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200000122
作者:许嘉璐
页数:198页

章节摘录

  因为绡头是“俗人”所服,所以士族人常以著绡头表示不做官。《后汉书·独行传》:“〔向栩〕少年书生,性卓绝不伦。恒(常)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  古代还有幞头。幞是陌的音变。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孙策传》:‘张津常著绛帕头’。帕头者,巾帻之类,犹今言幞头也。” 《新唐书·舆服志》说:“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其实自古庶民就用幞头;大约从后周起正式进入上层社会并加以美化,创造了多种形式。幞头正式定名时,除保留前额上的结(留有前脚)之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老学庵笔记》卷二:“予童子时见前辈犹系头巾带于前,作胡桃结。”可见到南宋时已取消了前边的两脚。后边的两脚左右各一,用金属丝扎起,衬上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边的两脚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因为幞头经常是用青黑色的纱做成,所以也叫乌纱,即后代俗称的乌纱帽。  古书上说的“角巾”,其实就是幞头的原始形态。《晋书·羊祜传》:“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世语新说·雅量》:“有往来者云:‘庾公(指庾亮)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暗中)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庾亮的字)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 (王氏家族在今南京的住地)。”可见在南朝角巾是在野者的常服。  由此,我们知道,古代说到戴在头上的巾,所指的是经过制作的,类似现代的帽子,与现在所说的手巾、毛巾不是一类东西,虽然在上古是一巾两用的(现在有些农村中还是罩头、洗拭共用一巾)。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guan,关)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纶巾后世又称诸葛巾,就是一种冠。又如《牡丹亭》第六出:“这陆贾秀才,端然带了四方巾,深衣大摆去见汉高皇。”四方巾是明代的一种帽子,呈四方形。  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常见到“缠头”一词,这虽然不是陌头之类,但二者却有渊源关系,在这里附带说一说。因为帻巾之类都是以丝织品缠头,所以赠人“缠头”就跟给人汤沐、脂粉钱一样,不过是巧立的一种名目而已。《旧唐书·郭子仪传》:“大历二年二月,子仪入朝,宰相元载、王缙、仆射裴冕、京兆尹黎干、内侍鱼朝恩共出钱三十万,置宴于子仪第,〔代宗〕恩出罗锦二百匹为子仪缠头之费,极欢而罢。”因此,后来又把赠给妓女的丝绸也叫缠头。白  居易《琵琶行》:“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即使所赠并非缠发之物,也叫缠头。陆游诗:“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妓楼)。”既言“百万”,可见是钱。    在上古,主食的花样似乎并不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  糗(qiu,秋上声),是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类似现在的炒米、炒豆、炒玉米等。炒熟后再舂或碾成粉也叫糗。《尚书·费誓》:“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储备好你的糗粮,不得让有些人吃不上,否则你就要受到军法处置。峙:chi,迟。预备。乃:你的。逮:及。)《国语·楚语》:“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同  馐,赠送食品)子文。”糗便于携带,无火也可就食,所以常作行路之粮;糗既熟,可以省去每餐举火之费,所以食糗也是生活俭朴的一种表现。《费誓》中说“峙糗”即为出征,而{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吃)草(;指粗劣之食如野菜等),若将终身焉”,则是说舜过一般老百姓的日子而已。  焙(bei,备。用微火烘烤)与炒差不多,因此糗又称为糒(焙、糒同音)。《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卫青)使长史持糒醪(lao,劳。浊酒,详见本编下文)遗广。”《汉书·匈奴传下》:“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赍(ji,机。携带) 鬴*(fu,fu,斧父。鬴同釜。