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现代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流动的现代性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2-1-1
ISBN:9787542616302
作者:齐格蒙特・鲍曼
页数:352页

自制短片——《城市.流象》

短片简介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语言系统,每天都在不断生成新的语言符号,创造出新的意义空间。而我们,作为城市生活的个体,既是阅读者,也是书写者。流动性是城市语言的最大特征。它存在于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物理、社会、心理空间中,是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不断更新的商品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的综合反映。本片以城市道路为主线,通过对城市人流、商品流、城市意象流(街道、建筑等的历史变迁)三种流体各自运动形式的呈现,试图揭示城市快节奏生活的社会生产机制;以及通过镜头本身的语言来展现个体在适应不断加速的城市生活时各种视觉和心理上的体验。短片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3NDM4NDUy.html

读《流动的现代性》——论人流的生产机制和特点

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将现代社会的特征概括为“无固定形态的,流动的,液态的,运动着的”。如果说早期固态的现代性是一个相互承诺的实地,而现在,液态的现代性是一个解除承诺,捉摸不定,熟练的逃避和没有希望追求的时代流。时空关系变得流程性,不定的,动态的,而不在是注定的和静态的,对空间的征服,开始指向更快的机器运转,空间是价值,而时间则是手段和工具,工具理性将集中于客体更为稠密的充塞进空间中,并扩大在这一特定时刻内被充满的空间。这样一种时空关系,造就了现代人独特的生活节奏——匆忙。匆忙源于对时间的极度渴求,对空间的强烈占有,匆忙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常态。现代城市经历着高速膨胀发展的时期,像装上发条一样,已经变成了在加速奔跑的机器。服务这样一个机器运转的,便是忙忙碌碌的城市中的个体。劳动分工使个体被架构在了城市机器运转的各个零件中,将个体嵌入到了城市发展运行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个组织结构中,个体的生活必须与城市运行节奏同步,个体的时间又必须与组织被分割的时间相协调。总之,个体要被动的与外部环境强加的时间系统相适应。时间本来是流动的,但被城市运行节奏统一分割成了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加班时间等断裂的时间片段。自发的过程性时间转变成了有意识的目标达成时间。于是匆忙变成为一个不断快速,高效完成一个个预设目标的过程。现代城市人一天的全景式素描是:早上匆匆洗漱、匆匆赶公交车地铁上班,白天匆匆应付上班的人和事,夜晚匆匆下班回家、匆匆吃晚饭、匆匆看电视、匆匆睡觉。当生活固化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中,剩下的只有被动的匆匆的适应,来不及有喘息,休息的时间,个体的全部都必须投入到城市发展的黑洞之中,而城市发展却使得个体变得支离破碎。鲍曼解释到:“劳动创造了秩序,而秩序却客观化了劳动,制造了更大混乱,混乱让劳动发生了质的转变……,一个人抓住的现在越少,在它的设计中,看到的未来就越少,标示未来的时间延伸变得更短了,而且作为整体的生活时间跨度被切割成每次一片的片段,连续性不再是改善之标志,发展进步曾有的长期性,积累性的本质特征,正让位于独立的,前后相继的时间片段,在这一片段终极和下一片段开始之前,每个片段的优点必须被充分展示出来并消耗干净,一个受多变规律支配的生活,其计划必须是短期的。”时间的分割造成了空间的聚合,造成了在同一时间点上聚集的大量个体,而这些集聚的个体,便组成了人流。而匆忙,便是人流的外在表征。在城市形成的物理空间中,随处、随时可见的便是各式各样的人流,这些人流从早到晚都会出现在地铁、街道、商业中心、住宅区、工业区等、由点至线、由线至面的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连接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人流是构成城市物理、心理和社会等各种空间的最基本单位,是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社会是由社会行动者构成的社会关系的共同体。而从一波波的城市人流中,我们看到的则是由个体行动构成的群体事件集的聚合体。从共同体到聚合体的变化,是群体内先在权利和义务逐渐瓦解和分崩离析的过程。就本质上来说,人流就是个体私人空间暂时延续的载体,它本身是个体之间临时性的无意识构建,个体依据自己的目的暂时参与到人群之中,组成人流、当个体目标达成,这种人流聚合体便迅速消失。正如鲍曼所说, “聚合体瓦解了群体传统,意味着摆脱挡在人们通往效益理性计算道路前面的障碍——传统的责任和义务”。自由性是人流之中个体的最大特点,自由性支配着人流生产、消失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在由人流构成的现代社会里,无所谓角色,责任义务,无所谓集体意识,共同情感。暂时参与,随时退出是个体自由的选择,正如买一张车票,即获得上车和下车的自由。构成人流的基本单位——彼此陌生的个体,他们异质性与同质性并存。异质性指的是生活目标、生活方式、生活认同感的不同导致的个体彼此心理距离的增大。但跳出个体心理视角的维度,从社会群体角度入手分析时,就会发现,彼此看似不同的个体其实相互越来越趋同:同样麻木的表情,同样的举止,迈着同样的步伐,隐匿在城市一波又一波的人流之中。都市的发展扩张、导致都市人口数量增加,生活交往密度增大、也导致了人口异质性和同质性的双向增加。我们眼中的别人外在于我们,但别人眼中的我们同样外在于别人。陌生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种互为主体性之间的自然建构。所以,陌生意味着社会关系互为异质性和同质性。托克维尔曾经说到,现代社会,表面上虽然千变万化,但变化却千篇一律。从个体层面来说,城市中的每个个体都在呈现无规则的加速运动,但从个体构成的整体人流层面来说,城市个体组成的人流却是是朝着同一方向的线性的循环运动。个体空间被一步步压缩,挤占,最终汇合成了没有缝隙、伸缩性的整体人流。但物理空间的聚合造成的是心里空间的疏离,个体的目光指向的是前方一个个有待完成的短期目标,他们需要不断的加速追赶,而无暇顾及左右同样在追赶目标的个体。真空的情感,麻木的表情带来的是无差别的感觉。人流中到处是一个个无需用情感,情绪予以回应的外在物、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客观性个体、是一个个在物理空间彼此靠近、但心里空间却远若天涯的陌生人。鲍曼在讨论陌生人谈到,“陌生人相遇是一件没有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是一个非常确切的不会持续的事情,在到场和他持续的时间中,他会被彻底的,充分的完成,用不着拖延,也用不着将未了了事推迟到下一次相遇。” 陌生人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彼此擦肩而过的人,他负载的全部信息只容纳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过去和未来。在鲍曼看来,组成人流的陌生人,其彼此的结合关系,往往具有一种极强的消费性质:“在这个消费品市场上,耐用品都有一个试用期,人们的结合关系也是如此,在试用期间,不满意就拒绝他,他持续给人满足的时间有多久,它的使用就有多久。人的结合关系被约束在一个个和自己利益,需要相关的偶发的事件集中,人们根据事件的性质建立工作团体,建立工作关系,角色规范,一旦工作结束,事件目标达成,人们并从事件中脱离出去,继续独来独往,事件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相遇的场所。”

