夏志清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两本日记,日记第一本扉页,英文写着“一九四六正月——七月,昆明——重庆——南京——上海”。动荡的岁月里,他的爱也那么艰难。笔记:(辽教社,1998)序 他(卞之琳)多少年来一直苦追一位名门闺秀(沈从文的小姨,写一笔好字,也擅唱昆曲)。我(夏志清)离开北大后,她同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洋人结了婚,卞之琳的伤心情形可想。我哥哥不管如何伤心,见到朋友总是有说有笑的。卞之琳给我的印象却永远是一张忧郁的脸。P7 他(钱学熙)又批评卞之琳爱情失败后,想随随便便结个婚,认为是放弃理想,贪求温暖,大大要不得。可是像卞这样有天份有教养的人,尚且会放弃理想,足见追求理想之难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的悲观就在这一点。P91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星期六 写了一天信,长达七千字以上。晚饭后去践约,竟然会吵架!我真该死!真想离开昆明了,可是听了朋友的劝告,连夜送道歉信去。P98-99 五月九日 开始整理行李,作十二日飞渝之准备。靛花巷熟人日少一日,不免感到寂寞。寂寞之日正多,去重庆后当更寂寞,到上海后,仍是寂寞。看见了志清,或者稍不同。 我没有她,此生将永不快乐。但我自信我命并非永不快乐之命,故或者还可有她。但看我立志坚不坚。P100 他离开昆明前给她的信,结尾道:夜深了,外面在刮风,似乎还在下雨,窗外黑漆漆的。再有四个钟头,我要离开靛花巷。一个人摸索到航空公司去。再有六个钟头,我就要离开昆明。后会有期,愿各自珍重,并颂晚安。

力荐夏济安

寻觅找这本书已久,今天终于得见电子本。一口气读了大半本,更多的时候为他的自以为自恋的可爱发笑,在还没跟RE讲过一句话时暗自思考——我不愿为她放弃我的苏州话;她是否能为我放弃长沙人的吃辣。一个已经31岁的男人了,觉得自己是小男生,对于爱情,不敢追求,小心翼翼地向朋友们征求意见,不敢表达的原因还缘于怕自己以后不够专一,怕辜负他生命唯一的true love。这样的人,——真是难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还可以看到其他一些讯息,比如卞之琳暗恋张充和,比如当年的东北问题。

夏济安和他的日记

看了几篇评论,好像没有见到什么非常惬心的文字,下雨天也无以消遣,就来写一写。  对夏济安其人并无多少了解,所以读《夏济安日记》也只能把他当作一个平凡人的日记来读,我想很多人都是如此。然而这里不免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即一个平凡人写的不准备出版的日记,一定是最真实的、最可信的,最能见出作者精神的。不可否认,较之于准备公开出版的日记,这类日记的存真度要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完全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写下来的最多只是一面,甚至恰恰相反的是,他们所写的都是自己想要说服自己的内容,而把更为内在隐秘的想法滤去了,而准备公开出版的日记未必不能读出作者的精神,也可能正因为他们的出版准备而不敢妄记,而更接近于事件的真实。总之,一句话,更重要的不是看他们写了什么,而是看他们没有写,或者说,从无字句处读日记。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己也写所谓“不能给人看”的日记的,渐渐觉察到这里面的虚妄,于是不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而读这些本“不准备出版”而因为偶然原因发表的日记时就多了一丝警惕。  因为“不准备出版”不等于“不能给人看”,“不能给人看”也不等于“没有读者”,前者好理解,所以我们不能说“不准备出版”的日记就是“不能给人看”的日记,《夏济安日记》确实近于后者,他并不准备给人看,或者说日记里有不愿意为人所见的内容。然而“不能给人看”的日记不等于“没有读者”,他的日记的读者就是他自己,而在分析的条件下,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与明日之我,并非一人。元月四日说:“我在南京时即开始记日记,已有十年历史,其间大致并无间断,将来自己翻阅,必很有趣。可是我很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到内地以后的几本,我已从重庆带来;上海还有几本,将来当设法保藏。”正可见《夏济安日记》的性质。  然而不愿意给人看的内容是否即是一个人内心的全部?我觉得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重新审视《夏济安日记》的文本,实则是一个残缺的文本。第一,只有九个月,并非全部,其前与其后关于此事的看法,我们无法了解。第二,这个九个月,也是无头无尾,只能猜测事件的大概。第三,第四,八月八日、九日两日日记缺,八月十日也不全,夏志清说:“日记此处缺一页,看样子是济安自己撕掉的。”【从八月十日残余的句子可以想见一二:“一个高中学生……可是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她羞涩地频送秋波的对象,却是个冷漠,充满色欲的魔鬼。她已经使我梦遗了一次。(那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我梦到抚着她的手臂,就无法自制。)”】那为什么要撕去呢?第四,在出版时《日记》也已非原貌,夏志清说:“校读日记清样时对照原文,我发现有两三小段(加起来不过二三十字)给《人间》编辑删掉了,也有四五处,字面上做了改动。我完全能了解编辑先生的苦衷,济安的日记本是写给他自己一个人看的,有些气头上说的话,有些不雅的措词,删掉、改掉也好,免得引起读者的反感。”夏志清极力强调删改的数量之少,然而数量之少却可能引起读者的反感,恰恰说明删改的句子的重要性。很可惜,我们看不到了,看不到不雅措词里夏济安的样子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四月二十七日的记录:“写了一天信,长达七千字以上。晚饭后去践约,竟然就会吵架!我真该死!真想离开昆明了,可是听了朋友的劝告,连夜送道歉信去。”这一天实则是二人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如果不出意外,是可以有所进展的,然而结果竟然是“吵架”!为什么?过程是怎样的?日记又为什么不写呢?如果日记里可以让我们进入一个人的内心的话,为什么读夏济安的日记,反而感觉到穿过曲曲折折的小道,却发现大门紧锁呢?这些没有写的部分才可能是夏济安也是一个普通人内心里最隐蔽、最黑暗、最见不得阳光的部分。因为他们的可怖,以及意识到自己内心黑暗的不安、羞耻以及更大的恐惧,才使得夏济安不会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而想要逃避,也使得他写下了许多看上去“具有宗教精神”的忏悔文字以求自赎,准确地说,自我安慰。    所以,日记作为一种文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仅有写给别人看和写给自己看两种简单的区分。那些没写出来的东西,隐藏了人性里阴暗肮脏与污秽的一面,或者这才是更应该去读的部分。  还有几句闲话是关于这段师生恋的,先说夏济安其人,他的自我极强,自视极高,同时又极敏感,甚至自卑(inferiority complex),带有鲜明的自恋以及人格分裂倾向,他想的是:“好容易我看得起一个人,她偏偏又看不起我。”这般人,并不招人喜欢,然而又使人觉得可怜,不过终究还是不喜欢。而这本日记里,如夏志清所说:“除那次吵架外,简直不知道李彦对济安的反应。”他用另一个女生董同琏“敬佩他的学问”、“欣赏他的为人”、也为夏济安的爱情所感动进行类推,令人难以信服。一者,逝者已矣,董同琏未必肯写出自己内心的纠结,二者,李彦并非董同琏,不记她的反应更可能是她根本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说没有意识到,而有反应的就是她和夏济安初次相约就至于吵架。这之间的区别夏志清偏偏以亲之故,非要粉饰。而所谓“他的浪漫主义里包涵了一种强烈的宗教感:不仅济安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他的处世态度和哲学都带有一种宗教性的悲观。宗教性勇于自省的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是绝少见到的。”云云。亦近于说鬼话。所谓的“宗教感”徘徊在上帝、佛教和传统的命理之间,实在只是冀求内心的安宁以及愿望的达成,而悲观也只是因为内心的震动以及希望的渺茫而带来的必然结果。不能因为夏济安能够以文字表达出其间的矛盾,就人为拔高到宗教感的地步,我是看不出来的。我还是愿意把他看作一个神经质的敏感的普通人,在面对自恋、面对爱情之时内心冲突的一份并不完整的记录。

