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吾国与吾民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39932415
作者:林语堂
页数:331页

这是一本好书

这是一本经过时间检验的好书,很大程度上也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的写照。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人,更是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很不错的书!!!所以很推荐看一下。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

中国人的写照

原来中学上语文课,学习鲁迅的文章时,有一条注解称林语堂,梁实秋等是资产阶级文人,当时对他二人没什么好印象。长大以后才知这二位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大家,读了他们的文章,确实名不虚传。再后来得知林语堂晚年一直在台湾居住,但是心系故乡,生前最大的憾事就是无法回到大陆,他经常登上附近的小山,遥望海峡对岸的福建,这更令我唏嘘不已,深为敬重他的为人。这本书个人觉得后面写得更好,尤其是涉及中国文化的那部分,非常精辟,还想再读。

感受七十年跨度的中国人民 ——评《吾国与吾民》

如果你是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清醒有抱负的作家,在这个战火纷飞,水生火热的中国混乱的背景下,怎样向对中国历史一知半解,对中国有偏见的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呢?或者,更现实一点,怎样在一系列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大家中让你的文字流传后世?对于林语堂这个作家名字,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知道”状态。很少有人知道他作为国际学者这一角色。在谈到他的国际文学地位的时候,不得不谈到这部用英文写成的,向西方介绍当时中国与中国人的著作:《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因为这本书,他在西方文学上得到了一席之地,在那样动荡的年代。起初,林语堂并无意写此书,“而拟翻译五六本中篇名著”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书局的意见是,“作生活之艺术在先,译名著在后”。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被西方世界知道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有专门的书来详细介绍这些最令人听来如痴如醉的东西。正如赛珍珠之言:长期以来,西方人等待着新的解放青年去寻找合适的语言连贯地为我们解释中国的一切。也正如现在所看到的,林语堂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这些掷地有声的话是作为《自序》列在全书的开始,读者都可以很轻松地在一开始就看到这段话,并且很轻松地被这些话震撼。不粉饰太平,他是这样说的;全书读完,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十分佩服林语堂能将当时中国与中国人的特点大胆地向西方世界展示,包括其中的负面,例如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因循守旧这样的看着不舒服、敏感的形容中国人的词汇。但是在他笔下,这些词汇好像改变了感情色彩一样,读者可以明显从字里行间中体味到作为中国人的荣誉和自豪。而且看完之后想一想,觉得还真就那样一回事。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更难得的,其中有众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中国人所著的书中有一个普遍的缺陷:感性色彩浓而使著作中的逻辑性不够严密,特别是有关概念、定义、解释方面。自身的中西式混合教育使林语堂能够自如地应对思维上的差异。比如说,他在书中另类解释这样一句话:“中国人之所以能写出优秀的诗歌,是因为他们用肚肠来思考的。”(这是当时西方中国盲们对中国人好吃无果的无聊讽刺。)他的步骤是:先抛出“中国人总是习惯用感情来思维”,再引出传统说法“满腹经纶”等来证明“中国人把腹部作为一切知识和学问的贮藏所”。再印证西方心理学家已证明的“腹部是贮藏情感的地方”得出“思考是情感越多,肚肠对一个人的思想所负的责任就越大”的结论,从而自然而然的将整句话性质和感情色彩一百八十度转变。把犀利的箭温柔折断还回去。随着阅读的深入,《中国人》更像是一种林语堂式的外交。他巧妙地用没有避开任何西方敏感词的方式,使西方世界的第一道抵触封锁线失效,给人感觉,“咦,这还是一窝里斗的典型啊”,潜在为其书的认知度加分。书中引用举例大量的西方谚语、典故、名人,无疑降低了中国生僻词汇对西方读者的障碍。始终穿插着的以西式为主的幽默创造了一种针对西方的有趣熟悉的氛围,让人在像似听故事般被潜移默化。某种程度上,这与周总理面对新中国当时的外交难题时情景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周利用政治层面的智慧幽默化解。相同的是,结合努力与头脑维护中国易碎的一点仅存的尊严。虽然已过了七十六个年头,这本书的价值依然在发光。从书中,可以感触到七十六年前的现状与环境,相较于当代,进步、发展的艰辛可触可感,从心底发出一种责任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好更完善地继承文化,并且为中国的进一步传承感到任务艰巨而伟大。不单单只是让“中国”这两个字仍然存在于世界。

现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个题或许给予的评价太高,但是真的觉得这本书是一本百科全书。最初林语堂在我印象中只是一名国学家,但看完这本书甚至觉得他是一名政治家。林语堂先生虽然写的是上个时代的中国,对现在的中国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现在的中国和一百年前的中国是极其相似。透过这本书,不仅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现在。推荐这本书,语言白话,易懂!喜欢!

在看作者姓名之前,请先认定:这是一本书!

作为一本中文读物,是否有操现代汉语的读者依然认为此书具有可读性?这本书以及林语堂的其他中文作品减少了我的阅读欲望,并没有增进我的思想!此外,不知书中那些生僻词汇是否拜林老先生所造,其意义如何,也无人能解释了。即便忽略这些不知所云的生僻辞藻,还是有不少篇幅跑题相当严重,读完之后,再看标题,才发现逻辑怎么这么混乱。不是因为他是林语堂,我才这么说。我只是把这本书当做一本书来读。我不爱看,谁爱看,谁看吧。

