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文化圈》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锵锵三人行·文化圈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
ISBN:9787539936321
作者:凤凰书品 编,窦文涛 主持
页数:246页页

干货

我从没有看过一集《锵锵三人行》,因为家里电视收不到这个台。买这本书,是因为书封面那一串我喜欢的名字。既然,是这样一些人坐在一起扯淡,应该还有点意思吧?我猜。看完这本书很快,而后我就准备到电驴上找找节目看。你想呀,这本书中都好看,那活人白唬不更应该有意思吗?

初窥文化圈

不是文化人,不太了解文化圈。王蒙,王朔,陈丹青,都是不知从哪里见过的名字,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读了这书之后,会对其中的一些人产生好奇。他们的性格也能多少反映在我眼前,有些还想去多了解。总体说来,比较好读。毕竟是访谈节目的记录。也会有一些新的观点。

搞死自己人

王蒙——对「形而下」我愿意磕个头王蒙:而且毛主席生怕大家忘了革命传统,变得只知道过日子挣钱。他觉得通过一次又一次斗争可以振奋人的革命精神,能够使人不至于庸俗化、私利化,不至于变成资产阶级。徐子东:但历史是这样发展的,这个不碰钱的人现在印在了所有人民币上。王蒙:我对于形而上愿意给它三鞠躬,我对于形而下我想跪下磕个头,为什么?因为形而下完了你才能形而上,对不对?如果你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我常常说这话,中华民族吃饱才几年啊,咱整个民族史就是饥饿史呀。为什么我现在有时候想减肥想控制食量,但又不能完全很有效地做到,就因为我这细胞里头有饥饿基因,几千年传下来的,一见到好吃的,有时候就没出息。陈丹青——我们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胡适提倡文学改良的“八不主义”一、 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 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 不用典。四、 不用套语滥调。五、 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 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 不摹仿古人。八、 不避俗话俗字。直到现在,我们能很骄傲地做到的,只有第八项。刘震云——好作家对生活要有不同「见识」窦文涛:所以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咱老看“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其实这是现实啊,牛粪才有营养,插清水里你能活吗?梁文道:但什么事情你都看穿之后,也变得没那么有意思了。比方说有时候去一些高级场合,一些衣香鬓影的地方,看一些人穿得漂漂亮亮,在那儿吃饭、跳舞、喝酒、听音乐什么的;如果你把它还原成本质的话,你看到的无非就是一群人想交配。刘震云:比如去一个场所,表面看起来那么庄严、豪华,人穿得那么高贵,但最后你把它还原成本质,确实是为了交配。这个还原的过程,我觉得是有意思的。刘震云:师徒四人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妖魔鬼怪从哪儿来的?不是山林里长大的,不是在梁山泊长大的,仔细考察,想都不敢想啊,是从天上来的,从菩萨那儿来的,从释迦牟尼那儿来的。张承志——知识分子的任务是「坚持批判」张承志:中国人的火药确实造了炮仗、做了爆竹、敬了神了。但我觉得正因为这一条,中国人才应该自豪。这说明我们的文明中没有一种专门为了敌视别人、灭绝别人、欺负别人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优势。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PS:胡说八道。中国早就开始使用火药做武器了。公元10世纪,中国就将火药运用在军事上,将抛石机变为抛火球,火球就是火药弹。宋朝的时候就有了管型喷射器火枪,13世纪中期又出现了竹制管型射击火器——突火枪。明朝万历年间就曾用过大炮来轰炸日本鬼子。而且,中国不仅有火炮、火枪,还有类似现代的地雷、非触发水雷、单兵手榴弹、毒气弹、燃烧弹、三眼统(密集火药,可算是机关枪)、专打船舰的多级火箭……这些武器都统一称之为“火器”。中国最古老的火炮要比欧洲现存最古老的火炮早半个世纪。那为什么中国到了清朝会这么破败?很简单,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热爱和平,官方说法“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是我们打败仗之后的自我意淫居然还有人信。我们的这些火器越到专制统治后期就不怎么用了,因为统治这些刁民、屁民用冷兵器就够了,如果大规模使用火器,恐怕老百姓不小心拣到一两支,会获得制造火器的能力,然后起义就麻烦了。再说了,自奉为“天朝”的我国统治者,想我泱泱中华,才不需要这些东西来对抗外来的敌人呢。再说了,我国历来不花心思怎么去搞死敌人,但花更多心思来搞死自己人。像火药这么高科技的东西都不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更有效打击敌人,却能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来搞死自己人,比如“炮烙”,一根加热的铁柱子就行了;再比如“车裂”,两匹马、两根绳子就够了;再比如“骑木马”,一根带有机关的粗壮木棍、一架带有喜感的木马,然后失足妇女骑上去,游街示众……所以说,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会琢磨心思怎么搞死入侵者,而是怎么才能搞死我们自己人。不能写太长了,不然文章会被和谐,作者会被搞死。

