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古籍版本学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34366390
作者:黄永年
页数:269页

章节摘录

  “徽州”、“建宁”、“各省”七个题目来缕陈诸地刻书名目,而“南京”中又分“南监本”、“部院本”、“应天府本”、“书坊本”等小题目,“北京”又分“经厂本”、“北监本”、“部院本”、“顺天府本”、“私刻与坊刻本”,实际还是官刻、家刻、坊刻的框架,其他“杭州”等也是本此框架,而后面又以“藩府本”、“书院本”、“宦官刻书”与“刻书地点”并列,就更形零乱。至于赵万里的《中国印本书籍发展简史》和《中国版刻图录序》,如前所说“明清刻本没有写出什么东西来”。其中前者只讲了明代的活字本和木刻画、彩色套印术,连个“明代雕版概况”这样的题目都没有给。后者则把明清两代统在一起简单地说一说,当然谈不上理清其眉目。  究竟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讲才科学?我认为得回顾一下第一章“研究方法”裹强调过的,即要看版本的字体和版式。前此讲宋元刻本时之所以按地域按几个中心来讲浙本、建本、蜀本、平水本者,是因为其时刻书事业还不普及,这些刻本的地域性特别明显,也就是在字体和版式的区别上特别明显,按地域按中心来讲才便于说明其特色,便于掌握了这些特色以从事鉴别。到明代刻书事业已远较宋元普及,字体、版式的地域性差别除个别如建本外几已消失。而另一方面由于有明一代绵延时间长,字体、版式却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且变化得非常显著。如果抓住这点分时期来讲明刻本,对掌握特色从事鉴别岂不最为有利?而随时间推移来把明刻分期这点,其实也有人提到过,如《明代版刻综录》书前的周采泉序,如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都讲明刻本的按时代分期,尽管所分在小地方还不尽精确,大体上应说是抓到了要点的。可惜没有引起研究讲授版本者的重视,他们自己也只一提即止,没有撰写专文,没有用这个框架来安排明刻本的讲述。  今天我在这里就用分期的办法来讲明刻本。  明代经历了十七朝,除英宗先被俘后又复辟算作两朝外,其余一朝一个皇帝共十六个皇帝。而且从明朝起一朝只用一个年号,十七朝只有十七个年号,比明以前往往一个皇帝先后用上几个年号要简单得多。这里为了便于检查记忆,表列于下,表中写上皇帝的大名,是因为和最后的避讳有关。  ……

内容概要

黄永年,江苏江阴人,1925年10月14日出生,195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历任上海及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198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2001年退休。现仍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黄永年是海内外知名的史学家、古文献学家、版本目录专家。所譔论文已汇编有《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文史存稿》,论文改写成札记有《树新义室笔谈》,其余文字汇编有《学苑零拾》、《学苑与书林》,专著有《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教材已成书者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古文献学四讲》、《古籍版本学》、《子部要籍概述》、《史部要籍概述》,整理古籍具创见者有《类编长安志》、《西游证道书》。
黄永年自十三岁起购读线装古籍,上世纪五十年代即以精熟版本目录知名,其鉴定水平之高,迄为学术界及上海北京的古籍旧书行业所称道。改革开放后编集全国善本书总目,陕西省及西安市的挑选鉴定工作即由他主持,发现了研究话本的重要文献元刻《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页,大学图书馆目录中公认高质量的线装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也由他一手撰成。1979年在历史文献学研究生课程中他首先开设系统讲授的版本目录学,对古籍版本各个时期的特征和如何鉴别,开创性地作了科学的可操作的讲述。其讲义的简本已收入上述鹭江出版社名师讲义丛书中的《古文献学四讲》,上述《古籍版本学》乃其详本,收入即将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教材丛书。1985年在北京大学讲学时,所讲古籍版本学还曾全部录音,供全国高等院校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研究对象  第二章  版本和善本  第三章  研究角度和用途版本史和版本鉴别  第一章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参考书  第三章  雕版印刷的出现  第四章  书册制度  第五章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第六章  元刻本  第七章  明刻本  第八章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第九章  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  第十章  抄本稿本批校本  第十一章  影印本版本目录  第一章  参考书  第二章  研究方法后记  笔画索引