智识青年如何自存

by 陈不可尚未过时的序1934年,国之危难时刻,精于英文的林语堂开始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第二年9月,该书由赛珍珠的出版公司在美国发行,大受欢迎;至年底,该书再版了7版,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其后,该书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可以说这本书让西方人知道了何谓“中国文明”。《吾国与吾民》由赛珍珠亲自作序,向欧美读者推荐。至今中国人读来,该序文仍未过时。赛珍珠何人?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同事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她曾在镇江生活长达18年,度过了少年时代,这位在中国生活超过40年的女性,对中国也身为关心和了解。在序文中,赛珍珠开头就提到,“中国近来有一种新的倾向,这是一个重要的运动,就是青年学者对于本国的热心探讨”。造成这种探讨,源自于那个大变革的年代。这个时代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呢?“现代的中国智识青年,就生长于这个大变革的社会环境里头,那时父兄吸收了孔教的学说,习诵着孔教经书而却举叛旗以反抗之。”于是,新一代的智识青年凌乱了。“新时代各种学说乘时而兴,纷纭杂糅,几乎撕碎了青年们的脆弱的心灵。他们被灌输一些科学知识,又被灌输一些耶稣教义,又被灌输一些无神论,又被灌输一些自由恋爱,又来一些共产主义,又来一些西洋哲学,又来一些现代军国主义,实实在在什么都灌输一些。”“侧身于顽固而守旧的大众之间,青年智识分子却受了各种极端的教育。”于是,就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以男性为主,“他们老老实实不知道怎样自存于自己的国家里头,或生存于他们的国家所滞留着的一个时代里,他们大部分系留学外洋,以致忘却了他们的民族的实际”。赛珍珠表示,这些游移不定的青年,很容易受到革命领袖的鼓舞,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外国政治和物质入侵的后果。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假如没有外国的入侵,中国在物质上早已和列强并驾齐驱了。对此,赛珍珠反驳道,“一个革命领袖往往当他地位一旦巩固,即变成保守而腐败起来,不殊于旧式的官僚”。因而,她认为,“中国历来之时局变动,实与外国不甚相干,而过去倘有甚何关系,亦很容易阻止而免除之,只消中国能及早减少一些惰性、而她的领袖减少一些自私心理”。这是赛珍珠给当时中国时局开出了一味药。此外,赛珍珠也提到青年们的媚外心理。经过一个失望而狂热的时期,青年更增加了崇拜西洋的热情。他们要么沮丧国家之现状,要么欲掩盖其实况于外人,“怀恨而艳羡他人”。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让外国人很着迷。赛珍珠称,近来,西方对中国问题的兴趣在增强,有些学者甚至羡慕中国式生活的稳健,以及中国艺术哲学的高明。这让青年们有了自信了理由,甚至让部分青年有了“复古”倾向:他们要吃中国的土产,穿中国的土布,而服行中国原来的生活习惯。这些欧化的中国青年,厌倦了父兄的革命热情,欲重返纯粹的中国式生活。“他们曾经长期地西装革履、刀叉大餐而欲往哈佛大学留学,又精通英国文学胜于本国语言,现在他们对于这一切都感动头痛,而欲重返其远祖的怀抱。”80多年后,赛珍珠笔下的“智识青年”,仍然是如此的熟悉。这种困惑与挣扎,依旧发生在这个国度。什么思想、主义都拿来一点,杂糅一片,最后恐怕会陷入虚无的历史深渊。他们如何自存于这个时代?这个追问仍需答案。淳朴的道学理想什么是中国人?书中,根据自身的理解,林语堂极力向西方读者回答着这个问题。中国太复杂了,任何人试图做出回答,必然引发争议,甚至口水仗。林语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写该书肯定冒犯了很多人,因而他在序文中强调:“说不定我同样爱我的国家,可是我常小心翼翼在他们面前隐藏起来”。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每个人想到的答案不尽相同。有人想到的是儒释道,有人想到的诸子百家;有人想到的是汉唐盛世,有人想到的是近代百年屈辱;有人想到的是“粗陋的中国人”,有人想到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人想到的是山水田园,有人想到的是扬州秦淮。书中,林语堂的回答是散漫的,像未加思索的老者,向孩子侃侃而谈。他用散文化的笔法,试图阐述这宏大命题,在较为凌乱的叙述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在自序中,林语堂就直言,“人类对于真理的领悟,只在稀有的一刹那,这领悟的一刹那倒是令人目眩,结果仅能导致腐迂之结论,渊博而无当。因为陈览真理的领悟,需要较为简纯的风格,其实亦即为见理精深的风格。”有趣的是,本质上,林语堂就是他笔下那种典型的中国读书人。南方与北方,江南地带与两湖地区......林语堂认为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性格,北方人长于战斗,而南方人长于贸易,因而历代创业帝王,均出自北方人。这种朴素的地理认知,没有足够的科学论据,确是人们日常谈资的基础,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时,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退化”的,他认为畏惧痛苦,就是退化的标志。“丧失了大部分智力上体力上之进攻和冒险之才能,此种才能本为原始森林中祖先生活的特性”。这种文化有些消极而危险,中华民族何以生存下来,林语堂认为,这得益于不断吸收外来民族文化,如蒙古族。这种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周期性,大约一个转变的周期为800年。至今,已有三个周期循坏,自秦到六朝鞑靼民族入侵,共830多年;隋朝至蒙古族入侵,共780多年;明初至今,为最新一个周期,尚未结束。除了文化的融合,另个让中华稳固的因素就是家族制度。在中国,家族含有宗教意味,加以祖先崇拜之仪式,富有宗教色彩,其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同时,野蛮民族也乐于加入家族,并沉浸于一种美妙的理想:一个人的驱壳虽死而其灵魂不灭,仍能生存家族生命之巨川中。有趣的是,林语堂指出,中华文明有一种文明倾向,即爱好原始状态之文明,像一种文化的童年状态。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道家的生活理想。“乡村典型的生活,常被视为最理想的优美生活,农村的理想表现于艺术哲学及生活者,如此深植于一般中国人之意识中,应亦为今日民族健康之一大因素。”养鱼、养猪、种蔬、种竹,是曾国藩的“内政四要”。这些特有的诗意天然,林语堂理解为“人类知道了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同时却警戒着它的朝生暮死是性质;危惧于为造物者所嫉妒,故宁愿生活较为纯朴而享较长久的天年”。如何理解中国人,似乎有些雾里看花之感。林语堂接着论述中国人之品行,他概况为——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得力于孔教的宿命论,中国人较为和平而知足,认为一切容易适得其反。这种静止而消极的力量,使得心智稳健过当,可视为是“圆熟”。“一个老大民族的古老文化,才知道人生的真价值,而不复虚劳以争取不可达到之目的。中国人把心的地位看得太高,致剥削了自己的希望与进取欲”。林语堂认为,忍耐很大程度来自家族,与一家人相处过程中,无形中学会了忍耐;而“无可无不可”则是一种现实生存哲学,他称为“适生价值”,莫管闲事,别惹祸上身即是其通俗的表达;所谓的老猾俏皮,则是一个人经历许多人生的况味,变为实利的、冷淡的、腐败的行为,说到底这还是道学哲学,一种俏皮圆滑的冷淡,是一种深奥而腐败的怀疑主义。进而,林语堂总结出:“当顺利发皇的时候,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都是道教主义者。孔子主义者在吾们之间努力建设而勤劳,道教主义者则袖手旁观而微笑。职是之故,当中国文人在位则讲究德行,闲居则遣情吟咏,所作固多为道家思想之歌赋。”