越看才越知自己的浅薄 激发了自己对很多知识领域的兴趣

[锵锵三人行*文化圈]与其说是书籍,其实是根据节目整理的采访聊天语录~还是很值得读读的~虽然都是他们文化人那些事儿,但是看着一点儿都不文酸~挺有意思~越看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太多东西都不晓得@_@ 王朔那个风格的我很喜欢呐^_^其实语言的表达形式也是要摸索的,文言文有文言文用的好处,语言要想有画面感,不计成流水账^_^哈~还有就是成为一只学舌&传话的八哥也是不可取的[得意]胡兰成[今生今世]&张爱玲[小团圆]这个八卦也要好好看看^_^嘿嘿~~

听名人聊聊天

总体来说,这种将谈话类节目集结出版的书籍,个人还是不推荐买来读的,因为每一期的主题都不一样,即便同一期中都难免出现东拉西扯的情况,缺乏从一个主题出发的横纵向延展。当然,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本书可以概括为轻松易读但也有意思有知识含量。既然是谈话类节目的整理,就好比听一些有名也有思想的人扯闲篇儿,试想,平时哪能有这种机会呢?既然是闲聊,读起来也就不太费功夫费时间,对我这样一个阅读速度已经较慢的人来说,也才花了两个半天,算是庸常生活中的调剂了,此所谓轻松易读。但从内容上来讲,整本书相当于几位名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聊聊背后的故事以及对当下社会的一些反想,人文气息特别浓厚,符合我这种带点知识分子文艺的口味。另外,书中以某个主题为聊天的出发点,也涉及了非常多的知识延伸,可以作为阅读的起点再去做更多的拓展。而且很多地方,各大名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刘震云老师对于《水浒》的评价等,让人不禁起耳目一新之感。此为有意思有知识含量。从具体篇章来说,现在合上书,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许子东老师聊张爱玲的《小团圆》。因为我本身虽然不算张爱玲的粉,但大学时也读过她的绝大多数作品,读起这篇对话来更有共鸣。另外,这段聊天中涉及了很多张爱玲的身世的挖掘,如她与胡兰成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所谓人性本八,在八卦心理的驱使下印象自然也就深刻了。有机会可以重读张爱玲,还可以翻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其次,张承志老师所描述的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感情以及那里淳朴的乡风民情让人内心向往。不过,文人聊天,虽然高屋建瓴,却也让人有种不知人间柴米贵的遗憾。或许,真正落实到生活中,还是实用主义优先,而文艺,就是让人拥有一片可以退居的净土吧。