性压抑青年的真实表白

写日记对于我来说始终像是种行为艺术,偶尔拾起来兴奋异常,可绝没那份耐心当作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来做。我曾经赌咒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是竟没有一次超过一个月,只可惜了那几本大大小小的本子。后来看过很多沾了主人的光得以成书的日记,总是提不起多大兴趣。那种流水帐样的记叙只能吸引史家,而写得如美文般可背可诵的又显然是有着出版的准备,失去了本真。仍然是陌生人记的陌生事,这本《夏济安日记》的情况却似乎有所不同。夏济安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离世,其弟夏志清从其遗物中发现这两本日记。他也许从未想过这里面的文字会有面世的机会,所以记得很真。世间至真之事莫非爱情,比爱情还要真实的是青年人没法按捺的性欲。三十岁的夏济安丝毫没有回避这些,他常常“大半夜生理亢奋,非常难受”,而又“向不手淫”,于是常常困于爱情和性欲的幻境中。这些苦恼在旁观者看来是多么渺小,可是如果你不幸曾做过毫不允许自己放荡的男青年就一定体会过这种人世间最无望的痛苦:没有女人,没有手,没有其他,只有一截燃烧地通红的坚硬棒子……似火焚身,非常恰当的形容。不知道别的研究者能够从这九个月的日记中解析出什么东西,我只看到了一个青年教师九个月间对于一位女生的暗恋经过。感谢这位R.E.小姐,后来才知道她芳名李彦。她早年的经历被夏济安老师一篇“My Life”的英语作文揭出,虽然“文字很坏”,但他仍嫌短,几乎要背过。R.E.小姐后来的经历我们一无所知,甚至她的面貌如何也只能靠想像,但她若隐若现的身影和那张贴在日记里的发黄纸片为后人带来了多么可爱的一本日记。李小姐的生活本来平常,可在苦苦爱着她的夏老师眼里,常常充满着各种情绪和形状。她令他陷入苦难,也让他缓慢地成长。夏济安在日记里提到的那些苦闷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而很容易被兴奋的研究者们拿来与宗教哲学天才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夏志清也写下了他自己的长长解析。应该说这些研究和解析拓展了这本小册子的意义,也让它流传更广。但我始终感觉,青年夏济安经历的苦难恋情并不特别,而且他身上恰恰体现着那个年龄段的男子的共性:性欲和创作欲同样旺盛,白日梦和真实生活纠缠在一起。羞于表达,优柔寡断。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爱人的言行。用无法控制的争吵结束最美好的计划。……哪段没有结果的恋情在多年后咀嚼起来不带有宗教般的神圣光泽和哲学般的悲苦色彩呢?哪个单恋着美丽女孩的青年不是这样,内心狂野,行动笨拙?如果十年前看到这本日记,我的爱情大概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它并没有提供任何解决的方法。十年后再看它一遍,也没有嘲笑它幼稚的资本,因为它是性欲煎熬下最真的记录。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日记总无法坚持的原因:不是缺少恒心,而是没有勇气面对真实。