作者简介

《古籍版本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参考书、雕版印刷的出现、书册制度、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等等。

图书封面


 古籍版本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古籍版本学作为文献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习文献学者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广而言之,因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必与古籍有关联,古籍版本学知识也就成了研究古代历史文化者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由于古籍版本学自身的特点,要掌握古籍版本学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绝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许多著作“热衷于罗列术语”,“把本来有条理、有规律的东西拆成互不关联的名词,弄得读者昏头昏脑,结果一无所得。”<1> 而黄永年先生的《古籍版本学》一书很好的避免了这种缺点,实为学习古籍版本学的津梁之作。首先,我想说此书最大的优点是言辞亲切、可读。因为此书的前身本是黄先生的讲课记录<2> ,所以,有些地方近于课堂讲录,甚至有些口语化。也许有人会说作为一本教材、专著,口语化的形式并不是优点,甚至还是缺点。但笔者以为,古籍版本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学习过程中较为枯燥的课程,要是语言不亲切可读,那么,很多人根本不能读教程终卷。这也是许多版本学的教材不能为学生所喜的最主要的原因。而黄先生此著娓娓道来,一章一节读下来,犹如在听先生讲课一般,是一种愉快的经历。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慢慢也就掌握了版本学的知识。这怎能不说是其最大的优点呢?其次,正如黄先生自己所反对的,此书绝无罗列概念之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如对雕版书籍刊印过程的描述,许多版本学教程并不涉及,但事实上雕版刊印过程和版本鉴定等其他方面有重要的关系,黄先生对此作了细致的论述,有利于我们了解、掌握。“宋本的伪造”一节,详细论述了明清人如何伪造宋本,其中多有其经验之论。通过此节的学习,极利于我们鉴别伪本。黄先生更对许多常用来冒充宋本的书籍作了详细论述,对我们的鉴定实践很有帮助。而其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几十年版本鉴定的实践,对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各种版本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以此我们可以基本掌握各时期、地域的书籍的鉴别知识,最终真正掌握版本鉴定。再次,黄先生对不同版本按时期和地域进行论述,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黄先生将宋辽金时期的刻本按地域分成宋浙本和浙本系统、宋建本、宋蜀本、辽本和金平水本,将元代刻本分为元浙本、元建本和元平水本,而明清刻本则按时间分成几个时期,同时,将汲古阁本、清殿本、局本等提出来单独论述,加上活字本等其他版本类型,使得版本鉴定的理论体系完整、合理的建立起来。而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每种版本的特点、鉴定、研究都条理有致,清晰可鉴,十分利于初学者掌握版本鉴定的基本理论,为版本鉴定打下基础。同时,黄先生此书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多闻阙疑。如对雕版印刷产生时间的论述,黄先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分析后提出:公元825年到883年中唐穆宗到晚唐僖宗这一段的雕版印刷,可以 说是早期的雕版印刷,并不等于是刚刚出现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开始出现,开始发明,应该比这个时间更早一些。究竟早多少年,史无明文可稽。