值得一看的书

对于这种理论书籍,我读起来经常云里雾里的.但是这本,我一拿起来就看了一半.少给了一颗星是因为觉得翻译有一点瑕疵.但是总地来说,是一本好书.

如何面对流动的现代性?(附翻译吐槽)

鲍曼的书总是清晰明了,逻辑结构一目了然,而且各种珠玉警言充斥于字里行间,但是就此书而论更为值得推崇的还是鲍曼类比性的思维。整本书的基石就是一个类比,他把“后现代性”比喻成了“流动的”现代性,而所谓的“流动的”、“液体状的”现代性指的就是一种飘泊不定的感觉,一种不安全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他称之为“可怕的三位一体”)。而所谓“凝固的”现代性被描述为笨重的、沉重的、庞大的,其最好的代表就是福特制。【什么是福特制(fordism)?】这是一个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生产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以泰勒制为基础,把工人的工作进行切分,每个工人都重复着同样的劳动;然后再辅助以亨利·福特从芝加哥的屠宰场学来的生产流水线作业;此外,最主要的在于福特制的代表福特公司还开创了标准化生产的先河,这样可以在统一零部件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生产,而这样也就意味着庞大的生产场地,多条流水线,大量的工人。是否看上去非常的熟悉?虽然福特制产生的时候中国还没能引进这样的管理模式,但是当今中国动辄上万人的富士康就是典型的福特制企业。而引起鲍曼思考的东西在于,这种庞大的企业人口在不断地流动,资本拼命地想与这些流动的劳动力联姻,也就是将之固定在这个工厂里。所以才有了后来福特厂有名的“一天工作8小时,挣5美元”的口号。但是,在福特制普及之后所迎来的以流动的现代性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中,情况却发生了改变。【个体化的社会】“个体化的社会”是鲍曼受到埃利亚斯的启发写的一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都有提及。首先,资本以电的速度迅速在全球扩散开来;其次,人借由交通工具的发展也开始了在长距离的不同空间的迁移。中国又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每年的春节大量的农民工返乡正是反映着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状况。这样造成的现状是,处于同一空间中的个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彼此熟悉,邻里之间通常只剩下陌生的眼光,同处在一个电梯的上下楼的邻居除了各自玩弄手机就是祈祷着赶紧出去。而熙熙攘攘的购物商场在鲍曼看来也不过是一个虚无的空间(empty space),或者也可以叫nowhere ville,这种地方对于每个处于其中的人而言哪里也不是哪里也不能去,总之没有关联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彻底个体化的社会,每一个人似乎看上去都拥有了自由,但同时也丧失了安全感。每一天都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生活不知道明天该走向何处,似乎有无限种可能,可同时也意味着无法选择。然而,鲍曼真正担心的是,由于这种自由,由于这种流动的个体只专心于自己的事情,公共领域则成了一片荒芜,common good、common cause不再被关注。这种个体化社会的特征就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公共领域被私人空间入侵】公共领域不再是讨论重大的政治议题,鲍曼特别喜欢拿chatshow当例子,他认为这是公共领域被私人空间入侵的最好例证。大众关心的是明星们的琐事和隐藏在心底的私事,而没有人去关注真正在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如果你留意一下每天的百度热点就会发现,明星的私生活正大面积地占领着公共空间,当下的中国再次中枪。即便是在各位经常漫游的豆瓣,情况也是一样的,红人们在发掘各种有趣的文字之外总不忘提及自己最近变胖了,自己最近在征婚,自己最近大姨妈不正常了,要不怎么说鲍曼是后现代的预言家呢。鲍曼在《自由》、《个体化社会》、《流动的现代性》三本书中都提到了两部著名的科幻小说,奥威尔的《1984》以及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前者说的是一个高度施压的极权主义社会,后者描述的是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沉沦在琐碎和无聊的事情中不再关注社会的重大事件。