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少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怒目少年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8042286
作者:王鼎钧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当然不是新主任的对手,看他怎么批示:“……公款公用,不得徇私。但本人爱护学生,岂可后人,因此……”他发起教职员大家捐钱助秉文上路,自己先写下两百块钱。黄老师一看,也只有跟着捐两百元。文件回到秉文手上,已有十个人签过名,我们面面相觑,惭愧连累了众人。那时法币虽然贬值,两百元仍然是个数目,因为大家待遇低。新主任回马一枪,不但使出头的黄老师破财,也可能使所有的同人怪他多事,至于新主任自己认捐的那一笔,事务处自然设法出账,不会扣他的薪水。这就叫“姜是老的辣”。 秉文动身,我们“童子六七人”送了一程,在长满菖蒲的溪水旁洒泪而别,那时我们还不会握手。返身回校,冥冥中如见新主任那张“棺材盖”也似的脸浮在空中。 后来知道,秉文入川并不顺利。蜀道难,他又体弱,有一辆军用大卡车停下来,要他上车。那时没有客运,军车常常私载百姓,按里程收费,称他们为“黄鱼”。秉文说,我是流亡学生,没有钱。司机说,没有关系,我同情你,帮你一个忙。 秉文信以为真,谁知入川以后,司机逼他把钱拿出来,五六个司机围住他,简直就是硬抢。他未到六中,已是一文不名。 不止此也,他进了六中,仍然不能专心读书,功课常常不及格,高中难以毕业,又拖着衰弱的身体离开学校。 秉文的失败也是我们的失败,令人非常难过。看来秉文也有什么忧郁症,我和他气味相投,其实是同病相怜。他的病情比我严重,我还有文学和宗教可以排遣,他完全没有。 我在二〇〇一年修改本书,怀念秉文,不禁要说,秉文受的苦并不是“她”给的,是时代给的。今天,至少台湾香港,没有谁再为爱情那样痛苦,爱情是抽象名词,年轻人对抽象名词不再认真。人间事有它的游戏规则,恋爱也是一局游戏,今天,他们中间大概难再产生罗密欧或少年维特,也不会产生徐秉文。 我想,当年还有一个秘方,可以治秉文的病,就是加入中共的地下党。秉文丧失了人生观,中共可以给他一个新的;秉文让一个女孩的背影塞住生命的通道,中共可以替他挪开;秉文觉得天下无事可为,其实天下还有他从未见过、从未想过的事,中共会向他展示,帮助他学习。 然后,浴血内战,生死恩仇,还有什么郁结不能一泄而尽? 国立第六中学有中共的秘密组织,曹湘源转学到六中,生命也大转弯,秉文何以没有机遇?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发生九九八十一难,曹是能人,曲曲折折逆流而上,秉文,可就难说了! 打日本,我过足瘾了! 五叔年轻时说,他的志愿是在战场上跟侵入中国的日军厮杀,结果,中国军队在滇西缅北跟日军作战,五叔都参加了。 为五叔,我勤读战史,访问退隐美国的军界前辈。第一次入缅战事失利,国军一部分退入云南,一部分退人印度,于是有了“中国驻印远征军”。日军不但占领缅甸,还攻入云南,在腾冲、龙陵、松山一带建立阵地,和国军隔着怒江对峙。那时打的是世界大战,缅甸属于印缅战区,云南属于中国战区,由印度的雷多到云南的昆明,有一条公路横贯缅甸北部,把两个战区连接起来,盟国以作战物资援助中国,这条公路是陆上唯一的补给线。缅甸沦陷,中国太痛苦、太痛苦了。

前言

这些年,常常看见有人在文章里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人会生气,敢生气,也曾经怒不可遏。“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一齐怒火炙心的时候,也曾使“山岳崩颓,风云变色”,一个人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曾“忘其身以及其亲”。    远者固无论矣,以我及身所见所闻,中国人为了“华人与犬不得人内”而生气,为了挥动东洋刀砍掉中国人的脑袋再哈哈大笑而生气。直气得开着大卡车冲进黄浦江,气得把一排木柄手榴弹绑在前胸后背往坦克底下钻。