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的文化月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4
ISBN:9787536045347
作者:朱大可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第3-5页  甜蜜的行旅  ——论余秋雨现象  文人和大众的新和解运动  品读余秋雨的历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时髦风 气。如果我没有弄错,在革除了深度和力度的所谓“后文化时 代”,这是继汪国真之后在散文和历史交界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 事件。显然,历史和文学正在制造出一些新的产品:历史利用文 学获得“美丽外观”,而文学利用历史获得了“精神深度”。由 此带来的文化狂喜,可以从该书的发行量上得到证实。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不妨让我们先回忆一下汪国真的诗歌 (以下简称“汪诗”),尽管这是一件颇令人难堪的事情。  海子死了,汪国真诞生了,这是1989年6月以后中国文学所 发生的最富戏剧性的变化。海子一举带走了农业时代的诗歌真 理,并为“汪诗”的涌现开辟出血的道路。 “不合时宜”的“旧 式”精神使徒,最终让位给了一个肤浅的诗坛流行歌手。这正是 “历史的必然”。 “海诗”不过是少数校园理想主义者的圣经, 而“汪诗”才是热爱生活的广大女学生的起居事典。在中国成为 全球最大市场之后,诗歌条码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越过那些抨击者的痛心疾首的呐喊, “汪诗”在市场上茁壮 发育,后者表达了“后文化时代”的“拉罐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高度通俗(彻底放弃原创性并对精英思想作简陋拷贝);第 二,用过即扔(彻底放弃经典性写作)。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历了 海子式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后,人们只需一种非常轻盈的 “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 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  这样一种“生命能够承受之轻”的诗歌口红,在一个高速消 费的市场化图景中,无疑是非常和谐的物象。没有任何一种力量 能够阻止它的涌现和受宠。在90年代上半期, “汪诗”的情形大 致就是如此。而在90年代末的今天, “汪诗”甚至和王朔、苏童 及王小波(后者情形或许有些不同)一起,发展为网络消费的主要 对象。在那些文化网站和网上文化超市的货架上,这些物件早已 经融人了日用品的亲切行列(对此我只是有一点点惊讶而已)。  余秋雨的散文(以下简称“余文”)与之有非常类似的经历。 一个富于戏剧性的例证是,据说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 警方从某妓女的手袋里查出了三件物品:口红、避孕套和《文化 苦旅》。这个传闻在海内外文人圈子中流传甚广,并且在一次港 台文化研讨会上成为—个尖锐的话题(可以参见台湾《中国时报》 和新加坡《联合早报》当时的专题报导)。余文因而受到了人们的 攻击,似乎其作品一旦成为性工作者的读物,就变得十分可疑起 来。  这无疑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理念。在我看来,即使这一“捕风 捉影”的传闻属实,它也决不能成为“媚俗”之类的“道德化批 评”的借口。相反,它的重要意义被包含在它的隐喻I生之中:在 那个女人的个人视界单.《文化苦旅》就是她的“文化口红”和 “文化避孕套”。它们是一组互相隐喻的同义语词,具有完全相 同的日用品功能,被收藏在一个“意识形态的手袋”里。余文正 是这样一种文化消费品,但却比汪诗更加“耐用”,因为它不仅 是用以点缀生活的“文化口红”,而且还是“文化避孕套”,审 慎规避着那些道德“病毒”。  “后文化时代”的特征是:精英不再引领大众,而是大众支 配“精英”。这种结构倒置的后果就是精英的全面湮灭:这个曾 经散发着思想香气的阶层,已经被大众与全球一体化市场与资讯 洪流所吞没,只有少数人继续浮在水面。他们是市场的先锋,犀 利地洞悉大众趣味的转移和文化的市场走向,并且利用这点对大 众进行“反操纵”。他们通常受雇于国际(或区域)资本,藉其 专业特长为世界大亨效力,同时也利用国际资本实现其个人的文 化野心。  我要援引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麦伦与国际传 媒大亨梅铎的关系来表明这点。一个老套的好莱坞言情故事,在 近似疯狂的高额制作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商业回响。另一个例子 是中国画家陈逸飞和美国犹太大亨哈默的关系。它们证明“精 英”的信念早已过时。这个世界需要的决不再是创造思想的精 英,而是追踪公众趣味与理念的猎狗。他们不再像民众提供“思 想”,他们仅仅发现和供应市场所需的“模式”。  改变精英命运的另一个动力是资讯的全球化。就在最近的两 三年内,由于OCR技术(即对扫描的图像文件可以进行自由编 辑)的发明,网络文字输入的困难已经消散,平面图书资源的利 用变得轻而易举,网络杂志、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个人网页大规模 涌现,网络文字总量(NET w0RDS)在迅速增值,并为个人文化 及区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开辟了阔大道路。