釜*都是锅,详见本编下文),重不可胜,食糒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糗与糒连言,意思是一样的。《后汉书·隗嚣传》:“嚣病且饿,出城餐糗糒,恚愤而死。”糗糒不易消化,遇水膨胀,“病且饿”的人了不当心,吃了会加病,所以隗嚣的直接死因是糗糒,而并非“恚愤”。(古代的饿比今天的饿分量重,指饥饿得很厉害,几乎成为病态。)  糗也叫餱(hou,侯。又写作糇)。上面所引的《尚书·费誓》,“糗粮”,一本即作“糇粮”。《诗经·大雅·公刘》:“乃裹餱粮,于橐于囊。”《左传·襄公九年》:“〔晋〕令于诸侯曰:‘修器备,盛餱粮,归老幼,居疾(病号)于虎牢,肆眚(释放罪人。眚:(sheng,省。罪人),围郑。’”其实,在古代单说一个“粮”字也就是指糗粮。《周礼·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郑玄注:“粮谓糒也,止居日食,谓米也。”《庄子·逍遥游》:“适(往)千里者三月聚粮。”要走千里路就须准备大量的糗糒,而炒、焙费工,所以三个月前就要动手。《汉书·严助传》:“丁壮从军,老弱转饷(xiang,响。军粮),居者(在家的)无食,行者(从军的)无粮。”在这里也是粮与食对举,食与“居”、粮与“行”分别联在一起。据此;,则我们遇到古代作品中的“粮”字,就不要随便地一概当作今天所说的粮食。例如《左传·文公十二年》:“秦军掩晋上军,赵穿(晋大夫)追之,不及,反(返),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si,四。等待)焉!’”裹粮,所裹的是糗粮。”《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起不来床)。”这里的“粮”字,也指餱粮。大约自汉代后期起“粮”字才泛指粮食。《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受灾)诸郡民种粮。”砠,“粮”渐渐地也泛指一般口之物了乙白居易《采地黄者》:“采之将何用?挣之易喉粮厂柳永《煮盐歌》:“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我们曾经多次谈到古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姿势又是怎样的呢?  古人坐时两膝着地,两脚的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现在朝鲜、日本还保留着这种坐法。因膝盖着地(或坐具),所以管宁的木榻“当膝处皆穿”。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长跪,又叫跽(ji,记)。这是将要站起身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史记·项羽本纪》:“〔樊〕哙遂入,披帷西乡(向)立,瞠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zi,字。眼眶)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樊哙突然闯进而又怒容满面,,使得项羽一惊,“按饵”与“跽”是同时产生的下意识准备起身自卫的动作。又《范睢列传》:“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又《孟尝君列传》“秦王跽而伺之(冯驩)曰:‘何以使秦无为雌而可?,”这都是为要请教对方、对对方表示敬意而跽。跽之所以又叫长跪,是因为上身耸起,身子便长了。《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yi,夷。桥)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覆!,良鄂(同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覆。父曰:‘履我!’良业(已经)为取覆,因长跪覆之。”张良的表现是好的,不仅“履之”,而且“长跪”,所以老人说“孺子可教”,并把《太公兵书》传给他。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这个长跪,则是妻子怀念久征在外的丈夫,一旦丈夫来信,不禁惊喜得宜起了身。有时,古书中并没有明言怎么坐着,但从人物的动作中还是可以体会得出他的姿势的。例如《论语·先进》写孔子向弟子们询问其各自的志向,当问到曾皙(字点)时,“鼓瑟希(稀),;铿尔,舍瑟而作”。要鼓瑟,必须“坐”;瑟本来倚在大腿上(如朝鲜弹奏古琴犹如是),舍瑟,瑟落,所以“铿尔”有声;舍瑟是为了“作”,作即起,也就是长跪,这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所必须的。  (古人还有一种“不规矩”的坐法,口叫箕踞,或单称箕或踞。其姿势为两腿平伸,上身与腿成直角,形似簸箕。有他人在而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o《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荆轲先被秦王(即秦始皇) “断其左股,而“废”(站不起来),然后又身“被八创。,“箕踞,,是他就势而坐的结果,而其效果则是对对方的轻蔑。刘邦经常箕踞骂人,却是有意如此。《礼记·曲礼上》规定:“坐毋箕。”