中国人也为了从香港到重庆的飞机上有一只洋狗而生气,也曾为了庄稼汉沿街叫卖他的小女儿而生气,直气得抛下老婆孩子远走高飞、隐名埋姓,二十年后再回来清算他的亲族乡党。    中国人生了气,有时像滚水,有时像火山。抗战军兴,中国人蓄怒待发,出气的对象有变化,先对外国,后对本国。许多事我或在局外、或在局内,许多人我或者理解,或者迷惑。许多人,包括我在内,我们不知道何时、何故发生这种载舟覆舟的变化,我们不是秋风未动蝉先觉,而是秋风已动蝉先落。原来人的情绪那么不可测,后果那么不可预估,许多人这才修心制忿。    出入于两种怒气(对外国和对本国)之间的我,以一个少年人的受想行识,构成《怒目少年》这本书的内容。继《昨天的云》之后,这是我的第二本回忆录——应该说是第二部分。它记述由一九四二年我前往抗战后方起,到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为止,我对中国社会所作的见证。“两种怒气”的消长即发生在这段日子里。    写回忆录需要回忆和反省,需要资料帮助回忆和激发反省。要清理五十年前少年事,得找到五十年前少年人。一九八二年,我对中国大陆展开了连续四年的通信搜索,向“隔世”寻找我“前生”的旧识。那时,中国大陆的经济繁而未荣,要他们花两元人民币回一封航空信是个负担,我到集邮商店高价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票贴在信封上,打好通信地址,把信封一个一个寄给他们使用。那几年,我几乎每天收到由中国大陆来的信,补足这本书需要的资料(抗战生活),也为我写下一本书提供助力(内战经验)。    五十年了,经过那么长的战争和那么多的政治运动,旧人怎会仍在原处?不错,内战期间的大迁徙,战争停止后的大整肃,他们在数难逃。他们的星球爆炸了,他们散落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广西、四川,做旧世界的碎片。谢天谢地,他们还活着。种种磨难都是事实,可是他们活了过来。谢天谢地,外面风传的大灭绝并未发生。    这些人,又是如何被我找到的呢?这多亏了中国大陆各地的侨务办公室,简称“侨办”。大陆上由中央到地方每一级政府都有侨办,即使乡镇也有一个人兼办这方面的业务。只要我能提出某人的原籍地址,他们一定有办法弄个水落石出;只要我能提出某人“最后”住在何处,他们也多半能有个交代。他们人口管理严密,名不虚传,侨办执行政策之彻底我们自叹弗如。——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一九八六年以后,四海交流,统战成功,除了有影响力的侨领,很难、或者根本不能再接到他们的回信,时也,势也,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无论如何我感谢他们,我的愿望已在一九八六年以前实现。我把他们的名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写在日记里,保存在通信的档案里,但是不必写在这里。    我还需要阅读。我读战史、方志、名人的回忆录,我从那些书里没找到多少可用的材料。我说过,我关怀的是金字塔下的小人物,贴近泥土的。黔黎”,历史忽略了他们,不愿笔生花,但愿笔发光,由我照亮某处死角。说来伤感,打开那些书,皇皇巨著之中,赫赫巨人之下,青年只是一行数字,军人只是一个番号,县长乡长无论有多大贡献,总司令也不知道他姓张姓李,少将以上的部队长才有个名字,下级官兵只在“伤亡过半”或“全体壮烈牺牲”之类的官式用语中含混提及,无定河边骨向来不设户籍,更无论老百姓的汗和泪了。那些书里有天下,没有苍生。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东方图书馆发现一大批刊物,是中国大陆各省各县印行的《文史资料》,这些刊物在各省各县政协的主持下定期出版,他们长期搜集整理地方史料,做成记录。这一批刊物对我帮了大忙。    以我涉猎所及。一九八二年以前你很难找到信史。但《文史资料》记邻里乡党之事,影响甚小,上级不甚指导,执笔者又多是十室忠信,朴实无华,他们大概还没听说“上帝给我们语言文字,正是要我们掩饰事实”,或者听说过,还不能领会,他们居然不偏不倚地写出许多真相来。——我自己身历其境的事,是真是假我当然知道。    