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医生手记》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无国界医生手记章节试读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35765666
作者:无国界医生志愿工作者
页数:191页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11页 - 不舍依依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我明白社会上难免有些病人会得不到治疗,但身为临床医生,又自认是理想主义者的我,是绝不轻易言弃的。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5页 - 长大的羽翼

人道救援并不是让我去当英雄,也不是让我们在世人面前变得伟大,也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虽然或许在经历过后,我们的自我会变得更完整。我所认识的人道救援工作,是困境上的体会与认同而不是抽离的怜恤,是一份生活上的合作而不是无尽的施舍。是一份没有地域、宗教界限、种族的人道关怀而不是为政治或权利而服务的棋子。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28页 - 在痛苦中回忆

童兵的存在,是一个正在崩溃的社会的痛苦现象。没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是一具具致命的机器。孩子的想象力还是完整的,由于没有道德指引,他们在军中禽兽般的行为,只是一场场充满创意的游戏,个中残酷令人无法理解。
————————————————————————
孩子的天真和单纯是可以很恐怖的……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39页 - 1994卢旺达宗族屠杀目击

很多年前看过《卢旺达饭店》,曾获得过第7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
佳原创剧本三项提名。

《无国界医生手记》是30多个来自世界各国的医生、护士人员置身灾难现场的亲身记
录。每一个故事的作者也是经历者。其中一个章节“卢旺达种族屠杀目击记”——一位卢森
堡热带病和儿科医生扎朗尼(Rony Zachariah), 开篇就说" 没有什么可以做了,这场为了人道
的奋斗已经输掉!” 当时无国界医生组织的50名员工工作在8万难民中间,屠杀开始后,有
35名同事丧生。有七幅难民照片,有个场景,简直是《一九四二》的再现,不,比一九四二
更震撼,直接定格在你脑里。逃难人群 卢旺达 1994
当年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没有紧急派遣人员介入,反而要求联合国维和部队无条件撤出
卢旺达。100万人死于大屠杀。

因为这次失败,Rony Zachariah 医生从此致力于人权活动。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66页 - 大海要能说话

……
大海要能说话,
她会讲述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人如何受够了暴力与饥饿,
如何孤注一掷,拱手交出辛苦挣来的钱,
冒着生命危险换一个机会:
彼岸的一个没有战火、
可以寻找温饱与安稳的机会。
大海要能说话,
她会见证每年数以百计仅八米长的小渔船,穿波过浪,
船艘塞满九十到一百二十人
蹲着伏着三整天,全程饥渴相煎。
在手肘脚跟都扭曲找不到空间伸展的船上,
蛇头容不下偷渡客的粮水。
大海要能说话,
她会述说蜷屈在甲板下鱼仓里的人们
如何在黑暗里为每一口空气挣扎。
罐头沙甸鱼般挤叠的男女老少
就地大小便,
浑浊的空气充满刺鼻的恶臭。
大海要能说话,
她会揭示不懂游泳的人
怎样被迫跳进海里,
父母子女、兄姊弟妹、同伴好友
有的就此葬身大海,
生死相隔。
大海不能说话。
我可以。
要说出这么可怕的事很不容易,有时候,
我张口,却像大海一样无言。
但此刻,
此刻我已道出了大海的心底话。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纵观全书 - 纵观全书