这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的。《韩诗外传》卷九:“孟子妻独居,踞。孟子人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去之(等于说休了她)。’母曰:‘何也?’曰:‘踞。”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坐的姿势正确与否的严重性。但是如果不是有意凌人傲物,那么箕踞就是不拘小节的表现。 《世说新语·任延》:“卫君长(卫永)为温公(名峤)长史,温公甚善之。每率尔提酒脯就卫,箕踞相对弥日。卫往温许(处)亦尔。”在礼教甚严的时代,这二人的行为实际上带有一点反抗性,在一定的场合还会受到称赞。  坐在席上也还有些讲究。《礼记·曲礼上》:“为人尹者……坐不中席。”据说一张席子,独坐时以中为尊,既为人子,即使独坐也只能靠边。又:“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一张席子只能坐四人,四人中的尊者应居席端(合坐以端为上),多了一个人,不能尊卑挤在一起,于是请其中的尊者到另一张席上去独坐(当然,坐时要居中)。  已经坐在席上,如果有尊者进来或离席走到跟前来,就用“避席”的办法自表谦卑,而且要伏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避席伏即离开席子在地面上伏,膝席则原地不动以膝着地,也就是长跪,虽然也是表示敬重,但其程度差多了,所以引得魏其侯的好友灌夫恼怒。避席又叫违席。《晏子春秋·内篇杂上》:“〔齐〕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违席而对曰:‘……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同背)其托(指其妻托身于晏婴)乎?’再拜而辞。”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实际上体现了老师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一是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二是文化主要凝聚于词汇。  这并不是一本对古典章制度进行考证的著作;虽然其中时而也有些异于成说的一得之见,但主要的还是从古代诗文中把常见的事实加以概括号,不从并力求通俗地介绍给读者。

内容概要

许嘉璐,1937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淮安。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语言学组组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员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
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应用语言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服装和佩饰
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
第三编 宫室和起居
第四编 车马与交通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

图书封面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如果配有图,如果引用的古文有更详尽和完整的注释,五颗星满满的。这本书可作为了解古代生活,即衣食住行上的一个入门教程。读完后对古代生活有一个框架似的了解,如果要细究,还需查阅其他文献。以下是摘抄的一些知识点:衣1、冠,是一般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男子长到二十岁要行冠礼。《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P12、《曲礼上》又说:“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意思是从十岁到不满二十岁是幼年,任务是学习;二十至二十九岁是弱年,进入这个阶段要行冠礼。后代即以“弱冠”连称表示年岁。同时因为戴冠就要束发,所以古人又用“结发”“束发”表示二十岁。P33、古人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P34、先说小孩。二十岁以前则垂发,称为髫。《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励志,白首不衰。”P45、未受过髡刑的奴隶通常是青布束头,所以“苍头”也是奴隶。P46、冠、冕、弁都是平时所服,如果是打仗,就还要戴“胄”。胄是古名,秦汉以后叫兜鋈。后代叫盔......戴胄时并不摘掉冠,而是在冠弁上加胄。头上戴着胄,见到尊者、长者就要摘掉。P87、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P108、高适《听张立本女吟》中所说的“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P119、一般非贵族中人是不戴冠的。