我从这些事件里走出来,现在又借着阅读走进去。我找到日期、地点、某人的名字和数目字。我需要的正是这些,难遇难求的也正是这些。本书出版以后,凡是我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峄县、阜阳、南阳、内乡,汉阴、安康,我都会寄书给它的政协、文史办公室,附一封我的感谢信。一如第一本回忆录《昨天的云》出版以后,我曾寄书到苍山、峄县、郯城、宿迁。将来第三本回忆录出版,我也寄书到宝鸡、南京、上海、沈阳、秦垒岛,天津、宝坻。    根据《文史资料》中的线索,我在大陆上买了一些书。隔洋买书,我的办法是“不管有鱼没鱼、先撒一网”。看见书名,猜想它的内容,买来再说,网中也许空空,那么再撒下去。幸而大陆上出版的书,书名和书的性质大致符合,不像台湾,书名往往脱离书本单独供人欣赏。感谢大陆亲友,他们在官吏的猜疑下、在人与人还不能和睦对待的地方办事,忍受公车司机的呵斥,乘客的互相践踏、书店职员的白眼、邮局柜台的颐指气使,寄来我需要的著作物。我也把他们的名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写在日记里,保存在通信的档案里,但是不必写在这里。    那些书多半以内战四年为背景,演说历史巨变。那些大事本末我用不上,但是它使我重温恐慌、焦虑、虚无,以及在绝望中挣扎的本能,到了我写下一部回忆录,成了无形的助力。感谢这些著述者。    在《昨天的云》里那样年纪,我们思想单纯,七窍混沌,受父母庇护,无须面对挑战,眼睛明亮然而只朝空气看。没关系,只要你长大。    在《怒目少年》那样的年纪,开始窗隙窥月,雾里看花,一路挺胸昂首,没有天使指引、先知预告,自以为是,坎坎坷坷。没关系,只要你长大。    人活着,好比打开一架摄影机,少年时底片感光,不曾显影。一直储存着,随年齿增长,一张一张洗出来。    下一本书我打算写三年内战。那三年我又大了几岁,“摄影机”的性能提高,并且知道世事有远因近果,有表象内幕,有偶然必然,有真诚伪装。重要的是学会了作出决定并面对后果,在惊骇、抗拒、疑惑、悲痛中认识人性,长大真好。    长大了,由窗隙窥月,中庭步月进入“高台玩月”,人生的秘密次第揭露,应验了《圣经》上的话:。所有在暗室中隐藏的,都要在房顶上宣扬出来。”种种昨日,作成了一个人,这人凭天赐的基料作成了一卷或几卷书,这一生算是“还诸大地”。    米兰·昆德拉说“回忆是依稀的微光”,我的回忆“在我大量阅读有关史料之后”是望远和显微。    克莉斯蒂说“回忆是老年的补偿”,我的回忆。在我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后”是生命的对话。    有些中国老人怕回忆,如果他是强者,他有太多的孽·如果他是弱者,他有太多的耻,两者俱不堪回首。他的回忆录不等于回忆。    有些事情我还得仔细想。生命不留驻,似光·不停止,似风。山川大地尽你看,“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浮云。”实际上也带不走,连袖子也得留下。不能携带,只有遗留或遗失,这是生命的特征。    现在,电视、报纸天天有人谈论青少年。正是:    水流少年色,风飘少年春。    未7少年事,又有少年人。    上帝在天上,他们都会长大。    《怒目少年》本来由我自己出版,老友黄力智兄督印,吴氏图书公司吴登川先生发行。现在加以修改增订,请尔雅出版杜隐地先生出版,修订的缘由,卷末《难忘的岁月》一文作了交代。    《怒目少年》的写作和发表,得到多位编辑人的支持,他们是:联合报副刊主编痖弦先生,中华日报副刊主编应平书女士,《中央日报》副刊主编梅新先生,新生报副刊主编刘静娟女士,美国世界日报副刊主编田新彬女士,《中国时报》副刊主编杨泽先生。

名人推荐

为什么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高华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鼎钧的书)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高华

内容概要

在台湾,无人不识王鼎钧。在大陆,读者常问:谁是王鼎钧?