和平、自足、幽默性,均不难理解,"倘能够吃一顿菲薄而安逸的苦饭,吃了下肚不致担什么心事,便是大大运气",“自从有了庄子和他的著作,一切中国政治家和盗贼都变成了幽默家了,因为他们都直接间接接受了庄子的人生观的影响”。林语堂所面对的中国人,仍是过去式的,和当下有着不小的差异。物质的丰富及文化的多元,让很多人认为,我们早已告别过去,但血液中的基因,其实大多均为改变。在林语堂看来,这种文化、品性孕育出来的中国人,其心灵是智慧、女性型、缺乏科学精神和逻辑精神,认知主要靠直觉和拟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林语堂暗示,中国人这种尊敬智识暗含着一种统治术。首先,知识得有现实功用。“他们尊敬学者的那种学问能增加其切合实用之智慧,增进其了解世故之常识,增进其临生死大节严重关头之判断力,这一种学者所受的尊敬至少在学理上是从真实的价值换来的。”因而,无论是地方的或国家的纠纷,人们都盼望一位智识人士,视其为天然的领袖,在复杂的关系局面上作出明智的行动和决议。于是,一种领袖的文化孕育而成。多数人目不识丁,维持领袖地位并不困难,引用几句成语,令其一知半解,或引用一些历史古训,民众此前从戏台上略知一二,即可了事。这种特性也引导出中国特有的文官制度,把文人视为一切,妄以“文学”治理天下。与西方相比,中国人缺乏逻辑和科学精神,林语堂形容为“女性型”,头脑几乎女性的神经机构,充满着"普通的感性",而缺乏抽象的言辞,像妇人的口吻,因而中国的审判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这样的中国人有何人生理想呢?林语堂从儒释道来回答这个问题。林语堂认为,孔学是都市哲学,可视为工作姿态,而道学则是田野哲学,是一种游戏姿态;至于佛学,以其哲学性质征服学者,因为佛教含有逻辑,佛经具有高度的学者风格,语句简洁,说理透辟,而它的宗教属性,则适用于民间,其轮回学说最为盛行。在儒释道上,林语堂也认为,道学理想为最高理想。“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存在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至善至德的境界,这种人生理想“既不是怀着极大野心,也不是玄妙而不可思议,它是无上的真理”。林语堂作出这样的判断,最好的理由或许就是,他就是这样的中国人,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他说,“它是放着异彩的淳朴的理想"。幻想中的女性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边缘,为边缘人物、课题立史作传,是这个时代通病。除自身智识不够,无法完成宏大主题的原因外,恐怕就是人太急功近利了,急于出开创性的成果。在这个混杂的年代,我丝毫不怀疑,不久后,同性恋史将堂而皇之地走进历史的殿堂。它将以看似严密的论据证明自身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应给与的理解和宽容。《吾国与吾名》中,林语堂关于女性的描写,关于两性关系的勾勒,有些让我着迷,让我有一种奢求的欲望,妄想勾勒出中国的女性史、两性关系史。林语堂认为,根据《诗经》的描述,许多女子与男子恋爱私奔,证明周代婚姻制度并未像后世成为女性的严重束缚。他判断,孔子时期的两性关系,大概和罗马衰落时期相似,尤其是上层阶级。“人伦的悖乱,如儿子与后母的私通,公共与媳妇的和奸,自己的夫人送嫁给邻国的国王,佯托替儿子娶媳妇之名而自行强占,以及卿相和王后通奸,种种放荡卑污行为,见之《左传》之记载,不一而足”。孔教学说出世,这种伦乱的两性关系得到抑制,这些限制载于《礼记》。孔子从社会哲学观之,主张尊卑有序的社会,主动”男外女内“的分工。这种”男外女内“鼓励温柔的妇女,尊敬丈夫之父母,友爱丈夫之兄弟,对待丈夫的朋友彬彬有礼,要求女性娴静、温顺、清洁、勤俭以及精于缝纫。林语堂表示,儒家学者认为,这种分别对社会和谐是必要的,虽未像后世进入变态之怪癖,但其为女性低劣种下了根苗。如丈夫为妻子服丧只需一年,而妻子为丈夫服丧却要三年。及至汉代刘向,服从、贞洁被著为定则,成为一种女性伦理法典。女作家班昭《女诫》,也极力为女子的三从四德极力变化。所谓三从,即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由于在儒家中,母亲身份高贵,因而最后一从实际上未能实行。值得一提的是,汉代时,妇女若为贞节而死,已受建立牌坊或官府表题之褒扬,但当时的妇女仍能再嫁,不受限制。及至宋代,理学开始兴盛,要求妇女必须过掩藏的生活,使得妇女再嫁成为犯罪行为。理学家极力鼓吹崇拜贞节,妇女因而背负社会道德上的责任,而男人也常热烈予以赞美。到了明朝,守寡贞节的道德演变为公家制定的法典,凡寡妇守节自未满三十岁,能够继续保持达五十岁者,可受政府的褒奖而建立牌坊,她的家族甚至可以蒙受荫庇而享受免除公役的权利。改变来自帝制的溃败。至民国,新文化运动时,寡妇守节制度收到严重批判,视为孔教重要罪证之一。男女青年开始在政治领域崛起,1919年秋季,北京大学第一次招收女学生入学,随后,其他大学遂实行男女同学。1927年以后,政治机关任用女公务员之风勃兴;南京政府公布法律,承认女子享有平等继承权,多妻制度消灭,女子学校盛行;1930年以后,女子在运动界崭露头条,躶体照相受社会欢迎,报章杂志日有披露。新中国成立后,女子更是为成为”半边天“,体育界更有”阴盛阳衰“之说。林语堂认为,这种两性关系,除了孔教学说,也和女性在经济上处于从属地位,经济权被男性操控分不开。”一方面孔教学说将妇女守节制成为宗教式典型,而另一方面珍珠、宝石却将一部分妇女转化为小老婆,为荡妇。“如魏晋时代,大氏族兴起,资产积聚于少数豪贵,加以政治上紊乱,从而促进了女子充妾之风,也加剧了溺死女婴的惨剧。那时,很多高官豪贵还蓄有私家歌妓舞女自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放荡的生活以及女人的温情服侍,满足了登徒浪子的美梦。也是这个时候,中国妇女是善妒著名,甚至有些怕老婆的官员,常带被抓伤的面貌入朝议政,致使皇帝降旨惩罚这些善妒的妻子。对于女子的善妒之心,学者俞正燮如此分析,“谓妒忌并非女子之恶德,妇女而失却丈夫之欢心者,其感想仿佛职业界伙计的失却老板的欢心。”孔学、理学将女性固于家庭,她们少于社交,甚至被视为低能。对于她们而言,除了家庭生活,其他一切都属于非主要任务,而在家庭之中,她们也有快活的自由,从而享受其中。在西洋艺术中,女性的肉体视为灵感的源泉和纯粹调和形象的至善至美;女人是圣洁的象征,奉以精神的微妙,代表一切清净、高贵、美丽和超凡的品质。与西方不同,中国艺术则以为女性肉体之美系模拟自然界的调和形象。在中国人的理想中,女人的完美形象是”贤妻良母“。这种完美的女性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呢?林语堂指出,不同于男孩子,中国对于女儿的管束较为松弛,女性由于成熟较早,因而能更早地服从于既有的家庭纪律。与同年龄的男孩子相比,女孩子总是温文而端庄,至14岁以上,便开始躲了起来,学习着温柔典型女性的模样儿。由于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在诗歌和绘画上,这些女性很少涉足,或浅尝则止。这种文化生态给了妓女和妾生存空间,“娼妓因乘机培养了诗画的技能,因为他们不需要’无才‘来作德行的堡垒,遂益使文人趋集秦淮河畔”。林语堂称,文人寻访艺妓,她们大多有一技之长,或长于诗,或长于画,或长于音乐,或长于巧辩。“青楼妓女满足了许多男性的求爱的、罗曼斯的需要,盖许多男子在婚前的青年时代错过了这样风流的机会。”无数故事记载证明,这些艺妓不容易征服,追的过程往往经年累月,花费数千银子,始得一亲芳泽。“妓女是以叫许多中国男子常常罗曼斯的恋爱的滋味,而中国妻子则使丈夫享受比较入世的近乎实际生活的爱情。”林语堂强调,妓女与家庭妇女相比,文化教育程度更高,独立生活性更强,因而更为熟习于男性社会。而她们的命运,要么是成为小妾,要么是做人的外室情妇。此外,林语堂指出,妓女在音乐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妓女,音乐在中国恐怕至今早已销声匿迹了”。时至今日,两性关系已发生巨大变化,林语堂笔下的女性,早已让当下很多人陌生而吃惊。不过,林语堂指出,在80多年前,已出现摩登女子和旧式女子两种女性形象,而当时男性心中的理想女性已经悄然改变,最好的标准妻子是“要有新知识而具有德行的女子”,幻想着把摩登女子和旧式女子两种美好品质结合起来。这何尝不是当下男人的幻想?外形时尚靓丽,有思想且独立,富有工作能力;同时温婉可人,体贴入微,同时能够做家务,照顾老人孩子.......男人们常批评当下的女性,一方面全力发掘自身女性的优势,甚至牺牲肉体以达到目的,而另一方面则要求性别无差异,以谋求更多的权益。这种双重标准又何尝不是女人对理想男性的幻想?一方面出于性别的考虑,尽情照顾她,给予足够的温暖、关怀;另一方面让她自由独立,让渡长久千年的男性垄断性权利。