但是也腰留全发,上罩头巾,称之为帻。《说文》:“发有巾曰帻。”P1110、冠帻是古人很重视的服饰,一个帻坠而以头就取,一个帻本人弄掉了而不急,都是雅量的表现。P1311、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常见到“缠头”一词......就跟给人汤沐、脂粉钱一样,不过是巧立的一种名目而已......后来又把赠给妓女的丝绸也叫缠头。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P1612、《诗经·鄘风·与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䯸也。”P1713、当衣与裳并举时,衣指上衣。短上衣叫襦......贴身穿的上衣又称为“亵衣”......亵衣也就是中衣。P2014、古代的罩衣叫隰。《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绡衣以裼之......犬羊之裘不裼。”P2115、古文最常见的冬服是裘。裘是皮衣,毛向外。贵族穿裘,在行礼或待客时腰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饰的文采。这是因为售毛外露,通体一个颜色不好看。P2416、狐裘的价值也不一,狐腋下之毛最为轻暖,因而是最高级的。狐腋纯白,所以又称为狐白裘。古书中提到这种裘的地方很多,都反应了服之者的高贵身份。P2517、狐、貂、貉所制的裘既然名贵,所以在古代作品就拿来做富有的象征......因为这些皮料又轻又暖,所以又统称轻裘、轻暖。P2618、古代的衣领又两种。最常见的是交领,即衣领直连左右衣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随着相交。另一种是直领,即领子从颈后沿左右绕到胸前,平行地直垂下来,也就是古装戏里的女子服装或官员、员外等在家时穿的那种衣服。P3119、衣襟是与领相应的。交领的衣襟向右掩,在右腋下用两根细带相系。右衽是中原地区之服,左衽与披发都是边远、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服饰。20、《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韩子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P3221、《老薛庵笔记》卷六:“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近三百年矣。”P4522、绘与绣都是在绢帛织好后再加工的。那种直接织出花纹图案的织品叫锦、绮。P4623、繶是鞋牙(即今鞋帮)与鞋底相接出的缝里装饰的绦子。P5524、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P5925、《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还。” 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P6026、男不言内,女不言外。P6227、《谢幼度传》:少好佩紫罗香囊,叔父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P63食1、黍、稷、麦、菽、麻为五谷。六谷即再加上蹈。P642、黍即现代北方的黍子,又叫黄米,状似小米,色黄而黏。稷是今天的小米,现在北方称其作物为谷子。P663、菽就是豆子。麻之所以列入谷类,是因为麻籽可以充饥。P674、粟是黍的籽粒。梁是稷的良种。P685、《说文》羹,五味盉酎也。即它是以肉加五味煮成的肉汁。P856、可以做羹的肉种类很多,除牛羊豕三牲外,犬、鸡、豺、熊、蛙、鼋、鹑、蟹、鱼等均可做羹。羹的特点为五味调和,因此又叫和羹。p867 所谓五味,是醯、醢、盐、梅、菜。p878、酿酒于瓮,烹肉于鼎。P899、现在所使用的易溶的蔗糖大约至唐代始有。P9110、春酒为冬天酿制至夏始成的酒。P9211、古代的酒一般都是黍、秫煮烂后加上酒母酿成的,成酒的过程很短,而且没有经过蒸馏,其所含酒精量远远不能跟“老窖”“陈酿”“二锅头”比。P9412、烈性酒在我国出现得较晚,至早不过南宋。淡酒也有浓烈程度的不同。P9413、酒酿成时汁与渣混在一起,是混浊的,若经过过滤,除去渣滓,就清澈了,所以古人常说浊酒、清酒......“清酒”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滤去渣滓的酒......另一种一丝是专指祭祀所用的酒,其实也就是醪、酎、春酒。祭祀用的酒又叫清酌。P9714、古代的酒也有糯米做的,当糟滓未经滤出时,即泛出白色,因而浊酒又称白酒。P9815、有些酒只是在诗文中保留其名,而其酿制方法早已失传,甚至这些酒的味道、颜色等等特色也已无法考证。例如《汉书》上提到了“百末酒”“ 挏马酒(见《礼乐志》),南北朝有石榴酒、梅花酒,以后又有琥珀酒、金银酒、紫驼酒等。P9916、尊作为专名,是敞口、高颈、圆足的大型盛酒器。上面常常饰有动物形象,于是又牲尊、象尊、龙虎尊等名称。尊又写作樽、罇。P10617、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名。作为专名,其形为深腹、前边又流酒的槽,槽与口相接处有柱,底部又三足,可以放到火上温酒。觚是最常用的饮酒器,多与玦配套使用。