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小传》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 > 英语读物 > 佛陀小传章节试读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5月
ISBN:9787560075747
作者:卡里瑟斯
页数:240页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47页 - 佛陀舍弃禅定

佛陀圆寂前一直云游四方,他目睹了其所属世界的每个角落,但他却并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亦如是生世间,同于世法不染著。
他舍弃了禅定境界——那些瑜伽教师认为禅定境界可以代表精神生活顶峰的主张。佛陀的理由是:
1,它们仅仅是暂时的状态,“现法乐住”。
2,与佛陀开悟后的修行法门的圆融相比,这样的禅法显得单一而偏狭,完全没有触及到智性和德性方面的发展。“修炼出勇气和耐力,也可能用来干坏事”。【以上两点在国内身心灵组织乃至瑜伽都有体现】
不过佛陀接受了禅定是最高精神工具的主张。熟悉“四禅”会有很强的集中精神的能力。总之他认为这些是基础,但需要智性和情意上的转变,也就是要“获得佛教的智慧”。一个质变,而非禅修精进的量变。
佛陀自信甚至叛逆,他藐视权威和传统,甚至不相信仅凭推理或者liberating fruit(解脱果是什么意思?)。【所以这样说来他应该不会喜欢卢梭在想象中构建了人类社会的早期状态】他只相信亲身证知和体验,direct witnessing in the here and now.“这是他最独特和独到之处”。所以他是个实证主义者。
佛陀的僧徒不对未来和过去作玄想,也不会思考世界有无终始这类深奥问题。他们全副精力只在一件事上,就是“这一寻臭皮囊”中苦的生灭。佛陀说,只是有多种可能的形式,只有那些和直接经验有关的只是才和他追求解脱的弟子们有关。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207页 - 弘法和圆寂

我们习惯于认为,行善就是为了别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可是对佛陀来说,行善既是自利也是他利。对比丘来说,重点本是放在自利上,也就是解脱上面的,可是证得解脱的方法——即可以为人师范的戒行——却意外地获得了利他的效果。
在佛典中,慈悲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悲心,同情他人之苦;第二种事随喜心,对他人的幸事替他感到快活;第三种是慈心,loving-kindness,这是佛教要培养的最重要的心境。【个人理解为平等心】认自己与一切同体。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67页 - 开悟

在佛陀那里,对轮回转世的信仰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深刻的道德严肃性问题,而非其他教派教法中的关于精神世界的精致而复杂的学说。
四圣谛论four noble truths:谛实有病,有诸苦因可得,谛实有苦灭,灭苦之方。即病症,病因,诊断,药方。
苦谛论接近其他出家者共持的观点:世俗生活只是痛苦的泥沼。但佛法没有变成老套的悲观主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种学说把苦带进日常经验的轨道中来,因为它指出了生活本身无法避免的无常性——它吞没了一切我们以为是安稳而坚固的东西。【】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但这种观点在佛陀时代也为其他学派所共同信奉。佛陀说“略说为五取蕴苦”,这条对苦的定义引向了佛法中最独创性的东西。苦如细针密缕般织进人生经验的每一条纤维中。这里的经验,是被放在最小的时间尺度上来考虑的,即在一秒一秒的刹那中,仿佛被放在显微镜下一样接受观心内省的坐禅人客观而冷静的诊视。
“受”——身受和心受,苦受、乐受与不苦不乐受(捨受)。前受才灭,后受即来,就算是在大的禅定成就中,受也不可能保持永驻。佛陀所探索的最核心问题:我最后应该以何为依?肯定不能以受为依,因为乐受也会变坏而产生苦。通过观心内省发现的苦谛,是一种关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关于不断变化过程的真谛。这种过程由于不能主宰自己,常在变化之中,从而造成不堪能和无法令人满足,所以不过就是苦而已。进一步说,不堪能性浸满个人身心的一切经验。
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人生的这种易受伤害的脆弱性被压制下去了,或者说通过繁荣、医疗进步以及那些负责隐瞒死亡的特殊机构,被弄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没有对人生如朝露一样危险的觉知,人们就不会有理由把不满足这类小不如意与死亡疾病、长期的挫败等大苦大难联系在一起。结果呢,大家可以忍受各种小的不适(佛教僧侣也在学着这么做),可是对哪些在经历中体验过这种危脆性)来自心理、社会以及物质方面——的人来说,小不如意和大苦大难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有很强的说服力。译者在这里加了个注释,李连杰经历了印尼海啸的生死大难,对生命意义有所觉悟,创立壹基金慈善计划。
佛陀扩大了欲望的定义,对他来说,渴求也包含着嫌恶。“无有爱”(thirst for non-existence)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可以渴求吸引他的东西,也可以渴求逃避和解脱让他不愉快或不乐意的东西。甚至还有一种thirst for views,事事都想正确,事事都要知道内情所有问题都要求得答案。在痛苦的轮回受生的过程中,爱渴也许是主要动因。但有个原因尤其重要,就是“无明”,或者叫“痴”,。人们确实容易被愚痴所困扰。人们总认为,这个世界上会有恒昌尔稳固的满足,可是事实上世界充满了痛苦。人们都错了这样一来就得任由爱渴来摆布了。爱渴、无明和苦之间的关系,就如热、氧气和火之间的关系。意图也会造业,它们本身就是业。这就是属于“羯摩(karma)”的意义。每人有何意图,每人就有何种世界。意图在造业,我们在苦中收获业果。这些业果形成我们日后心灵生活的历史,就像战争或者条约、瘟疫或者繁荣形成一个国家日后的历史一样。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不必特别训练正定(正确的禅定),只要热衷某事,埋头做时,自然可得正定的状态。
“于过去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颜色常鲜泽。”
佛陀计划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一方面要把欲望当成敌人,另一方面,解脱这一最终目标偏偏又是僧人不得不欲愿向往之事。按照佛陀所说,人当以当下修行的所缘——比如说持守戒律——为愿望的目标,结果自然就会成就。“但持戒律”。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89页 - 开悟

