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性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发现人性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100086691
作者:萧淑贞
页数:268页

章节摘录

  两种感恩节两个哥伦布  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H-感恩节,在如今的美国,感恩节已经成为个人们最重视、最传统也是最温馨的公众节日。  当年在波士顿的时候,当地印第安人在英国清教徒登陆的普利茅斯共度感恩节,来自全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代表出席感恩节的主要仪式。集会会场上悬挂一面横幅,上书一排醒目大字:“对本土美国人的全国哀悼日”。这显然与白人家庭欢度感恩节,边饮酒,边吃烤火鸡,欢声笑语的节日气氛极不相同。美国的喜庆节日却是印第安人的“全国哀悼口”,这种场面与我们印象中的感恩节大相径庭,让人倍感意外。  -个国家的节日也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历史悠长的国家,节日多能够体现文化和民俗,政治意味较淡;而历史较短的国家,很多节日直接与国家的重大事件有关。在这个征战不断的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节日都多多少少留下了战争和政治的烙印,美国尤其如此。  感觉美国的学校总是在不停地放假,后来,看看他们一年的假日表,以人名命名的节日共有马丁·路德·金、华盛顿、林肯诞辰日和哥伦布日。前三个都是与美国的建国、民权运动有关的政治人物,只有哥伦布是国际人物。因此,在美国,哥伦布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与很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哥伦布日一样,带着强烈的殖民色彩。  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哥伦布带着他的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从此,他便享有“发现新大陆”的美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光彩。  1792年纽约举行仪式纪念哥伦布,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1892年纽约市的哥伦布大道路口竖起了一座哥伦布的雕像,华盛顿设立了以哥伦布名字命名的哥伦比亚特区。因为哥伦布出生在意大利,出于对自己同胞的骄傲,纽约市的意大利后裔于1866年10月12日组织了第一个庆祝“发现”美洲的活动。随后更多其他城市的意大利人开始在那天举办餐会、游行和舞会。1869年10月12日旧金山的意大利人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他们把这一天叫作哥伦布纪念日。1905年科罗拉多州成为第一个庆祝哥伦布纪念口的州。在之后的几}年里,其他的州也陆续开始庆祝这个节日。1937年富兰克林总统宣布10月12日为哥伦布纪念日,1968年美国国会决定把“哥伦布日”定为全国节口,自1971年开始将纪念日定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

内容概要

 萧淑贞,历史学博士,访美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老师。

书籍目录

通往人性的文明 代序留给现在越战纪念碑亨廷顿的忧虑两个哥伦布教堂的深处美国历史从哪里开始?革命书店另一种离去归路发现人性不同的使命白宫前的妇女民主的表情政府的大门中国的饭局谁向谁靠拢?中国人最缺什么?生命的原乡村民与“普世价值”粗糙的高尚与精致的顺从来时旧路历史在别处王府井:三十年的镜子儒者维明看不见的用处一扇门的两面漂流的历史碎片历史教给你什么教育的终点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中美高中生的对话孩子的表情经典的歧路从学校到社会:职业之路有多远你要孩子给你什么样的成功?大学生:你为什么迷茫?(一)大学生:你为什么迷茫?(二)教育的终点也是背影没有间断的远征 后记

编辑推荐

  给我们绝望,也给我们希望,引领人类追寻文明的高贵与尊严发现在历史和社会深处涌动的人性的力量。

作者简介

本书凝聚了萧淑贞在哈佛大学访学和回国后七八年间的思考,带领读者在历史、文化与教育中探寻通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人性的踪影,在人们容易忽视的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体察社会进步的方向。

