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昨天的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8042200
作者:王鼎钧
页数:22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站在担架旁边,挥动蒲扇,跟苍蝇作战。右手累了换左手,左手累了用双手。女生闭着眼睛攻击,不敢看浴血的人。女生的母亲来了,给女儿壮胆。有些母亲,包括我的母亲,发现仅仅雪蒲扇还不够,端一盆水来给伤兵洗手擦脸。那手那脸真脏,把半盆水染黑了。那手那脸任你擦,任你洗,原来闭着的眼睛睁开,表示他知道。母亲用湿手巾像画一样像塑一样使那张脸的轮廓清清楚楚显示出来,才发现那是一张孩子的脸。母亲流下眼泪,很多母亲都流下眼泪。 我们曾经恨兵,我们曾经讨厌兵。可是那天,我们觉得兵是如此可爱。我们觉得那样脏的绷带,用门板竹竿网绳做成的那样简陋的担架,实在配不上他们的身份。那天我们最恨苍蝇,可是,头上空中出现了敌人的侦察机,我们又希望全省全国的苍蝇都来,组成防空网,把地上的一切盖住。 那时的防空常识说,你只要原地不动,飞机上的敌人看不见你。蒲扇马上停下来。那时,流传基督将军冯玉祥的名言:天上的乌鸦不是比敌人的飞机更多吗?乌鸦拉屎可曾掉在你身上?我们一致默诵那首诗:“铁鸟来,我不怕,乌鸦拉薄屎,我没摊一下。” 侦察机来了,去了,然后,是我遭受的第一次空袭…… 由“七七”日军在卢沟桥起衅到日本空军轰炸兰陵,其间相距半年。这半年没有上课。 我们不上课,我们听广播,广播里有沙沙的杂音,轻时如蚕食桑叶,重时如雨打芭蕉,但我们只听见新闻,听不见杂音。那时新闻中尽是伤亡与撤退,我们非但没有沮丧的感觉,反而兴奋得睡不着觉。不管眼前是胜是败,中国动手打鬼子了,到底打起来了。 那时,收音机是新奇玩意儿,每天晚上有许多人堵在办公室门口见识一番,校长宋理堂先生严格规定不准我们动手摸弄,我就坐在办公桌旁等候老师开机。那时收音机的体积大,有木制的外壳,正面分布着三个钮,一条标示波长的尺,还有送音的喇叭,它的构图常常使我想起人脸。开机后,那一声女高音“南京中央广播电台XGOA”,使人精神大振,手舞足蹈。广播真是个神秘的行业,不料十三年后我也成为这一行的从业人员。 稍后,在靳耀南老师主持下,我们分组到四乡募集铜铁,供给兵工厂制造子弹。我参加的那一组负责兰陵北郊的农村,那是我第一次亲近北郊的田园人家。我们天天出动,记得曾有一位少爷同行,有一天,他进了村庄把任务交给村长,我们坐在村长家里喝茶,工夫不大,一阵乒乒乓乓装满了一辆独轮车。回想起来,这一番举动的效用乃是在教育和宣传,借着募捐深入而普遍地宣扬了“抗战人人有责”和“抗战人人有用”。 为“唤起民众”,学校的老师们演了一天戏,这件事最是轰动四方。学校的大礼堂原是孔庙正殿,殿前有一座高台,宽大平整,想是当年祭孔的地方,而今是现成的舞台。国文老师田雪峰先生,临沂城人,长于皮黄,荆石老师和靳耀南老师博通话剧,戏码不难安排。