喜欢

喜欢锵锵好几年了,这是我经常看得两个节目中的一个,每天不看会觉得生活有所缺失。第一次知道这个节目,大概是在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看了一本新概念作文的访谈书,采访每个获奖者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当时我看韩寒写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锵锵三人行,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节目,真正自己喜欢看是从06年开始的吧,那时候视频网站全面开花的时候,也因此搜索了不少之前的节目看。虽然在家也能收看凤凰卫视,但是并不习惯在电视旁“等”节目看,最多是重播在午饭后偶尔看看。 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喜欢这个节目来得,刚撕开包装的时候还有点失望,因为初看完全是节目内容的文字版,而这些入选的嘉宾谈话内容都是我已经看过的了。耐心看下来还是会发现talk show听到的内容和转化成文字看到的东西还是会有所不同,文字有文字的魅力,而且书本还添加了一些谈话中并未涉及的背景知识,另一些我并不太喜欢的嘉宾谈话,反而转化成文字之后你会发现对他的看法改观,也许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面对镜头,反而更适合以文字的状态呈现。唯一不足的是没有收录铁三角的谈话在其中,其实他们三人谈话碰撞的火花更多。看这本书最汗的后遗症是我一看到老窦的对白,脑子自动想起他说话的腔调,完全成了有声读物。。。忠实观众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当窦文涛遇上文化圈