假定早半个世纪,则雕版印刷的发明可能在公元775年左右即中唐初代宗时期;假定早一个世纪,则还可上推至公元725年左右即盛唐玄宗时期。当然这都只是推测,究竟什么时候发明,还是待发现实物来证实。但如推得更早,再上推一世纪多即唐初甚至隋代,则时间似乎太长,有点不合情理了。(第45页)这很好的体现了黄先生实事求是、多闻阙疑的治学态度。而他对各种希望将印刷时间往前推,而不顾事实的各种观点的论述,也很鞭辟入里:人们有时会有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总希望把一件东西的发明或一个地方的发现往上推,推得越早好像越光彩。在雕版印刷发明问题上对文献的种种曲解,就是受这种心理状态所驱使,而另一些人迎合这种心理状态,若干假古董也就从而陆续出现。否则,何以隋代说、初唐说的文献没有一条经得起推敲,所谓隋和初唐的印刷实物没有一件经得起认真的检验,归根结蒂就因为它都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产物。(第43页) <3>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实在是现在浮躁的学术界应该学习的。而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使得这本《古籍版本学》的各种观点基本都是站得住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无论如何,黄永年先生的《古籍版本学》都是初学版本学的不二之选。此书的优点还有许多,相信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体会到,但相比于优点,笔者更想谈谈此书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沿袭旧说之误。黄先生此书多为自己的经验之谈,但也有一些沿袭旧说之误处。如“《汉书•艺文志》著录的书有的称若干篇,就是竹木简书,有的称若干卷,就是帛书。”(第5页)这应该是沿袭叶德辉《书林清话》的说法,即“《汉书•艺文志》有称若干篇者,竹也;有称若干卷者,帛也。”<4> 但现代大量的考古发现早已指出这种以简牍、帛书的形制不同为依据,来确定简牍的计量单位为“篇”、帛书的计量单位为“卷”是存在问题的。历来学者分别“篇”、“卷”的依据就是“篇字从竹,故竹书曰篇;帛可卷舒,故帛书曰卷。”然而通过考古发现明显可以知道这一论断是不合理的。陈梦家先生在《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一文中,通过对出土简牍的研究指出“写成的编册,平日存放是成卷的。编册即由编帘式所编缀,其收卷一如卷帘式或卷画式,以最后一轴为中轴、有字一面在内,背在外,卷完后首简在最外一层的头上。……编册成卷,而‘卷’之起不始于帛书、纸本。” <5>此种说法在版本学界似未引起注意,但至少以“篇”、“卷”来分竹书、帛书是有问题则是无疑的。所以,在现在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尽量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避免旧说错误的延续。其次,有些提法不确切。由于黄先生此书都是经验之谈,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但经验有时候难免失误,此书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提法。如《明初本的鉴定》节,在论述版本时说“版式。由元浙本的白口、细黑口成为大黑口。……刻工姓名则因为是大黑口,都不记。”(第116页)但上海博古斋2007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第174号“《洪武正韵》十六卷”,其提要曰:“明初版本多为黑口,本品为白口,版心下有刻工名。”如此书确为明初本的话,那么黄先生“大黑口”、不记刻工姓名的说法就是不确切的。对于线装书的针眼,黄先生认为“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至于五针眼和三针眼以下、六针眼以上,则绝对没有,不能乱来。”(第58页)但是黄先生的高足辛德勇先生说“近日在故宫博物院编《两朝御览图书》上见到宫内藏清内府朱格写本《大清穆宗毅皇帝本纪》是订成五针眼装,这恐怕是太监不懂规矩乱来,不能视作常例。” <6>虽然辛德勇先生说此非常例,但是凭经验说“五针眼和三针眼以下、六针眼以上,则绝对没有”,则难免有武断之嫌。如黄先生认为“古籍版本学是一门独立的不依附于别的专业的学问,而别的许多专业却常常要用到古籍版本学的知识,古籍版本学的用途就体现在这些方面。”(第16页)但事实上版本学与目录学、历史、文学、音韵学、文字学、避讳学等等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依靠这些学科。再次,强立新说。黄先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在其青年时期即发表与罗振玉、陈寅恪先生等知名学者商榷文章。<7> 而其后黄先生在文史研究中也是多有新说。此书也不例外,也有许多新见。但一些没有确凿证据的提法难免有强立新说之嫌。如关于“旋风装”,一般都认为即是“龙鳞装”,且有实物留存。