前言

我听说作家的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    “第一本书”指自传式的小说,“最后一本书”指作家的回忆录。    我曾经想写。第一本书”,始终没写出来。现在,我想写“最后一本书”了。    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望江心帆船往来,问左右“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臣子回奏:“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    这个有名的答案并不周全,船上载运的东西乃是四种,除了名利以外,还有一样是情、一样是义。    乾隆皇帝雄才大略,希望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而以名利为饵,对世人之争名攘利当然乐见乐闻,所以那个臣子的答案是做官的标准答案,不是做人的标准答案。    倘若只有名利,这“最后一本书”就不必写了,至少我不必写。    我向不热衷歌颂名利,虽然在我举目所及之处也曾出现雍正乾隆。    竞逐名利是向前看,恋念情义是向后看。    人,从情义中过来,向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回情义,有些人掉头不顾。    这是一本向后看的书。所谓情义,内容广泛,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    这“最后一本书”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烘云托月。    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    不错,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水量互相调节。    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    也许,历史是一架钢琴,任人弹奏乐曲。因此才有书,才有第一本书和最后一本书。    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与孤鹜齐飞”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或以为大人物才写回忆录。但人物如果太“大”,反而没法留下许多自述,中国现代史上两位最大的人物连个遗嘱也没有准备妥当。    或以为只有小人物才可以从心所欲写回忆录,其实真正的“小”人物没有声音,苍生默默,余欲无言。    所谓大人物、小人物,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左手做的、右手不知道,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两者需要互补。大人物的传记是给小人物看的,小人物的传记是给大人物看的。这世界的缺憾之一是,小人物不写回忆录,即使写了,大人物也不看。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长篇小说。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    我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    诗、剧、小说,都有形式问题,都要求你把人生照着它们的样子削足适履。    而回忆录不预设规格,不预谋效果。    回忆录是一种平淡的文章,“由绚烂归于平淡”。诗、剧、小说,都岂容你平淡?    西谚有云:“退休的人说实话。”    退休的人退出名利的竞技场,退出是非旋涡,他说话不必再存心和人家交换什么或是间接为自己争取什么。有些机构为退休的人安排一场退休演讲,可以听到许多真心话。    古代的帝王“询于刍荛”,向打柴割草的人问长问短,正因为这些人没有政治目的,肯说实话。    所以回忆录要退休畎后过若干年抄写,这时他已没资格参加说谎俱乐部。    回忆录的无上要件是真实,个人主观上的真实。这是一所独家博物馆,有些东西与人“不得不同,不敢苟同”,或是与人“不得不异,不敢立异”。孔子日:“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岂舍诸。”    “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诗人症弦的名句。白云苍狗,变幻无常而有常,否则如何能下“苍狗”二字?    人间事千变万幻,今非昔比,仔细观察体会,所变者大抵是服装道具布景,例如元宝改支票、刀剑换枪弹而已,用抵抗刀剑的办法抵抗子弹当然不行,但是,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却是古今如一。    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看云仍然是云。“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这“最后一本书”不是两三百页能够写完的,它将若断若续,飘去飘来。

名人推荐

为什么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高华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鼎钧的书)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高华

内容概要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旋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书籍目录

目 录
兰陵及附近有关地图
本书中所述及的兰陵(1941年)小序1第一章吾乡 ............1
第二章吾家 ............13
第三章我读小学的时候 ............29
第四章荆石老师千古 ............47
第五章血和火的洗礼 ............61
第六章战神指路(一) ............75
第七章战神指路(二) ............87
第八章战争的教训 ............101
第九章折腰大地 ............115
第十章田园喧哗 ............131
第十一章摇到外婆桥 ............147
第十二章热血未流 ............163
第十三章插柳学诗 ............183
第十四章母亲的信仰 ............205

编辑推荐

《昨天的云:回忆录四部曲之一》编辑推荐: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作者简介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王鼎钧
为什么王鼎钧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图书封面