鲍曼认为1984之后,奥威尔的1984没来,真正来的是这个brave new world,我想这大概也是鸟叔火遍全球的最好解释。这也就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所要表达的。【共同体】如果大家真地在琐碎和无聊中不再关心人类的走向,不再相信宏大的命题,那么鲍曼能给出什么建议呢?鲍曼希望能重建共同体。他考察了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等建构共同体的方法,发现这些共同体的建构都无法在保证自由的情况下提供安全。最后给与的解答也似乎似是而非,这就是所谓的“衣帽间式的共同体”,指的是大街上各式各样的人走进剧院观看表演,脱下各式各样的着装,穿着适合这一场所的得体的服饰,它指的是每个人怀着自己的兴趣在这一空间中寻求共同的善。等到散场,每个人又穿上各式各样的衣服回到大街上。又或者被表述为“表演会式的共同体”,每个人在各自独立的一疲惫的天结束后,抛弃维特根斯坦式的忧郁独处,参与到集体的狂欢中。无论哪种都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立的兴趣,又能关注公共的事业。这不就是本雅明的星丛么?可是,问题的症结在于如果给大众以自由选择的权力,如何让他们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悠闲地去思考重大的命题?如何让他们在一天疲惫的工作后去关注人类的走向,而不是坐下来看看《中国好声音》呢?这让我想起布尔迪厄说的一句话:学校/学术(scholastic)所预设的一点就是有schole(闲暇,leisure),没有生存的迫切和危急【see Distinction,P474】。【翻译吐槽】虽然有豆友指出这本书翻译得不好,但是平心而论翻译还是很认真的,很多地方都加了详细的注释,他不确定的地方也注明了原文,起码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弱点),比那些翻译不好还要掩盖错误的人要好多了,但是知识储备上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好在鲍曼很容易懂:1.P40,莫耐特应该指的是莫奈,荷兰画家“弗美尔”通译为“维米尔”,当然了,这不算是错误,其代表作被介绍为“挤奶女工”,这幅画作名称的问题比较麻烦,的确英语是翻译为the milkmaid,但是实际上画面中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厨房女仆正在倒牛奶,我曾经指责本书译者在此犯下错误,应该叫倒牛奶的女仆,那是我太浅薄了,特此更正并说明。2.P153,巴赫金被翻译为“巴克厅”,从这点和下一点可以推测译者不是文学专业出身的吧。3.P187昆德拉的名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翻译得非常别扭:“不可忍受的轻巧性质”,卡尔维诺的著作则被译成了“这一跳到树上的贵族和没有团体的骑士”(树上的男爵和隐身骑士)4.P195,carpe diem,及时行乐,译者解释为:“吃吧,喝吧,因为明天我们或许会死去”,他并且还说翻译为“及时行乐”是一种意译。其实,看过电影《死亡诗社》的都知道carpe diem是拉丁文,翻译为英文就是seize the days,也就是抓住时间,及时行乐是不错的翻译。而他所谓的“吃吧,喝吧,因为明天我们或许会死去,感觉是无限放大的意译了。5.P207,写了句非常奇怪的话,“Bejamin Klee(就是这么写的~)的历史天使(Angel of History)”,不知道是不是译者走神了或者版本有问题,也许是本雅明收藏的Paul Klee的画《历史的天使》(Angel of History),即便如此 还是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鲍曼记错了(因为他在《共同体》中也是这么说的),其实画名应该是Angelus Novus(新天使)。补充:后来查证:本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中用之来比喻历史,的确将画中那朵奇葩称之为angel of history,鲍曼可能指的就是那朵奇葩。6.哦对了,赫胥黎的著作通译为《美妙的新世界》而不是勇敢的新世界。7.P127identity翻译为身份有些不妥,应该翻译成更具有哲学意味的“同一性”上下文才流畅。在《共同体》一书中则被翻译成了“身份认同”。

