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传播学概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301128367
作者:(美)施拉姆
页数:278页

内容概要

戚尔伯·麓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美国学者,波誉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播中心、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和任教。他创建了第一批以“传播”命名的大学教学和研究单位;撰写了第一批传播学课程的教科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传播的历史  “传播”的含义  最初的传播  语言的起源 文字的起源 大众媒介的产生第二章 传播的功能 人类传播——三位心理学家的解说 传播的社会功能 小结:人类对传播功能的利用第三章 传播的过程 信息的特性 传播关系 传播关系的双向性 传播契约 传播行为 电路和行为 小结:传播怎样起作用第四章 传播的符号 符号的特性 非语言符号的特性第五章 传播的代码 语言符号、代码及沃尔夫-萨皮尔假设 有关语言的几个问题第六章 传播的途径:谁同谁谈话 广角镜 传播途径的几种类型 为什么会有这些传播途径? 选择的公式包含哪些内容?第七章 传播媒介大众的和个人的 渠道的朴素心理学 两级传播论 麦克卢汉视角 小结第八章 媒介的深度和广度 大众媒介的结构与功能 对媒介的支持 媒介的延伸知识产业第九章 发送者、接收者以及选择的过程 选择新闻 大众媒介的受众 各年龄段的取向  不同趣味的取向 教育与媒介使用第十章 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 社会控制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他方面的社会控制问题第十一章 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一)第十二章 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二)第十三章 大众媒介——隐性效果第十四章 大众媒介——较显著的效果第十五章 信息革命人名索引主题索引

编辑推荐

  《传播学概论》(第2版)(影印版)是“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之一,该书在中国普及传播学的最重要的外国著作之一,全书共分15章,具体内容包括传播的历史、传播的过程、传播的代码、传播的途径、媒介的深度和广度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作者简介

《传播学概论》(第2版)(影印版)初版于1973年,书名为Men,Messages and Media: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1982年出版修订版,并改为现在的书名。本书共15章,从跨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学科界限和综合性的新视角来观察一切类型的人类传播,打通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并且特别体现了对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重视。
本书是在中国普及传播学的最重要的外国著作之一,文字深入浅出、文笔生动,即使初学者也能够轻松地阅读并理解。