爱是唯一的救赎
----我眼中的《无国界医生手记》作者:肥馒头


在朋友的推荐下翻开这本精美的书,不厚但拿在手中有着一定分量;带着对“无国界医生”这个词语的一知半解和模糊崇拜,仔细阅读一篇篇一幅幅不长但直面人性的真实故事和照片;满怀敬意和感叹合上封底,内心嗟叹但渐渐明澈原来在世界上最动荡最危难最不可思议的地域还有这些人是如此高尚而平凡的存在。
原本以为看这本名为《无国界医生手记》的书时,会像看新闻或专题报道那样览略到人世间种种炼狱般的苦难,高颂身怀高超医术心有高尚医德的人们的事迹与赞歌。但才翻看几章,内心已五味杂陈,一方面为自己在冷酷社会中日益麻木的内心而愧疚,一方面开始反思关于人性的良善与人心的成长。
可以从各种渠道MSF(无国界医生的法文名称缩写)的简介章程和大事记,这里便不再赘言。一言概之,他们是一群跨越国界、以拯救生命为己任的热血医生和默默无闻的真心英雄,他们坚守着“中立、独立、不偏”的志愿救援原则,以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证明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贵。
从饱受战乱之苦的塞拉利昂、苏丹到卢旺达、安哥拉;从面对突如其来自然灾害的海地、汶川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从长期医疗条件不善的黎巴嫩、尼日尔到东非、乌干达......无国界医生和工作人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我们讲述这个星球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场景中生活在疾病、贫困的苦难人们最真实的状态,也见证了这个世界上不求回报、不论代价、舍生忘死的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呈现的爱与痛。
纵观全书,令我深思有四:
首先是信念。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规范和专业态度让投身此事的每一人都能竭尽所能、不遗余力的工作,并在一段救援任务结束后继续执行下一次未知的使命。这个组织完全建立在个人对公益和人道主义热衷的基础上,凭着每个人的一腔热血和抱负自愿参与,这个组织完全以依靠慈善而运作,谈不上改变宗教或左右政局,这些人不会为此加官进爵或发财致富。仅仅是怀抱挽救他人生命,那些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关却又同样真实纯粹的生命的坚定信念,暂时告别亲友,放下安稳的工作献身其中。书中的一位记录者潘渊写道:“每当听医生说出病人‘脱离危险’这四个字,我都会感觉释然,这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无国界医生更是将这种信念绽放出无私的光辉。
其次是热情。无国界医生和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只身来到救援国家或地区,身处异国他乡,很多人因语言、文化不通无法与当地人交流,再加上生活单一工作繁重,基本没有发达的通讯设施,更谈不上娱乐,除此之外还要面对成百上千的病患,每天都在面对生离死别的精神冲击和当地恶劣艰苦甚至威胁生命的生活环境。但他们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对挽救生命执着的热情完成一项项艰苦卓绝的任务。他们是医生,也是战士,是人性的守护者,更是受难者的亲人。他们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一种能支撑病患为自己生命和未来奋斗的力量和一种磨砺自身得到人生意义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力量。他们将对人性的热情转化为真诚的给予,看着书中相片里每个坚强的身影和纯真的笑脸,我仿佛看到在这个精神贫乏,你争我夺、病痛肆虐的世界里,还有着一批依靠坚强的心和意念给予无助的人们关爱和生命的希望之光。而给予本身,也是一种得到。如同书中写道的“当你面对饥饿,必定珍惜饱腹;当你面对战争,必定珍惜安逸;当你面对病痛,必定珍惜健康;当你面对过死亡,必定珍惜生命”这种珍惜的态度,就是人生的意义。
再次是尊重。无国界医生们游走在世界上最危难的角落,以极高的个人素质和情操去接纳每一个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甚至不同政治立场的病患。医者父母心,而他们要以更加超然的自控力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位“儿女”:不论是身带秽物散发恶臭的阴道萎妇女,还是携带艾滋病毒的儿童,不论是前一刻还在穷凶极恶扫射平民的叛军士兵,还是质疑科技讳医忌药的封闭民众,只要作为无国界医生组织的一员,必须无条件实施救助。因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书中另一位志愿者高永贤写道:“有次病人送来两个鸡蛋做礼物,我们五个人把他们平分来吃,没人敢独吞也没人好意思推辞,因为食物对当地人来说非常宝贵,明知我们有五个人却只送两个,可想而知他们已是倾囊相授,这样光荣的食物有谁舍得错过。”是的,理解和尊重就是对无国界医生们最好的回报和精神食粮。
最后是爱。人道主义,简单而平凡;救死扶伤,源自人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这种令人为之震撼的行动并非抽象的理论或喧闹的口号,而是一份份实实在在的大爱。通过予人玫瑰的行动,达到手有余香的境界。反思自己,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世界里,一直以来不甘平庸,却又无法超越,任由时光和梦想在职场、婚姻、抑郁和小小的快乐中流逝,似乎唯一的借慰只有爱情。在爱人与被爱中找寻自己被需要的价值。这里有过往志向被湮没后的无奈,也有安于现状后的释然。但看完无国界医生们这一页页并不感天动地却真实隽永的事迹,发现原来人存在的意义,是在于追寻属于自己的路。生命既然因为有爱而弥足,为何不能将爱变得更积极和值得回味呢。既然爱让我有存在的价值,那么生存便是美,管他什么浊世庸碌,管他什么阳春白雪,生存和接受,改变与享受,是人生传播爱,信仰爱的樱桃滋味。
《无国界医生手记》向迷惘的人们指出“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既然我们还年轻,既然我们还活着,既然我们心中还有爱,不要怕挑战和失败,不要被同样的错误所宠幸禁锢,大家都有病,痛苦和教训都是获得。
幸运的是,大爱无疆,这不是学问,而是成长,是取得灵魂自由的密匙,是拥有可贵回忆的春暖花开,是烈焰灼烧涅槃新生的唯一救赎。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26页 - 第一章 从中国走向世界