渴求一支杨柳

夏济安日记读到七月,他回了父母家,依旧萦绕在R.E身上。这场恋情实在是呓语多于行动的,他有时觉得势在必得,有时又哀怨不已,可这些都只是纸上文字而已,心里有多少便写多少,哪里是要放在那女子面前的。我以为恋情,想得越少则越容易顺遂,想得越多则越陷于坎坷。至于男子,更不该如此暗咏低诵,弄坏了自己,也弄坏了情思。他唯有一句说对了——“为R.E计,顶好还是让她嫁一个稳健踏实,少耽于冥想,心理健康的人”——后头就跟着说自己应该放弃。将恋情和对方看得太神圣自然不好,看成是转机、救赎似乎也都是不对的。对方哪里是为了来改变你的世界啊,说到底都是因为你遇见了对方才自己改变了自己,附和他、依从他,于是又因为自己付出过进而要求对方。这还是有所动作的,而夏先生这样的,只能留下一本日记供别人唏嘘、指摘。但,总有人是如此做的,不停的想、不停的瞎想,想开心了又有些悲伤,想悲伤了又有些解脱。可是再怎么想,都不及面对那人的光景。当面会说的话,有些是从那些乱想中总结出来的,有些是因为那些乱想引出来的在意,还有些便是自己新的乱想,它们都是些疑问,渴求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但是当面有好处,因为会失控,不看到真实的模样和神情,其他便都是假的。所以,想来想去,只会自卑起来,若没有那人适时来到,这情绪就缠绵不绝。女子如此尚且令人为难,R.E这般的皎洁容颜又怎么可能施与他一支杨柳呢

感动一生的爱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夏济安日记》是一本非常出名的爱情日记。   夏济安当时在西南联大教书,他爱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学生。但生活仿佛经常和我们开玩笑,才华横溢的他一面对爱情,就显得笨拙无比。于是他内心狂热,只知深爱对方,外在笨拙的可爱,羞于言表,结果对方浑然不知,自己却苦恼不堪。于是乎,一边读一边对夏济安又爱又恨,恨不得自己能身处其境,好撮合一段美好姻缘。细读之,发现书中有经常提到卞之琳以及他的爱情。卞之琳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于是寻根索源,找到了蔡登山先生的《记忆中永远的甜蜜-记卞之琳与张充和的一段情》这本书,详细的介绍卞之琳的这段鲜为人知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卞之琳显然和夏济安是一个类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大概也是夏济安腥腥相惜在日记里多次提到卞的原因吧!    但卞之琳的爱,相比夏济安爱得更深却也藏的更深,没有任何记载。卞之琳把他对张充和(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诗词、书画皆秀,并精昆曲)的爱整整藏了一生。直到现在我们也只能从他的文和诗寻找蛛丝马迹。 1933年,在沈从文家卞之琳认识了当时在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也许是因为卞之琳与张充和都来自江南,都先后在北大上过学,都爱好文学,所以二人谈的来。也许没有没有理由,卞之琳便深深的爱上了张充和,而这一爱便是60年,但卞之琳的性格是矜持与聚歼的,也不肯定对方是否有这份情愫,因为张充和可能对别的男生也是那么热情、那么大方;这种怀疑的心理,使他更显迟疑。于是这些感情在动乱中更加落寞,直到1948年,张充和远嫁美国(美国汉学家傅汉思)。而卞之琳一直到1955年才和青琳结婚,时年45岁,对张充和的感情可见一斑。直到1980年,卞之琳访美,才与张充和见上一面。虽然没有得到张充和的爱,但这份爱使得卞之琳成了一个杰出的近代诗人。张卞在他的《〈雕虫纪历〉自序》中有所述及: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 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 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 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无题四》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爱就是爱,给谁就给谁,卞偏不,他就是这样,因为爱,看到她胸前的饰品,而古古怪怪地想去研究交通史!如此大绕弯子,把很多读者也给绕糊涂。《鱼化石》中更加表现到了极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2000年2月2日,卞先生驾鹤西去了。2001年,诗人周良沛在悼念卞之琳先生的文章中:「他与张家小姐诗化的浪漫,在圈内早是公开的秘密。看著说话做事总是认真得不能不感到严肃的他,是没有勇气开口谈这些事。有次偶尔讲到<十年诗草>张家小姐为他题写的书名,不想,他突然不想,他突然神采焕发了,不容別人插嘴,完全是诗意地描述她家门第的书香、学养,以及跟她的美丽一般的开朗、洒脱于闺秀的典雅之书法、诗词。这使我深深感动他那诗意的陶醉。我明白了,年轻诗人首次于爱的真诚投入,是永难忘怀,无发消退的。虽然只是梦中的完美,又毕竟是寂寞现实中的安慰。」是对这段感情最真实的批注。卞之琳,便是如此一个痴情人,也是如此一个含蓄的人。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的痴情和含蓄都不曾更改! 后记:MS跑题了