爱之深,责之切

林语堂是真正的热爱这个国家吧,虽然书中有很多地方写到中国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是还是能体会到林语堂那种,“这个国家就是好啊,只是作为世界上文化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只是刚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所以才被你们欺负,至于你们那才发展了百来年的文化,太幼稚了,老子不稀罕,老子是天朝上国,以后灭你们跟灭渣渣一样”比如说,他把西方文化比作夏天,朝气腾腾,把中华文化比作秋天,说秋天叶子都有些枯黄了,最开始会觉得他向往西方那种有活力的文化,最后他却还是觉得秋天啊,就是各种好啊就是各种好你们那些文化啊,太幼稚了啊!不过是个不严肃的读后感,因为书说的内容太多,脑子不够用,只能捡记得的感觉说啊,以后重看一遍2014-07-27林语堂对中国可能确实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文科中国

林语堂在文中言之中国人缺乏逻辑,又兼圆滑,简直是文科生的雕像。大概近代科学近代发达国家,或者近代中国努力的方向更像理科生,不断向上雕铸尖塔,在高处时时感到孤独。而文科生却像在编制一个巨大的安全网,节点虽小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在其间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爱这样一个文科的祖国。ps.中国的历史真像是螺旋上升,所以八十年前的历史背景看起来和今天真是有不少相似之处,或者说叫传承?pps.本文翻译的蛮好,从半白的语言还算完整地复原了当时的语气。不过时过境迁,很多语言已经发生了改变。最近在读相似时期的齐邦媛的作品,看见两人不约而同地用“上下其手”形容政治腐败,不禁莞尔。

当我越来越宽容时,我也越来越挑剔

林先生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新东西和新思考,这也是我看林先生第一本书,之所以没有先看《京华烟云》,是因为现在不大看小说了,而且也不太喜欢民国人写的类似《红楼梦》大家族的小说,总有珠玉在前之感。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谁把儒家和道家骂的这么狠的,偏偏字字一针见血。读完此书,深感经济基础决定一切,所以家族制度和儒家道德紧密相关,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决定了道德状态。作者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论述直指人心,在当下也是醒世恒言,切中时弊,只是可叹没有速朽,社会似乎依然在原地停滞不前。作者对于妇女生活的描述让我有闪烁其词,遮遮掩掩,力有不逮之感。不知道是作者了解女性不全面还是涉及阴私不肯深刻论述。作者在向我们证明女子也是有地位的,她们的价值在于家庭。似乎裹脚也出于女子自愿取悦男人,却没有说女子为什么要去取悦男人。之前那只深刻犀利的判官笔到这一章似乎变成漂浮不定的拂尘了。还是打了最高分,因为这本书值得每个中国人去读一读。

说不定我也同样爱我的国家

这是一本由赛珍珠女士提议,林语堂先生完成的,写给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来了解中国的书。语堂先生在自序里就做了预言,此书会“激怒不少阐释中国的作家,特别是自己的同胞们和伟大的爱国者们”。的确,书中在对中国人的性格做剖析时,毫不讳忌的撕下了连着血肉的面具,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无力、无助甚至无能、无望写的鞭辟入里、刻骨铭心。可以想见,在那个黑暗和沉沦的时代里,语堂先生会因为这本书接受多少喷薄的唾沫。但是随着我翻完了整本书,不禁掩卷一声长叹。且不说他破了我多年不得其解的一个闷,即中正先生在抗战中一贯的绥靖政策,这一谜题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是找不到答案的。最牛的是他在1939年即预言了中国必将胜利并且洞见了抗日战争的未来走势,在今天看来,无论战略、经济还是外交形势均被一语中的。语堂先生说,“说不定我也同样爱我的国家”。他实在是太过谦了,先生“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挠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在那个国运衰落的时代,先生犹能以理解式的眼光和达观的笔调分析这个国家的精神和人民的心灵,而不是像许多其他先生那样以措辞激烈的檄文一抒义愤。那样的作品常常没有看清现实,就开始批评现实。但语堂先生则是看清了这个国家、读懂了这个国家,并在它处于命运低潮的时候,依然爱它。这是真正的英雄主义,也是最深挚的爱国精神。前几天在知乎,看见了“流流”同学转了那个时代的一篇文章,在此分享。“1929年5月4日,上海《生活周刊》刊发以《未来之中国》为题的号外。其中,有一篇文章颇具新意,题为《十问未来之中国》。文章中,对未来的中国提出了十个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以编者按语而言,‘此十问俱实现,则中国富强矣,国人安乐矣’。  文章刊出,反响颇大。据《生活周刊》编辑人员透露,共收到读者回信4000余封。对于文章提出的未来中国十问,持乐观态度的读者,占15%;持悲观态度的,占35;其余读者态度无明显倾向,只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此文作者,笔名‘醉梦人’的先生指出,‘吾举十问,实不知其答案。私以为,能实现十之五六者,则国家幸甚,国人幸甚!’  现将这十问列出,今昔对比,看看我们都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  1、吾国之军权何时归一,分散之军阀何时湮灭?  2、军人治政之权何时尽除,吾国之行政权何时统于中央?  3、三十四国治外法权何时可废,吾国之司法何时自主?  4、由北洋至国府,元首概为军界强人,吾国何时诞生文人执政?  5、吾国何时举行真正之代议选举,何时举行真正之国民普选?  6、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  7、吾国何时可自产水笔、灯罩、自行表、人工车等物什,供国人生存之需?  8、吾国何时可产巨量之钢铁、枪炮、舰船,供给吾国之边防军?  9、吾国何时可行义务之初级教育、兴十万之中级学堂、育百万之高级学子?  10、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拓势力于境外、通贸易以取利、输文明而和外人?删掉了当时看到的答案,我想答案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数,就不用特别写出了,而且,光看问题,更显得有种悲壮之感,作为80后,虽然无法和90后的物资爆炸相比,勉强算得上衣食无忧吧,很多在我出生以后的环境中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却能让当时的爱国人士发出似乎绝望的悲问,比如开头的一串军政府……甚至还有水笔灯罩之类我们今天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到百年之前居然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幻想,当时的国人是处在多么深重无边的黑暗中,是有多么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才能发出这样无望的呼声,当时甚至日本侵华都没开始,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这个作者又会是如何绝望,上历史课的时候听着老师昏昏欲睡的讲课,真心没有这80年前真真实实的国人呼声来的震撼人心。”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林语堂先生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颇为细致深入。林语堂先生从南北差异谈起,谈及中国人民,中国人的德行之圆熟,忍耐,老滑俏皮,爱好和平,知足,保守。中国人的这些德行的演化有着自身的规律,与中国的地域,文化,家族制度,社会制度,乡属制度息息相关。中国人文之理想的源头,一为儒家之中庸思想,一为道家之自然思想,在社会的现实性和内心的叛逆之中找到自在的平衡。佛教进入中国后逐渐演化为一种功利化的工具,没有真正成为制衡内心的宗教皈依。中国是个年老的民族,是女性型的,林语堂先生也特设一章来描述中国妇女。在中国妇女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民族的特性,更理解很多看似落后的文化习俗。中国的文学,艺术和生活方式,有着奇特的姿态,实用主义盛行的中国却有着对审美的无限追求,在千千万万个故事,千千万万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千千万万的普通的中国家庭生活之中延续着。民族的特性让中国以一种温和,拒绝改变的姿态延续着自我的文化。