图书封面


 传播学概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施拉姆在这本书中,对传播学进行了概述,他认为传播是一种关系,研究传播学和传播需要将之放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进行。要了解传播学,就要了解人类社会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其中的文字、图形、语言等文明的形成过程。从这种角度,施拉姆讲述了大众传媒的产生过程,并对传播学的功能以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三种不同学者的观点,施拉姆认为它们都有有失偏颇之处。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评判,如两级传播伦和麦克卢汉学说等。其中,施拉姆批判了由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论。这一理论的内涵是,“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不那么活跃的部分。”施拉姆从四个方面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1、他认为大量的信息是直接从传播媒介流向媒介使用者而无须通过中间人的。我认为在如今社会确实如此,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很多,而且十分便捷,除了传统媒介,还有各种新媒体能够提供人们信息。2、他认为舆论领袖虽然掌握的消息来源比一般人要多,但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不一定是积极的,不一定愿意传播自己获知的信息。施拉姆认为不一定是“两级”,而有可能是“多级”,这个信息传播的链条可能会很长,而真正的起点何在谁也弄不清楚。我认为舆论领袖有两种:一种是代表了权威机构,一种则是代表了大众话语。权威机构的舆论领袖出于各种原因,不一定会将所有事实真相告知普通大众,这样看来这种舆论领袖确实并不一定是积极的。而作为大众话语的代表,他所传递的不一定全是新闻信息,更多是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传播的一般是分析、解释这种深度内容。3、两级传播往往更适用于了解情况和做出决断的阶段,而不是在它之前或以后的阶段。施拉姆借此说明两级传播是不能涵盖整个传播过程的,而只是在了解事实真相和做决断的时候更使用,即更加接近事实真相,需要了解更多内幕或者借此做出行动时。4、舆论领袖这个角色是不断变化的,有可能是社会公知,也有可能是一些身处于市井中并本身具备爱传播的个人特质的大众,因此施拉姆认为舆论领袖这种角色的设置太过于单一总的看来,我也比较赞同施拉姆,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主要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可现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除了大众媒介,公众还能从小众化媒介、自媒体等获取信息,信息流通呈现多对多的网状形式,媒介环境更加复杂,不应该再是两级传播,而是如施拉姆所说“信息和概念在整个社会上川流不息”。在本书中,施拉姆阐述了大众媒介产生后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大众传媒的潜在效果,同时他也在本书最后对基于新技术发展的未来的信息革命进行了预测。我感到特别有同感的是大众媒介可以用作社会麻醉剂这一观点:“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们感到,许许多多的信息的洪流侧重于起到麻痹而不是激发普通的读者或听众。媒介占用那些本来更应当用于社会行动的时间。”施拉姆在本书中用了大量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个人使用大众媒介的时间。他认为大众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能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信息,但它也在无形之中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把各种文体活动、休息、爱好的时间用在了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视上面,他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没有了电视,这段时间我们又该如何消磨呢?由此,我突然就想到了最近看的《娱乐至死》,电视成了异化人的工具,从改变人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变成了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由于电视的强大威力,一方面也是由于人自己的懒惰和不智慧。我们在使用媒介的时候要保持理性,不能如同依赖毒品、麻醉剂一样依赖媒介以至于被奴役、被掌控。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泰斗 > <
  •     写得很啰嗦很多现在来读没多大意义的内容,个人觉得也有很多帮助的地方比如演讲者要值得信赖,能逻辑的说理,分析听众的情绪,如此这些,讲得很直白,还是比较有用的吧
  •     终于看完了,同学们对我看影印版的很不理解...作为国内众多教材的源头,怎么能尝他人嚼过的?当作故事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     状况很多。
  •     https://book.douban.com/pics/st.gif
  •     传播学经典书目。
  •     sorry , fail to finish
  •     挺不适应的,外国人写书好像不喜欢跟中国人一样下个定义给结论,而是一大堆数据丢给你慢慢分析。没有英文对照,光看中文的话还是看得出来怪怪的避开敏感词痕迹。
  •     真的很概论……还是有点启发吧,这东西在人生命中的比重太大了,尤其是现在,当你转发时,分享时,写博客或微博时,都在传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     真想再读一遍 于是就真地读了一遍
  •     读得吐血
  •     怎样更好地给别人洗脑
  •     传播学集大成的奠基之作,我通读的第一本传播学英文教材。
  •     开山人的书
  •     深入浅出且为原版。亚马逊便宜。棒!
  •     跨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学科界限和综合性的新视角来观察一切类型的人类传播,打通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并且特别体现了对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重视。
  •     朴素平易的入门好教材。看英文的速度变慢了。
  •     其实,传播学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我们要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懂传播学。
  •     难以理解
  •     论文
  •     很给力,既对大学三年的知识进行了一个总结梳理,又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值得挖掘的新点子。不过就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放在“媒介与社会”丛书里。
  •     毕竟是基础教材类的书籍,很浅显,容易读懂,要是中国的教材也能这么写就好了。。。
  •     笔记停留在一至七章.人的传播关系即所有参与者都带了一个装得满满的生活空间,固定和储存起来的经验,进入这种传播关系,根据这些经验来解释他们得到的信号和决定怎样回答这些信号.个体和社会的这种对立关系进一步说明,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参与传播关系的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定义,遵从所在社会的共同定义,包含主体对信息的创造性译解.对个体来说社会共同定义是一套既定符号系统,人都必须去学习适应它,对社会来说个体的创造性译解是对既成符号世界的进一步丰富.人们生活其中的符号世界正是通过无数个体的创造性译解而建立并得以不断丰富的.个体的创造性译解与既定符号世界或社会共同定义之间,本质上存在着同构性.这种同构性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分享意义取得理解的基本前提.传播是生生不息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维系的基础,所谓沟通或理解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
  •     没看清楚就买了,原来是英文原版的
  •     虚无缥缈的传播理论。原本没有的玩意,唧唧歪歪一顿也就有了。
  •     施拉姆的书,被奉为传播学的开山之作,读英文原版还是有点小吃力的,不过还好可以大致感受老施的思想,原著的名字真棒,翻译过多了一股学术腔,男人、女人、信息,媒介。
  •     电子版够受累
  •     努力看  鼻祖
  •     国内教科书结构基本抄这本
  •     拉拉扯扯翻完的,真不知道讲了些啥玩意儿
  •     业余看的,零基础就能看了
  •     话说读了三遍英文版的,还是有点稀里糊涂的,但是被施拉姆那些绝妙的比喻所折服~
  •     接触这一块遇到的第一本书~
  •     if i..., it will be...
  •     这才叫著作,那郭啥会不会抄
  •     翻译看的真想骂人
  •     好书~
  •     1 电子书
  •     所谓经典,正是毫无造作之迹,深入浅出,用人生阅历而不是教条主义写出的东西。
  •     被JM上得如此这般啊。。。
  •     施拉姆是个才
  •     书还不错,只怪我没有看清,是英文版的。所以提请买中文本的注意下。
  •     补基础 写的还是挺客观有远见的
  •     M
  •     没印象
  •     买了英文版的,书页后面说很容易阅读,还是很不容易的
  •     啓蒙書
  •     用一个学期去学这门课,用四年的时间体会。因为一篇论文的机缘重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