“我住时沉,求时溺,我如是不住不求,以渡瀑流。”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73页 - 第四章 开悟 四谛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描述都是描述一个过程,而非一个恒常不动的实体。在佛陀的眼中,个体更像是一团燃烧的烈火,或者一条湍急的瀑流,而不是用来盛装经验的坚硬器皿,或一块可以把知觉往上刻写的不动石板。我们的语言很容易掩盖这一点,因为我们习惯于相对稳定不变的身体和心灵,它们接纳着变动不居的经验,从而认为可以独立于经验之外来描述心灵和身体。可是,佛陀的语言却很特殊,在这种语言里,经验和身心复合体被放在一起,作为过程的一部分来描述。好久之前看过,这一句的印象特别深,指出了一个习焉不察的感受。今天地毯式翻寻找到了,作了一条笔记。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82页 - 开悟

“因抉择故,思为羯摩——意业——以有思故,有身语意业。”每人有何种意图,每人就有何种世界……这些业果形成我们日后心灵生活的历史。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62页 - 访道

“如海之渐倾,渐退,渐沉,未尝突落,于佛法中,亦复如是,修炼、践行、道路,是渐非顿,无有顿悟。”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39页 - 中道

第三章讲佛陀开悟之前的探索和努力。佛陀云游四方,在牛舍避雨,与商人和妓女交谈,在广阔天地之间寻师问道,寻找开悟的方法和途径。佛陀刻苦精进,坚持亲证,辩证取舍,终得开悟。
按照佛教经典的记载,对佛陀开悟有深刻影响的事件有两个:向两位教授瑜伽禅定的教师学习,在怀疑前两者的理论之后转而苦行离系,自饿其身,形销骨立。
学习禅定。禅定的做法是“觅一空寂处,结跏跌坐,腰背放直”,也就是现代的僧侣的打坐,这是通向四禅的途径。所谓的“四禅”是修行禅定的渐次递进的四种不同的境界:初禅时坐禅人对周围一切没有了觉知,但仍然有寻求和伺察,专注于禅定所缘之中不间断,身体轻安,感觉到精微的心灵的喜乐;二禅和三禅,坐禅人渐渐止息一切思虑,只专注于禅定所缘之中,专注力超越了身体的轻安和心灵的喜乐;四禅中,坐禅人只知道有禅定所缘,心中有坚定的平静,超越了痛苦与快乐。在四禅之外还有更高的禅定的境界,其实和四禅一样这里的描述比较抽象,如果不是自己真正实践过,这样的境界基本只能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和体会。
佛陀修行禅定询问师傅什么时候就算是修行成功了,师傅告诉他证得“无所有处”,但是佛陀在达到这一境界之后却发现还没有开悟,因此,果断舍弃此一途径,寻求他法。佛陀为什么舍弃此法?第一,此法的获得的轻安喜乐的状态仅仅是暂时的,在禅定结束之后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获得解脱;第二,这样的佛法单一而且狭隘,没有触及到智性和德性的发展。佛陀舍弃了通过禅定代表精神世界顶峰的说法,但是他承认了禅定是达到开悟的工具。
而后向瑜伽师学习,否认权威,真正建立亲证的践行方法,为日后通过自身修行达到开悟标示出明确的思想路径。不要轻信只凭听说的事物,不要轻信那些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要因为众人都这么说而相信他,不要因为经典上的记载而相信他,不要轻信权威、导师或者长辈的教导,当你经过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事物与原则一致,并有助于个人和大家的善行和利益,才接受和实行这时候的佛陀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信,对自己的思考能力深信不疑,通过亲身实践与思考更加强了这样的自信心。此外,他还否认了瑜伽后面的“神我论”,即并没有一个永恒的、无缝的整体,因此根本就不可能修行通过瑜伽禅定来认识和证得。
证得神我即获解脱,在推翻神我论之前佛陀尝试通过自我禁欲和极端苦行来证得神我。每日禁食,形销骨立,以求解脱,终觉无益。虽然佛陀后来也舍弃了苦行这条道路,但是还是接受了介于纵欲和自苦两种极端之间的有节制的苦行论,是为“中道”。