P10618、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市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依此推测,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P10719、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飧,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P10820、因为一日两餐,又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P10921、古人席地而坐。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把肉取出来放到俎上,然后将俎移植席上,食者用到割取。P10922、最初食器直接放在席上,后来有了托盘,即放在托盘上再上席。托盘为长方形或圆形,四足或三足,古代叫案。《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举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能够捧举,是因为食案既小且矮。P111住1、东汉的洛阳被宫城一分为二,东西来往不便。邺城则有所改进,城的北半部为贵族区,宫城西边为禁苑、仓库、马厩,东边为王族居住区和官署;城的南半部为居民住宅区。历史上有名的铜雀台在城的西北方。隋唐时期的长安有了进一步细致的统一规划,把城中除去宫城、皇城的所有地方,整齐地划分为一百零八个里坊,每个里坊呈方形或长方形,并各有高大的夯土围墙、坊有四门、十字形大街或两门、一条东西向横街、有许多较窄的小巷与大街相连。城的东部和西部各设一市,筑有墙垣。约长四千米,四向开门。P1212、唐代各坊之门入夜紧闭,禁止出入,大道及坊内均有人巡逻查夜。P1223、周代的大门一般是三开间......门内为庭,即为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闺门、寝门在大门与居室之间。P1254、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外朝,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内朝。P1255、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而且一般都是坐北朝南。P1286、堂既然建在高台上,所以堂前有台阶,左右各一,称西阶、东阶。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P1287、堂又东西两面墙,称做东序、西序;堂的南面没有墙,只有两根柱子,叫东楹、西楹。P1298、堂是房屋的主人平时活动、行礼、待客的地方。P1299、户为由堂入室的通道......古代诗文中说到户一般都是指房室之门。P13110、室、堂之间还有窗子,即上文提到的牖。户偏东。牖偏西。11、庭院的左右有廊庑(很像后代的厢房)......门外的影壁古代叫屏,叫树,又叫萧蔷。P13512、古代也又房。现在房、室无别,在古代可不是一回事。“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13、古代室内设几。几为长方形,不高,类似现在北方的炕桌或小茶几。但作用却与炕桌等不同,主要是为坐时凭倚以稍休息......古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倚几的。P142
  •     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尤其是面对较早的典籍时,我们常常遇到些并不熟悉的名物之类,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也一知半解为多;当然,对所有的名物都一一详究,需要投入的精力恐怕也不是我们所能付出的,而更重要的许或是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有个概观性的了解,于是在这里便向大家推荐一本薄薄的小书,许嘉璐先生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先生此书有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丛书本,通行易得。《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小书。全书以“衣”、“食”、“住”、“行”四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为纲领,统摄具体的条目,如将衣分为“头衣”、“体衣”、“足衣”、“佩饰”四大类,连类而及古人的衣服材料以及不同的衣服所带有的文化内涵等;在“食”下分为“主食”、“肉食”、“烹调”、“酒”、“食器和饮食习惯”,在“住”下列“宫室”、“陈设和起居”、“观阙园林”,“行”下介绍车马、礼俗、车的种类、兵车、步行、道路之类,仿佛一部文化的小百科。值得注意的是,此书不仅仅介绍名物,更关注了名物以外的整个文化语境,将具体的衣食住行置于历史、文化之中,读着书,仿佛进入了古人谨严有度的日常起居之中了。