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随心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108041425
作者:刘再复
页数:405页

随心、悟证及其他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就这样倚在门框上翻着书页,完全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中不能自拔,连找把椅子坐下都顾不上了。手边正在阅读的书是刘再复的《随心集》。刘再复的书最近阅读也相隔10多年了,虽然近年来也零散读到过一些他的文章,也买了不少他的书,可如此无目的无压力地阅读他的书并有如此感觉还是第一次。所谓第一次并不意味近年来没有阅读。只是阅读主要来自大众传媒,只是一些碎片化的阅读。看起来这种阅读量好似苍山大海,风卷云舒,波光鳞鳞,蔚为大观,其实能收获一鳞一爪一枝一叶已经很不错了,一般剩下的也就是过眼烟云。一度时间,我感到没有了任何阅读兴趣,偶然拿起一本书,翻阅几页便随手放下,不久尘积其上。这种阅读肯定无法激起写作欲望,就像一潭死水上洒了些许面粉,不可能产生一丝微澜,最后沉下去积淀在那时里也就是一些垃圾。我以为自己再不会想去好好读书,再也没有写作欲望了,随他去吧!刘再复的《随心集》是在习惯冲动下购买的,没有特意想去买,买之前对此书也没有任何了解,更没有想到过去阅读。唯一有感觉的就是书名,因为一个人到了“随心”的境界是多么不容易啊。对“随心”可以有几种理解,一是刘再复在书中的解释:“我想到孔夫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我的解说里,‘从心所欲’即‘随心所欲’。”刘再复的‘随心所欲’按他举例的就是演讲是按照提纲上的逻辑“随心所欲”的发挥,随心是一种真实,只讲心中所想的一切,文字只是心灵的呈现。不逾矩即必须符合心灵原则与学术原则。当然这是一种自觉,是道德层面的自我纸约束。还有一种是老庄思想的发展,抛弃一切压力和目标,只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一种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随心所欲,那是个性的自由释放。但无论是哪种理解,随心总是我的向往,估计这也是我购买此书的一种潜意识。当然是在无聊中,或者为了排遣什么的情形下翻开《随心集》的。只是不像以往翻几页又放回去,翻开了就合不起来了,就站在那时,完整地看完第一篇,接着是第二篇,……有时放下,极目远方,若有所思,稍顷接着往下读。这是一本年度演讲稿和部份文稿的合集。按惯例这类文集中的文章主题比较芜杂,可我感到,《随心集》的文章主题却相对集中,这个集中既表现在探讨的内容上,主要是对古典文学名著,尤其是《红楼梦》的研究上,也表现在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悟证”上,刘再复对此专门有解释,他认为,悟证是直觉的方法,禅宗“明心见性”的方法。悟证不可以证明,也不可以证伪,与考证和论证有很大不同。他以《红楼梦》为例,不再把《红楼梦》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作为生命的体认对象,即生命感悟对象。我感觉到,这个集中更体现在文字背后刘再复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阅读此书,字里行间无不让人感受到这种挚热的情感。我想,所谓“随心”又不逾矩,是因为受到刘再复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制约。《随心集》中一些文章挖掘的非常深,但刘再复的表达却浅显晓畅,很好读。按照过去我读他文章的经验,印象最深的是文采斐然,这不仅表现在他的散文上,也体现在他的文论上。这次阅读我感到,《随心集》中变化的是多了平实和大白话,这是否是到了“随心”年代,还是因为看穿了一切而“洗净铅华也从容”呢。自然文集中相当部份是演讲稿,演讲稿自然是口语,可是其它文稿也有这个特色。这让我想到了胡适,当年我读胡适文章就有这种感觉。不过胡适当年写作时还很年轻,远未到“随心”的年龄。可是他无论文论还是创作都是大白话,这既是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身体力行,也因此成为一些人攻击的口实。相比之下,刘再复的平实口语还是要比胡适“文采”得多,是一种绚烂之后的平淡,其内在蕴含自然和胡适有所不同。阅读《随心集》印象最深的还是“悟证”的方法。这也许和我不自觉的意识有一定共鸣。我想,很多感受都是很个体的,我读一本书产生的感受就是我自己的,因为受到学识构成及环境影响,可能会出现“英雄所见略同”,或者出现类似于“救亡圧倒启蒙”的诱导,由此产生好像“人云亦云”现象,这也是个体感受与众不同的难度所在。还有一个难度是方法的问题,“考证”和“论证”因受客观的制约,尽管可能因时间的先后,掌握材料的多寡,研究切入途径不同而呈现百花争艳局面。但往往会“殊途同归”。可是“悟证”注重主观感受,更多是用自身经历去验证作品的精妙之处。只是“悟证”的难度也是最大的,不像“考证”和“论证”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而且如果自身经历不丰富,包括亲历和间接亲历(倾听和阅读),是很难获得既让人耳目一新,又能触动旁人心弦的结论。刘再复的《随心集》看似平实其实深刻的原因我想就在这里。


 随心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