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神化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民间文学 > 古神化引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36055322
页数:196页

章节摘录

  一 盘古  我们人类是怎么来的?  以往,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他在《物种起源》中认为,生命的起源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动物是最先起源的初级系统,然后才有人类的高级系统。几个世纪以来,达尔文的观点基本上没有受到人们的怀疑。  但是,随着近年来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又对生命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见解,中国科学家陈均远在《动物界的黎明》里就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他根据澄江动物群“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研究成果,认为动物界的起源不是“自下而上”的,相反是高级系统的框架里最先被勾勒描绘。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是先有高级动物然后才有低级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渐变过程在时间表里并不发生主导作用,突变才是动物进化过程的主体。根据这个新观点,人类的出现与突变因素有关,虽然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重大事件的发生似乎纯属偶然。这可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观点。突发的偶然性事件能够改变人类的进化,难怪现在有那么多的科学家要在改变动植物的基因上投下巨大的热情,他们都在寻找具有革命性的“突蛮”。  关于人类的诞生,我们的祖先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早在先秦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一诗中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天地怎样开辟、宇宙如何构成的种种问题。他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这是一个逻辑非常清晰的追问。这样的追问,充分显示了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创始问题的浓厚兴趣,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也可以见到许多类似的问题被提出。当然,在当时他们也只是这样发问,并没有能做出详尽的解释和找到这方面的答案。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缘故,限制了屈原及先秦诸子们的进一步探讨。  那么,我们祖先认为谁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呢?  我国民间有个流传很广的俗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老百姓认为是盘古开始了人类的历史,似乎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老百姓的认识,来自于盘古的神话故事。  据学者研究,盘古氏的神话故事,大致反映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末(约距今1.8万年前)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约距今7~8千年前)的状况。一般认为,盘古氏最早是黄河流域的神话人物,后来渐渐向南方传播,进而成为长江、珠江流域的神话人物。但也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盘古与南方的盘瓠氏实际上是同一个神话人物,是由于汉武帝统一西南夷后将南方民族崇拜的祖先神带回到北方,这个神话是由南往北传播说,持此说者尤以近代学者为多。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上说:“今案盘古名,古籍不见,疑非汉族旧有之说。或盘古、盘瓠音近,盘瓠为南蛮之祖,此为南蛮自说其天地开辟之文,吾人误以为已有也,故南海独有盘古墓,桂林又有盘古祠,不然,吾族古皇并在北方,何盘古独居南荒哉。”《述异记》也有记载:“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又说:“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则盘古自有种落。”这个“南海”泛指南方各民族的聚居地,最远可以达到南海一带。  盘古神话的故事是从南方传到北方还是从北方传到南方的呢?  在盘古的众多传说中,南方的盘古传说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其中,盘瓠传说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开天辟地传说。盘瓠神话传说一直流传在五岭南北的瑶、苗、侗、黎等少数民族地区。传说是这样描述的:在远古高辛王时代,有一条神异的龙狗名叫槃(盘)瓠,与公主成婚,他们生下四个子女,后来就分别发展成蓝、雷、盘、钟四姓,他们互相婚配、繁衍子孙,奉盘瓠为共同的祖先。  