夏济安日记--读感

这本夏济安的恋爱日记,记叙了1946年1月一9月的事情,他的生活还算规律,基本就是上课看书,写写书,经常看电影这些,他的社交活动不算太多,日记记录的那个心爱相思的女孩子---李彦,基本从来没有见到她对夏济安的反应,我是指真实的,并不是夏济安自己猜测的。夏济安也从来没问过,唯一一次两人交流的那次还吵架了,不过内容已经不得而知。看着日记,内心也跟着他纠结啊,天,真是想打他一顿的感觉,大喊:快去啊,笨蛋,找她说明白你的心情啊,整天自己自爱自怜,很喜欢这种感觉么。。。真的是。。一会儿说,我决心要告诉她了,我要写封长信倾诉自己的相思爱慕之情,一会儿又说,我还是不要说了,万一她并不是那个我的完美的灵魂伴侣怎么办之类之类。天啊,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怎么这么令人感觉。。蛋疼。 不过沈从文就不会啊,看他一封一封又一封的情书终于追到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乡下人喝到了那杯甜酒。而夏济安呢,把古代文人的羞涩内敛,克己复礼发挥到了极致,竟然还想着守贞这种事,内心渴求完美纯洁,实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真是被“存天理,灭人欲”害惨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是一种可爱之处,我想若他最终跟李彦在一起,李彦走下神坛,女神形象破灭之后,我们的夏济安先生或许从此心碎,一切幻灭了。他的这种爱上的坚贞可爱到时就会变成一种极端了我想,会使大家都生活的很痛苦。而且有时会想自己早出生就好了,遵循旧礼娶李彦,或者晚生几十年,等等之类,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啊,再则在上海时则是想自己若是家境富裕就好了,那么自己便可如何如何,自己家现在这样窘,怎么见人。读到这些,真是好气好笑,但也想想自己,自己还不是这样,整天想自己怎么怎么那么我就会怎么怎么,想到底,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不敢找了个光明正大的接口,等到真的有了什么,自己又会找到新的借口来说,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共性其实。其实我也喜欢阳光,大大咧咧,性格可爱的人,那些人是带光的,能照耀你的,内敛的人多带了股忧愁抑郁的气质,文人多具有,写文的人当然敏感些,所以写出各种让人感动的情感,但与其相处时,总是略暗了些,但这两种都是很好的,不必强求自己非要怎么怎么的。我自己也是偏于内敛稍敏感的人,有时很想钝感些。还需练习练习别那么的敏感才好。这日记还算是真实,最终两人当然未在一起 ,这也是意料中的了。也是可惜长叹啊,主动一点就能消除多么大的苦相思啊,偏偏难以迈出,世界上的自伤自怜,难以勇敢的前进一步的人真是太多了。还有里面提到了一大堆电影之类,对我当然一部也没听过,也提了提一些书,有时间可能会查查看看。他们的英文水平都挺好的,虐了绝大部分的国人了。这本书就说这么多了

《夏济安日记》读书笔记

说实话,一开始得知这本书是因为讲国俗的老师钟情于西南联大,所以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而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完全是是因为张老师在课堂上说这是一本小清新的情书集,男生可以用以参考将来的情书范文。虽然我不是男生,我也不是小清新,张老师通俗的概括好像也不那么正确,不过我想在吸引人的注意这一块上,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怎么样,反正我是在他的书单里面力排其他书,最终选择了这一本。看这本书是放寒假的一星期之后,一开始向人推荐这本书也是因为想找个人和我一起看下去,平时可以讨论讨论感想而已,没想到那人竟然一点也不领情,以来嫌弃这本书太过老旧,二来嫌弃这本书没有现代生活气息。于是我也就暂时搁置了这本书,不想看书的时候可是千万强求不得自己。机缘巧合的是,我又在当天没了手机流量,于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翻开了这本枕边书。对于夏济安先生追自己班里的学生这件事,我倒是有很多话想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年代或许更早,师生恋总是成为别人心中的一根刺,拔不出来又总是隐隐作痛。小时候爸爸单位一个女同事为了羞辱我曾经说我爸和我妈是师生恋,不过还好大小我也从来没觉得师生恋有什么不妥。后来经我证实我爹是小姨的老师而不是我妈,而他俩又是通过媒人的牵线搭桥走在一起时我那一个失落!一段良好又浪漫的想象就这么崩塌了。要说我对于夏先生这段情的看法,无非就是一个男青年的荷尔蒙史,对于一个男子汉来说,在感情上唯唯诺诺、进退不得的事我是从来不会太赞同,当然这不是说不应该考虑一些因素就莽撞地向女生表白。夏先生虽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可是对于爱情还真是像个胆怯的孩子啊。对于女学生的爱慕总是一开始脑子一热下定决心要好好爱一次,对她表白,但不到两秒钟又瞬间冷静下来觉得这样行不通,自己是否也并不那么爱她,放假回去冷却一阵子热情就消失殆尽了,甚至还找帮手帮他出主意,自己倒像是个无头苍蝇。荷尔蒙让夏先生的头脑不太清醒,不过说句实话,谁陷在爱情里时又是清醒的呢。对于这个书的版本,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看的PDF文档的原因还是什么,里面无论英语还是法语都有很多错误,所以看起注释来很吃力,也不知道夏先生看的那些书究竟是什么。对我本人来说,这种男性荷尔蒙显然不够强烈,略显扭捏,所以其实我自己本人不是太喜欢这样的文,但字里行间又的确是能体现出夏先生的渊博学识和心里挣扎,加之此书为张老师推荐,因此我也就评一个推荐,也许喜爱这本书的人会骂我不懂得欣赏亦或者是胡乱打分,姑且如此吧。

日记的文字最能感受时空的影子

观看日记有一种很独特的心理体验,似乎能化作小虫钻入某人那一时刻的精神现场,狡黠的旁观。济安先生后来是英美文学大学者,死于一九六五年,他的光环与岁月都与我亘距相隔,然而日记的文字确有有此种穿越的魅力。当时写下文字的他是与现在阅读文字的我同岁,字行间那种种为爱不得的脆弱、压抑、自艾、彷徨,像只在平地沟壑的对面呈现,与我凝固在一个空间里,我站定平视,偶起共情之感。此书和我交集当不止于此,详细来说则非常诡谲。书里竟有五处提到我祖父。有一处还详细写了我祖父和祖母的一则旧事。初看时颇感兴味。细细想来确有一丝寒意。里面写了46年六月的一日,我祖母吞十颗奎宁,原以为是自杀,后来才知是想堕胎。然而,此事如未发生,不仅济安先生不会记于日记,而世间可能也无我在此观看。(正因为那小孩的夭折,祖父母48年从香港搬回苏州定居)。我观看的瞬间成为冥冥中那一细细伏脉,联接到那现在种种发生的过去的时间节点之上。我想,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当下的真实,然而,字字明晰,犹如公案,就在我身上印证,印证勃莱尼茨的一句话“在这一个现在里面便有无穷时间空间的影子。”