孟加拉国,代格纳夫难民营,里面接纳来自缅甸的罗兴亚族难民。营里难民1万多名,栖身于一个接一个低矮阴暗的茅草棚。每间草棚越8平方米,各住上至少6个人,……整个难民营都是泥土地,由于过度拥挤和极度缺乏维护,粪便、污水和垃圾随处可见。营地状况一直不好,因为管理当局担心条件改善会令难民更不愿意回乡。各种政治原因加上联合国难民署欠缺经费,使营里多年来都没有足够的食物和供水点。又因不被允许外出,也不能于营外工作,难民只得完全依靠援助。配给的粮食成为营里唯一的“货币”,难民们往往“变卖”基本食物以换取生活必需品。无国界医生的营养不良治疗点每个月都有上百名骨瘦如柴、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需要接受治疗。
我……曾经试着吃发放给难民的食物,实在让人难以下咽,更不用说每日三餐都吃这些。难以相信难民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度过了10年。
罗兴亚人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在缅甸若开邦生活,20世纪70年代起被缅甸政府拒绝承认公民身份,引发数次往邻近国家的大规模逃难,又屡次被孟加拉国遣返。在缅甸,罗兴亚人行动受限制,纵使往邻村看医生、探亲友都要申请及缴出入费,学生无法到省城升学,成人难以经商、迁徙或外出工作。由于政治上被压制及生活穷困,罗兴亚人不断外逃。1992年上旬逃抵孟加拉国寻求庇护的,获登记难民身份后尚可栖身正式的难民营,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和食物;后来者得不到难民身份,更孤立无援。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46页 - 卢旺达种族屠杀目击记

因此,想卢旺达那样的种族灭绝事件是否重现,答案明显是“会”,只要推动防范是干预行动的现行机制维持不变,答案都仍然是“会”。不幸的是,负责推动者机制的是联合国内的政界人物,他们基本上是各自政府的代表。各国政府对于类似卢旺达种族屠杀的事情,或有既得利益,或全无兴趣。对他们来说,这些事件只要远离本国的国内政治利益,就不重要了。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61页 - 与他们在一起

波黑地区的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3个主要民族多年来交往无间,1992-1995年却在各自的民族主义者鼓动下,激烈地进行了抢夺土地控制权的战争。期间各方控制区内都曾发生种族清洗事件,尤以塞族极端分子控制区的种族清洗最为严重…………那位少年翻译把我们拉到其中一个新建的坟墓跟前,清晰地向我们说:“他以往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如果他还活着,仍会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后来我们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坟墓上插着一个东正教的十字架,就是说他的朋友是一个塞尔维亚人,而我们的翻译却是个穆斯林。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29页 - 从中国走向世界

