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301089057
作者:蒋绍愚
页数:336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近代汉语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近代汉语  第三节 近代汉语研究的现状第二章  近代汉语研究的资料  第一节 近代汉语资料简介    一 唐五代    二 宋代    三 元代    四 明代  第二节 语言资料的鉴别  第三节 语言资料的分析第三章  近代汉语语音研究  第一节 唐五代语音的研究    一 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研究    二 唐代声调的研究    三 唐五代西北方言和现代方言    四 小结  第二节 宋代语音的研究    一 《皇极经世书声音图》研究    二 朱熹反切研究    三 小结  第三节 元代语音的研究    一 《中原音韵》研究    二 《中原雅音》研究    三 小结  第四节 明代语音的研究    一 《韵略易通》、《等韵图经》、《韵略汇通》研究    二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中的汉朝对音    三 《西儒耳目资》研究  第五节 近代汉语的共同语第四章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近代汉语的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第二节 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    一 了    二 着    三 底、地和的  第三节 述补结构    一 动结式    二 带得的述补结构  第四节 处置式    一 处置式的产生和类型    二 外置式形成的途径    三 处置式功能的历史发展  第五节 近代汉语的被动式    一 被字句    二 吃字句    三 教字句和给字句    四 小结  第六节 近代汉语的语气词    一 啊    二 吗    三 呢第五章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第六章  作品的断代和方言成分的考察

作者简介

本书是在《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的一些内容仍然保留或作了修改,但有不少内容是新增加的,一方面补充了这十多年来其他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一方面也更多了一点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读者可以看到,和原书相比,这部书稿改动的幅度相当大的,有不少章节几乎是重写,所以书名也改为《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关于本书的体例,有一点需要说明:在近代汉语研究中,各个研究者使用的术语不完全一致。同时,各个研究者引例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本书在介绍这些研究成果时,他们使用的术语和引例方式都照原样,而不强加统一。