 昨天的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这本书于2016年3月1日-3月16日看完,非常喜欢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本书,王鼎钧是第一次听说,文笔非常好,有幼功,完爆张嘉佳等现一线作家。王鼎钧这一本是四本回忆录的第一本,写到成为流亡学生,多是童年往事,非常有趣、真实、感人。比如开篇介绍他的家乡兰陵简直一气呵成,非常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人事物才能写得出来。另外一点特别佩服的当时兰陵(有可能全国都是这样)的宗族制,所有族内的兄弟姐妹一起上学,办学校的是族内最有声望的长老。如此兄弟姐妹首先有共同的成长记忆,感情深厚互相爱戴,其次学校成为族人精神中心,由最有声望的长者来领导学校,让最年轻的的一辈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两点都是非常聪明的。宗族制必然伴随着长老,那些族内的老人或者领导者。佩服当时的大老师(族人领袖,学校校长)在国内局势一片混乱(清帝退位,复辟,军阀混战,国内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抛弃一切站队投机思想,一心一意办学校,培养宗族内的儿童,何等远见!佩服!这样的长辈教育出的孩子一定不同凡响,张鼎钧如是。在写回忆录的时候思路清晰,组织有序,无论是自己的事、家庭的事、宗族的事、国家的事详略得当。回忆中好的事情加以表扬,不好的诡异的童年的自己也真实的写出来,毕竟回忆录的首要就是真实。昨天的云 (王鼎钧)- 您在位置 #10-1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1日星期二 下午10:49:45【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望江心帆船往来,问左右「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臣子回奏:「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  这个有名的答案并不周全,船上载运的东西乃是四种,除了名利以外,还有一样是情、一样是义。】【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太棒的argument【我用毛笔写正楷,把二疏的传记抄下来,贴在座右,幻想古人的音容笑貌,进退举止。】哈哈哈【我听音辨字,不选「北」而选「悲」,校长认为我在语文和声韵方面有些慧根。】哈哈哈确定不是开后门【到我开始读书的时候,大学毕业生仍然很金贵,名字记载在地方志上,一官半职有得混。在我出生以前,这些受完高等教育的人能不慕纷华,献身自己的理想,回头想一想,大仁大勇也许就是如此了。】【唱着「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由口舌到肺腑是那么舒服,新郎一样的舒服。这才发觉,我,我这一代,是如此的向往战争,崇拜战争呢。】【那时军阀混战,政局不定,一朝天子一朝臣,做官的随时准备另找职业。这兄弟俩一看,算了吧,不如回家办个小学。】镇定【我们不侍候任何人,不受任何人的管辖,不接受任何人的俸禄,我们不服王法,我们的名字不在户口。      那么,我们做乞丐吧。      我们一面做乞丐,一面抒散亡国之痛吧。      我们一面流浪行乞,一面挨家挨户寻找幼主吧。】【那天我很苦闷,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门旁有一条银色的细线贴在墙上隐隐发光,看见这条线就知道蜗牛从这里爬过。我打开日记本写上:「蜗牛有路,指南针有方向,惟我独自彷徨。」  词穷,心中郁闷未解,就再写一遍。一连写了七八遍。】啊哈哈哈好颓废
  •     不知道怎么说,书是好书,记得看。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     不知道怎么说,书是好书,记得看。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给我们看见的民国时候的中国,那么重文人气息,那么美好的家族关系
  •     也许这是我读到的需要最简洁准确的散文集了。看着似乎没有宏大的叙事,但是一件件小事掌故娓娓道来确是那么真切动人。读了一本,更期待接下来的三本了。
  •     童年到少年。不和睦的大家庭,却不细写矛盾,有着老一辈的操守。对国军和共军的描述,刷新了我的认识。
  •     年少时光。虽然物质生活困难了一点,但整套丛书看下来,这段大概是最没烦恼的一段了。
  •     淡漠的文字里裹挟的情义如清酒,浓淳却不烈。动乱时代的时代,一直以为整天打打杀杀,未曾想到动乱里头,一样得有最平凡的生活,二者之间,流露出逝往的美。疯爷一段真神笔,读来酣畅淋漓,背后风起,那股动乱中的民国乡风。
  •     在先锋书店的时候,陈丹青老师推荐了四部曲,作者的回忆很细致,而且受小时候老师的指导,作者的文字很真挚,没有花哨的东西
  •     20161120~20170122。很平实的一部回忆录。有很多私人历史的记录,保留了很多细节,值得一读。
  •     董桥给他提鞋都不配!
  •     文字温柔有力,描写动人,是范本。
  •     冷峻又热烈,领悟了生活就是如此吧
  •     朴素自然的文字,水到渠成,返璞归真,也是大师境界了。
  •     那个时候真的美好,不是一般的美好,尽管是带着泪的美好。
  •     期待较高,也相对失望。当然回忆录就是个人史,普通人的身份只能回忆普通人在乱世中的命运,不像齐邦媛能更近距离地参与大历史,因而也少了些壮阔。
  •     最喜爱文中荆石老师对作文的态度,简洁。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真是深得我心啊。最后一章母亲的信仰,简直是大智慧。本书文字的确够朴实,写了故乡家庭在抗战初期的遭遇,乃至大家族的流传,当时的情况也完全呈现出来了。
  •     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
  •     要知道什么是士绅,要知道什么是乡亲和乡情,要知道学问的童子功该怎么练,就读这本书
  •     笔触很冷酷 终于在读到外婆桥和母亲处时 鼻头酸酸的 母亲说不希望有来生 大概也是在那个颠簸的年代饱受流离之苦的最好印证 散文应该是要冷漠一些才能纪实
  •     目前所见,民国中最好的回忆录。
  •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民国乡村样本。平实文风细节之中见历史素颜。
