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31656531
作者:王福安 编
页数:17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连再有经验的打鱼人,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鱼,量身腰,足有两条快马子那么长。额托力骑在鱼脊梁上,脚都够不着地儿。村里的渔民听说额托力单人生擒一条大江鱼,都赶来看稀罕儿。那鱼,奇是真奇,就是谁也叫不上名来。这时,正赶巧下来一条皇船,是京城里派人来收贡品的。当年,三江的好出产,都得给皇家交贡。又是“贡珠”,又是“贡貂”,数也数不完。这回,收贡差官一见大鱼,喜得眉开眼笑,让马上装进官舱,又让额托力押运,跟着去了京城。皇上见额托力远道送来大鱼,心中大悦。就问他说:“你这勇敢的打鱼人,怎会擒得如此天下稀有的神鱼?”额托力一五一十,把他打鱼的经过,讲了一遍。皇上听罢,连连称赞说:“朕万万也没想到,极北边塞之地,竟有你这样的渔家王!”额托力对皇上说:“回禀圣上,这条鱼直到如今,还没个名呢,就请皇上给起个名吧。”皇上正乐得神采飞扬,赶忙提笔,在宣纸上先写个“鱼”字,然后皱皱眉头,随手又接着写一个“皇”字。题完,皇上把笔搁在龙书案上,抬眼跟额托力说:“朕见此鱼,非同一般,堪称天下‘鱼中之皇’,往后,就叫它鳇鱼好不?”额托力连连点头,答道:“中!中!鳇鱼,‘鱼中之皇’,这名还真挺不错哩!”皇上不断夸奖额托力的勇敢,便让身边穿黄马褂的钦官,取过一把宝刀,赠给了额托力。还对他说:“以后每年都交鳇鱼,作为献给皇家贵族的贡物。”额托力哪敢违背,只好连说:“那尼敖,年年献上!”从此,三江赫哲渔民,就修起了“鳇鱼圈”,把用性命换来的头等名贵鳇鱼,一路风尘地送上京城。打那以后,也就有了“鱼中皇”这个名了。一、赫哲族特仑固概述世代生活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感受和审美观念,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特仑固是该民族世代因袭的远古文化的遗存,也是赫哲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特仑固是一种内容丰富,承载赫哲族民族历史、生产知识、人文宇宙观念、民俗等各方面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按其特点可定义为“口头史实文学,知识掌故文学”,可以说是赫哲族的百科全书。赫哲族特仑固,2009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吴明祥。二、赫哲族特仑固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特仑固是赫哲族民间口头文学之一,与伊玛堪说唱、民间故事说胡力齐名,涵盖传说、生产知识、语言知识、诗歌、歌词说明集注、民俗、鱼类、植物等古代科学知识、宇宙观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丰富,口口相传,贴近生活,语言词汇丰富,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特仑固偏重教与学,历史讲述,偏重于人文、地理、原始科技生产知识传授,偏重于宗教、哲学、民俗、伦理知识、语言词汇的宣扬讲解,对本地区历史研究,开展赫哲族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承与普及有重大学术价值。关于赫哲族风俗人情、社会生活、名胜古迹_、地方风物以及民族起源和反侵略斗争等方面传说的特仑固,代表作有祖先传说《七兄弟》《白城人的后裔》;莫日根传说《乌力莫日根》和《神叉苏布格》;地名传说《黑龙江传说》《莲花河传说》;风俗传说《三月三》《九月九》《烧包袱》等;动植物传说《天鹅》《浮吐兰》和《种了》;反侵略传说《血尔古》《三江口大捷》等。特仑固传说中的人物、事件、地点、风物、习俗都是实有的,它具有实在性与可信性,是广义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的统一。尤其是地方风物传说,描绘了三江山川的秀美,给人以美的遐想。三、代表性传承人情况特仑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明祥,1950年7月出生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从小受父亲吴连贵(赫哲族著名民间艺人)熏染,学习民族语言,不少特仑固片断为耳濡目染而学。学龄前就曾自编民族语儿歌一首,语言基础好,发音标准,技艺全面,有一定创作能力,可撰写歌词、诗句及长篇特仑固文章等。因为民族语言方面词汇较丰富,在民族传统诗词创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例如《街津妈妈》中的韵角处理。吴明祥在同江市八岔民族乡、佳木斯市民委等部门工作了20多年,参加了很多民族文化活动,学习民族传统知识。为了帮助地方发展经济,搞旅游开发,吴明祥改编创作了一些灵活多样的特仑固段子,有谱曲特仑固、对话特仑固等,经常成为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打节目。他教过学员到北京演出,受到专家好评并获奖,同时长年在赫哲民族风情园演出旦目前,吴明祥已将特仑固作为民族语言文化载体,认真整理研究,以此来普及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