图书封面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全书一共336页,分六章,其中第五章语法研究有191页,占56.8%啊!(希望没有算错!)结果我基本都没有看懂。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讲点其他的吧。第一章从汉语史的分期讲起,说到近代汉语的上下限,以及研究的意义与现状。是个大帽子。第二章介绍研究资料,不过主要侧重的是词汇和语法。第三章讲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基本是选取某一著作作为代表、示范,比如唐五代以罗常培先生《唐五代西北方音》为主展开,附带讲了唐五代时期的声调,不过声调这个调类还成问题【有老师说中古时期实际上是四声八调,这样比较好解释后来为什么南方地区还有八调或以上数量的调类,不然,为什么北方趋于合并而南方却分化呢?】,更别说调值了。我真心不知道他们这种调值是怎么拟出来的。《悉昙藏》那段话实在不好懂。宋代,北宋以《皇极经世书声音图》为主,南宋以朱熹反切为主。元代讲了《中原音韵》和《中原雅音》,对重要问题和研究现状的概括都很简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认为《中原》的基础方言是大都话。【我觉着吧,其实中原音韵换个话说就是普通话的意思,中原就是中州,不过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其实也是个文化概念,找基础方言不一定有明确结果】明代则讲了《韵略易通》《韵略汇通》《等韵图经》《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西儒耳目资》等。第三章的第五节是讲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这一节很值得一读。蒋绍愚先生很善于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纲展开论述。这一节里“要讨论的是:近代汉语的共同语是什么?它以什么为基础方言和标准音?它怎样发展成现代汉语的普通话?”现在有不少人以为每一朝代都是以首都的语音为共同语的标准音的,但是情况不是如此简单。共同语可能因为一朝一代的改变,因为迁都的改变而轻易改变么?其实不然。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共同语实则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并不是象如今的普通话一样有明确的标准。某次董健讲话,一口山东腔,X老师说,“你们不要笑,他讲的也是官话呢!”所谓“蓝青官话”,讲的正是虽说是官话,但是夹杂有各地口音,并不精纯。所以鲁先生讲明代官话是以南京方言为基础方言恐怕还是有问题的。蒋绍愚先生另外提示的两点也值得注意,一是区分标准音和正音,前者是人们学说“官话”所模拟的具体的活的语音系统,后者则主要是读书人心目中认定的语音。二是认为明代官话(共同语)分为南北两支,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是官话,以南京音为标准的也是官话。这实在是个通达的想法。因此特意标记一下。然后就到第四章语法了。真的看不懂。标记一下章节目录,以后好查。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了、着、底、地、的。述补结构:动结式、带“得”的述补结构。处置式:把。被动式:被、吃、教(叫)、给。语气词:啊、吗、呢(那、哩)。貌似引了很多梅祖麟的看法。话说把这几个词讲的看得我是如坠五里雾中啊。自己都不会用了。第五章词汇研究。相比于前两部分而言,这章内容最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有《古汉语词汇纲要》一书,所以详彼略此了。词汇部分少的原因是词汇研究集中在语词的考释上,而系统的研究则比较少而且比较难。汪维辉先生讲要区分训诂学和词汇学,是值得重视的。但是词汇是不是能成为一个系统还有争议,即便可以成为系统【蒋先生即认为是一个系统】,较之语音、语法系统还要复杂,也不那么严密,所以该怎么描写和解释是件难度颇大的工作。蒋先生提出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词汇的考释、构词法的研究、常用演变的研究、专书词汇的研究、各阶段词汇系统的研究、近代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等。所提示词语考释的方法,也值得参考。包括认字辨音、参照前人诠释、排比归纳、因声求义、参证方言、推求语源等。举的例证都很精当。第六章是作品的断代和方言成分的考察。作品断代有文献学和语言学两种方法,语言学方法中又有根据某些特殊词语和根据语音、语法词汇特点考察两种。不过个人觉得用语言学方法进行断代应当慎重。首先,需要断代的作品往往是无主名的或者说非成书于一人之手的,这里面的主体民间的诗文小说。乐府诗中比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等,小说里面比如宋元明时代的话本小说。首先,要断代的话要看断代的是什么?是作品的创作年代呢?还是作品的成书年代,或者说定型年代呢?以上这些作品都具有相当强的层累性,不是一时一地一人完成的,而经过了一个长期不断修改增饰美化的过程,好像给一块坯布上色、绣花,最后成型,那么怎么进行剥离呢?或者说,剥离出来的究竟是哪个层次的时代呢?用语言学方法之所以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原因正在于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而未必能作出肯定的结论。更进一步,其实用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作品进行断代也很困难。原因还是上述所说的。个人觉得确定下限还是可能的,推测上限则比较危险。至于作品中方言成分的考察,也成问题。因为说某一词汇是方言,究竟是哪个层次的方言呢?是此地仅有的,还是某一地区共有的,还是本来是方言而后来进入共同语的呢?此书中的方言,在当时当地的情况如何,在此时此地的情况又如何,如果都有还好说,如果前有后无又该怎么解释呢?总之,这种分析的导向似乎是欠妥的,不是说不能做,但一定得慎重,不然的话就是枉费工夫了。总的来说,还是介绍了近代汉语研究的前沿情况的,就是各部分比重不协调,语法的太多太多太多啊。希望能加强语音和词汇的内容。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老师推荐的考试必备书,物流不错
  •     好难啊。。。内容很多。。。书很扎实。。。
  •     名家之作,非常专业的作品 值得推荐
  •     帮人买的,她觉得还不错
  •     帮朋友代的一本书,当当的服务还是不错的,书的价格也合理,这本书很有参考价值。
  •     近代汉语研究的专业著作,很经典。
  •     近代汉语入门书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必读教材
  •     书是好书,老师推荐的!但是!就在我刚收到书打算到网上评论的时候,他就告诉我降价了!这让我说什么好?!!!!就这一点我很不满意!!!
  •     中文系近代汉语课程用书。没开的可不用。这次打折真划算。
  •     书的结构很好,对自己的帮助比较大!
  •     这本书真的很好,研究语法什么的必须看到呃
  •     它给了我们一个框架,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剩下的就是如何填充我的脑袋!
  •     这是一本关于近代汉语汉语研究概况的书籍,听师兄介绍过,说很不错,很是期待,今天终于到了!
  •     商品质量很好!服务态度好!及时到货!满意!
  •     看起来不错,挺有用的。
  •     只看了第四章
  •     蒋绍愚先生的道德文章都是一流的,他的书,只要是我读过的,都极好。这本书想必不会让人失望。
  •     值得语法研究的一读
  •     具体的讨论 还是看具体的文章吧 不愧是蒋先生 说话就是清楚 一看就明 而且丝毫不枯燥 对于初学者是很好的入门书
  •     蒋老师的书,原先只是查过,近日细读。全书六章,首先界定近代汉语,之后分别从研究资料、语音、语法、词汇讨论,最后是部分研究资料断代和方言研究的讨论。全书主要以述评的方式为主,先综述前人研究,再谈自己的看法,有很多非常独到的见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适合初学和考试复习。但是全书偏重语法部分,语音部分虽然丰富但是仍不够充分,词汇部分则重点介绍了研究方法。应作为索引,继续结合《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及近代音和词汇史研究的其他著作一块阅读。另外听闻蒋老师进来准备重修此书,或许在丰富语法部分也充实丰富语音和词汇部分的内容。
  •     比较难买到,很好的书。
  •     很喜欢看蒋绍愚先生的书,值得一读
  •     很喜欢 考研要用的 速度希望再快一点
  •     蒋老的书 还是很有必要买的。去年保研考试就考到了。。so
  •     近现代汉语研究的最好的入门书!
  •     为了写毕业论文买的,内容很充实,不错
  •     对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
  •       全书一共336页,分六章,其中第五章语法研究有191页,占56.8%啊!(希望没有算错!)结果我基本都没有看懂。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讲点其他的吧。
      