归属之“惧”

归属感丧失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是现代人所体会到的种种恐惧的根源。在一个前现代性社会中,人们先天且自然而然地获得一个归属符号,从属于一个特定的权威系统,如一个家庭、一个城邦、一个集权整体等。此时通过对权威符号及其规则体系的人同,个体的人获得不容置疑的确定性的身份归属,并因此感到充实宁静和感全感。例子一为生而为奴隶的劳动者,以人身依附和无条件服从主人的方式获得其身份认同;其二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物质匮乏,人们因对政治权威偶像的无限尊崇和认同而得到归属身份,并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全感。现代性的问题在于,它以完全世俗化了的经济标准(如Smith的看不见得手,或是如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论等)为武器,彻底粉碎了前现代那些除此而外绝对是无法战胜、甚至是压根不容受到置疑的传统权威符号体系,如奴隶关系、宗教、传统宗族宗法等,进而以“自由”的名义颠覆曾经是天经地义的个人传统归属关系。通过经济上的自由,现代性获得强大的话语权以推行自己的价值标准,对此前现代的任何秩序体系均无法抵抗。现代性的巨大力量体现在“破”而非“立”上,像液体一般流动、变形和易于变化,它无法如前现代性一般建立起一套权威性且稳固不变的、指向某个终极目标的秩序体系,而只是迷失在以“自我超越”为名义的不停变化当中。在现代性的高度不确定性下,人开始因缺乏归属感而体会到恐惧、慌乱和无目标。甚至随着现代性的不断自我否定,人又不得不否定自身,从而体验到虚无和深深的无意义。现代性视域下人们普遍的失落感和道德危机,应当与此有关。现代性所构筑的“自由”的秩序体系,本身便使得不确定性的恐惧嵌入到个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人们不再天然地属于某个秩序体系,只能通过努力达到某个体系的要求而获取其成员资格,这就带来几方面的问题。其一,达不到其要求的个体被贴上“无用”的标签,成为现代性的垃圾。现代化因而在持续不断的产生数量惊人的垃圾,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你不xx,就会被社会淘汰”,便是对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之不确定性的恐惧。其次,现代性的流动性也逼迫已加入秩序体系的人继续疲于奔命,光一次不够,只有持续不断地、无休止的满足现代性的要求,才能够加入、并且持续跻身在这体系内,不至被当作无用的垃圾而清理掉。况且现代性本身并无一个终极的、确定性的目标,它只是在以“自我超越”为名义不停地做着自我否定,被卷进这场漩涡中的个体对此毫无抵抗能力,只能努力追随总处于变动中的标准,以求继续满足现代性的认同指标,持续获得属性身份而不至于被社会所抛弃。因此,第三,个人必定在强大且无从把握的“自由”中感受到莫大的恐惧和不安,进而体会到深深的不幸福。这与现代性所最初描会给人们的美好愿景相比,是截然相反的。2007年1月31日

