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中国人的心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300162645
作者:杨国枢 编
页数:419页

内容概要

杨国枢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心理学系讲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文崇一 政治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瑞玲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亦园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研究院”院士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陈之昭 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复健部心理治疗师黄光国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黄坚厚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乔 健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讲师 东华大学族群关系研究所教授杨中芳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高级讲师 广州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书籍目录

序言/ 1
编序/ 5
中国家族与其仪式:若干观念的检讨 李亦园/1
现代生活中孝的实践 黄坚厚/4
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 杨国枢/32
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 金耀基/60
关系刍议 乔健/82
中国人之缘的观念与功能 杨国枢/96
面子心理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研究 陈之昭/121
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 朱瑞玲/189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黄光国/226
“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 金耀基/249
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 文崇一/270
价值变迁与送礼行为 杨中芳/302
中国文化中的计策问题初探 乔健/328
建立中国人计策行为模式刍议 乔健/340
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 李亦园/352
中国人对于心理卫生观念的初探 黄坚厚/366
中国传统价值的稳定与变迁 文崇一/386
名词索引/ 404

编辑推荐

  植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外化于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中国人的心理极具本土特色。中国人到底有怎样的普遍心理?是否如西方人认为的那般神秘?本书作为中国人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著作,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交锋和冲撞的结果在此汇集,百家争鸣中带你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心理

作者简介

《中国人情系列读本:中国人的心理》的各篇文章是中国学者近年来以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方法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成果。扬弃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西方化的观点,改用本土化角度,力求研究活动与研究成果具备足够的“本土契合性”,高度诠释中国人的心理脉络因素,全面探讨处于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中国人特有而重要的心理与行为现象入手分析探讨,分别涉及了家庭观念、孝道、人情、关系、缘分、面子、报恩、送礼行为、计策行为、民间信仰及对心理卫生的观念等方面。

图书封面


 中国人的心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本土化是我的研究兴趣
  •     不错,通俗易懂,值得推荐。
  •     本土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书,其实并不多呢,这里面讨论的话题还比较专业广泛,比较严谨。感觉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是想靠近大众吧,普及性质的,其实一般人确实也看得懂。
  •      看这本书浮现的印象是,我爷爷。我刚出生的时候爷爷要把我送给别人。后来听闻心里面老有疙瘩。爷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农村人,拜祖宗,拜鬼神,没让唯一的女儿去上学。慢慢成长后渐渐地理解他,但始终无法完全释怀。直至这几年,想起他,才懂得他的经历和一生的环境的影响力。把我送给被人是因为不希望族谱上父亲后继无人,拜祖宗拜鬼神是他从小到大被输入并且内化的信仰,身患绝症的时候去看命求鬼神,希望有用。而当他去世时所遗憾所牵挂的是小叔尚未结婚,觉得他来到世上没有完成所有的使命,心中有愧。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人的心理,只是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展现出来。 而在当今的社会,即使是在城市里,中国人的传统和理想都在以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中国人。我认为,当传统的思想和心理遇到社会变迁,社会会自然地做出选择
  •     内容分类写的很好,可以对中国人的社会现象
    心理现象了解的更深刻
  •     中国人重关系和难免假公济私之间缺乏分析和阐释,维护私人关系总以侵占公共利益为代价?青年人和中年人在何种场合送礼的区分,到底是年龄影响还是青年人“现代化”、“西化“?样本选取无法证明观点的社会调查硬伤太大。
  •     经典之作,值得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