内容概要

朱大可,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学者、文化批评家和随笔作家。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当时先锋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现任教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其主要著述有《燃烧的迷津》、《话语的闪电》、《流氓的盛宴》、《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已出五卷)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被认为是中国优秀的文化批评家和随笔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文学:舞蹈的盲肠
甜蜜的行旅
罪与罚:中国文坛的道德清洗运动
舞蹈的盲肠
天鹅绒审判和诺贝尔主义的终结
倒了大楣的诺贝尔奖
诺奖危机和文学在全球的失败
第二辑 书评:阅读和午夜的絮语
正义者的迷津
究竟谁比谁更丑陋
后寻根主义:中国农民的灵魂写真
缅怀异邦的岁月
越过女性主义的感官视界
诗歌麻将的N种玩法
大众文化的解密时代
“上海神话”和市民社会的隐形
500年历史细节的精密拼图
我坐在加缪先生在山顶上
文化口吃与学术真相
民族失忆与新记忆运动
第三辑 大众文化:繁华声浪中的退行危机
快乐的权利
消费时代的意识形态传奇
嗲、嫩、贱:日常美学的“三字经”
春节文化的四大恶俗
繁华声浪中的文化退行危机
古哥文化和第二次资讯革命
“内裤逻辑”及其文化景气指数
“零年代”的男色崇拜
赵饶案:绯闻消费的文化解读
嘉蛊主义、祖国花朵和伦理危机
上海精神和老克腊主义
上海:情欲在尖叫
零年代:大话革命与小资复兴
考研狂潮、学位崇拜和知识神话
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
肉身叙事的策略、逻辑及其敌人
“荡妇”麦当娜和香烟变法
女胸的三种历史语文
蒙娜丽莎微笑的文化解码
中产阶级偶像芭比小姐
从母亲到荡妇的偶像转型
第四辑 小众文化:英雄的梦呓
……
第五辑 时政:屁权之争
代跋:我跟文学离婚已无可挽回/孤云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批评家朱大可1999-2004年这五年间的大部分较有影响的文学、文化和时政批评文章。所有文章均曾公开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等著名媒体上,其中一些作品曾经引发广泛争议。作为中国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之一,朱大可迄今仍然保持着犀利而深刻的风格,与他的神学、神话和文化阐释学研究相比,,他的文化批评更具“杀伤力”,并因此而有“一剑封喉”的美誉。朱大可的批评方式和话语风格,对90年代以来的“愤青主义批评”产生了微妙影响。