图书封面


 发现人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为自由的信仰 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主编丛晓眉女士策划出版了“学者的人间情怀书系”第一辑三本书:齐宏伟的《信与思》、萧淑贞的《发现人性》、刘阳的《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对于作者来说,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孩子,对于她和她的编辑团队,则是看着哪个孩子都可爱。素朴雅致的样书摆在桌上,丛晓眉不停地上下左右仔细端详,还不停地念叨哪个细节怎样做会更好,她忘我投入的表情足可证明这套丛书是出版的精心之作。书的封面颜色分别是深蓝、深绿、深紫,初一看,总以为是自己温暖的深绿色最好看,读过他们的书之后,才领悟庄重的深紫、深蓝能够衬托出理想、信仰的高远与深邃,色彩与精神合璧,散发着耐人寻味的隽永。而我的名字夹在两位男士中间,还有点沾沾自喜的被保护的感觉,对于他们也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不同的名字因为一个书系而排列在一起,也是世间特殊的缘分,虽然与他们从未谋面。----而这种书缘是因为这些书内在地散发着共同的精神气质,走到了一起。人类的经典之作多源于高于生活、高于现实的超越,而对于世俗和平庸的超越首先是精神和心灵的超越。你的心灵能够超越世俗,你的见识和智慧给你坚持的理性;你的精神给你坚持的勇气。在这个时代,对于很多人,理想和信仰或许遥远,这三本书不约而同地去为这个精神受伤的时代,眺望、追寻价值、理想和信仰。《信与思》对于大学的市场化、官场化深深地绝望,为自己、为学生、为读者寻找精神的家园;《发现人性》试图沿着贯穿历史、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人性”的脉络,坚守通往人性的文明的“价值”;《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在很多貌似漫不经心的轻描淡写之后,蕴藏着切肤之痛的来自生命深处的悲悯,希望找一个地方安放人类的灵魂。与其说,信仰能够令人的灵魂多么地高贵,让人的心灵多么丰厚,不如说这是生命的自我救赎与追求本质自由的解放,在沉沦物欲的异化之中,开始灵魂的突围与拯救,走向理想和信仰,因此,这些思索和探寻更像是在所谓的现代性和工业化泥沼中的自救------只有当人们层层剥去附着在生命上的种种负累,回归“人”的精神本身,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张岱《陶庵梦忆》论及古琴演奏,说有人“结实有余而萧散不足”。其实每门学科代表的都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角度和态度,写作也有专注社会与寄情性灵两种方式,二者有时难两全。前者重在“治”、“平”,后者侧重生命的舒展和自我的抒发。“思”的理性、客观使人睿智,但难免在“信”的性灵的天空中飞得不够高;性灵的、艺术的、唯美的使人免俗,在触及现实问题时,也难免稚嫩。由于题材和内容所限,着眼社会,论及问题时,难免“结实”;论及心灵与信仰,则易有高远的“萧散”。虽然由于学习和生活的背景不同,几位作者各有侧重,但信仰、理想和精神,无论是此间的,还是彼岸的;为社会的,还是为人生的,都归根于“人间情怀”。当然,我们的视线脱不开世间的成败善恶,信仰也脱不开在尘世的挣扎。诚然,我期望的作品,不从世道人心的“事实”和“现象”入手,无所凭依,心无旁骛,没有什么可以牵绊、顾忌,干净、利落、超尘绝俗地构建一座精神大厦,这一点,我们不及。