许嘉璐先生的这本书从体例上而言,不拘一格,征引丰富而深入浅出。许先生的本业是训诂学,在介绍古代的衣食住行的时候一方面自然会引用古代的训诂资料,不过,他更为注重的,恐怕还是通过征引材料来试图还原整个历史场景,在文献的整个语境的释读里阐发其意义,如关于古代的“肉食”,牛、羊、猪、狗,吃得多还是少、口味如何、人们怎么认识,都在细心的文本举例中展现出来,对于太过繁复与假定的“礼”书之类则并不执着。其实,古代的衣食住行本就是言之不尽的话题,视野可大可小,尤其是因为《三礼》的浩瀚,古人关于如此林林散散的考证文章也没有少做,不过中国古人素来有个习惯便是将后代的激情与理想托名为先贤的构设,上古三代的这些零碎的文化范畴遂亦少不了错杂的时空问题。这里,许嘉璐先生除了一些训诂以外,本着以实为本的古代衣食住行的构设,其实很少涉及过于细致的“礼学”,而主要在史书和语境等中勾稽出衣食住行的实际面貌来,同时也参考了当代的考古的成果来作证明,信而可徵,读着觉得可亲可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而言,一个特点即是具体的物质生活会与某些礼制相关联,代表了贵贱的身份抑或着一种生活、出处的态度。这种观念往往是渗透在文献背后的,许嘉璐先生在此书中细细剔出,让人读后豁然开朗——如“戴冠”和“帻巾”本有着贵族和平民的身份差别,董偃由“绿帻傅韝”的装束拜谒汉武帝到武帝“诏赐衣冠”之间,其间武帝默许了董偃的身份和与馆陶公主的关系这一变迁许或我们自己阅读时就未必察觉;又如古人对座次的尊卑观念也是在行文中隐藏的,《项羽本纪》里的记载的“鸿门宴”,其实不仅将各个人物的性格、整个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还通过介绍当时各个人的座次,隐约显露了项羽对每个人地位的判断,自大与轻视,如此等等,都是书中极力分析展现的。其实,对于我们阅读一些古书而言,一些关于古代的生活的材料,只是我们习焉不察,或熟视无睹地草草略过了,而许嘉璐先生的这本书,就是将这些齐整的材料拆散了让我们细细去思索那些场景与文化,如晋灵公遣人刺杀赵盾这一事(见于《公羊传》、《左传》),在许先生笔下,分别引来解释了古人的住宅庭院的结构(由外至内,从门,到闺,到堂,再至户),飱的饮食之俭(以上出自《公羊传》);熊蹯的美味,作为君王之廷的“朝”在闺门以内、寝门的位置、“槐”植于宫廷以外之地、台的娱乐功能(以上出自《左传》),将材料析散了分别插入各自的领域,娓娓道来,让人良多佩服。更值得启发的是,许或我们在阅读古书的时候,也可以稍作停留,关注在叙述以外的这些场景、这些观念以及背后的文化。读书法,有整读法,也可以打散了重新组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可以自得其风貌,大抵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吧。此外,所谓古代,也不可泛泛而论。时过境迁,从上古到中古到近代,中国古代文化也自有其发展历程。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之物其实是后起的,另外一些古代常常相伴的物件也伴随着新的更好的替代品而消失了,相应的,语词作为反应人们意识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划分,也有些出入,一些古今的语词实则同名异实,许嘉璐先生也会小心地提醒读者注意其间的变迁嬗递之迹,如古代的“粮”指的是干粮,而不是一般的粮食、谷物的泛指;“羹”也不可误以为同于现在的汤;还有些物品其实已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却因为曾经的使用而凝固成一些文化意义的象征,如古人的佩弦以自急,“童子佩觿”以致“觿年”指“童年”等等,这种衍生发展,也在许先生笔下连类而及,颇有触类旁通之效。与此同时,必须说明的是,此书所谓的“古代”,大致限定于从上古到宋时,其中还主要截止至唐时而已,于唐也以诗文作佐证为多,整个重心集中在先秦至魏晋时期,这也是我们读的时候不可不知晓的。大概是因为古今变化相差颇大,而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渐渐发展而去今较远,且许先生本身是便是由训诂学的入手的治学路数所决定的吧。“古器纵横犹识斗,众星错落唯名鼎”,初读苏子此句时,与我心有戚戚然焉——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名物典章,都最多识得一二而已。但积累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黾勉而已吧。许先生的此书,领着我入了这种粗识古物的境界,不过,略嫌遗憾的则是,再细致的文字描摹,仍未必能做到细致还原,那些有关于古代食器、车马之类的形制,也非凭寥寥数笔所能勾勒;其中关于簠、簋的说明,也与目前的考古器型学略有出入,这倒更建议中文系的诸君有空闲逛博物馆之类,更有“眼见为实”之感受,也能细致地考察到古代的各种礼器的造型。懒得逛京城,也可寻来其他图册,一一考辨而去,姑且聊胜于无。此外,欲了解更多的有关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等等文化的,可以参考以下书籍: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中国制度史》(其他各版本)相关章节。吕先生是治史大家,且对于古代的材料非常熟稔,在书中有饮食、衣服、宫室等章节,材料上主要依靠旧日经史,尤其是礼书等,考证详细,分析缜密,然初读有过密过细之嫌,量力而为,或可留待他日。(“中国社会史”即“中国制度史”,是整理吕思勉文集时,遵从吕先生的意愿改定的书名,对其他版本有所校正补足)钱玄《三礼通论》,其实,衣食住行总逃脱不了礼的范畴,钱先生此书勾稽串联,颇可参佐,且于古代的食器等也设了插图,对于礼器有着更详细的阐释。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我初识礼器的时候,就是在图书馆里对着这两册书,一页一页往下翻,此书于名物、考古等都颇有长处,当然,现在给大家推荐,忝列此书,仍不知适合与否,还望方家指正。