他1925年出生于山东兰陵;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山东老家跟着父亲打游击;1942年,他穿过日占区,到达安徽阜阳就读国立二十二中学;抗战末期,他成为国民党宪兵,历经徐州、南京、上海、葫芦岛、沈阳,洞悉国民党真实面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穿着解放军服跋山涉水,逃到台湾,乱中景象尽收眼底;1950年代,他进入(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做编审组长、节目制作组长、专门委员,先后主编台北《扫荡报》副刊,台北《公论报》副刊,担任《中国时报》主笔和“人间”副刊主编,幼狮公司期刊部总编辑,阅尽台湾文化界内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与沉浮。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在台湾,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和当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书籍目录

怒目少年目录
由兰陵至阜阳路线示意图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西迁主要路线示意图(第一图)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西迁主要路线示意图(第二图)与生命对话(代序)1
第一部
1出门一步,便是江湖 ............3
2最危险的事情最简单............7
第二部
1我,一个伪造的人............15
2要皇宫,还是要难民营?............18
3撒豆成兵,聚沙成塔............21
4我是校长,不是总司令............26
5我一定能带好你们几千个娃娃............30
6“入鲁”并未认真实行?............33
7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37
8师友,在光阴里............40
9莫等闲小看了疥癣之疾............44
10将门子弟品尝抗战滋味............49
11这样那样,渐渐长大............52
12都是生物惹的祸............57
13小说女主角会见记............63
14贫穷的母亲养育了太多的孩子............69
15五叔毓珍............73
16一百块钱欠了四十年............78
17群众的愤怒转向了............83
18那天,战争几乎吞噬我............89
19我不敢感谢上帝............92
第三部
1跟着摩西过红海............99
2梦中,文峰塔上的歌声............102
3从流亡三部曲中醒来............105
4把好酒留到末日............109
5世界上最长的散步............114
6黄土平原上一行脚印............120
7宛西,我闻我见我思............124
8汉江,苍天给我一条路............127
9一个读庄子的人谈论政局............132
第四部
1如果……这里就是江南............139
2最好的哲学老师............144
3凡是你不知道的事就是新闻............148
4从军文告引发澎湃的热情............152
5悲壮与荒谬:无可评论............158
6牛老师,戏剧与人生............162
7新师表如此如此............166
8孤雁不堪愁里听............170
9爱情,苦闷的象征?............174
10千里万里,爱情的网罗里............177
11打日本,我过足瘾了! ............181
12总得让我想一想............186
13抗战胜利,别有一番滋味............189
14形象是日渐磨损的币面............194
15迟到的歌声:散了吧............197
16王吉林:死有锐于利刃............201
17兴安日报,文学之路第一步............206
第五部
大结局............215
附录
难忘的岁月............223

编辑推荐

《怒目少年:回忆录四部曲之二》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作者简介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二部,记录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5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的经历、见闻与思考。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深味流亡学生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学潮、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中国人生了气,有时候像滚水,有时候像火山。抗战军兴,中国人蓄怒待发,出气的对象有变化,先对外国,后对本国。……出入于两种怒气(对外国和对本国)之间的我,以一个少年人的受想行识,构成《怒目少年》这本书的内容。”
人活着,好比打开一架摄影机,少年时底片感光,不曾显影,一直 储存着,随年齿增长,一张一张洗出来。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钧流亡学生时代的显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颗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学生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学潮、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今人每谓抗战精神,皆多简化为艰苦奋斗,那可仅能言其表相,唯《怒目少年》得其真谛,故能显现真相,这就是散文大家的意境。——朱西宁
那样一个什么都打碎了的时代,原本世界中所有美好事物转过来全都成了最可怕的威胁,王鼎钧写出的,是从那个时代走出来后,留在身体里,永远的伤疤与恐惧。 ——杨照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王鼎钧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图书封面