因为,即便是与民国的知识分子、与西南联大时代、与我们导师辈的知识分子相比,在与他们相同的年龄,我们的精神仍然显得稚嫩、脆弱、模糊。他们在二三十岁的研究、著述的水平,我们在四十岁也很难企及。不能不承认,物质和生活的富足似乎整体削弱、降低了一代人精神的强度和高度,精神的幼稚和脆弱似乎也成了“现代”和工业化的宿命。而只有找到信仰与精神,才真正地踏上了寻找真正的自由的自我救赎之路,无论是为人生的,还是为社会的。因为这个时代的缺乏,才有了精神、理想、信仰的可贵。而我们只是在这个时代的缺憾里,尝试一点点地回归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人。面对这个时代,我们仅仅是比他人多了一点精神的丰厚,一点内心的宁静,一点与喧嚣迷茫的时代的距离,一点对于价值和“意义”的重视、坚信和执著。仅此而已。巧合的是,这三本书都没有例行的名人作序推荐,也没有一大堆感谢的客套,也许他们认定,精神和信仰本身就是最好的引荐。如刘阳书中所说,在茫茫人海中,在世道轮回中,我们大家都是“凭着灵魂相认”,同道人的精神和思想援助让你更坚定,有精神和信仰的人群,能使社会更好,能使人生美好,他们也是“凭着灵魂相认”。不禁遥想以后加入这个书系的那一个、两个、三个-----不同的作者现在哪里?他们谁的书的封面会是深的红、深的褐、深的灰------直指一个共同的地方:心光灿烂。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理性,有带一些感性,一本有思想的书
  •     可读性很强,被作者的人文情怀感染和感动。 感谢淼的推荐~
  •     难以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我看基本可以和大陆的孔庆东、司马南相比。
  •     抢占沙发喽~~~ 买回来还只是简单地翻了翻,但感觉特别好。商务印书馆的书籍一向质量上乘,这本书的书的包装也很不错——包有塑料薄膜,纸质柔韧光滑。至于内容,作者本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文章立意深远,对于青年人开阔思路、提高修养很有益处。
  •     评论说作者是“大陆龙应台”,但看了作品后觉得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更喜欢龙应台的作品!
  •     作者写的很透彻,很彻底,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推荐朋友们买来看看!
  •     听朋友说好,自己看看书名和目录就想看。对于历史、教育、身边的社会现象都能从文化的角度给予深刻的解读,作者难得的客观、理性和高远的理想主义情怀体现出的文风,确实堪称大陆的龙应台。
  •     一般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     拜读了几篇。感觉语言的冲击力还是不太强烈!挖掘的思想还可以再深入!
    献丑!!
  •     还没有看,当当买书一直很给力的!
  •     前面部分哂之 后面特别是关于教育的观点特别好 回答了很多问题 一个好老师当是如此 传授的不仅是只是 更是人格感染
  •     还没读但看外表还不错
  •     匆匆翻过,没有什么思想含量,对美国文化也是一种不懂装懂的态度
  •     比较中西文化,深入剖析,对政治、民主、权力有很多有益的思考
  •     还没有读呢,起先是因为在读者里面读到一篇。就立即被吸引了。于是买了这本全的。
  •     主要讲到在不同国家感受到的历史的气息,探讨每个国家对待历史的态度,由历史及人,思考人性,读完很受启发,能让人思考自己的人生。正是过去和未来。
  •     有点深奥,看的不是很懂,不过勉强还能接受啦。
  •       为自由的信仰
      