塞拉利昂,缺乏基本的医疗妇幼保健。许多妇女度过生死搏斗的生产幸存后,留下阴道瘘的后遗症。我们的治疗点经常有很多受这个病折磨的妇女,她们的故事让人心疼。有的被丈夫和家人抛弃,流落街头,过着极度自卑的日子;有的被社群逐出村落,生不如死,有的还因此发疯了。手术修补是唯一的疗法,大部分有机会治好。无国界医生打算帮助她们,……
这期间,无国界医生的两个项目点已经登记了上千名受阴道瘘折磨的妇女。我给两所医院搭建了临时的竹子茅草病房,每个能容纳30名病人,用于手术前的准备期及手术后的恢复期。……第一个接受阴道瘘修复手术的病人复原了,就要出院。在医院的临时病房区,……一位年轻妇女,穿着鲜艳的节日般的服饰,所有的女病人团团围着她,大家用独特的、充满活力的西非传统歌舞又唱又跳。这中间的就是第一位手术成功的病人,欢呼的女病人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手术后重获新生。……如此一个手术,竟然彻底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无国界医生所倡导的“为危难人群挽回尊严”。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80页 - 见证他人的苦难

人类集体意识中可能发生的最恐怖事情,就是此种潜移默化的感觉麻木,和对旁观他人苦难的无动于衷。
在我们这种“成熟文明”的社会,即使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分子,很多已变得耽于逸乐、毫无激情,对于实践理想,只余一腔冷嘲热讽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32页 - 从中国走向世界

我曾经不止一次被问到,我为的是什么?我相信所有的无国界医生志愿人员都曾经被问过同样的问题。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对我来说,我很荣幸能成为无国界医生的一员,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能够选择: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真正帮助到最需要的人们,而他们,因为贫穷,财害或战乱,没有选择。如果真要拿其他工作和做国际志愿者相比,我觉得我的工作回报更快。每工作一天都能立见成效,我知道又有人得到了帮助。
每当听医生说出“脱离危险”这四个字,我都会感觉释然,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62页 - 对“有”与“没有”的反思

当地人民与我的分别,是彼此拥有迥异的选择和机会:倘若我不喜欢这里的生活,可选择离开或另觅他路;但这里的人——所有不折不扣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却没有离开的选择和机会,他们不能丢下眼前的生活,贸然远走他方。 这是无奈的感慨,唯有让自己的脚步不停息,让自己的力所能及地帮助到更多更多的人,施一己之力以充实内心的愧疚,弥补世界的不公。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25页 - 第一章 从中国走向世界

有一次,我帮助修缮当地的政府医院。……我留意到20多米外一张床上的病人有点不对。走过去发现病人已经死了,干瘪的尸体散发出异味,张开的嘴巴爬满了苍蝇。尸体两旁的病床相隔只有30厘米,依然有病人安静地躺着,护士全然不觉。事后,当地同事安慰我说,这种事情常常发生,……类似的场景在很多乡村诊所里都属于“正常”:被疾病和饥饿折磨得几乎只剩下骨架的村民,等待药物的病患躺在冰凉的地板上,营养不良的小孩死在营养不良、无力哭泣的母亲怀中。……对那里的老百姓来说,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赛跑,生存是唯一的“事业”。……“小孩出生后没有名字,父母用‘星期几’等暂时叫着。正式的名字要及岁后才会有,因为很多小孩可能活不过有正式名字的一天,……”
……我到了苏丹以后,和当地人聊天问到他们将来的打算是什么——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他将来的打算是什么!因为经过了多年内战,他们心里已经没有“将来”这个概念,顶多就是想到下个月,那已经是很远的了。……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46页 - 卢旺达种族屠杀目击记