从“图像霸权”到“行动霸权”的悄然转变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曾经对自身奔波的状态做出过描述,并且由此引出了齐格蒙特•鲍曼的经典著作——《流动的现代性》。曾经有一度,我试图改变自身的“宅”状态从而去尝试老师所说的“流动”的这么一种更具有现代感、更容易实现对自身价值认同这么一种生活方式,然而由于身体的原因在家中的这段时间的修养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命题。齐格蒙特•鲍曼用“流体”来比喻他所处的“现代”这一时间范畴的“现在”这一阶段,将流体的“流动性”与人类的“思想”联系到一起。而“流体”所特有的“液化”的力量与克莱•舍基的《人人时代》中所提出的“湿乎乎的未来社会”即与干脆利落的二进制电子计算机时代相区别的充满人情、关注意义、回到现象、重视具体的未来社会模式如出一辙,鲍曼为“液化”定义:依附和互动模式的转变,这与之前我所认为的“流动性”实为两个概念,鲍曼的“流动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加基于的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社会。而“流动性”这个特性所属的主体也不是一般意义下的传统人类行为,而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发生器皿所产生的全新的有别于传统人际关系网的这么一种全新的现代网络。对于这一具有全新生命特征的“流动的现代性”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研究,并且确实已经有许多学者着手研究,希望亏得一个究竟,如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对“活系统”或者是鲍曼在本书中提出的“子系统”的概念的苦苦追寻,这个牛顿一直在寻找却无疾而终的神圣的“动力源”将不再神秘,因为所有物质条件已具备,人类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二进制”社会——“对与错”的是非二元世界,而现在所缺的就是一套“湿乎乎”的全新生存法则,这或许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可或许只是需要一个像柏拉图一样的逻辑建造者。我们回归到开篇对传统人类行为的认识问题上,一套全新逻辑的建立必须基于完备的客观物质基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客观实在。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在这个繁忙建设期的尾声,这个时代没有伟人(哲人),伟人是逻辑的建设者而不是物质的建设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完善,就像传统社会交错纵横的道路的完善一样,除了旅行以外人类身体的远距离移动将成为无用功,或者说,是在目前“荒诞虚无茫然”的后现代大环境下,积极进取者对自身所做的最后的救赎。而在未来不会太久的时间里,人们会意识到,这种奔波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对自身价值的认同的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因为我们会发现,不自觉的人将被淘汰,胜出的人将是能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维持自身生存相结合的人。图像的意义模式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已经受到了各种质疑(主要是道德舆论方面),所以其工具性又将战胜展示性,展示的主体又回归到行为本身。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能力或者自制力足够,不出门已经足以满足我们对学习、生活所以要求。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就算叫外卖也得有人来送,那么我只能说,这是全新的一轮生物进化。在造词的最初,我们就赋予词汇以“褒贬意味”(这也是我前面所说的是非二元世界的最好体现),在全新的生物物种中,可以说有一批是被“淘汰”的人类化身为新世界的建设维护者,这里的“淘汰”并没有任何贬义性,更加不能与“生存”产生任何联系,甚至可能“淘汰者”也会被赋予永生的权利,因为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是平等的,不同的只是个人的追求。而现在,行为的意义模式也已发生变化,甚至有着取代图像建立霸权的趋势。在更有标志性“行为证明”方式出现之后,图像将退出装逼舞台,冯小刚导演的《私人定制》表现出他敏锐的时代嗅觉,却没有找准表现方式,换句话说,他找到了新的指南针却始终找不到那条路。


 流动的现代性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