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昨天的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8042200
作者:王鼎钧
页数:224页

一个民国山东小孩的童年

这本书于2016年3月1日-3月16日看完,非常喜欢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本书,王鼎钧是第一次听说,文笔非常好,有幼功,完爆张嘉佳等现一线作家。王鼎钧这一本是四本回忆录的第一本,写到成为流亡学生,多是童年往事,非常有趣、真实、感人。比如开篇介绍他的家乡兰陵简直一气呵成,非常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人事物才能写得出来。另外一点特别佩服的当时兰陵(有可能全国都是这样)的宗族制,所有族内的兄弟姐妹一起上学,办学校的是族内最有声望的长老。如此兄弟姐妹首先有共同的成长记忆,感情深厚互相爱戴,其次学校成为族人精神中心,由最有声望的长者来领导学校,让最年轻的的一辈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两点都是非常聪明的。宗族制必然伴随着长老,那些族内的老人或者领导者。佩服当时的大老师(族人领袖,学校校长)在国内局势一片混乱(清帝退位,复辟,军阀混战,国内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抛弃一切站队投机思想,一心一意办学校,培养宗族内的儿童,何等远见!佩服!这样的长辈教育出的孩子一定不同凡响,张鼎钧如是。在写回忆录的时候思路清晰,组织有序,无论是自己的事、家庭的事、宗族的事、国家的事详略得当。回忆中好的事情加以表扬,不好的诡异的童年的自己也真实的写出来,毕竟回忆录的首要就是真实。昨天的云 (王鼎钧)- 您在位置 #10-1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1日星期二 下午10:49:45【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望江心帆船往来,问左右「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臣子回奏:「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  这个有名的答案并不周全,船上载运的东西乃是四种,除了名利以外,还有一样是情、一样是义。】【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太棒的argument【我用毛笔写正楷,把二疏的传记抄下来,贴在座右,幻想古人的音容笑貌,进退举止。】哈哈哈【我听音辨字,不选「北」而选「悲」,校长认为我在语文和声韵方面有些慧根。】哈哈哈确定不是开后门【到我开始读书的时候,大学毕业生仍然很金贵,名字记载在地方志上,一官半职有得混。在我出生以前,这些受完高等教育的人能不慕纷华,献身自己的理想,回头想一想,大仁大勇也许就是如此了。】【唱着「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由口舌到肺腑是那么舒服,新郎一样的舒服。这才发觉,我,我这一代,是如此的向往战争,崇拜战争呢。】【那时军阀混战,政局不定,一朝天子一朝臣,做官的随时准备另找职业。这兄弟俩一看,算了吧,不如回家办个小学。】镇定【我们不侍候任何人,不受任何人的管辖,不接受任何人的俸禄,我们不服王法,我们的名字不在户口。      那么,我们做乞丐吧。      我们一面做乞丐,一面抒散亡国之痛吧。      我们一面流浪行乞,一面挨家挨户寻找幼主吧。】【那天我很苦闷,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门旁有一条银色的细线贴在墙上隐隐发光,看见这条线就知道蜗牛从这里爬过。我打开日记本写上:「蜗牛有路,指南针有方向,惟我独自彷徨。」  词穷,心中郁闷未解,就再写一遍。一连写了七八遍。】啊哈哈哈好颓废

不知道怎么说

不知道怎么说,书是好书,记得看。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不知道怎么说

不知道怎么说,书是好书,记得看。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我的临沂老乡

说来惭愧,今天我才知道临沂原来有个兰陵,具体位置至今不清楚,王老先生文笔功力确实非凡,正如书中自述,良好的教育加上极高的天赋,再有这段社会大变革的经历,历经岁月的历练,如此才能使我们能在今天读到如此美丽而又有内容的书。让我纳闷的是,书中所述的诗歌怎么就能记得那么清楚,要知道这时间跨度足有半个多世纪。这本书用词极美,但又不乏故事性,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读第二本,全套在手,慢慢品味。

