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基姆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
ISBN:9787538250732
作者:(英)吉卜林
页数:312页

魔幻的冒险

魔幻的冒险  世纪之初的吉卜林,在公众眼里几乎是一个宗教圣徒式的人:他的生活观带有《旧约》的色彩,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赤裸裸的清教徒式的惧神色彩,他的伦理有着“赤胆忠心的义务感”的理想主义,他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旗手”和“勤劳与安分守己的颂扬者”,在义学上有人盛赞他的想像力,称他身上有一种“想像的天赋和感情的理想”(那时,吉卜林嫖妓的丑行还没有公之于众)。“帝国诗人”吉卜林几乎成了一个合乎维尔森时代“高尚、纯洁的理想”要求的一个完美的样板。  作为诗人的吉卜林,他的风光是属于19世纪90年代维多利亚时期末期的,从他最盛销也是最主要的诗歌作品《兵营谣曲》(1892)来看,出现在叶芝为先导的现代主义诗歌之前的吉卜林,写作的多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型诗歌。他是一个通俗的轻喜剧的诗人。这个出生于印度孟买的艺术学院教师的儿子,除了6岁至17岁时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几乎都在印度游历,对印度的风土人情和英国殖民者在当地的生活有着相当透彻的了解(一般认为他写得最好的都是一些有关印度的作品)。《兵营谣曲》和随后的《七海》(1896)写在印度的英军士兵的感受,用伦敦下层市民的土腔俗语和杂耍剧场的通俗歌曲乐调造成一种特殊效果,内容上则夸耀日不落帝国的军威,“白种人的责任”,英国人的坚毅和幽默,而对于“法律以外的次要种族”则揶揄、嘲笑,以一个主人和保护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觉得他们怪诞和不可理解。对于英国读者,他笔下的“东方情调”无疑有着很大的诱惑:“—在古老的毛淡棉宝塔下,朝东看着大海,/有一个缅甸姑娘坐着,想着我,/棕桐树上吹着风,庙宇里钟声齐鸣:/‘回来,英国兵,回到曼德勒!’”在19世纪末叶的英国诗坛,吉卜林的普及不仅仅因为他出色的技巧,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英帝国达到极盛而走向败落的转折点以伦敦小市民的代言者自居,用他们能够接受的通俗方法写出了他们的感受。从英国诗史的发展来看,吉卜林的出现是对于前拉斐尔派和唯美运动的一种反叛。当一批诗人越来越走向孤独、幽闭,必然有人以一种为大众接受的声音走到台前,当然“帝国诗人”吉卜林的出现还是英帝国在世界版图上日益萎缩的具体情势在文学上的一种回响—越是颓势之下越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自慰。  从1903年瑞典文学院开始注意到吉卜林“天才的创造力”到1907年的获奖,其间吉卜林最为人称颂的作品是动物故事集《林莽之书》(1894)和长篇小说《基姆》(1901)。后者是他最后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小说主人公凯姆巴·奥哈拉,绰号基姆,是驻扎在印度的爱尔兰士兵的孤儿,一个小无赖,吉卜林通过这个人物试图表达他对东方人的理想。这部情节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一个来自西藏的喇嘛去寻找一条涤罪的河流,另一条线是小无赖基姆被利用去完成英国人交给的侦察任务。基姆和喇嘛的忘年友谊是这个小说最感人的地方之一,它如同一个寓言传达了吉卜林的理想—“对保护世界负有心灵承诺的心灵之美”。其他如喇嘛初次看见火车的惊恐,对寻找一条传说中的河流的执著和行途中充满尘土味的村景的描写也非常动人。小说的圆满结局是喇嘛寻找到了那条河流,基姆完成秘密任务后身心受创,在他的照顾和抚慰下又恢复了活力。在小说1000多英里的旅途中,吉卜林既好奇又略带炫耀表演地描绘了异国情调的城镇、乡村、森林原野和习俗,当人们据此称赞这位不列颠帝国殖民史诗的歌手是一位“当代最伟大的叙述家”,具有一种“几乎是神造的想像力”和使原野风光“突然变得像魔影”的观察才能时,并没有考虑他为当代叙事文学是否做出了新的贡献。最好的长篇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结构松散脆弱的《消失的光芒》了。不过吉卜林的某些短篇倒是非常出色,那都是一个个处于魔幻般的气氛中的故事,汇集了一幅幅冒险家的精彩肖像。他那种交织着玄奥色彩的故事情节启发了福克纳和海明威,连博尔赫斯也从中获益匪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儿童读物经典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也许有些人会以为自己对吉卜林的作品一无所知,但是也许您看过迪斯尼的经典动画片"丛林故事"。