<8> 而黄永年先生认为“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而来的”,他提出:一个卷子卷子可以有几丈长,看开头几行把卷子拉开一点还好办,看中间就麻烦了,要看最后更非把整个卷子边拉边卷不可,即费时间又花气力。尤其是字书、韵书,不是从头到尾看的而是临时查找的,要查找卷子中间某些个字,尤其卷子末尾某个字,就不胜其劳。于是,聪明又敢变革的人来个改进,把卷子一正一反地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前后连起来包上一张书皮,把原来的一卷书改成了一册书。这样不仅要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及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及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第50-51页)这明显的推演出来的新说虽没有证据证明其错,但似乎并不能推翻通常所说的“旋风装”的定义,而且相较来说似乎那种说法更具可靠性。是以笔者以为,对于没有证据的新说,我们还是不要提的好。即使要提出来,也不应将原来的说法说得一文不值。第四,只注重目鉴鉴定版本。李清志在《古书版本鉴定研究》分版本鉴定为直观法(目鉴)与理攻法(考订)。而黄先生在此书中基本只注重用目鉴之法来鉴定版本。如《怎样构造体系》一节中把版本鉴定途径概括为字体、版式、纸张及一些特殊情况。(第19-22页)而在讲如何鉴定具体的某种版本时亦是如此,如《宋浙本的鉴别》节,即将鉴别依据概括为字体、版式、刻工姓名、刻书序跋和刻书题识、避讳字、纸张、书册等七项。(第68-71页)但事实上,目鉴法和理攻法是不可偏废的。李清志认为“利用直观法以鉴别版本,只能断代而不能断年;欲详考刻书年、刻书地及刻书者,非赖理攻法不可。理攻法即通常所谓的‘考订’,考订必须翻检文献,包括此书本身的记载,及后人阅读此本书之记载,均为理攻法所应查考的文献。”<9> 我们来看个例证:屈(万里)昌(彼得)二氏合著之《图书板本学要略》“以官制辨板本例”条云:“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有明刘氏慎独斋刻本《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一书。刘氏刻书,多在正德年间;板式字体,犹略似元本。书贾遂将此本刘氏慎独斋之木记挖去,以充元本。然卷中有‘教谕谭璋校正’等题署。而教谕之官,始于明初;据此,即不识版本者,亦必能断其非元刻也。” <10>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理攻法的重要性,而黄先生只注重目鉴的版本鉴定方法不能不说是存在缺陷的。 <11>第五,对有些内容论述太略。黄永年先生认为“古籍版本学的两个研究角度”,“一个角度是研究如何鉴别版本”,“再一个角度是研究每种古籍有过哪些版本。……对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古籍版本的学问,我给它起个名称叫‘版本目录’,这不是版本加上目录,而是版本的目录,即各种古籍各自有哪些版本以及版本的渊源和善否的目录。这是古籍版本学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14-15页)可以说,黄先生对版本学最重要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12> 但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黄先生对版本目录这部分以及版本鉴定中的某些部分论述过于简略。首先,来谈谈版本鉴定中哪些某些部分论述过略的问题。此书《版本史和版本鉴定》中雕版印刷占了130余页,而《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三章不到六十页,使得对这几种版本类型的论述失之太简,很多需要论述的问题都没有提到。我们不妨与严佐之先生《古籍版本学概论》一书对抄本、稿本的论述作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如抄本的历史<13> 、抄本的价值<14> 、稿本的学术价值 <15>等重要的内容都未作介绍。而对于版本目录的论述,更简之又简。黄先生说:古籍版本学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个“版本史和版本鉴定”……占了这本书的百分之九十七还多,剩下来的只想用不到不到百分之三的篇幅来讲另一个组成部分“版本目录”。……所以这本书里讲“版本目录”,只能先告诉大家应该熟悉并时常翻阅查看哪些主要的参考书,同时让大家知道掌握版本目录这套学问的方法。(第223页)而黄先生开列的那些参考书(记版本的简目、讲版本的题跋、书目和题跋合一的藏书志、综合性版本目录)(第224页),大概只能使我们了解某本书有过哪些版本,但“考订一种古籍的版本源流,绝不是简单地胪列它的各种版本,而是要摸清理顺版本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过程发展中形成的相互关系。”