佛陀修行瑜伽禅定,最终又舍弃他们,但是保留下来禅定的功力,吸收苦行的方法,此外他依然坚持亲证的践行方法,关注自身内部靠自己可以证见的东西,坚持分析和批评,不断修炼自己,使自己不去注意自身的感觉和冲动,依靠自己的正念去观察它们分析它们,身心安稳。佛陀根据自己的身心变化的讯息,由此及彼,建立起对人类的境况的分析。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96页

有两回吧,我都是走在丛林中,忽然间和一只被惊吓的野兽迎面遭遇,它冲着我发威——一次是野猪,另一次是大象——挡在我和野兽中间的,只有一个僧人瘦小的身体,和他那种岿然不动的镇定神情。每一次,僧人都是态度坚决而不带攻击性地对着野兽平静地说话,野兽最后钻进了丛林深处。这种行为远远超出常人的期盼,它生动地证明了休习佛法可以怎样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它引得我们要认真考虑一下佛陀的哲学,这种哲学对人的素质的本质和能力,的确有些东西可以教给我们。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87页 - 开悟

注释里:“吾人不必特别训练正定,只要热衷于某事,埋头做时,自然可得正定的状态。”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30页 - 弃世出家

佛教的起源先从佛陀的出家开始,他寻师问道,自我探索,最后顿悟得道,追随他脚步的成为僧团,也就是后来的和尚尼姑,出于慈悲心,僧团向平民弘扬佛法,佛教至此初成。
这一段文字回答了佛陀为何出家的根本原因。佛陀出生在蓝毗尼镇,姓乔达摩,出身高贵,但是并非传说中的王子那么尊贵。他容貌俊美,敏感多思,果敢坚毅,善良慈悲。佛陀出家时,“尚少年,黑发如漆,韶华之时”。
书中并没有直接描述佛陀经历了什么事情缘何出家,但是引述佛典中的文字段落推测佛陀出家的原因与他敏感的性格特质有关。“我为生、老、病、死、杂染所困,何故复求为为生、老、病、死、杂染所困诸法?我既知为生、老、病、死、杂染所困,见彼过患,何不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烦恼、无上离系安稳涅槃?”
这段话翻译过来基本上是这样的: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自身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我后来想:「为何自己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却还要去追逐受制于这些的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于这些事物,现在看到它们的过患,我应当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
那怎么才能永久地摆脱生老病死和那些琐碎的烦心事呢?永久地摆脱生死轮回。
按照当时流行的理论,每个在世的人,为了获得世俗的目标,比如性的快感、生儿育女、发财致富或者支配他人,必然会造业(我的理解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造成的随机地施加于自己或者别人身心的影响)。造业必然会带来结果,如果此生积累善德来生就转投有比较好的境遇,如果成就恶业,来生要受更多苦难。这个理论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建立在基本的因果律之上,并没有违背基本的逻辑规律,所有的人类共有的关口都被安排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时空结构之中,并且你的所作所为可以进行补救。但是无论是好是坏,只能永远在轮回的框架中继续生活下去,即便贵为皇室,依然不能摆脱生老病死和烦恼。而与此相对的,是出家人的生活。
出家人独处、安贫、无害、无欲,并不会因为追求世俗目标而造业,缘此之故,出家人就可以永远超度生死轮回,完全地掌握自己的运命。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35页 - 早年生活和厌俗出家