  •     170119。工作关系先读的第三部关山夺路,现在重又从第一本开始读,喜欢王鼎钧的文字,但这部可能太过回忆往事而显得有些封闭。序言非常好。
  •     难过
  •     看完了第一本,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往日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以小见大的用一个孩子的眼光观察思考着这个世界,回忆录的美,也许就在于此吧
  •     需要细细品味,很不错的一本书。
  •     写得真好 写得真好
  •     20170105-20160112,3.8星。回忆录,忆及的琐碎也是生活, 记得的或是模糊的,看起来都是历史。家事琐碎、战时颠沛及受教所闻,一一实录,至深情义,唯生活不可辜负。
  •     读到跟疯爷学师那一段才想起我曾读过,读完过。当时没懂,现在也未必。
  •     历史如云 我曾抬头看过 历史如雷 我曾掩耳听过 还有错别字挺多的 校正有待提高
  •     昨天的云
  •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     个人史现在比较流行。看推荐者的名头,这本书就绝对值得购买。不过内容是否删减,就不知道了。。。
  •     今天的云重复昨日的云,但云生万象,飘渺无常。人生亦是如此,没有人能和前人走一成不变的路。我们只能看清前人的路,让自己的路更好走一些。
  •     回味无穷。
  •     鄉紳名流與留洋學子,延展鄉村良俗(土匪先拉起抗日游擊隊),鋪設教育現代化(弦歌不輟,忘身及親)。官方(王云五編的萬有文庫,韓復渠贈以小學,小學因之建圖書館)與民間(瘋爺傳承詩書),家庭(信教母親的智慧),共筑此生流亡中的錨錠。
  •     中文的朴素、简约与韵律美啊
  •     大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
  •     最喜欢里面插柳学诗那段日子。有点羡慕···
  •     很好的书,值得推荐。没有花哨的修饰,朴素的文字流淌出的真情实感,一位老者娓娓道来的人生经历。
  •     懵懂的观察,懵懂的启迪,小时候做事,总是不懂得后果,全凭任性,在之后的磨练中成长起来,又回到起点,重新抉择,算是有了经验。
  •     无感
  •     将在乱离年代中成长的少年故事娓娓述来,简洁洗练又不失温情,很佩服老先生的记忆力,事隔几十年的见闻仿佛历历在目。
  •     回忆录,回忆小学、老师、抗日逃难、游击队、教会等等,可贵的是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三十年代末四十年年代初山东兰陵人的生活状态。有句话非常有意思,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王老不愧是文人,但是更让人喜欢的是改成今年八月,更加的朴实干练,也说明我看书只为了解真实的世界和人性
  •     好书,周末去图书馆借另外三本来看。
  •     在王鼎钧的回忆录中总能得以窥见过去中国的历史印记
  •     王老先生的文章已入化境
  •     关山夺路
  •     书非常好!我还担心春节前收不到货呢,结果很快就到了。就是这一本左下角有点撕裂,不影响大局。
  •     质量放心,送货及时.
  •     小时候的事情无论怎么说,都最有滋味,看到老师教他作文,要简洁,暗笑了好久,小时候我也困惑过这个,读小学时老师夸一个男生作文写得好,写沙湖,“一半是沙,一半是水”,说这句非常好,我也觉得好,但说不出哪里好,现在是明白了,至今没去过沙湖,可依旧觉得沙湖是个极美的地方,想必就是因为这句话吧,
  •     用两个晚上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感觉很受感动,对当年的那一段历史——被国人或者妖化或者过度美化的历史,曾经的怀疑正在一点点得到证实,或者从一流的遗迹中才能还原历史。
  •     乱世少年,兰陵情义。2016-094
  •     因为是陈丹青老师推荐的,所以认真看看。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母亲的信仰那部分。
  •     文化人花花肠子就是多,沦陷区的生活也能吹得这么天花乱坠、优美自然,充满了文人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起某个六十岁才学会写字山东老太的回忆录,她笔下的山东农村则是一部充满了饥饿、屠杀与乱伦的残酷历史。
  •     字里间流动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透过纸面,直扑人心。懵懂少年,在不幸与幸之间,离开家人、亲朋、师友,走向动荡不安的未来。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所谓大历史,小悲欢。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在这几部书里淋漓尽致。不见煽情和呼喊,却触及灵魂,让今天的人感受到普通中国人在上个世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但私以为第四部没有前三部精彩,而第四部也恰是我最期待的一部,有些失望。
  •     买了全套,不多说了,一口气看完。。。。。。。。。。。。。。。。。。。
  •     这是回忆四部曲中节奏比较缓慢的一步,毕竟童年不知愁滋味。但世事的动荡已然揭开作者动荡的一生。。。。。。
  •     最感兴趣的还是游击队那一段,老先生记忆力真好
  •     鼎公回忆录
  •     每个人也许都能写一本回忆录
  •     很难得,牵出许多近乎遗忘的记忆。
  •     平淡的文字,读来却更有感觉。“回想起来,离家这一幕还是草率了”,回家的路却好长……
  •     一般,主要观点不太赞同。
  •     昨天的云没有飘走 而是紧跟了你一生
  •     鼎公回忆录全集终于出简体版了,真是大陆读者的福音啊!等待鼎公的书出版和他读他的书一样耐人寻味!
  •     最喜欢序言,一位永怀感恩之心的老人,感动
  •     文字到了这地步,才是大作家。
  •     那一段动乱时间的历史,作者写出来,语言平实,风土人情,时局变化娓娓道来。
  •     看到第十章的時候,想,義務教育的語文學習,應該是中文,讀讀這些就足夠了,散文、歷史、俏皮話等等……
  •     最有趣的是了解到抗战的更直观的情况,平常人的抗战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