人生的记忆,越早忘记的越多

王鼎均的回忆录基本可以看成是从抗日始,这是第一本,出版时人在戒严中的台湾,所以有很多事不敢说,不能说,所以在随后的《怒目少年》和《关山夺路》中又安插了不少。可能是作者对于《昨天的云》的补充。俺是先看《关山夺路》而后《怒目少年》再看《昨天的云》《文学江湖》。在读时也有感慨,如果早十年看到,我人生也许不同,作为一名在混沌未开的现行教育体制内的一名高中老师,我时常困惑,我国的教育有什么用。所教的知识实用性太差;阶层固化,考上大学也要再受官二代、富二代的气。我是太犬儒吧,王鼎均的一句话:教育不是提供必然结果,而是提供一种可能。我肤浅理解成:现在别管学了有没有用,说不定会有用处,至少比不学多出一种可能。王鼎均也对我的历史观起到启发作用,原来历史并不是脸谱化的。关于地主,我们的历史书上基本脸谱化了,非奸即恶。王鼎均先生的父亲在山东就是一个小地主,但对教育重视程度令人佩服,同时也是一位善良的人,不管什么人物,只要在王家借宿讨饭,无不应许,条件只有一个,教少年王鼎均一样本领。试问,现在还有没有王父这样的先生?同样,我回老家听我的外公说过我们邻村一个地主的故事:地主家只有母子二人,当家的早死,长工欺负孤儿寡母,母亲含辛茹苦意图将儿子养大,在重振家门,谁知,解放了,土改中被活活打死。原来地主和财主不一样。地主也可能穷的只剩下地。而且我也没看到这家地主为非作歹。还有多少真相藏在历史当中?回到这本书,这本是四部曲中篇幅最短的,所以我题目中说,人生的记忆,越早忘记越多。我不是学文学的人,不知道回忆录怎么写,看王鼎均先生,应该是翻阅大量当年资料,边看资料边回忆。而且作为一介平民,回忆录比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好多了,齐先生毕竟大家闺秀,无法体会普通百姓的辛苦,将当年的国民党夸成一朵花。

山东煎饼

作者作为兰陵人,对山东煎饼感情深厚,文中提了太多次,大晚上的看得我好饿,于是都给摘抄了出来。(关注点跑偏……)家乡的主食叫“煎饼”,乡音近似“肩明”。煎饼是用石磨把小麦黄豆磨成稠糊,再放在铁鏊子上烙成,所以推磨是人生大事。(总算知道了,烙煎饼果子的圆形平面叫鏊子。)烙煎饼用的“鏊子”,是一块圆形的铁版,怕不有砖头那么厚,直径嘛,我想起饭馆里的小圆桌,也就是供五、六个人围坐的那种桌面。鏊子的中央微微隆起,略似龟背。下面有三条短腿,撑住地面。烙煎饼的人席地而坐,把柴草徐徐推进鏊子底下燃烧,使这块铁版产生高温。烙煎饼的人左手舀一勺粮食磨成的糊,放在铁版中央,右手拿一根薄薄的木片,把“糊”摊开,布满,看准火候迅速揭起。煎饼就是这样一张又一张的东西。刚刚从鏊子上揭下来的煎饼,其薄如纸,其脆如酥,香甜满口,可说是一道美味,蒲松龄为此作了一篇“煎饼赋”。如果在煎饼将熟未熟之际打上一个鸡蛋,蛋里拌入切碎的葱花辣椒,那就应了山东人的一句话:“辣椒煎鸡蛋,辣死不投降。”还有简便的办法:在煎饼里卷一根大葱。山东大葱晶莹如玉,爽脆如梨,章回小说形容女孩子“出落得像水葱儿似的”,这棵葱必须是山东大葱!有个笑话,挖苦山东人的,说是两个山东人在吵架,你不必劝,你只要在地上丢棵葱,他们就不吵了,为什么?他们抢大葱去了!(又黑山东人了哈哈哈~)(第二部《怒目少年》中讲了一种婆婆馍,好像也很好吃的样子。)主食是阜阳的名产婆婆馍。这种特制馒头重十斤以上,用风快的大刀切片出售,意气甚豪。制作时把和好的面放在大木杠底下压紧,放在大锅里文火慢烤,锅底抹油,可能要烤一夜,燃料是麦糠。整个馒头洁白如玉,带着金黄色的底座,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又酥,又松软又有韧性。据说当年宋军在此抗金,一位姓王的婆婆昼夜制馍劳军,尽瘁而死,这才得了婆婆馍之名。

