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国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46124360
作者:邱芬 编
页数:19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政治 职官 家臣 家臣是春秋时期卿大夫家族的官员。家臣有两种类型:即管理全家政务的家臣和管理采邑政务的家臣。家臣是士阶层,他们必须忠实于自己的主人,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当然这只是道德上的要求,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则是另一回事了。到了春秋晚期,有些家臣争夺贵族的权力,甚至到了“陪臣执国命”的程度。到了战国时期,家臣迅速萎缩。主要是因为君主集权的加强,需要大量士阶层的人支持,贵族的势力迅速萎缩,家臣也失去了生存的依靠。以前的家臣中也有趁着春秋战国之际崛起的,例如,三家分晋以前的家臣在分晋之后成为国家的官僚,这也可算是官僚制度的一个基础。 宰相 宰相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相是指在古代主人会见宾客的时候,辅助主人进行接待仪式的人,一般由高级家臣担任。而宰是主祭祀时宰杀牲畜的主要家臣,实际上,他们在内为宰,在外则为相。宰相的出现,说明家天下的情形已经出现,家臣也因此成为了管理天下的行政官员。此时的家臣还保持着原来的一部分职能,他们可以管理皇家的家族事务,例如御史中丞就是联络皇帝与宰相的官员,皇家的家族事务是要通过御史中丞通报给御史大夫,再传给宰相的。不过,这只是西汉初期的制度,后来渐渐消亡了。 太尉 太尉是秦代设置的官名,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汉代沿置。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改过去由武官充任太尉的惯例,和丞相同等,这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又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太尉与太傅同录尚书事,权位极重。后代的王朝或者设置,或者不置,设置的也往往只限于大臣的加官,此外,太尉也成为了高级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未再设置太尉一官。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秦代设置的官名,是丞相的副手,侍御史之长,负责监察百官。西汉时丞相与御史并称,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合称“二府”。凡军国大计,皇帝常和丞相、御史共同议决。丞相位缺,一般都是由御史大夫直接升任。御史和皇帝亲近,所以群臣奏事须由他向上转达,皇帝下诏书,则先下御史,再达丞相、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常常利用御史大夫督察和牵制丞相。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又改名为大司空。至东汉,延续不变。汉献帝时,在曹操的专权下,又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制。西汉晚期,从原来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变为三公并立,是汉代官制中的一大变革。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的官属由御史中丞总领,中丞替代御史大夫成为执法和监察机构的首脑人物。魏晋南北朝时,偶尔也恢复御史大夫的名称,或替代司空,或替代御史中丞。隋唐以后所设御史大夫,除宋代为虚衔外,均为御史台长官,已经不再具有汉、魏三公的性质。明代改御史大夫为都御史,自此其官遂废。 太守 太守这一职位原来是战国时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太守。太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到了南北朝时期,新的州、县增多,而各郡之间所管辖的地域相对缩小,州、郡之间的地域区别也不大了。到了隋初,地域划分上留州废郡,州刺史代替了太守的官职,太守就成为刺史或知府的别称,而不再是正式官名了。到了明清时期,太守则专门用来称呼知府了。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有诗、词、赋、曲艺、建筑、戏剧、民俗、绘画、雕刻、烹饪、医药、服装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已经深深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综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既保持本民族的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对外来文化加以吸纳和创新。例如,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不断地被改造,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影响了韩国、日本、朝鲜等近邻,而且也影响到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由此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    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长达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很深。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常常钳制和禁锢文化学术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封建糟粕。当然,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期仍然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本套丛书对中国的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节日风俗等内容进行介绍,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它的魅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政治
职官
家臣
宰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太守
三公九卿
刺史
员外
谏大夫
节度使
将军
尚书
洗马
侍中
清官
秘书省
翰林学士
大学士
提辖
押司
贝勒
钦差大臣
总督
巡抚
加官
斜封官
司法
秋审
大赦天下
十恶
五刑
笞刑
弃市
徒刑
黥刑
刺配
诛九族
军事
巨鹿之战
……
第二章 经济
第三章 思想文化
第四章 民俗礼仪
第五章 文学艺术
第六章 饮食医药

作者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国学常识》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国学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传统国学知识,其涉及传说、典故、军事及民俗等诸多方面,集趣味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饱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国学常识》,犹如畅游浩瀚的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不亦乐乎!

图书封面


 国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