十多年前,窦文涛为即将开播的《铿锵三人行》造势,我依稀还记得当年他说的广告词:“这一次我把宝可全押上了。”,日后的事实证明,这一次他的宝大大地押对了,虽然窦文涛自谦地说:“《铿锵三人行》的十年就是窦文涛这个涉世不深的小混混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但《铿锵三人行》给他的回报无疑足够丰厚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金话筒奖”、“双十佳”主持人、“中国王牌脱口秀”主持人等。不知是凤凰卫视的定位,还是窦文涛本人的风格,《铿锵三人行》一开播,就把窦文涛整成了一个大“俗人”,他好色——一扯到男女,他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至今未婚,但我很怀疑李银河是他的博导),他低俗——从来不从道德高度对谈论的话题做出评价,他妙语连珠——这样的妙语连珠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是偶尔也会爆发,所以你会觉得他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不高尚,也不卑鄙,他不聪明,但也绝对不笨(他经常说自己是个外行,他经常五迷三道,他经常困惑),他不算太帅,但长得也不算难看,他就是你,他就是我,只不过刚好刘长乐老板看上了他。按理说,他这样的风格只适宜谈风月男女、娱乐八卦之类的,所以当窦文涛遇上文化圈那会怎样?想象一下吧!当“快男”遇上帕瓦罗蒂,当芙蓉姐姐遇上蝴蝶夫人。你还别说,他还真有能把“文化”铿锵到雅俗共赏的程度。如果你因为忙碌,错过了这些美妙的相遇,那你有福了,《铿锵三人行•文化圈》就是你能在地摊上买到的那种压缩碟,你只要花上一个周末的下午,就能跟着窦文涛领略一下窦式文化圈的风采。在《铿锵三人行•文化圈》被窦文涛邀请到“三把椅子上”的都是近些年来在文化圈的“活跃分子”,与王鲁湘的《世纪大讲堂》里的嘉宾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来客差不多都能称得上作家:王蒙、陈丹青、王朔、许子东、刘震云、张承志、白先勇、傅佩荣,如果你对他们略有所闻,或者大概读过他们的作品,就能想象到他们大概会谈些什么。陈丹青、傅佩荣也许算不上专职的作家,但他们笔耕的勤奋与那些专职作家不相上下,也可以归于作家的行列吧。在这些名星般的阵容里,最不讨人喜欢的也许就是首先出场的王蒙老先生了。近些年来,王老笔耕不辍,自传就出了三本。当《100个反对爱因斯坦的作家》出版后,爱因斯坦说:“如果我真的错了,那么一个人反对我就足够了。”,针对王老的传记,我们可以如下评述:“如果我的一生足够精彩,那一本自传就足够了。”。在这些自传里,无非就是他那些众所周知的经历,以及差不多成了陈词滥调的老年人的“智慧”,这一次的铿锵,无非是再一次的贩卖。难道男人老了就会象贾宝玉说的那些结了婚的女人慢慢变得可憎起来吗?没能成行的瑞典科学院之行背后是极权者的威权,但我看不出他的愤怒,他经历的可怕的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惨死如果只是让他得出了一些个人处世的智慧,我不知要向他表示敬意,还是心寒。与王老生相比,中国文坛的“坏孩子”王朔还显得可爱一些,尽管他能说的话无非还是“大家都别装。”以及对《佛经》、《时间简史》的一知半解。我记得王小波好象说过,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罪恶是没有成就。王蒙、王朔,他们都在特有的时光里曾经让我们的心头为之感动,让我们的眼前为之一亮,然后他们就不断地重复自己,或者在原地徘徊,也许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每个作家都象卡尔维诺那样能不停地写出风格各异的作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我们有权利厌恶甚至抛弃一个不能超越自己、不断重复自己的作家——我对你的身世不感兴趣,如果不能写出焕然一新的作品的话。说到中国文化,“五四”也许是中国文化人永远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坷,令人惊奇的是,王蒙、陈丹青、白先勇、傅佩荣都得出了是“五四”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但王蒙说“五四”以后发生的中国历史是历史的惯性使然,陈丹青除了“同情地了解‘五四’”那代人之外,面对这种断层,他们好象也没有什么好的修补办法,而白先勇、傅佩荣却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个修补这种断层,白先勇是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傅佩荣是对“国学”执着的弘扬。作为“五四”之后的乱世成长起来的张爱玲,她的悲剧似乎更多地是她个人的悲剧。许子东的的铿锵声基本没有超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和张爱玲的《小团圆》范围,除了许子东的“陪客”查建英发现当时胡兰成是匹“好马”以及当胡兰成说张爱玲个子高时是在暗示晚上亲热时担心身体不匹配。但即使是在窦文涛最拿手的插诨打科中,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都让人叹息。也许用刘震云的话来形容她与胡兰成以及她与她的母亲的恩怨很合适:“世界上所有庄严和美好的事,你仔细想来是不敢想的,最后都以丑陋收场。”丑陋也许未必,但悲剧几乎是肯定的。张爱玲爱情上的悲剧,也许可以在她妈妈那里找到最初的根源,你想当作家吗?那么你最好有一个“坏爸爸”或者“坏妈妈”,比如卡夫卡,比如张爱玲。刘震云的铿锵声有着他特有的幽默,他手下的人物无一例外的都是小人物,他们的小小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人特有的喜怒哀乐,他们是中国近代及当下在中国生存着的芸芸众生的缩影,他们的幽默让人想笑,更多地想哭。刘震云虽然明白“事情还原到最后都很无趣”,但他肯定还原过程的意义。在这些文化人里,也许张承志是最保持着“赤子”之心的,他的理想主义,并没有只停留在怀旧以及口号上,他已经是那些他行走过的土地上的孩子,他为它们歌唱,并象对待母亲一样对待给了他“文化根”的人民。但让人惊奇的事虽然陈丹青、张承志在他们的铿锵声里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他们却得出了一些也许会误导他们热爱着的如今还不算强壮的国民,陈丹青称“思想文化解决社会问题,恰恰是儒家的传统。”千年帝国的没落,恰恰证明了儒家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无力和失败,这不象是一个在美国呆了十多年的中国文人的水平。张承志又称“火药造了炮仗中国人应该自豪”,大概他不能理解西方列强用火药枪屠杀手拿长矛和大刀的中国军民的切肤之痛,也不能理解南京城下三十万屈死的冤魂的哭泣声吧。林语堂在几十年以前就指出:“中国今日之最大弱点,谁也知道是国民漠视国事,如一盘散沙。须知这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并非国民的天性,乃因不得人权之保障,法律不能卫人,所以人人不得不守口如瓶以自卫。”但是,是体制制造了国民,还是国民成就了体制,这真是个鸡与蛋的问题,谁说得清楚?就是在这些大是大非的困局面前,就是在这些忧国忧民的中国文化人面前,窦文涛一样能做到插诨打科不误,同时做到总是能围绕着那些严肃的主题铿锵而行下去,做到亦庄亦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本事。周作人说过这样有趣的话:“根据我多年杂览的经验,从书本上出来的结论只是这两句话,好思想写在书本上,一点儿都未实现过,坏事情在人世间全做了,书本上记着一小部分。”,但读完这本《铿锵三人行•文化圈》,你会得出相反的结论,那就是:坏思想都写在写本书里,差不多都实现了,好事情在人世间全做了,但本书只记着一小部分。但无论如何,这本《铿锵三人行•文化圈》也许是中国文化圈里的文化人真实面目最真实的一次展示,你想知道中国当下的文化圈何以至此,以及文化圈的一些荤素不均的八卦,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本。