人间自是有情痴

读他人的日记往往需要练就一副“静功”。正如浏览博客,其实没多少人会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去抠那些字眼,因为那些多半是心灵投射的支离破碎的影子,而要将他们拼凑,又谈何容易。话虽如此,却也不能磨灭日记文字的价值。《夏济安日记》记录的却是岁月里的隐秘心情,掩盖在压抑的外表之下,隐忍、冲突、欲望交织的情感,力图透过这些原本只属于自己的文字,展现它真实的,原本的面目。也许是在曾经更年少的岁月里,读了太多诸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伊莲》这样类似的作品,收获了太多同感,翻阅此书之时,反而有些见怪不怪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普遍的心理状态,许多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体会过,只是彼此缺乏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隐秘的心情才似乎被看作只是自己的神经质,独自纠结、彷徨,直至感情自生自灭。然而,这些理由却不减日记的价值。从中不难看出那个时代知识青年思想的投影,以及那些难以启齿的,始终犹豫徘徊的情感历程的艰辛,与精神上的深刻及其虚妄。日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夏济安几乎天天都在书写着。无论多少,总有内容留在白纸黑字上,一览无余。或是自己的情绪起伏、情感进程,或是与亲朋好友的交谈、读书札记等等,无不证明这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之人。就算略显刻板,至少在当今,多少人能具备如此的耐性,去坚持一件毫无功利目的之事,十年如一日一样地单纯。然而,追求爱情的法则却往往不在此。很多时候,爱情中需要的是爆发力而非耐力,你必须得先引起他人的注意,才能在他人心里形成些什么。将情感藏得太深并非好事,而将对方当作神圣对待,这样的追求法,也自然“一败涂地”。可怜济安先生苦恋R.E.半年(从十月到次年四月底的争吵)才吐露真言,却仍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我看来,济安在日记里对自己进行的无数次自我分析,皆为精辟之笔。从童年期的性格形成,到如今对自己徘徊犹豫以及无法放下自尊的犀利批判,他对自己的心情归纳总结得无不在理。只是他唯一缺乏的便是,在获悉这些事实以后,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一切纠结的状况。他多于分析,却鲜于行动。我们无法得知R.E.的内心反应,甚至是那次吵架的经历。读到吵架的那段有些吃惊,没想到他们之间会是这样。可回头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太过压抑,将所有的感情藏在心底,爆发起来也就愈加猛烈。他一定是太难以承受,内心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才没能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产生了”鲁莽的行动“吧。而作为对方来说,眼见一个平素沉默寡言,自己还很是尊敬的恩师一下子自我表露,如狂风骤雨般激烈,内心也必定要经受大幅度的心理落差,觉得似乎莫名其妙,作为一个害羞的女子,产生恶感,选择回避,也不难理解了。苦苦追寻,饱受爱的摧残的文人并非他一个。卞之琳、吴宓、沈从文~~皆是如此。他们之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却无不体现着其性格的至纯至诚。最艳羡的莫过于沈从文的经历,而他之所以成功,暗自猜想与其终日不变的行动与耐心淡定的性情有极大关联。同是内向羞涩的个性,同是一开始不为对方所接受,可沈先生毕竟不像夏先生那样停留在虚幻的精神层面。他继续写情书,不放弃对兆和在生活细节上的关心,还与她的家人们相处融洽,这些行为无不在爱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夏济安却是继续纠结,虽然情书一封接着一封,身边也有好友帮着出谋划策,可他毕竟还是对R.E.的实际生活了解得太少,而文字的力量终究没有那些自然而然的非言语行为来得更为贴心,而爱情的产生,很多的时候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彼此面对面的真实接触,正如其弟夏志清在信中所说,“精神爱有它的深刻处,不过是种虚妄的深刻。”但济安执著于那样的精神爱。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变,内心深处却始终犹豫、徘徊。因此他短暂一生的感情经历都遵循同一模式,每次都是一个人在背后苦苦暗恋对方,体验痴心无望,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之后迟迟不愿放弃,并陷入更深的自责与自我封闭之中。他的人生哲学与他所研究的亚诺德很是相似,他自己更是如是说。”他是个矛盾,他所相信的东西,他不敢依之而行。“改变,需要的是像克伦凯布尔所描绘的那种勇气吧,非此即彼,做出真正的选择。虽说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紧密联系,但一个人要想真正有所改变,不是不可能,而在于你是否有同过去彻底决裂的勇气。历经了这个过程以后才能重拾过去,坦然面对。就像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善解人意与平静如水,他首先要学会如何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重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理解他人,而绝非一味地只为他人着想,委曲求全,迎合了他人却伤害了自己。继续言归正传。若是济安先生在有生之年能够顿悟,能够抛弃对爱的神圣信念,结局会不会改写呢?或许R.E.是不可能的了。但之后亦会存在其他的机缘巧合。遗憾的却是,或许那个年代的他们,无暇顾及这些了。而一段段过往的回忆,也就只能被深深埋藏心底,古典得像一座千年的庙。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无数种变化,许多心情可以被体验多次,改写多次,可最终,也都将归于沉寂。留下的,也许就只是些文字,或是生者心底的记忆?或许,什么都不曾留下,只是太痴,才太想寻求一个没有答案的答案,穷极一生。