自觉的灵、英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出生于印度孟买,吉卜林的成就很高,他的作品简洁凝炼,充满异国情调,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纪初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吉卜林的“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也是至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吉卜林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反映他的印度生活现实的小说《山中故事》(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也有儿童读物的经典童话著作《从林故事》(也译为丛林之书(含续篇),The Jungle Books)和《如此故事》(Just So Stories),还有为儿童创作的充满神奇色彩的小说《基姆》(Kim)、游记《从大海到大海》、 诗集《营房谣》(Gunga Din)、短诗《如果》(If—)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吉卜林的《丛林之书》里的动物故事,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了全世界。吉卜林丰富的知识,奇妙的想象力,幽默的文笔,创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世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受孩子喜爱的故事之一。有人评论道:“它们不像是在现代炉火旁讲给孩子听的童话,而更像是在世界的清晨讲给成人听的故事”。有部经典的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吉卜林是要静静地去读的。”   吉卜林也被誉为是“短篇小说艺术创新之人”,在短篇小说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吉卜林曾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和英国桂冠诗人的头衔,但都被他放弃了。吉卜林也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吉卜林对科幻小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幻小说家们表露出来的,科幻小说家坎贝尔评价吉卜林为“第一位现代科幻小说家”。此外,吉卜林与国外童军运动的联系非常紧密。童军的创始人经常使用《丛林奇谭》和《基姆》中的内容来教育他的童军成员,甚至直到今天,这些联系依然存在,不仅一些运动以《丛林奇谭》的主角印度小男孩毛克利命名,而且一些童军中的成年助手也以丛林之书中的名字命名。     吉卜林的诗词创作同样丰富多彩, 感情真挚, 一首在英国脍炙人口的的著名短诗《如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1995年BBC的“英国人最喜爱的诗”的民意调查中,这首立意于克制主义和淡泊主义的诗被选为吉卜林最著名的诗。以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写给他12岁的儿子的诗,短短的一首诗,语言质朴,风格简约,平淡之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令人久久回味。

基姆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说吉卜林是典型的种族主义作家了,在他的笔下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赤裸裸的“白人至上主义”。此书中的基姆不就是《丛林之书》的狼孩吗?如果把印度人甚至亚洲人都当成动物的话。事实上在吉卜林心中也正是这样认为的吧。  书是非常精彩的,吉姆是一个爱尔兰军官的后代,父母早亡使其成为印度的一个街头流浪儿,不过显然他的血统是“高贵”的,他非常机灵,无意中成为了大英帝国的探子。然后他遇上了一个喇嘛,开始了书中的经历。此书的魅力显然就是那印度社会以及文化了,这与狼孩中的印度丛林感觉是一样的,都充满了异域风采。而基姆的经历故事有着深深的“白人优越”的内涵,书中的印度人基本没一个高尚的,就是喇嘛也有着一丝的贬意。总之我还算喜欢故事内容,但很不喜欢书中的精神。不过现今来看大英帝国又有着一丝的讽刺。如果把基姆在最后的“反思”当成写实的话,那吉卜林倒是成为了“先知”。


 基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