个人看待世界,以及分类的方法不同

吾国与吾民向来不喜欢进行这种情况的分类,比如南方就喜欢商贸,北方就彪悍,喜欢打战,再诸如某个朝代,就要以一两个名人为代表,讲那一个朝代,实在是没有太大说服力。我一直相信个体的独立性。吾国与吾民向来不喜欢进行这种情况的分类,比如南方就喜欢商贸,北方就彪悍,喜欢打战,再诸如某个朝代,就要以一两个名人为代表,讲那一个朝代,实在是没有太大说服力。我一直相信个体的独立性。

《吾国吾民》书摘

写这本书,我将冒犯许多阐述中国的著作家,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祖国的同胞和一般的大爱国家。此辈大爱国家——鄙人与之实互不相涉,因为他们的偶像,不是我的偶像,他们的爱国思想也不是我的爱国思想。说不定我也同样爱我的国家,可是我常小心翼翼在他们面前隐藏起来。第一章 中国人民幸而在中国文化之轨迹内,只有省域观念之存在,而未有种族观念之抬头。中国历史简直很容易每八百年分作一个段落,为一个周期,一共分为三个周期。巩固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最有价值者,当首推中国之家族制度。其次为考试制度;第三位返璞归真,朴素的生活,保持体格和道德上之健康状态。郑板桥:“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人类知道了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同时却警戒着它朝生暮死的性质;危惧于为造物所嫉妒,故宁愿较为纯朴而享较长久的天年。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这个社会见了少年人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假使到了三十岁还兴奋地主张改进革新,那他倘不是彻底的呆子,便是捣乱分子。当肉体受痛苦的时候,道教替中国人的灵魂准备了一条安全的退路和一幅止痛剂。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俏皮者是一个人经历了许多人生况味,变为实利的、冷淡的、腐败的行为。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在这一个基本原则下,一切中国人之争论都草草了事。一切计划纲领大肆修改,一切革命方案大打折扣,直至和平而大家有饭吃。吾们有句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它的意义等于勿生事,莫惹睡狗。幸福问题最后可以收缩为欲望问题。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智慧、女性型、缺乏科学精神、逻辑、直觉、拟想)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人生的真正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中国人爱好此生命,爱好此尘世,无意舍弃此现实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他们爱悦此生命,虽此生命是如此惨淡,却又如此美丽,在这个生命中,快乐的时刻是无上的瑰宝,因为它是不肯久留的过客。就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琐碎常情,中国小说家常无厌地乐于描写,这些详情是那么真实,那么切人情,那么意味深长。。。。中国小说家是这样描写着,中国的男女是这样生活着,这个生命太充实了,它不复有余地区容纳不灭的神的思想。第七章 文学生活诗是中国人的宗教宗教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抒发,为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受,为对于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或者活跃的情愫。诗又教导中国人以一种人生观,以丰富的爱好自然和艺术家的风度忍受人生。它教导人们愉悦地静听雨打芭蕉,轻快地欣赏茅舍炊烟与晚云相接。她描绘一幅图画,发表一种伤感,而留给其余的一切与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第九章 生活的艺术人生是残酷的,政治是污浊的,而商业是卑鄙的。中国人上政治舞台,荒诞不经;进了社会,稚态可掬;空闲的时候,方是最纯良的时候。人们的爱美心理,不是受书本的教导,而是受社会行为之熏陶,因为他们生长于这个风韵雅致的社会里。遗传法式和审美趣味须经历岁月而以逐渐养成。孔子曾回答一个门人对于死的问题这样说:“未知生,焉知死?”他在这几句话中,表现其对于人生和知识问题的庸常的,非抽象的,切实的态度,这种态度构成我们全国的生活和思想的特性。它告诉我们,无论人类在思想上行为上怎样尽了力,一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幸福。而我们总想法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快乐,无论命运的变迁若何。人生譬如一出滑稽剧。有时还是做一个旁观者,静观而微笑,胜如自身参与一份子。

推荐级别

写的很好,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人,无论天南海北,无论古往今来,再过一千年,这点中国人的秉性是难以根改的,这些秉性,自春秋战国起就已经注定,直至今日,并将延续大概就是这么些回事正如前段时间看《论不平等的起源》,400年前的论调,放置今日,依然掷地有声,闪耀真理的光芒!so 知识永不腐烂变旧

还得重读

书是好书,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用语习惯差异太大了,读起来有些吃力,我甚至觉得读书中引用的一些古白话文理解的更顺畅一些。另外,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跟文人或者国学大师们的路数迥异,总感觉这书一路下来,思路窜来跳去,让我很难追踪。另外,有些论述在我看来也不够逻辑和严谨。不过林语堂确实博学,什么烂七八糟的破事儿都知道呢,而且都能杂糅到一块,确实看得出那些东西是深入作者骨子的。书一开始有一部分让我觉得有些对传统文化的抱怨,可是看到后来,又感觉作者透漏出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偏爱和执著,今天看到另一本书的序里说,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其实在潜意识里实在回应另一本分析中国人的由美国传教士写的书,我于是释然了。读的很慢,因为阅读体验不算太流畅,我记得我是在读完上一本林语堂的书《生活不过如此》之后开始读者本书的,翻了翻以前的记录,竟然是去年九月份的事情了,同期读了n多其他的书,真是惭愧惭愧。

农耕时代的中国人

这版英译汉很多半文言的语句,据说翻译者黄嘉德是民国时代人,因年代久远,读起来很拗口。个人更喜欢由1988年学林出版社出版,郝志东与沈益洪翻译的,名为《中国人》,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比如这版的“普通感性”对应学林版的“庸见”,“普通感性”真的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翻译。林语堂先生更多的时候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评价他所在时代的中国人。因为科学发展时代水平的限制,很多与其说是中国人的特点,不如说是农耕时代的人类通性。比如,爱好自然、勤勉、生殖力高、幽默、保守、迷信等。另外,文中提到中国人的心灵“女性化”,连语言文字描写也是女性化,从字里行间总觉得对女性有些不太尊重之意。比如善用比拟手法、语言精炼、形象生动的各种成语、谚语非得扯上什么女性思维,未免牵强,且有失偏颇。再联想他写的《武则天传》,他是得多讨厌女人当皇帝,才会对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用尽各种不堪的词汇,而不写女皇的政治才能及贡献。尽管如此,林语堂先生的文学造诣相当深厚,这仍然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无论读任何经典,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时代在进步,中国在发展,本书中的很多内容放在当今时代仍然有很多可供研究部分,百年前的中国人,百年后的中国人,哪些不好的个性没了,哪些不好的个性仍然存在着,通过比较,可以剖析人性中优缺点。

淡淡言

国学大师的书自当无可厚非,文章中散发着智慧的气息以及对于国民最透彻的分析,不过由于林老师写书时白话文并未十分流行,固文章读起来可能有些生涩,但若能坚持多读几页也就大致能习惯了

“幽默大师”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值得再读一遍

家族观念道家和孔家斗争下的产物天生圆熟,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中国人,那浓墨重彩抹不去的酱缸文化原来是有为什么的