关于盘瓠氏最早的文字记载,原先人们认为是出自《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后来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在其所注的《后汉书》里认为不是这样,他认为最早的记载是东汉晚期的《风俗通》(古本)。诸家编辑《风俗通》“佚文”这样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万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日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珍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王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人南山,止石室中。所以险绝,人迹不止。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阑,言语朱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日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妇,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其渠帅日精夫,相呼为口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稍后的循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记传说与此相同,只是文字比较简单,但此书有一些补充:“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其狗皮毛,适孙世实录之。”宋代罗泌《路史》记载:“《玄中记》云:商辛氏犬戎为乱,帝日:‘有讨之者,妻以美女,封三百户。’帝之狗日盘瓠,去三月,而杀犬戎,以其首来。帝以女妻之。不可教训。浮之会稽东海中,得地三百里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人,是为犬封氏。”其他还有一些文献记载盘瓠的故事,皆大同小异。  在另外一些神话中,增加了一些情节,盘瓠被描述得更加离奇。《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注引《魏略》说:“高辛氏有老妇,居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盘,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这可是离奇得不能再离奇了,盘瓠不仅是五色犬,而且还是由高辛氏老妇的耳疾之茧变来的。  盘瓠为犬的传说,古人多信以为真,现在人则视之为神话。不过如果从文献去考证,还是可以看出这一传说中所包含的真实历史因素。我国学者徐中舒就认为,盘瓠神话并非“瑶族凭空臆造出来的”,他认为“犬”只是盘瓠的职官之名,并非说盘瓠是一只狗,比如《三国志?魏书?鸟丸鲜卑东夷传》中就有称夫余国“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等等”的记载,由此他认为“瑶族出于夫余的狗加,所以瑶族以狗头人身的盘瓠作为他们的始祖”。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似乎也能够解释这些神话传说中所包含的一些历史因素。  这个盘瓠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盘古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虽然自近代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多方论证盘古是从南方蛮夷苗、瑶、畲、壮等民族的始祖盘瓠演变而来,但这种说法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学术界一致的认可,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不过,盘古和盘瓠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这是大家都接受的观点。至于二者之间关系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纵向前后关系还是横向互相影响的关系?还有待于学术界的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关于盘古的传说内容,现在还有许多保留在我国南方的民间风俗中。广东西部岩峒中,至今仍然保存着不少盘古庙。按照当地的民俗,旧历六月二日为盘古生日,附近老百姓都会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祭祀,态度极为虔诚。广西境内很多地区也有盘古庙和冠以盘古的地名,比如来宾市就有盘古庙5处,其中兴宾区良塘乡甘东村后面盘古山山腰上,有一盘古洞,洞中存有盘古庙。当地将农历六月十七盘古庙会作为盘古的祭祀活动日,柳州、来宾、合山等地老百姓都会远道而来,积极参与。另外,八月十八日诵经,除夕及大年初一这样的日子,老百姓也会自携祭品祭拜盘古。如某年遇到大旱这样特殊的时候,他们还要抬着盘古像游行于田问,以求盘古神灵降雨。其他地区盘古庙的祭祀日期、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也有庙会这样的形式。  在两广一带,民间还有大量的盘古山歌、唱本、戏剧和盘古神话在继续流传着。如广西来宾市的壮族口述传说:“雷王不下雨,布伯上天抓住雷王逼他下雨。雷王答应后又反悔,要劈布伯。布伯用计擒住雷王。雷王骗布伯的儿女盘古兄妹,得水生力逃回天上,留下牙齿叫兄妹俩种下,结出大葫芦。雷王降大雨,水泡天门,把天下人都淹死,只有盘古兄妹躲在葫芦里得以存活,后来兄妹结婚,生下了像磨刀石一样的怪胎,把它砍成碎片四处抛撒,就复成了千千万万的人。”毛南族有洪水遗民神话,说的是盘兄古妹育人的故事,情节也与此相差不多。黔南布依族的神话,说盘古王挥鞭劈宇宙为两半,上浮者为天,下沉者为地。