夏济安日记:动人的单恋篇章

夏济安(1916-1965),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学者,翻译家,精通英美文学,有评论誉其为二十世纪国人中,能以英文写作而“不隔”的少数几人。曾先后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香港新亚书院、台湾大学任教。他的学生包括白先勇、陈若曦等。1959年赴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作研究。逝世后,弟弟夏志清整理出版了他的遗著《夏济安日记》,其中主要是他于1945年1月到9月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日记。董桥曾在《三“家”村》中,对夏济安所译的《名家散文选读》推崇备至,赞其“中英文富可敌国,进出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十足外交官风度”。日记中的一条主线即是他对于自己女学生R.E的思念和暗恋。民国思想进步,尤体现在知识分子当中。那时爱上自己女学生的不算少数——沈从文之于张兆和,鲁迅之于许广平。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聘为中国公学教师,张兆和便是其学生之一,沈从文一见倾心。其后连年累月的情书轰炸,张兆和去找当时的校长胡适理论,胡适反倒极力支持沈从文,更要为其做媒(中国好校长),其风气开放可见一斑。这两对师生恋虽经波折倒也圆满,但夏济安之于他的女学生R.E,却只能在日记里苦苦相思了。1946年夏济安初遇R•E便堕情网,但他没有沈从文那样的热情大胆,只敢在日记里记下他的思念、他的渴望、他的进退失据。假如你有写日记的习惯,会发现其中的某些类似的细微处——即使是在日记这样隐秘的文体写作中,我们提到某些关键的人名(比如你暗恋的对象),也依然不会完完整整写下TA的全名,而只会以字母或者自己能够领悟的字符来表示。夏济安在日记中曾写道:“这段公案,又除在我日记上透灵一些外,世上将无第二人知晓……”。没想到他去世不久,这本他以为“世上将无第二人知晓”的日记便已付梓。这或许是我们即使在日记里也会对某些东西予以保留的一个原因罢。上一期推送的内容中曾有雨果一句话:“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羞涩,在女孩身上是大胆。”夏济安可算将雨果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虽然已经年过三十,可他身上并没有与一个成年人相称的成熟与老道。看夏济安日记,完全是一个初遇爱情的中学生才会有的羞怯与不安。假如有过这类体验,想必体悟更深。会因为她的一个回眸而辗转反侧、失掉睡眠,会为她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而猜想老半天,去推测这动作背后有什么含义,她是不是喜欢上我了?一会又会因为某个新的“证据”而推翻这个猜想,继而懊恼无比。老半天地望着她发呆,忽喜忽悲,患得患失,止不住地胡思乱想,福尔摩斯也不及。这或许就是青春了。假如你现在掉入冰河期、一个人穿着盔甲独自前进,夏济安日记或可带你穿越时空,再次回到十七八,重温当年的心悸与感动。微信公号:jhanyuan版权声明:作者江寒园,微博ID:江寒园。转载需得到作者授权(http://weibo.com/u/2111069654),并将本段话一并保留。

戀愛快樂!

一九四六年自春徂夏,夏濟安在昆明為單相思熱苦欲狂的時候,夏志清正在台北工作,是靠關係取得的一個公務員閒差。夏志清帶來台灣的書不多(當時台灣能買到的中英文書或許也少),宿舍裏又沒書桌,於是他:「只好到街上去亂跑。那時台北日本情調很重,到處有小咖啡館,進去坐坐,頗自得其樂。台胞對大陸來的人非常親善,居然覺得交女朋友,不十分困難,一改上海時期『單相思』之苦,情形和我哥哥那一年恰恰相反。」這是從夏志清寫的《前言》裏抄錄的話。另外,書後附錄夏志清1946年5月13日寫給夏濟安的信,信中也說:「我在上海雖然愛過幾個女人,始終脫離不了這種緊張的初戀狀態;也同你一樣,在愛人的一顰一笑間,獲求精神上的快樂,分析對方的心理反應。然而這種敏感式的精神享受,是否是一個lover最大的快樂?我現在懷疑。到台灣後,我克服了我對女性的恐怖,同時發現當時認為富於symbolism和meaning的微小事實漸漸地失掉它們的重要性了。情感的增進,confidence的產生,必然有肉體上的accompaniment:從挽手、接吻到最後sexual act是情感增進的紀錄。」台灣解放了夏志清的情欲,那有如另一位老上海木心所謂的、多半是水仙情結的「我紛紛的情欲」(儘管性向也許參差)。上海固然摩登,當年的台北看來也不弱。台灣一方面受日本人的影響,雖然男尊女卑,卻鬆男女之防,另一方面台灣傳統風俗又比較單純直接。這都有益於男女交往。最重要的,從夏志清的供述我們知道,背後還有一層歷史因素:光復初期,台人新附,出於一種對祖國文化的孺慕之情,對來台的大陸人易生好感。夏志清碰巧趕上兩岸關係那段「最好的時光」,他在那時來到台北。要是他晚一年來到,情況恐怕不會一樣,因為有228事變之故。政治煽亮了或吹熄了愛情,在夏濟安身上也找得到例證。夏濟安談戀愛,一向請錢學熙做軍師。1946年2月23日,夏向錢吐露愛上了學生李彥。錢給他獻策:「他…勸我不要寫信,因為對方既如此害羞,只怕去信之後,反把她嚇走。他主張正式央媒說親,而他願代為奔走。我說我想請向先生去,因為是湖南人關係,較便說話。他說亦好。」多有意思。虧錢學熙還是個成天鼓吹西式true love的人,他給朋友獻策竟然仍走央媒說親的老路,可見得社會風俗之難改。不過,話說回來,從後見之明觀之,央媒說親還是比較適合已過三十且身為師長的夏濟安,而向達雖是土家,仍屬湘人,身為歷史系師長,學術聲望亦隆,的確是月老冰人的首選。可惜夏濟安不此之圖,竟然自己寫了浪漫長信去,果然一敗塗地,立刻把人家女生嚇跑啦。問題是:為什麼夏濟安改變了主意不找人說親?其實背後也有個歷史因素、政治原因。大遊行後,夏濟安在1946年2月26日記道:「說親這件事絕不可行。(而且我預定代我去做月老的向先生,近來因為東北問題,我同他意見很不合,我不高興多麻煩他。)」這一段東北史實,也可以不必多說。總之夏濟安是堅決反蘇聯的,在課堂上也常發表言論。此所以東北事件斷了他央媒求親之路。很不幸的,他趕上了有生之年裏中國知識份子的最大分歧時代。夏濟安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談校園之戀,天時地利人和都欠缺。可憐啊可憐。縱觀歷史,現在兩岸關係又來到了所謂歷史新高點,台灣的淳厚民風還存留一些,所以大陸同學想來台灣交朋友,是個好時機啊。不過,台灣知識份子的最大分歧時代還沒結束,甚至正要開始,所以交朋友時還是得多盤算盤算。祝福大家戀愛快樂。