民族的代言与被代言的民族

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是儿时就读过的,而这本关于中国人的大作却久闻其名,一直都未曾拜读。今日细细的翻了一遍,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对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民族特性、民族性格都有细致而坦率的介绍。在书中,林先生就好像一个离家的游子在向异国友人介绍自己怀恋的故乡一般,细细的讲述着关于自己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细节。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他本人说,是“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且不论这是不是先生自己的谦辞。林先生在这本书里还是很坦然的把他见识到的、想到的、他所理解的中国,都写了下来。不论是我们所骄傲的诚实勇敢,自强不息。还是我们的软弱屈从、自私自利,都毫无讳言。毫无疑问,林语堂先生无论是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亦或是一个优秀的语言学家,他都足以代表着中国的印象,他的作品也会成为大量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可靠资料。然而,一个民族的特殊,真的是能够被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所代表的么?林先生的为人治学和他的文笔,都是毫无疑问的优秀。他对于中国的叙说,也是全面而客观的。但是当我想到别国的人有幸能通过这么一本优秀的的作品来了解中国的时候,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又能通过什么呢?电视上没完没了的打鬼子打汉奸打特务?还是耳濡目染的大中华论?以日本为例,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不得不说是千结万绪,然而,国人对于日本的了解,却大多是受着各种倾向的影响。国内反日情绪不可谓不大,也有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少年,和某些不容辩解的被斥为“卖国”的亲日人士。我不得不说,日本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或许带着浓浓的邪气。或许不像华夏文明那么光明正大,浩然正气。然而,无论它怎么样,无论我们对它持什么态度,不是都该建立在我们了解它之上的么?事实呢?国内至今对于这个一衣带水的国度的论述汗牛充栋,但是至今我都不曾看见一本客观并广为人所接受的作品。毫无底线的斥责日本人的卑劣的作品往往能回应国人的反日情绪,——这未尝不带着一丝对于日本良好发展的嫉妒——但是这样的作品真的客观么?或者,是某些能称得上客观的作品,但是这样的作品又不免要在某些方面说说大和民族的好话。这种情况下,我几乎已经能想见作者受到种种爱国人士的指责了。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也曾提到,中国人习惯性的将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来显示自己的道德是高尚的。诸如“你是卖国贼——我指责你——我爱国”这样的可笑逻辑却往往让国人潜意识里无比的遵从。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某些亲华的国家,我们对它的印象,会不会过于友好?而对于某些当下或者历史上曾经和中国有过某些矛盾或者仇恨的国家。我们的印象又会不会过于武断而片面呢?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但是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上,我不想涉及什么民族整体素质或者人道主义的论题上,因为这样的论调必然是会导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无脑和平主义”,虽然这个名词只见于我和我某些朋友的辩论和相合的作品中。但是我觉得它能很好的概述一种毫无可行性的“大家好”式的和平主义。那么,回到题目上来,民族的代言与被代言的民族,我们可以试着去设想一下。当一部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去代表某个民族的作品的问世,我们是否能以一种更理性,更辩证的态度去对待它呢?或者说,对于那些我们不曾去深入了解的民族,我们是否应当在自己的印象里,多留一些空白,不要太过感性的去论断它呢?

吾国与吾民

一个月前读到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说来惭愧,一直对林语堂的认识都停留在赵雅芝与赵薇两个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里,昨日终于阅毕一直想读的《吾国与吾民》,不禁憬然向往。我读到的是2012年1月博集天卷出的精装版本,就我所知,内地《吾国与吾民》即出过逾十个版本,其中数1936年黄嘉德的译本最多,而林语堂使用英文写作而成的原版《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则以外研社出的系列为优。荒诞的是,我手中的博集天卷版翻遍封皮,内封,扉页,直至封底和版权页,竟无从找到译者信息,只能凭推测而得译作为黄嘉德版,盖可见时下出版社编辑的低级错误与浮躁态度。此书的写作花去林语堂十个月的时间,在这十个月里,林不仅写就此书,更主编倡导小品文的杂志《人间世》,而后经普利策奖与诺贝尔奖的「双料文后」赛珍珠大力相助而得以出版,并在美国引起轰动。《吾国与吾民》之让我感触颇深,在于其对中国人心理之条分缕析与中国社会情态之谙熟,因不拘于就事论事,因而更可长久流传,而今亦有十分价值。虽是写于1934年,距今近80年时间,然书中仍有如下多处,教人读来犹直指今日之现状,足可见林所指问题之积习百年难改,或旧风重来。就如赛珍珠在序言中所写,「好像几年前中国新小说的题材,大多描写些恋爱问题,半西洋式的男女奸情,家庭革命,全部的调子是类乎病态的,绝非适合于中国底国情。艺术和其他文学所表现的内容有过之无不及。但健全状态终于渐渐抬头了,这是出于朴素的平民生活的健全性。知识青年开始挖掘自己的群众的内容了。他们开始明了小市镇中的生活,农村里的生活,才是中国的真实而原来的生活。这种生活,欣幸地尚未沾染驳杂的摩登习气而能保持她纯洁健全的天真。他们乃感到欣慰,知道自己的民族尚有此伟大而结实的基础,因而热情地转向这一条路线以求新的灵感。这对于他们是新鲜的。它是怡情的、幽默的、值得保有的,总之,是纯粹中国的。」又如林语堂在导言中云,「其人为爱中国者抑为憎中国者,其爱憎之主见已先定,然后以事实迁就其私意,进而申辩其爱憎之理由。对中国之爱与憎,实无关乎宏旨,盖吾人既欲加以评论,固必须采取一种态度,庶不愧为其理智之人类。……一般批评中国之大哲学家,便由此养成。固使人们纵极平心静气,亦可构成严酷的批评。此辈对中国从不置一许可之词,总是百无一是。反之,亦可变为中国之热情的拥护者。当然,此等推论,未免愚拙,盖因普天之下,人类意见都是如此构成,不可避免。」以此而观今日,则一语成谶。另书中关于家族制度、文字、孔子及老子思想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分析亦极为有说服力,常可读到掩卷大呼过瘾。继而亟盼阅读《生活的艺术》与书中被删节而独立成书的篇章《The birth of a new China : a personal 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亦可读《从两个林语堂词条谈起》,有关于此书更翔实的介绍。