      
      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主编丛晓眉女士策划出版了“学者的人间情怀书系”第一辑三本书:齐宏伟的《信与思》、萧淑贞的《发现人性》、刘阳的《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对于作者来说,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孩子,对于她和她的编辑团队,则是看着哪个孩子都可爱。素朴雅致的样书摆在桌上,丛晓眉不停地上下左右仔细端详,还不停地念叨哪个细节怎样做会更好,她忘我投入的表情足可证明这套丛书是出版的精心之作。
      书的封面颜色分别是深蓝、深绿、深紫,初一看,总以为是自己温暖的深绿色最好看,读过他们的书之后,才领悟庄重的深紫、深蓝能够衬托出理想、信仰的高远与深邃,色彩与精神合璧,散发着耐人寻味的隽永。而我的名字夹在两位男士中间,还有点沾沾自喜的被保护的感觉,对于他们也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不同的名字因为一个书系而排列在一起,也是世间特殊的缘分,虽然与他们从未谋面。
       ----而这种书缘是因为这些书内在地散发着共同的精神气质,走到了一起。
       人类的经典之作多源于高于生活、高于现实的超越,而对于世俗和平庸的超越首先是精神和心灵的超越。你的心灵能够超越世俗,你的见识和智慧给你坚持的理性;你的精神给你坚持的勇气。在这个时代,对于很多人,理想和信仰或许遥远,这三本书不约而同地去为这个精神受伤的时代,眺望、追寻价值、理想和信仰。
      《信与思》对于大学的市场化、官场化深深地绝望,为自己、为学生、为读者寻找精神的家园;《发现人性》试图沿着贯穿历史、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人性”的脉络,坚守通往人性的文明的“价值”;《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在很多貌似漫不经心的轻描淡写之后,蕴藏着切肤之痛的来自生命深处的悲悯,希望找一个地方安放人类的灵魂。与其说,信仰能够令人的灵魂多么地高贵,让人的心灵多么丰厚,不如说这是生命的自我救赎与追求本质自由的解放,在沉沦物欲的异化之中,开始灵魂的突围与拯救,走向理想和信仰,因此,这些思索和探寻更像是在所谓的现代性和工业化泥沼中的自救------只有当人们层层剥去附着在生命上的种种负累,回归“人”的精神本身,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张岱《陶庵梦忆》论及古琴演奏,说有人“结实有余而萧散不足”。其实每门学科代表的都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角度和态度,写作也有专注社会与寄情性灵两种方式,二者有时难两全。前者重在“治”、“平”,后者侧重生命的舒展和自我的抒发。“思”的理性、客观使人睿智,但难免在“信”的性灵的天空中飞得不够高;性灵的、艺术的、唯美的使人免俗,在触及现实问题时,也难免稚嫩。由于题材和内容所限,着眼社会,论及问题时,难免“结实”;论及心灵与信仰,则易有高远的“萧散”。虽然由于学习和生活的背景不同,几位作者各有侧重,但信仰、理想和精神,无论是此间的,还是彼岸的;为社会的,还是为人生的,都归根于“人间情怀”。
       当然,我们的视线脱不开世间的成败善恶,信仰也脱不开在尘世的挣扎。诚然,我期望的作品,不从世道人心的“事实”和“现象”入手,无所凭依,心无旁骛,没有什么可以牵绊、顾忌,干净、利落、超尘绝俗地构建一座精神大厦,这一点,我们不及。因为,即便是与民国的知识分子、与西南联大时代、与我们导师辈的知识分子相比,在与他们相同的年龄,我们的精神仍然显得稚嫩、脆弱、模糊。他们在二三十岁的研究、著述的水平,我们在四十岁也很难企及。
       不能不承认,物质和生活的富足似乎整体削弱、降低了一代人精神的强度和高度,精神的幼稚和脆弱似乎也成了“现代”和工业化的宿命。而只有找到信仰与精神,才真正地踏上了寻找真正的自由的自我救赎之路,无论是为人生的,还是为社会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缺乏,才有了精神、理想、信仰的可贵。
      而我们只是在这个时代的缺憾里,尝试一点点地回归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人。面对这个时代,我们仅仅是比他人多了一点精神的丰厚,一点内心的宁静,一点与喧嚣迷茫的时代的距离,一点对于价值和“意义”的重视、坚信和执著。
      仅此而已。
      巧合的是,这三本书都没有例行的名人作序推荐,也没有一大堆感谢的客套,也许他们认定,精神和信仰本身就是最好的引荐。
      如刘阳书中所说,在茫茫人海中,在世道轮回中,我们大家都是“凭着灵魂相认”,同道人的精神和思想援助让你更坚定,有精神和信仰的人群,能使社会更好,能使人生美好,他们也是“凭着灵魂相认”。
      不禁遥想以后加入这个书系的那一个、两个、三个-----不同的作者现在哪里?他们谁的书的封面会是深的红、深的褐、深的灰------直指一个共同的地方:
      心光灿烂。
      