  •     看多了定价几十上百成千的设计书,回头惊觉人文类图书的厚道。这些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居然只是一顿午饭的价钱,真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悲哀。这套“大家小书”系列,我买了不少。最先看的是诗词类,接下来就是这本《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多,始终没有看完。许先生的考证之详细、论述之严谨,让我再次惭愧自己古代文化知识的浅薄。在这本书里面,每个名词都标明了出处,每个推论都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因此满篇大半古文,看起来颇吃力。但如能过了这一关,会发现里面的知识量多得让人惊叹。许先生在这小书里,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古代日常用品是如何及为何演变进化,它们各个时期的实用价值及社会意义,让人对不同朝代的习俗、礼仪都能有所了解。中国的几千年文化,点滴融入老人家的娓娓道来中——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啊。总之这本书,娱乐性不够且信息量极大。古文不是很好的人难以轻松消遣。但看下去就如进宝山,绝不会空手而回。大家掂量着自己的古文功底和求知欲来做决定吧。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到底是大家,很精辟
  •     基本集中于先秦的名物介绍
  •     很符合丛书“大家小书”的概念,等车时候随便翻两段涨涨知识,很适合给读古文打基础。要是能有图片来解释就更好了。
  •     要是有配图就好了。
  •     杂而乱,如果不是为下一本书做准备,不会看的。
  •     急着要还,囫囵吞枣翻完了,这种书应该家中常备。国图也是醉了,不仅借不出04年以前的书,而且元旦放假人多得连地上也没有位置坐了。
  •     大家小书,非常丰富的知识,但是对于我来说古文还是多了点,读得好累
  •     不知道亚马逊买的电子版应该是哪版,居然还有非常低级的错字,比如登堂人室。。。校对干啥去了,不过内容很好,是我一贯崇拜的深入浅出小册子型,认真做了笔记。
  •     很好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哈哈,但愿能有更多时间做喜欢的事
  •     看看古代衣食住行用到的那些字,想想今天的日子是多么潦草!
  •     很琐碎,不过很有意思
  •     大家小书系列是一个非常好的系列,里面有不少不错的书。这本书也很好读,虽然没办法一口气读完,但偶尔翻一翻觉得挺不错的。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     太酷了
  •     偏学术
  •     不看后悔
  •     作者很用心,是一部详实的小书。
  •     史料丰富,大家风范!
  •     不长的篇幅,非常细致,值得一读,还可做参考。美中不足,没有图示,很多具体的阐释看不太懂。
  •     很有意思的关于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常识的小科普~生僻字都有注音太赞了(不然真的很难翻字典~\(≧▽≦)/~)~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附上考古实物图或者复原图,有些东西光靠文字还是脑补不出来~~~
  •     可以看成一部简明的民俗工具书。既有生僻字注音,也有古文事例援引,唯一可惜没有附图。
  •     终于把好多一直糊涂的东西差不多搞清楚了,不过还是没有记住
  •     很好的一本大家小书,虽然不够大众化。
  •     书很短,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入门来说内容很丰富,美中不足没有插图。
  •     做长物志等看,题材吸引人,唯见释春秋时物为“玉米粥”,不敢看下去了。
  •     太简略了,要是能配点图就更好。
  •     內容不错,但电子书做得够糟,生僻字居然写不出就写成两个字,人和入也不分。
  •     全是“硬”知识,入门好书。优点明显:分类明晰,句句有引证,非厚积不能有此薄发。缺点也明显,无图无例,细微处难明白。
  •     书中对有些问题的讨论存在错误。这说明作者的学术视野并不宽。
  •     终于看完了 我果然还是对食比较有兴趣。。 有图才有真相啊!