 怒目少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水流少年色,风飘少年春——王鼎钧《怒目少年》读后小记《怒目少年》是王鼎钧先生继《故乡的云》之后第二部个人回忆录,此书以个人视角讲述了1942年至1945年之间作者所在的国立二十二中因抗战西迁的故事,折射了抗战背景下人人生存之艰难的历史。作者在二十二中虽然只有三年的时间,但这三年却是作者整个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三年。这三年的经历,让作者逐渐成熟,让作者对时局、社会、人生的认识都有所深化和提升。学习知识,得遇良师。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的三大快乐之一,我一直认为,对普通人而言,此话反过来讲“得天下良师而学习之”,也莫不如是。一个人在青年读书时代,能遇到几位好的老师,得到好的教育,这绝对是受益终生的幸福之事。作者有幸在那个年代遇到几位好老师,好老师不仅是有学问,更是有关爱学生视如己出的无私情怀,在战乱频仍的年代,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显珍贵。学校条件虽简陋,学生的读书热情不减,大部分同学都能刻苦用功,在田野里迎着朝阳读书,朗朗读书声传遍四方,真是是一幅无比美好的图景。“最难磨灭的印象,还是某几位同学在腾腾杀气中守着那方寸清净,晨读晚修,分秒不辍。”我不由感叹,在日军大肆侵略中国之际,听着隆隆炮声,仍旧能保持一颗读书之心,实属不易。经历苦难,备尝艰辛。学校因抗战而被迫西迁,西迁路上,师生们经历诸多苦难,甚至死亡。先是疥癣之疾,艰苦的生活环境必然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疥虫横行,致使大部分人都生过疥疮,这个病对人最大的折磨就是奇痒难耐,“虽然你十分明白后果,你还是把那些透明凸起的、粟粒一样的小泡抓破了,黏液流出来,溃烂开始”让人控制不住的想去抓,毅力抵不过身体的痒,更是对人的精神的折磨。尽管疥疮药能起一点作用,但卫生水准不能提高,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疥是抗战病,治疥则寓有抗战精神。”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遇到磨难,尚有天上的各路神仙帮忙降妖伏魔,而作者所在学校的师生一路西迁,遇到艰难困苦,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自己解决,最艰难的时候,师生一起上山背柴换取粮食以求生存,此情此景,今日之教师与学生不可想象。认识社会,丰富人生。那个年代,学生的生活不是完全封闭的,与今天很多封闭式中学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学生们可以极大限度地接触外面的世界。读书之余和西迁路上,学生们也事事关心,既有日本军队的凌厉攻势、普通百姓的生存之艰,也有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涣散、共产党人的军纪严明。全校“休整”之时,“虽说照常上课,实际上非常散漫,我们这些逃课的学生,喜欢去听父老聊天”,课外的知识更为有趣生动,也更能增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至于争夺伙食权、签名从军、痛殴腐败军官、解救壮丁、大闹学潮,则是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开始走向成熟并有自己的主张。“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往事如云,云已化甘霖;往事如水,水利生万物;往事如风,风制造气候。”很欣赏作者在后记中的这两行文字,这是历尽沧桑后的旷达洒脱,也是洞明世事后的率性本真。诗化语言,清丽文风。文字古雅,虽为散文,却如古诗词一般的典雅,简洁明朗,没有一个字是多余,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句话一句话的品。透过文字,可以想象作者仙风道骨般的宿儒形象。文风清丽,如小溪流水般清澈而明净,以至于让你读的时候不自觉地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快不起来,越不过去,耐心咀嚼才能品味甘甜。读罢此书,方才感知,原来文字也可以如此有味。作者大量使用成语,引用典故,对读者的知识积累是一种检验,也是难得的营养补充。个人回忆录写作以个人回忆为基础,结合同代人口述、地方史志资料,第一人称全知视角叙事,故事形象而具体,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历史变得活泼起来,有可触之感。
  •     这是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中的第二部,即《怒目少年》。翻开此书,文中有句话这样写道:“那年是民国三十一年,我十七岁”。十七岁的少年可能在干什么呢?他可能不需要为衣食所忧,可以在课堂上好好学习,不用担忧其他的事情。然后那年却是1942年,是处于战乱中的年头,一个17岁的少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1942年,作者离开家乡,到达阜阳,于国立第二十二中学就读,然而战乱不断,作者不断辗转于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这四年的时间,作者经历了很多很多,有战争的残酷,亦有敬爱的师长与可爱的同学。但这其中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又有谁知道呢?这四年间,作者以一个少年的视角为我们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下无数个普通人的命运。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历史的舞台,似乎是属于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的;被历史所铭记的,似乎也是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可曾注意到那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命运呢?似乎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不正是那些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让我们认识了战争,知道了它的残酷吗?少年颠沛流离,见证了亲友分离,见证了家破人亡,见证了战争残酷。于悲愤中张开了他的怒目,可是,有谁曾知道他吗?那千千万万个同他一样的普通人,有谁被历史所铭记吗?我不得而知。当我们在敬佩那些历史英雄时,不妨也注意一下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所张开的怒目,或许正是他们的命运,让我们得以知道那战争的残酷与沉重。让我们得以知道在那逝去的时光里不仅有历史英雄,也有无数个普通人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历史。山河破碎风飘絮,少年怒目谁人知?谁人知呢?