      第一章从汉语史的分期讲起,说到近代汉语的上下限,以及研究的意义与现状。是个大帽子。
      
      第二章介绍研究资料,不过主要侧重的是词汇和语法。
      
      第三章讲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基本是选取某一著作作为代表、示范,比如唐五代以罗常培先生《唐五代西北方音》为主展开,附带讲了唐五代时期的声调,不过声调这个调类还成问题【有老师说中古时期实际上是四声八调,这样比较好解释后来为什么南方地区还有八调或以上数量的调类,不然,为什么北方趋于合并而南方却分化呢?】,更别说调值了。我真心不知道他们这种调值是怎么拟出来的。《悉昙藏》那段话实在不好懂。
      宋代,北宋以《皇极经世书声音图》为主,南宋以朱熹反切为主。元代讲了《中原音韵》和《中原雅音》,对重要问题和研究现状的概括都很简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认为《中原》的基础方言是大都话。【我觉着吧,其实中原音韵换个话说就是普通话的意思,中原就是中州,不过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其实也是个文化概念,找基础方言不一定有明确结果】明代则讲了《韵略易通》《韵略汇通》《等韵图经》《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西儒耳目资》等。
      第三章的第五节是讲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这一节很值得一读。蒋绍愚先生很善于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纲展开论述。这一节里“要讨论的是:近代汉语的共同语是什么?它以什么为基础方言和标准音?它怎样发展成现代汉语的普通话?”现在有不少人以为每一朝代都是以首都的语音为共同语的标准音的,但是情况不是如此简单。共同语可能因为一朝一代的改变,因为迁都的改变而轻易改变么?其实不然。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共同语实则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并不是象如今的普通话一样有明确的标准。某次董健讲话,一口山东腔,X老师说,“你们不要笑,他讲的也是官话呢!”所谓“蓝青官话”,讲的正是虽说是官话,但是夹杂有各地口音,并不精纯。所以鲁先生讲明代官话是以南京方言为基础方言恐怕还是有问题的。
      蒋绍愚先生另外提示的两点也值得注意,一是区分标准音和正音,前者是人们学说“官话”所模拟的具体的活的语音系统,后者则主要是读书人心目中认定的语音。二是认为明代官话(共同语)分为南北两支,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是官话,以南京音为标准的也是官话。这实在是个通达的想法。因此特意标记一下。
      
      然后就到第四章语法了。真的看不懂。标记一下章节目录,以后好查。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了、着、底、地、的。述补结构:动结式、带“得”的述补结构。处置式:把。被动式:被、吃、教(叫)、给。语气词:啊、吗、呢(那、哩)。貌似引了很多梅祖麟的看法。话说把这几个词讲的看得我是如坠五里雾中啊。自己都不会用了。
      
      第五章词汇研究。相比于前两部分而言,这章内容最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有《古汉语词汇纲要》一书,所以详彼略此了。词汇部分少的原因是词汇研究集中在语词的考释上,而系统的研究则比较少而且比较难。汪维辉先生讲要区分训诂学和词汇学,是值得重视的。但是词汇是不是能成为一个系统还有争议,即便可以成为系统【蒋先生即认为是一个系统】,较之语音、语法系统还要复杂,也不那么严密,所以该怎么描写和解释是件难度颇大的工作。蒋先生提出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词汇的考释、构词法的研究、常用演变的研究、专书词汇的研究、各阶段词汇系统的研究、近代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等。所提示词语考释的方法,也值得参考。包括认字辨音、参照前人诠释、排比归纳、因声求义、参证方言、推求语源等。举的例证都很精当。
      
      第六章是作品的断代和方言成分的考察。作品断代有文献学和语言学两种方法,语言学方法中又有根据某些特殊词语和根据语音、语法词汇特点考察两种。不过个人觉得用语言学方法进行断代应当慎重。首先,需要断代的作品往往是无主名的或者说非成书于一人之手的,这里面的主体民间的诗文小说。乐府诗中比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等,小说里面比如宋元明时代的话本小说。首先,要断代的话要看断代的是什么?是作品的创作年代呢?还是作品的成书年代,或者说定型年代呢?以上这些作品都具有相当强的层累性,不是一时一地一人完成的,而经过了一个长期不断修改增饰美化的过程,好像给一块坯布上色、绣花,最后成型,那么怎么进行剥离呢?或者说,剥离出来的究竟是哪个层次的时代呢?用语言学方法之所以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原因正在于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而未必能作出肯定的结论。更进一步,其实用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作品进行断代也很困难。原因还是上述所说的。个人觉得确定下限还是可能的,推测上限则比较危险。至于作品中方言成分的考察,也成问题。因为说某一词汇是方言,究竟是哪个层次的方言呢?是此地仅有的,还是某一地区共有的,还是本来是方言而后来进入共同语的呢?此书中的方言,在当时当地的情况如何,在此时此地的情况又如何,如果都有还好说,如果前有后无又该怎么解释呢?总之,这种分析的导向似乎是欠妥的,不是说不能做,但一定得慎重,不然的话就是枉费工夫了。
      
      总的来说,还是介绍了近代汉语研究的前沿情况的,就是各部分比重不协调,语法的太多太多太多啊。希望能加强语音和词汇的内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