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光——卫礼贤论中国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东方之光——卫礼贤论中国文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60068299
作者:蒋锐 编译
页数:261页

章节摘录

  2.中国历史文化的资源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可能性  中国文化所以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并不断发展,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对外来文化采取一种兼容、汲取、吸收的态度,从而在与外来文明的对话中不断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这种文化态度可用孔子的“和而不同”来概括。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是在强调对话,强调沟通,而“同”则表示取消差别,由异为同。孔子所强调的是在保持“差异”下的和,而不是取消差异,追求完全等同。这说明孔子认为“不同”是现实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和。  孔子的这种文化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吸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世”的文化,而印度的佛教是一种“出世”的文化,二者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佛教在传人中国各地时曾引起过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但中国文化对佛教文化仍采取了一种吸收的态度,在讨论中解决矛盾,在探讨中推动思维。正因此,才在隋唐以后产生了中国的佛教,如五台、华严和禅宗;之后在宋明时,理学一方面批判佛教,一方面却吸收了佛教的哲学思想,把儒家进一步向本体论方向提升,创立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即新理学。正如汤一介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曾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又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  16世纪西方基督教传人中国以后,虽然反对声从未断绝,“华夏中心”论时隐时现,从未根绝,但入华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仍受到大多数文人的欢迎,这点我们上面已讲了。  以上说明就中国文化本身来说,它具有这种吸收外来文化,与异域文化展开积极对话的历史传统。正是这个传统使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和更新,也为我们展开今天的中西文化对话提供了历史的资源和基础。

前言

  自晚明以来,中国已经开始与西来的西方文明接触,中国自己的历史已经不能在原有的轨道上发展,夷夏之分的观念开始动摇。外部世界与中国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文化间的对话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尤其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并非易事,从双方来说,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中西文化之间的对话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对话并非今天才有,这两大文化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史和相互对话的历史,研究这一历史会使我们受到启示,从中西对话中汲取经验教训和智慧。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书籍目录

总序编译前言:卫礼贤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促进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中国的佛教哲学关于《易经》中国文化的危机孔子的学说儒家学说的精髓孔子在人类代表人物中的地位孔子的意义老子的学说老子之后的道家学说老子的历史地位老子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东方之光东方与西方东方思想对西方复兴的意义中国文化哲学与世界政治展望歌德与老子歌德与中国文化编译后记

作者简介

《东方之光:卫礼贤论中国文化》内容简介:自晚明以来,中国已经开始与西来的西方文明接触,中国自己的历史已经不能在原有的轨道上发展,夷夏之分的观念开始动摇。外部世界与中国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文化间的对话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尤其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并非易事,从双方来说,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中西文化之间的对话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图书封面


 东方之光——卫礼贤论中国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与《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一书一纸相承,个别篇章是重复的,毕竟连编译都是同样一个人。虽本意不是学习中国哲学,却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孔、老、易思想有了更不一样的认识,收获很大。有时想来,其实讨论一个文化里到底有没有成体系的哲学意义也不是很大,有智慧的闪现,或者说“光”能出现,就已经是不可磨灭的功德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