有一种爱叫单相思

之前舍友就跟我推荐过这本《夏济安日记》。在图书馆发现它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欣喜,竟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日记主要记录了抗战时期一个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文人对自己一个女学生的暗恋。感觉读这本书的时候挺纠结的,作者夏济安连与异性携手散步的经验都没有,一往情深地苦恋一个女学生,却却羞与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活动也充满了矛盾。我相信有过暗恋经历的人在阅读这样的文字的一定会感同身受,脑海中无数次地想象和他在一起的场景,而现实中却一直在极力地去逃避,迟迟未作出行动,只是默默地躲在一 边观察。夏济安就是那种把爱情看做一件很神圣的事,骨子也不发浪漫主义气息的文人,他总是理智地剖析自己的内心情感,认为如果自己无法提供给对方一个衣食无忧并且可以享受到乐趣的环境,那么他宁愿她找一个自己更懂得乐趣经济更充裕的对象。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他又是自卑而懦弱的。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又不努力争取,怎能不让人纠结……

God Speed Your Love for Me

看《夏济安日记》,最重要的看点是它是一部(不成功的)恋爱史,其次看一个解放前的文人窘迫却仍志在高远的生活,相信每个不轻视这种感情的人读了都不会无动于衷。夏先生的日记纯粹是私人性质,未考虑发表需要,所以都是无所隐地记当日所想,于是让我们看到一段没有未来的爱情怎样彻底地改变一个人,希望与绝望交织,幸福感稍纵即逝,失落、痛苦却时刻相伴。许多地方甚至可以看得人哈哈大笑,但又为之恻然,为夏先生这段不成功的爱情扼腕,夏先生也可谓情痴。抄书:P14 我又觉得她的嘴像RE,很kissable的。P19 卞(之琳)在补牙齿,酒后发牢骚云:少年掉牙自己会长,中年脱牙没法长全,少年失恋,容易补缺,中年失恋才真悲伤。P30 除了想她之外,东北问题也很使我忧念,因此午觉不能入睡。连日少休息,精神不佳。P52 我们的视线有一度接触,我已把我所有的柔情蜜意,都放在我眼光里了,她领略不出,也是没有办法。P72 可是这里有座圣母像,脸长得跟RE一模一样,我于是对她望,对她唱,对她跪,忘了周围的一切。散场后,走近一看,觉得眼睛是蓝的,又是凹下去的,跟我的那人很不同,大失所望。如真正相像的话,我可以随时去跪在她面前了。——我不应该去走近看。P74 我只要用功写作,名利之取得,真是反掌事耳。等到她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九四九),我一定已经是个国际名人了。就不知道她有没有这个福气。

读《致济安书》

读《致济安书》一九四六年五月初夏济安给夏志清写了一封信,详细说了他和R·E·吵架的经过。夏志清五月十三日即回信一封,对夏济安劝慰。这信被夏济安从昆明到美国一直带在身边。自家兄弟,手足之情,其亲无间,语气中自然中肯,读之令人恻然。1. 夏志清对哥哥的爱情故事的态度:“一口气看完你二十页的长信,一面看一面不禁为你庆幸,能得到一个理想中完美女子默契的爱情……看到你那晚七时约会时的谈吐和举动,不禁使人啼笑皆非,哭笑一个三十岁男子不该有的初恋的笨拙。”这段话的关键词是“庆幸”和“啼笑皆非”。以夏济安的性格,力求精神上的完美。这在现实中难免要遭遇打击,有所欣遇,自然万分难得,连亲骨肉都要为之庆幸,可见夏济安于爱情对象所要求之高。夏志清的“啼笑皆非”表现出的不是一则以啼一则以笑的态度,而是“庆幸”其有所“遇”,又悲其“遇”。对于夏济安遇到R·E·这个事件,夏志清是带着一种侥幸的心态,怀着希望事情能够成了的态度来观望,因为从情感上讲,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哥哥有个好的结局,但在他的心里,究竟是不大相信能够成功,因为他了解哥哥的性格是不大可能成功。2.夏志清对“true love”的态度:“我绝对相信true love,但我也纵容少男少女在未碰到true love前可以有一二段错误的爱情,至少他们碰到真正的知己时,不会像你这样的紧张和尴尬。”这话是看似平淡而心情实则异常沉重。“至少”这个退步式语气表明了,在前面看似客观的对“可以有一二段错误的爱情”的许可,到后边用“至少”来退一步说,不管后边说的什么,已经明显地用“退一步”的方法,把前边不论多么客观的态度都否定掉了至少一大半了。更何况,退一步而假设的是免于“紧张和尴尬”。在“true love”和“紧张和尴尬”之间,孰轻孰重,是很清楚的事情。拿“紧张和尴尬”做借口来“纵容”,已经是对“true love”的一种否定了。夏志清这句话的前提是“绝对相信true love”,不但是“相信”,而且是“绝对相信”,那么,后边的“纵容”、“紧张和尴尬”其实都被这个前提虚化了。也就是说,这后边的话纯粹是安慰人的空话了,不能代表夏志清的客观意见。从这里来看,夏志清纵然表明“绝对相信true love”在这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客观表述,而是对哥哥的鼓励。3. 夏志清分析自身对女性的恐惧:“到台湾前偶读唐诗“郎骑竹马来”,心中有说不出的辛酸,我们的childhood是多么的空白,从没有一个姐妹或年龄仿佛的游伴,或者我们对待异性不自然的态度就在那时无形中养成了。在adolescence时,我们都有,或者实生活上或者银幕上,不少美丽的images都在日常忙碌工作中,在压制下,在梦幻间,渐渐消失;真正同一个有血有肉的女子接触时,反而有说不出的恐怖,而这种恐怖必然妨碍情感的传达。”夏志清以为他们兄弟对于女性的隔膜有两层缘故:第一为childhood时缺少青梅竹马式的接触,第二为日常忙碌的工作“压制”了自己的情感能力。由此可见夏志清是把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到对自己的分析中了。其实,我倒以为幼年的情形纵然有影响,也未必有多大,而“工作压制”,并不在“压制”而在“工作”本身。我以为夏志清自己的这段话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做文学的人好幻想,做理论的人追究体系的精致完美。而做文学理论的人往往“两毒俱全”,他们念念在“幻想”着“精致完美”。日久天长,这种“职业化”的思维方式就进入了生活,他们对于生活事件也当作“文学事件”来处理。比如,夏志清对自己的这段分析,毫不生涩地就用某种理论“分析”了自己,如此熟练,如此轻易,好象在解剖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只小白鼠。自己先把自己隔离在世界外边了,又如何能够于世间的人进行交流?说到“恐怖”,完全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心态。因为“精致完美”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日久天长,往往觉得自己的“想象”是最完美的,但在现实中见了一个“真实地完美”,“想象”得到印证,这是一种喜悦;同时,因为“完美的想象”本来体现了一贯对现实的不满,此刻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失落的是自己的“想象能力”,这是一种悲哀。但对于这种以“想象”来追求“完美”的人而言,“完美”的价值并不高于“想象”这种能力和这个过程。所以,相比之下,得到“完美”根本无法弥补对“想象能力”的打击,相反地是,贬低了“想象能力”。这也许才是恐惧的根源。因为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女子,“想象”便无能为力了,作为观照着女子的人,也便失去了“想象”的乐趣。他最终恐惧的是对这种想象力的失落。在《夏济安日记》中我们看到的夏对于R·E·更多的是“想象”,大概就是这样的缘故。