<16> 而根据黄先生《版本目录》一章的学习,事实上是很难真正掌握版本考订的。但版本考订的重要性却是不容质疑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妨来看一个黄永年先生自己的例子:我(黄永年)久已被人称做版本专家,在琉璃厂的声誉似乎比学校里还超过一些。对《洛阳伽蓝记》的多种版本,可以如数家珍。可对这些本子间的关系,却夙鲜究心。如叫我做校勘,无非是把这些本子统统校遍,详列异同便尽能事。而周祖谟先生的《校释》却能提出:‘《洛阳伽蓝记》之传本虽多,惟如隐堂本及《古今逸史》本为古,后此传刻《洛阳伽蓝记》者,皆不出此两本。故二者殆为后日一切刻本之祖也。校《伽蓝记》,自当以此二者为主。如振裘挈领,余皆怡然理顺。苟侈陈众本,而不得其要,则览者瞀乱,劳而少功矣。’同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范祥雍先生的《洛阳伽蓝记校注》,本也可算一部有水平的力作,但只是;罗列各本异同,没有能像《校释》那样理出头绪,至于子注分析便无能为力,和《校释》相比就显然低了一个档次。<17>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明显可以了解版本考订的重要性。而黄先生对这部分论述的过简,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最后,对版本学研究的目的认识不明确。虽然“版本鉴定是这个学科的核心内容,大多数版本学著作,皆以版本鉴定作为重点,甚至作为主要内容加以讲述,还出版了专门讲述版本鉴定的专著。”<18> “版本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整理古籍中鉴别其真伪,考究其作用与价值,为图籍利用者提供学术价值较高的、接近于著作原貌的刻本。”但是,“鉴定是手段,利用才是最终目的。”<19> “研究版本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在于为研究古代科学文化并为发展现代科学文化提供真实可靠、完善优良的图书文献,所以比较、辨别、确定版本优劣是整个版本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20> 是以,版本学的意义和目的应该放为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提供较好的版本才是最终的目的,但是,黄先生此书给人的感觉似乎版本学在鉴定完版本之后也就完成了。这是很成问题的。如洪亮吉所说,这样的版本学只能是收藏家、鉴赏家的版本学,但新时期的版本学似不应满足于此的。上文分析了笔者认为此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说笔者爱挑错,况且以笔者下愚之才,根本没有资格来挑错。之所以说“更想谈谈此书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是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只黄先生书中存在,而是许多版本学著作中都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虽无力改变,但提出了这些问题,或许能引起贤达之士的思考,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黄先生,他总是称赞陈寅恪等先生不以后学提出商榷而怒,那么,我想要是黄先生泉下有知,也定不会以我提出这些问题为忤的吧。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黄永年先生的书,最值得收藏了,言简意赅,特别好
  •     黄永年编著的《古籍版本学》作为《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之一,于2005年工2月出版,其后随《丛书》一起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成为部分高等院校选定的教学参考书。本书作者黄永年先生(1925—2007),江苏江阴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经典,值得一读。
  •     读的是旧版
  •     没的说,这是坠吼的
  •     準備試験
  •     清晰明了
  •     2013年5月读毕,之后温习两遍,实战多次。
  •     相当好的!黄老说话很有分量
  •     周末慵懒,宅居三日,疏食饮水,读完此帙。是书梳理宋至清刊本行款字体极精,然惜乎无配图佐证。若非手头有影宋浙本闽本参校,则必罔矣。
  •     Bravo!
  •     这本黄老师还并没有展开太多讲述。是一本可以越读越厚的书。相当棒。必读。
  •     黄永年先生古籍版本学。学文献之人必看
  •     2009年第2版。这次从头看了一遍。
  •     版本学太好玩了
  •     版本学经典。
  •     黄先生的这版书看完后对古籍的一些版本会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非常棒!