  •     国G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这就是精彩的人生。——《关山夺路》我用一年时间读了三位“古董级”作家的书,分别是余光中、木心、王鼎钧。余光中璀璨如琉璃,木心精致如美玉,王鼎钧质朴如石碑。余光中写的很高,诗人情怀,声声九霄;木心很深,总在黑处探寻,只有深度思考,才能体现老先生的智慧。王鼎钧,不高,不深,却致远广阔。这三位老先生的文字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是王鼎钧,因为他的文字我能懂,而且离我很近。读懂木心,需在书海中浸泡30年,还不能变成书呆子,必须保持智力上的锋芒;理解余光中,则需要诗人情怀,思维必需从东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到东方,来回走上几遭,才能理解这位“乡愁诗人”。而读王鼎钧,不必那么费力,只要你在这世上生活过,在大地上行走过,无论你是书生鸿儒,还是贩夫走卒,都能从他那如“碑文”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倘若在十年前,我定不会阅读鼎公的文字,因为那时我理解的文学一定要有改造社会的功能。而鼎公的文字,少有观点,鲜有主张,更没有主义和立场。这样的文字意义何在?在文学中寻找意义,是我们这代人语文教育的烙印,一篇文字,必须要有中心思想,而且明确赞扬什么精神,鞭挞了什么现象。我们还多多少少停留在“文学革命”的余温中。如今我明白,文学不能改变任何现状,社会功能微乎其微。就算利笔如刀的鲁迅先生又当如何?一百年前的“看客”,今天还在,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文学的功能在于浸润心灵,不在于规范社会,在于感知宿命,不在于发动革命。鼎公自认所受的文学熏陶是“不革命”的,这与大陆的部分文学观截然相反。大陆的写作者,过度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当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甚微时,就开始气急败坏,觉得社会轻视了文学,于是,字里行间隐藏着愤世嫉俗的怒气。鼎公的文学作品,让我明白文学应有无数种可能性。可以不必有立场,摈弃偏颇的观点,放下主义的包袱,完全是个人的自由表达。这样的自由,来自于作者历经人世沧桑后的通达。王鼎钧亲身经历了内战,在大陆时,受到ZG的审查,在台湾时,受到国民D的排挤。对于这段记忆,他在《怒目少年》中对国共之争有这样的看法:“平心而论,我当初入22中读书,并没有错;像我这样的人,ZG要计较阶级成分,他也没错;台湾操危虑深,处处防范于未然,更没有错。推而广之,中国人的这一场大悲剧,竟以‘谁都没错’酿成,真是诡异极了。”这番总结,实在高明。国共之间,谁对谁错呢?答案是谁都没错,谁都有理,是“我”错了,是千千万万个老百姓错了。“谁都没错”四个字,道尽了普通人在大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辛酸。除了作品外,我最感兴趣的是王鼎钧的文学寿命。读大学时,我崇拜海子、顾城、叶赛宁、海明威等人,他们是精神的殉道者,是文学烈士。或许是因为从小受到“敢于牺牲”的教育,对作家之死有着无限崇拜。王鼎钧并非“文学烈士”,但呈现出比“烈士”更精彩的文学生涯。鼎公不会殉道,不求涅盘,只愿平平实实地写下去。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理论在鼎公这里立不住脚。文学写作是一次马拉松长跑,并不取决于一两次出名。在我所知的作家中,最好的作品往往出现在中年时期,过了巅峰,就开始衰败,王鼎钧却是个例外。“人生三书”在台湾行销极广,读者众多,但我认为那只是鼎公信手拈来之作,仅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现代人阅读习惯而已。在步入老年后,所创作的《左心房漩涡》、《风雨阴晴》等作品才是发力之作。这是王鼎钧特有的自信,他不相信才华会随着年龄而消失,也不相信写的文字多了会江郎才尽。文学不是技能,不是事业,而是人生。直到古稀之年,鼎公才进入文学创作的“冲刺”阶段,四部自传回忆录横空出世,《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四本书,是作者一生的集大成者——一个人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让我如痴如醉。鼎公暮年的文学水平又上一层,堪称奇迹。王鼎钧的一生,不激进、不革命、不牺牲,如何活下去是他一生的使命。挡住日本人的屠刀,逃过GD的专政,忍住国民D的独裁,坚决不死。正是因为“不死精神”,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鼎公的“文学种子”,受到一个世纪风雨阴晴的滋养,让那颗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文学果实。王鼎钧的作品在海外风靡半个世纪,但对大陆读者来说却了解甚少。有人分析是媒介原因,少有人介绍鼎公的作品。我个人认为,这是读者习惯和作者风格的错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大陆社会波动骤烈,人民思维如同“过山车”,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逐渐习惯这种刺激。读书亦是如此,同样需要刺激,莫言的血淋淋,余华的惨兮兮,王朔的痞劲儿,余秋雨的悲悯,王小波的荒诞等等。总之,一定要有刺激,才能抓住眼球,触动神经。王鼎钧的文字恰恰相反。波澜不惊,平实质朴,这样的风格不适合大陆读者阅读。例如,在台湾畅销的励志读物“人生三书”,也是平实的作品,书中所励的,并非成功之志,而是做人之智。在大陆,“成功”比“做人”更重要。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读者适应作者,也不能要求作者迎合读者。最近几年,大陆浮躁的人心,有所改善,人们的心态开始走向平和,于是,王鼎钧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文化界,其读者也不断增多。鼎公断然不会突然大红大紫,但走进读者内心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质朴如碑的文字,总会禁得住时间考量,优质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看鼎公一生,中庸之道贯穿始终,在所有的作品中中,我没有看到一个让他讨厌的人,一件让他厌恶的事,这就是通达后的包容。世事沧桑,风雨变幻,人生如梦,鼎公如碑。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成就高于《巨流河》,毫无疑问。这是第一次读到真正的战时学生的群像,以小见大,从中细数国府青年政策的得失。很难得的是后记里作者说所记述的史实由己向外推开,越远越模糊,但仍旧希望能修改,不像某些道听途说信口胡诹还深以为然的。