图书封面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是朱大可1999---2004年间批评文章结集。最早读到朱大可的文字是他关于流氓话语的那个文析,当时看得惊心动魄,太有才了,整篇是新名词构成的文本,就如让人突然掉入某种语词构成的波涛中,上上下下起伏不停。从此就对这人上了心。后来买到了他的二本书,一本就是这本《守望者的文化月历》,另一本是《流氓的盛宴》,那一本断断续续还没有看完,这一本却是早就读完了的。今天在检阅旧书时,又看到了这本书,重新翻读了一下,又感受了一回朱大可“一剑封喉”的杀伤力。第一篇就是关于余秋雨散文的批评,他把《文化苦旅》说成是妓女的“文化口红”和“文化避孕套”,恐怕令余秋雨本人亦瞠目结舌吧?又如煽情主义的话语策略、汉民族的自我献媚主义云云,将余文批得体无完肤,从本根本上瓦解了他的这种装腔作势的批量作坊生产方式。这本书收文较多,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后寻根主义:中国农民的灵魂写真---杨争光作品印象记》,如这段话:“根据杨争光的观察和叙述我们不难发现,根植于中国乡村的仇恨意识形态,散布在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里,它并没有受到政治制度的直接鼓励,却为历史上悠久的流氓暴力传统提供了深厚而广阔的基础。在乡村社会的分配正义制度崩溃之后,农民的暴力主义成为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地狱。每一个农民都是潜在的杀手,在无政府的致命呼吸中生活,为维护卑微的生存利益而展开殊死搏斗。长期以来,中国意识形态批判掩盖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即所谓"东方专制主义"不过是农民的 "多数人暴政"的一种政治表述而已。或者说,暴力并不是国家的发明,恰恰相反,它不过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基本属性而已。国家仅仅复制了这种话语模式,并把它转换成了一种残酷的宪政。”朱大可对中国现实和国家主义的这种毒素揭批得无比深刻,令人叹服。当然朱大可奇异诡秘的风格,也使他的批评话语成为一种冒险。如他本人所说:“话语的实验始终是我的一个基本目标。我的隐喻式写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它有可能伤害到内在意义的传递。”不过朱氏前卫的思想、对社会弊端的激烈批评、独特的话语方式,以及守望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执著,使得他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读朱大可的文字确实很刺激,有一种冒险的乐趣,与王小波的冷幽默又是不同类型的酷评,不过我很愿意将他们二人相提并论。他们的文字都让我有一种特别的快乐,如同针刺入麻木的心灵引起的震颤,现代人太需要这种闪电般文字的鞭挞了。2008-11-29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第一辑和第三辑很不错!
  •     都忘了讲的什么呐,不过记得看起来有点累
  •     果然一剑封喉啊
  •     看以当消闲看看,不够深刻。——只能用这个词。一些短文写很好。
  •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独立的思考,何况是民族文化生病的时候。
  •     朱老师几年前的文化批评有些在今天依然锋利,虽然这些“酷评”并非尽善尽美——或许要求酷评尽善尽美本身就是错的——但是仍然颇有启发性。
  •     这个集子收的就比较差了,报头刊尾的应时之作。少有成熟深刻的文字。
  •     我认为大可最好的一本书是《话语的闪电》
  •     还好,但我觉得最大的弱点还是在于名词太多了,致使整部作品与其说是精深洞见不如说是一套符号系统,且不说阅读上的不便,这种系统的建设性和有效性是一个疑问。另外,朱大可曾批评过鲁迅晚年的“仇恨”情绪,但他的这种过分拆解却不给出解决路径的批评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仇恨政治学”。尽管如此,这本书仍然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守望者”视角,并提出了关于我们时代的种种令人深思的问题,值得一读。
  •     老朱挺幽默的
  •     第一流的文化守望者
  •     “人们只需要一种非常轻盈的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这个比喻太精妙,道出充斥周遭的“小清新”“心灵鸡汤”“文化大散文”被掩盖的贫瘠。朱氏话语犀利的风格读起来畅快淋漓,但是有些文章戛然而止显得力度不足。
  •     补标。朱大可文字真是犀利,有时候还不讲道理。
  •     一些观点颇为契合,只是名词堆砌令人生厌。文化消费的时代问诊,有些先知意味地道出了境况。
  •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是朱大可1999---2004年间批评文章结集。最早读到朱大可的文字是他关于流氓话语的那个文析,当时看得惊心动魄,太有才了,整篇是新名词构成的文本,就如让人突然掉入某种语词构成的波涛中,上上下下起伏不停。从此就对这人上了心。
      
      后来买到了他的二本书,一本就是这本《守望者的文化月历》,另一本是《流氓的盛宴》,那一本断断续续还没有看完,这一本却是早就读完了的。
      
      今天在检阅旧书时,又看到了这本书,重新翻读了一下,又感受了一回朱大可“一剑封喉”的杀伤力。第一篇就是关于余秋雨散文的批评,他把《文化苦旅》说成是妓女的“文化口红”和“文化避孕套”,恐怕令余秋雨本人亦瞠目结舌吧?又如煽情主义的话语策略、汉民族的自我献媚主义云云,将余文批得体无完肤,从本根本上瓦解了他的这种装腔作势的批量作坊生产方式。
      
      这本书收文较多,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后寻根主义:中国农民的灵魂写真---杨争光作品印象记》,
      
      如这段话:“根据杨争光的观察和叙述我们不难发现,根植于中国乡村的仇恨意识形态,散布在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里,它并没有受到政治制度的直接鼓励,却为历史上悠久的流氓暴力传统提供了深厚而广阔的基础。在乡村社会的分配正义制度崩溃之后,农民的暴力主义成为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地狱。每一个农民都是潜在的杀手,在无政府的致命呼吸中生活,为维护卑微的生存利益而展开殊死搏斗。长期以来,中国意识形态批判掩盖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即所谓"东方专制主义"不过是农民的 "多数人暴政"的一种政治表述而已。或者说,暴力并不是国家的发明,恰恰相反,它不过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基本属性而已。国家仅仅复制了这种话语模式,并把它转换成了一种残酷的宪政。”
      
      朱大可对中国现实和国家主义的这种毒素揭批得无比深刻,令人叹服。
      
      当然朱大可奇异诡秘的风格,也使他的批评话语成为一种冒险。如他本人所说:“话语的实验始终是我的一个基本目标。我的隐喻式写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它有可能伤害到内在意义的传递。”
      
      不过朱氏前卫的思想、对社会弊端的激烈批评、独特的话语方式,以及守望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执著,使得他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朱大可的文字确实很刺激,有一种冒险的乐趣,与王小波的冷幽默又是不同类型的酷评,不过我很愿意将他们二人相提并论。他们的文字都让我有一种特别的快乐,如同针刺入麻木的心灵引起的震颤,现代人太需要这种闪电般文字的鞭挞了。
      
      
      
      2008-11-29
      
  •     制造词汇
  •     写的还算可以。
  •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