爱是需要学习的

爱是需要学习的——读《夏济安日记》豆瓣有人写书评道:初识夏济安是因为他的译笔。董桥对夏翻译的《名家散文选读》推崇备至,赞其“中英文富可敌国,进出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十足外交官风度”(《三“家”村》),又在文中引夏译欧文作品一段:“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我也是从董桥这篇文章最初知道了夏济安这个名字,尤其倾倒其翻译欧文的那段文字,记得当时还把它抄到了一个笔记本上,以备来日翻阅。当时对夏济安就是这么一个中英文俱佳的翻译家的印象,也试图去搜求其翻译的《名家散文选读》,但很难找到。后来才知道夏济安原来就是写《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美国著名汉学家夏志清的哥哥。前两年在豆瓣上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一本《夏济安日记》,一直都没买。直到今年前半年有次心血来潮在孔网上买书,买了好多,而那家店正好有这本书在大陆最早的版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就顺便买了来,直到前些天才开始读。在本书前面有华东师大陈子善教授写的“本书说明”,其中对夏济安生平和本书内容有一个简介。随后为夏志清写的“前言”,交代了该书的出版过程及他与哥哥之间的故事。这本日记是夏济安根据当年哥哥去世后留下的两本日记整理的,日记记录从一九四六年正月一日到九月二十九日九个月的时间。日记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写作,因为打从第一个字开始写,就没有预备让别人看,不出意外的话,它的读者只能有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我想,夏济安如果生前能料到他故去后这本日记会在台湾大陆出版的话,他在生命最后一刻必将其付之一炬。所以在日记中我们看到的是夏济安最真实的一面。贯穿这本日记一条重要线索,即夏对当年(1945年)其英文作文课学生R•E•的恋情,自始至终这场恋情都是夏一人的单相思。在日记中他表现分析了自己种种心理状况,一个将近30岁的堕入单相思的苦闷一定程度与青春期少男少女无异。但夏毕竟不同一般人,在其中又能发现他与众不同一些方面。尽管夏并非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或者佛教徒,但他确是有着极强的宗教情怀,还有从小的成长环境及个人性格,这些都决定了他对人生、对恋爱的态度。夏从小家庭拮据,再加上体弱,所以在学生时期就没有享受过平常认为的学生时期该有的浪漫的生活。这样,铸造了他敏感、不善交际、自尊心强的性格。到了近三十岁,都没有过与异性携手散步的经历。当堕入情网后,当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真心,只是长时间地去分析自己的心理,为自己增添烦恼。整本日记充满着夏纠结、犹豫、摇摆不定的心理表现,整个人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时而信心百倍,时而畏惧退缩。唯一能给生活带来亮点的就是读书写作与看电影。济安在联大时喜欢看电影,其实看电影只是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一种方式,电影散场后更多时间仍陷入无尽的焦灼与忧虑当中。日记结束了,夏仍然没从焦灼走出来,当然,与R•E•之间也就那样结束了。只看大概故事,与小时候暗恋隔壁班女生的故事非常相似,当时如果换一个人,可能结果会是另外的样子。同样是教师的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终成眷属。济安当时是联大英文教师,据说他上课非常认真仔细,很受女同学的欢迎,另外他还是英文写作的高手。这种情况,我们很有理由认为他们会有美好结局的,但事实就是没有。这样我想到,有人曾告诉我说恋爱要多谈,谈得多了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也知道如何去经营去珍惜。我在同意她观点的同时还有自己的意见,这里不谈。但一个事实——恋爱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一段情感都为所谓成功或失败,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时自我的姿态,在其中你认识了全新的自己,在另一双眼睛里看见了自己。


 夏济安日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