  •     读完很受启发的一部书
  •     视角很理性,文笔很一般,还不错。
  •     买它是冲着“大陆龙应台”五个字,看完感觉有些失望,还是看龙应台的比较好。
  •     很给力——很有见地!
  •     收到就开始看的,非常喜欢作者的语言,没有深奥到让人看不懂,也不是通俗到没有深意,经过自己一定的思索会理解收获很多东西。全书共有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有相应的短篇。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的类容,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和剖析很精辟。非常喜欢《粗糙的高尚和精致的顺从》。但对于第四部分关于教育的论述,没有多大体会,因为还是我们熟知的那些观念。这本书是今年2月第一次版的,所以作者的视点很新,里面讲到了很多热点。很喜欢的一本书。
  •     帮同学买的。包装很好。
  •     书中有关美国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以及韩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值得国民思考。
  •     看后才知道作者是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讨论的《中美高中生的对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未来公民》的作者。内容基本涉及了当今社会引人关注的政治、教育、社会、文化、历史的突出问题,也回答了青年学生、家长关于成功、价值观的困惑。
    本书文字隽永灵秀,笔触犀利和深邃,人文关怀深厚,从身边的小事、细节着眼,指出社会进步的方向,折射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理性、智慧之美,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     不要以为历史只是遥远的过去 历史的意义永远在现在和将来呈现——萧淑贞
  •     我以为这是一本死教条的书,书名如此总让人先入为主的下定义,可是事实在一次说明,我的自以为是依然没有改变。现在还在心悸,如果我不是买错了,会不会一辈子都看不到这样的好书。这是一本把我所有的关于读书的种种想法都颠覆的书,我却没有恼羞成怒。大概我们真的是有缘吧。
  •     骚情 写的文字好多都了无意义
  •     给精神留一点空间,在这个时代实在太难了。这本书是作者在美国居住七年后的思想文章结集,结合当地景观、历史并联系中国的历史发展谈人物与事件,对东西方在民主、自由等政治与社会领域影射的人性的探讨。本书是作者个人成长与感悟的展现也代表了很多旅居西方的国人所产生的对东西方文化、政治举措的态度和愿望…分享作者的思想与感悟,可以让心灵变宽变清澈……
  •     绝对提升思想深度,需要认真读。在政治和人性的冲突之间探讨发现人性
  •     首先,书的质量很不错,包装精致。最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涵盖面广,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其目录就有读完的冲动。中外对比,有益于人们对比借鉴,取长补短。对于年青朋友,更是有益于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良师益友。
  •     扩大视野,从不同角度发现人性
  •     看了读者上的一篇节选觉得不错就买了,觉得别的篇章都不好看
  •     价格便宜 实用
  •     看到**一读者的评价:“一个女性学者能对政治理论、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感兴趣已经令人惊奇了,更为惊奇的是她对这些问题所表达的见解,所达到的境界,会让男性学者汗颜。比如她对哥伦布尴尬的历史地位的分析,对亨廷顿纠结的文明冲突理论的评价,在我们了解很多定论之后,又给我们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见解,而且令我们不得不佩服其结论的正确。“巾帼不让须眉”,今又一例”。读后深有同感 既没有一般书生不切实际的幼稚,又不是应时应景的“伪知识分子”,似有独立思想的人道主义的大家气象。
  •     看到卓越有读者评论“一个女性学者能对政治理论、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感兴趣已经令人惊奇了,更为惊奇的是她对这些问题所表达的见解,所达到的境界,会让男性学者汗颜。比如她对哥伦布尴尬的历史地位的分析,对亨廷顿纠结的文明冲突理论的评价,在我们了解很多定论之后,又给我们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见解,而且令我们不得不佩服其结论的正确。“巾帼不让须眉”,今又一例”。 同感,只有静下来,才能体味、领悟到。
  •     这是一本观点非常理性、语言非常温暖的书,跟鲁迅犀利的文笔相比较,作者更加平和,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风格,从历史、国家、政治和人性等多个维度表达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引导我去思考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每次读得时候心态也会一点点平和下来,感觉暖暖的,非常受益。在目前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样的书已经不多了。
  •     对于爱看故事类的人来说有点耗精神
  •     洞察细微,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