前言

春风又拂三江水,杏蕊遥盼燕归巢。欣闻《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即将出版发行,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东北三江流域,即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经的广阔区域。冠有“东极新天府”之誉的佳木斯正处于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在此汇流,不仅有富饶壮阔的沃野山川,而且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有7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曾是肃慎之国,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满族故乡,至今瓦里霍吞古城等大批古文化遗址仍保留完整。抗战时期,佳木斯是东北抗联诞生地和主战场。1945年解放后,佳木斯市是合江省会,成为当时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和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市,使佳木斯又形成了独特的“北大荒文化”和“知青文化”。这些都是佳木斯人引以为自豪的人文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佳木斯人对于城市认同的向心力和共同的精神家园,激励着佳木斯人不断进取前行,成为佳木斯人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东北三江流域文化。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立足于建设三江文化名城,用科学发展理念改造建设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推进区域高端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提高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挖掘和弘扬以红色文化、北大荒文化、知青文化和赫哲文化等为核心的三江流域文化,我们秉承“打造时代精品,传承永续文化”的理念,以《佳木斯历史文化研究》为代表的一大批区域文化研究专著相继面世;以电视连续剧《松花江上》和歌剧《红雪花》为代表的一大批文艺精品不断推出;敖其湾影视基地、汤原抗联密营等影视拍摄基地、敖其赫哲新村先后建成;知青文化广场、双拥主题公园以及东北小延安和抗联系列城市主题雕塑点缀城中;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各类精品景点和旅游线路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三江流域文化在各类文化载体中的渗透、负载和永续传承。为使城市历史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市委、市政府还精心策划了春季三江杏花节、夏季三江国际旅游节、秋季三江知青节和冬季三江国际泼雪节等四个大型节会,让城市的历史在节会中积淀,让城市的精神在节会中弘扬,让城市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逐步叫响的“东极新天府,快乐佳木斯”城市名片,也赋予了三江流域文化以新的内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一个地域不能没有文化。东北三江流域文化源于民众生活,是三江人民劳动智慧的浓缩,承载着广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佳木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市正全面推进三江文化名城和高端文化中心建设之际,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和佳木斯市联合推出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恰逢其时,这是佳木斯地域文化研究工作的一件盛事,也是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重大突破。这八部专著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从多学科和多视角,深刻剖析和阐释了东北三江流域文化的精神和血脉,在很多方面填补了三江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具有很强的创见性、实用性和资料性。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和弘扬东北三江流域文化,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对于直接参与编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诚挚的慰问,对于丛书的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本好书,阅其者千百;一种优秀的文化,传其也永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文化是精神的家园,承载着历史积淀的精华和灵魂的归属。我衷心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使这套丛书真正架起一座通往全国乃至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三江人走进这回望历史的寻根之旅,让更多喜欢三江文化的朋友们走进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精神家园。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广大致力于三江流域文化研究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创造更多的三江流域文化精品,以三江人共建精神家园的责任和使命,奉献智慧,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浸润三江碧野,催生新绿红花!2011年5月

后记

佳木斯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被誉为“肃慎之国、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满族故乡”。据史书记载,距今6000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广袤的黑土地上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冰雪文化,传承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有传统技艺类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曲艺类赫哲族伊玛堪两个项目被收入国家级名录,其中赫哲族伊玛堪2009年被国家列入申报联合国“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入选省级名录13项;确立市级名录43项、县级名录64项。本书所列的9类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从各级名录中遴选出来有代表性的一批项目。同纷繁多姿的佳木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只能是挂一漏万。由于时间紧迫及其他条件制约,未能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列述,深感遗憾。《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同江市群众艺术馆、富锦市群众艺术馆、桦南县文化馆、桦川县文化馆、汤原县文化馆、抚远县文化馆、佳木斯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部门众多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晶。本书得到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敏杰,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陈恕,佳木斯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育研究室原主任、副教授赵培臣的鼎力支持,在本书即将出版发行之际,谨向一切关心、支持、帮助本书写作、出版的部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可供参考的史料、文献较少,加之研究、编辑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编者2010年9月

内容概要

  王福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研究馆员。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本科。多年来致力于音乐创作,多次到赫哲族地区深入生活,艰辛创作,矢志不渝,坚持数年搜集整理创作了反映赫哲人劳动生活的民歌与歌曲。
  创作的赫哲族歌曲有《赫哲人永远跟党走》、《美丽的三江好地方》、《歌唱我们的敖其村》、《织网谣》等。
 主持编辑的《赫哲人的心声》一书,不仅汇集了赫哲族音乐的精粹,而且为专业或业余的音乐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音乐资料。
  此次参与《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做组织和策划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民间文学
 第一节 赫哲族说胡力
 第二节 赫哲族特仑固
 第三节 富锦民间故事
第二章 传统音乐
 第一节 赫哲族嫁令阔
 第二节 口弦琴艺术
 第三节 唢呐
第三章 传统舞蹈
 第一节 赫哲族天鹅舞
 第二节 富锦秧歌
第四章 曲艺
 第一节 赫哲族伊玛堪
 第二节 山东快书
 第三节 快板
第五章 传统戏曲、体育、游艺与杂技
第六章 传统美术
第七章 传统技艺
第八章 民俗
后记

编辑推荐

《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套“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从多学科和多视角,深刻剖析和阐释了东北三江流域文化的精神和血脉,在很多方面填补了三江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具有很强的创见性、实用性和资料性。《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王福安)是该系列中的一册,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技艺等八章内容。

作者简介

《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王福安)是“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中的一本。《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了富锦民间故事;赫哲族天鹅舞;赫哲族剪纸;宫廷花篮制作技艺;赫哲族祭祀服饰、用具制作技艺;赫哲族鱼皮手工缝绣技艺;鱼皮二胡制作技艺等内容。

图书封面


 东北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还行,挺不错的!
  •     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3年内全国基本完成普查工作。   

    二、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 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三、要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五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     内容比较专业,很好
  •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一个地域不能没有文化。东北三江流域文化源于民众生活,是三江人民劳动智慧的浓缩,承载着广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八部专著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从多学科和多视角,深刻剖析和阐释了东北三江流域文化的精神和血脉,在很多方面填补了三江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具有很强的创见性、实用性和资料性。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和弘扬东北三江流域文化,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