王鼎钧的母亲

看完全书,印象最深刻是王鼎钧笃信基督教的母亲,她把新旧约全书看了一遍才决定信主。别人对她信仰基督种种质疑,她从容、不卑不亢、充满智慧的应对,看得不信教人如我,也心生敬意。为什么要信基督教?她说:我不要来生。看惯了中国大家庭里女子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这样的来生的确没有吸引力。神在那里?我怎么看不见?既然看不见,我又怎么能信他?王鼎钧母亲的回答: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眼睛的用处有限。你可以看见我的嘴在动,你看不见我发出的声音,声音要用耳朵听。你可以看见花,你看不见花香,花香要用鼻子闻。你可以看见盐,你看不见咸,咸味要用舌头尝。我们不能用肉眼看见神,我们是用心灵去感受神,神确实存在。基督教分成许多教派,互相攻击。王鼎钧的母亲认为,没关系,你愿意信哪一个就信哪一个,只要信。儒家和释家不是都有许多流派吗!万岳朝宗,万水归海。王鼎钧母亲也从未批判过天主教,认为天主教也是神的使者,若非天主教教士将福音东传,我们也许至今不知道耶稣的名字。

我会因为热爱,而更接近晴空

王鼎钧先生的四部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第一部《昨天的云》留予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套用某君的话说,这是一本有情怀的书。《昨天的云》是先生关于一生逆旅的最初回忆,是可怖的战前残存的最后一片平静与安宁,其中不知蕴藏着多少他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无限深情。后来读罢他南下的求学生涯,和当流亡学生的经历,直至后来去到台湾,生命旅途像一条单行线,不复昨日,不再回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凄清和孤独。只有《昨天的云》因为描述单纯、让人心生愉快的生活与和平年代故乡独特的风土人情而幸得作为这一系列丛书中最大放异彩的一环。放下四本之中最轻薄的《昨天的云》,我的心情是奇特的。这套书在高三时我便有所关注,但当时碍于课业太繁重而一直无法完成阅读的愿望。而今在空闲的大学课余时间紧凑地翻过这本书,我不是没有感慨。记得去年读完阎连科老师的《炸裂志》时,我亦是惊喜又悔恨的,恨不能早些与这本书相逢,但相较作者与《生活的艺术》(上册)之间微薄的缘分,我已深觉满足。在作者后来的记叙里,谈到他在《昨天的云》里那样的年纪,“思想单纯,七窍混沌,受父母庇护,无需面对挑战,眼睛明亮而只朝空气看。”古有沈复的《童趣》,近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经典的和平年代的幼时回忆,怀有多少童年趣事,展现了儿童活波而想象力丰富的一面。而相比之下沉重得多的《昨天的云》,不仅有作者的童年,亦有兰陵的前世今生,有那方寸土地之上鲜活的一位位名人智者,还有一段让所有中国人都不忍回忆的残酷的战争的开端。关于地方志,我是在读罢《炸裂志》后开始喜欢的,也是第一次发觉追溯故乡的历史痕迹,能让人变得莫名的勇敢和充满力量,且好像无论日后故乡的子孙走到哪里,都有故乡骄傲的过往庇佑着他们一样。李白的诗、荀卿其人、兰陵美酒,这些都是能让千里之外的兰陵子孙骄傲的资本。作者就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家风严密的宗族里生活成长,我是说,本应该这样成长。这样一个让人依恋的故乡,有荆石老师和衍公等启蒙教育家,有清廉公正的范筑先县长,好似一个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可惜的是,兰陵本应光明的、充满希望的、和美的未来,一夜之间消散在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那一场炮火的硝烟里。后人整理历史,其实那天以后,整整八年,整个中国都处在一种困顿与迷茫之中,前线的兵英勇抗战,后方的人亦有后方的难题。那时像兰陵一样的地方还有许多,那些人、那些故乡的故事也可从无数汇入南下的避难者身上一一挖掘。可惜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想清楚、探明白,便已经被宿迁吸引住了。无论是外婆家所在的南桥,还是拥有乞丐故事的窑湾,都不及宿迁迷人。教堂和募捐者,以及店主和军官之间不言自明的举动,都漾着别致的体恤与温情,只偶时的一场防空警报,仍提醒着人们战争还在继续。不,是战争刚刚开始。作者回乡后依次去了楚头林(大姑家)和南桥,亦有在部队的经历,个中回忆值得细赏,但在我而言,最钟爱的还是跟着疯爷“插柳学诗”的一段。我是喜欢疯爷的,作者跟着他不仅学诗,也学星象,阴阳(见《怒目少年》)。一生能有如这般的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忆,我以为是可以无憾的。对于作者的父母,我是分别敬佩与崇敬的。王父让过路留宿的客人教儿子一项独门技术,以便让其在众多繁杂的门类之中,快速找到自己喜欢并可以为之付出辛劳的这一方式,我只能叹一声好父亲也罢了。中国人的聪明的,在世界人种之林中,这一点,我早已毫不怀疑了。然而在八年抗战结束,作者初三毕业正迷惘时,父亲的一句“千万不要回来!”又该把他逼往何处去,但这,亦是沉甸甸的可估量的父亲的爱啊。如果说敬佩是对王父,那么崇敬二字只有王母可担当。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女人,裹过小脚,见证了家族由盛而衰、家道中落的过程,作为妇道人家,心里悲戚是难免的。可她却偏信基督教,被问及为什么不信释迦牟尼,她回“我不要来生。”好一句“我不要来生”!我对她的崇敬也便开始了。十七岁,作者在故乡避难、间或地学习,也终于等到去到流亡学校的那一天。在未来,国立二十二中与李仙洲校长会给他留下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是作为母校培育他长大的回报。离家之后,“那样的年纪,开始窗隙窥月,雾里看花,一路挺胸昂首,没有天使指引、先知预告,自以为是、坎坎坷坷。”这些都没关系,只要你长大。早年我读王鼎钧先生的散文时,心里佩服的是高度概括他一生的二十字:“一生流亡,阅历不少,读书不多,文思不俗,勤奋不懈。”在《故乡的云》这本书里,我便也算亲身感受到了。难怪蔡倩茹会说:“王鼎钧以他的生命历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纵然生命的年轮里,有太多时代的辙痕,在他作品中,却能将根须吸收的人生经验加以升华,复能在文路上日益精进,无论是理性的哲思,或是抒情的时代刻划,都给人宽厚的温暖、清明的指引、心灵的飨宴,仿佛那浓浓的树荫。”他的回忆也是成千上万个中国人的回忆,他的过去也是整个中国的一部断代史。王鼎钧先生一生灿烂,又复于平凡,愿他的生命历程能时刻激励着和平年代的我们,把坎坷化为鲜花,迷途当做掌声,在不止的逐梦路上奋然前行。致敬。