  •     读完之后觉得学了慢慢的知识,脑中过滤一遍看过的古代电视剧,发现很多生活小细节都是地方都是与当时社会不符的~以后看电视剧估计会不停的挑剧中的bug吧!
  •     许先生掉一手好书袋!
  •     其实没记住什么,但是教授的学问太赞,引经据典时随手拈来让人敬佩。
  •     很有趣的书。
  •     服饰大多借代人,烹饪法亦酷刑,有据可考。
  •     校友,写的很扎实,很受益。
  •     举例生动,分析透彻,有图就更好了。
  •     有趣又普及了知识,就是没图π_π
  •     补。相对于篇幅,信息量还是蛮大的
  •     没有配图,读着有些吃力,内容不算多但也系统……依然是不认识的字好多,涨知识之余倒是可以扩充一下词汇量:)
  •     没有图……
  •     作资料性用书
  •     可惜没图,全靠脑补,不然我给五星
  •     看的是封面硬皮的2016版,不过内容没差多少。把衣食住行都粗略讲了一遍,讲的透彻明白,大家能看懂。应了“大家小书”的丛书名。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插图,单凭想象很难理解具体的物对应什么。
  •     读这种书会深刻体会到手写笔记的好处...
  •     对于了解古代日常生活和研究古籍来说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缺憾甚多,尽管是本“小书”但还是读得枯燥:没有配图的考古或复原证据只能让读者自己“脑洞大开”;没有较为简便的检索或类似的附录,而且例子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实在看着疲劳,当然不排除是kindle版排版的问题。老学者确实认真,但语言和方式存在不足。
  •     讲得好清楚~
  •      书是不错,看过发现高中时候好多古文诗词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觉得不爽的两点一是没图,二是大量引文举例,对于只想了解一些常识的人来讲略枯燥了。。。
  •     精品小书:) 理法之下行为规矩 也是极好的呀
  •     这本书带来的阅读乐趣,是正头疼古人该如何记住那些条条框框时,发现“并未严格执行”。
  •     作为八卦书太合格了,觉着中国古装电视剧剧编剧应该人手一本!
  •     很好看,没有废话,举例也很简洁,唯一遗憾的是在讲解的时候没有配图,关于方位位置名称等没有图理解起来比较晦涩。
  •     这种书确实有图更方便理解,要不然说的再详细也没有要多的概念。但确实很不错,精细、全面。
  •     4.5
  •     很好,通读一遍以后确实对古代衣食住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解决了创作过程中的许多困惑
  •     大家小书系列,虽然穿插的古文很多,不过基本还看得懂,自己也很有兴趣,对于古代服饰可以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只是没有图比较缺憾,全靠想象。抽空可以把大家小书系列都看一下。没有图的缺憾,在《琅琊榜》里倒是被补上去了不少,特别是那个靠几,电视剧里面有很生动的展示,好赞的电视剧!
  •     许先生把知识讲透了,又引来大量的古籍作印证,这种例子不像歪果仁的畅销书,例子都是用来骗稿费的,属于仔细看会很有收获的例子。遗憾的是全书一张图的没有,不自己动手查点东西就完全没法看了。印象比较深的是门——庭——堂——室的顺序。门口的影壁叫萧墙,祸起萧墙自然是家里出事儿了。门后是庭院,家里热闹就门庭若市,庭后面就是堂了,堂后面才是室,一般人不能随便升堂,能够拾阶而上的都是宾客,所以读古籍,看他能不能登堂,是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份的,等到升堂入室了,就非常尊贵了。连接堂室的叫做户,因为堂是朝南开的,所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是因为户靠着南边亮堂。户是开在堂东北的,那么西北还开了个牅,这个就是室南的窗子,北边的窗子有个专用名叫做「向」,至于房顶的开口,才叫「窗」,烟囱的「囱」算是个例证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