卢旺达种族屠杀后一年,即1995年,布隆迪看似即将出现种族屠杀,但是联合国主管维和行动的秘书长安南(Kofi Annan)致函85个国家(主要成员国),要求承诺在接获屠杀开始的消息后,会派遣维持和平部队到该国。他只接获12个国家回复,其中6个国家断然拒绝;6个非洲国家表示愿意派兵,但先决条件是获得全面的支持:从鞋袜、内衣裤、甚至枪械种种!孟加拉国是唯一承诺派兵1500名及支付有关军备的国家。西方国家却没有一个承诺或显示有意派遣部队——而当时距离卢旺达种族屠杀不过一年。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82页 - 撤退

乌兹别克斯坦。有次病人送来2个鸡蛋做礼物,我们5人把它们平分来吃。没人敢独吞也没有人好意思推辞,因为食物对当地人来说非常宝贵,明知我们有5个人却只送来2个,可想而知,他们已是倾囊相授。这样光荣的食物谁又舍得错过?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5页 - 第一章 长大的羽翼

……人道救援工作并不是要我去当英雄,也不是要我们在世人面前使自己变得伟大,也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虽然或许在经历过后,我们的自我会变得更为完整。我所认识的人道救援工作,是困境上的体会与认同而不是抽离的怜恤,是一份生活上的合作而不是无尽的施舍,是一份没有地域、种族、宗教界限的人道关怀而不是为政治或权力而服务的棋子……我想,这便是我所体会的“无国界医生”。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61页 - 与他们在一起

正如他们说:“世界总算没把我们马格莱人给遗忘了!”为了表示谢意,他们一家特地开了珍藏的最后一瓶酒,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56页 - 越南船民营的清晨

即使过了这些年,即使我对整件事有更深入的了解,仍无法判断当时港英政府采取的禁闭政策到底是对是错、无国界医生支援营内的医疗服务又是否正确。世界上许多人到危机,都不是抽空孤立发生的,职责也极少能只针对某人或某政府。 人道主义是一个总结性的词语,它不会存在于行动发生之前或之时,它只能存在于其后,作为一种榜样性的总结,启迪性的说法。没有人或组织有在做出行动之前用这一词语标榜自己行为的必要,因为它的结果显而易见。但这又是矛盾的,如果没有这一词语的形容或说明,在“不论种族,国籍,信仰等等”一系列界定词的出现时,行动往往又引发争议。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简约书摘 - 简约书摘

1.对我来说,我很荣幸能成为无国界医生的一员,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能够选择: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真正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而他们,因为贫穷,灾害或战乱,没有选择。如果真要拿其他工作和做国际志愿者相比,我觉得我的工作回报更快。每工作一天,都能立刻看见成效,我知道,又有人得到了帮助。每当听医生说出“脱离危险”这四个字,我都会感觉释然。这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
2.无国界医生不同意禁闭政策。有些人认为,在禁闭营提供服务,有被视作赞同或支持这种做法的嫌疑。
3.需求太大了,援助只是杯水车薪。而当参与救援的人多了,救援项目的性质也不免有改变,甚至可能成为腐朽政权的借口,逃避照顾国民的责任,虽然它们不是没有能力,也不穷。
4.仇恨是可以令人沉迷不能自拔的。许多人都不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易受仇恨感染,每个人都可能做出可怕的行为。不过,我们是有选择的。对我个人来说,在所有这些苦难之中,希望仍存。人与人之间坦诚和紧密的接触,正是希望的起步点。
5.童兵的存在,是一个正在崩溃的社会的痛苦现象。没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是一具具致命的机器。孩子的想象力还是完整的,由于没有道德指引,他们在军中禽兽般的行为,只是一场场充满创意的游戏,个中残酷令人无法理解。
6.是的,健康,知识,财富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反之,贫穷,无知,是不是被歧视的理由呢?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6页 - 一个人在途上

柬埔寨,今年刚去过的国家。我所到达的首都金边和旅游城市暹粒已是这个国家最好的一面,都被说成不如广东的三线城市,其它没看见的地方可想而知,那其落后的医疗是必然的,可怜却无能为力。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9页 - 一个人在路上

