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重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文化的重写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302186854
作者:隽雪艳
页数:183页

章节摘录

插图:还需要指出,在“龟毛先生论”的言论里,儒教的核心内容如以“仁”为代表的人格理想、以“礼”为代表的社会理想等仅见于上文引用的“握道为床,挈德为褥。席仁而坐,枕义而卧。被礼以寝,衣信以行”一段话,此外别无表述。空海从一个儒者转变为佛教信仰者所遇到的最大的冲突即是如何解决忠孝观的问题,他在《三教指归》的“假名乞儿论”部分也曾论及佛教“为忠为孝”的本质,指出与儒教的“小孝”相对,佛教才是“大孝”。关于儒教与佛教在“孝”这一问题上的冲突,日本学者蜂屋邦夫先生曾这样论述:“在佛教传到中国,其教理最初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理解的东晋时期,首先提到的问题就是孝的问题。按照印度佛教本来的思想,是不可能承认孝这种世俗道德的。但是,在中国,佛僧们必须首先向人们证明佛教与孝是不矛盾的。”①空海面临的问题与中国东晋时期思想界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并且,空海在论争佛教为大孝时所使用的事例如“泰伯得至德之号,萨陲称大觉之尊”与我国东晋孙绰《喻道论》论证佛教为最高的孝道时使用的事例也有相同的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及儒佛论争或融合的历史对日本古代文化人的深刻影响。总的来看,《三教指归》的“龟毛先生论”所提示的儒教是一个充满世俗欲望、追求现世利益的存在,这一点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作为中国人,面对儒教在古代日本所得到的这种阐释我们不必急于批评空海的理解是否正确或肤浅,重要的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空海的宗教价值观和他对儒、道、佛三教批判理论的整体构造以及宗教在不同文化中的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从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儒教文化。

前言

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内,中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及其作品作为中华文化的典范对日本文化多元性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十世纪时代,日本著名的学者庆兹保胤在他的《池亭記》(982年)中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生活情趣。他说:“饭餐之后,人东阁,开书卷,逢古贤。夫汉文帝为异代之主,以好俭约、安人民也;白乐天为异代之师,以长诗句、归佛法也;晋朝七贤为异代之友,以身在朝、志在隐也。余遇贤主、贤师、贤友,一日有三遇,一生有三乐。”这是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知识分子把中华文明作为生存典范而进行自身修养的经典性表述,而其中又以白居易的人格风范与诗文作品在日本古代文化史中具有最为持久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作为东亚地区灿烂文化形成的内在的理路脉络的一个层面,“白居易文学”作为一个丰厚的“文化文本”,它与日本文化(包括文学)的诸种复杂生动的内在关联,留给后世的“文学研究”乃至“文化研究”许多重大的亟需研究者思索探讨的课题①。隽雪艳博士长期致力于日本古代文学研究,日前有机会拜读了她的大著《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深受教益,并由此而引发了自己一些长期萦绕心头的思考。我国学者关注白居易文学在东亚文化圈中的历史地位并进而考量它与日本古代文学相互关联的运行机制,大约开始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如果与这一文化事实发生与存在的实际年代相比较。

后记

1987年4月至1988年3月,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日本的创价大学亚细亚研究所进修,幸运的是,恰逢日本研究白居易的第一人太田次男先生那一年从庆英大学退休也来到该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因而,从那时起我开始拜师于太田先生门下,在太田先生、神鹰德治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丁关于《文选》版本的调查,之后又开始涉足白居易与日本文学的课题。1988年4月至1989年3月我作为中华书局的委托研修生在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进修.日本的李白研究第一人松浦友久教授虽然那一年不在日本,但是,听说我来自中华书局,还是热心地接受了我。那一年我一直参加稻田耕一郎教授担任的大学院的课程,第一次了解到日本大学院的授课方法,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的精细程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因为希望多学习一些日本的知识,便于1989年考入东京学艺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的国语教育专业学习日本的汉文学,本书的第一章 第一节 主要是那一段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

内容概要

隽雪艳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99年9月获得东京大学学术博士学位(Ph.D.)。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主要研究成果:《藤原定家(文集百首)の比较文学的研究》(日本汲古书院,2002年)、合译《道家思想与佛教》(蜂屋邦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合译《日本诗歌的传统——七与五的诗学》(川本皓嗣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另有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  第一节 贵族文人的榜样——风流才子白居易  第二节 乱世人生的楷模——隐士白居易  第三节 道的悟者——文殊菩萨的化身白居易 第二章 句题和歌与白居易  第一节 句题和歌:翻译·改写·创作  第二节 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看句题和歌  第三节 《文集百首》句题与白居易的“闲适诗” 第三章 日本中世的文艺理论与白居易(一)  第一节 “数奇”的价值  第二节 日本平安时代的“狂言绮语观”  第三节 日本中世的“狂言绮语观” 第四章 日本中世的文艺理论与白居易(二)  第一节 藤原定家的歌论与白居易  第二节 “心を澄ます”的意义  第三节 “白氏文集之第一、第二帙”所指卷第  第四节 定家的歌论与《文集百首》 第五章 日本思想散论  第一节 《三教指归》的儒教和道教  第二节 论《草堂记》、《池亭记》、《方丈记》的思想特征  第三节 道元思想的现实性  第四节 吉田兼好生命美学的构造———以《徒然草》为中心  第五节 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  第六节 日本人的自然观 第六章 翻译研究心得  第一节 关于译文“本土化”问题之思考  第二节 从翻译的视角看“汉字文化圈”的文化传播  第三节 鉴赏标准的多样化与诗歌翻译策略的选择 附录一 关于日本现存《白氏文集》旧钞本 附录二 藤原定家《文集百首》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和歌初句索引

编辑推荐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东亚·思文丛书

作者简介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主要内容简介: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远远超过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其影响不仅限于日本文学,我们在日本宗教思想史、民俗文化史上也能够看到白居易文学的痕迹。并且,在不同的日本历史阶段,白居易被诠释为不同的形氟或为优雅、潇洒、感情丰富细腻、洋溢着王朝风流气息的诗人或为一个智慧的隐者;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将阐述这是为什么、以及日本人是怎样吸收白居易的,也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重写。

图书封面


 文化的重写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拿到这本书了,纸张各方面都不错,拿到很喜欢哦
  •     研究白居易诗歌在日本流传的必备读物
  •     白居易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甚巨,超乎我们的想象,在中国或为其浅俗而刻薄之,或过分注重新乐府的价值,但是在日本的句题和歌乃至物语文学中都能见到长恨歌以下尤其是闲适诗的影响。尤其是想到日本将白居易视为文殊菩萨,并将七十卷白集称为卷卷皆黄金,实在要感叹文化传播的神奇之处。
  •     源远流长
  •     在图书馆里翻到此书,书的命题很有意思。 关于白居易的内容主要在前四章,后面两章扩展到日本美学和翻译方面,最后还附上了藤原定家的《文集百首》。但从内容上来看前后重复的东西太多,大段大段的内容都是前后文中阐述过又拿出来反复使用的,作者的论点不充分,更多的是国内外学者的见解,把例文、论点和论据综合起来就一章足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