  •     散文的魅力
  •     说实话我不喜欢通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人的真心是透过有感情的文字传递出来的,虽王先生的文字倒是温度略低,但难能可贵的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见解和赤诚的心。
  •     文字古雅,虽为散文,却如古诗词一般的典雅,简洁明朗,没有一个字是多余,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句话一句话的品。透过文字,可以想象作者仙风道骨般的宿儒形象。文风清丽,如小溪流水般清澈而明净,以至于让你读的时候不自觉地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快不起来,越不过去,耐心咀嚼才能品味甘甜。读罢此书,方才感知,原来文字也可以如此有味。作者大量使用成语,引用典故,对读者的知识积累是一种检验,也是难得的营养补充。个人回忆录写作以个人回忆为基础,结合同代人口述、地方史志资料,第一人称全知视角叙事,故事形象而具体,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历史变得活泼起来,有可触之感。
  •     《昨天的云》正如作者所说的,思想单纯,七窍混沌;而《怒目少年》里,年齿渐长,昂首挺胸,有一股少年冲撞之气,作者在国立二十二中的求学生涯挨饿挨冻,不断迁徙流亡,从一个少年眼里看这个动乱的年代,深感和平不易,安定难求。
  •     流亡学生抗日战争期间亲历身边“怒目少年”的故事
  •     静若秋水,怒目少年。王鼎钧,好文章。
  •     有颗怜悯之心。一切历史都是活动史。这是一部小人物的,没有遮蔽的历史。读之让人觉得生之维艰,活之何幸。
  •     一個人在天地間的散步,山為自然。可惜那未睹的林氏《生活的藝術》下,學風逐漸敗壞,學潮不一定由職業學生發起,流寇作大。父亲托传教士帶來口信:你絕對別回家。
  •     虽然王老先生把这一路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下来,不带各人感情色彩的冷静回忆、还原历史,但我还是能从中读到了各种心疼,他们遭受的苦难折磨也太多了吧。书中写到毫不起眼的王吉林,让我不禁流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他吃尽了,却孤单的病死他乡。合上书,心里颇为难受。
  •     怒目少年
  •     举重若轻
  •     隔了半个多月,分两次读完,着实精彩,尤其是写徐秉文失恋,曰:“我想,当年还有一个秘方,可以治秉文的病,就是加入中共的地下党。秉文丧失了人生观,中共可以给他一个新的……”可补充王院士《烦闷的本质是什么》!
  •     能出生生活在和平的国度也是人的幸运吧
  •     大师作品,送给家里老人
  •     “出门一步,便是江湖”2016-095
  •     补马。
  •     风雨时代的小历史,真实透彻
  •     一个总得感觉是这本没有第一本《昨天的云》写的那么简洁准确,娓娓道来,生动有趣。这本显得驳杂了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依然能从作者的笔下,一窥有些历史的真想。从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描写的小历史,看到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
  •     未了少年事,又有少年人
  •     据说不错的,买来看看。
  •     所有的人都以为殊途同归,终了却是生离死别,血雨腥风,你质问我为什么,我望着你无言,因为没有答案,没有答案是时代给的答案
  •     精彩程度超过第一本许多
  •     这种才好叫个人史吧,写抗战时期的社会太好看。
  •     之前读完 现在才发现没有标记。看过大江大海对流亡学生的描绘,读这本书就全都串起来了 唉,一百年后居然有好日子过 我们真是运气
  •     跟昨日的云差不多
  •     一部适合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书,历史犹如一面镜子,里面照出的是隐藏在现世的种种暗涌。青年是易怒的,但缺乏控制怒气的智慧。佛家说,由戒而定,定而生慧,只可惜我们需要戒掉的东西太多了。
  •     人在群众之中容易迷失自己,产生幻觉。那天我觉得我正是一粒沙,正在等着混合在水泥里做成混凝土。在世界的战场上,中国是一座沙盘,李仙洲是沙盘上的一面小旗,我是旗底下一粒沙。即使是一粒沙,飞起来也眯人眼,落下去也孕一颗珠。每一粒沙都能支撑百丈高楼,千尺长桥。那情怀既自卑又自负,既伟大又渺小。
  •     抒情太多
  •     战争期间的流亡。各路打着抗日名义做的乱七八糟的事儿。中间学生生病就那么死掉,觉得很心痛,怎么可以这样。教育是个大事儿,还是不能和别的混为一谈才好吧。种了因,可是并不能知道会收什么果啊。颠沛流离大概会磨掉大部分的热情和意志吧。感谢你们的浴血奋战才有现在的平安大地啊。
  •     我喜欢回忆录,它可以无关意识形态无关英雄儿女,只谈大时代下多舛流离而真切的你我他。长河永远在奔腾,当下的每个人都不知道它能去哪,它会去哪,但只能跟着奔跑。读罢此书或说读罢王老先生回忆录全系列,深感繁花突绽繁花又突谢不比日出日落有迹可循有律可依,任谁微观地看这历史都根本寻无解释,只好信命。
  •     读完可以了解抗战时期的另一面,整个叙事比起上一本来,稍微有点散
  •     做流亡学生的经历,好多想不到的那个时代的状态,有分量的记录和感悟!要接着读《关山夺路》!