我们现在的孩子何时能荫泽昨天的云

首先,这是本好书,适合一再翻看.这当中最感动我的不是国破山河在的悲痛,而是书中一再出现的与教育有关的各种叙述.遥想将近百年前中国大地上各种兴办教育的人物--有钱的,有名的,有势的,都能在教育上投入,呼吁,给予保障;出任办校的校长,老师无不学养深厚,对教育有根本的深刻的认识;社会上的各色人士谨守着各个阶层应有的三观......想象现在呢,首富们哪个捐资助学呢?有钱也投给美国的高校了.恰恰基础阶段的教育无人问津.其实,在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所受的教育最为重要,每每看到书中的描述,就痛感现今的富豪们只管挣钱,无心在教育上投入的困窘现实.兴国还是要兴教育,但绝对不是重点中学录取率,985,211学校录取率的简单比较.基础教育还是要重视对人的基本行为规范的培养,对卫生习惯对道德认知的培养.所以每每掩上此书,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遗憾,我们现在的孩子还能拥有彼时的教育环境吗?

昨天的云如昨天的云

读这本书是受了王学泰先生在一次讲座上的推荐。原这这部回忆录四部曲都放在购物车中,我还在犹豫要不要买下来。偶然必须要买一本教材,为了凑足钱数免运费,于是买了下来。读王鼎钧先生的作品,就像缓缓的喝一杯茶,这茶既不酽至苦口,也不淡之无味,味道刚刚好,值得品味。作者笔触细腻,使生动的故事情节跃然纸上,仿佛看见一个行动缓慢的摄像头正顺着作者的眼睛细细拍摄,不肯遗漏一丝细节。我总觉得,作者是位说话很少而内心敏感丰富的孩子。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不言不语,可是什么事儿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能感到他父亲母亲对他这位长子的厚爱和对他寄予的厚望。想来我作为长女,身上也担着这副重任吧。只是,少年时代的作者,并不清晰的感觉到这重担、这责任。作者用他一个孩子的视角观察抗战时期百姓的生活,小到一个长工,一个书生。正是这些小人物身上才看得见当时真实的生活场景,意义非凡。昨天的云如昨天的云,飘飘渺渺,随风而去,只能写一些笔记记录下来。期待下一本《怒目少年》里,作者离开家乡四处闯荡的故事。