持鸡狗戒。苦行者之中,有模仿狗生活的,模仿牛生活的,还有模仿象、马、牛、鸡、乌鸦及鬼神,“即是情境而可得解脱。立誓模仿象者,仿象的走法、坐法、卧法、大小便之法,以及其他一切象所做之事过其一生。”幸好那会象牙还没时兴,要不然苦行者不得撬了俩虎牙学习大象的痛苦么。还有鬼神,这是怎样难度的,用绳命完成的cosplay呢……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12页

我听过很多大师的教诲,读过很多哲学家的书,调查过很多种社会,可是我究竟从这里面学到了什么呢?西方人引以为豪的那种科学,到底教会了我什么呢?只给了我一两条残缺不全的教训,如果放在一起,连为一体,大体上也许可以等同于菩提树下圣者的沉思了(What have I learnt from the masters I have listened to, the philosophers I have read, the societies I have investigated, and very science in which the West takes such pride? Simply a fragmentary lesson or two which, if laid end to end, would add up to the meditations of the Sage at the foot of his tree)。。。这段话的出处待考
出处:Qu’ai-je appris d’autre, en effet, des maîtres que j’ai écoutés, des philosophes que j’ai lus, des sociétés que j’ai visitées et de cette science même dont l’Occident tire son orgueil, sinon des bribes de leçons qui, mises bout à bout, reconstituent la méditation du Sage au pied de l’arbre.

Claude Lévi-Strauss, Tristes tropiques, Pocket, 2009, p.493
这句翻得挺啰嗦。。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161页 - 访道

在耆那教中,既无禅定修行之必要,亦无使用内省知识之必要。全靠圆满修持苦行,禁制人欲,正智(获得解脱所必需的智慧)自得神奇地升起。
佛陀试图在苦行中求道,把自己折腾得不成人样,呜呼哀哉自怜自艾了半天,得出结论:苦行惟一可以示人的,不过是换来一付形销骨立的模样而已。“是则通达菩提,当有他道”。
在认识到极端苦行的无益之后,他接受了一种仍然较有控制的苦行论,这种苦行论远离了纵欲和自苦两种极端,他后来称作“中道”。
在求证禅定成就和严守苦行的过程中,佛陀不断地修炼自己,使自己不去注意哪些感觉和冲动。长时间修行的效果不仅可以示人随意获得心神的安稳而且可以打破各种根深蒂固的、机械的、无意识习惯。通常一个人会停止禁食去吃饭,会因为一个姿势变得难受而放弃它,可是苦行者不会:如果一个人能够一心不动地观察这些欲念的升起和谢落,那又会怎么样呢?所以他们灵魂出窍浮在半空,饶有兴趣地观看自己想挠鼻子转手指的冲动。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冲动已经消失,“只是不会再造成反作用”。当他面对这些冲动时,可以作出合理的而非机械的反应。
也许由于长时间的修行,禅修苦行僧看待自己的苦乐和欲求,不像一般人那么强烈和紧迫。但这也不会改变苦乐和欲求的自性。坐禅人可以使用记忆,以及对别人的观察,去证实他在自己身上对较好受到控御情绪所观察到的一切,应该也是在他人身上对较未受到控御的情绪所观察到的一切。
此种禅观叫做“止观”,是佛陀搜集讯息的渠道。根据自己目前身心变化的讯息,佛陀可以建立去对人类境况的分析。

《佛陀小传》的笔记-第209页 - 弘法和圆寂

他对伽蓝人说:“不要轻信传闻,不要轻信传统,不要轻信传说,不要轻信学问,不要只倚赖推论、推断或深思,不要倚赖对此一说或彼一说的考虑和赞同,不要因为它看上去适当而相信,不要因为出于对某个苦行者的尊敬而相信。”


 佛陀小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