前言

  旅法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先生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印痕,在上帝老人那慧目如电的注视下,不经意间竟造就了多如恒河之沙的人类及其“思考”作品。  据研究,人类已经存于斯几数百万年的时光,而在此之前呢?当上帝在静观万象、俯视众生时,偶然间瞥见,而今有这么一帮子民竟汲汲于思索具有悠久历史的“符号文化”时,当作何想?发笑么?也许,未必!  应该说,自从有了上帝老人的眷顾而“创造”出人类,这世上便有了文化和思绪,涂染上了形形色色的情感意味,如同空气一般弥散在世间各个角落,从而显得韵味十足、力透纸背。显在的外观不再显得单薄以至于“芜没于空山”,且日益丰富起来……  既如此,浅疏的体表油然承载并传达起某种“弦外之音”,诸如“象征性”、“主体性”、“超越性”等便次第出现;久之,我们就观其形而会其义,略其形而会其神;随之,“人文性”、“历史感”、“宇宙观”等人类话语便在岁月年轮的碾压下愈加迷人……  渐渐的,华夏“女娲”的子孙们在面对祖先遗漏的多种花絮时,往往产生出一种神奇的美感距离,更为醇厚的“文化”味道也就被无意识接受与敞开:接受的是生活,敞开的是神性。神性增加了厚度,生活融入了文明,文明推动了历史,历史整合了意义,意义拓展了体量,体量积淀了文明,文明化入了生活,生活充满了神奇,神奇归之于神祗,神祗创制了符号,符号遮蔽了本意,衍义得到了敞开……不断的遮蔽与敞开,便构成了符号的双重功能。人类文化正是在这辆双驾马车的裹挟下,荡生出历史烟云。  何谓符号?符号即人化的第二皮肤。  什么是人?人是拥有生命意识,并将其形式化从而唤起情感共通的生物。  人化即文化,文化即交流;交流是手段,情感为主旨。  从文化的起源看,“人”是文化的第一要义,“符号”则是其形态与浓缩。因此,“人—文化—符号”构成了某种同一性命题。人们正是在“文化符号”和“符号文化”中强化其生命意义,生命的节奏由是成为人类文化的最早华章。  可以说,符号一经浓缩了生命情调,便起到一种鬼斧神工的作用,无形中构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积极动因。这或许就是我们每每在面对自然或文化杰作而叹许为“上帝的杰作”之深层因由?  作者们无意在此建立一门“中国符号文化学”,因为大文化观念本身即是一门体大思精的学问;也无意于条分缕析地去做考据和索引工作,因为历史的人文误读即是符号的内在因子;同样无意于比较中西符号文化之问的异同,人类本一家,允许有个性。共性与个性共存不仅自然而然,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多元性正是符号的本质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其符号文化亦丰富深邃,自成系统。为生动表现中华文化,编者从传统音乐中撷取了几首古琴曲名,如“古神化引”、“板桥道情”等,旨在利用第一符号(语言)去言说第二符号(图像)而揭示第三符号(题旨),试图寻拾曾经的“左图右史”传统,以雅俗共赏的方式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号揭示与敞开,使大家从中得到某种精神启悟!  出于上述“思考”,我们精心策划并精选了二百余经典符号,其内容尽可能涵盖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虽然不尽完善,亦可一窥全豹。鉴于符号文化的自身规定性,尤其是当下审美文化的道成肉身性趣味所使然,力图用鲜活的笔调糅历史、文化、艺术、审美、民俗、感悟于一体,宣叙出一部和谐的多声部协奏曲。  这里的“符号”与国际上风头正劲的“符号学研究”不尽相同。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符号学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对这一问题也逐渐关注。人们有理由相信,李幼蒸先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他说:  符号学研究将成为下世纪(21世纪——笔者按)初的中国显学,中国符号学将成为国际符号学新的中心。同时,符号学亦将成为使中华传统人文理想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丛书从前期策划到最终付梓经过了相当长的快乐等待。幸运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季羡林先生、张岱年先生、张道一先生等前辈学者们的热情鼓励与大力支持。季老年逾九秩,仍为本书挥毫题签;张老亦题词予以勉励;业师道一先生表示做一位“实实在在的顾问”……大师们的鼓励与前辈学者的关怀始终是我等奋力前行的不衰动力。  文责自负,各尽其职;世事繁冗,未可尽表。

书籍目录

总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言一  盘古二  女娲三  炎黄四  大禹五  嫘祖六  精卫七  嫦娥八  西王母九  巫十  妈祖十一  门神十二  灶神十三  阎王十四  魁星十五  福神十六  玉皇大帝十七  关圣帝君十八  弥勒佛十九  观音菩萨二十  飞天后记

作者简介

《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古神化引(古代神话人物卷)》内容简介:中国神话故事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天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用这样的想象解释眼前的自然,歌颂带领他们从自然界获得生存条件的英雄;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信徒的虔诚信仰,他们从自己的信仰出发想象着彼岸世界,通过对众神的信任和歌颂表达自己对此岸的宽容理解和美好寄托;我们还可以看到老百姓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直接塑造出来的神灵人物,这些民间俗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朋友,他们在许多方面可以提供专门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

图书封面


 古神化引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我女儿小学二年级,书刚寄到家里她很好奇,不过没看起30分钟便抱来让我给她讲,不过我讲给她听很费劲哦,换了三篇但没一个能讲完整的---她听不懂。留着以后给她讲。
  •     黄帝号有熊氏,以土德王,部落以“熊”为图腾;炎帝“牛首人身”,以火德王,部落以“牛”为图腾。。
  •     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古神的来源和故事
  •     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 在介绍某神的篇章里可以了解此大神之外的其他神的故事事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