  •     是民国国立二十二中的校史补缀,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流亡学生的故事切片,真实再现了当时胶着的战况和学生受内外局势影响敏感多变和彷徨无所依的心态。
  •     求学史。机会合适的时候,会再读一遍的。
  •     水流少年色,风飘少年春。 未了少年事,又有少年人。
  •     读王鼎钧的回忆录,故事之外,看的更是为人的宽恕与仁道。
  •     抗战时期学生的流亡史,虽然作者行文时出于阶级仇恨的原因,动不动就对我党大肆污蔑。但在分析具体事件时,又表现对我党的同情,甚至不可避免的走向左倾,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吊轨之处吧,即使是后来人、明白人,也不能完全解脱。读国共双方学生的回忆录,解放区的学生永远在欢声笑语的革命,只有集体,没有个人;国统区的学生则永远在一潭死水的校园里中觅食、挣扎与逃亡,最终结果仍然不过是发疯或者死亡,这不单单是两种生活的不同,也是两种权力塑造下记忆的不同。譬如学潮,我们大学史研究者总努力要去寻求其中国共斗争的历史,其实在当事人看来,学潮只是一顿饭的代价。不见怒目,只有沉默。
  •     回忆录第二部,感觉文人匠气太浓厚。记忆力差忘记了前期,看之前又重看了第一部,感觉远不如第一次看好看(看豆瓣评论我当时给出的评价极高),难道数月之内我的品味又变了?文字关于两党的言论不知道三联版删没,我看的繁体电子版。
  •     随学校从安徽阜阳西迁至千里之外的陕西汉阴,回忆求学流亡期间的所思所想所、所见所为,让人仿佛置身与那样一个悲苦年代,感动之处在青年学子抗日救国的热情,悲愤之处在八年抗战百姓疾苦以后换来的国共内战,正如作者所说,面对历史,"如果"永远只能是如果,愿国泰民安。
  •     月光照在她脸上 她的眼球反光 我看见光在她的眼球上如何跳动
  •     比喻恰当而乏味,感慨丰富而粗浅,记述纷繁而人物平面,文采斐然而流于刻意。个人是风尘中的飘蓬,高飞,零落,身不由己。可堪回首的,丝许情义而已。国曰抗日,共曰抗敌,国曰救国,共曰救亡,这是共的远虑。严整纪律,团结民众,策划宣传,无孔不入,这是共的深谋。内战未兴,江山已定。
  •     仍然五星推荐
  •     “多思多看多想多写,所以比别人记忆好”
  •     官史里只有天下,民史里才有苍生……
  •     成长,是弃旧扬新的过程,新的不断出来,不断成为旧的,成为走过的路,痕迹清晰。这本书语言平淡,却引人深思,许多平凡的生活哲理,在这里可以一窥究竟,也可以发现一条人生之路,家永远是起点,也是终点,也是为了家,我们的一生开始丰富多彩,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     愤怒
  •     真实的抗战。
  •     宏伟的叙事往往抹杀了切实的个体。因此把人当做「人」来关注才显得难能可贵。
  •     心潮澎湃
  •     王先生的文字真好,平淡如水,樸實易懂,餘韻流長。以一眼觀抗戰中的人和事。種種人事,或令人唏噓,或肅穆起敬。
  •     因为先看的《关山夺路》再看的这本,感观上没有上本震撼,文字性的错误仍然存在,但依旧不失为上下班公交车上一个好的消遣。少年人的残忍放在那个时代背景,真让我怒不可当。为老校长哭了,也代他不原谅那些白眼狼。革命从来不是好词,学生沾上运动就是一个脏字。但众生苦,无奈何,没得恨。书主还有这套书的另外两本,但未开封。我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先其主而享用,故暂别王鼎钧。
  •     每个人都会失去,觉得失去是痛苦的。但任何失去都意味着新的替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