  •     后半部分匆匆翻过。
  •     还不错,相对其他同类的要好不少。
  •     很直白很诚实
  •     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版,相比第一版增加了不少配图,弥补了第一版的一大缺憾
  •     黃永年先生乃版本學大家,此書考證頗見功力。但
  •     古籍版本学,是一本不错的好书
  •     黄先生的书当然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
  •     导师赠书。我爱师祖。同时也令我想起无数值得爱的老师们,深入浅出。
  •     作為教材那自然是十分好的啦!至少比較讓人學得進。就是嫌配圖還是略微少了點,且圖好些配得不精准,在文中也無注明,不太方便。整體都好,特別吐槽有愛,一些地方覺得略微武斷。最後旋風裝到底是啥樣?以前一直以為是龍鱗裝,黃老爺子又說是經摺裝…不知信誰……
  •     受益良多,校勘学+目录学
  •     通俗易懂但是又很权威,黄永年说话非常好玩。
  •     2012春 读完。
  •     非常推荐的一本书
  •     黃永年先生的行文太萌了,好多大白話。他說是根據講課的內容來寫的,看得出來。我看得很歡樂。內容也實用。就是看著看著就發現自己還要看的書是在太多了。以及,最後的部份看得熱淚盈眶好嘛!
  •     我看的是旧版,白皮的那个,书不错,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     有学问
  •     口语体有趣好读
  •     入门极佳。将版本学讲得这么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崇拜黄先生
  •     一直对教材没什么好感,特别是这种关于祖国文化的,感觉很多都会说大话。都非得把西方那一套牵强附会进我们的文化里,就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了,书中内容感觉没学到多少东西可能是我水平有限,就是介绍几种版本,每一章节的体例都相同。这样有东拼西凑之感
  •     早就想搞一本了
  •     对今天我这样摸着文史的边的读者来说,读此书好比读菜谱。因为你几乎无法去亲眼目睹明开花纸如何,元版又如何。另外,黄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哪
  •     总算给自己扫了扫这方面的盲,问题是似乎没啥机会接触真东西啊!
  •     体例很清晰,可读性很强。唯有些校勘错误,希望出再版时能改正。
  •     例论结合,生动幽默,读来如同一份即时记录的讲义般清晰亲切。老先生批判起来真是毫不留情啊……另外,旋风叶到底是经折装还是龙鳞装……这本和孙钦善的《中国古文献学》说的不一样啊_(:з」∠)_
  •     时间、地域两条线索。字体、版式而外的,就得“望气而定”了。。。
  •     老师推荐的书,有图片,不过是繁体的哦~
  •     非常喜欢黄永年先生直白的语言,讲得深入浅出,很是吸引人
  •     学点屠龙术
  •     北大辛德勇教授古籍版本学课的推荐教材。认真读完还是很有趣的
  •     充满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成果,多有细致的辨析,如批评“三性九条”,从校勘、文物两角度详述各时期/地域刻本的善本问题,后者又联系何时被著录入善本书目、书店售价、仿造问题等。看完也终于对欧体、颜体、柳体更熟悉了一点。//大四暑假,另一个版本。我没救了真的……
  •     书中关于旋风装和很多版本不一样,有待考证。
  •     导师的导师!
  •     教材犹能成经典之作
  •     教科书
  •     关于中国古籍装订方式那一张很有意思~黄先生对于旋风装的认识和学界其他人意见不同,但我支持黄先生的观点~
  •     适合入门
  •     最好买来吧
  •     挺好的 黄老
  •     过眼云烟
  •     全是乾貨,不時附送幾句俏皮話,教材要都這麼寫,夫復何求。。。
  •     条理清楚,超级适合入门TvT 今年花了最多力气的竟然是没有选课的版本( ̄▽ ̄)
  •     很不错的书,读来不枯燥
  •     !
  •     教参 G256.22/57 看了基本知识,还得摸一遍实体才行啊=-=……
  •     大学的教材,用起来很不错,值得推荐
  •     包装不足,但内容充实,有助所学
  •     讲的是极详细,如果能配图更好
  •     老人家功力颇深,但火气也颇大。
  •     必读
  •     传统数目的现代理解,读了以后感觉颇为生动的语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