透视

看过了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最大的感受莫过于体会到确实存在一些沉积在中国人体内的东西。这个东西积累了几千年,体现在大多数的中国人身上。林语堂先生用他广博的知识和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在看这本书时,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由于个人知识的匮乏所带来的不理解,或者误解。但是终归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受的。这些感受更大的成份是对于一些自己能够理解且印象深刻的内容的总结。my people中国人是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的,在我看来这可以笼统的概括为三性。德性,品性,习性。德性的中心是中庸。中国人的圆熟,无可无不可,爱好和平,忍耐等等都与中庸有着关系。具体的例子可以举中国社会制度的模棱两可性。中国是人治社会还是法治社会呢?中国有法,但是中国人重视以德服众。当然这个德发展到了现在却成了以权服众了。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一个美国外教的一句话。当时学生问他最喜欢中国的那些方面。他说了两点,我相信他是没有恶意的。他是这样回答的:第一,中国人看我是外国人,往往会给我行方便,办理各种事情都会有网开一面的待遇;第二,中国人办事效率很低,这样中国赶上美国还需时日,我爱我的祖国,所以我还是高兴你们办事效率低的。且说第一点,在中国办事情固然有程序,但是更像是形式,这程序掌控在办理的人的手中,所以第一种情况就出现了。第二点也与这制度的模棱两可有着莫大关系,但是后面再说这点吧。中国人的中庸还体现在个人的追求上,中国人要结婚,不只是个人的爱情,他需要考虑家庭。但是也不会为了国结婚。其实这是一个折衷的目标,不为个人,不为国,为家。家正好在个人与国之间。也许这个例子不足以说明这个。且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的求学,我们的求学往往不仅仅为个人的腾达,也难说为国家之兴旺,我们很多人是为了家在求学。所以我们不像美国追求个人主义,也不像过去的苏维埃追求集体主义,中国有一个特色社会主义,也许可以叫家庭主义。中国人口头禅:A是对的,B也不错。品性的中心在于诗。中国的诗与国外字母形成的诗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中国的诗有音韵美,但是不及国外的。中国的事最大的特点是意境美。中国民族是很富有想象力的。诗中的美是无法用英文翻译出去的,这就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中国人还有一个特点,那种意味深长的笑。这种笑只有中国人能体味。而这种隐晦,欲说还休的美不仅仅在诗中,中国的画,中国的建筑,中国的书法。所以在中国,小说和散文是不及外国的,但在许多要融入想象的文艺方面,中国人往往能够独当一面。这就好像一杯茶,不像可乐与咖啡那般味觉来的直接,但是意味深长久远。中国人信佛教的居多,因为佛重视的是去参透,去体味。而在中国,诗与佛更是进行了融合。基督要想进入中国人的思想中,我想圣经得先翻译成诗那般形式才能得到中国人的青睐。习性的中心在于食。中国是世界上最会吃的国家之一了。在古代,许多文学作品都会着重细讲中国人桌上的各色美食。中国食的传统习性可以说很久很久了。就说肉这一种食物吧。孔子会说三月不知肉味,可见他是爱吃的。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发明的东坡肉。毛爷爷也是最爱他的毛氏回锅肉。前面说了中国人的中庸,但是食在中国人心里却是中庸不得的,对于各色食物,中国人往往追求其极致。不是恰到好处,不是模棱两可。再回到那个美国外教说的第二点吧,中国人办事效率低。就看官员们每天花在吃上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了吧。这一点外国人就与中国人大不相同了,因为早在古希腊就有人给欧洲人灌输了:要为或者而吃,而不能为吃而或者了。外国人出去都谈天气,中国人出去谈的却是吃的事了。见面就是:吃了吗?my country说过了中国人的特点也就差不多知道了中国。但是有一个比喻很是恰当。中国是秋天。她圆熟,慈和,平静。她有过炙热的夏天,她一直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她像极了秋天的色调。就好像现在,求发展更求和谐。中国不像如同夏天般的美国一般富有盛力,也不像如同春天一般的欧洲充满浪漫。但是秋天确是很多人心中最美的季节。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林先生,您带有偏见呀