只希望当手中有伞时,能略尽绵力而已、
——李玉玲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3页 - 第一章 从有界到无界

……难民都饱历沧桑,有被叛军砍去手脚的,有目睹亲人被杀害的;绝大多数都家园尽毁,财物被抢劫一空。他们长时期营养不良,身体抵抗能力差,加上营内卫生环境欠佳,很容易染病,又往往小病化大,烂脚也会恶化成毒疮,甚至死亡。好几次,我才到达难民营门口,就被已守在那儿整天的病人家属,拉往他们的帐幕去看病重的至亲。有时病人已逝去多时,身上已有苍蝇,即使经我探脉、照瞳孔证实不治,他们仍不相信,恳求我打针下药,哀求送医院抢救。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79页 - 恐惧与希望

在戈马这里,我周围就有许多参与过卢旺达大屠杀,杀害大批图西族人的凶手。我有时为此深感不安,但我尽量不去想这个事实,因为无国界医生是不应该选择病人的。况且,通常只是一小撮人把整族人推向如此的地步,今天受苦的人,未必都是罪有应得或需为大屠杀负上责任的。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47页 - 卢旺达种族屠杀目击记

当人性泯灭,失败的是你我每一个人。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69页 - 灵活与坚持

2010海地大地震。……我们的医院倒塌了!……
……本区所有的人,几乎都涌来我们医院求助……
……当时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医院紧急应对计划”……
……接下来的六七天里,我们把药房和它前面的街道变成一所临时医院。
我们有医生,有护士,有后勤人员在现场。医疗救援是实时开展的。一下子似乎有百万个问题须立即解决——规划病人护理区、寻找医疗物资、保障医院范围安全、协助病人和员工撤出危楼、从废墟中抢救医疗器械、设置无线通讯……
……首次地震后24小时,……我们就在户外搭起一所临时手术室,又一小件一小件地把物资从医院的残骸里抢救出来……
……震后40小时,医生们已在做第一批手术……药房后边有三个集装箱……我们清空了其中一个,将它改造为第二号手术室。……
在药房外边,我们建起了完完整整的一所野地医院:分流处、急诊室、病危护理房、手术室、消毒设备、小型药房、血库、电力供应和后备供水等,五脏俱全。野地医院不怎么样中看,却能运作流畅。
……
头三天过后,无国界医生大批紧急救援人员陆续抵达。……
震后第7天,我们小队把工作交予紧急救援队接管……
现在我已回到了在波特兰的家,……得悉我们已有12个手术室在海地不停地运作,充气帐篷医院也已搭建好,正在为更多的伤病者提供照顾。……
无国界医生在海地提供医疗援助已19年了。相信往后我们还需要在那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纵使震灾不再是传媒焦点,纵使外界会把海地忘掉。
……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21页 - 第一章 从中国走向世界

我对无国界医生最大的感受,是他们不受政治等人道援助以外的因素而影响项目决定,而且运作透明,所有决定都是在最大程度地解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当时,我们大家大部分时间都一头栽进灾区,实地体察灾民生活,询问他们的精神和生活上最需要什么,然后根据实地了解,向协调办公室汇报情况,再为不同地区准备赈灾物资。物资发放完毕后,工作队还会再一次到灾区,确认灾民们是否已收到赈灾物资。在和当地政府合作中,无国界医生没有因为个别人士与灾情无关的要求而改变救灾的方式和地区,一切根据灾民的实际需要,确保灾民利益和款项应用到位。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67页 - 大还要能说话

大海不能说话。我可以。要说出这么可怕的事很不容易,有时候,我张口,却像大海一样无言。但此刻,此刻,我已道出了大海的心底话。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29页 - 我在徐风中苦思......

历史告诉我们,高度的文明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保障。

《无国界医生手记》的笔记-第180页

人类集体意识中可能发生的最恐怖事情,就是此种潜移默化的感觉麻木,和对旁观他人苦难的无动于衷。


 无国界医生手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