重新审视

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读起来却有点欲罢不能的意思。感觉是一个凝练了不少的观点,真正做过研究之后,看起来是轻松的讨论,背后确实厚积薄发的、举重若轻的。至少让我这样一个闲人,有了那么一些重新审视那些被劫持了的历史、文化、精神,会让你去重新思考的书,是不会差的。p.s. 深夜的时候,突然独到昆曲《牡丹亭》的那一段,居然在文字之上所描述的那番诗意景象,跃然浮现于脑海之中,至少看来,昆曲的词就是极美的,很有兴趣去了解一下。

不那么正经的窦文涛,谈正经的话题

《锵锵三人行》这档节目,还真的很难定位,好像社会奇闻、名人轶事,诸多话题,被窦文涛和另外两个人抓起来就聊,聊着聊着又岔到别的什么话题上去了。说是散,好像长期看下来,又有它的某种魔力在,让人看着上瘾,大呼上瘾。既然是这个节目出书了,而且是拉了一堆响当当的名人一起凑成了“文化圈”,那里面自然会有很多文化界里面的热闹事。我是抱着这种念头去翻这本书的,就是想看看号称“真小人”的窦文涛,面对这些面子上看起来正大而严肃的文化类话题,会谈出来什么效果。一路看下去,王蒙那篇看不出有很特别的地方,不是说不好,而是王蒙在什么地方都能够说得那样汪洋恣肆,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几期节目是王蒙自传的口述版。当然里头有好玩的东西,但相对来说,比不上其他几篇。我说的“几篇”,第一篇当推王朔。当年王朔在“锵锵”连做几期节目,硬是把号称“话唠”的窦文涛弄成了陪衬,更别说还有点学者气的梁文道了。从场面上看过去,简直就是王朔一个人在“锵锵”,弄到最后,因为这家伙说得实在太火爆了,凤凰网上几期的节目居然再也找不到。而且不久《新周刊》就弄了好几篇文章为王朔这次狂聊叫好。这次编书的人把几期节目找了出来,看得出不是完整的文字,做了一些处理,但还是精彩万分,看着过瘾!还有刘震云的话,让人笑着忍不住落泪,比如说到河南饿死了几百万人,河南人在死亡面前还能幽默上一把,说“我比其他人还多活了几天”。通篇看下来,觉得刘震云这人虽然一直在强调一个人能看几十年、几百年,和只看十年的人想的事不一样,但还是感觉这个作家是个心灵柔软的人,不是那种拥着铁石心肠的“历史创造者”。其他几篇相对来说份量轻些,但比起其他访谈,窦文涛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本事,让嘉宾说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上面。总的来说,这本锵锵文化圈,没有去除那种锵锵的劲。在不是那么正经的谈话方式里头,触及的其实是我们常常不留意的重大的东西。

锵锵语录

窦文涛:一个人想要过得很幸福其实很简单,难的只是人们往往都想要过得比别人幸福。茅于轼:都说千里马需要伯乐,那么谁又来发现伯乐呢?是不是还需要伯乐的伯乐。。。这样下去就没边了~说明了监管的困境。许子东:这是我对社会认识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对人生信仰的一大退步。许子东:鲁迅不讲过一句话嘛,说‘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中国现在的情况是,错本来是有的,犯的人多了,渐渐就不觉得是错了。许子东:传统的雅俗分类按上流社会和平民阶层分类,法兰克福学派区分雅和俗按照娱己和娱人。窦文涛: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张岱《柳敬亭说书》陆续添加中......


 锵锵三人行·文化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