“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只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赛珍珠这是赛珍珠给《吾国吾民》写的序,不为真实而羞愧这个真的好佩服。有时候我们太碍于面子,会去掩盖事实,试图给他美化美化,殊不知这其实侮辱了她。如何将事实呈现给大众,清末民初的中国,那段历史我们都学了,每次学习的时候,我都很难受,不过基于这些历史很多文学作品也会诞生,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到这段历史,就算是鱼目混珠也比空空如也强。一个受到争议的事情一定有它自身的价值,至少值得人们去花费那个口水对吧。林先生的为人应该也是很真实很简单的朴素的。每次我喜欢上一样东西,就想要从各方面了解它,喜欢一部电影,那一定要看这个导演的其他电影,配乐也是。相反,演员却不能始终如一得表现自己,角色得多变才会吸引人。上次写的《京华烟云》读书笔记我后来又看了几遍,顺便看了点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真的哦,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心理上想的东西完完全全都体现在文字里了,即便是没有刻意去描绘内心,但是文字就是我们的脸一样,似乎更加不会伪装得将我们自己展露无遗。通过一个人的文字来读懂他,不错的且有诗意了。林先生在自序里其实还是攻击了不少中国文人的,或许他真实的体现中国的弊端,会被人说成是不爱国,再加上本身又在美国,会当成故意丑化中国也不一定。反正我觉得《丑陋的中国人》一定是大多数人接受不了的。林先生是有自己的坚持的,不然也不敢写这些文章,他的爱国之心毋庸置疑,没必要和别人一样。难道爱国就一定要挂大旗,招摇过市得向世人宣布么?当然不是,虽然现在很多人就是在做这种事情。“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羞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布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灌输,热爱祖国热爱党,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现在不是战争年代,我们的爱国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支持国货,抵制日货还是响应党的号召?我以为爱国是沉淀在心中的,它的表现形式可能多种多样,那些成天挂在嘴边的估计没几个是真货。“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静,她一直也是这么做的。”爱国当然还要完全接受这个本体,她所有的缺点和弊端。子不嫌母丑,如果一个人羞于把自己的父亲母亲带出门,那么不孝子是肯定的了,买再多营养品也是虚假,在弥补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如果爱她,就不要涂脂抹粉之后再拉出来见世人。这本书写于上世纪30年代,其中很多中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巨大的变化,所以挖掘其现实意义才更加有趣。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闭关的状态,虽不是闭关政策,但是贸易上尤其是思想上的闭塞应该也是难以想象的。绝大多数国人不知道西方是什么样的,外面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中国这个东方神秘国度,也是很新鲜,不过这在当今就是笑话了。当时的中西方差异究竟有多大呢?我看过一个大约是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皮尔卡丹来北京,北京城里的人们穿着打扮都是文革时期的样子,而皮尔卡丹却是潇洒的黑色风衣和墨镜。所有人都觉得外国人太洋气了。这个差距太明显了。林先生从国外到国内一定有更加强烈的感受,换做其他人说不定早早回去美国,过民主自由的生活了。没有人有资格去做任何评论,为什么不做好自己呢?中国的伟大能包容出国留学生的蹩脚的宣传和暴躁的语言,包容他所有的下级官吏,变节将军和骑墙革命者的虚伪,无耻与贪婪,包容所有的战争,瘟疫,污秽,贫穷和饥荒,因为她就是战胜了这些东西而活下来的。欢乐而古老的中国,面对着战争和瘟疫,周围是贫穷的子孙,安详的呷一口清茶,微微的笑着笑着,在她的笑声中,我看到了真真的力量。这儿我其实没有很明白,我只知道包容是很伟大的品质。人可以很高贵,很勇敢,很善良,但是很少人可以有包容心,包容别人的所有无理的,鲁莽的甚至强人所难的要求,包容别人的过时,还可以包容别人的不忠。有时候我会怀疑,这样的人存在么?现实社会让我们成长,也让我们冷漠。当我们看到见义勇为的英雄时,我们要怀疑,是不是在作秀啊?当明星做慈善时,我们也要怀疑,是不是他们在炒作啊?连别人对自己的好我们都不敢伸手去接受。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质疑别人呢?为什么不能只是单纯的想去做件事情?单纯说起来似乎都是在月球背面才有的东西。伟大的中国么?我是该这样理解吧。只是默默接受这一切又能如何。伟大么?没有真正实力的人,就算笑,就算淡定,也坚持不了多久就黔驴技穷了吧。“伟大者命里注定会被误解。”——爱默生误解这种事情只能靠自己去证明。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发展毋庸置疑,存在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想用一句话来解释这一切是不可能的了。解释在很多场合都是无力的苍白的,让别人误解更加大的。逆着常理来,默默用行动来证明这才是最有效的解释。我的文艺青年语文老师曾经有句名言,现在说的人很多了,十年前我觉得可能是他原创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不老实。所以我们班同学犯了错是没有人去找理由和接口或者是摆出证据来解释的,默默接受就是了。没人懂我们之后,再用爱默生的名言来园个场,真完美。幸而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上,民族主义没有能够发展起来,有的不过是地方主义,而地方主义正是多个世纪以来帝国得以和平的重要因素。相同的历史传统,相同的书面语言——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的“世界语”问题,以及相同的文化,这最后一点是多少世纪以来社会文明以其缓慢而平和的方式逐渐渗入于相对温和的土著居民之后结果:这些共同点是中国获得了人类博爱的共同基础,这也是现在欧洲所缺乏的。就是口头语言也不会造成欧洲人之间讲话那么大困难。一个满洲人能够让云南人听懂自己在讲些什么,尽管有一些困难,这也是在是语言上的奇迹。这是经过缓慢的殖民化过程才获得的结果,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汉字的书写系统这个民族团结的有形象征。关于这一点我很赞同。说一样的话在人与人之间十分重要。我有广东的朋友,他们在自己家里不说粤语而说普通话,到了大学里和老乡们在一起反而会一起说粤语,这种认同感应该是很强烈的吧。我们由于说一样的话而更加相信以来彼此,这种说不清的感情是融在血液里的。即便走出国门,遇见说中国化,写中国字的人我们也会感觉强烈。我来自一个说吴语的南方小城,方言是很少人说的,每次和妈妈爸爸讲电话说方言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暖和,普通话还是最通用的。《金陵十三钗》里面的南京话也不道地,道地的说起来可能达不到电影所要的艺术效果。林先生有一章都在写南方人与北方人。这个话题在我们学校是个禁忌,不可说。否则会闹出不少争端吧。书里面给南方人北方人下了一个定义,这个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笼统地说各地域的人的,不知道我们最早见到的版本是不是就是从这个演化来的。北方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玩笑。我来到北方见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或者说差异越来越小,生活习惯上的简直琐细到可以很快适应和习惯。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和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不知道这么说南方人是不是太千篇一律了。但是我确实能感觉出来江浙那一带人们的确是很有经商头脑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赚钱,赚钱本没有错,但是却能招来嫉妒的眼光,于是乎负面的消息伴随而来。他们可能不能轻易相信别人,怕被骗,骗钱,骗感情。性格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究竟有多大呢?如果两个人可以聊到一起,又何必去在乎是不是真心?我可以和刚认识的朋友结伴出游,我也可以陪只在网路上聊过天的人,外国人也无所谓。如果那么苛刻的质疑人性,那么只有孤独至终一生。或许这就是一种妥协。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华民族,并试着描绘其民族性,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如下特点:1. 稳健2. 单纯3. 酷爱自然4. 忍耐5. 消极避世6. 超脱老滑7. 多生多育8. 勤劳9. 节俭10. 热爱家庭生活11. 和平主义12. 知足常乐13. 幽默滑稽14. 因循守旧15. 耽于声色以上这些特点某些与其说是美德不如说是恶习,另一些则是中性的。总而言之就是“老成温厚”。这些都是传统美德,但是都是会让这个国家越来越衰败的。所以我们需要年轻人,需要新鲜的思维,有活力有热情的思想来打破这个桎梏。传统的力量之大,让人感到无力与窒息,然后逐渐昏睡过去不省人世。鲁迅先生的呐喊是不是就是想叫醒所谓的不愚昧的大众呢?这种扎根心底的传统究竟要换过几代之后才可以彻底摆脱?我们现在所谓的90后有这个能力么?遇事忍耐是不是和上面的包容很像呢?所以说很多事情就是看你怎么说,怎么去找那个度。这种品质走得太远就会变成恶习,所谓劣根性。我们要忍,如果我说是由于我们惹不起,只有忍会不会也没什么问题。在权衡各种利益平衡之后,政府觉得还是忍下来好。现在的钓鱼岛,南海,台海,西藏,这些问题还不足够多么,这些事端的严重性还不足以让我们勃然大怒么?我是不懂国际形势,所以不敢乱说话。我以为“忍术”和忍还有点关系,原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物。“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和拾金不昧是我们先从小就学习过的东西。小学更像是一种野蛮的灌输,我们没得选择。大道理什么的我真的说不出来,只能从我20年来的生活见闻,所感所悟来阐述下自己的见解,我希望不只是浮于表层的。Jason Mraz 的life is wonderful 里面有一句我很喜欢,说是It takes some bad to make satisfaction. 所以生活才是美妙的。张爱玲说:替别人办点事,然后又有点怨,这样的人生才其乐无穷。这个都是小我的生活,不是领导人统治者应该想的,我们过不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感受不到简单得多也丰富得多的我们的生活。生活里面有有小小的不如意来增色提亮生活,还是要活得真实才对。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中国人的智慧牢牢的控制着周围的物质世界。这种智慧的绝对优势有多方面的含义,这不仅意味着人类的狡黠可以使一个众所周知充满了痛苦和悲伤的世界变成一个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而且意味着对单纯体质上的强健采取藐视态度。中国人尊重受过教育的阶层。受过教育的阶层是上等的,是优越的。所以读书人读书考取功名也不是一件纯粹的事情了。我们现在的读书受教育似乎也是功利性太强烈,我真的不知道除了读书我还能做什么,唉,这是教育么?是不是把我教傻了啊。等科举考试功成名就了,我们读书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不会有人再去做学问,到此为止开始享受知识分子的优越性。这一点知道现在的我们还是没有多大的转变。西方人会为科研献身,会钻研,把一样东西做精。我们这方面一直欠缺着,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完成时,只能可以的去努力咯。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表现在超脱老滑,洁身避世,和平主义等方面。这些品德与懦弱胆怯相差无几。这本书没有被列为禁书不免觉得奇怪。只有在一个客观的爱国者的角度才能把中国分析的这么透彻吧。读这本书的人能不能来反思下自己,为了让这个弊端有稍稍改变而改变下自己呢?现在能见到的很多愤青,我原来还是觉得愤青是个挺有激情的人群,但是现在给我的感觉确是喜欢煽风点火,容易被利用的一群人。自己看不清事实,只凭一己之见,或者这也完全不是自己的见解,追随者某种负面的情绪,就这么浩浩荡荡杀了过来。不免让人觉得可悲。我希望现在的食品可以让人吃得放心点,不要让我这么早离开这个充满欢乐的人世间。这个愿望上帝听了会不会笑死。中国人的心灵很多方面都类似于女性化的心态。我们来看看林先生怎么说明这一点。中国人的头脑就像女性的头脑充满了庸见。这句话我实在不敢苟同,果然是好几个时代之前的人,所谓局限性也就在这里了。没有经历我们现在的社会,似乎永远也不会跳出自身所在的圈子,看不见未来。我们总是说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局限性,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是跳不出的。除非摆脱这个阶级。所以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了,无论它怎么不完美,最起码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去学习,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去努力弥补如果真的有先天不足这一说的女性的缺陷。林先生这么说实在是带有偏见啊。您笔下的木兰是那么勇敢那么自信,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就不存在这样的女性?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现实的观点。我们要去想想自己了。

评论吾国与吾民

写中国人国民性非常有见地的一本书,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读来令人拍案。很多问题剖析入理,又能跳出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恐怕只有林语堂这样学贯中西的大家才能写出这样客观而深刻的书——而且还是用英文写的。 简介说“是中国公民成长必读之书”,确实是非常恰当的评价。 ps,同为天枰座,林语堂的知识分子的尖酸刻薄和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啊~都是俺们天枰座的人才


 吾国与吾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