昨天的青年

近来笔者沉醉于王鼎钧的自传《昨天的云》,作为其回忆录四部曲的开篇之作,本书的时间轴大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讲述者的少年时期。昔日中国与今日相去甚远,不同处在很多方面清晰可见,我想以青年这一视角切入,谈民国青年的几类样态,以期发现遥远故国的风物。青年士绅城市的权力中心在文明进程中常有改变,而乡土的权力体系更具稳定性。虽已入民国,但当时乡土仍似皇朝年间,是传统大家庭的天下。幼年逃难来的靳姓落魄户,在勤苦学习后师范毕业,却无法回校教书,因为校内乡绅子弟强烈反对,他们不能容忍出身寒门的异乡外姓享老师的尊荣。校方迫于这些巨室之子的压力,拒绝接受这位优等生的回馈。最后是“本族圣贤”出马,镇住了场面,靳先生方才得以任职,但需先在教务处工作。乡绅子弟仍不肯罢休,他们指示其他同学:“只能给他叫靳先生,不准给他叫靳老师”。亲历此事的少年王鼎钧悲哀写道:“敝族的精英分子已经僵化了,他们看不清时势,也不了解自身的处境”。不难想象作者此言何意。因为就在一年后,抗战爆发,不少乡绅要沦为难民,流落他乡,必尝到苦难的滋味。而八年后,共产革命席卷而来,乡绅要被视为“人民公敌”,公审批斗,那时得势的反是贫苦农家子了。乡绅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在民国时期延续的角色,这一群体的青年本可开放眼界,明晰大势,避免开倒车,但是他们却固守长辈遗留的尊卑观念,拒斥突破既有认知的变革,这不仅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幻灭了乡绅角色向现代化过渡的可能性。他们存在的不合理性被不断放大,直至这一角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战端既开后,少年随父母逃到亲戚家,他结识了表哥。表哥是当地富户之后,不超过二十岁,却已结婚生子。夜里他的婴孩常哭闹,什么办法也止不住。他便捶床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寄居于此的少年常被惊醒,他的母亲自知做不了什么,只有低沉叹息:“太早了!都太早了!都还是孩子!”虽有小家庭,却无法抑制表哥这个年龄特有的骚动。“表哥对女孩子有一手,只要他一把抓住她,她就直挺挺地站着,动弹不得。表哥向她的耳朵里吹送热气,烤得她红到脖子。她没处躲,也不喊叫。表哥松手,她就低着头走开,也不跑。”这样的游戏充满了刺激,虽然有违礼数,却是乡土所默认的风流。表哥凭着他的乡绅地位,屡试不爽。可是他的行为言语,都在提醒读者,他还只是个孩子。他只是没意识到,乡绅的身份正被与他相仿的青年乡绅们给损害。与勤恳热情、帮乡民挑水砍柴的八路相比,游手好闲的乡绅越来越显得荒谬可笑。乡绅也组建了抗日武装,但是往往不了了之,自行鸟兽散了。青年学生少年一路逃难,途中为解贫乏,被迫卖驴,因此去往买家住处。见买家儿子与一女郎交谈,少年得知他们都受过新式教育,且已订婚。不久女郎泪下。原来男孩要去从军抗战,女孩赶来劝阻,已经劝了好几天了。“两个人就在委屈求活的竹丛旁边站着,手扶着冰冷坚硬的缸沿,很久。好像劝不醒。”据我所知,抗战中的青年学生多是不愿当兵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都认为“好男不当兵”,加之知识分子免服兵役,抗战初期志愿从军的青年学生极为罕有。直到1943年国民政府为组建青年远征军,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知识青年参军才形成风潮。青年劳工少年在祖母家寄身时,曾和长工小李哥同住。夜间没有谈天,只有小李哥的小调。小李哥唱出的小调全是赞誉八路军的颂歌。小李哥后来说要去当兵,不过不是八路,他想找个杂牌军,混个一官半职。小李哥也有个相好,但是他说她应该嫁给有房有地的人。“口吻平平静静,各安天命。”▼今天的青年怎样,明天的世界就会怎样,这样的论调值得怀疑。昨天的青年身上也有我们今天的样子,但终究是不同的。昨天就是昨天。“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


 昨天的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